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11958A -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11958A
CN116011958A CN202211676378.4A CN202211676378A CN116011958A CN 116011958 A CN116011958 A CN 116011958A CN 202211676378 A CN202211676378 A CN 202211676378A CN 116011958 A CN116011958 A CN 116011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ing
research
task
receiv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63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63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119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11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119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该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多个教研子界面,接收管理员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所述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所述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接收所述管理员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以及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

Description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上教育系统领域,具体涉及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往往采用线下教研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耗费大量精力人力进行组织,并安排教研活动场地;对于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同样存在诸多不便,例如需要耗费不少通勤时间前往教研活动现场。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上教研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多个教研子界面,接收管理员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所述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所述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接收所述管理员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以及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包括选定组员设定操作,所述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选定组员方式,并根据所述选定组员方式,接收所述管理员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包括自主报名设定操作,所述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自主报名方式;根据所述自主报名方式,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显示所述教研任务,接收用户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报名操作,并根据所述报名操作,将所述用户确定为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教研操作是教研成果上传操作;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每个组员的教研成果上传操作,提取对应的教研成果进行汇总,并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展示汇总的教研成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运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标签输入操作,根据所述标签输入操作提取对应的标签;将所述标签分配给对应的教研子界面,并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显示被分配的标签。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教研子界面为听评课,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所述管理员上传的听评课资料;所述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具体包括:将所述听评课资料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对所述听评课资料的评价信息,并将所述评价信息进行汇总展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包括被评选组员和评选组员;接收评选组员针对每个被评选组员输入的评选信息,并将所述评选信息进行汇总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上教研系统,包括:教研任务生成单元,用于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多个教研子界面,接收管理员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所述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所述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教研任务分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以及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教研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包括选定组员设定操作,所述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选定组员方式,并根据所述选定组员方式,接收所述管理员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包括自主报名设定操作,所述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自主报名方式;根据所述自主报名方式,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显示所述教研任务,接收用户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报名操作,并根据所述报名操作,将所述用户确定为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教研操作是教研成果上传操作;所述线上教研系统还包括教研成果汇总单元,用于根据每个组员的教研成果上传操作,提取对应的教研成果进行汇总,并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展示汇总的教研成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线上教研系统还包括标签分配单元,用于接收标签输入操作,根据所述标签输入操作提取对应的标签;将所述标签分配给对应的教研子界面,并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显示被分配的标签。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教研子界面为听评课,
所述线上教研系统还包括听评课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上传的听评课资料;
所述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具体包括:将所述听评课资料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
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包括:接收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对所述听评课资料的评价信息,并将所述评价信息进行汇总展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包括被评选组员和评选组员;所述线上教研系统还包括评选信息展示单元,用于:接收评选组员针对每个被评选组员输入的评选信息,并将所述评选信息进行汇总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为任一所述的线上教研系统的运行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线上教研系统,组织教研活动的管理员可以根据线上教研系统界面可视化的指引,高效地创建所需开展的教研任务,并可以高效地完成该教研任务的组员的组建;另外,组员也可以通过线上教研系统高效地在线上进行教研操作,从而参与教研活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线上教研系统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线上教研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现有技术中,教师通过线下开展教研活动,效率低下,为了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本实施例提供了线上教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线上教研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多个教研子界面,接收管理员在教研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
线上教研系统可以采用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包括管理员、组员和其他用户)通过浏览器对部署在服务器上的线上教研系统进行访问。另外,B/S架构还可以采用三层架构。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有多个教研子界面,不同的教研子界面用于实现不同的教研需求,或者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方式来实现教研目的。多个教研子界面可以分别位于线上教研系统的主界面上的多个子区域,以方便用户进行浏览和操作。如图2所示,该多个教研子界面例如可以包括听评课、协备课、评优课、教研活动、教研会议、教研直播、自定义工作坊和自定义名师坊等。其中,听评课、协备课和评优课这三个教研子界面用于实现不同的教研需求:听评课用于实现对参与的讲课作品进行评价;协备课用于实现备课组员在其他组员(例如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备课;评优课用于实现在多个参与的讲课作品中选择优秀的讲课作品。教研活动、教研会议和教研直播这三个教研子界面用于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方式来实现教研目的:教研活动主要是以文本的方式进行教研活动;教研会议主要是以会议的方式(即设定了教研活动的议题)进行教研活动;教研直播主要是以直播的方式进行教研活动;自定义工作坊可以实现自定义的多种教研活动,例如课例研究、话题讨论、主题教研活动、上传资源教研活动等;自定义名师坊则专门为名师(例如专家和教研员等)打造的教研子界面,其可以实现自定义的多种教研活动,例如上传资源教研活动、话题讨论等。
管理员可以在教研子界面下进行教研任务创建操作,例如在对教研子界面的图标进行点击操作。线上教研系统接收到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后,生成归属于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例如,管理员点击听评课图标,线上教研系统接收到该点击后,生成归属于听评课项目的第一听评课这一教研任务。
S110,接收管理员针对教研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确定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教研任务的组员,以及将教研任务分发给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
管理员可以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进行参与方式设定操作,从而可以对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进行设定,该参与方式可以是选定组员方式,即由管理员选择或指定特定的人员作为教研任务的组员;该参与方式还可以是自主报名方式,即用户(可以是教师、教研员或专家)自主报名作为教研任务的组员;该参与方式还可以是既包括选定组员方式又包括自主报名方式。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后,确定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例如,接收到选定组员设定操作后,确定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选定组员方式;又如,接收到自主报名设定操作后,确定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自主报名方式。
当线上教研系统确定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选定组员方式后,线上教研系统可以提示管理员输入教研任务的组员(可以是勾选线上教研系统弹出的用户列表进行选择),管理员在输入组员后,线上教研系统接收该组员,从而可以形成教研任务的组员列表。
当线上教研系统确定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自主报名方式后,在教研子界面下显示教研任务(例如以子图标的方式显示),用户可以通过搜索或浏览查看该教研任务,并在该教研任务中进行报名操作(例如点击教研任务),线上教研系统接收报名操作后,将用户确定为参与教研任务的组员,从而可以形成教研任务的组员列表。
此后,线上教研系统将教研任务分发给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每个组员可以在进入线上教研系统后看到分配后的教研任务。
S120,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
每个组员可以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对教研任务进行教研操作。例如,若教研任务为听评课,组员可以浏览该讲课作品,然后输入对该讲课作品的评价信息,例如意见或建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教研操作是教研成果上传操作;运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每个组员的教研成果上传操作,提取对应的教研成果进行汇总,并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展示汇总的教研成果。例如,组员在听完讲课作品后,需要完成的教研成果包括:听课笔记(可以是组员拍照后,在该照片上进行编辑后形成的图片)和评论等,然后组员进行教研成果上传操作,线上教研系统根据该教研成果上传操作,提取听课笔记和评论等教研成果,并在界面上展示该教研成果,以供管理员、所有组员甚至其他用户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教研子界面为听评课,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上传的听评课资料;将作为教研任务的听评课资料分发给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然后接收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对听评课资料的评价信息(例如对讲课作品的评价等,教研子界面可以提供评课量表,供组员在该评课量表上进行相关评价),并将评价信息进行汇总展示,例如在该教研任务下设置评论区,所有组员的评论均汇总在此进行展示,以便管理员、组员以及其他用户(例如其他教师)进行查阅,促进观点交流和业务探讨。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上教研系统具有团队管理子界面,管理员可以在团队管理子界面上对其管理的团队(或者组织)进行创建子团队操作,团队管理子界面接收到该操作后,在该团队下生成对应的子团队;可以理解,子团队可以是多级子团队。管理员可以在团队管理子界面上对子团队进行指定负责人操作,团队管理子界面接收到该操作后,为相应的子团队分配负责人。另外,子团队的负责人可以在团队管理子界面上对其管理的子团队(或者组织)进行创建下一层子团队操作,团队管理子界面接收到该操作后,在该子团队下生成对应的下一层子团队。管理员可以在其管理的子团队中选择所需的成员,作为某一教研任务的组员,从而方便管理员进行选定组员设定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上教研系统具有标签设置子界面,以供用户(例如管理员)进行标签输入操作,以将输入的各种标签分配给教研子界面。标签设置子界面上具有多级标签输入界面(例如树状的多级标签输入界面),以供在不同层级输入对应的标签,从而提高了用户输入标签的效率。具体而言,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用户执行的标签输入操作,然后根据标签输入操作提取对应的标签;将标签分配给对应的教研子界面和/或教研任务,并在教研子界面和/或教研任务下显示被分配的标签。这些标签可以是对于教研子界面或教研任务学科的分类,也可以是所涉及核心内容的关键词。
在一些实施例中,教研活动子界面下具有教研活动概览子界面(可以形象称之为教研活动广场)和教研活动详情子界面(活动详情)。教研活动概览子界面上用于概览显示所有的教研活动任务(属于一种教研任务),可以接收用户进行的搜索相关教研活动任务的操作,例如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教研任务。可选的,一旦管理员创建了某个教研活动任务后,线上教研系统自动将其更新发布在该教研活动概览子界面;当然,也可以由管理员手动将创建的教研活动任务发布在该教研活动概览子界面。教研活动详情子界面用于:接收管理员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以创建教研活动任务;接收管理员针对教研活动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以确定该教研活动任务的参与方式;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选定组员设定操作,以选择教研活动任务的组员;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邀请评选组员操作,以邀请评选组员加入该教研活动任务,对被评选组员及其教研成果进行评选或评价;接收用户输入的报名操作(亦可称为加入操作),以将该用户确定为教研活动任务的组员;接收用户输入的分享教研任务操作,以将教研活动任务推送给其他用户,从而让其他用户及时获知该教研活动任务;以及,展示教研任务的相关数据,以供管理员及时掌握相关进展,从而可以让管理员及时介入该教研活动任务,例如给予某些组员相关教研指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听评课子界面下具有听评课概览子界面(可以形象称之为听评课广场)和听评课详情子界面(活动详情)。听评课概览子界面上用于概览显示所有的听评课任务(属于一种教研任务),可以接收用户进行的搜索相关听评课任务的操作,例如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听评课任务。其中,听评课活动包括直播听评课和课例听评课这两种类型。可选的,一旦管理员创建了某个听评课任务后,线上教研系统自动将其更新发布在该听评课概览子界面;当然,也可以由管理员手动将创建的听评课任务发布在该听评课概览子界面。听评课详情子界面用于:接收管理员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以创建听评课任务;接收管理员针对听评课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以确定该听评课任务的参与方式;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选定组员设定操作,以选择听评课任务的组员;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邀请评选组员操作,以邀请评选组员加入该听评课任务,对被评选组员及其教研成果进行评选或评价;接收用户输入的报名操作(亦可称为加入操作),以将该用户确定为听评课任务的组员;接收用户输入的分享教研任务操作,以将听评课任务推送给其他用户,从而让其他用户更及时获知该听评课任务;接收所有组员对听评课任务的相关任务操作,例如上传任务操作,上传内容可以是听评课资料的评价信息(例如对讲课作品的评价等)、以及对听评课资料的笔记等,也可以是签到操作和问卷填写操作等;展示不同组员之间评价信息的比对情况,例如通过雷达图展示不同组员对评课资料的不同评价维度的比对;以及,展示听评课任务的相关数据,以供管理员及时掌握相关进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上教研系统执行听评课任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在听评课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听评课子界面的听评课任务。其中,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包括多个子步骤,具体而言,包括: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听评课类型设置操作,其中,听评课活动包括直播听评课和课例听评课这两种类型;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听评课介绍信息,例如听评课发起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评课量表类型设置操作,其中,评课量表类型包括自定义评课量表和默认评课量表,若管理员输入的是选择默认评课量表操作,线上教研系统将默认评课量表分配到该听评课任务下,若管理员输入的是选择自定义评课量表操作,线上教研系统显示可编辑的默认评课量表,以接收管理员对默认评课量表的编辑操作,当管理员输入编辑完成操作,线上教研系统接收到该操作后,将编辑完成的评课量表保存并分配到该听评课任务下;
可选的,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签到设置操作和问卷设置操作,若管理员输入的是开启签到操作,线上教研系统将该听评课任务配置为需签到,当组员进入该听评课任务时,线上教研系统显示签到子界面,以接收组员的签到操作;若管理员输入的是不开启签到操作,线上教研系统将该听评课任务配置为无需签到,当组员进入该听评课任务时,线上教研系统不显示签到子界面;若管理员输入的是开启问卷操作,线上教研系统将该听评课任务配置为需开启问卷,当听评课结束后,线上教研系统显示问卷,以接收组员的问卷填写操作;若管理员输入的是不开启问卷操作,线上教研系统将该听评课任务配置为无需开启问卷,当听评课结束后,线上教研系统不显示问卷;
至此,线上教研系统成功生成听评课任务。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该参与方式可以是选定组员方式,即由管理员选择或指定特定的人员作为听评课任务的组员;该参与方式还可以是自主报名方式,即用户自主报名作为听评课任务的组员;其中,若管理员输入的是自主报名设定操作后,线上教研系统可以显示分享听评课子界面,以供管理员向目标组员分享该听评课任务的信息;此外,线上教研系统还在听评课概览子界面创建听评课任务,以供用户搜索和查看。
线上教研系统的听评课概览子界面接收用户的浏览操作,显示多个听评课任务的概览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的搜索操作,显示搜索命中的相关听评课任务的概览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的选择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显示被选中的听评课任务的报名子界面和分享子界面,若用户点击该报名子界面,则线上教研系统将该用户确定为听评课任务的组员;若用户点击该分享子界面,则线上教研系统显示分享听评课子界面,以供组员向目标组员分享该听评课任务的信息。
若听评课任务被配置为需签到,当组员进入该听评课任务时,线上教研系统显示签到子界面,以接收组员的签到操作,线上教研系统在接收到签到操作后,显示听评课资料,例如视频和/或文档等,供组员观看或阅读,过程中可以显示笔记界面,以接收组员对听评课资料的笔记;当组员观看或阅读完听评课资料后,可以显示听评课量表界面,以接收组员在听评课量表对听评课资料进行量化评价;还可以显示笔记提交界面,以接收组员的提交笔记操作;还可以显示评论/留言界面,以接收组员输入的评论意见或留言。
线上教研系统综合所有组员对听评课资料的听评课量表后,对听评课量表中的每个项目计算项目总分,以及计算所有项目总分之和得到的听评课量表总分,并将所有评论进行整合汇总,并将上述信息显示在听评课子界面下。
若线上教研系统将该听评课任务配置为需开启问卷,当听评课结束后,线上教研系统显示问卷,以接收组员的问卷填写操作,当线上教研系统接收到该问卷填写操作后,对问卷项目内容进行统计汇总,得到问卷统计结果,供管理员导出或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协备课(例如磨课)子界面下具有协备课概览子界面(可以形象称之为协备课广场)和协备课详情子界面(活动详情)。协备课概览子界面上用于概览显示所有的协备课任务(属于一种教研任务),可以接收用户进行的搜索相关协备课任务的操作,例如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协备课任务。可选的,一旦管理员创建了某个协备课任务后,线上教研系统自动将其更新发布在该协备课概览子界面;当然,也可以由管理员手动将创建的协备课任务发布在该协备课概览子界面。协备课详情子界面用于:接收管理员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以创建协备课任务;接收管理员针对协备课任务进行的自定义协备课环节的设定操作,以确定该协备课的环节;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选定组员设定操作,以选择协备课任务的组员,从而实现对组员的管理;接收用户输入的报名操作(亦可称为加入操作),以将该用户确定为协备课任务的组员;接收组员的上传协备课资料的操作,并将该协备课资料分配到该协备课任务下,或者从云空间请求资料作为协备课资料分配到该协备课任务下;以及,接收所有组员对协备课资料的操作,例如编辑或批注,并将该编辑或批注保存至该协备课资料,在接收到导出协备课资料请求操作后,导出该协备课资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上教研系统执行协备课任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在协备课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协备课子界面的协备课任务。其中,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包括: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协备课介绍信息,例如在信息表单中填写协备课发起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该参与方式可以是选定组员方式,即由管理员选择或指定特定的人员作为协备课任务的组员;该参与方式还可以是自主报名方式,即用户自主报名作为协备课任务的组员;其中,若管理员输入的是自主报名设定操作后,线上教研系统可以显示分享协备课子界面,以供管理员向目标组员分享该协备课任务的信息;此外,线上教研系统还在协备课概览子界面创建协备课任务,以供用户搜索和查看。
可选的,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加入协备课审核设置,若管理员输入的是加入需审核的操作,在用户申请加入协备课任务时,线上教研系统产生加入申请通知,并将该通知发送给管理员,在接收到管理员输入的同意加入操作后,将该用户确定为该协备课任务的组员。
线上教研系统的协备课概览子界面接收用户的浏览操作,显示多个协备课任务的概览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的搜索操作,显示搜索命中的相关协备课任务的概览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的选择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显示被选中的协备课任务的报名子界面和分享子界面,若用户点击该报名子界面,若加入该协备课任务不需要审核,则线上教研系统将该用户确定为协备课任务的组员,若加入该协备课任务需要审核,线上教研系统产生加入申请通知,并将该通知发送给管理员,以等待管理员进行审核;若用户点击该分享子界面,则线上教研系统显示分享协备课子界面,以供组员向目标组员分享该协备课任务的信息。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组员输入的发起协备课活动操作,显示信息输入界面,以供该组员输入该协备课活动的相关介绍信息。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该组员上传的协备课资料,协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资料和课件资料,课件资料的格式可以是多种,例如PPT格式或图片格式等。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组员输入的邀请协作者操作,以从协备课任务的组员中邀请部分或全部人员参与该协备课活动。至此,协备课活动发布成功。
线上教研系统在各个参与组员登录的界面上显示协备课资料,并接收各个参与组员对该协备课资料的编辑操作(例如修改、批注等),并将经过编辑的协备课资料实时显示在该界面上。
线上教研系统在接收到协备课活动完成的操作后,对最终版本的协备课资料进行保存,并且可以生成协备课报告,该协备课报告可以记录协备课资料的编辑过程。线上教研系统还可以对协备课活动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例如活动持续时长、编辑次数、参与人数等等,并生成统计报告,以供组员进行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评优课子界面下具有评优课概览子界面(可以形象称之为优课评比活动广场)和评优课详情子界面(活动详情)。评优课概览子界面上用于概览显示所有的评优课任务(属于一种教研任务),可以接收用户进行的搜索相关评优课任务的操作,例如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评优课任务。可选的,一旦管理员创建了某个评优课任务后,线上教研系统自动将其更新发布在该评优课概览子界面;当然,也可以由管理员手动将创建的评优课任务发布在该评优课概览子界面。评优课详情子界面用于:接收管理员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以创建评优课任务;接收管理员针对评优课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以确定该评优课任务的参与方式;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选定组员设定操作,以选择评优课任务的组员;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邀请评选组员操作,以邀请评选组员加入该评优课任务,对被评选组员及其教研成果进行评选或评价;接收用户输入的报名操作(亦可称为加入操作),以将该用户确定为评优课任务的组员,从而用户可以提交评优课作品;接收用户输入的分享教研任务操作,以将评优课任务推送给其他用户,从而让其他用户更及时获知该评优课任务;接收所有组员对评优课任务的相关任务操作,例如上传评优课作品操作;以及,展示评优课任务的相关数据,以供管理员及时掌握相关进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上教研系统执行评优课任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在评优课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评优课子界面的评优课任务。其中,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包括多个子步骤,具体而言,包括: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评优课介绍信息,例如显示基础信息表单,以供管理员填写相关信息,例如评优课发起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该参与方式可以是选定组员方式,即由管理员选择或指定特定的人员作为评优课任务的组员;该参与方式还可以是自主报名方式,即用户自主报名作为评优课任务的组员;其中,若管理员输入的是自主报名设定操作后,线上教研系统可以显示分享评优课子界面,以供管理员向目标组员分享该评优课任务的信息;该参与方式还可以是自主报名方式和选定组员方式这两者的组合;此外,线上教研系统还在评优课概览子界面创建评优课任务,以供用户搜索和查看;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活动评选规则设定操作,该活动评选规则可以是评委(即评选组员)评审、大众评审(例如投票评选)、或者评委评审和大众投票评选这两者的结合;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邀请评委操作,将被邀请的评委作为该评优课任务组员中的评选组员;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添加评分量表操作,其中,评分量表中包含多项对评优课资料的评价或评分内容,并将评分量表保存并分配到该评优课任务下;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管理员输入的添加奖项设置操作,并将奖项设置保存并分配到该评优课任务下;
至此,线上教研系统成功生成评优课任务。
线上教研系统的评优课概览子界面接收用户的浏览操作,显示多个评优课任务的概览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的搜索操作,显示搜索命中的相关评优课任务的概览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的选择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显示被选中的评优课任务的报名子界面和分享子界面,若用户点击该报名子界面,则线上教研系统将该用户确定为评优课任务的组员;若用户点击该分享子界面,则线上教研系统显示分享评优课子界面,以供组员向目标组员分享该评优课任务的信息。
线上教研系统接收被评选组员的上传评优课资料操作,并保存该评优课资料。
线上教研系统向管理员发送评优课资料已上传的消息,管理员对该评优课资料进行审核,若审核通过,则将该评优课资料推送给评委或大众开始进行评审,线上教研系统接收评委或大众的评审操作后,统计每个被评选组员的评审总分;若审核不通过,则将审核不通过消息推送给被评选组员,线上教研系统重新接收被评选组员的上传评优课资料操作。另外,线上教研系统还接收评委和大众的评论操作,并将评论保存并汇总于对应的评优课资料下。
评优课期限届满后,线上教研系统对所有被评选组员的评审总分进行排名,从而可以确定获奖的被评选组员,以及统计评优课任务所有数据,以供管理员和所有组员进行查看。另外,线上教研系统还可以展示获奖的评优课资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教研会议子界面下具有教研会议概览子界面(可以形象称之为研讨会议活动广场)和教研会议详情子界面(活动详情)。教研会议概览子界面上用于概览显示所有的教研会议任务(属于一种教研任务),可以接收用户进行的搜索相关教研会议任务的操作,例如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教研会议任务。可选的,一旦管理员创建了某个教研会议任务后,线上教研系统自动将其更新发布在该教研会议概览子界面;当然,也可以由管理员手动将创建的教研会议任务发布在该教研会议概览子界面。教研会议详情子界面用于:接收管理员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以创建教研会议任务;接收管理员针对教研会议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以确定该教研会议任务的参与方式;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选定组员设定操作,以选择教研会议任务的组员,以及接收管理员输入的设置会议主持人和助教等角色的操作,并将相应地组员确定为主持人和助教;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邀请评选组员操作,以邀请评选组员加入该教研会议任务,对被评选组员及其教研成果进行评选或评价;接收用户输入的报名操作(亦可称为加入操作),以将该用户确定为教研会议任务的组员,从而用户可以提交教研会议作品;接收用户输入的分享教研任务操作,以将教研会议任务推送给其他用户,从而让其他用户更及时获知该教研会议任务;接收所有组员对教研会议任务的相关任务操作,例如上传教研会议资料(例如笔记或评论)操作;进入教研会议后,组员之间可以通过语音沟通,每个组员可以轮流发言,线上教研系统可以将对显示的会议主画面进行切换,例如将当前的会议主画面切换至当前发言的组员。线上教研系统可以显示签到、投票、答题、问卷等界面,以接收组员的相关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教研直播子界面下具有教研直播概览子界面(可以形象称之为教研直播活动广场)和教研直播详情子界面(活动详情)。教研直播概览子界面上用于概览显示所有的教研直播任务(属于一种教研任务),可以接收用户进行的搜索相关教研直播任务的操作,例如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教研直播任务。可选的,一旦管理员创建了某个教研直播任务后,线上教研系统自动将其更新发布在该教研直播概览子界面;当然,也可以由管理员手动将创建的教研直播任务发布在该教研直播概览子界面。教研直播详情子界面用于:接收管理员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以创建教研直播任务;接收管理员针对教研直播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以确定该教研直播任务的参与方式;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选定组员设定操作,以选择教研直播任务的组员,以及接收管理员输入的设置直播间主持人和助教等角色的操作,并将相应地组员确定为主持人和助教;接收管理员输入的邀请评选组员操作,以邀请评选组员加入该教研直播任务,对被评选组员及其教研成果进行评选或评价;接收用户输入的报名操作(亦可称为加入操作),以将该用户确定为教研直播任务的组员,从而用户可以提交教研直播作品;接收用户输入的分享教研任务操作,以将教研直播任务推送给其他用户,从而让其他用户更及时获知该教研直播任务;接收所有组员对教研直播任务的相关任务操作,例如线上教研系统可以显示发弹幕、签到、投票、答题、问卷和抽检等界面,以接收组员的相关操作。线上教研系统还可以统计教研直播任务的相关数据,以供管理员随时查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上教研系统,包括:教研任务生成单元,用于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多个教研子界面,接收管理员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所述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所述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教研任务分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以及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教研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为任一所述的线上教研系统的运行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其中,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本文中对于各步骤的编号仅为了方便说明和引用,并不用于限定前后顺序,具体的执行顺序是由技术本身确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技术本身确定各种允许的、合理的顺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上教研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多个教研子界面,接收管理员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所述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所述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
接收所述管理员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以及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
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包括选定组员设定操作,
所述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选定组员方式,并根据所述选定组员方式,接收所述管理员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包括自主报名设定操作,
所述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自主报名方式;
根据所述自主报名方式,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显示所述教研任务,接收用户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报名操作,并根据所述报名操作,将所述用户确定为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教研操作是教研成果上传操作;
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每个组员的教研成果上传操作,提取对应的教研成果进行汇总,并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展示汇总的教研成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标签输入操作,根据所述标签输入操作提取对应的标签;
将所述标签分配给对应的教研子界面,并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显示被分配的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教研子界面为听评课,
所述运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管理员上传的听评课资料;
所述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具体包括:
将所述听评课资料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
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对所述听评课资料的评价信息,并将所述评价信息进行汇总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包括被评选组员和评选组员;
接收评选组员针对每个被评选组员输入的评选信息,并将所述评选信息进行汇总展示。
8.一种线上教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教研任务生成单元,用于在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显示多个教研子界面,接收管理员在所述教研子界面下进行的教研任务创建操作,并根据所述教研任务创建操作,生成归属于所述教研子界面的教研任务;
教研任务分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针对所述教研任务进行的参与方式设定操作,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以及将所述教研任务分发给所述教研任务的所有组员;
教研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线上教研系统的界面上接收每个组员对所述教研任务的教研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上教研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与方式设定操作包括选定组员设定操作,
所述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并根据所述参与方式,接收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教研任务的参与方式为选定组员方式,并根据所述选定组员方式,接收所述管理员输入的参与所述教研任务的组员。
10.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线上教研系统的运行方法。
CN202211676378.4A 2022-12-26 2022-12-26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0119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6378.4A CN116011958A (zh) 2022-12-26 2022-12-26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6378.4A CN116011958A (zh) 2022-12-26 2022-12-26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11958A true CN116011958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2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6378.4A Pending CN116011958A (zh) 2022-12-26 2022-12-26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119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ichardson et al. Shif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nline Learning Spaces: An Investigation of a Faculty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itiative.
Gonzalez et al. Reaching out with LibGuides: Establishing a working set of best practices
US20140120511A1 (en) TeachAtCafe - TeaChatCafe, Transparent Digital and Social Media as an Op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ol with User Driven Content and Internet Content Submission Capability for Educators and Their Students
Mok et al. The contemporary importance of triangulation in a post-positivist world: Examples from the learner’s perspective study
US201503107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enabling a case-study approach to online learning
CN110751363B (zh) 智慧培训评价系统和方法
Sheu et al. Evaluating NTU’s OpenCourseWare project with Google Analytics: User characteristics, course preferences, and usage patterns
Monasor et 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problems in GSD: a simulator to train engineers in these issues
Rahayu Using Google Docs on collaborative writing technique for teaching English to non English department students
Wang et al. Design issues in a cross‐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on a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
Dyrbye et al. Reimagining faculty development deployment: a multipronged, pragmatic approach to improve engagement
Ghavifekr et al. The Process of Malaysian Smart School Policy Cycl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ÇİFTÇİ Student experiences on emergency synchronous onlin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N116011958A (zh) 线上教研系统、其运行方法及存储介质
Balleisen et al. Rethinking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Faulds Overcoming Geographical Obstacles: The Use of Skype in a Graduate-Level Social Media and Marketing Course.
Sudweeks et al. Participation and reflection in virtual workshops
Kurniawati BRIDGING TECHNOLOGICAL GAP AMONG ENGLISH TEACHERS THROUGH DIGITAL SQUAD PROJECT
Mutiaradevi Measuring e-learning readiness in the Forest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gency of Indonesia
Robertson Making the Most of Guest Experts: Breakout Rooms, Interviews, and Student Discussants
Egan et al. EKT: a project exploring the use and impact of a smart technological system to support school placement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 a final report.
Lemy Synchronous video conferences as a connectivism approach to learning: State of the art in Rwandan higher education
Swasha et al. Notes Sharing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Analysis Web Application
Issa Awareness and Utilization of E-Learning Technologi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Business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n Kwara State, Nigeria
Mao et al. Online education in design discipline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of group lear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