CN116015097A -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5097A
CN116015097A CN202310308048.8A CN202310308048A CN116015097A CN 116015097 A CN116015097 A CN 116015097A CN 202310308048 A CN202310308048 A CN 202310308048A CN 116015097 A CN116015097 A CN 116015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component
piezoelectric
friction
piezoelectr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080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15097B (zh
Inventor
李朝阳
张友
余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e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e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e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e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080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50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5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5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15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5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驱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所述压电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载体、第一部件、压电器件、第二载体、第二部件;所述压电器件设置于第一载体,所述压电器件与第一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载体可相对于第一载体旋转;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第二载体,所述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驱动连接;所述压电器件通过接通电压和切断电压实现自身伸长与恢复,以驱动第一部件沿压电器件的伸长或恢复方向运动,使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产生相对旋转。本发明能够省却传统旋转驱动装置中的磁极、电枢、减速器等传统驱动装置所需的零件,在结构尺寸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转驱动装置常常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实现旋转,一般来说其具有磁极、电枢、减速器等必要零件,因而使得整个驱动装置不仅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还存在体积较大问题。因此,传统的旋转驱动装置在电子设备等微小空间旋转驱动的应用中,还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驱动组件,能够省却传统旋转驱动装置中的磁极、电枢、减速器等传统驱动装置所需的零件,在结构尺寸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电驱动组件的旋转电机,以及具有该旋转电机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压电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载体、第一部件;
压电器件,所述压电器件设置于第一载体,所述压电器件与第一部件连接;
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载体可相对于第一载体旋转;以及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第二载体,所述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压电器件通过接通电压和切断电压实现自身伸长与恢复,以驱动第一部件沿压电器件的伸长或恢复方向运动,使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产生相对旋转。
所述第一部件经压电器件驱动后,能够对第二部件施加作用力,在第二部件设置于第二载体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的相对转动,当外部器件设置于第一载体或第二载体,即可实现外部器件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通过滚珠连接。
在一个方面,当第一载体的位置固定不动时,能够实现第二载体的运动,此时,外部器件可设置于第二载体,以使外部器件跟随第二载体运动。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三载体,所述第三载体与第二载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载体和第一载体之间通过滚珠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具有间隙。
在另一个方面,第三载体固定不动,即可实现第二载体固定不动,此时,第一载体可实现运动,此时,外部器件设置于第一载体,即可实现外部器件跟随第一载体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为第一摩擦件;所述第二部件为第二摩擦件;
所述第一部件夹持于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之间。
所述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摩擦接触,当压电器件通入电压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运动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实现。
优选的,还包括:
摩擦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以调节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当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得到调整后,第一部件受到的压力得到调整,从而使得第一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得到调节。
优选的,所述摩擦调节组件包括:
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连接于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
利用调节螺钉连接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后,能够很好的改变第一部件的所受压力。
优选的,所述摩擦调节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调节螺钉的柱头和第二部件之间。
在扭动螺钉后,弹性件的形变得到改变,此时其将弹性力作用于第二部件,使得第二部件压紧于第一部件,从而在压电器件通入电压后,使得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摩擦调节组件还包括: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于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中的其中一者;
其中,所述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中的另外一者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
由于调节螺钉实际位移方向为其轴向,因而导向柱能够为调节螺钉提供预设运动路径,从而更好的实现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之间的位置调整。
旋转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
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旋转电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应用至微小空间中,以满足各类电子设备的使用要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保持动后位置,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因而本发明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控制精度高等优势;此外,本发明能够实现简单的摩擦力调整,以满足不同位移距离的调试要求,且能够在调整过后保持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外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载体;2-第一部件;3-压电器件;4-第二载体;5-第二部件;6-滚珠;7-基座;8-第三载体;9-调节螺钉;10-弹性件;11-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压电驱动组件可应用于旋转电机,以实现摄像模组对焦、运动动力驱动等。所述旋转电机可应用于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笔记本电脑、无人机、云台等电子设备,以满足摄像模组对焦、运动动力驱动的具体需求。
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压电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载体1、第一部件2、压电器件3、第二载体4、第二部件5;所述压电器件3设置于第一载体1,所述压电器件3与第一部件2连接;所述第二载体4可相对于第一载体1旋转;所述第二部件5设置于第二载体4,所述第二部件5与第一部件2驱动连接;所述压电器件3通过接通电压和切断电压实现自身伸长与恢复,以驱动第一部件2沿压电器件3的伸长或恢复方向运动,使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产生相对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2为第一摩擦件;所述第二部件5为第二摩擦件;所述第一部件2夹持于第二载体4和第二部件5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2为摩擦棒,所述第二部件5为摩擦接触片。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和使用过程,令第二部件5为圆形结构,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5可以为其他多边形结构,或异形结构,但是,需要满足在任意时刻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5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部件2为齿条,第二部件5为齿轮;还的实施例中,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5可形成凸轮连杆机构。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之间通过滚珠6连接。
所述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均具有用于容纳滚珠6的圆形环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1固定不动,其一侧设有基座7,所述压电器件3的一端与基座7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部件2连接;所述第二载体4可做旋转运动。
本实施例通过激励压电器件3或双晶片获得惯性冲击力或力矩,从而获得运动能力。以压电器件3通入电压使第二载体4顺时针旋转为例,惯性驱动的运动过程主要包括缓慢伸长和快速恢复两个阶段。
如图5所示,当驱动电压作用于压电器件3时,压电器件3受到上升沿电压得以缓慢伸长,由于第二部件5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惯性力,压电器件3推动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5同时向第一部件2的轴向缓慢移动,可知的是,由于本实施例能够实现旋转驱动,因而第一部件2的轴线方向为第二部件5的切线方向。
当驱动电压达到峰值后快速消失,即当电压为下降沿时,第一部件2随压电器件3快速恢复至初始位置,由于第二部件5所受的摩擦力小于其惯性力,因此第二部件5会保持在原处,由此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之间产生相对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慢速伸长与快速缩回,对压电器件3施加的电压应为锯齿波型。
虽然在上述过程中,压电产生的力和位移均很小,但是,在压电器件3不断得到和失去电压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之间较大角度变化。
因而可以理解的是,若使第二载体4逆时针转动,则压电器件快速伸长、缓慢恢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第三载体8,所述第三载体8与第二载体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载体8和第一载体1之间通过滚珠6连接;所述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之间具有间隙。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1和第三载体8均具有用于容纳滚珠6的圆形环槽。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1可做旋转运动,其一侧设有基座7,所述压电器件3的一端与基座7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部件2连接;所述第三载体8固定不动。
在该实施例中,当驱动电压作用于压电器件3时,压电器件3缓慢伸长,并推动第一部件2向第一部件2的轴向缓慢移动。此时第一载体1以第二载体4的切向方向旋转。
当驱动电压达到峰值后快速消失,第一部件2随压电器件3快速恢复至初始位置,而第一载体1会因为惯性保持在原处,由此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实现第一载体1逆时针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体1或第二载体4的旋转运动,均发生对应载体所在的平面。
在一些现有技术中,提出利用弹性体结构变形产生寄生运动,以实现驱动,然而,寄生运动需要通过弹性铰链或者梁式双压电片实现,因此,由于附属装置的存在,使整个驱动装置体积增加,因而从空间利用方面上来看,上述实施例更具有具体应用的优势。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还包括摩擦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第二载体4和第二部件5之间的相对距离,以调节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5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的,所述摩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钉9,所述调节螺钉9连接于第二载体4和第二部件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体4和第二部件5均设有与调节螺钉9配合的螺纹孔,因此,在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4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方向扭动调节螺钉9,可以实现第二载体4和第二部件5之间的距离调整。
还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钉9与第二部件5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钉9与第二载体4螺纹连接,此时,扭动调节螺钉9后,仍然能够实现第二载体4和第二部件5之间的距离调整。
为了更好的使用本实施例,所述摩擦调节组件还包括弹性件10,所述弹性件10设置于调节螺钉9的柱头和第二部件5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钉9与第二载体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部件5具有供调节螺钉9穿过的通孔,该通孔与调节螺钉9之间具有间隙。由于第二部件5通过第一部件2抵靠于第一载体1,由此,弹性件10产生的形变力即作用在第二部件5,使得第二部件5与第一部件2紧密接触,并使第一部件2与第二载体4紧密接触。
一般来说,所述弹性件10的直径略大于调节螺钉9的直径即可;若调节螺钉9的柱头直径足够大,则能够很好的受弹性件10的形变力,否则,可单独设置一垫片,使该垫片代替柱头受力即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摩擦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设置于第二载体4;所述第二部件5设有与导向柱11配合的导向孔。
通过导向柱11和导向孔的配合,即可满足第二部件5在预设路径上的运动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1和导向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使弹性件10的作用力更加均匀的分布在第二部件5上。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11设置于第二部件5,所述导向孔设置于第二载体4。
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可等效于电容与电阻的并联结构的电路,如图6所示,其中,Rp为压电器件3的电阻,Cp为压电器件3的电容,R为系统电路的电阻,V0为初始输入电压,kamp为功率放大器的放大比,Vpzt为压电器件3两端的电压,mpzt为压电器件3的质量,Cpzt为压电器件3的阻尼系数,kpzt为压电器件3的刚度系数。
根据欧姆定律及相关电学规律,可以获得压电器件3的电学传递函数为:
  公式(一)
其中,Vpzt(s)为输出量的拉普拉斯变换,V0(s)为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
对于压电器件3,若忽略其迟滞、蠕变等相关影响,其伸长量xpzt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公式(二)
其输出力Fpzt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公式(三)
其中,λ为修正系数,n为压电器件3的堆叠层数,d33为压电应变常数。
在实际使用本实施例时,选用规格为1mm×1mm×1mm的压电器件3,在各相关零部件采用硬质合金及陶瓷材料时,计算得压电器件3的伸长量范围为92~165nm,输出力范围为4.5~8.0N。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运动模型的摩擦力可以通过LuGre模型中鬃毛效应的等效模型进行计算。
经计算与实验验证,本实施例获得的摩擦驱动输出力范围为20mN~80mN。
由旋转力矩公式可得,当力臂为2.5mm时,本实施例所获得的摩擦驱动输出力矩范围为50mN·mm~200mN·mm。
由此,当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压电驱动组件应用至旋转电机时,能够在微小空间内实现所需要的功能,从而更好的应用于电子设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载体、第一部件;
压电器件,所述压电器件设置于第一载体,所述压电器件与第一部件连接;
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载体可相对于第一载体旋转;以及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第二载体,所述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压电器件通过接通电压和切断电压实现自身伸长与恢复,以驱动第一部件沿压电器件的伸长或恢复方向运动,使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产生相对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通过滚珠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载体,所述第三载体与第二载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载体和第一载体之间通过滚珠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第一摩擦件;所述第二部件为第二摩擦件;
所述第一部件夹持于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摩擦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以调节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调节组件包括:
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连接于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调节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调节螺钉的柱头和第二部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调节组件还包括: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于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中的其中一者;
其中,所述第二载体和第二部件中的另外一者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孔。
9.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压电驱动组件。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电机。
CN202310308048.8A 2023-03-28 2023-03-28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015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8048.8A CN116015097B (zh) 2023-03-28 2023-03-28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08048.8A CN116015097B (zh) 2023-03-28 2023-03-28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5097A true CN116015097A (zh) 2023-04-25
CN116015097B CN116015097B (zh) 2023-07-14

Family

ID=86037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08048.8A Active CN116015097B (zh) 2023-03-28 2023-03-28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509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129A (zh) * 2013-10-18 2014-01-08 吉林大学 一种仿生尺蠖型压电旋转驱动器
CN104753393A (zh) * 2015-02-05 2015-07-01 西安交通大学 含曲梁结构的双压电堆步进旋转式作动器及方法
CN107994805A (zh) * 2017-11-27 2018-05-04 西安交通大学 钳位力可调切向驱动型旋转惯性式压电作动器及方法
CN108270369A (zh) * 2018-02-28 2018-07-10 华侨大学 一种差动旋转压电步进电机及电激励方式
CN109995267A (zh) * 2019-04-24 2019-07-09 西安交通大学 直线-剪切压电陶瓷配合驱动的步进旋转作动装置及方法
CN210431263U (zh) * 2019-04-08 2020-04-2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
CN212305174U (zh) * 2020-08-05 2021-01-05 苏州塔可新地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长行程的双物体线性驱动器
CN214674947U (zh) * 2021-05-17 2021-11-09 北京红点互联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压电马达、摄像头驱动设备及相机
CN216672880U (zh) * 2021-09-27 2022-06-03 安徽见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
CN115833648A (zh) * 2022-07-18 2023-03-21 山东大学 一种驱动增强型的压电粘滑旋转驱动器及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129A (zh) * 2013-10-18 2014-01-08 吉林大学 一种仿生尺蠖型压电旋转驱动器
CN104753393A (zh) * 2015-02-05 2015-07-01 西安交通大学 含曲梁结构的双压电堆步进旋转式作动器及方法
CN107994805A (zh) * 2017-11-27 2018-05-04 西安交通大学 钳位力可调切向驱动型旋转惯性式压电作动器及方法
CN108270369A (zh) * 2018-02-28 2018-07-10 华侨大学 一种差动旋转压电步进电机及电激励方式
CN210431263U (zh) * 2019-04-08 2020-04-2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
CN109995267A (zh) * 2019-04-24 2019-07-09 西安交通大学 直线-剪切压电陶瓷配合驱动的步进旋转作动装置及方法
CN212305174U (zh) * 2020-08-05 2021-01-05 苏州塔可新地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长行程的双物体线性驱动器
CN214674947U (zh) * 2021-05-17 2021-11-09 北京红点互联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压电马达、摄像头驱动设备及相机
CN216672880U (zh) * 2021-09-27 2022-06-03 安徽见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组件
CN115833648A (zh) * 2022-07-18 2023-03-21 山东大学 一种驱动增强型的压电粘滑旋转驱动器及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5097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44642B1 (en) Compact versatile stick-slip piezoelectric motor
US7456549B2 (en) Electroactive polymer motors
JP3939337B2 (ja) 高分子アクチュエータ
US6911764B2 (en) Energy efficient electroactive polymers and electroactive polymer devices
US8520327B2 (en) Optical adjustment mounts with piezoelectric inertia driver
JPS63299785A (ja) 圧電・電歪素子を用いた衝撃力による微小移動装置
US20020185937A1 (en) Electroactive polymer rotary motors
KR20040106494A (ko) 2개의 각 자유도를 위한 액츄에이터
CN103916045A (zh)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步进式旋转驱动装置及方法
US7095159B2 (en) Devices with mechanical drivers for displaceable elements
CN116015097B (zh) 压电驱动组件、旋转电机和电子设备
CN210431263U (zh) 一种新型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
CN110768571A (zh) 一种基于寄生惯性原理的新型仿生爬行式压电精密驱动装置
CN110855181B (zh) 一种基于非对称三角形铰链机构的旋转式压电驱动装置
CN113258824A (zh) 一种微小型粘滑式压电电机及其驱动方法
US7695389B2 (en) Conductive polymer drive for actuating eccentric members of a motor
CN202696501U (zh) 微纳米级仿生旋转驱动装置
CN110829882A (zh) 一种t型压电驱动装置
CN110995058A (zh) 一种基于寄生惯性原理的新型压电旋转精密驱动平台
JP2007159222A (ja) 高分子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高分子アクチュエータにより駆動されるロボットアーム及びロボットアームを有するロボット
JP4550620B2 (ja)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14624845A (zh) 摄像头模组、数码装置
CN111181437B (zh) 一种可变摩擦驱动装置
CN111162691B (zh) 一种旋转运动驱动装置
CN110752768B (zh) 一种基于非对称三角形圆弧式柔性铰链机构的压电精密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