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6476A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96476A CN115996476A CN202111209169.4A CN202111209169A CN115996476A CN 115996476 A CN115996476 A CN 115996476A CN 202111209169 A CN202111209169 A CN 202111209169A CN 115996476 A CN115996476 A CN 1159964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ndom access
- frequency domain
- ssb
- frequency
- opportun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150096310 SIB1 gene Protein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9527 sweetened beverag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335572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K12) ft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106977 msg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网络升级等原因导致终端设备无法接入网络的问题。该方法为:终端设备接收SSB,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其中,随机接入时机包括根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频域资源。通过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这样在网络升级时,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并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网络或小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通过波束扫描方式发送同步广播信号块(SS/PBCH block,SSB)。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SSB,在SSB中携带一些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一些系统信息的调度信息,系统信息例如可以是系统消息块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SIB1)。终端设备会根据SSB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接收系统信息,例如接收SIB1。SIB1中包括了终端设备驻留以及接入小区的基础配置参数,例如初始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配置信息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配置信息。因此,终端设备需要根据SIB1消息才能接入小区。
随着网络的升级,SIB1中会增加各个协议版本的配置参数,或增加版本新支持特性的配置参数。协议的变化会引入兼容性问题导致终端设备或网络实现不一致,或者导致终端设备和网络实现错误,进一步会导致终端设备不能接入网络。特别是对于物联场景下的终端设备,其在网周期较长,且终端设备所处环境导致终端设备升级难度较大,严重影响终端设备的接入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网络升级等原因导致终端设备无法接入网络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执行。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终端设备接收同步广播信号块SSB,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其中,随机接入时机包括根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频域资源。通过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这样在网络升级时,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并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网络或小区。
在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所述SSB的频域位置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数量的频域单元;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所述SSB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SSB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SSB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SSB的中心频率。当上行载波带宽(上行信道带宽)与下行载波带宽(下行信道带宽)相等时,可以通过下行载波上的SSB对应确定上行载波上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此时终端设备不需要任何上行载波的先验信息。
方式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所述SSB的中心频率相等。当上行载波带宽(上行信道带宽)与下行载波带宽(下行信道带宽)相等时,可以通过下行载波上的SSB对应确定上行载波上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此时终端设备不需要任何上行载波的先验信息。
在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所述SSB的中心频率相等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随机接入时机位于第一半帧的后Y个符号,Y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半帧为所述SSB所在半帧,或者所述第一半帧为所述SSB所在半帧之后的第N个半帧,所述N为正整数。由于随机接入时机为上行资源,SSB的资源为下行资源,通过设计随机接入时机位于第一半帧的后Y个符号,可以保证随机接入时机与SSB的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
可选的,方式一和方式二都可以适用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的双工模式下,即SSB和随机接入时机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TDD。
方式三: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SSB的中心频率、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例如,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所述SS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值为所述预设频率间隔。可选的,方式三可以适用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的双工模式,即SSB随机接入时机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FDD,所述SSB随机接入时机所在频段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相等。在FDD的双工模式下,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值为发送端(transmit end,TX)信道到接收端(receive end,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由于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相等,因此能保证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在上行载波范围内。
在方式三的基础上,所述随机接入的小区工作频带为n24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先验信息确定n24对应的两个预设频率间隔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并根据确定的预设频率间隔确定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在频域上包括第二数量的频域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SSB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SSB对应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block,MIB)指示的子载波间隔。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周期根据所述SSB的初始接入周期确定。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执行。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终端设备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位于第一频率范围内,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起始位置为1457MHz,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终止位置为1492MHz;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该方法可以适用于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不对称的通信场景中,将第一频率范围设置为1457MHz和1492MHz之间,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应设置在第一频率范围内,才能保证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在上行信道带宽内。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小区的上行信道带宽和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带宽不相等。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随机接入时机位于所述SSB所在半帧的后Y个符号,Y为正整数。由于随机接入时机为上行资源,SSB的资源为下行资源,通过设计随机接入时机位于第一半帧的后Y个符号,可以保证随机接入时机与SSB的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叠。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执行。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终端设备根据小区的上行载波的频率和第一偏移值,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对于特定的band,例如band n66/70/71/91/92/93/94,其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带宽也可以是不对称的,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可以适用于这种场景,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任意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先验信息确定小区的上行载波的频率,进一步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这样在网络升级时,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并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网络或小区。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所述上行载波的频率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上行载波的最低频率、中心频率、或最高频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为所述上行载波的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的小区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不相等。
基于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以下提供一些可能的设计。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还包括时域资源;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时域资源和所述频域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响应RAR窗口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RAR;其中,所述RAR窗口的起始点为所述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第P个符号,P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通过设计RAR窗口的起始点为所述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第P个符号,这样在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RAR窗口,从而实现监听RAR以及接入网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AR中的上行资源授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上行资源授权包括偏移值,所述偏移值用于确定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偏移值为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所述SSB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或者所述偏移值为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根据SSB的频域位置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来解析上行资源授权,这样在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消息3的上行资源,从而实现接收消息3以及接入网络。
可选的,所述上行资源授权还包括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单元的个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AR中的上行资源授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上行资源授权用于指示带宽部分中的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所述带宽部分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根据随机接入时机频域位置确定带宽部分,再根据带宽部分确定上行资源授权,在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消息3的上行资源,从而实现接收消息3以及接入网络。
可选的,所述带宽部分为以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为中心的Z个频域单元,Z为正整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位于终端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任一方面和任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示例性地,当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时: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SSB;处理单元用于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据小区的上行载波的频率和偏移值频域位置,以及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当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时:处理单元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位于第一频率范围内,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起始位置为1457MHz,所述第一频率范围的终止位置为1492MHz;以及用于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当实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时: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小区的上行载波的频率和第一偏移值,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以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上述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任一方面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第四方面以及各个可能的设计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各方面对应部分的描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器,处理器和接口电路之间相互耦合。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各方面各个可能的设计所描述的方法。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所述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或者所述处理器包括所述存储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序或可读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如上述各方面或各方面各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或代码;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或代码,以实现上述各方面或各方面各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如第各方面或各方面各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5G NR的频谱划分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TDD双工模式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FDD双工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TDD上下行载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FDD上下行载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7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四;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五;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六;
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七;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八;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九;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关系示意图之十;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FDD对称载波上随机接入时机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band n50的随机接入时机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小区的上行载波的最低频率和第一偏移值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带宽部分以及消息3的上行资源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以期在网络升级等原因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解码SIB1消息时能够顺利接入网络。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相同或相似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也可以应用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5G新空口(new radio,NR),也可以应用于未来演进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或者空天海地一体化通信系统。可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和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100和核心网200,可选的,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互联网300。其中,无线接入网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如图1中的110a和110b),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如图1中的120a-120j)。终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和终端之间以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
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这里的CU完成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和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功能,还可以完成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的功能;DU完成基站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的功能,还可以完成部分物理层或全部物理层的功能,有关上述各个协议层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相关技术规范。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如图1中的110a),也可以是微基站或室内站(如图1中的110b),还可以是中继节点或施主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以基站作为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例子进行描述。
终端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基站和终端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基站和终端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基站和终端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基站和终端的角色可以是相对的,例如,图1中的直升机或无人机120i可以被配置成移动基站,对于那些通过120i接入到无线接入网100的终端120j来说,终端120i是基站;但对于基站110a来说,120i是终端,即110a与120i之间是通过无线空口协议进行通信的。当然,110a与120i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接口协议进行通信的,此时,相对于110a来说,120i也是基站。因此,基站和终端都可以统一称为通信装置,图1中的110a和110b可以称为具有基站功能的通信装置,图1中的120a-120j可以称为具有终端功能的通信装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的功能也可以由基站中的模块(如芯片)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来执行。这里的包含有基站功能的控制子系统可以是智能电网、工业控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控制中心。终端的功能也可以由终端中的模块(如芯片或调制解调器)来执行,也可以由包含有终端功能的装置来执行。本申请在描述具体通信方法时,以实现基站功能的设备为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以实现终端功能的设备为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上述内容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和可能的应用场景,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介绍一下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术语或概念。
在5G NR无线通信中,整个频谱包括频率范围1(frequency range 1,FR1)和频率范围2(frequency range 2,FR2)两部分:FR1即5G的主频段,又称为Sub-6G频段,频率范围一般在6GHz以下;FR2即5G的扩展频段,又称为毫米波频段,通常也称之为5G高频。5G NR的频谱划分可以如图2所示。
FR1和FR2只是5G NR频谱划分的两个大的范围,3GPP充分考虑当前世界各国的频谱资源使用情况和未来规划,将FR1和FR2的频谱资源划分若干个频段,频段也可以称为频带(band),频段的划分使得各国在部署自己的5G网络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可用频谱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频段。
频谱部署还与双工方式有关。5G中的双工模式包括TDD和FDD。如图3a所示,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上行和下行通信采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只是以时域资源来区分,称之为时分双工TDD。如图3b所示,当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上行和下行通信采用不同的频率资源,称之为频分双工FDD。
5G NR将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个频段,并采用“n+数字”的形式进行编号。从频谱划分的角度,每个频段的双工模式是明确的。
FR1的频段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需要注意的是,n24 band中的下行链路操作限制在1526–1536MHz,上行链路操作限制在1627.5–1637.5MHz和1646.5–1656.5MHz。
FR2的频段划分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表1和表2所示的FR1和FR2中频段的划分及频段对应的双工模式,以下介绍TDD和FDD的特点。
特点1:对于FR1和FR2中双工模式为TDD的频段,部署在该频段上的小区的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中心频率对齐,且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带宽相同,即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对称,带宽对称可以理解为带宽相同。特点1可以通过图4表示。
对于band n50,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可以对称,也可以不相同。如果不对称,则符合TDD非对称UL和DL信道带宽组合的定义,该定义如表3所示。
表3
特点2:对于FR1中的双工模式为FDD的频段,部署在该频段上的小区的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不对齐。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带宽可以是对称的,对于特定的band,其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带宽也可以是不对称的。不对称的示例参照图5所示。
特点2-1:当FDD频段的上下行信道带宽对称时,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间隔是协议预定义的,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间隔也可以称为默认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TX–RX carrier centre frequency separation)。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如表4所示。
表4
特点2-2:当FDD频段的上下行信道带宽非对称时,工作带宽和支持的非对称信道带宽组合如下表5所示。
表5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频谱划分、双工模式及对应的特点的描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如下所述。
S601.终端设备接收SSB。
网络设备广播SSB,对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SSB。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同步栅格或先验信息扫描SSB,根据SSB获取小区标识等相关信息,并进行下行同步。可选的,SSB在时域上包括4个符号,在频域上包括240个连续的子载波(即20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S602.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S603.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随机接入时机包括根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频域资源。也可以认为,随机接入时机是根据S602中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
图6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并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能够在网络升级时,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情况下,也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并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网络或小区。该方案可以解决终端设备接入网络的兼容性问题,在终端设备或网络任何一方出现兼容性错误时,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和网络能够回退到一种不影响接入过程的配置下继续进行通信,这种通信模式可以称为安全模式或鲁棒兼容模式。终端设备通过鲁棒兼容模式或安全模式接入网络后,可以进行升级或错误修复等过程,保证终端设备后续可以正常接入网络。
如果频域上只有一个随机接入时机(即频分复用的随机接入时机),记为第一随机接入时机,则S602中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S603中终端设备基于第一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如果频域上包括多个随机接入时机(即频分复用的随机接入时机),则可以理解为:S602中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再根据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出多个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例如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为起始,向高频方向或低频方向偏移多个频域单元得到多个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S603中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根据SSB与随机接入时机之间的映射关系选择一个随机接入时机,并在选择的随机接入时机上发起随机接入。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终端设备选择的随机接入时机并不一定是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频域位置的第一随机接入时机。其中,SSB与随机接入时机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
如果频域上包括多个随机接入时机,也可以理解为:S602中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出多个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具体确定方式可以是先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再根据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出多个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S603中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可以是指根据S602中确定的多个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根据SSB与随机接入时机之间的映射关系选择一个随机接入时机,并在选择的随机接入时机上发起随机接入。类似地,选择发起随机接入的随机接入时机并不一定是第一随机接入时机。
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在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基础上,也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并发起随机接入,成功接入网络或小区。
随机接入过程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法。例如,随机接入过程可以包括4步随机接入过程,具体地,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时机上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返回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Msg3),消息3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建立请求消息或RRC恢复请求消息等。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4,消息4可以是竞争解决消息,消息4中可以包括竞争解决标识。又例如,随机接入过程还可以包括2步随机接入过程,具体为,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A(msgA),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消息B,其中,消息A由两个部分组成,如消息A由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发送的前导码和PUSCH信道发送的消息组成。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通过两步消息的收发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PRACH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前导码。对于2步随机接入过程来说,为方便描述,msgA占用的时频资源可以描述为两部分,其中前导码占用的资源为PRACH时频资源(或PRACH资源),PUSCH占用的资源为PUSCH时频资源(或PUSCH资源)。一般来说在PUSCH资源中的指定符号上发送DMRS。
图6实施例中S602的随机接入时机即PRACH资源,S602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即PRACH资源的频域位置。PRACH资源可以用PRACH传输时机(RACH occasion,RO)来表示。一个RO代表一块用于传输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在频域上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子载波,或者一个RO在频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块(RB)。一个RO在时域上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结合图6实施例的S602和S603,以随机接入时机为PRACH资源进行描述。对于四步随机接入,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PRACH资源的频域位置,终端设备基于PRACH资源发起随机接入,例如,在PRACH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资源包括根据PRACH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频域资源。对于两步随机接入,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PRACH资源的频域位置,终端设备基于PRACH资源发起随机接入,例如,在PRACH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资源包括根据PRACH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频域资源。在确定了PRACH资源之后,可以通过PRACH资源确定对应的PUSCH资源,例如,PUSCH资源在PRACH资源的固定数量的时隙/符号后,或者,PUSCH资源与PRACH资源之间有固定数量的RB间隔。
下面介绍如何确定随机接入时机。随机接入时机包括频域资源和时域资源两个维度的资源。
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资源可以包括时域周期、起始符号和持续符号数,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资源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例如协议规定随机接入时机的周期,起始符号所在的无线帧标识、子帧标识、时隙标识和符号标识,以及持续符号数。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资源是根据SSB的时域资源确定,例如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周期是根据SSB的初始接入周期(例如20ms)确定的。又例如,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符号为SSB的时域资源后的W个符号,W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当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符号为SSB的时域资源后的W个符号时,SSB与随机接入时机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在时域上SSB与随机接入时机存在映射关系,此时若给定时域上有多个随机接入时机,则可以随机选择或根据预定义规则选择时域上的随机接入时机。其中,该预定义规则可以包括SSB与随机接入时机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一个SSB与一个或多个随机接入时机具有映射关系,又例如,一个随机接入时机与一个或多个SSB具有映射关系。
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资源可以包括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和随机接入时机包含的频域单元。随机接入时机在频域上可以包括第二数量的频域单元。
第二数量用X表示,X为正整数。例如X的取值可以是2、3、6、或12。随机接入资源用RO表示,那么,一个RO包括X个频域单元。第二数量的取值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配置的,如果是网络配置的,例如可以在MIB或PBCH中配置第二数量的取值。如果频域上包括多个RO,则多个RO包括的RB数量可以根据一个RO包括的RB数量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频域单元可以是RB,也可以是子载波(subCarrier)。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频域单元以RB作为举例。
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以下给出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位置的可选实现方式,包括方式一、方式二和方式三。
终端设备扫描同步栅格,确定SSB所在频率或SSB的频域位置。SSB所在频率可以理解为SSB的中心频率,可选地可以通过SSB所在频率确定SSB的频域位置。在确定SSB的频域位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可选的方式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方式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SSB的频域位置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数量的频域单元。第一数量用M表示,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第一数量的取值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配置的,如果是网络配置的,例如可以在MIB或PBCH中配置第一数量的取值。
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是指随机接入时机所在频率范围内的某一个频率,SSB的频域位置也可以是指SSB所在频率范围内的某一个频率。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位置是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在SSB的频域位置之前或之后的M个频域单元上。需要说明的是,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在SSB的频域位置之前或之后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配置的。如果是网络配置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1比特来指示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在SSB频域位置之前(向低频方向)或之后(向高频方向),具体地,可以通过该1比特取值来指示,例如,当该比特取值置为“1”时,表示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在SSB频域位置之前,反之,当该比特取值置为“0”时,表示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在SSB频域位置之后。
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以下任意一项: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SSB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以下任意一项:SSB的频域起始位置、SSB的频域终止位置或SSB的中心频率。
例如: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终止频域位置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终止频域位置与SSB的终止频域位置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起始频域位置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终止频域位置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起始频域位置之间间隔M个RB;或者,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终止频域位置之间间隔M个RB。
下面通过示意图举例说明基于方式一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的方法。在示意图中随机接入时机用RO表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SSB的频域终止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例如: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终止频域位置之间间隔M个RB。如图7a示意,当M=0时,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终止频域位置对齐;如图7b示意,当M大于0时,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在SSB的终止频域位置之后M个RB处;如图7c所示,当M大于0时,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还可以在SSB的终止频域位置之前M个RB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SSB的中心频率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例如: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间隔M个RB。如图8a所示,当M=0时,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与SSB的中心频率对齐;如图8b所示,当M大于0时,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在SSB的中心频率之后M个RB处,当然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也可以在SSB的中心频率之前M个RB处,附图以之后的情况进行示意。类似地,当频域上有超过一个频分复用的随机接入时机时,可以根据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确定其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SSB的中心频率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例如: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间隔M个RB。如图9a所示,当M=0时,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对齐;如图9b所示,当M大于0时,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在SSB的中心频率之后M个RB处,当然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也可以在SSB的中心频率之前M个RB处,附图以之后的情况进行示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频域上只有一个随机接入时机,记为第一随机接入时机,方式一用于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如果频域上有超过一个频分复用(FDMed)的随机接入时机,则可以根据方式一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时机,再根据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确定其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例如: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开始向高频方向或低频方向依次偏移,直到确定其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举例来说,随机接入时机为RO,一个RO包括2个RB,频域上包括3个RO,根据方式一确定第一RO,以第一RO开始向高频方向或向低频方向分别偏移2个RB和4个RB,得到另外2个RO的频域位置,从而确定出这3个RO的频域位置。基于图7a~图7c的示例,以图7b为例,在图7b的基础上,已经确定了一个RO的位置,如图7d所示,向高频方向依次偏移2个RO即4个RB,得到最终的3个RO的频域位置。以图8b为例,在图8b的基础上,已经确定了一个RO的位置,如图8c所示,向高频方向依次偏移2个RB和4个RB,得到最终的3个RO的频域位置。以图9b为例,在图9b的基础上,已经确定了一个RO的位置,如图9c所示,向高频方向依次偏移2个RB和4个RB,得到最终的3个RO的频域位置。为方便示意,图7d、图8c和图9c示意了3个连续的RO,可以理解的是,多个RO之间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的,当多个RO之间不连续时,相邻RO之间可以间隔固定的频域单元。频域上包括的RO数量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MIB中配置的。
基于方式一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的其它方法不再一一画图示意,可以参考上述举例得到。方式一可以适用于时分双工(TDD)的双工模式下,即SSB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TDD。在TDD模式下,当上行载波带宽(上行信道带宽)与下行载波带宽(下行信道带宽)相等时,可以通过下行载波上的SSB对应确定上行载波上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此时终端不需要任何上行载波的先验信息。
方式二: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相等。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对齐。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重合。
方式二可以类似于方式一中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间隔M个RB且M=0的情况。方式二可以参考图9a所示,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对齐。
基于方式二,举例来说,X=2,一个RO包括2个RB。如图9a所示,随机接入时机一个RO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相等,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资源为以SSB的中心频率为中心频率的、且包含2个RB的频域资源。
类似地,如果频域上有超过一个频分复用的随机接入时机,则可以根据方式二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时机,再根据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确定其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方式二可以适用于时分双工(TDD)的双工模式下,即SSB和随机接入资源时机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TDD。可选地,频段或小区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相等。当上行载波带宽(上行信道带宽)与下行载波带宽(下行信道带宽)相等时,可以通过下行载波上的SSB对应确定上行载波上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此时终端设备不需要任何上行载波的先验信息。
在TDD模式下,随机接入时机(即RO)的时域资源为上行,SSB的时域资源为下行,上行和下行需要在时域上不重叠。即,RO所占的符号与SSB所占符号不重叠。基于此,随机接入时机位于半帧的最后Y个符号内,此处随机接入时机位于的半帧记为第一半帧,Y为正整数,第一半帧为SSB所在半帧,或者第一半帧为SSB所在半帧之后的第N个半帧,N为正整数;或者第一半帧可以跟SSB所在半帧无关,第一半帧可以是根据RO的时域周期确定的,RO的时域周期可以是预定义的,这时RO的时域周期与SSB的时域周期可能无关,此时N不是一个固定值。如图10所示,半帧是指一个系统帧内的前5个子帧(半帧0)或后5个子帧(半帧1),每个子帧包括多个符号。需要说明的是,随机接入时机位于第一半帧的最后Y个符号内,随机接入时机占用的符号数可以小于或等于Y个,如果随机接入时机占用符号数小于Y个,则随机接入时机占用半帧的最后Y个符号中的y个符号,其中y大于0且小于等于Y。为Y取值为2为例,随机接入时机占用半帧的最后2个符号中的1个或2个符号,例如,随机接入时机可以占用半帧倒数第15和第14个符号。在随机接入时机位于半帧的最后Y个符号内的情况下,当确定第一个随机接入时机时,后续随机接入时机可以根据随机接入时机的周期确定。
对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每半帧中包含的符号数,SSB占用的可能的起始符号数、以及半帧最后剩余的符号之间对应关系如表6所示。表6指示SSB占用的第一个符号,每个SSB占用4个符号,例如,4个SSB的情况为(2,8,16,22),(2,8,16,22)分别表示4个SSB中的第一个符号,4个SSB分别占用符号为:2~5,8~11,16~19,22~25。其中半帧最后剩余的符号可以理解为没有被SSB占用的符号,表6中半帧最后剩余的符号举例中省略号表示连续的符号,也可以用“~”表示,例如,(26…69)表示26~69共44个符号。
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SCS下,SSB占用符号是不同的,半帧随后剩余的符号数也是不同的。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对于不同的SCS分别规定随机接入时机所占用的半帧的符号,即针对不同的SCS分别设置Y值,可以根据不同SCS对应的半帧随后剩余的符号数设置Y值,Y值表示随机接入时机位于半帧的最后Y个符号。基于表6,如表7所示,针对不同SCS分别设置的Y值。
表7
如表7所示,例如当SCS=15kHz,且SSB的个数为4时,半帧最后剩余的符号为(26…69),共44个符号,设置的Y值为44,当然Y值也可以设置为小于44的值。又例如,当SCS=30kHz,且SSB个数为8时,半帧最后剩余的符号为(52…139)或(54…139),共88或86个符号,设置的Y值为88或86,当然Y值也可以设置为小于88或86的值。
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SCS下SSB所在半帧的剩余符号最少为16个,Y值最小为16,基于此,可以通过协议规定随机接入时机的符号位于半帧的最后16个符号中,随机接入时机的符号可以是半帧的最后16个符号中的部分或全部,例如,随机接入时机的符号是半帧内倒数第15个和第14个符号。在随机接入时机的符号是半帧的最后16个符号中的部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随机接入时机的符号对应半帧的最后16个符号中的哪些部分。
随机接入资源占用半帧的Y个符号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协议预先规定的,也可以是网络侧通知给终端设备的。
在频分双工(FDD)的双工模式下,即SSB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FDD时,可以采用下述方式三。
方式三:随机接入资源的中心频率根据SSB的中心频率、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例如,SSB的中心频率向前偏移预设频率间隔的位置为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又例如,SSB的中心频率向后偏移预设频率间隔的位置为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
该预设频率间隔可以是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TX–RX carriercentre frequency separation)。其中,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例如可以如上述表4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值为该预设频率间隔。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符合下述公式:FRO=FSSref-FTx-Rx_separation。其中,FRO即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FSSref为终端设备扫描确定的SSB的中心频率,FTx-Rx_separation即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可以简称为中心频域间隔。随机接入资源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值为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可以是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在SSB的中心频率之后偏移中心频域间隔的位置,也可以是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在SSB的中心频率之前偏移中心频域间隔的位置。如图11所示,示意了随机接入资源的中心频率在SSB的中心频率之后偏移中心频域间隔的位置。
在FDD的模式下,针对不同的band,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相等时,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是预先定义好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中心频率与SS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值为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由于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相等,因此能保证随机接入资源的中心频率在上行载波范围内,终端设备不需要任何载波的先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小区的工作频带为band n24时,band n24对应的TX信道到RX信道的载波中心频率间隔有两个取值。针对band n24,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先验信息确定n24对应的两个预设频率间隔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并根据确定的预设频率间隔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例如,终端设备根据先验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在两个取值中的某一个取值对应的UL频率上工作过,则终端设备选择先验信息确定的中心频率间隔。如果终端设备根据先验信息确定在两个取值对应的UL频率上都工作过,则终端设备任意选择一个中心频率间隔。
类似地,当频域上有超过一个频分复用的随机接入时机时,可以根据方式三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根据第一随机接入时机确定其他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基于方式三的同一技术构思,可以扩展为如下方案: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根据SSB的频域位置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和SSB的频域位置可以参照方式一中的描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中的任意一项。SSB的频域位置可以是SSB的频域起始位置、SSB的频域终止位置或SSB的中心频率中的任意一项。基于此,与方式三类似的实现方式举例如下: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根据SSB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根据SSB的终止频域位置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起始频域位置根据SSB的中心频率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根据SSB的起始频域位置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和SSB的频域位置的更多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一一举例。
上述方式一~方式三举例说明了如何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在应用于TDD的双工模式的场景时,TDD符合上述特点1,但是对于band n50,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可以对称,也可以不相同。对于band n50,当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对称时,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一或方式二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若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不对称,则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为60MHz,下行信道带宽为80MHz。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方式一或方式二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但是,由于下行信道带宽比上行信道带宽大,因此可能SSB的频域位置落在下行带宽比上行带宽多出的部分里,这样,无法基于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如图12所示,该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如下所述。
S1201.终端设备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位于第一频率范围内。
其中,第一频率范围的起始位置为1457MHz,第一频率范围的终止位置为1492MHz。
S1202.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图12实施例,终端设备确定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位置,随机接入资源的频域位置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第一频率范围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知给终端设备的。第一频率范围在1457MHz和1492MHz之间。例如,协议可以规定band n50或对应小区的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为1480MHz。该实施例可以针对于band n50的工作带宽,band n50的工作频率范围为1432MHz–1517MHz,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带宽为60MHz。如图13所示,在工作频率范围为1432MHz–1517MHz内,以1432MHz为起点向上延伸60MHz的带宽得到一个频率范围,以1517MHz为终点向下延伸60MHz的带宽得到一个频率范围,两个频率范围的交叠频率范围为1457MHz-1492 MHz。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频率一定会落在两个频率范围的交叠区域内。因此,将第一频率范围设置为1457MHz和1492MHz之间,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应设置在第一频率范围内,才能保证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在上行信道带宽内。
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
图12实施例中,可以适用于小区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不相等的TDD通信场景。在S1201之前,终端设备还可以确定小区的上行信道带宽和所述小区的下行信道带宽不相等。
图12实施例中,虽然小区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不相等,但是在TDD模式下,上行和下行需要在时域上不重叠。基于此,随机接入时机占用SSB所在半帧的后Y个符号,Y为正整数。随机接入时机占用SSB所在半帧的后Y个符号的方案可以参照上述方式二中的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上述方式三在应用于FDD的双工模式的场景时,FDD符合上述特点2以及特点2-1,即:对于FR1中的双工模式为FDD的频段,部署在该频段上的小区的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不对齐,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带宽是对称的。当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带宽是对称时,可以采用上述方式三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但是,对于特定的band,例如band n66/70/71/91/92/93/94,其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带宽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基于这种场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如图14所示,该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如下所述。
S1401.终端设备根据小区的上行载波的频率和偏移值,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偏移值可以记为第一偏移值。
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也可以是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也可以是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
S1402.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图14实施例中,上行载波的频率可以是上行载波的最低频率,也可以是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也可以是上行载波的最高频率。终端设备若在上述特定的band的载波或小区工作过,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先验信息确定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的信息,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先验信息确定小区的上行载波的频率。
若上行载波的频率为上行载波的最低频率,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上行载波的最低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和,即上行载波的最低频率向上偏移第一偏移值的频率。
若上行载波的频率为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和,这种情况下,第一偏移值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当第一偏移值为正时,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为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向上偏移第一偏移值的频率;当第一偏移值为负时,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为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向下偏移第一偏移值的频率。或者,第一偏移值始终为一个正值,则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和,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也可以是上行载波的中心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差。
类似地,若上行载波的频率为上行载波的最高频率,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上行载波的最高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和,这种情况下,第一偏移值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当第一偏移值为正时,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为上行载波的最高频率向上偏移第一偏移值的频率;当第一偏移值为负时,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为上行载波的最高频率向下偏移第一偏移值的频率。或者,第一偏移值始终为一个正值,则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可以是上行载波的最高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和,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也可以是上行载波的最高频率与第一偏移值的差。
当然,针对上述上行载波的频率的不同的情况,第一偏移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第一偏移值可以是一个固定值,也可以是根据不同的SCS不同的带宽而分别配置,例如,当SCS=15kHz且上下行信道带宽分别为5MHz和20MHz时,第一偏移值=值1;当SCS=15kHz且上下行信道带宽分别为10MHz和40MHz时,第一偏移值=值2。
第一偏移值的大小的规定需要考虑到保护带宽。
如图15所示,举例示意了根据小区的上行载波的最低频率和第一偏移值,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
图12实施例和图14实施例分别介绍了两种方式来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上文介绍了如何确定随机接入时机,图12实施例和图14实施例中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的方式也可以和上文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方法结合,即采用图12实施例和图14实施例中的方法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并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资源,采用上文的方法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资源,从而确定随机接入时机。
下面针对图6、图12和图14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的可能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对应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消息1或消息A。
网络设备接收到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终端设备发送RAR。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RAR。其中,终端设备接收RAR时,需要在RAR窗口内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PDCCH中可以携带RAR的调度信息。
RAR窗口可以是SIB1中指示的,在终端设备无法正确接收SIB1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定义RAR窗口的确定方式。可选的,RAR窗口的起始点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例如,RAR窗口的起始点为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资源最后一个符号后的第P个符号,P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RAR窗口的长度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例如,RAR窗口的长度定义为8个时隙。
RAR的频域可以是CORESET#0,即终端设备在CORESET#0上监听RAR的PDCCH。
终端设备接收RAR可以对应于四步随机接入的消息2。RAR可以指示消息3的上行资源授权(UL grant)。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AR中的上行资源授权,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
消息3的上行资源授权可以是基于初始BWP指示的,初始BWP可以在SIB1中指示,在终端设备无法正确接收SIB1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给出RAR中消息3的上行资源授权的确定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行资源授权中包括偏移值,记为第二偏移值。第二偏移值用于确定消息3的上行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第二偏移值可以是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第二偏移值也可以为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SSB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其中,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和SSB的频域位置可以根据图6实施例、图12实施例和图14实施例中的方式确定。
上行资源授权还包括消息3的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单元的个数,例如上行资源授权包括或指示:消息3的上行资源占用的RB的个数。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行资源授权用于指示带宽部分中的消息3的上行资源,带宽部分是根据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例如,如图16所示,带宽部分为以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为中心的Z个频域单元,Z为正整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的确定方法可以参考上述图6实施例、图12实施例和图14实施例中的描述。网络设备在指示带宽部分中的消息3的上行资源时,需要保证消息3的上行资源在上行载波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随机接入过程中所需要的其它配置参数,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在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和解码SIB1的基础上,也可以确定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其它配置参数。其它配置参数例如可以是生成前导码所需的根序列、终端设备接收或发送消息的调制阶数。
终端设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随机接入,在进行连接态后,存储该载波的随机接入时机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存储随机接入过程所需的其它配置参数,可供后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形成本申请需要保护的方案,也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本申请需要保护的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7和图1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120a-120j中的一个,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7所示,通信装置1700包括处理单元1710和收发单元1720。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上述图6、图12或图14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172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SSB;处理单元1710用于根据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以及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当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图1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710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以及用于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当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图1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710用于根据小区的上行载波的频率和偏移值,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以及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710和收发单元17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6、图12和图1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8所示,通信装置1800包括处理器1810和接口电路1820。处理器1810和接口电路18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8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830,用于存储处理器18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8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8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800用于实现图6、图12和图14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8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710的功能,接口电路18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7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的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的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的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模块时,网络设备模块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模块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模块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的。这里的网络设备模块可以是网络设备的基带芯片,也可以是DU或其他模块,这里的DU可以是开放式无线接入网(openradio access network,O-RAN)架构下的DU。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类型的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35)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同步广播信号块SSB;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包括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频域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所述SSB的频域位置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数量的频域单元;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所述SSB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SSB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SSB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SSB的中心频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所述SSB的中心频率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位于第一半帧的后Y个符号,Y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半帧为所述SSB所在半帧,或者所述第一半帧为所述SSB所在半帧之后的第N个半帧,所述N为正整数。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B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SSB的中心频率、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所述SS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值为所述预设频率间隔。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SB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所述SSB所在频段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相等。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在频域上包括第二数量的频域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SSB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SSB对应的主信息块MIB指示的子载波间隔。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周期根据所述SSB的初始接入周期确定。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还包括时域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时域资源和所述频域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响应RAR窗口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RAR;其中,所述RAR窗口的起始点为所述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第P个符号,P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AR中的上行资源授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上行资源授权包括偏移值,所述偏移值用于确定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偏移值为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所述SSB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或者所述偏移值为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资源授权还包括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单元的个数。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AR中的上行资源授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上行资源授权用于指示带宽部分中的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所述带宽部分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部分为以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为中心的Z个频域单元,Z为正整数。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同步广播信号块SSB;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SB的频域位置确定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以及用于基于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包括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频域资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与所述SSB的频域位置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数量的频域单元;
其中,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所述SSB的频域位置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所述SSB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SSB的频域终止位置、或所述SSB的中心频率。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所述SSB的中心频率相等。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位于第一半帧的后Y个符号,Y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半帧为所述SSB所在半帧,或者所述第一半帧为所述SSB所在半帧之后的第N个半帧,所述N为正整数。
21.如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SB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时分双工。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根据所述SSB的中心频率、以及预设频率间隔确定。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与所述SSB的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值为所述预设频率间隔。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SB所在频段的双工模式为频分双工,所述SSB所在频段的上行信道带宽和下行信道带宽相等。
25.如权利要求17~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在频域上包括第二数量的频域单元。
26.如权利要求17~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SSB的子载波间隔;或者,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子载波间隔为所述SSB对应的主信息块MIB指示的子载波间隔。
27.如权利要求17~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时域周期根据所述SSB的初始接入周期确定。
28.如权利要求17~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还包括时域资源;
在基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域资源和所述频域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随机接入响应RAR窗口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RAR;其中,所述RAR窗口的起始点为所述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后的第P个符号,P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AR中的上行资源授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上行资源授权包括偏移值,所述偏移值用于确定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偏移值为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所述SSB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或者所述偏移值为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相对于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的偏移值。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资源授权还包括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单元的个数。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AR中的上行资源授权,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上行资源授权用于指示带宽部分中的所述消息3的上行资源,所述带宽部分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频域位置确定的。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部分为以所述随机接入时机的中心频率为中心的Z个频域单元,Z为正整数。
3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9169.4A CN115996476A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EP22882617.8A EP4387367A1 (en) | 2021-10-18 | 2022-09-29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
PCT/CN2022/122671 WO2023066006A1 (zh) | 2021-10-18 | 2022-09-29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US18/606,508 US20240224341A1 (en) | 2021-10-18 | 2024-03-15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9169.4A CN115996476A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96476A true CN115996476A (zh) | 2023-04-21 |
Family
ID=85992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09169.4A Pending CN115996476A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24341A1 (zh) |
EP (1) | EP4387367A1 (zh) |
CN (1) | CN115996476A (zh) |
WO (1) | WO202306600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09602B (zh) * | 2017-05-05 | 2022-06-0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基站、终端及随机接入前导检测、随机接入信道配置方法 |
CN110784933B (zh) * | 2018-07-31 | 2021-12-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JP7393532B2 (ja) * | 2019-10-03 | 2023-12-06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WO2021127958A1 (en) * | 2019-12-24 | 2021-07-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message repetition techniques in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
EP4072096A4 (en) * | 2019-12-31 | 2022-1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2021
- 2021-10-18 CN CN202111209169.4A patent/CN11599647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9-29 EP EP22882617.8A patent/EP4387367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9-29 WO PCT/CN2022/122671 patent/WO202306600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4
- 2024-03-15 US US18/606,508 patent/US20240224341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87367A1 (en) | 2024-06-19 |
US20240224341A1 (en) | 2024-07-04 |
WO2023066006A1 (zh) | 2023-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057149A1 (en) | Initial access and channel access in new radio/new radio-unlicensed (nr/nr-u) | |
US12048017B2 (en) | Structure of message from user equipment to base station in 2-step random access | |
CN108781200B (zh)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由演进节点b执行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演进节点b | |
CN114503744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328707A1 (en) |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2713983B (zh) | 一种ra-rnti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6073967A (zh) | 资源映射方法与装置、终端和网络设备 | |
US20240049300A1 (en) | Random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3070436A1 (en) |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enhancements in new radio | |
CN115915471A (zh)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996476A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EP4371256A1 (en)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beam sweep enabled directional repeater | |
CN116438814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810979B (zh) | 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180136757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240163777A1 (en) | Network slicing-base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30413240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4032329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23125222A1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WO2024027407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40334491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xdd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3123609A1 (en) |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 |
US20240357571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399561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KR20240125377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인 항공기 식별 및 랜덤 액세스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