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00081B -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0081B
CN116000081B CN202310043132.1A CN202310043132A CN116000081B CN 116000081 B CN116000081 B CN 116000081B CN 202310043132 A CN202310043132 A CN 202310043132A CN 116000081 B CN116000081 B CN 1160000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gear
well bod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31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00081A (zh
Inventor
冯建月
赵玉军
何计彬
王营超
张建伟
李小杰
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er for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GS
Original Assignee
Center for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G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r for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GS filed Critical Center for Hydr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GS
Priority to CN2023100431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00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00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0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00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0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包括井体和检测探头,井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盛放混合药剂的桶体,第二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空心盘,空心盘上设有用于将水排入井体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率的排水机构,井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筒,两个活塞筒上设有用于将桶体内的混合药剂排入井体从而中和土壤酸碱程度的排液机构,井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根据井体的水量往复间歇驱动排水机构和排液机构的驱动机构。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无需人工操作控制排放量且提高了修复区的土壤中和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入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背景技术
治理场地污染通常有异位修复和原位修复两种方法。原位修复技术由于对不需要挖掘和输送土壤,施工措施简单,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扰动较小,可以同时修复深层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等优势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崭露头角,得到了广泛应用。
土壤及地下水原位修复过程中需要将呼和药剂和水排至修复区,目前,大都时人工操作排放,而人工操作排放难以控制水和药剂的排放量,使得修复区的土壤中和效果差,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具备无需人工操作控制排放量且提高了修复区的土壤中和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人工操作排放难以控制水和药剂的排放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包括井体和检测探头,所述井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盛放混合药剂的桶体,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空心盘,所述空心盘上设有用于将水排入井体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率的排水机构,所述井体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筒,两个所述活塞筒上设有用于将桶体内的混合药剂排入井体从而中和土壤酸碱程度的排液机构,所述井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根据井体的水量往复间歇驱动排水机构和排液机构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有内齿圈和第一支撑板,所述内齿圈转动连接在空心盘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井体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优选的,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空心盘通过进水管与外接供水机构固定连通,所述空心盘通过排水管将水排至井体内,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排液机构包括有两个密封塞和两个第二支撑板,每个所述密封塞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活塞筒内,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均固定连接在井体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曲轴,所述曲轴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塞杆,每个所述活塞杆上均固定连接有铰接球,每个所述活塞杆均通过对应的铰接球与密封塞铰接,所述曲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
优选的,所述排液机构还包括有进液管和排液管,两个所述活塞筒均通过进液管与桶体固定连通,两个所述活塞筒均通过排液管将混合药剂排至井体内,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均与单向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滑动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和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和滑动架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上开设有两个斜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与滑动架斜面相配合的限位杆,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板和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楔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桶体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外接动力源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花键,所述转动轴通过花键滑动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交替啮合,所述井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限位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滑动槽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与第二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杆上开设有与楔块相配合的斜面,所述第四齿轮上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与第二滑动杆上的销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动杆上的第一浮力块,所述第一浮力块上固定里连接有第二浮力块,所述第二浮力块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上固定连接有重块,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检测探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用于搅拌混合药液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搅拌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无需人工操作控制排放量且提高了修复区的土壤中和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水机构,达到了提高土壤的含水率,有利于土壤颗粒适度分散,为后续的土壤中和带来便利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排液机构,达到了对污染土壤进行中和,土壤的酸碱程度逐步恢复正常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达到了排水、排液、排水的循环式排放,从而无需人工操作,且逐步加强对土壤中和的效果。
5、本发明通过设置搅拌机构,达到了将筒体内的混合药液持续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外观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外观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排水机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机构和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排水机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井体;11、第一支撑块;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块;14、支撑架;15、第三支撑板;16、第二支撑板;2、桶体;21、转动轴;22、花键;23、第四齿轮;24、搅拌器;3、第一齿轮;31、第一转动杆;32、空心盘;33、内齿圈;34、第二齿轮;35、进水管;36、排水管;37、单向阀;4、滑动架;41、第一滑动杆;42、第一挡板;43、第一弹簧;44、第二弹簧;45、限位杆;46、第二挡板;47、第三弹簧;5、楔块;51、连接杆;52、第二滑动杆;53、滑动槽;54、第四弹簧;6、第一浮力块;61、第二浮力块;62、检测探头;63、拉绳;64、重块;7、曲轴;71、活塞筒;72、第三齿轮;73、活塞杆;74、铰接球;75、密封塞;76、排液管;77、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包括井体1和检测探头62,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3,第一支撑块1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盛放混合药剂的桶体2,第二支撑块13上固定连接有空心盘32,空心盘32上设有用于将水排入井体1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率的排水机构,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筒71,两个活塞筒71上设有用于将桶体2内的混合药剂排入井体1从而中和土壤酸碱程度的排液机构,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上设有用于根据井体1的水量往复间歇驱动排水机构和排液机构的驱动机构。
使用时,首先通过挖掘机构首先在污染区域内挖出注入井,随后将混合药剂注入桶体2内,随后启动外界动力源。
挖掘机构可选用挖掘机,且挖掘机构的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固在此不再进行公开赘述。
外接动力源可选用电机,因电机为现有设备,所以未在图中展示,在使用时,可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用合适的电机。
混合药剂可选用硫酸钠作为氧化药剂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活化剂。
排水机构包括有内齿圈33和第一支撑板12,内齿圈33转动连接在空心盘32的内壁上,第一支撑板12固定连接在井体1上,第一支撑板1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1,第一转动杆3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34,第二齿轮34与内齿圈33啮合。
排水机构还包括有进水管35和排水管36,空心盘32通过进水管35与外接供水机构固定连通,空心盘32通过排水管36将水排至井体1内,进水管35和排水管36上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7。
首先第四齿轮23与第一齿轮3啮合,使得第一齿轮3转动,从而其上的第一转动杆31转动,从而第二齿轮34同步转动,又由于第二齿轮34与内齿圈33啮合,使得内齿圈33同步在空心盘32内转动,使得空心盘32靠近进水管35的一端通过单向阀37的配合产生负压,将外界供水机构的水吸入到空心盘32内,随后水同内齿圈33跟随转动,直至转动至排水管36的一端,此时,空心盘32靠近排水管36的一端通过单向阀37的配合产生高压,将水通过排水管36排至井体1中。
通过设置排水机构达到了将水排至井体1中,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率,有利于土壤颗粒适度分散,为后续的土壤中和带来便利。
排液机构包括有两个密封塞75和两个第二支撑板16,每个密封塞75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活塞筒71内,两个第二支撑板16均固定连接在井体1上,两个第二支撑板16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曲轴7,曲轴7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塞杆73,每个活塞杆73上均固定连接有铰接球74,每个活塞杆73均通过对应的铰接球74与密封塞75铰接,曲轴7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72。
排液机构还包括有进液管77和排液管76,两个活塞筒71均通过进液管77与桶体2固定连通,两个活塞筒71均通过排液管76将混合药剂排至井体1内,进液管77和排液管76均与单向阀37固定连接。
在第三齿轮72转动时,曲轴7同步转动,由于活塞杆73底部的铰接球74与密封塞75铰接,从而使得密封塞75沿活塞筒71的内壁往复上下滑动,进而使得活塞筒71内的压力反复变化,详细说明如下:
在上文中,活塞杆73和密封塞75在活塞筒71内向上滑动时,在单向阀37的配合下,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进液管77将桶体2中的混合药液吸入活塞筒71内,在活塞杆73和密封塞75在活塞筒71内向下滑动时,在单向阀37的配合下,产生高压,从而使得活塞筒71内的碱混合药液通过排液管76送至浸井体1中,从而达到了对污染土壤进行中和,从而使得土壤的酸碱程度逐步恢复正常的效果。
通过设置两个活塞筒71,达到了加大混合药液的排放量的效果。
驱动机构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支撑架14上的第一滑动杆41,第一滑动杆4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4,第一滑动杆4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2,第一滑动杆4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43和第二弹簧44,第一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42和滑动架4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42和滑动架4远离第一弹簧43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架4上开设有两个斜面。
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与滑动架4斜面相配合的限位杆45,支撑架14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限位杆45滑动连接,限位杆4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46,限位杆45上套接有第三弹簧47,第三弹簧4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板46和支撑架14固定连接,滑动架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上固定连接有楔块5。
驱动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桶体2上的转动轴21,转动轴21与外接动力源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轴21上固定连接有花键22,转动轴21通过花键22滑动连接有第四齿轮23,第四齿轮23分别与第一齿轮3和第三齿轮72交替啮合,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5,第三支撑板15开设有滑动槽53,滑动槽53上限位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52,滑动槽53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54,第四弹簧54与第二滑动杆52固定连接,第二滑动杆52上开设有与楔块5相配合的斜面,第四齿轮23上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与第二滑动杆52上的销轴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动杆41上的第一浮力块6,第一浮力块6上固定里连接有第二浮力块61,第二浮力块61上固定连接有拉绳63,拉绳63上固定连接有重块64,第一滑动杆41与检测探头62固定连接。
在启动外界动力源后,转动轴21转动,随后转动轴21上的花键22同步转动,从而第四齿轮23转动,由于第四齿轮23分别与第一齿轮3和第三齿轮72交替啮合,使得第四齿轮23与第一齿轮3啮合时,第三齿轮72不会转动,而第四齿轮23与第三齿轮72啮合时,第一齿轮3不会转动。
在水排至井体1中时,在土壤吸收水的速率低于排水的速率,从而使得水面在井体1不断上升,从而使得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的大于重块64的重力,从而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带动重块64跟随水面向上移动。
在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向上移动时,第一滑动杆41同步向上滑动,由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相抵,使得限位杆45对滑动架4实现限位效果,使得第一滑动杆41带动第一挡板42向上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弹簧44持续积攒弹力,随后在第二弹簧44的形变收缩程度达到最大时,此时第一滑动杆41带动滑动架4克服第三弹簧47的弹力,使得限位杆45带动第二挡板46向远离滑动架4的方向滑动,从而取消了对滑动架4的限位,使得第二弹簧44的弹力得以释放,从而滑动架4快速同步向上滑动的效果,随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继续相抵。
在滑动架4向上滑动时,其上的连接杆51带动楔块5同步向上滑动,由于第二滑动杆52开设有与楔块5相配合的斜面,使得第二滑动杆52向远离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二滑动杆52带动第四齿轮23向远离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四齿轮23取消了与第一齿轮3的啮合,与第三齿轮72啮合。
通过设置滑动架4快速向上滑动,达到了在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滑动架4快速向上滑动,从而第四齿轮23同步快速滑动,取消了与第一齿轮3的啮合,与第三齿轮72啮合,使得在注水完成后,快速切换的效果。
由于排放混合药液的量较少,且土壤同步吸收水和混合药液,且在水的渗透下,混合药液同步跟随渗透,使得在井体1内的水面逐步下滑。
在井体1内的水面逐步下滑时,此时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同步跟随下滑,又通过重块64的重力,使得第一滑动杆41同步向下滑动,由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相抵,使得限位杆45对滑动架4实现限位效果,使得第一滑动杆41带动第一挡板42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弹簧43持续积攒弹力,随后在第一弹簧43的形变收缩程度达到最大时,此时第一滑动杆41带动滑动架4克服第三弹簧47的弹力,使得限位杆45带动第二挡板46向远离滑动架4的方向滑动,从而取消了对滑动架4的限位,使得第一弹簧43的弹力得以释放,从而滑动架4快速同步向下滑动的效果,随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继续相抵。
在滑动架4向下滑动时,其上的连接杆51带动楔块5同步向下滑动,此时,第四弹簧54的弹力得以释放,使得第二滑动杆52向靠近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二滑动杆52带动第四齿轮23向靠近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四齿轮23取消了与第三齿轮72的啮合,与第一齿轮3啮合,从而停止排入混合药液,重新开始排水的效果。
如此往复,使得达到了排水、排液、排水的循环式排放,从而逐步加强对土壤中和的效果。
且在第一浮力块6往复上下滑动时,其上的检测探头62同步跟随往复上下滑动,从而将不同高度的水内的混合药液浓度确认,从而可知土壤的中和程度的效果。
检测探头62为现有机构,且检测探头62的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固在此不再进行公开赘述。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是,转动轴21上设有用于搅拌混合药液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1上的搅拌器24。
通过转动轴21的转动,使得搅拌器24同步转动,从而将桶体2内的混合药液持续混合的效果。
工作原理:该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使用时,首先通过挖掘机构首先在污染区域内挖出注入井,随后将混合药剂注入桶体2内,随后启动外界动力源。
挖掘机构可选用挖掘机,且挖掘机构的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固在此不再进行公开赘述。
外接动力源可选用电机,因电机为现有设备,所以未在图中展示,在使用时,可更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用合适的电机。
混合药剂可选用硫酸钠作为氧化药剂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活化剂。
在启动外界动力源后,转动轴21转动,随后转动轴21上的花键22同步转动,从而第四齿轮23转动,由于第四齿轮23分别与第一齿轮3和第三齿轮72交替啮合,使得第四齿轮23与第一齿轮3啮合时,第三齿轮72不会转动,而第四齿轮23与第三齿轮72啮合时,第一齿轮3不会转动。
通过转动轴21的转动,使得搅拌器24同步转动,从而将桶体2内的混合药液持续混合的效果。
首先第四齿轮23与第一齿轮3啮合,使得第一齿轮3转动,从而其上的第一转动杆31转动,从而第二齿轮34同步转动,又由于第二齿轮34与内齿圈33啮合,使得内齿圈33同步在空心盘32内转动,使得空心盘32靠近进水管35的一端通过单向阀37的配合产生负压,将外界供水机构的水吸入到空心盘32内,随后水同内齿圈33跟随转动,直至转动至排水管36的一端,此时,空心盘32靠近排水管36的一端通过单向阀37的配合产生高压,将水通过排水管36排至井体1中。
通过设置排水机构达到了将水排至井体1中,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率,有利于土壤颗粒适度分散,为后续的土壤中和带来便利。
在水排至井体1中时,在土壤吸收水的速率低于排水的速率,从而使得水面在井体1不断上升,从而使得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的大于重块64的重力,从而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带动重块64跟随水面向上移动。
在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向上移动时,第一滑动杆41同步向上滑动,由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相抵,使得限位杆45对滑动架4实现限位效果,使得第一滑动杆41带动第一挡板42向上滑动,从而使得第二弹簧44持续积攒弹力,随后在第二弹簧44的形变收缩程度达到最大时,此时第一滑动杆41带动滑动架4克服第三弹簧47的弹力,使得限位杆45带动第二挡板46向远离滑动架4的方向滑动,从而取消了对滑动架4的限位,使得第二弹簧44的弹力得以释放,从而滑动架4快速同步向上滑动的效果,随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继续相抵。
在滑动架4向上滑动时,其上的连接杆51带动楔块5同步向上滑动,由于第二滑动杆52开设有与楔块5相配合的斜面,使得第二滑动杆52向远离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二滑动杆52带动第四齿轮23向远离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四齿轮23取消了与第一齿轮3的啮合,与第三齿轮72啮合。
通过设置滑动架4快速向上滑动,达到了在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滑动架4快速向上滑动,从而第四齿轮23同步快速滑动,取消了与第一齿轮3的啮合,与第三齿轮72啮合,使得在注水完成后,快速切换的效果。
在第三齿轮72转动时,曲轴7同步转动,由于活塞杆73底部的铰接球74与密封塞75铰接,从而使得密封塞75沿活塞筒71的内壁往复上下滑动,进而使得活塞筒71内的压力反复变化,详细说明如下:
在上文中,活塞杆73和密封塞75在活塞筒71内向上滑动时,在单向阀37的配合下,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进液管77将桶体2中的混合药液吸入活塞筒71内,在活塞杆73和密封塞75在活塞筒71内向下滑动时,在单向阀37的配合下,产生高压,从而使得活塞筒71内的碱混合药液通过排液管76送至浸井体1中,从而达到了对污染土壤进行中和,从而使得土壤的酸碱程度逐步恢复正常的效果。
通过设置两个活塞筒71,达到了加大混合药液的排放量的效果。
由于排放混合药液的量较少,且土壤同步吸收水和混合药液,且在水的渗透下,混合药液同步跟随渗透,使得在井体1内的水面逐步下滑。
在井体1内的水面逐步下滑时,此时第一浮力块6和第二浮力块61同步跟随下滑,又通过重块64的重力,使得第一滑动杆41同步向下滑动,由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相抵,使得限位杆45对滑动架4实现限位效果,使得第一滑动杆41带动第一挡板42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第一弹簧43持续积攒弹力,随后在第一弹簧43的形变收缩程度达到最大时,此时第一滑动杆41带动滑动架4克服第三弹簧47的弹力,使得限位杆45带动第二挡板46向远离滑动架4的方向滑动,从而取消了对滑动架4的限位,使得第一弹簧43的弹力得以释放,从而滑动架4快速同步向下滑动的效果,随后限位杆45与滑动架4的斜面继续相抵。
在滑动架4向下滑动时,其上的连接杆51带动楔块5同步向下滑动,此时,第四弹簧54的弹力得以释放,使得第二滑动杆52向靠近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二滑动杆52带动第四齿轮23向靠近楔块5的一端滑动,从而第四齿轮23取消了与第三齿轮72的啮合,与第一齿轮3啮合,从而停止排入混合药液,重新开始排水的效果。
如此往复,使得达到了排水、排液、排水的循环式排放,从而无需人工操作,且逐步加强对土壤中和的效果。
且在第一浮力块6往复上下滑动时,其上的检测探头62同步跟随往复上下滑动,从而将不同高度的水内的混合药液浓度确认,从而可知土壤的中和程度的效果。
检测探头62为现有机构,且检测探头62的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固在此不再进行公开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包括井体(1)和检测探头(6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3),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盛放混合药剂的桶体(2),所述第二支撑块(13)上固定连接有空心盘(32),所述空心盘(32)上设有用于将水排入井体(1)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率的排水机构,所述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塞筒(71),两个所述活塞筒(71)上设有用于将桶体(2)内的混合药剂排入井体(1)从而中和土壤酸碱程度的排液机构,所述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上设有用于根据井体(1)的水量往复间歇驱动排水机构和排液机构的驱动机构;
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有内齿圈(33)和第一支撑板(12),所述内齿圈(33)转动连接在空心盘(32)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2)固定连接在井体(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1),所述第一转动杆(3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34),所述第二齿轮(34)与内齿圈(33)啮合;
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有进水管(35)和排水管(36),所述空心盘(32)通过进水管(35)与外接供水机构固定连通,所述空心盘(32)通过排水管(36)将水排至井体(1)内,所述进水管(35)和排水管(36)上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37);
所述排液机构包括有两个密封塞(75)和两个第二支撑板(16),每个所述密封塞(75)均滑动连接在对应的活塞筒(71)内,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6)均固定连接在井体(1)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6)的相对面转动连接有曲轴(7),所述曲轴(7)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塞杆(73),每个所述活塞杆(73)上均固定连接有铰接球(74),每个所述活塞杆(73)均通过对应的铰接球(74)与密封塞(75)铰接,所述曲轴(7)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72);
所述排液机构还包括有进液管(77)和排液管(76),两个所述活塞筒(71)均通过进液管(77)与桶体(2)固定连通,两个所述活塞筒(71)均通过排液管(76)将混合药剂排至井体(1)内,所述进液管(77)和排液管(76)均与单向阀(3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支撑架(14)上的第一滑动杆(41),所述第一滑动杆(4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4),所述第一滑动杆(4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2),所述第一滑动杆(4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43)和第二弹簧(44),所述第一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42)和滑动架(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42)和滑动架(4)远离第一弹簧(4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4)上开设有两个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与滑动架(4)斜面相配合的限位杆(45),所述支撑架(14)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限位杆(4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46),所述限位杆(45)上套接有第三弹簧(47),所述第三弹簧(4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挡板(46)和支撑架(1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架(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上固定连接有楔块(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桶体(2)上的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与外接动力源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21)上固定连接有花键(22),所述转动轴(21)通过花键(22)滑动连接有第四齿轮(23),所述第四齿轮(23)分别与第一齿轮(3)和第三齿轮(72)交替啮合,所述井体(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5),所述第三支撑板(15)开设有滑动槽(53),所述滑动槽(53)上限位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杆(52),所述滑动槽(53)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54),所述第四弹簧(54)与第二滑动杆(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杆(52)上开设有与楔块(5)相配合的斜面,所述第四齿轮(23)上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与第二滑动杆(52)上的销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动杆(41)上的第一浮力块(6),所述第一浮力块(6)上固定里连接有第二浮力块(61),所述第二浮力块(61)上固定连接有拉绳(63),所述拉绳(63)上固定连接有重块(64),所述第一滑动杆(41)与检测探头(6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1)上设有用于搅拌混合药液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1)上的搅拌器(24)。
CN202310043132.1A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Active CN116000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3132.1A CN116000081B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3132.1A CN116000081B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0081A CN116000081A (zh) 2023-04-25
CN116000081B true CN116000081B (zh) 2024-05-17

Family

ID=86024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3132.1A Active CN116000081B (zh) 2023-01-29 2023-01-29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000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01408D0 (en) * 2015-01-28 2015-03-11 Statoil Petroleum As Enhanced oil recovery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CN110871214A (zh) * 2019-11-27 2020-03-10 耿言华 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装置
CN113102483A (zh) * 2021-01-13 2021-07-13 翁敏娜 一种土壤治理环保修复设备
CN214211719U (zh) * 2020-11-23 2021-09-17 武汉中地环科水工环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土壤地下水原位修复一体化注入设备
CN115253368A (zh) * 2022-07-04 2022-11-0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植物基质中新烟碱类农残的提取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01408D0 (en) * 2015-01-28 2015-03-11 Statoil Petroleum As Enhanced oil recovery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CN110871214A (zh) * 2019-11-27 2020-03-10 耿言华 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装置
CN214211719U (zh) * 2020-11-23 2021-09-17 武汉中地环科水工环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土壤地下水原位修复一体化注入设备
CN113102483A (zh) * 2021-01-13 2021-07-13 翁敏娜 一种土壤治理环保修复设备
CN115253368A (zh) * 2022-07-04 2022-11-0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植物基质中新烟碱类农残的提取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0081A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44219B2 (ja) 省エネ型の産業排水処理装置
CN110226582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灌溉装置
CN107915348A (zh) 一种防堵塞污水处理设备
CN213436302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修复液喷淋装置
CN113049311B (zh) 消毒液生产过程中取样装置
CN215508325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
CN214344851U (zh) 一种水污染防治用离心过滤装置
CN110369491B (zh) 一种桩式土壤修复器
CN111423008A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染河水的废水处理装置
CN115090664B (zh) 一种地表土壤修复装置
CN116000081B (zh) 一种具备联合隔断的多级分层式原位土壤修复注入井架构
CN108505582B (zh) 自来水自动消毒型二次供水设备
CN110749164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抽排装置
CN215516768U (zh) 一种水污染处理箱
CN108529726A (zh) 一种新型复合型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装置
CN213266054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6418964U (zh) 一种发电厂用渗滤液处理用膜组清洗设备
CN215028035U (zh) 一种污水加药装置
CN111908746A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体化装置
CN21427220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淤泥清理装置
CN220642614U (zh) 一种水污染整治用药剂投放装置
CN219279669U (zh) 一种石化地下污水处理设备
CN217411899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药剂混合注射装置
CN215902442U (zh) 一种土壤修复反应釜
CN217267305U (zh) 一种一体化泵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