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9053B -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9053B
CN116009053B CN202211579643.7A CN202211579643A CN116009053B CN 116009053 B CN116009053 B CN 116009053B CN 202211579643 A CN202211579643 A CN 202211579643A CN 116009053 B CN116009053 B CN 116009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nuclide
data
dos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96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9053A (zh
Inventor
郭生良
王亮
朱小铰
罗明涛
余鹏
邓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ewr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ewray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ewr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ewr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96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90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9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9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9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90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其包括辐射探头、气象数据探测器、数据传输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辐射探头用于监测辐射剂量;气象数据探测器用于获取气象数据;数据传输子系统用于进行组网和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监测得到的辐射剂量结合气象数据进行态势云图分析,获取核素和核事故区域的态势。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性的区域辐射剂量实时监测,为区域环境辐射剂量快速监测、核素识别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及核事故后预警范围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剂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质勘探、油井工程和油田开发过程中,常常利用放射性测井仪器来探测各岩层的核物理信息,进而分析岩层的含油饱和度、孔隙度等流体特征。但是放射性测井仪器所使用的放射性源对人身健康及环境保护均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行业对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装置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法规以保障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石油测井行业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放射性源都储存在源罐中,然后统一放在源库中管理。然而,人为的管理,长时间积累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人并不能近距离监测源罐的情况,可能出现放射性源脱落容器,甚至放射性源丢失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而不能及时被发现,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相关区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实现了非接触性的区域辐射剂量实时监测。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其包括辐射探头、气象数据探测器、数据传输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
辐射探头,用于监测辐射剂量并获取辐射能谱数据;
气象数据探测器,用于获取气象数据;
数据传输子系统,用于进行组网和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监测得到的辐射剂量和辐射能谱数据结合气象数据进行态势云图分析,获取核素和核事故区域的态势。
进一步地,辐射探头包括碘化钠探测器和GM管;碘化钠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探测器和后端采集模块;
前端探测器包括碘化钠闪烁体,以及用于检测碘化钠闪烁的光电倍增管;
后端采集模块包括分别与光电倍增管相连的多道分析仪和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当环境辐射值处于多道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时,采用多道分析仪的数据作为态势云图分析的基础数据;当环境辐射超出多道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时,采用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的数据作为态势云图分析的基础数据。
进一步地,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包括型号为LM7321MF的芯片U2、型号为LM7321MF的芯片U1和型号为LM393AD的芯片U3A;芯片U2的引脚4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芯片U2的引脚3接地;芯片U2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5和外部电源的负极;芯片U2的引脚5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2和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2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
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1的引脚4、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芯片U1的引脚3接地;芯片U1的引脚5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4和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1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和外部电源的负极;芯片U1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和芯片U3A的引脚3;
芯片U3A的引脚8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6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3A的引脚4接地;芯片U3A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和滑动变阻器R9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9的一个固定端接地,另一个固定端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
芯片U3A的引脚1连接电阻R4的一端并作为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的输出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外部电源的正极。
进一步地,外部电源包括电源和滤波模块,滤波模块包括电感L1和电感L2;电感L1的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0和电源正极;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9和接地电容C11,并作为外部电源的正极;电感L2的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3和电源负极;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2和接地电容C14,并作为外部电源的负极。
进一步地,数据传输子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终端的亿百特E32模块,设置在各个终端的辐射探头通过亿百特E32模块组网的方式进行数据汇集。
进一步地,气象数据探测器布置在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处,获取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力、风向、降雨和温湿度。
提供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辐射探头获取各个终端处的辐射剂量和部分终端处的辐射能谱数据;通过气象数据探测器获取气象数据;
S2、基于辐射能谱数据获取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活度;
S3、将自然环境下的辐射剂量作为第一本底值,将自然环境下的核素活度最大值作为第二本底值;
S4、将检测得到的辐射剂量与核素活度值结合位置信息形成剂量分布图;
S5、判断是否存在检测得到的辐射剂量大于第一本底值,或检测得到的核素活度大于第二本底值,若是则判定该监测位置处剂量异常,并将剂量异常的区域作为初始辐射范围,进入步骤S6;否则判定辐射剂量正常;
S6、进行态势分析:根据初始辐射范围和对应的气象数据获取初始辐射范围扩散方向及速度,并根据需要预测的时间t,计算辐射扩散的范围,以及扩散后每一点的环境剂量与核素活度值;
S7、将态势分析结果进行成图展示,完成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
进一步地,步骤S2中获取放射性核素种类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获取辐射能谱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辐射能谱数据进行光滑,得到光滑后的谱线数据;
S2-2、通过SNIP算法扣除光滑后的谱线数据的散射本底,并通过对称零面积法进行谱线寻峰,得到寻得的峰;
S2-3、记录寻得的峰所在的位置,将在该位置存在峰的核素作为该寻得的峰对应的初始识别核素;
S2-4、判断该寻得的峰对应的初始识别核素的类别数是否为1,若是则判定该寻得的峰为非相干峰,并进入步骤S2-5;否则判定该寻得的峰为相干峰,进入步骤S2-8;
S2-5、根据公式:
获取该寻得的峰与核素库中的对应峰的匹配度其中e为自然常数;c为常数,取值由核素类型确定;ΔE为该寻得的峰与核素库中的对应峰的能量差;WIDTH表示根据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大小动态设置的参数;
S2-6、根据公式:
获取该初始识别核素匹配到寻得的峰的个数k对应的总匹配度其中n表示该初始识别核素总共的峰数目;A0为常数;Pi表示该初始识别核素第i个峰与对应的寻得的峰的匹配度;
S2-7、判断总匹配度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存在该初始识别核素;否则判定不存在该初始识别核素;
S2-8、去掉相干峰,采用与步骤S2-5和步骤S2-6相同的方法对其他非相干峰和所有初始识别核素进行匹配,若某一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与其他非相干峰的总匹配度大于1-A0,则判定该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存在;否则判定不存在该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
进一步地,步骤S6中扩散后每一点的环境剂量与核素活度值的计算方法为:
根据公式:
获取扩散后y点的环境剂量Ay和扩散后y点的核素活度值Ah;其中ACx表示第x个能够扩散到y点的环境剂量;Ahx表示第x个能够扩散到y点的核素活度值;s为扩散的距离,由需要预测的时间t和扩散速度决定。
进一步地,在计算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时,通过降雨和温湿度获取土壤当前密度,并将土壤标准密度和土壤当前密度的比值作为校准参数,对检测到的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数据进行校准,采用校准后的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进行相应计算和展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现了远程放射性能谱数据的无线传输,并通过剂量计算、核素识别、剂量填图,绘制展示出包含放射性剂量分布的态势云图,并结合当地的气象情况(风力、风向,温湿度,降水量等情况)为区域环境辐射剂量快速监测、核素识别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及核事故后预警范围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的电路图;
图3为滤波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数据传输子系统的自组网示意图;
图5为辐射扩散范围示意图;
图6为态势云图展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包括辐射探头、气象数据探测器、数据传输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
辐射探头,用于监测辐射剂量并获取辐射能谱数据;
气象数据探测器,用于获取气象数据;
数据传输子系统,用于进行组网和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监测得到的辐射剂量和辐射能谱数据结合气象数据进行态势云图分析,获取核素和核事故区域的态势。
辐射探头包括碘化钠探测器和GM管;碘化钠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探测器和后端采集模块;
前端探测器包括碘化钠闪烁体,以及用于检测碘化钠闪烁的光电倍增管;
后端采集模块包括分别与光电倍增管相连的多道分析仪和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当环境辐射值处于多道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时,采用多道分析仪的数据作为态势云图分析的基础数据;当环境辐射超出多道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时,采用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的数据作为态势云图分析的基础数据。
如图2所示,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包括型号为LM7321MF的芯片U2、型号为LM7321MF的芯片U1和型号为LM393AD的芯片U3A;芯片U2的引脚4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芯片U2的引脚3接地;芯片U2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5和外部电源的负极;芯片U2的引脚5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2和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2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
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1的引脚4、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芯片U1的引脚3接地;芯片U1的引脚5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4和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1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和外部电源的负极;芯片U1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和芯片U3A的引脚3;
芯片U3A的引脚8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6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3A的引脚4接地;芯片U3A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和滑动变阻器R9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9的一个固定端接地,另一个固定端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
芯片U3A的引脚1连接电阻R4的一端并作为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的输出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外部电源的正极。
外部电源包括电源和滤波模块,如图3所示,滤波模块包括电感L1和电感L2;电感L1的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0和电源正极;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9和接地电容C11,并作为外部电源的正极;电感L2的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3和电源负极;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2和接地电容C14,并作为外部电源的负极。
数据传输子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终端的亿百特E32模块,设置在各个终端的辐射探头通过亿百特E32模块组网的方式进行数据汇集。数据传输子系统还配备有GPS/北斗定位模块,可实时定位各个辐射探头的位置。气象数据探测器布置在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处,获取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力、风向、降雨和温湿度。
如图4所示,本数据传输子系统采用8~10个节点(3个主节点)构建简单的无线传输网络,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复杂度,兼顾可靠性与低功耗,设计传输距离不小于20km。LoRa组网终端采用亿百特E32(433T27D)模块,E32系列是基于SEMTECH公司SX1276/SX1278射频芯片的无线串口模块(UART),具有透明传输方式、LoRa扩频技术、3.3VTTL电平输出。SX1276/SX1278支持LoRaTM扩频技术,LoRaTM直序扩频技术具有更远的通讯距离,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同时有极强的保密性。
该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辐射探头获取各个终端处的辐射剂量和部分终端处的辐射能谱数据;通过气象数据探测器获取气象数据;
S2、基于辐射能谱数据获取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活度;
S3、将自然环境下的辐射剂量作为第一本底值,将自然环境下的核素活度最大值作为第二本底值;
S4、将检测得到的辐射剂量与核素活度值结合位置信息形成剂量分布图;
S5、判断是否存在检测得到的辐射剂量大于第一本底值,或检测得到的核素活度大于第二本底值,若是则判定该监测位置处剂量异常,并将剂量异常的区域作为初始辐射范围,进入步骤S6;否则判定辐射剂量正常;
S6、进行态势分析:根据初始辐射范围和对应的气象数据获取初始辐射范围扩散方向及速度,并根据需要预测的时间t,计算辐射扩散的范围,以及扩散后每一点的环境剂量与核素活度值;
S7、将态势分析结果进行成图展示,同时展示GM管监测的数据,完成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
步骤S2中获取放射性核素种类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获取辐射能谱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辐射能谱数据进行光滑,得到光滑后的谱线数据;
S2-2、通过SNIP算法扣除光滑后的谱线数据的散射本底,并通过对称零面积法进行谱线寻峰,得到寻得的峰;
S2-3、记录寻得的峰所在的位置,将在该位置存在峰的核素作为该寻得的峰对应的初始识别核素;
S2-4、判断该寻得的峰对应的初始识别核素的类别数是否为1,若是则判定该寻得的峰为非相干峰,并进入步骤S2-5;否则判定该寻得的峰为相干峰,进入步骤S2-8;
S2-5、根据公式:
获取该寻得的峰与核素库中的对应峰的匹配度其中e为自然常数;c为常数,取值由核素类型确定;ΔE为该寻得的峰与核素库中的对应峰的能量差;WIDTH表示根据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大小动态设置的参数;
S2-6、根据公式:
获取该初始识别核素匹配到寻得的峰的个数k对应的总匹配度其中n表示该初始识别核素总共的峰数目;A0为常数;Pi表示该初始识别核素第i个峰与对应的寻得的峰的匹配度;
S2-7、判断总匹配度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存在该初始识别核素;否则判定不存在该初始识别核素;
S2-8、去掉相干峰,采用与步骤S2-5和步骤S2-6相同的方法对其他非相干峰和所有初始识别核素进行匹配,若某一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与其他非相干峰的总匹配度大于1-A0,则判定该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存在;否则判定不存在该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
步骤S6中扩散后每一点的环境剂量与核素活度值的计算方法为:根据公式:
获取扩散后y点的环境剂量Ay和扩散后y点的核素活度值Ah;其中ACx表示第x个能够扩散到y点的环境剂量;Ahx表示第x个能够扩散到y点的核素活度值;s为扩散的距离,由需要预测的时间t和扩散速度决定。
在计算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时,通过降雨和温湿度获取土壤当前密度,并将土壤标准密度和土壤当前密度的比值作为校准参数,对检测到的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数据进行校准,采用校准后的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进行相应计算和展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气象数据探测器和天气预报的风力、风向得到放射性粉尘扩散的方向及速度(V),根据用户需要预测的时间t,计算辐射扩散的范围如图5所示,最终得到的态势云图如图6所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IAEA-2006所要求的单个核素识别和组合核素识别当中,没有两种核素的全部峰位是完全重合的(例如137Cs只有一个特征峰,能量为661KeV,238U有三个峰位,其中一个峰位能量为609KeV,在NaI探测器能谱当中这两个峰是完全重合的,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定量分析,则无法确定137Cs和238U是否存在)。因此,基于这个先决条件,本发明就可以在不进行定量分析的条件下进行相干核素的识别。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核素可能存在,则将寻到的相干峰去掉,用非相干峰匹配初始匹配到的核素,此次所得置信度只要大于1-A0(即该峰匹配到了核素),则认为该核素存在。
综上所述,本发明为区域环境辐射剂量快速监测、核素识别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及核事故后预警范围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Claims (9)

1.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探头、气象数据探测器、数据传输子系统和数据处理子系统;
辐射探头,用于监测辐射剂量并获取辐射能谱数据;
气象数据探测器,用于获取气象数据;
数据传输子系统,用于进行组网和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监测得到的辐射剂量和辐射能谱数据结合气象数据进行态势云图分析,获取核素和核事故区域的态势;
辐射探头包括碘化钠探测器和GM管;碘化钠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探测器和后端采集模块;
前端探测器包括碘化钠闪烁体,以及用于检测碘化钠闪烁的光电倍增管;
后端采集模块包括分别与光电倍增管相连的多道分析仪和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当环境辐射值处于多道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时,采用多道分析仪的数据作为态势云图分析的基础数据;当环境辐射超出多道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时,采用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的数据作为态势云图分析的基础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包括型号为LM7321MF的芯片U2、型号为LM7321MF的芯片U1和型号为LM393AD的芯片U3A;芯片U2的引脚4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芯片U2的引脚3接地;芯片U2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5和外部电源的负极;芯片U2的引脚5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2和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2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
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1的引脚4、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芯片U1的引脚3接地;芯片U1的引脚5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4和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1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和外部电源的负极;芯片U1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和芯片U3A的引脚3;
芯片U3A的引脚8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6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芯片U3A的引脚4接地;芯片U3A的引脚2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7和滑动变阻器R9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9的一个固定端接地,另一个固定端连接外部电源的正极;
芯片U3A的引脚1连接电阻R4的一端并作为电流积分剂量测量单元的输出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外部电源的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电源包括电源和滤波模块,滤波模块包括电感L1和电感L2;电感L1的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0和电源正极;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9和接地电容C11,并作为外部电源的正极;电感L2的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3和电源负极;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12和接地电容C14,并作为外部电源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子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终端的亿百特E32模块,设置在各个终端的辐射探头通过亿百特E32模块组网的方式进行数据汇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气象数据探测器布置在监测区域的中心位置处,获取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力、风向、降雨和温湿度。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辐射探头获取各个终端处的辐射剂量和部分终端处的辐射能谱数据;通过气象数据探测器获取气象数据;
S2、基于辐射能谱数据获取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活度;
S3、将自然环境下的辐射剂量作为第一本底值,将自然环境下的核素活度最大值作为第二本底值;
S4、将检测得到的辐射剂量与核素活度值结合位置信息形成剂量分布图;
S5、判断是否存在检测得到的辐射剂量大于第一本底值,或检测得到的核素活度大于第二本底值,若是则判定该监测位置处剂量异常,并将剂量异常的区域作为初始辐射范围,进入步骤S6;否则判定辐射剂量正常;
S6、进行态势分析:根据初始辐射范围和对应的气象数据获取初始辐射范围扩散方向及速度,并根据需要预测的时间t,计算辐射扩散的范围,以及扩散后每一点的环境剂量与核素活度值;
S7、将态势分析结果进行成图展示,完成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获取放射性核素种类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获取辐射能谱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辐射能谱数据进行光滑,得到光滑后的谱线数据;
S2-2、通过SNIP算法扣除光滑后的谱线数据的散射本底,并通过对称零面积法进行谱线寻峰,得到寻得的峰;
S2-3、记录寻得的峰所在的位置,将在该位置存在峰的核素作为该寻得的峰对应的初始识别核素;
S2-4、判断该寻得的峰对应的初始识别核素的类别数是否为1,若是则判定该寻得的峰为非相干峰,并进入步骤S2-5;否则判定该寻得的峰为相干峰,进入步骤S2-8;
S2-5、根据公式:
获取该寻得的峰与核素库中的对应峰的匹配度;其中e为自然常数;c为常数,取值由核素类型确定;/>为该寻得的峰与核素库中的对应峰的能量差;/>表示根据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的大小动态设置的参数;
S2-6、根据公式:
获取该初始识别核素匹配到寻得的峰的个数k对应的总匹配度;其中n表示该初始识别核素总共的峰数目;/>为常数;/>表示该初始识别核素第i个峰与对应的寻得的峰的匹配度;
S2-7、判断总匹配度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判定存在该初始识别核素;否则判定不存在该初始识别核素;
S2-8、去掉相干峰,采用与步骤S2-5和步骤S2-6相同的方法对其他非相干峰和所有初始识别核素进行匹配,若某一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与其他非相干峰的总匹配度大于,则判定该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存在;否则判定不存在该类型的初始识别核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扩散后每一点的环境剂量与核素活度值的计算方法为:
根据公式:
获取扩散后y点的环境剂量和扩散后y点的核素活度值/>;其中/>表示第x个能够扩散到y点的环境剂量;/>表示第x个能够扩散到y点的核素活度值;s为扩散的距离,由需要预测的时间t和扩散速度决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时,通过降雨和温湿度获取土壤当前密度,并将土壤标准密度和土壤当前密度的比值作为校准参数,对检测到的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数据进行校准,采用校准后的辐射剂量和核素活度值进行相应计算和展示。
CN202211579643.7A 2022-12-08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Active CN1160090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9643.7A CN116009053B (zh) 2022-12-08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9643.7A CN116009053B (zh) 2022-12-08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9053A CN116009053A (zh) 2023-04-25
CN116009053B true CN116009053B (zh) 2023-07-18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6926A1 (en) * 2013-01-24 2014-07-31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Real-time national radiation dose database and monitoring radiation dosages using this database
CN106371129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水体低活度核素多晶体阵列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8508473A (zh) * 2018-05-30 2018-09-07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基于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水体γ辐射立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913205A (zh) * 2020-09-11 2020-11-10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核应急多功能便携式辐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6926A1 (en) * 2013-01-24 2014-07-31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Real-time national radiation dose database and monitoring radiation dosages using this database
CN106371129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水体低活度核素多晶体阵列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8508473A (zh) * 2018-05-30 2018-09-07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基于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水体γ辐射立体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913205A (zh) * 2020-09-11 2020-11-10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核应急多功能便携式辐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散布式"应急监测系统的研发;李航;王凯;陈凌;杨宏伟;刘阳;张良;熊文俊;;中国辐射卫生(第02期);全文 *
车载辐射环境实验室监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实现;毛万冲;徐彬;杜垚垚;;四川环境(第06期);全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8068B (zh) 一种放射性表面污染测量装置及表面污染测量方法
CN107589222A (zh) 一种污染物综合监测方法以及处理系统
US20220326408A1 (en) Scanning mode application of neutron-induced gamma analysis for soil carbon mapping
CN106706127A (zh) 基于SiPM的多光子探测方法
Röttger et al. Radon metrology for use in climate change observation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at the environmental level
CN116009053B (zh)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16009053A (zh) 一种分布式区域辐射剂量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Zabulonov et al. Airborne gamma spectrometric survey in the Chernobyl exclusion zone based on oktokopter UAV type
Brogi et al. Feasibility of irrigation monitoring with cosmic-ray neutron sensors
Iyengar et al. Systematic measurement of fast neutron background fluctuations in an urban area using a mobile detection system
CN216474919U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路基压实度实时检测系统
CN107729308A (zh) 大比例尺dlg质量检查统计方法及装置
CN212515056U (zh) 一种核应急多功能便携式辐射监测系统
CN114167473A (zh) 一种复杂环境个人剂量当量测量系统
Saunier et al. Using gamma dose rate monitoring with inverse modeling techniques to estimate the atmospheric release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accident: application to the Fukushima case
CN110824529A (zh) 一种用于环境γ剂量率测量的便携式智能装置及测量方法
KR101308937B1 (ko) 차량을 이용한 방사능오염 탐사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탐사 방법
Miller et al. Final report on continuous monitoring with high pressure argon ionization chambers near the Millstone Point boiling water power reactor
Reinhart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gamma-ray spectral mapping and anomaly detection
Krishnakumar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energy-specific fluence monitor for field monitoring
Butterweck-Dempewolf et al. Intercomparison of approximation algorithm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Unattached" fraction of radon progeny
Paul et al. Detection of low level gaseous releases and dose evaluation from continuous gamma dose measurements using a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Madiraju et al. Examination of the use of Indoor Radon Testing Devices in Ohio
OA20630A (en) Scanning mode application of neutron gamma analysis for soil carbon mapping.
KR101427005B1 (ko) 광학문자 판독기를 이용한 방사선측정 데이터 통계분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