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7984A -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7984A
CN115967984A CN202111181742.5A CN202111181742A CN115967984A CN 115967984 A CN115967984 A CN 115967984A CN 202111181742 A CN202111181742 A CN 202111181742A CN 115967984 A CN115967984 A CN 115967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congestion
air interface
ratio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17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鲜柯
孔胜淼
董庆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17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79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7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7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并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Description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技术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点,目前5G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部署和应用,特别是在部分企业和部分行业领域中,5G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终端只能统计5G和4G网络下的实时空口速率,无法根据空口的无线测量信息,获取可以达到的最大空口速率。因此无法根据最大空口速率,令应用层降低或提高上行速率,从而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用以解决无法根据最大空口速率,令应用层降低或提高上行速率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包括:
缓存数据量统计模块,用于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拥塞程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应用层上行速率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所述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所述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从而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六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以下各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终端与基站间通过无线空口进行连接,无线空口也称为空中接口(空口),终端的空口与基站的空口之间建立的链路称为无线链路,无线链路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终端通过上行链路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的过程是数据上行的过程,基站通过下行链路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终端的过程是数据下行的过程。
数据上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封装,依次经过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其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属于无线接口协议栈。无线接口协议是空中接口的标准和规范,主要是用来处理终端和基站之间无线链路的数据,建立、重配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的。无线接口协议栈中,数据链路层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
此外,在数据上行的过程中终端需要向基站发送调度请求(SR),基站在收到调度请求后会给终端发送上行调度指示。示例性地,上行调度指示可以是:上行调度授权(ULgrant)、资源分配通知等。
但是,在数据上行的过程中,终端只能统计5G和4G网络下的实时空口速率,无法根据空口的无线测量信息,获取可以达到的最大空口速率。因此无法根据最大空口速率及实时空口速率,调整应用层速率,从而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通过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从而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的流畅运行。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针对无法根据最大空口速率及实时空口速率,调整应用层速率的问题,提供了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应用于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该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应用于其他设备,本实施例以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本实施例中,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基于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判断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并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以保证应用层业务的流畅运行。
示例性地,可以周期性地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或者定时地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其中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的周期或定时时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的周期的长度可以在1毫秒到1000毫秒之间,如1毫秒、10毫秒、400毫秒、800毫秒、1000毫秒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该步骤中,首先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获取终端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的时间间隔可以由终端配置。
步骤S102、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在获取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之后,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除以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得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的大小,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可以和上行PDCP层当前缓存数据量同步获取,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可以配置至少一个比率阈值,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与比率阈值做比较,从而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例如,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大于比率阈值,则认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严重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小于且比率阈值,则认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严重拥塞。
可选地,可以配置至少一个比率阈值,根据比率阈值确定比率范围,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例如,将小于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一比率范围,将大于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二比率范围,且指定映射关系为:第一比率范围对应非严重拥塞,第二比率范围对应严重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一比率范围内,则认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严重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二比率范围内,则认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严重拥塞。另外,非严重拥塞还可以包括非拥塞、普通拥塞等多个不同的拥塞程度。
又例如,配置两个比率阈值,包括第一比率阈值、第二比率阈值,且第一比率阈值小于第二比率阈值。将小于或等于第一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三比率范围,将大于第一比率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四比率范围,将大于第二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五比率范围。且指定映射关系为:第三比率范围对应非拥塞,第四比率范围对应普通拥塞;第五比率范围对应严重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三比率范围内,则认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四比率范围内,则认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五比率范围内,则认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严重拥塞。
步骤S103、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示例性地,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例如,应用层业务可以为视频回传业务,可以通过调整应用层业务的视频回传业务的码率和分辨率,来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从而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其中,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可以是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或者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
示例性的,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严重拥塞,说明上行空口当前处于严重拥塞的状态,则减小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说明上行空口当前处于非拥塞的状态,则增大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说明上行空口当前处于普通拥塞(也即拥塞不严重)的状态,则可以不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从而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实施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根据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确定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如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01、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本实施例中,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基于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判断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并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以保证应用层业务的流畅运行。
示例性地,可以周期性地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或者定时地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其中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的周期或定时时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的周期的长度可以在1毫秒到1000毫秒之间,如1毫秒、10毫秒、400毫秒、800毫秒、1000毫秒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该步骤中,首先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获取终端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的时间间隔可以由终端配置。
在获取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之后,通过步骤S202-S203,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步骤S202、计算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
具体地,在获取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之后,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除以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得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可以和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同步获取,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203、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该步骤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根据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确定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比率范围可以根据比率阈值划分,比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例如可以在1%到100%之间,如1%、20%、60%、80%、100%等。
本实施例中,根据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可以确定多个比率范围,比率范围的数量等于比率阈值的数量加1。
指定映射关系包括比率范围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不同,不同拥塞程度对应的应用层上行速率的调整方式不同。
其中,比率阈值、指定映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本实施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三个比率阈值,包括第三比率阈值、第四比率阈值、第五比率阈值,且第三比率阈值、第四比率阈值、第五比率阈值依次增大。将小于或等于第三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六比率范围,将大于第三比率阈值、小于或等于第四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七比率范围,将大于第四比率阈值、小于或等于第五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八比率范围,将大于第五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九比率范围。可以设置指定映射关系为:第六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第七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第八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第九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其中,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均属于严重拥塞。
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三个比率阈值,分别为20%、60%和80%,将小于或等于2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六比率范围,将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七比率范围,将大于60%且小于或等于8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八比率范围,将大于8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九比率范围。指定映射关系为:第六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第七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第八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第九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小于或等于20%的第六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的第七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60%且小于或等于80%的第八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80%的第九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
示例性的,设置一个第六比率阈值,小于或等于第六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为第十比率范围,大于第六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为第十一比率范围;指定映射关系为:第十比率范围对应非严重拥塞,第十一比率范围对应严重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严重拥塞,则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或不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一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严重拥塞,则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
步骤S204、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通过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示例性地,该步骤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通过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例如,应用层业务可以为视频回传业务,可以通过调整应用层业务的视频回传业务的码率和分辨率,来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从而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其中,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可以是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或者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该步骤中,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严重拥塞,则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
可选地,严重拥塞包括至少两个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当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不同等级的预设拥塞时,对应用层上行速率的减小量不同。
示例性地,严重拥塞包括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该步骤中,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一增量;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二增量。
其中,第一增量大于第二增量。第一增量和第二增量均可以根据实际应该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严重拥塞可以包括一级拥塞、二级拥塞和三级拥塞。该步骤中,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三增量;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四增量;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三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五增量。
其中,第三增量大于第四增量,第四增量大于第五增量。第三增量、第四增量和第五增量均可以根据实际应该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该步骤中,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可以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
示例性地,非拥塞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例如一级非拥塞、二级非拥塞,当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不同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时,对应用层上行速率的增加量不同。
可选地,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则可以不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示例性地,上行空口的拥塞程度可以包括严重拥塞、普通拥塞和非拥塞,其中,严重拥塞可以包括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六增量;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七增量;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则维持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增加第八增量。其中,第六增量大于第七增量,例如,第六增量可以为4兆位每秒、第七增量可以为2兆位每秒;或者,第六增量可以为5兆位每秒,第七增量可以为1兆位每秒,第六增量、第七增量、第八增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
示例性地,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可以通过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调整指示,该调整指示用于指示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
以上行空口的拥塞程度包括一级拥塞、二级拥塞、普通拥塞和非拥塞为例,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第一下调指示,第一下调指示用于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六增量;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第一下调指示,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六增量,从而大幅度下调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第二下调指示,第二下调指示用于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七增量;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第二下调指示,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七增量,从而正常幅度下调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维持指示,维持指示用于指示应用层不调整上行速率;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维持指示,则不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上调指示,上调指示用于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增加第八增量;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上调指示,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增加第八增量,从而上调应用层上行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从而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避免上行空口拥堵,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实施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获取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若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若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对于同一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高于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如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01、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本实施例中,可以每间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基于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判断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并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以保证应用层业务的流畅运行。
示例性地,可以周期性地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或者定时地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流程。其中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的周期或定时时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的周期的长度可以在1毫秒到1000毫秒之间,如1毫秒、10毫秒、400毫秒、800毫秒、1000毫秒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该步骤中,首先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获取终端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的时间间隔可以由终端配置。在获取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之后,通过步骤S302-S306,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及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步骤S302、计算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
具体地,在获取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之后,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除以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得到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可以在收到上行调度指示后获取,或者可以和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同步获取,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303、获取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
本实施例中,上行调度指示是指基站发送给终端的指示信息,例如上行调度授权(UL grant)、资源分配通知等。
本实施例中,获取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需要在判断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之前进行。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S303可以和步骤S301并行地进行,步骤S303也可以在步骤S301之前进行。
步骤S304、判断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配置和调整,例如,预设时长可以在1毫秒到1000毫秒之间,如1毫秒、10毫秒、400毫秒、800毫秒、1000毫秒等,预设时长也可以小于1毫秒,如300微秒、500微秒、800微秒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该步骤中,若确定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执行步骤S305,根据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若确定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执行步骤S306,根据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本实施例中,对于同一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高于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示例性地,对于第一映射关系,可以设置两个比率阈值,包括第七比率阈值、第八比率阈值,且第七比率阈值小于第八比率阈值。比率范围根据比率阈值确定,依次为:第十二比率范围、第十三比率范围、第十四比率范围。第一映射关系可以为:第十二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非严重拥塞,第十三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第十四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其中,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均属于严重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二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严重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三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四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
示例性地,对于第二映射关系,可以设置三个比率阈值,包括第九比率阈值、第十比率阈值、第十一比率阈值,且第九比率阈值、第十比率阈值、第十一比率阈值依次增大。比率范围可以根据比率阈值确定,依次为第十五比率范围、第十六比率范围、第十七比率范围、第十八比率范围。第二映射关系为:第十五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第十六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第十七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第十八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五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六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一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第十八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
例如,第一映射关系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0%的第十二比率范围对应非严重拥塞,大于20%、小于或等于60%的第十三比率范围对应二级拥塞,大于60%的第十四比率范围对应一级拥塞;第二映射关系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0%的第十五比率范围对应非拥塞,大于20%、小于或等于60%的第十六比率范围对应普通拥塞,大于60%、小于或等于80%的第十七比率范围对应二级拥塞,大于80%的第十八比率范围对应一级拥塞。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是13%为例,如果根据第一映射关系,13%在小于或等于20%的第十二比率范围内,确定拥塞程度是非严重拥塞。如果根据第二映射关系,13%在小于或等于20%的第十五比率范围内,确定拥塞程度是非拥塞。以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是76%为例,如果根据第一映射关系,76%在大于60%的第十四比率范围内,确定拥塞程度是一级拥塞。如果根据第二映射关系,76%在大于60%、小于或等于80%的第十七比率范围内,确定拥塞程度是二级拥塞。
步骤S305、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示例性地,该步骤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确定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比率范围可以根据比率阈值划分,比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例如可以在1%到100%之间,如1%、20%、60%、80%、100%等。
本实施例中,根据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可以确定多个比率范围,比率范围的数量等于比率阈值的数量加1。
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比率范围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不同,不同拥塞程度对应的应用层上行速率的调整方式不同。
其中,比率阈值、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本实施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比率阈值,包括第七比率阈值、第八比率阈值,且第七比率阈值小于第八比率阈值;将小于或等于第七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二比率范围,将大于第七比率阈值、小于或等于第八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三比率范围,将大于第八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四比率范围。可以设置第一映射关系为:第十二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非严重拥塞,第十三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第十四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
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比率阈值:20%和60%,确定小于或等于20%的数值范围为第十二比率范围,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的数值范围为第十三比率范围,大于60%的数值范围为第十四比率范围。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小于或等于20%的第十二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严重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的第十三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60%的第十四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
步骤S306、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该步骤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确定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比率范围可以根据比率阈值划分,比率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例如可以在1%到100%之间,如1%、20%、60%、80%、100%等。
本实施例中,根据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可以确定多个比率范围,比率范围的数量等于比率阈值的数量加1。
第二映射关系包括比率范围和拥塞程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不同,不同拥塞程度对应的应用层上行速率的调整方式不同。
其中,比率阈值、第二映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本实施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三个比率阈值,包括第九比率阈值、第十比率阈值、第十一比率阈值,且第九比率阈值、第十比率阈值、第十一比率阈值依次增大。将小于或等于第九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五比率范围,将大于第九比率阈值、小于或等于第十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六比率范围,将大于第十比率阈值、小于或等于第十一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七比率范围,将大于第十一比率阈值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八比率范围。可以设置第二映射关系为:第十五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第十六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第十七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第十八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
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三个比率阈值:20%、60%和80%,将小于或等于2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五比率范围,将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六比率范围,将大于60%且小于或等于8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七比率范围,将大于80%的数值范围确定为第十八比率范围。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小于或等于20%的第十五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60%的第十六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60%且小于或等于80%的第十七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若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在大于80%的第十八比率范围内,则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
步骤S307、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通过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该步骤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通过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例如,应用层业务可以为视频回传业务,可以通过调整应用层业务的视频回传业务的码率和分辨率,来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从而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其中,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可以是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或者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该步骤中,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严重拥塞,则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
可选地,严重拥塞包括至少两个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当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不同等级的预设拥塞时,对应用层上行速率的减小量不同。
示例性地,严重拥塞包括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该步骤中,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一增量;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二增量。
其中,第一增量大于第二增量。第一增量和第二增量均可以根据实际应该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严重拥塞可以包括一级拥塞、二级拥塞和三级拥塞。该步骤中,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三增量;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四增量;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三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五增量。
其中,第三增量大于第四增量,第四增量大于第五增量。第三增量、第四增量和第五增量均可以根据实际应该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该步骤中,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可以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
示例性地,非拥塞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例如一级非拥塞、二级非拥塞,当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不同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时,对应用层上行速率的增加量不同。
可选地,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则可以不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示例性地,上行空口的拥塞程度可以包括严重拥塞、普通拥塞和非拥塞,其中,严重拥塞可以包括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六增量;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七增量;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则维持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增加第八增量。其中,第一增量大于第二增量,例如,第六增量可以为4兆位每秒、第七增量可以为2兆位每秒,或者,第六增量可以为5兆位每秒,第七增量可以为1兆位每秒,第六增量、第七增量、第八增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
示例性地,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可以通过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调整指示,该调整指示用于指示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
以上行空口的拥塞程度包括一级拥塞、二级拥塞、普通拥塞和非拥塞为例,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第一下调指示,第一下调指示用于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一增量;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第一下调指示,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一增量,从而大幅度下调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第二下调指示,第二下调指示用于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二增量;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第二下调指示,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二增量,从而正常幅度下调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普通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维持指示,维持指示用于指示应用层不调整上行速率;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维持指示,则不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向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发送上调指示,上调指示用于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增加第三增量;应用层的应用程序若接收到上调指示,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增加第三增量,从而上调应用层上行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获取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若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若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第一映射关系或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可以更好的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从而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实施例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可以执行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该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40包括:缓存数据量统计模块401,拥塞程度确定模块402和应用层上行速率调整模块403。
具体地,缓存数据量统计模块401,用于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拥塞程度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应用层上行速率调整模块403,用于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从而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实施例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6所示,拥塞程度确定模块402,包括:
间隔时长获取单元4021,用于获取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
拥塞程度确定单元4022,用于若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拥塞程度确定单元4022,还用于若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对于同一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和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高于根据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值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可选地,拥塞程度确定单元4022,包括:
比率范围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
拥塞程度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将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确定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指定映射关系为第一映射关系或者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如图6所示,应用层上行速率调整模块403,包括:
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单元4031,用于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严重拥塞,则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严重拥塞包括至少一种预设拥塞程度。
可选的,严重拥塞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当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不同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时,对应用层上行速率的减小量不同。
可选地,严重拥塞程度包括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严重拥塞程度,则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包括:
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单元4031,还用于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一增量;若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二增量;其中,第一增量大于第二增量。
可选的,如图6所示,应用层上行速率调整模块403,还包括:
应用层上行速率增大单元4032,用于若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增大应用层上行速率。
可选的,应用层上行速率调整模块403,还用于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通过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获取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若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若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第一映射关系或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可以更好的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从而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实施例六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7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
其中,处理器701运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根据缓存数据量占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根据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从而能够避免上行空口拥堵,并且合理利用上行资源,保证应用层业务流畅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确定,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确定,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确定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确定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确定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与上一次接收到上行调度指示的接收时刻的间隔时长;
若所述间隔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若所述间隔时长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则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对于同一比率值,根据所述比率值和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高于根据所述比率值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的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比率范围与拥塞程度的指定映射关系,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包括:
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以及配置的至少一个比率阈值,确定所述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
根据所述指定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
将所述比率所在的比率范围对应的拥塞程度,确定为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其中,所述指定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或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包括:
若确定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严重拥塞,则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所述严重拥塞包括至少一种预设拥塞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严重拥塞包括至少两个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当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不同等级的预设拥塞程度时,对应用层上行速率的减小量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严重拥塞包括一级拥塞和二级拥塞,所述若确定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属于严重拥塞,则减小应用层上行速率,包括:
若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一级拥塞,则将所述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一增量;
若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二级拥塞,则将所述应用层上行速率减小第二增量;
其中,所述第一增量大于所述第二增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为非拥塞,则增大所述应用层上行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通过调整应用层上行传输的数据量,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9.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存数据量统计模块,用于获取上行PDCP层当前的缓存数据量;
拥塞程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缓存数据量占所述上行PDCP层的缓存区容量的比率,确定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
应用层上行速率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空口当前的拥塞程度,调整应用层上行速率。
10.一种应用层速率调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81742.5A 2021-10-11 2021-10-11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5967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1742.5A CN115967984A (zh) 2021-10-11 2021-10-11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1742.5A CN115967984A (zh) 2021-10-11 2021-10-11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7984A true CN115967984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9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1742.5A Pending CN115967984A (zh) 2021-10-11 2021-10-11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79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9997B2 (en) Multi-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1372184B1 (ko) 롱텀 에볼루션 시스템에서의 업링크 고갈 회피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AU20153274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CN106954277B (zh) 一种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304411B (zh) 用于双连接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分割承载的方法及装置
Tran et al. Average waiting time of packets with different prioritie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11356172B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118053A1 (zh) 一种信道占用的判决方法及判决装置
US11902196B2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N110225594B (zh) 一种调整调度请求周期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097803A1 (zh) 资源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967984A (zh) 应用层速率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7889152B (zh) 多空口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891398B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43296A (zh) 辅小区激活方法及装置
WO2016090607A1 (zh) 回传终端、基站及无线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1224287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07726B (zh) 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EP3177067B1 (en) Network controll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2153687B (zh) 一种缓存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741534B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240187165A1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N112715050B (zh) 用于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之间的自适应优先级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WO202408215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6150109A1 (zh) 一种用户设备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