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8023A -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8023A
CN115968023A CN202211697940.1A CN202211697940A CN115968023A CN 115968023 A CN115968023 A CN 115968023A CN 202211697940 A CN202211697940 A CN 202211697940A CN 115968023 A CN115968023 A CN 115968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eset
resynchronization
time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79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天阳
王涛
朱凌
王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ayu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79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8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8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80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从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根据重同步时间偏移和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从而,通过周期性地与中心设备进行时间重同步,在减小时延的基础上,也降低了待机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时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讲机作为一种即时通信设备,在局域范围内深受人们喜爱。
现有的对讲机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小型化,所以对于功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讲机的通信时延的大小也是对讲机的关键指标,但是想要更低的待机功耗就要更大的待机休眠间隔,从而造成更大的接通时延,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亟需一种能解决时延和待机功耗之间矛盾的对讲机通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降低时延和降低待机功耗之间矛盾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对讲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
从所述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
根据所述重同步时间偏移和所述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与所述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
可选地,所述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包括:
在第一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一重同步信号;
对所述第一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一增益系数;
在第二周期内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所述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二重同步信号;所述第二周期和所述第一周期的间隔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二重同步信号为与所述第一重同步信号相同的信号;
所述从所述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增益系数,对所述第二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处理;
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为所述重同步时间偏移。
可选地,在所述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在所述预设频点发送的初始同步信号;
从所述初始同步信号中确定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
根据所述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所述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与所述中心设备进行初始同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对讲终端设备具有待发送数据,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和辅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数据信号用于使得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基于在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所述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并在重同步之后基于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继续进行数据信号的接收。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跳频序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对讲终端设备处于数据接收状态,则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
基于在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在重同步之后基于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接收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信号。
可选地,所述基于在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包括:
从所述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
根据所述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和所述一个频点对应的时间,与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确定所述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则从所述数据接收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包括:
在第三周期内接收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
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二增益系数;
在第四周期内接收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四周期和所述第三周期的间隔为所述第二预设周期,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为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相同的信号;
所述从所述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增益系数,对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进行增益处理;
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将所述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作为所述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讲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发送器、接收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发送器、所述接收器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对讲通信方法;所述发送器用于将所述处理器得到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其它终端设备。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从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根据重同步时间偏移和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从而,通过周期性地与中心设备进行时间重同步,在减小时延的基础上,也降低了待机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信号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益处理后的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同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讲通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过程中的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信号的帧格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增益处理后的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标:100-中心设备、200-对讲终端设备、1001-接收模块、1002-确定模块、1003-同步模块、1004-发送模块、1101-处理器、1102-发送器、1103-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为降低对讲机待机功耗以及接通时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所应用的通信系统进行解释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中心设备100、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中心设备100与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通信连接,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两两之间也通信连接。
示例地,中心设备100为可以进行发送广播信号的设备,且有电源供电或有大功率电池的设备,也可以为基站,用于向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发送信号。对讲终端设备200可以为数字对讲机,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用于接收中心设备100发送的信号。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任一对讲终端设备200都可以作为发送端,向其它对讲终端设备200发送广播信号,任一对讲终端设备200也都可以作为接收端,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200发送的广播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固定局域范围内,例如,小区、公园、工厂等等。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的使用范围为该固定局域范围。中心设备100设置在该固定局域范围的中心位置附近,使得中心设备100与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都适中,便于多个对讲终端设备200接收中心设备100发送的信号。
如下通过具体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通信系统中的对讲终端设备,该对讲终端设备可以为具有发送、接收、处理功能的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
在整个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中心设备持续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上周期性地发送同步信号。以使得多个对讲终端设备接收到同步信号,并基于同步信号校准对讲终端设备与中心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其中,预设频点固定不变,中心设备和多个对讲终端设备之间都可以通过预设频点进行接收、发送信号。
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表明该对讲终端设备已经在持续接收中心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并已基于上一轮的同步信号完成了上一轮的时间同步。再次接收时,只需要进行重同步,即接收中心设备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
示例地,第一预设周期可以由用户设置,此处并不限制,例如第一预设周期可以10秒。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周期不易过大,避免时间太长导致对讲终端设备与中心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过大。
S102、从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
每一帧重同步信号包括辅同步信号子帧。接收到辅同步信号之后,确定辅同步信号子帧在重同步信号中的位置。辅同步信号子帧在重同步信号中的位置可以表征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也就是接收到重同步信号时终端设备的实际时间点与终端设备本地期望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偏差。
示例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信号的帧格式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帧同步信号包括8个子帧,由左至右依次为:0子帧、1子帧、2子帧、3子帧、4子帧、5子帧、6子帧、7子帧,NPSS(Narrowband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为主同步信号,NSSS(Narrowb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为辅同步信号,NRS(NarrowbandReference Signal)为参考信号,NPBCH(Narrowban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为系统信号。0子帧和为5子帧为主同步信号,1子帧为辅同步信号,2子帧和为4子帧为参考信号,3子帧为系统信号,6子帧和7子帧为空白帧,用于间隔相邻发送的两个同步信号。
S103、根据重同步时间偏移和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
为了对比接收重同步信号时中心设备的时间与接收重同步信号时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之间的时间偏差,进而实现与中心设备进行时间重同步。根据同步信号的帧格式,以及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到重同步信号之后的预设子帧区间内,检索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根据辅同步信号在预设帧区间中的实际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确定时间偏差。进而根据时间偏差校准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实现与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
示例地,以图3所示的同步信号帧格式为例,辅同步信号在同步信号的1子帧位置。预设帧区间可以为接收到重同步信号之后的三个子帧对应的时间,辅同步信号的预设位置为预设帧区间的中间位置(第二个子帧),每一个子帧对应的时间区间可以根据信号的发射频率以及每一帧的子帧个数计算得到,例如,发射频率为100HZ,每一帧的子帧个数为10,则一个子帧对应的时间区间的长度为1ms,预设帧区间的长度为1ms。
示例地,如果在预设帧区间内检测到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跨越了第一个子帧和第二个子帧(或者,位于第一个子帧),则说明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比中心设备的时间快,且快了一定的时间(如,100us),则可将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调慢一定的时间,与中心设备实现时间重同步。如果在预设帧区间内检测到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与第二个子帧重合,则说明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与中心设备的时间同步,无需调整。如果在预设帧区间内检测到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跨越了第二个子帧和第三个子帧(或者,位于第三个子帧),则说明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比中心设备的时间慢,且慢了一定的时间(如,100us),则可将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调快一定的时间,与中心设备实现时间重同步。
示例地,预设帧区间可以为接收到重同步信号之后的三个子帧对应的时间,也可以为接收到重同步信号之后的五个子帧对应的时间,具体可以提前预设,此处并不限定。预设帧区间对应的子帧个数确定后,辅同步信号的预设位置为预设帧区间的中间位置,中间位置前后的子帧范围就是每次重同步的可调时间范围,例如,预设帧区间对应的子帧个数为3,则可调时间范围为前后一个子帧对应的时间(例如1ms);预设帧区间对应的子帧个数为5,则可调时间范围为前后两个子帧对应的时间(例如2ms)。
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通过周期性地与中心设备进行时间重同步,在启用对讲终端设备进行收发信号时,不需要进行初始同步,快速重同步所用的时间比初始同步的时间短,在减小时延的基础上,也降低了待机功耗。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从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根据重同步时间偏移和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从而,通过周期性地与中心设备进行时间重同步,在减小时延的基础上,也降低了待机功耗。
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益处理后的时间同步方法。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益处理后的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S101中的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包括:
S201、在第一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一重同步信号。
S202、对第一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一增益系数。
在收发信号时,经常会对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为提高时间同步的精度。可以先接收一个周期(第一周期)的第一重同步信号,用来确定重同步信号对应的增益系数,即第一增益系数。
示例地,对第一重同步信号的预设子帧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一增益系数。例如,预设子帧为2、3、4子帧。
S203、在第二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二重同步信号。
其中,第二周期和第一周期的间隔为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二重同步信号为与第一重同步信号相同的信号,为相邻周期接收到的重同步信号。进一步地,第一重同步信号与第二重同步信号的增益系数相同。
在确定了重同步信号增益系数之后,可基于第二周期内接收的第二重同步信号进行后续重同步操作。
进一步地,在S101中的从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包括:
S204、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二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增益处理后的第二重同步信号为原始的第二重同步信号,即中心设备发送前的第二重同步信号。
S205、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为重同步时间偏移。
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重同步信号中确定的辅同步信号时间偏移更加精准。具体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一重同步信号;对第一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一增益系数;在第二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二重同步信号;第二周期和第一周期的间隔为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二重同步信号为与第一重同步信号相同的信号;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二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为重同步时间偏移。从而,通过增益处理,提升了重同步时间偏移的精度,提升了重同步精度。
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初始同步的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同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S101中的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S301、接收中心设备在预设频点发送的初始同步信号。
对讲终端设备在刚开机时,需要和中心设备进行初始同步。完成一次初始同步之后,后续的每一次同步可采用快速重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设备周期性发送的同步信号为同一个信号,因此,初始同步信号与上述重同步信号为相同的信号,只是相对于该对讲终端设备,初始同步信号与重同步信号的接收时机不同。
S302、从初始同步信号中确定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
从初始同步信号中先确定主同步信号子帧的位置,并根据主同步信号子帧与辅同步信号的位置关系,确定辅同步信号子帧的位置。即,确定了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
示例地,如图3所示的帧格式,0子帧为主同步信号子帧,1子帧为辅同步信号子帧,确定主同步信号子帧的位置之后,就可以确定辅同步信号子帧的位置。
S303、根据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初始同步。
根据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可以确定接收初始同步信号时中心设备的时间。根据接收初始同步信号时中心设备的时间与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确定时间偏差。并基于该时间偏差调整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实现与中心设备的时间同步。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接收中心设备在预设频点发送的初始同步信号;从初始同步信号中确定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根据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初始同步。从而,在对讲终端设备开机时,先进行一次初始同步,便于后续的重同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若在接收到重同步信号之后的预设子帧区间内,未检索辅同步信号,则说明对讲终端设备与中心设备之间的时间偏差太大,重同步无法实现时间同步,需要进行初始同步,重新进行步骤S301至步骤S303。
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若对讲终端设备具有待发送数据,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包括待发送数据和辅同步信号。
其中,数据信号用于使得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基于在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并在重同步之后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继续进行数据信号的接收。
多个对讲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实现了与中心设备的时间同步之后,多个对讲终端设备之间还可以基于同步后的时间进行通信。由于已经实现了与中心设备的时间同步,多个对讲终端设备之间也间接实现了时间同步。即使存在时间偏差,也会非常小。
其中,第二预设周期为对讲终端设备的通信周期,周期性地多次发送数据信号,便于接收端成功接收到该数据信号。示例地,第二预设周期可以由用户设置,此处并不限制,例如第一预设周期可以1秒。
其中,预设跳频序列中包括多个频点,多个对讲终端设备之间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多个频点顺序进行通信。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若对讲终端设备具有待发送数据,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包括待发送数据和辅同步信号;其中,数据信号用于使得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基于在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并在重同步之后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继续进行数据信号的接收。从而,多个对讲终端设备与中心设备的时间同步之后,降低了多个对讲终端设备之间通信的时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中心设备发送的预设跳频序列。
中心设备在发送的同步信号的时候,每一帧同步信号可携带预设跳频序列,统一跳频序列,便于多个对讲终端设备之间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多个频点顺序进行通信。
示例地,若采用基站充当中心设备的作用,基站未携带跳频信息,需要为基站预设一个跳频序列。
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对讲通信的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讲通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数据接收状态,则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
中心设备在发送的同步信号的时候,每一帧同步信号可携带预设跳频序列。对讲终端设备在接收同步信号时,会接收到中心设备发送的预设跳频序列。
若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发送数据信号时,当前对讲终端设备就处于数据接收状态时,会周期性地接收信号。具体地,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
S402、基于在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根据辅同步信号的子帧位置可以确定发送辅同步信号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时间。并将本地时间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时间进行同步。
由于当前终端设备以及其他终端设备都与中心设备实现了初始同步、重同步,因此,当前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之间只需要进行重同步,在确保减小时延的同时,节省了同步所花费的时间,降低了功耗。
S403、在重同步之后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
实现了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重同步之后,接可以与其他终端正常通信,接收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具体地,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
所有的对讲终端设备都基于预设跳频序列进行通信,因此,实现了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重同步之后,其他终端设备会在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发送数据信号,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可以接收到该数据信号。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数据接收状态,则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基于在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在重同步之后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从而,在通信过程中,在确保减小时延的同时,节省了同步所花费的时间,降低了功耗。
在上述图6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讲通信过程中的时间同步方法。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过程中的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S402中的基于在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包括:
S501、从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
每一帧数据信号包括辅同步信号子帧和数据子帧。接收到数据信号之后,确定辅同步信号子帧在数据信号中的位置。辅同步信号子帧在数据信号中的位置可以表征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也就是接收到辅同步信号时终端设备的实际时间点与终端设备本地期望的接收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偏差。
示例地,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信号的帧格式示意图。如图8所示,一帧数据信号包括8个子帧,由左至右依次为:0子帧、1子帧、2子帧、3子帧、4子帧、5子帧、6子帧、7子帧,NSSS(Narrowb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为辅同步信号,NPDSCH(Narrow B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为数据信号。1子帧为辅同步信号,2-5子帧为数据信号,0、6、7子帧为空白帧,用于间隔相邻发送的两个同步信号。
S502、根据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和一个频点对应的时间,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为了对比接收辅同步信号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时间与接收辅同步信号时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之间的时间偏差,进而实现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时间重同步。根据数据信号的帧格式,以及接收频点对应的时间,在接收到辅同步信号之后的预设子帧区间内,检索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根据辅同步信号在预设帧区间中的实际位置和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确定时间偏差。进而根据时间偏差校准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实现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示例地,以图8所示的数据信号帧格式为例,辅同步信号在数据信号的1子帧位置。预设帧区间可以为接收到数据信号之后的三个子帧对应的时间,辅同步信号的预设位置为预设帧区间的中间位置(第二个子帧),每一个子帧对应的时间区间可以根据信号的发射频率以及每一帧的子帧个数计算得到,例如,发射频率为100HZ,每一帧的子帧个数为10,则一个子帧对应的时间区间的长度为1ms,预设帧区间的长度为1ms。
示例地,如果在预设帧区间内检测到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跨越了第一个子帧和第二个子帧(或者,位于第一个子帧),则说明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比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时间快,且快了一定的时间(如,100us),则可将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调慢一定的时间,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实现时间重同步。如果在预设帧区间内检测到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与第二个子帧重合,则说明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比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时间同步,无需调整。如果在预设帧区间内检测到辅同步信号的实际位置跨超了第二个子帧和第三个子帧(或者,位于第三个子帧),则说明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比其它对讲终端设备的时间慢,且慢了一定的时间(如,100us),则可将对讲终端设备的本地时间调快一定的时间,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实现时间重同步。
示例地,预设帧区间可以为接收到数据信号之后的三个子帧对应的时间,也可以为接收到数据信号之后的五个子帧对应的时间,具体可以提前预设,此处并不限定。预设帧区间对应的子帧个数确定后,辅同步信号的预设位置为预设帧区间的中间位置,中间位置前后的子帧范围就是每次重同步的可调时间范围,例如,预设帧区间对应的子帧个数为3,则可调时间范围为前后一个子帧对应的时间(例如1ms);预设帧区间对应的子帧个数为5,则可调时间范围为前后两个子帧对应的时间(例如2ms)。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从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根据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和一个频点对应的时间,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从而,在确保减小时延的同时,节省了同步所花费的时间,降低了功耗。
在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确定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则从数据接收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若无法确定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则无法完成时间同步,不进行数据同步,以降低功耗。
在上述图7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增益处理后的时间同步方法。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增益处理后的时间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S401中的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包括:
S601、在第三周期内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
S602、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二增益系数。
在收发信号时,经常会对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为提高时间同步的精度。可以先接收一个周期(第三周期)的第一数据信号,用来确定数据信号对应的增益系数,即第二增益系数。
示例地,对第一数据步信号的预设子帧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二增益系数。例如,预设子帧为2、3、4子帧。
S603、在第四周期内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二数据信号。
第四周期和第三周期的间隔为第二预设周期,第二数据信号为与第一数据信号相同的信号,为相邻周期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一步地,第一数据信号与第二数据信号的增益系数相同。
在确定了数据信号增益系数之后,可基于第四周期内接收的第二数据信号进行后续重同步操作。
进一步地,在S501中的从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包括:
S604、根据第二增益系数,对第二数据信号进行增益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为原始的第二数据信号,即其他对讲终端设备发送前的第二数据信号。
S605、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将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作为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
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中确定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更加精准。具体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周期内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二增益系数;在第四周期内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二数据信号;第四周期和第三周期的间隔为第二预设周期,第二数据信号为与第一数据信号相同的信号;根据第二增益系数,对第二数据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将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作为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从而,通过增益处理,提升了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的精度,提升了重同步精度。
下述对用以执行的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等进行说明,其具体的实现过程以及技术效果参见上述,下述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对讲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
确定模块1002,用于从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
同步模块1003,用于根据重同步时间偏移和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在第一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一重同步信号;对第一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一增益系数;在第二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二重同步信号;第二周期和第一周期的间隔为第一预设时间间隔,第二重同步信号为与第一重同步信号相同的信号;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10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增益系数,对第二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为重同步时间偏移。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中心设备在预设频点发送的初始同步信号。
进一步地,确定模块1002,还用于从初始同步信号中确定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
进一步地,同步模块1003,还用于根据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与中心设备进行初始同步。
发送模块1004,用于若对讲终端设备具有待发送数据,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数据信号包括待发送数据和辅同步信号;其中,数据信号用于使得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基于在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并在重同步之后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继续进行数据信号的接收。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中心设备发送的预设跳频序列。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若对讲终端设备处于数据接收状态,则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
进一步地,同步模块1003,还用于基于在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在重同步之后基于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号。
进一步地,同步模块1003,具体用于从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根据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和一个频点对应的时间,与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进一步地,同步模块1003,具体用于若无法确定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则从数据接收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1001,具体还用于在第三周期内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对第一数据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二增益系数;在第四周期内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二数据信号;第四周期和第三周期的间隔为第二预设周期,第二数据信号为与第一数据信号相同的信号;
进一步地,同步模块1003,具体用于还用于根据第二增益系数,对第二数据信号进行增益处理;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将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作为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讲终端设备的示意图,该对讲终端设备可以是具备处理、发送、接收功能的设备。如图11所示:
该对讲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1101、发送器1102、接收器1103。处理器1101与发送器1102、接收器1103通过总线通信连接。
接收器1103用于接收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1101。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发送器1102用于将处理器1101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其它终端设备。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对讲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对讲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对讲终端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则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
从所述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
根据所述重同步时间偏移和所述第一预设周期的时间,与所述中心设备进行重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包括:
在第一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一重同步信号;
对所述第一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一增益系数;
在第二周期内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所述预设频点发送的第二重同步信号;所述第二周期和所述第一周期的间隔为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第二重同步信号为与所述第一重同步信号相同的信号;
所述从所述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重同步时间偏移,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增益系数,对所述第二重同步信号进行增益处理;
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重同步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为所述重同步时间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接收中心设备基于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在预设频点发送的重同步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在所述预设频点发送的初始同步信号;
从所述初始同步信号中确定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
根据所述主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和所述辅同步信号的初始接收时间,与所述中心设备进行初始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对讲终端设备具有待发送数据,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5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包括所述待发送数据和辅同步信号;
其中,所述数据信号用于使得其它对讲终端设备基于在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所述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并在重同步之后基于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继0续进行数据信号的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数据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跳频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5若所述对讲终端设备处于数据接收状态,则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
基于在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在重同步之后基于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的下一频点接收所述其它对讲0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在所述预设跳频序列中一个频点接收到的所述数据信号中的辅同步信号,与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包括:
从所述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
5根据所述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和所述一个频点对应的时间,与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进行重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无法确定所述数据信号中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则从所述数据接收状态进入待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数据信号,包括:
在第三周期内接收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
对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进行增益识别,得到第二增益系数;
在第四周期内接收所述其它对讲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预设周期基于预设跳频序列周期性发送的第二数据信号;所述第四周期和所述第三周期的间隔为所述第二预设周期,所述第二数据信号为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相同的信号;
所述从所述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增益系数,对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进行增益处理;
从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中确定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将所述增益处理后的第二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作为所述数据信号的辅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
10.一种对讲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发送器、接收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发送器、所述接收器通过总线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对讲通信方法;所述发送器用于将所述处理器得到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其它终端设备。
CN202211697940.1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5968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7940.1A CN11596802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7940.1A CN11596802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8023A true CN115968023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7940.1A Pending CN11596802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80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8586A (zh) * 2023-08-30 2023-09-29 芯迈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在待机态下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8586A (zh) * 2023-08-30 2023-09-29 芯迈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在待机态下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6828586B (zh) * 2023-08-30 2023-11-14 芯迈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在待机态下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17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neighbor cel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2515603B1 (en) Improved scheduling on CPRI interface of remote Node B
US20140301375A1 (en) Timing advance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wifi network
US106807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time division duplex configuration of secondary serving cell, and base station
CN110875818A (zh) 时钟同步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5968023A (zh) 一种对讲机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17024578A1 (zh) 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1132303B (zh) 一种低功耗高实时性的无线下行通信方法
US2021034544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EP2323454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5706283A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base station transmits signal indicating whether or not message is valid to terminal stations
US2010027209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reation of a User Channel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Digital Storage Mediu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3395753B (zh) 一种无线终端与基站同步的方法、系统及无线终端
JP2006510011A (ja) 全地球測位衛星の探索及び捕捉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5551067A (zh)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29382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同步时间点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970989B2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無線フレーム同期方法及び基地局
US10701716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transmitting speech information
CN11693987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定时调整方法、基站和设备
CN101998471B (zh) 一种解决近距离终端时序抖动接入误检的方法及系统
US20220022153A1 (e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program
JP5223409B2 (ja) デジタル無線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07193525A (ja) 無線通信網の同期方式
CN117560757A (zh) 一种用于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全双工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020105920A1 (en) Audio broadcast in cordless digita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