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6167B -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6167B
CN115996167B CN202310280099.4A CN202310280099A CN115996167B CN 115996167 B CN115996167 B CN 115996167B CN 202310280099 A CN202310280099 A CN 202310280099A CN 115996167 B CN115996167 B CN 115996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k
mixed
time domain
signal
mixe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800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96167A (zh
Inventor
刘潇然
石楠
熊俊
赵海涛
魏急波
张晓瀛
张姣
王海军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2800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6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96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6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96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6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案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根据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根据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削峰阈值。可见,本申请中根据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对峰均比的抑制完全在时域操作,避免了在频域操作,减小运算量,此外,本申请中直接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可以提高峰均比抑制效果且拥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

Description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同时服务不同使用场景,3GPP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接入技术,称之为混合参数集(Mixed Numerology)系统。混合参数集系统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通信环境和服务需求在统一的空中接口下组合不同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 SCS)和循环前缀(Circular Prefix,CP)长度进行定制化的波形设计实现在同一个空口下同时服务于不同用户,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基于OFDM的混合参数集系统属于多载波传输技术,仍然存在着传统OFDM系统中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过高的缺点。多载波系统中,多个子载波相位相近时,峰值位置会发生重叠,产生极高的信号峰值。无线空口采用的高功率放大器(HighPower Amplifier, HPA)对于信号幅度变化十分敏感。当PAPR过高时,信号的高功率部分会使HPA工作在非线性区,导致信号产生严重的非线性失真,而通过输入回退来避免信号失真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功率效率。此外,在混合参数集系统中,基带处理单元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生成采用不同参数集的OFDM子信号,各子信号在输入功率放大器之前叠加为混合信号。这种独立产生后合并的信号生成模式使得原本各个OFDM信号的PAPR度量不再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传统PAPR降低技术主要应用于单一参数集的OFDM信号。然而,仅降低各子信号的PAPR,难以使得最终叠加而成的混合信号的PAPR得到降低。因此,传统PAPR降低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于混合参数集系统中。
综上,针对混合参数集系统的信号构成,设计出一种降低系统PAPR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本申请中根据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对峰均比的抑制完全在时域操作,避免了在频域操作,减小运算量,此外,本申请中直接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拥有较好的峰均比抑制效果和误码率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包括:
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优选地,根据所述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 ,生成与各个所述参数集一一对应的时域核脉冲;
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对所述混合参数集进行分段;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对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根据分段后的各个混合信号的构成,将各个所述时域核脉冲叠加,以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
优选地,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数量,由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混合时域核矩阵,其中,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中每列时域核脉冲的峰值位置与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值位置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生成削峰信号;
将所述削峰信号和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叠加,以生成削峰后的混合信号,所述削峰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优选地,根据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生成削峰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在所述峰值位置的峰值,生成系数向量;
根据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和所述系数向量,生成削峰信号。
优选地,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对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根据分段后的各个混合信号的构成,将各个所述时域核脉冲叠加,以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包括:
对各个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以使时域核脉冲的峰值与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相同;
对循环移位后的各个时域核脉冲进行补零叠加处理,以得到混合时域核脉冲。
优选地,还包括:
在对个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补零时,需保证各子信号的本体部分能对应完整的时域核脉冲。
优选地,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包括:
获取各个用户比特流并映射为调制符号;
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与各个所述参数集一一对应的OFDM子信号;
根据预留子载波数量及位置,在各个所述OFDM子信号的所有子载波中预留出与所述预留子载波数量及位置对应的子载波,以用于传输削峰信号;
对预留子载波后的各个所述OFDM子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并添加和自身对应的循环前缀,得到与各个所述OFDM子信号一一对应的原始信号;
在时域中对各个所述原始信号进行叠加以生成所述混合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系统,包括:
混合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
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
削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在存储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案中,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根据所述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可见,本申请中根据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对峰均比的抑制完全在时域操作,避免了在频域操作,减小运算量,此外,本申请中直接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拥有较好的峰均比抑制效果和误码率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信号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技术的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参数集下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的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削峰系数为7dB,迭代次数为3次时的PAPR抑制效果对比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削峰系数为6dB,迭代次数为7次时的PAPR抑制效果对比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过固态功率放大器后误码率性能对比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本申请中根据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对峰均比的抑制完全在时域操作,避免了在频域操作,减小运算量,此外,本申请中直接对混合信号的峰均比进行抑制,拥有较好的峰均比抑制效果和误码率性能。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
S11:根据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
S12:根据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削峰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混合参数集系统将OFDM波形中的CP长度、子载波间隔以及子载波数设为一组可变参数集,供不同需求的用户使用。各参数集之间的关系按如下定义:
Figure SMS_1
其中,
Figure SMS_2
为正整数,/>
Figure SMS_3
为第/>
Figure SMS_4
个参数集子信号的子载波间隔,/>
Figure SMS_5
为其CP长度,/>
Figure SMS_6
为子载波数。
在步骤S10中提到,基于TR(Tone Reservation,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将混合参数集系统中参数集u的离散时域OFDM子信号表示为:
Figure SMS_7
式中,
Figure SMS_8
为第s个OFDM符号在第k个子载波上承载的数据,具有零均值和单位功率,L为过采样倍数,/>
Figure SMS_9
为对应的CP采样点长度。/>
Figure SMS_10
,其中/>
Figure SMS_11
为第u个子信号的频偏。为避免相邻子信号之间产生串扰,还必须在其中间加入保护带宽。令第u个子信号与第u-1个子信号之间的保护带宽为/>
Figure SMS_12
,则系统带宽可表示为:
Figure SMS_13
式中,U为参数集总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合参数集系统中,具有最小SCS的参数集,其符号持续时间为其余各参数集符号持续时间的最小公倍数。令
Figure SMS_14
,其中
Figure SMS_15
表示第/>
Figure SMS_16
个子信号的符号持续时间,则由各参数集间关系可得:
Figure SMS_17
由此可知,此最小公倍数为
Figure SMS_18
。为了简化系统设计,在同一时刻只需考虑有限且整体性能相同的符号数,因此,在混合参数集系统中,一般以这个最小公倍数作为混合信号的符号周期进行考虑,即一个混合信号符号周期为
Figure SMS_19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信号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不妨设参数集与用户之间一一对应,且
Figure SMS_20
。令/>
Figure SMS_21
,一个符号周期内的混合信号/>
Figure SMS_22
可表示为:
Figure SMS_23
其中,
Figure SMS_24
表示第u个子信号的第s个OFDM符号,n为采样点位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技术的原理图。TR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预留子载波上的信号作为削峰信号加入到有效数据信号中,以实现峰值的抵消和PAPR的降低,而由于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这些信号并不会导致数据的失真。如图4所示,传统OFDM系统中的TR方法通过在OFDM信号的N个子载波中预留出
Figure SMS_25
个子载波用于传输削峰信号C,由剩余的
Figure SMS_26
个子载波传输有效数据。令有效数据子载波位置集合为R,预留子载波位置集合为其补集/>
Figure SMS_27
,则削峰过后的频域信号/>
Figure SMS_28
表示为:
Figure SMS_29
式中,k为子载波位置。时域削峰信号和数据信号均由N点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故
Figure SMS_30
的时域形式为:
Figure SMS_31
与OFDM系统类似,在基于TR技术的混合参数集系统中,令第u个子信号
Figure SMS_32
的有效数据子载波集合为/>
Figure SMS_33
,预留出的/>
Figure SMS_34
个子载波集合为其补集/>
Figure SMS_35
。时域削峰信号
Figure SMS_36
同样由/>
Figure SMS_37
点IFFT生成,表示为:
Figure SMS_38
其中
Figure SMS_39
则削峰后该子信号的频域和时域表示分别为:
Figure SMS_40
Figure SMS_41
考虑到图3所示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信号组成方式,取一个混合信号的符号周期长度,即
Figure SMS_42
,令/>
Figure SMS_43
,则一个符号周期内混合信号的削峰信号/>
Figure SMS_44
为:
Figure SMS_45
混合信号
Figure SMS_46
削峰过后的表达式为:
Figure SMS_47
因此,在TR方法下,
Figure SMS_48
的PAPR可以表示为:
Figure SMS_49
在步骤S11中提到,根据各参数集参数设计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设第u个参数集对应的时域核脉冲
Figure SMS_50
的频域形式为/>
Figure SMS_51
,将其初始化为:
Figure SMS_52
式中,
Figure SMS_53
为该参数集子信号的预留子载波位置集合。对/>
Figure SMS_54
做归一化处理得:
Figure SMS_5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包括:
根据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 ,生成与各个参数集一一对应的时域核脉冲;
根据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对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根据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对混合参数集进行分段;
根据分段后的各个混合信号的构成,将各个时域核脉冲叠加,以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数量,由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混合时域核矩阵,包括:
对各个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以使时域核脉冲的峰值与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相同;
对循环移位后的各个时域核脉冲进行补零叠加处理,以得到混合时域核脉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在对个时域核脉冲进行补零时,需保证各子信号的本体部分能对应完整的时域核脉冲。
由图3可以观察到,混合信号由各子信号加CP后叠加生成,因此需要按将
Figure SMS_56
按/>
Figure SMS_57
补足长度以使其与对应的子信号长度相等。考虑到混合信号的构成方式,抑制不同位置的峰值需要使用不同组合的混合时域核脉冲。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各子信号的CP部分在接收端将会去除,因此只需保证子信号本体部分的峰值由完整的时域核脉冲抑制即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个参数集下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的原理图。如图5所示,在两个参数集的混合参数集系统中,混合信号可分为5段,每个分段的峰值分别由不同组合的混合时域核脉冲进行抑制。
不妨设当需要抑制的峰值位置为
Figure SMS_58
时,时域核脉冲/>
Figure SMS_59
需循环移位/>
Figure SMS_60
个单位,即
Figure SMS_61
Figure SMS_62
循环移位过后的时域核脉冲为
Figure SMS_63
,则图5中5种混合时域核脉冲可分别表示为/>
Figure SMS_64
Figure SMS_65
Figure SMS_66
Figure SMS_67
Figure SMS_68
因此,根据所需抑制的峰值位置不同,所需的混合时域核脉冲
Figure SMS_69
为/>
Figure SMS_70
其中,b为需要抑制的混合信号峰值位置,
Figure SMS_71
和/>
Figure SMS_72
分别表示为:
Figure SMS_73
Figure SMS_74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参数集数量不作限定,上述方法可以扩展至任意数量参数集的系统中去。
在步骤S12中,可以但不限于是通过迭代的方式实现对峰均比的抑制处理,具体地,设定最大迭代次数,根据设计的削峰系数确定削峰阈值。给定一个削峰系数
Figure SMS_75
,则削峰阈值/>
Figure SMS_76
,其中/>
Figure SMS_77
表示均值。设定最大迭代次数为d,同时初始化迭代次数i为1。
则步骤S12相对应为:根据混合信号PAPR和迭代次数进行PAPR抑制。令第i次迭代时的初始混合信号为
Figure SMS_78
,对/>
Figure SMS_79
的峰值进行判断,若大于阈值A,则进行削峰处理,否则迭代结束,返回原信号/>
Figure SMS_80
。削峰后的信号/>
Figure SMS_81
为:/>
Figure SMS_82
由此可得削峰信号
Figure SMS_83
为:
Figure SMS_84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削峰阈值;
根据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以及峰值数量,对混合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移位并补零,以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根据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数量生成混合时域核矩阵。其中,混合时域核矩阵中每列时域核脉冲的峰值位置与混合信号的峰值位置一一对应;
根据混合时域核矩阵生成削峰信号;
将削峰信号和混合信号进行叠加,以生成削峰后的混合信号,削峰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削峰阈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根据混合时域核矩阵生成削峰信号,包括:
根据混合信号在峰值位置的峰值,生成系数向量;
根据混合时域核矩阵和系数向量,生成削峰信号。
具体地,设
Figure SMS_85
找到/>
Figure SMS_86
中的M个非零点(指峰值大于削峰阈值的点),令其位置集合为:
Figure SMS_87
根据集合
Figure SMS_88
中的位置选择使用的混合时域核脉冲/>
Figure SMS_89
,并按对应位置循环移位,得到时域核矩阵:
Figure SMS_90
;/>
令系数向量
Figure SMS_91
,其中
Figure SMS_92
,则此次迭代的最终削峰信号/>
Figure SMS_93
为:
Figure SMS_94
削峰后的混合信号为:
Figure SMS_95
若此时迭代次数
Figure SMS_96
则结束迭代;否则,/>
Figure SMS_97
并进入下一次迭代。
最后将完成PAPR抑制的混合信号通过HPA,由发射天线进行发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包括:
获取各个用户比特流并映射为调制符号;
根据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对调制符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与各个参数集一一对应的OFDM子信号;
根据预留子载波数量及位置,在各个OFDM子信号的所有子载波中预留出与预留子载波数量及位置对应的子载波,以用于传输削峰信号;
对预留子载波后的各个OFDM子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并添加和自身对应的循环前缀,得到与各个OFDM子信号一一对应的原始信号;
在时域中对各个原始信号进行叠加以生成混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如何生成OFDM数据不作限定,可以通过将待传输的OFDM数据比特进行按照QAM调制将比特流映射为若干调制符号,经过串并转换和IFFT后,添加CP,最后经过并串转换生成OFDM数据。也可以通过其余方式生成OFDM数据,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此外,当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帧后,通过直接将预留子载波位置的数据去除,即可分离出有效数据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在不同削峰系数和迭代次数下的PAPR抑制性能对比图以及不同回退下的误码率性能对比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削峰系数为7dB,迭代次数为3次时的PAPR抑制效果对比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削峰系数为6dB,迭代次数为7次时的PAPR抑制效果对比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通过固态功率放大器后误码率性能对比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图中以互补累积分布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曲线表示PAPR性能,CCDF表示PAPR大于预设值的概率,即
Figure SMS_98
。其中图6和图7中的“Original”对应的曲线为原始信号的PAPR,图6中“SingleUser”对应的曲线为对各子信号单独进行PAPR抑制后叠加为混合信号的仿真结果,图7中的“CVX”对应的曲线为MATLAB中CVX工具箱的仿真结果,其余曲线为本申请采用的混合时域核脉冲(Mixed TimeDomain Kernel, MTK)方法在不同迭代次数下的仿真结果。
从图6中可以看出,削峰系数为7dB时,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仅需3次迭代即可完成收敛,相比原信号,抑制后的混合信号PAPR下降了约5dB,相较于对各子信号进行PAPR抑制的方法提升巨大。
从图7中可以看出,削峰系数为6dB时,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所需迭代次数为7次,在CCDF水平为
Figure SMS_99
时,PAPR抑制效果与CVX工具箱运行一次的效果相当,但CVX作为求解该问题最优解的工具,运行时间过长,而本申请所提方法运行时间短,在实际操作的效率提升上收益显著。
图8中对比了本申请所提方法在通过SSPA(solid state power amplifier,固态功率放大器)后的BER性能,其中图8中的“Original”对应的曲线为原始信号的BER性能,“MTK with SSPA”对应的曲线为通过固态功率放大器后MTK算法的BER性能,图8中的“Original with SSPA”对应的曲线为通过固态功率放大器后的原始信号的BER性能。从图8中可以看出,通过SSPA后MTK算法的整体BER性能良好,在SNR增加至7dB时,BER就已下降至10-4水平,且同样是通过SSPA,MTK算法的BER明显优于原始信号,表明MTK算法对混合信号PAPR的抑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缓解了因PAPR过高而导致的通过SSPA时产生的失真,可以用于实际操作。
此外,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包括:
混合信号生成单元101,用于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
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单元102,用于根据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
削峰单元103,用于根据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削峰阈值。
对于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系统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11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12,用于在存储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步骤。对于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装置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步骤。对于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装置的介绍,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混合参数集系统中基于TR技术的PAPR抑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8)

1.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参数集一一对应的时域核脉冲;
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对所述混合参数集进行分段;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对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根据分段后的各个混合信号的构成,将各个所述时域核脉冲叠加,以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数量,由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混合时域核矩阵,其中,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中每列时域核脉冲的峰值位置与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值位置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生成削峰信号;
将所述削峰信号和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叠加,以生成削峰后的混合信号,所述削峰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生成削峰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混合信号在所述峰值位置的幅值,生成系数向量;
根据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和所述系数向量,生成削峰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对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根据分段后的各个混合信号的构成,将各个所述时域核脉冲叠加,以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包括:
对各个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以使时域核脉冲的峰值与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相同;
对循环移位后的各个时域核脉冲进行补零叠加处理,以得到混合时域核脉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对个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补零时,需保证各子信号的本体部分能对应完整的时域核脉冲。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包括:
获取各个用户比特流并映射为调制符号;
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串并转换,生成与各个所述参数集一一对应的OFDM子信号;
根据预留子载波数量及位置,在各个所述OFDM子信号的所有子载波中预留出与所述预留子载波数量及位置对应的子载波,以用于传输削峰信号;
对预留子载波后的各个所述OFDM子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并添加和自身对应的循环前缀,得到与各个所述OFDM子信号一一对应的原始信号;
在时域中对各个所述原始信号进行叠加以生成所述混合信号。
6.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基于预留子载波技术生成混合参数集系统中的混合信号;
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混合信号中各个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所述设计参数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长度;
削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生成与各个所述参数集一一对应的时域核脉冲; 根据各个所述参数集的设计参数对所述混合参数集进行分段;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位置,对所述时域核脉冲进行循环移位,根据分段后的各个混合信号的构成,将各个所述时域核脉冲叠加,以生成混合时域核脉冲;
削峰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均比、预先设定的削峰阈值和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对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削峰处理,以使削峰处理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根据所述混合信号需削峰的峰值数量,由所述混合时域核脉冲生成混合时域核矩阵,其中,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中每列时域核脉冲的峰值位置与所述混合信号的峰值位置一一对应;根据所述混合时域核矩阵生成削峰信号;将所述削峰信号和所述混合信号进行叠加,以生成削峰后的混合信号,所述削峰后的混合信号的峰均比不大于所述削峰阈值。
7.一种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在存储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80099.4A 2023-03-22 2023-03-22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Active CN115996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0099.4A CN115996167B (zh) 2023-03-22 2023-03-22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0099.4A CN115996167B (zh) 2023-03-22 2023-03-22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167A CN115996167A (zh) 2023-04-21
CN115996167B true CN115996167B (zh) 2023-06-13

Family

ID=8599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80099.4A Active CN115996167B (zh) 2023-03-22 2023-03-22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961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4629A (zh) * 2018-11-19 2019-01-25 济南大学 Ofdm系统中峰值功率优化方法及发射系统
CN109588059A (zh) * 2016-05-13 2019-04-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架构、方法和设备
CN110198283A (zh) * 2018-02-26 2019-09-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混合参数集中进行干扰消除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146B (zh) * 2007-12-28 2012-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峰均比抑制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24379A1 (zh) * 2016-01-21 2017-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时间偏移的方法及装置
US10159097B2 (en) * 2016-09-30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slot and mini-slot structure
CN110268684B (zh) * 2017-01-20 2022-12-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par的方法及装置
US10411819B1 (en) * 2017-09-27 2019-09-10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OFDM guards
US11451425B2 (en) * 2020-05-01 2022-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reduction techniques
CN111614595B (zh) * 2020-05-29 2023-05-16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f-tr峰均比抑制方法
EP3962010A1 (en) * 2020-08-31 2022-03-02 Vestel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S. Reduction of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exploiting multi-numerology structure
CN112565148B (zh) * 2020-12-01 2021-10-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ofdm信号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71686B (zh) * 2020-12-21 2023-04-14 南方科技大学 抑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CN112968854B (zh) * 2021-02-03 2022-03-29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中压载波系统的分段阈值削峰方法
CN115208725B (zh) * 2022-05-07 2024-02-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联合ofdm同步与信息调制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8059A (zh) * 2016-05-13 2019-04-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网络架构、方法和设备
CN110198283A (zh) * 2018-02-26 2019-09-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混合参数集中进行干扰消除的设备和方法
CN109274629A (zh) * 2018-11-19 2019-01-25 济南大学 Ofdm系统中峰值功率优化方法及发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167A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29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PR reduction of an OFDM signal
Lee et al. An adaptive clipping and filtering technique for PAPR reduction of OFDM signals
KR20160092837A (ko) 다중 반송파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uteanu et al. PAPR reduction of OFDM signals using selective mapping and clipping hybrid scheme
Ikni et al. PAPR reduction in FBMC-OQAM systems based on discrete sliding norm transform technique
CN115996167B (zh) 混合参数集系统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Arora et al. 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 (PTS)-PAPR reduction technique in OFDM systems with reduced complexity
Bibi et al. Inverted wrap-around limiting with Bussgang noise cancellation receiver for Ofdm signals
Abdulhussein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in OFDM and FBMC systems
Regi et al. Performance of PAPR Reduction in OFDM System with Complex Hadamard Sequence using SLM and Clipping
Stephen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joint PAPR reduction and sidelobe suppression in NC-OFDM based Cognitive Radio system
KR100717972B1 (ko) 직교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의 최대전력 대 평균전력 비감소방법, 및 그 서브블록 분할 시퀀스 생성방법
Loulou et al. Look-up table based implementation of ultra-low complexity narrowband OFDM transmitters
Yusof et al. PAPR reduction in FOFDM system using group codeword shifting technique
Devlin et al. Gaussian pulse based tone reservation for reducing PAPR of OFDM signals
Paredes et al. Analysis of quantization metrics for PAPR evaluation in OFDM systems
Montalvo et 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PAPR reduction techniques in OFDMA and SC-FDMA systems
Gao et al. A new novel improved technique for PAPR reduction in OFDM system
CN107251502B (zh) 降低峰均比的方法及装置
Gupta et al. Improved selected mapping technique for reduction of papr in ofdm systems
Palanivelan et al. Reduced complexity Max Norm based PAPR Optimization in OFDM systems
Deng et al. An improved algorithm to reduce PAPR based clipping-and-filtering
Alsusa et al. Selective post-IFFT amplitude randomising for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reduc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based systems
Shafter et al. CF technique with CPM mappers in OFDM systems for reduction of PAPR
Gouda et al. USRP implementation of PTS technique for PAPR reduction in OFDM Using LAB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