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74493A -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74493A
CN115974493A CN202310038721.0A CN202310038721A CN115974493A CN 115974493 A CN115974493 A CN 115974493A CN 202310038721 A CN202310038721 A CN 202310038721A CN 115974493 A CN115974493 A CN 115974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ncrete
fiber
admixture
titanium di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87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均博
田新
刘玉喜
张小雷
任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5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387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744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74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74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水泥360‑400份;掺合料80‑240份,所述掺合料由石英砂和沸石粉按照重量份数比0‑240:0‑240混合得到;细骨料700‑740份;粗骨料760‑800份;二氧化钛粉2‑6份;混合纤维30‑50份,所述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按照质量比0‑2:0.5‑1.5:0.5‑2混合得到;减水剂9‑13份;水180‑200份。本发明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冻抗开裂性能,能够解决低温地区传统混凝土经常开裂和冻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准脆性材料,由级配骨料、水泥、砂浆及孔隙等组成,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多尺度性和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混凝土耐久性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对于我国纬度及海拔较高的部分地区,大部分时间处于结冰期,对混凝土耐久性造成影响。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为: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在低温状态下,形成结冰引发体积膨胀,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膨胀应力,在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引起混凝土结构破坏。为了解决低温地区传统混凝土经常开裂和冻裂的情况,急需研发出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水泥360-400份;
掺合料80-240份,所述掺合料由石英砂和沸石粉按照重量份数比0-240:0-240混合得到;
细骨料700-740份;
粗骨料760-800份;
二氧化钛粉2-6份;
混合纤维30-50份,所述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按照质量比0-2:0.5-1.5:0.5-2混合得到;
减水剂9-13份;
水180-200份。
优选地,所述细骨料选自河砂、淡化海砂、人工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粗骨料为碎石,所述碎石选自玄武岩碎石、石灰岩碎石、花岗岩碎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石英砂为超细石英砂,
所述二氧化钛粉为纳米二氧化钛。
优选地,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所述超细石英砂粒径为0.041mm-0.074mm,
所述沸石粉平均粒径为5.0-6.5μm,
所述细骨料为河砂,河砂粒径为0.35-0.55mm,
所述碎石采用石灰岩碎石,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平均粒径为20-50nm。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
所述PVA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5-40μm,长度为6-12mm;钢纤维长度为15-25mm、直径为0.32-0.48mm;碳纤维直径16-22μm,长度为3-15mm;优选钢纤维为铣销型钢纤维。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所述掺合料由石英砂和沸石粉按照重量份数比80-100:120-140混合得到,所述混凝土中掺合料的重量份数为200-240份;
所述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按照质量比0.5-2:0.5-1.0:0.5-2混合得到。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水泥370-390份;
掺合料210-230份,所述掺合料由石英砂和沸石粉按照重量份数比85-95:125-135混合得到;
细骨料710-730份;
粗骨料770-790份;
二氧化钛粉3-5份;
混合纤维34-45份,所述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按照质量比1-2:0.5:0.5-1.5混合得到;
减水剂10-12份;
水185-195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将所有材料一次性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养护得到混凝土。
上述制备方法中,将除水以外的所有材料一次性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加水搅拌25-50min,养护得到混凝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另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称量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倒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初级混合物;
步骤二∶再将水泥、减水剂、二氧化钛粉、混合纤维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初级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次级混合物;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得次级混合物中加水,搅拌均匀,养护即可得到高性能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称量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倒入搅拌机,搅拌时间4-10min,得到初级混合物;
步骤二∶再将水泥、减水剂、二氧化钛粉、混合纤维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初级混合物中,搅拌3-10min,得到次级混合物;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得次级混合物中分2-3次加水,每次搅拌10-15min,然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即可得到高性能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混凝土中加入二氧化钛粉,由于其粒径极小,并且具有极强的火山灰活性、微集料填充效应和晶核作用,掺入适量二氧化钛粉后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致密,可以有效抑制冻融环境下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从而防止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在低温状态下形成结冰引发体积膨胀,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膨胀应力,在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引起混凝土结构破坏,极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2、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超细石英砂(非活性外掺料)和/或沸石粉(活性外掺料),可以有助于改善混凝土在制作初期的和易性,养护后其抗渗、抗冻性能也有所提高,同时掺入这两种掺合料,两者协同作用,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性能更好。
3、在混凝土中加入混合纤维,其中PVA纤维和/或碳纤维能够在混凝土中形成致密的网格结构,增韧阻裂效果明显,抑制了混凝土内部因冻胀产生的裂缝延伸和扩展,延缓了冻融损伤劣化速率,使混凝土材料受到冻融循环时能有效阻止其开裂;而钢纤维与水泥砂浆基体之间进一步产生黏结作用,使混凝土在受到荷载时能够保持相对完整的形态,裂而不碎,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劈裂抗拉强度。同时掺入三种纤维时,与掺入单一纤维或者两种纤维相比,混凝土抗裂抗冻性能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均可通过商购获得。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主要原料如下(均直接商购获得):
水泥采用海螺牌P·Ⅱ52.5R硅酸盐水泥,该水泥型号不含煤渣、煤矸石等混合材料,不含助磨剂。
超细石英砂粒径为0.041mm-0.074mm,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相对比重2.21g/cm3,莫氏硬度为7。
沸石粉是天然的沸石岩磨细而成,含活性二氧化硅和三氧化铝,能与水泥水化析出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胶凝物质,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和开放性结构;其细度为0.08mm,(其容重为0.98g/cm3)平均粒径为5.0-6.5μm,颜色为白色。
河砂粒径为0.35-0.55mm,细度模数为2.3-3.0。
碎石采用石灰岩碎石,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压碎指数为5.1%。
纳米二氧化钛平均粒径为30nm,比表面积为295m2/g,体积密度为0.22g/cm3,颜色为白色。
减水剂选用萘系减水剂,外观为褐黄色,PH值7-9,粉剂,纯度≥92%。
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铣销型钢纤维和碳纤维混合得到。PVA纤维是以高聚合度的优质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合成纤维,纤维直径为40μm,长度为6mm,线密度为0.91g/cm3;铣销型钢纤维长度为15mm、直径为0.32mm;碳纤维采用无胶3mm短切碳纤维,直径为22μm。
水为普通自来水。
本发明的高强抗冻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步骤一∶称量超细石英砂、沸石粉、河砂、碎石倒入搅拌机,搅拌时间4-6min,得到初级混合物;
步骤二∶再将水泥、减水剂、纳米二氧化钛、混合纤维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初级混合物中,搅拌3-5min,得到次级混合物;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得次级混合物中分两次加水,分别搅拌10-15min,然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即可得到所需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表1中的实验组1-11的混凝土材料。实验组12的配方与实验组1相同,但是其制备方法采用普通制备方法:将所有材料一次性加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27-41min。
具体配方如表1中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050415040000051
对表1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性能检测:
劈裂抗拉强度:参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作标准试块,测量标准试块养护7d和28d的劈裂抗拉强度;
抗冻性能测试:参照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做标准试块并养护28d,采用快冻法测试,通过不同冻融循次数下试块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来对抗冻性能进行评价。
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4050415040000061
从表1、2实验结果看出,除了实验组8、10、11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冻性能不够理想外,其余实验组的混凝土均达到了优良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冻性能,均能够用于实际工程应用中解决混凝土抗冻抗开裂问题,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中,以实验组2、4的混凝土效果尤为突出,实验组3的混凝土性能最优。实验组1-5的混凝土的性能优于实验组6-12的性能。
将实验组6与实验组1的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超细石英砂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在初期拌合时的和易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
将实验组7与实验组1的性能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添加沸石粉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减缓冻融环境下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的衰减。
实验组8中未掺入纳米二氧化钛,与实验组1相比表现出较低的劈裂抗拉强度,抗冻性能也明显降低,主要因为纳米二氧化钛粒径极小,可以填充混凝土内部的微小孔隙,提高其密实度,同时能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
实验组9中混合纤维未添加PVA纤维,实验组10去中除PVA纤维与碳纤维,只采用铣销型钢纤维,与实验组1相比,力学性能与冻融环境下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明显降低,说明将三种纤维混合掺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性能的提升要比两种纤维和单一纤维的效果要更好。
实验组11将纤维全部去除,与实验组1相比,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下降幅度更大,抵抗外力拉裂混凝土的能力快速下降,冻融环境下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在实验组10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
实验组12中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采用普通方式,一次性将所有材料加水搅拌,与实验组1中分阶段搅拌相比,水泥水化反应不充分,混凝土和易性差,养护一定天数后劈裂抗拉强度与抵抗冻融循环能力都有所降低,说明采用本申请实验组1中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裂防冻性能。
实验组8、10、11制备的混凝土其28d劈拉强度低于6MPa,且300次冻融循环后的抗压与劈拉强度较低,与其他实验组相比,不能更好地解决混凝土抗冻抗开裂问题,不宜应用在实际工程中。

Claims (10)

1.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水泥360-400份;
掺合料80-240份,所述掺合料由石英砂和沸石粉按照重量份数比0-240:0-240混合得到;
细骨料700-740份;
粗骨料760-800份;
二氧化钛粉2-6份;
混合纤维30-50份,所述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按照质量比0-2:0.5-1.5:0.5-2混合得到;
减水剂9-13份;
水18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选自河砂、淡化海砂、人工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粗骨料为碎石,所述碎石选自玄武岩碎石、石灰岩碎石、花岗岩碎石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石英砂为超细石英砂,
所述二氧化钛粉为纳米二氧化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
所述超细石英砂粒径为0.041mm-0.074mm,
所述沸石粉平均粒径为5.0-6.5μm,
所述细骨料为河砂,河砂粒径为0.35-0.55mm,
所述碎石采用石灰岩碎石,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平均粒径为2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
所述PVA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5-40μm,长度为6-12mm;钢纤维长度为15-25mm、直径为0.32-0.48mm;碳纤维直径16-22μm,长度为3-15mm;优选钢纤维为铣销型钢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掺合料由石英砂和沸石粉按照重量份数比80-100:120-140混合得到,所述混凝土中掺合料的重量份数为200-240份;
所述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按照质量比0.5-2:0.5-1.0:0.5-2混合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
水泥370-390份;
掺合料210-230份,所述掺合料由石英砂和沸石粉按照重量份数比85-95:125-135混合得到;
细骨料710-730份;
粗骨料770-790份;
二氧化钛粉3-5份;
混合纤维34-45份,所述混合纤维由PVA纤维、钢纤维、碳纤维按照质量比1-2:0.5:0.5-1.5混合得到;
减水剂10-12份;
水185-195份。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有材料一次性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养护得到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除水以外的所有材料一次性加入搅拌机中,然后加水搅拌25-50min,养护得到混凝土。
9.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称量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倒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得到初级混合物;
步骤二∶再将水泥、减水剂、二氧化钛粉、混合纤维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初级混合物中,搅拌均匀,得到次级混合物;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得次级混合物中加水,搅拌均匀,养护即可得到高性能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称量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倒入搅拌机,搅拌时间4-10min,得到初级混合物;
步骤二∶再将水泥、减水剂、二氧化钛粉、混合纤维加入步骤一得到的初级混合物中,搅拌3-10min,得到次级混合物;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得次级混合物中分2-3次加水,每次搅拌10-15min,然后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即可得到高性能混凝土。
CN202310038721.0A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974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8721.0A CN115974493A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8721.0A CN115974493A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74493A true CN115974493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5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8721.0A Pending CN115974493A (zh) 2023-01-13 2023-01-13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744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5724A (zh) * 2023-09-08 2023-12-08 邯郸市盛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42416A (ko) * 2014-06-12 2015-12-22 경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강섬유 및 pva섬유 보강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보수공법
CN107023211A (zh) * 2017-06-14 2017-08-08 福州大学 一种含复合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电杆
CN110395947A (zh) * 2019-07-29 2019-11-01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堤边沟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
CN111439977A (zh) * 2020-04-03 2020-07-24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抗冲击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42416A (ko) * 2014-06-12 2015-12-22 경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강섬유 및 pva섬유 보강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보수공법
CN107023211A (zh) * 2017-06-14 2017-08-08 福州大学 一种含复合纤维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电杆
CN110395947A (zh) * 2019-07-29 2019-11-01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堤边沟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
CN111439977A (zh) * 2020-04-03 2020-07-24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抗冲击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超等: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工业建筑》, 30 April 2021 (2021-04-30), pages 154 - 160 *
惠建许等: "大流动度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31 August 2017 (2017-08-31), pages 52 - 55 *
明阳等: "沸石粉-石灰石粉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31 December 2012 (2012-12-31), pages 20 - 2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5724A (zh) * 2023-09-08 2023-12-08 邯郸市盛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85724B (zh) * 2023-09-08 2024-03-08 邯郸市盛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5545B (zh) 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修补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CN110256023B (zh) 一种抗冻抗渗抗裂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097B (zh) 一种低收缩低徐变抗裂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
CN110372298B (zh) 一种高强珊瑚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11533517B (zh) 一种高速铁路混凝土轨道板用快速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6315B (zh) 抗冻大体积混凝土
CN109354463B (zh) 一种抗渗抗冻c30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20620A (zh) 海水拌制、全珊瑚骨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0372304B (zh) 一种免压蒸phc管桩混凝土
CN108793905B (zh) 一种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修补中的应用
CN111848019A (zh) 一种适用于索塔结构的超高程泵送抗裂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15819049A (zh) 一种风电基础塔筒底座安装用水泥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0387A (zh) 一种超缓108小时c30水下混凝土
CN113185237A (zh) 一种纳米增强相变抗冻混凝土拌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267A (zh) 一种应用机制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70821A (zh) 一种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74493A (zh) 一种抗冻抗开裂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35200A (zh) 一种高强抗渗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92362A (zh) 一种建筑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8646A (zh) 高性能碱激发矿渣基海水珊瑚骨料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CN103043970A (zh) 一种核电站用混凝土
CN1876593A (zh) 一种硅酸盐水泥
CN115321924B (zh) 地下结构工程用耐久自密实填充混凝土材料
CN109704620B (zh) 适用于寒冷干燥环境的混凝土掺和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4711A (zh) 一种高耐久性无机植筋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