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9240A -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9240A
CN115999240A CN202310212529.9A CN202310212529A CN115999240A CN 115999240 A CN115999240 A CN 115999240A CN 202310212529 A CN202310212529 A CN 202310212529A CN 115999240 A CN115999240 A CN 115999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ressure
control module
pretreatment
detec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125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何文丽
赵金
王彦芳
杨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FI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2125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92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9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92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是否发生封堵,其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检测控制模块与压力检测装置信号连接,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比较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检测值与压力预设值,以判断垃圾过滤装置是否堵塞,检测控制模块与报警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在垃圾过滤装置堵塞时接收检测控制模块的信号而报警。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实现垃圾过滤装置拥堵的自动检测及报警,有助于污水站的远程监控管理,适用于分散的村镇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小型泵站等设施的进水垃圾拦截清除。

Description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回转式机械格栅、三索式钢丝牵引格栅或转鼓式螺旋格栅等进行污水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但是这种大型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系统均需建设格栅渠道及机房,配备压力冲洗装置、栅渣输送装置以及相应的自控装置,建设成本高,使用维护繁琐,无法适应于如农村污水站处理站等处理水量小、建设位置偏远、分散的小型污水处理站。相关技术中的小型污水处理站多采用简单的篮式格栅或平板人工格栅等简单的机械过滤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在每个站点设置专人值守,对过滤装置进行定期维护,以检查过滤装置是否发生封堵,使站点的运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基于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设置,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筒体、进水管、垃圾过滤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预处理筒体的进水口连通,在进行污水预处理时,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用于过滤污水,并且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相抵,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压力值;
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是否发生封堵,其包括:
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检测值与压力预设值,以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是否堵塞,当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在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时接收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信号而报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小型污水处理站进水中垃圾拦截清除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以及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实现垃圾过滤装置拥堵的自动检测及报警,有助于污水站的远程监控管理。无需建设特殊的安装渠道、格栅起吊支架或机房,适用于分散的村镇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小型泵站等设施的进水垃圾拦截清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下极限位置,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水口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底座,底座设在所述预处理筒体内,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在下极限位置,所述底座承接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停,以驱动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垃圾过滤装置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器和第二位置检测器,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设在所述导轨的顶部,用于检测到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到达上极限位置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设在所述导轨的底部,用于检测到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到达所述下极限位置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子阀门,所述电子阀门设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子阀门电连,用于在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后控制所述电子阀门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预处理筒体中的液位是否到达最高液位线,所述最高液位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并且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最高液位线的上方,所述液位检测器还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当所述液位检测器检测到液位到达所述最高液位线,所述液位检测器向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子阀门关闭。
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中设定压力预设值;
在进行污水预处理时,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进水口向所述预处理筒体输送污水,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水口相对,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压力值,并将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信号比较压力检测值与所述压力预设值;
若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报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后,启动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上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中设定第一压力预设值和第二压力预设值,所述第二压力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预设值;
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压力值,并将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信号将压力检测值与第一压力预设值和第二压力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具有堵塞风险,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预警;
若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第二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预处理筒体1、进水管2、垃圾过滤装置3、压力检测装置4、电动机5、底座6、电控箱7、导轨8、第一位置检测器91、第二位置检测器92、最高液位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根据图1-图3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基于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设置,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是否发生封堵。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筒体1、进水管2、垃圾过滤装置3和压力检测装置4。
预处理筒体1内限定出预处理腔,预处理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水管2与进水口连通,用于向预处理腔内输入污水,在进行污水预处理时,垃圾过滤装置3与进水口相对用于过滤污水,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并且垃圾过滤装置3的底部与压力检测装置4相抵,压力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垃圾过滤装置3施加在其上的压力值。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检测控制模块与压力检测装置4信号连接,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比较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的压力检测值与压力预设值,以判断垃圾过滤装置是否堵塞,当压力检测值大于压力预设值,检测控制模块判断垃圾过滤装置4堵塞。检测控制模块与报警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在垃圾过滤装置堵塞时接收检测控制模块的信号而报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小型污水处理站进水中垃圾拦截清除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以及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实现垃圾过滤装置拥堵的自动检测及报警,有助于污水站的远程监控管理。无需建设特殊的安装渠道、格栅起吊支架或机房,适用于分散的村镇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小型泵站等设施的进水垃圾拦截清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检测控制模块中设定压力预设值;
在进行污水预处理时,进水管2通过进水口向预处理筒体1输送污水,垃圾过滤装置3与进水口相对,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垃圾过滤装置3的压力值,并将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检测控制模块;
检测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信号比较压力检测值与压力预设值;
若压力检测值大于压力预设值,检测控制模块判断垃圾过滤装置3堵塞;
检测控制模块向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报警。
具体地,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垃圾过滤装置3施加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传输至检测控制模块。当垃圾过滤装置3发生堵塞,进水管2仍然持续向垃圾过滤装置3内部充水,而污水却无法从垃圾过滤装置3中排出,垃圾过滤装置3将逐渐充满污水和固体污染物,垃圾过滤装置3自身的重量提升,其施加到压力检测装置4上的压力提升,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压力值增大,当检测控制模块检测到压力检测值大于压力预设值,判断垃圾过滤装置3发生堵塞,向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停机处理或清理垃圾过滤装置3的措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垃圾过滤装置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下极限位置,垃圾过滤装置3与进水口相对,用于过滤污水。
可选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5。电动机5驱动垃圾过滤装置3在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在下极限位置,垃圾过滤装置3位于预处理腔内并与进水管2的出口相对用于过滤进入预处理腔的污水,在上极限位置,垃圾过滤装置3向上被提拉出预处理腔,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清理工作。
进一步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底座6,底座6设在预处理筒体1内,压力检测装置4设在底座6的顶部,在下极限位置,底座6承接垃圾过滤装置3的重量,增强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控制模块设置在电控箱7中,报警模块设置在报警器中。电控箱7与报警器信号连接,在判断垃圾过滤装置3发生堵塞后,电控箱7向报警器输出报警信号,报警器发出警报音或开启警报灯,以提醒工作人员处理。
此外,检测控制模块还可以与污水厂站的中控系统之间通过通讯连接,在判断垃圾过滤装置3发生堵塞后,检测控制模块向中控系统的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号,以向中控系统的操作人员提示报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启停,以驱动垃圾过滤装置3移动,即检测控制模块包括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停。
具体地,电控箱7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机5启停的控制开关,以驱动垃圾过滤装置3移动,通过操作控制开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停电动机5使垃圾过滤装置3上升或回落。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当检测控制模块判断出垃圾过滤装置3封堵,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控制开关启动电动机5,以使处于下极限位置的垃圾过滤装置3上升至上极限位置,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垃圾过滤装置3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工作人员操作控制开关启动电动机5,使垃圾过滤装置3回落下降至下极限位置,继续进行污水预处理工作。
控制开关可以为就地控制开关或远程控制开关。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控制开关为就地控制开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开关进行就地控制操作。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控制开关为远程控制开关,与污水厂站的中控系统之间通讯连接,检测控制模块将压力检测信号实时上传至中控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在远程接收到检测控制模块发出的报警信号和压力检测信号后,对控制开关进行远程操控,以实现远程控制垃圾过滤装置3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污水预处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检测控制模块判断垃圾过滤装置3堵塞后,发出报警信号的同时自动启动电动机5,使垃圾过滤装置3上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子阀门,电子阀门设在进水管2上,检测控制模块与电子阀门电连,检测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判断垃圾过滤装置3堵塞后控制电子阀门关闭以切断进水管2,从而停止进水管2的进水。
可选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子阀门的启闭可以通过设置在电控箱7的就地控制开关或远程控制开关实现,也可以自动进行,即判断垃圾过滤装置3堵塞后,检测控制模块发出报警信号的同时自动控制电子阀门关闭切断进水管2。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还包括液位检测器,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预处理筒体1中的液位是否到达最高液位线10,最高液位线10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并且垃圾过滤装置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最高液位线10的上方,液位检测器还与检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当液位检测器检测到液位到达最高液位线10,液位检测器向检测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子阀门关闭,进水管2停止输入污水。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渐将“云”平台运营管理变为现实,对污水处理站内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污水处理站的进水预处理作为污水进站处理的关键环节,必须保障其运行可靠、可控,并能进行“云”平台的协同监控管理。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检测控制模块的报警功能,以及对驱动装置和电子阀门的远程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实现污水站在无人值守状态下的远程监控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污水预处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无需人员不定时的进行检查清理,适应目前对“云”平台协同监控管理的需求。
下面根据图1-图3详细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以及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基于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实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和漂浮物,保障污水处理站的进水顺畅。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是否发生封堵。
如图2和图3所示,预处理筒体1内限定出预处理腔,预处理筒体1的绝大部分埋入地下。预处理筒体1的侧壁上设有开口,进水管2的出水口通过开口与预处理腔连通,并且开口在竖直方向上位于预处理筒体1的底壁面的上方并具有一定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过滤装置3为格栅结构,格栅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栅条,栅条为不锈钢材质。可选地,栅条采用最大直径为8毫米-10毫米的不锈钢圆钢制作。可选地,相邻栅条之间的间隙为3毫米-5毫米,即垃圾过滤装置3的格栅结构可以至少将尺寸大于5毫米的悬浮物截停,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栅条之间的间隙流入预处理腔中。可以理解的是,预处理筒体1还具有出水口(图中未示出),以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出进行下一步处理工作。
如图2和图3所示,位于下极限位置的垃圾过滤装置3朝向进水管2的开口,其余侧边、顶面和底面均采用栅条结构封闭,避免固体垃圾漏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拦截垃圾的收集、贮存和倾倒,使格栅的底部为收缩结构,且格栅的底端设有可开启的格栅门,在将垃圾过滤装置3提升至上极限位置后,开启格栅底端的格栅门,将储存在格栅底部的垃圾顺利倒出。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格栅结构的上半部分为矩形结构,下半部分为梯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电动机5包括电机、减速器和链盘,电动机5通过链条的收放实现对垃圾过滤装置3的提升和回落。可替换地,电动机5通过绳索(例如钢丝绳)的收放实现垃圾过滤装置3的提升和回落。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垃圾过滤装置3的提升和回落过程中的限位,本实施例中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导轨8,导轨8沿竖直方向延伸,垃圾过滤装置3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8上以在下极限位置和上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即垃圾过滤装置3的提升和回落以导轨8为限制装置。具体地,垃圾过滤装置3包括滑轮,滑轮嵌入导轨8的滑道中,可沿滑道上下滑动。
如图2所示,导轨8的一部分深入预处理筒体1内,另一部分向上从预处理筒体1伸出,使得导轨8的一部分位于地下,一另一部分位于地上。电动机5设在导轨8的位于地上的部分上,无需再设置起吊支架。电动机5的防护等级适用于室外露天的安装要求。
优选地,导轨8和电动机5的链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其中,导轨8采用C型结构型钢,固定于预处理筒体1的内壁面上,沿预处理筒体1的内壁面延伸。电动机5的链条以及垃圾过滤装置3的滑轮嵌入C型结构型钢内。导轨8的安装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无需结构施工阶段的预留预埋。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导轨8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导轨条,导轨条均沿竖直方向延伸,垃圾过滤组装置3与两个导轨条均可相对滑动地相连。底座6设置在导轨8的下方并与预处理筒体1的内壁面相连,压力检测装置4设在底座6的顶部,当垃圾过滤组装置3位于下极限位置,电动机5不再向垃圾过滤组装置3施加拉力,垃圾过滤组装置3基本以自由状态置于底座6上,并且压力检测装置4位于底座6与垃圾过滤组装置3之间,压力检测装置4感应垃圾过滤组装置3施加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送至检测控制模块。在垃圾过滤装置3出现封堵,污水无法顺利排出时,垃圾过滤装置3内的液面将逐渐升高,高于预处理腔中的液面,压力检测装置4将检测到垃圾过滤装置3的压力值明显增大。
进一步地,预处理腔中的最高液位线10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进水管2的出水口的中心线的下方,并且垃圾过滤装置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最高液位线1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位于下极限位置的垃圾过滤装置3的上半部分位于最高液位线10的上方,位于下极限位置的垃圾过滤装置3的下半部分位于最高液位线10的下方。使最高液位线10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进水管2的出水口的中心线的下方的目的是避免预处理腔中污水回流,使垃圾过滤装置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最高液位线10的上方的目的是使经垃圾过滤装置3过滤的污水可以更好地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预处理腔中的最高液位线10的限定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实现,当预处理腔中的液位到达最高液位线10,液位传感器向检测控制模块发出警报信号,检测控制模块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进水管2上的电子阀门关闭,并可发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应尽快处理降低水位。
进一步地,导轨8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垃圾过滤装置3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第一位置检测器9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92,第一位置检测器9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92均与检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第一位置检测器91设在导轨8的顶部,用于检测到垃圾过滤装置3到达上极限位置并发送信号至检测控制模块,第二位置传感器92设在导轨8的底部,用于检测到垃圾过滤装置3到达下极限位置并发送信号至检测控制模块。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位置检测器9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92的检测信号以控制电动机5启停。当第一位置检测器91检测到垃圾过滤装置3到达上极限位置,发送信号至检测控制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机5停止运行,当第二位置检测器92检测到垃圾过滤装置3到达下极限位置,发送信号至检测控制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机5停止运行。第一位置检测器9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92的设置分别用于控制垃圾过滤装置3提升过程的上行到位,以及回落过程中的下行到位,实现对垃圾过滤装置3位置的精准控制。
可选地,第一位置检测器9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92为传感器装置,可以为压力传感器或激光传感器,其均适用于水下安装的需求。
如图2和图3所示,电控箱7设置在导轨8的位于地上的部分上,如上所述,电控箱7作为检测控制模块的载体,提供电动机5的动力配电、第一位置检测器91和第二位置检测器92、压力检测装置4的信号传输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控制模块与污水站的中控系统通讯连接,检测控制模块接收压力检测装置4的检测信号并将信号实时上传到中控系统,以实现“云”平台的对垃圾过滤装置3的运行状态的统一监控管理。同时,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就地设置有灯光和凤鸣报警器,报警器与电控箱7电连,可实现就地拥堵报警。此外,电控箱7还设置有控制电动机5启停就地控制开关以及远程控制开关,并且可以实现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的切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就地控制开关启动电动机5,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开关启动电动机5。
电控箱7可以根据对垃圾过滤装置3的运行状态发出不同等级的警报信息。作为示例,当电控箱7检测到垃圾过滤装置3的拥堵程度达到50%时生成预警信号;当电控箱7检测到垃圾过滤装置3拥堵程度达到100%时生成报警信号。其中,垃圾过滤装置3的拥堵程度与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压力值有关。
因此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控制模块中设定第一压力预设值和第二压力预设值,第二压力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预设值;
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垃圾过滤装置3的压力值,并将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检测控制模块,检测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信号将压力检测值与第一压力预设值和第二压力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压力检测值大于第一压力预设值,检测控制模块判断垃圾过滤装置具有堵塞风险,向报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预警;
若压力检测值大于第二压力预设值,检测控制模块判断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向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报警。
本实施例通过对传统的提篮格栅进行改进升级,实现了对格栅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管理,并可以通过电脑分析系统,分析总结该区域垃圾拦截量的变化,形成一定的经验性管理数据,提高污水厂运行的数据管理能力。并通过对运行状态信息的传输实现与“云”平台的对接,能够使管理人员可根据“云”平台的监控信息确认格栅运行状态,更及时的发现格栅的运行故障,避免进水拥堵影响厂站的正常运行,大大减少了人员巡检的频次,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基于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设置,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筒体、进水管、垃圾过滤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预处理筒体的进水口连通,在进行污水预处理时,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用于过滤污水,并且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相抵,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压力值;
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是否发生封堵,其包括:
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压力检测值与压力预设值,以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是否堵塞,当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
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报警模块信号连接,用于在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时接收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的信号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下极限位置,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水口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底座,底座设在所述预处理筒体内,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在下极限位置,所述底座承接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停,以驱动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垃圾过滤装置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器和第二位置检测器,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设在所述导轨的顶部,用于检测到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到达上极限位置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设在所述导轨的底部,用于检测到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到达所述下极限位置并发送信号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启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子阀门,所述电子阀门设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子阀门电连,用于在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后控制所述电子阀门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预处理筒体中的液位是否到达最高液位线,所述最高液位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并且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最高液位线的上方,所述液位检测器还与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当所述液位检测器检测到液位到达所述最高液位线,所述液位检测器向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电子阀门关闭。
8.一种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中设定压力预设值;
在进行污水预处理时,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进水口向所述预处理筒体输送污水,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与所述进水口相对,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压力值,并将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信号比较压力检测值与所述压力预设值;
若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
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为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所述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后,启动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垃圾过滤装置上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中设定第一压力预设值和第二压力预设值,所述第二压力预设值大于第一压力预设值;
所述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垃圾过滤装置的压力值,并将压力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根据压力检测信号将压力检测值与第一压力预设值和第二压力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第一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具有堵塞风险,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预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预警;
若所述压力检测值大于所述第二压力预设值,所述检测控制模块判断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向所述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模块接收报警信号后报警。
CN202310212529.9A 2023-02-27 2023-02-27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9992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2529.9A CN115999240A (zh) 2023-02-27 2023-02-27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12529.9A CN115999240A (zh) 2023-02-27 2023-02-27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9240A true CN115999240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12529.9A Pending CN115999240A (zh) 2023-02-27 2023-02-27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92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3312A (zh) * 2023-09-21 2023-10-27 广东省广业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拦截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43312A (zh) * 2023-09-21 2023-10-27 广东省广业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拦截系统
CN116943312B (zh) * 2023-09-21 2023-12-15 广东省广业装备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拦截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2493U (zh) 智能截污分流装置
KR101553770B1 (ko) 하수관거 통합 제어시스템
CN115999240A (zh)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封堵检测系统和封堵检测控制方法
CN108360562B (zh) 综合管廊
CN203128322U (zh) 一体化隔油提升装置
CN219539667U (zh) 自动化污水预处理系统
CN210507184U (zh) 一种自动排水的城市排水系统
CN112323719A (zh) 一种地铁口用疏水装置
CN102912848B (zh) 智能型多功能综合下水道
KR20110054421A (ko) 하수 집수정 슬러지 처리시설
CN216108863U (zh) 一种排水管渠跨越障碍物的系统
CN215594312U (zh) 一种自清污式渠道截污井
CN214994538U (zh) 一种智能截流井
KR102325195B1 (ko) 과부하 즉응 검출회로를 포함하는 긴급차단형 수문권양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1767977U (zh) 一种地埋式节能自动升降垃圾存储设备
CN209837243U (zh) 一种智慧城市的地下室排水系统
CN110578367A (zh) 预制截流井
CN212001472U (zh) 一种厂区雨水环保监控分流排放系统
CN111576260B (zh) 一种暗涵前雨水排放集成管理装置及其排水管理方法
CN213038223U (zh) 一种暗涵前雨水排放集成管理装置
RU13901U1 (ru) Канализационная насосная станция
CN110700392A (zh) 一种排河口堰式收集网及其使用方法
CN114684946A (zh) 一种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CN219858801U (zh) 垃圾收集系统
RU221766U1 (ru) Канализационная насосная станц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