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7606A -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7606A
CN115997606A CN202211694898.8A CN202211694898A CN115997606A CN 115997606 A CN115997606 A CN 115997606A CN 202211694898 A CN202211694898 A CN 202211694898A CN 115997606 A CN115997606 A CN 115997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nting
soil
water level
aqu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48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镇
程亚北
丁传华
汤永明
李山山
张超
舒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Orient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 ltd
Oriental Garde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Orient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Orient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Orient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48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7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7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7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苗木场地规划选址;围堰封闭河道,开挖土方;利用抽水系统控制水位;岛链塑形;土壤改良;开挖种植穴进行栽植及养护;养护期水位调节,通过降低水位至种植点以下,并在一年左右的生长恢复期后每3个月抬高水位10~30cm,之后拆除围堰。本发明通过适当水位调控,逐步引导其对水环境的适应性,有效保证了植物的生长发育,施工工艺简单,实用性强,且景观效果好,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率,能够很好地营造层次丰富的水生森林景观。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上森林是处于水体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上,如湖滨滩地、沼泽滩地等,因组成生态物质的液相物质和固相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既不同于水体也不同于土体的生态交错带的湿地类型。作为湿地类型之一,水上森林本身及周围还可以形成自然生态链,多样化的植被特性和林水交融的环境是该地区的鸟类及鱼类最佳栖息地,同是也会相对应的优化碳排放强度。
水上森林营建,是在人工开挖湿地或依托自然湿地的环境基础上,采用生态袋、杉木桩、人工砌体等措施围护人工岛体形成种植床,栽植耐水湿乔木,然后慢慢抬高水位使耐湿乔木逐渐适应水中环境,而达到在水体区域或临水区域建植人工水上森林的施工方法。常用的耐湿乔木有落羽杉、中山杉、池杉、水松、水杉、垂柳等,可栽植于岸边,部分可植于深水区。
水上森林构建过程中,耐湿生及水生乔木都有自己的适生深度和生长极限深度,种植位置的确定和水位控制极为关键,是适地适树的原则体现,水位控制失当会造成生长不良或死苗。同一种植物在缓苗期和盛苗期对水位的要求也不一样,通常缓苗期水位不宜过深。新植的耐湿生乔木如池杉、落羽杉等,若苗圃为陆生苗,移植后是不能直接水中栽植,否则极易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所以,在种植时须采取人为控制水位的方式,让植物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水上森林诸多的生态功能需要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和功能性来支撑,需要大力提高水上森林生存质量和成活率以及覆盖率才能把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此,有必要针对水上森林生态构建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以提高水上森林生存质量和成活率以及覆盖率,并最终实现水上森林的生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水上森林生态构建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尤其是水位控制,提出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以提高水上森林生存质量和成活率以及覆盖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苗木场地规划选址:根据常水位起伏范围,在内河区域内选定亲水地段作为种植区,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湿地苗木;
步骤S2,围堰封闭河道,开挖土方:顺河道方向在上下游设置围堰,在施工区域内设置集水坑抽排将水位控制在种植区地面以下0.5m位置;
步骤S3,利用抽水系统控制水位:在种植区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围堰,把种植区水域与周围水域隔离,将种植区的水用水泵抽出,初次水位在湿地苗木土球底部以下;
步骤S4,岛链塑形:在放轮廓线后,进行水路挖机初整地形及开挖边线基槽,之后进行地形及坡面人工修整,之后采用生态袋沿岛链边线分层贴坡安装,最后回填压实坡脚;
步骤S5,土壤改良:采用营养土与现场原生土拌和的方式作为基础土层的增肥,挖除上层的砂性土后重新回填耕植土作为种植层,回填厚度为50~100厘米;
步骤S6,开挖种植穴进行栽植及养护:以种植点为中心,以湿地苗木地径的5~10倍为直径范围,进行培土至栽植面高程后开挖种植穴,将选择的湿地苗木种植到种植穴内,覆土并均匀回填种植土,分层夯实,所述湿地苗木采用高栽植方式,并进行联排支撑,之后进行修剪及养护;
步骤S7,养护期水位调节,通过降低水位至种植点以下,并在一年左右的生长恢复期后每3个月抬高水位10~30cm,之后拆除围堰。
优选地,所述湿地苗木包括落羽杉、中山杉、池杉、水松或水杉。
优选地,在步骤S2中,种植区的水若是死水,则定期更换种植区的水,换水频率为:夏秋季每月1~2换水一次,春冬季2~3月换水一次。
优选地,在步骤S2中,对于种植区无地下水渗入的情形,所述抽水系统采用明沟排水,并在水位超高后打开水泵抽水;对于种植高程低于地下水高程的情形,持续进行抽水保持低水位。
优选地,所述岛链边线采用生态袋逐层堆砌而成,所述生态袋采用挖除的砂性土装填。
优选地,在步骤S5中,每平米施用3cm厚草炭土拌合有机肥,并对施用地块进行30cm厚度范围内的种植土翻耕处理,所述有机肥与草炭土掺拌质量比为1:1。
优选地,所述种植穴直径较土球大30cm,深度与种植穴直径相等,且上下直径相同。
优选地,在步骤S6中,回填种植土时,采用喷雾器喷施生根素或喷施菌肥。
优选地,在开挖种植穴时,土壤容重不高于1.3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不低于10%,土壤含盐量不高于0.12%,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g/kg,全氮量不低于1.0g/kg。
优选地,对排水不良的土层,在种植穴底铺设厚度不低于10cm的砂砾层,或铺设渗水管并设盲沟;当土壤密实度≥0.8时,采取通气透水措施。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在发明中采用新型土工生态袋材料结合热镀锌铁丝网对水上森林种植坪床进行围护,比传统的杉木桩和砌体等围护方式施工更方便,形态更自然,结构更稳定,且生态袋内装填的土壤也可是水生植物的生长基底,满足不同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生长需要,可以使水上森林乔木栽植区域与周围水体之间形成自然过渡,成为各种湿生小动物的栖息地,形成稳定的湿地群落结构,以达到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对于新植的耐水湿乔木,通过适当水位调控关键技术,逐步引导其对水环境的适应性,有效保证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实用性强,且景观效果好,能够很好地营造层次丰富的水生森林景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步骤图;
图2为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岛链塑形做法示意图;
图3为岛链塑形生态岛驳岸做法示意图;
图4为岛链塑形陆地草坡入水驳岸做法示意图;
图5为栽植工序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施工工艺简单,实用性强,且景观效果好,能够很好地营造层次丰富的水生森林景观。
如图1所示,所述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苗木场地规划选址:根据常水位起伏范围,在内河区域内选定亲水地段作为种植区,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湿地苗木。
步骤S2,围堰封闭河道,开挖土方:顺河道方向在上下游设置围堰,在施工区域内设置集水坑抽排将水位控制在种植区地面以下0.5m位置。
步骤S3,利用抽水系统控制水位:在种植区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围堰,把种植区水域与周围水域隔离,将种植区的水用水泵抽出,初次水位在湿地苗木土球底部以下。
步骤S4,岛链塑形:在放轮廓线后,进行水路挖机初整地形及开挖边线基槽,之后进行地形及坡面人工修整,之后采用生态袋沿岛链边线分层贴坡安装,最后回填压实坡脚。
步骤S5,土壤改良:采用营养土与现场原生土拌和的方式作为基础土层的增肥,挖除上层的砂性土后重新回填耕植土作为种植层,回填厚度为50~100厘米。
步骤S6,开挖种植穴进行栽植及养护:以种植点为中心,以湿地苗木地径的5~10倍为直径范围,进行培土至栽植面高程后开挖种植穴,将选择的湿地苗木种植到种植穴内,覆土并均匀回填种植土,分层夯实,所述湿地苗木采用高栽植方式,并进行联排支撑,之后进行修剪及养护。
步骤S7,养护期水位调节,通过降低水位至种植点以下,并在一年左右的生长恢复期后每3个月抬高水位10~30cm,之后拆除围堰。
在发明中采用新型土工生态袋材料结合热镀锌铁丝网对水上森林种植坪床进行围护,比传统的杉木桩和砌体等围护方式施工更方便,形态更自然,结构更稳定,且生态袋内装填的土壤也可是水生植物的生长基底,满足不同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生长需要,可以使水上森林乔木栽植区域与周围水体之间形成自然过渡,成为各种湿生小动物的栖息地,形成稳定的湿地群落结构,以达到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
在水上森林生态构建前期,利用水陆挖掘机对规划设计范围内的湿地进行梳理,对水上森林种植坪床塑型处理,并沿坪床周边挖至设计标高,利用土工布生态袋装入2/3种植土进行码放,码放过程中注意森林岛屿及岸线的走向和大致形态,切勿不成规律堆放避免后期出现滑落不固土等损失,有序进行堆砌从底面往上堆砌2~3排高度接近1.2米,周边堆砌完整紧实避免岛屿或岸线在长时间水泡水冲击的情况下变形坍塌,并按照地形轴向布置形状。
如图2所示,完成码放堆砌后用网孔80*100mm、网丝4mm、边丝4mm的热镀锌铁丝网在土工布生态袋外侧和表层进行覆盖,以固定岛屿基础形状和地形起伏,避免土工布口袋滑落导致大地形滑坡及水土流失造成的苗木倒塌及整个水上森林的不成型。地形和基础工作完成后利用挖掘机转运池杉并配合人工栽植,栽植过程中注意树体高度,尽量不要栽植过深,避免后期因水位过高导致透气不佳以至于死亡。栽植完成后及时支撑稳固,避免苗木歪倒,出现倒塌后及时扶正和稳固。
在种植施工放样前,先用水准仪在现场确定出常水位线,在植物配置时把各种植物的水深适应性作为种植深浅的依据。水位过高会出现被“淹死”,部分新生须根在水位以下被“闷死”,水下根系因水深透气过弱而“饿死”;种植面高出常水位线过多,也会出现死亡情况。可见常水位线是水生植物的生命线,在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时对常水位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为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以下以中国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满福坝新区水上森林生态构建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是依托嘉陵江水系延绵4.5公里的临江浅滩湿地和嘉陵江大堤,本实施例选择河道中最适宜的临江浅滩区、内河湿地区,并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池杉、水杉、柳树等多种乔木品种打造独居特色的湿地景观生态系统。其中,水上森林区域位于人工内河,由16个岛链组成,总面积34300m2,水上森林栽植面积5900m2,主要乔木品种为池杉。该乔木属于耐水湿乔木,它们可以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生长,随着植物逐渐适应水淹条件,会通过人工调蓄水位慢慢提升,最终可形成的特有的水上森林湿地景观生态系统。
1、苗木场地规划选址
根据嘉陵江的常水位起伏范围335.7m至336.0m,在内河区域内选定最适合设置湿地、营造水上森林氛围的亲水地段。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湿地苗,常用的耐湿乔木有落羽杉、中山杉、池杉、水松、水杉等,本实施例乔木须栽植于水中,选定池杉为水上森林栽植湿地苗木品种。
2、围堰封闭河道,土方开挖
顺河道方向在上下游设置围堰,在施工区域内设置集水坑抽排控制水位,施工期水位降至335.0m,即栽植区地面以下0.5m。
因开挖高程低于地下水位,土方开挖分为一般土方开挖和水下土方开挖。
(1)地下水位高程336.0m,使用常规挖机和自卸车将335.5m以上的土方开挖外运。
(2)池杉栽植高程位于地下水以下的粉砂层及粉土层,无法塑形和承重,且不宜作为种植土,常规挖机无法施工,335.0m~335.5m的剩余水下部分淤泥使用水陆挖机进行翻运集中和整理。
3、抽水系统设置控制水位
在水上森林生态构建中,使用生态袋围固岛链中土床和苗木土球,通过抽水系统控制水位,慢慢抬高水位使池杉逐渐适应水中环境的方法,新植的池杉,通过适当水位调控关键技术,逐步引导其对水环境的适应性,长出呼吸根,有效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
(1)工艺原理
水生乔木都有适生深度和生长极限深度,种植高程的确定和水位控制极为关键,水位控制不当会造成死苗或营养不良。新栽池杉在缓苗期和盛苗期对水位的要求也不同。缓苗期不宜过深。池杉如为苗圃中的陆生苗,移植后不能直接水中栽植,否则极易死亡。根据池杉这一生长特性,在种植时需采用人为控制水位的方式,让植物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2)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是通过长时间慢慢抬高水位的方式让植物慢慢适应水中生长的过程,是确保植物成活和健康成长的关键。
在种植区域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围堰。围堰采用土围堰,高度根据常水位和雨季区域降水强度灵活确定。这样把种植区水域与周围水域隔离,将里面多余的水用水泵抽出。初次水位在植物土球底部以下,保证一年左右的生长恢复期之后,每3个月抬高水位约20cm,分4次1年可将水位调至正常水位,然后拆除围堰。
需要注意的是,种植区的水如果是死水,需要定期更换,换水频率为:夏秋季每月1-2次,春冬季2-3月换水一次。南部项目因临嘉陵江,内河水是嘉陵江渗入形成的活水,需持续抽排降水,此过程即全时段换水中,无需再进行单独换水。
(3)抽水系统布置
1)种植区无地下水渗入的,采用明沟排水,在水位因降雨或其它原因超高后,打开水泵抽水即可。
2)种植高程低于地下水高程的,如本实施例,初次栽植水位须低于土球,因此水位定位335.0m,比地下水位336.0m低1m,因此为达到降水目的,须持续进行抽水才能保持低水位。根据种植区域面积与以往河道渗流抽排经验,设置了一套135KW的水泵抽水系统,24小时对水位进行降水控制。抽水系统由一台75KW和3台20KW的水泵组成,75KW为主抽水泵,另外3台20KW水泵根据嘉陵江的渗流量变化和雨季水位变化选择性打开1~3台控制排量,及用于检修备用。
4、岛链塑形
施工工艺如下:艺术及技术人员放轮廓线→水路挖机初整地形及开挖边线基槽→地形及坡面人工修整→生态袋装填→生态袋沿岛链边线分层贴坡安装→回填压实坡脚。
岛链边线人工使用生态袋逐层堆砌,生态袋利用挖除的砂性土装填,安装牢固使围砌成的种植边缘土层回填紧实。其中,生态袋驳岸做法如图3所示,陆地草坡入水驳岸做法如图4所示。
5、土壤改良
种植前需对现场土壤情况进行测试分析,若存在有板结、贫瘠、盐碱等现象,则需在种植前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重点是种植穴内土壤改良。杉科植物喜土层深厚、湿润、疏松的酸性土。若为盐碱土,可通过添加草炭、腐熟的粪肥、锯木屑、酸性肥料等进行改良;若为板结土,可通过增施有机肥以增强土壤的保湿、透气、调温性能,秸秆还田,搀和煤渣、珍珠岩、花生壳、树叶和水果皮等物质进行改良;此外,还可以采用土壤置换并加有机肥的方法适当改良土壤。
(1)土壤检测
根据地勘及实际开挖情况,本实施例水上森林区域土质为粉砂土,含沙量较高,该种植土性质为砂质土,主要肥力特征为蓄水力弱、养分含量少,肥力持续能力差、土壤温差变化快。
经试验检测后,该土质含沙量最大可以达到85%,并且细土量仅仅占10~15%左右,可以明显地看到沙粒。该土质氮磷钾含量严重不足,不符合种植标准。因此,现场砂质土壤不能满足池杉的生长条件,不利于存活,为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枝繁叶茂、保持良好长势,本次绿地土壤需进行必要的改良。
(2)根据检测结果问题进行土壤改良
1)采用营养土(草炭土有机肥掺拌)与现场原生土拌和的方式,在种植穴下与种植土壤充分拌和,作为335.0m基础土层的增肥。
有机肥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代换能力,可以吸收更多的钾、铵、镁、锌等元素,并且有机肥含有许多有机酸、腐殖酸、羟基等物质,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与许多金属元素如锰、铝、铁等螯合形成螯合物,可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和防止土壤板结,形成有机—无机团聚体,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自身的抗逆性,形成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施用方式为:每平米施用3cm草炭土拌合有机肥,并及时对施用地块进行30cm厚度范围内的种植土翻耕作业,以保证草炭土拌合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同时预防肥料不均产生的肥害。有机肥、草炭土掺拌比例为1:1。
2)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水上森林种植生长能力,挖除335.0m以上的砂性土,重新回填耕植土作为种植层。在回填过程中,混合草炭土,并尽量保持原有良性土壤剖面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性。
草炭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利用掺混草炭土对沙土进行改良时,可显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草炭土持水量、饱和含水量分别比沙土地高50~60%,这主要是因为草炭土起到黏粒作用、有机质与腐殖质含量高,草炭土加入沙土混合,改变了土壤基础结构,孔隙增大和疏松,另一方面改变了土壤的胶体状况,具有吸附作用,多方面的提高使土壤持水性能力保持有效增长及性质增强。
3)因回填区域基层为不易透水的砂性土基层,回填厚度一般为50~100厘米,利用改造的基层及重新回填的耕植土构建成新型肥沃耕作土层。
6、开挖种植穴进行栽植及养护
根据设计要求,并根据现场条件对苗木栽植点的地形微改造。以种植点为中心,以池杉地径的8倍为直径范围,其内进行培土,至335.5m栽植面高程,高于抽水期335.0m水面。以胸径为10cm的池杉为例,以种植点为圆心的周围培土,其宽度要达到胸径的8倍即80cm要在之上。
在8倍范围形成的区域内开挖种植穴,深度一般为90~100cm,视栽植苗木大小而定。开挖的种植穴直径较土球大30cm,深度与种植穴直径相等,且上下直径应相同,尽量不挖成“锅底形”,以保证根系发育有宽松的环境。此时也可以进行种植穴土壤改良、改善砂性土质。
种植穴开挖必须掌握的要点:土壤疏松,容重不得高于1.3g/cm3;土壤排水良好,非毛管孔隙度不得低于10%;土壤PH值应适中,土壤含盐量不得高于0.12%;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10g/kg,全氮量不得低于1.0g/kg;对排水不良的土层,在穴底铺设厚度不低于10cm的砂砾,或铺设渗水管、设盲沟;当土壤密实度≥0.8时,应采取通气透水措施。
(1)栽植选苗
本实施例中水上森林选用的水生乔木为池杉。
备苗:尽可能选用符合设计效果要求的湿地苗,避免光腿杆苗,对苗进行平行修剪,主要是疏枝疏叶,剪去重叠枝芽、内膛枝、徒长枝叶进行适当修剪,保持树冠均匀,并做好走向标记。苗木土球包装牢固,以防运输过程中散坨。
池杉壮龄树的移植可在秋季落叶生或早春萌芽前带土球进行。池杉在栽植密度大的情况下,往往高生长比较明显,树太高,容易出现枯梢现象,而且树形不美。因此,移植树的选择应尽量控制高度,应选择下部枝条宽大,树干通直圆满,高度适中的树作为移植树。
池杉是落叶乔木。移栽的最佳时机是叶子落完之后,落叶后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最好是冬季休眠期或早春移栽)。
池杉病虫害检查:池杉的常见病害是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受害幼苗主根及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不定形或椭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病苗茎叶白天萎蔫,夜间和清晨恢复。病斑继续向四周扩展,并逐渐凹陷,最后绕茎1周,茎基部变褐色腐烂。有的木质部暴露在外,皮层开裂呈溃疡状,最后病株收缩干枯,植株死亡,但一般仍立而不倒,所以称为立枯病。如有立枯病发生,可喷洒6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6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62.2%霜霉威水剂600倍稀释液。每周喷药一次,连续喷药两三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池杉常见的害虫有蛴螬、大袋蛾和松栎毛虫。如有蛴螬发生,可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吠哺丹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用2.5千克至3千克处理土壤。如有大袋蛾发生,可用灯光诱杀雄性成虫。在幼虫期喷洒1.8%爱福丁3000倍液进行杀灭。如有松栎毛虫发生,可用灯光诱杀成虫,在其幼龄幼虫期喷洒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倍液进行杀灭。
(2)种植
原则上采用吊机进行苗木种植,但由于水上森林区域是位于水下的粉砂粉土层,常规机械无法行走至作业面,因此首先将池杉由吊机转运至河道边沿,然后采用水陆挖机转运至岛链种植区进行种植。用水陆挖机种植时要确保不要拉伤树皮,用绳索起吊工具绑扎好苗木,另一端固定到挖机挖斗上,轻吊轻放。检查土球若有松散漏底的,树穴应在漏底的相应部位填上改良过的细土,树木放入树穴后不能留有空隙。当土球已经入树穴但尚未着底,仍可转动时,把姿态最好的一面调向观赏面,再使土球着地就位,可适当用喷雾器喷施生根素,要求喷匀、喷透,或喷施菌肥后立即覆土并均匀回填种植土,分层夯实。
优选地,其栽植工序流程如图5所示。
(3)高栽植、联排支撑
为提高池杉的成活率,结合现场抽抽水后土壤情况,采用高栽植方式。栽植的地形经过土壤改良后人工整理成饱满状。池杉种植时土球略高于地面5cm~10cm,填土时分层回填。
苗木种植后必须进行支撑,一般采用杉木桩、竹竿作为支撑材料。植后要预防的主要是大风摇晃、病虫害等,可在乔木周围打上护桩或定期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并经常检查有无松动或侧倒现象,及时消除隐患。水上森林池杉种植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长期受水沁润,软弱无承载力,抗倾覆能力极差,因此采用联排支撑对其进行整体加固。
(4)修剪及养护
树木定植后24h内必须浇上第一遍水,定植后第一次灌水称为头水。水要浇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灌头水主要目的是通过灌水将土壤缝隙填实,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以利根系发育,故亦称压水。
降水:种植线335.5m位于地下水位0.5m以下,在控水抚育期,抽水至335.0m,常检查,及时降水,避免长期淹没但要保持湿润,提供充足的水分。
池杉树冠成长中会自然成圆锥形,根据树形疏枝疏叶,短截徒长枝,剪去重叠枝芽、内膛枝、病虫枝,保持树冠、树形。
清除杂草、藤本,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改善理化性能,给池杉生长创造舒适良好的土壤环境空间,提高根系生命功能。促进池杉根系健壮快速增长。控制水位期间每年除草松土2次,在旺盛生长前期抚育效果最佳。
树木营养液吊袋:平衡营养、移栽促活、催根促芽、弱树复壮。
水上森林栽植完成后做好基本养护措施和加固措施后4~5个月可少量引入内河区域河水及地下水渗透进入该区域,水位不高于333.1,此时淹没位置不能大于水杉根部土球高度一半区域,还不能高于或等于常水位,如高于此水位线及时开启抽水机进行抽水。在水位保持1~2个月的适应期,在此期间会有部分水杉死亡和积水烂根等情况,此时应该积极处理死亡苗木去除,可以利用水路挖机进行转运移除。在翌年的下半年可直接引入施工区域内河地下水至内河常水位335.3,在常水位过程中观察后期池杉及其他植物生长情况如何,以便于及时给与解决方案和新问题出现时的导向性结果处理。
虽然池杉属于耐湿耐泡的植物,但也不能整年浸泡水中,会导致部分根系发黑和因缺氧导致的死亡和腐烂,在前期生长和成活尤为关键,河水和地下水进入到该区域后水位可以保持在标高335.3,但浸泡之初要检查水质含量和酸碱度,检查水中微生物群和重金属是否有超标现象。因为内河西段有部分其他项目排水进入且我施工范围内,东段内河及西段鸭嘴区域闸道并未开通河道水闸,所以条件暂时不具备直接引入嘉陵江水进入循环,大部分还得靠地下水渗入。
全年中要注意上半年雨季和秋季雨季时是否会淹没树根区域,其次是观察水杉气生根和主根是否生长扎实,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后期养护人工加固措施是否过关,因为岛链在长期水浸泡的过程中会导致土壤下沉和生态袋围堰岛链出现轻微移位现象,个别水杉会出现顺地形变化而移位,所以面对该情况需及时修整井字架支撑和加固捆绑区等。
7、养护期水位调节
由于现场设计的池杉种植线在常水位50cm以下。虽然池杉是耐水湿的木本植物,但是由于苗木起挖后根系损伤较大,生长势相对较弱,直接种在水里容易烂根,影响植物成活。因此在种植这部分植物时,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降低水位至种植点以下,保证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尽可能保证一年左右的生长恢复期,然后再将水位逐渐恢复(每3个月抬高水位约20cm,分4次1年)到常水位标高(设计水位标高),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水上森林景观效果。
抽蓄水位调节水泵系统,设置专人全年进行水位的观测和调节,采取多台水泵同时作业,通过增减水泵的工作台数来预防嘉陵江的涨水及大量自然降雨。在满足1年生长适应期后,对池杉的生长状态及根系进行观察后,根据情况拆除水泵系统。
因南部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会出现在年初的3~4月底和下半年的10~11月初,在这两段时间内雨量充沛,地下水位会快速上涨以至于淹没水上森林岛链335.3位置,甚至在暴雨来临之际嘉陵江水位会倒灌入内河,导致水位线上升至338.1,会淹没部分沿滩和宾格石笼,因此,控制常水位需及时观察并及时开启大功率抽水机及时往嘉陵江抽水保持内河水位线正常。
在该区域建成前期,由于不能正常的引入和排放内河循环水流,只能利用大功率抽水机进行强制排水,排水2~3天可以排放水上森林大部分积水,水位线可以恢复到335位置,除了在雨季采取抽水措施以外在10月以后至第二年的3月份可以使内河水位在333.2左右,保证水上森林植物喘息和接触氧气,使气生根和其他地被植物得以正常生产,在开春后植物复苏期间能更好的适应水温和抗水性,能保证水杉等乔木得以足够的修养和健康成长。
但在该过程中要注意虫害的侵蚀,注意及时处理虫害和真菌感染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在此期间也可以检查苗木根系生长情况,可利用人工处理根系部分因浸泡腐烂的部位,加入生根剂可促使根部继续生长,特别是断水和保持较低水位期间的春季能使池杉及其他地被植物快速复苏,叶片能及时返绿,地被植物和根系能借助之前水位下降后产生的表层有机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的天然养分吸收,并能大量繁殖须根和主根饱吸营养。
在4月后开始恢复水位,在此期间乔木和地被植物气生根以生长成熟,成活率和适应性得到了跨越性改善,以至于池杉也完全适应了水生和该地区气候条件。在后期两段水闸修建好之后可以配合抽水设备进行水位升降,也可进行内河水循环处理,促使内河水质改造和净化作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苗木场地规划选址:根据常水位起伏范围,在内河区域内选定亲水地段作为种植区,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湿地苗木;
步骤S2,围堰封闭河道,开挖土方:顺河道方向在上下游设置围堰,在施工区域内设置集水坑抽排将水位控制在种植区地面以下0.5m位置;
步骤S3,利用抽水系统控制水位:在种植区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围堰,把种植区水域与周围水域隔离,将种植区的水用水泵抽出,初次水位在湿地苗木土球底部以下;
步骤S4,岛链塑形:在放轮廓线后,进行水路挖机初整地形及开挖边线基槽,之后进行地形及坡面人工修整,之后采用生态袋沿岛链边线分层贴坡安装,最后回填压实坡脚;
步骤S5,土壤改良:采用营养土与现场原生土拌和的方式作为基础土层的增肥,挖除上层的砂性土后重新回填耕植土作为种植层,回填厚度为50~100厘米;
步骤S6,开挖种植穴进行栽植及养护:以种植点为中心,以湿地苗木地径的5~10倍为直径范围,进行培土至栽植面高程后开挖种植穴,将选择的湿地苗木种植到种植穴内,覆土并均匀回填种植土,分层夯实,所述湿地苗木采用高栽植方式,并进行联排支撑,之后进行修剪及养护;
步骤S7,养护期水位调节,通过降低水位至种植点以下,并在一年左右的生长恢复期后每3个月抬高水位10~30cm,之后拆除围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苗木包括落羽杉、中山杉、池杉、水松或水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种植区的水若是死水,则定期更换种植区的水,换水频率为:夏秋季每月1~2换水一次,春冬季2~3月换水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对于种植区无地下水渗入的情形,所述抽水系统采用明沟排水,并在水位超高后打开水泵抽水;
对于种植高程低于地下水高程的情形,持续进行抽水保持低水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岛链边线采用生态袋逐层堆砌而成,所述生态袋采用挖除的砂性土装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每平米施用3cm厚草炭土拌合有机肥,并对施用地块进行30cm厚度范围内的种植土翻耕处理,所述有机肥与草炭土掺拌质量比为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直径较土球大30cm,深度与种植穴直径相等,且上下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回填种植土时,采用喷雾器喷施生根素或喷施菌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挖种植穴时,土壤容重不高于1.3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不低于10%,土壤含盐量不高于0.12%,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g/kg,全氮量不低于1.0g/k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排水不良的土层,在种植穴底铺设厚度不低于10cm的砂砾层,或铺设渗水管并设盲沟;当土壤密实度≥0.8时,采取通气透水措施。
CN202211694898.8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5997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4898.8A CN115997606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4898.8A CN115997606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7606A true CN115997606A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2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4898.8A Pending CN115997606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76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3054A (zh) * 2024-03-15 2024-04-16 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生态景观规划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3054A (zh) * 2024-03-15 2024-04-16 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生态景观规划管理系统
CN117893054B (zh) * 2024-03-15 2024-05-28 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生态景观规划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0195B (zh) 一种取土场生态修复方法
CN105926533B (zh) 一种植入型生态固滩方法
CN105103843A (zh) 防治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水土流失的植被配置方法
CN102124930A (zh) 沿海地区大银杏栽植方法
CN102047829A (zh) 一种杨树的种植技术
CN208266847U (zh) 适用于黄土地区的沟壑区快速修复结构
CN105917903B (zh) 一种土壤薄层石质山地侵蚀陡坡的水土保持治理方法
CN104737735B (zh) 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CN102150547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杨树栽植方法
CN109392660B (zh) 一种荒漠绿化土壤模块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CN107624603A (zh) 一种在内陆盐碱地上造林方法
CN107439338A (zh) 一种夏季高温全冠移植马褂木大树的方法
CN107232003B (zh) 耐水湿乔木水中建植的施工方法
CN115997606A (zh) 一种水上森林生态构建方法
CN107484537B (zh) 紫玉淮山高产培植方法
DE102023130746A1 (de) Ein Verfahren zur Wiederherstellung der Vegetation in einer hochgelegenen Region zur Wasserkraftentwicklung
CN109328680A (zh) 一种土质生态沟渠建造方法
CN113243155A (zh) 丘陵山区水资源与营养元素循环利用管控方法
CN110249897B (zh) 一种通过间作银杏和芍药防治坡地水土流失的方法
CN109566216A (zh) 提高斜坡树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11149602A (zh) 一种高温高盐大风环境下的珊瑚礁砂乔灌木种植绿化方法
CN107114097B (zh) 一种贝壳砂原生境杠柳苗木高效培育体系及其培育方法
CN109121954A (zh) 一种盛果期薄壳山核桃高成活快恢复的移植方法
CN113767806A (zh) 一种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方法
CN106068747A (zh) 一种采用蒙脱石渗滤层的根部控盐方法及其在盐碱地乌桕种植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ong Zhen

Inventor after: Cheng Yabei

Inventor after: Ding Chuanhua

Inventor after: Tang Yongming

Inventor after: Li Shanshan

Inventor after: Zhang Chao

Inventor after: Shu He

Inventor before: Gong Zhen

Inventor before: Cheng Yabei

Inventor before: Ding Chuanhua

Inventor before: Tang Yongming

Inventor before: Li Shanshan

Inventor before: Zhang Chao

Inventor before: Shu H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08

Address after: 100015 601 6, 104 building, 10 Jiuxianqiao Nor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ORIENT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pplicant after: Oriental Garde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building 104, courtyard a, Jiuxianqiao Nor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ORIENT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