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7461A -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7461A
CN115967461A CN202111186008.8A CN202111186008A CN115967461A CN 115967461 A CN115967461 A CN 115967461A CN 202111186008 A CN202111186008 A CN 202111186008A CN 115967461 A CN115967461 A CN 115967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mast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clock do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60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梦
张利
杨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60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74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1209 priority patent/WO20230610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7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7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该方法可以将不同时钟域中的设备合并到同一时钟域中,以接受统一调度,提高用户的通信体验。

Description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的发展,同一场所(例如同一家庭、同一办公区域)往往具备多个电子设备。该多个电子设备之间可以建立一对多、多对一以及多对多的连接,形成该场所内的多设备自组网系统,从而便于该多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协同工作。
由于多设备自组网系统中的不同设备的启动时间不同或者进入该场所的时间不同,该多设备自组网系统可能具有多个时钟域。不同时钟域中的设备遵循的时钟不同,且受不同的主设备调度,可能导致在不同时钟域的设备之间发生信道干扰,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将不同时钟域中的设备合并到同一时钟域中,以接受统一调度,提高用户的通信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的时钟与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第二时钟;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指示是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其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感知到第二主设备的时钟,且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相关条件时,第一设备可以将时钟同步到第二主设备的时钟,由此,第一设备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较好时,第一设备可以将时钟同步到第二主设备的时钟,以便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包括: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较好,且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高于第一主设备时时,第一设备可以将时钟同步到第二主设备的时钟,以便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第三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第三设备为第一岛的岛主;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三设备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第二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第三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和第二时刻,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在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之后,可以辅助第一设备所在岛的岛主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使得该岛主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岛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设备,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四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第三同步指示包括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的第三时刻;至少一个第四设备根据第三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岛的岛主可以指示岛内的设备将时钟同步岛第二时钟,以便岛内的设备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二域合并请求,第二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三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第四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三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的第四时刻;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四时刻,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可以辅助第一主设备将时钟同步到第二主设备,以便第一主设备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设备,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和第一时钟同步,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不属于第一岛;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主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第五同步指示包括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的第五时刻;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根据第五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主设备可以指示其还未进行时钟同步的从设备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以便该从设备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包括第六设备和第七设备;其中,第六设备和第六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第六设备处于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第七设备处于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根据第五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包括:第七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时刻,将第七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第六设备向第七设备发送第六同步请求;第六设备接收第七设备发送的第六同步指示,第六同步指示包括第六设备发送第六同步指示的第六时刻;第六设备根据第六时刻,将第六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处于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的第六设备,可以通过与第六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的第七设备,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以便第六设备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岛中,且第一设备为第二岛的岛主;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第七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至少一个第八设备根据第七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当岛主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之后,岛主可以指示岛内的其他设备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以便岛内的其他设备接受第二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第八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八时刻,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辅助第一主设备将时钟同步到第二主设备,以便第一主设备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九设备,该至少一个第九设备不属于第二岛;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主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九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第九同步指示包括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的第九时刻;至少一个第九设备根据第九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九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主设备可以指示其还未进行时钟同步的从设备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以便该从设备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第十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至少一个第十设备根据第十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指示其还未进行时钟同步的其他设备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以便该其他设备可以接受第二主设备的调度,提高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为数据帧或管理帧;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位于数据帧或管理帧的帧头;和/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由预设的标识信息和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
也就是说,第一设备通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帧或管理帧,感知第二时钟;并且,由预设的标识信息和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可以用于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的时钟和传统Wi-Fi技术的时钟,以便第一设备开启将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的流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可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的时钟与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第二时钟;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指示是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其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包括: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第一设备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第三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第三设备为第一岛的岛主;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第三设备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第二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时刻用于第三设备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岛中,且第一设备为第二岛的岛主;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第七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第七时刻用于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将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第一主设备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第八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八时刻用于第一主设备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第十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第十时刻用于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将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主设备,其中,第二设备的时钟与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该方法包括:当第一设备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同步请求;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同步指示包括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
也就是说,当第一设备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与其之间有Wi-Fi链路的第二设备,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从而使得第一设备可以接受主设备的调度,提供用户通信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包括:第二设备按照预设的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按照预设的周期不断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使得第一设备可以保持与主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的时钟与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第一设备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第二时钟;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还用于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第一设备还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指示是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其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第一设备用于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第三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第三设备为第一岛的岛主;第一设备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三设备用于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还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第二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第三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和第二时刻,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岛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第三设备还用于向至少一个第四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第三同步指示包括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的第三时刻;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用于根据第三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设备还用于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二域合并请求,第二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主设备用于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三设备还用于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第四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三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的第四时刻;第一主设备用于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四时刻,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设备,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和第一时钟同步,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不属于第一岛;第一主设备还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第五同步指示包括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的第五时刻;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用于根据第五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包括第六设备和第七设备;其中,第六设备和第六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第六设备处于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第七设备处于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第七设备根据第五时刻,将第七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第六设备用于向第七设备发送第六同步请求;第六设备用于接收第七设备发送的第六同步指示,第六同步指示包括第六设备发送第六同步指示的第六时刻;第六设备用于根据第六时刻,将第六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岛中,且第一设备为第二岛的岛主;第一设备还用于向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第七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用于根据第七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用于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主设备用于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还用于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第八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第一主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八时刻,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九设备,至少一个第九设备不属于所述第二岛;第一主设备还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九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第九同步指示包括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的第九时刻;至少一个第九设备用于根据第九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九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第一设备还用于向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第十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用于根据第十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为数据帧或管理帧;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位于数据帧或管理帧的帧头;和/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由预设的标识信息和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所在的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通信设备的时钟与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通信设备执行: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第二时钟;当通信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将通信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指示是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通信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其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通信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通信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通信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通信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通信设备还执行:将通信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第三设备和通信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第三设备为第一岛的岛主;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通信设备还执行: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第三设备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用于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第二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通信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时刻用于第三设备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通信设备还位于第二岛中,且通信设备为第二岛的岛主;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通信设备还执行:向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第七同步指示包括通信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第七时刻用于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将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通信设备还执行: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第一主设备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第八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通信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八时刻用于第一主设备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通信设备还执行:向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第十同步指示包括通信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第十时刻用于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将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主设备,其中,第二设备的时钟与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当第一设备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设备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同步请求;第二设备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同步指示包括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指令由计算设备执行时,计算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指令被计算设备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将不同时钟域中的设备合并到同一时钟域中,使得这些设备可以接收统一调度,从而优化信道资源的调度,降低了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方法可应用的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 MAC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eacon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ync request action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omain merge request帧和domain mergeresponse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NF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其中,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合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参阅图1,随着终端设备的发展和普及,设备A1、设备A2、设备A3、设备A4、设备A5、设备A6、设备A7等多个设备可能同时位于场所100中。其中,场所100可以是指家庭、会议室等供用户活动的具有有限空间的场所。
在下文描述中,当设备A1、设备A2、设备A3、设备A4、设备A5、设备A6、设备A7,没有特别区分时,它们可以被简称为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华为智慧屏,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
Figure BDA0003299239950000091
Figure BDA0003299239950000092
系统(Harmony OS)或者其他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场所100中的多个设备中的不同设备可以为相同类型的设备,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场所100中的各设备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Wi-Fi接口。设备可以通过Wi-Fi接口广播信标(beacon)帧、周期宣告(period notification frame,PNF)帧等管理帧。设备也可以其他设备建立Wi-Fi链路,以便通过Wi-Fi链路和其他设备交互数据帧。其中,数据帧是指承载有业务数据,用于实现相关业务的帧。以投屏业务为例,业务数据可以为视频流数据。以文档传输业务为例,业务数据可以为该文档的信息。与数据帧不同,管理帧是一类不用于承载业务数据,而是用于实现设备间管理或控制的帧。数据帧、管理帧的更具体的介绍,可以参考现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阅图2,设备的存储器可以存储有应用程序201、应用程序202等多个应用程序。该设备的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实现通过Wi-Fi接口向其他设备发送业务数据,或者处理通过Wi-Fi接口从其他设备接收到的业务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设备可以支持对点互连互通的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无线网格网络(mesh)通信技术。Wi-Fi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使得同一场所内的电子设备绕开网络基础设施(如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蜂窝网),实现处于同一网格网络中的设备间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Wi-Fi连接。示例性的,该场所可以为家庭、会议室等具有有限空间的场所。在一个例子中,Wi-Fi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具体可以为无线保真邻居感知网络(wireless-fidelity 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Wi-FiNAN)。
以设备A1为例。在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中,设备A1开机启动或者无线网格网络通信功能开启时,可以在预设的交互信道(social channel)上发送PNF帧,并在交互信道上监听其他设备发送的PNF帧或信标(beacon)帧,以进行设备间的相互发现。若设备A1在开机启动或者无线网格网络通信功能开启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监听到主设备(master)的信标帧,设备A1可以成为该主设备的从设备(slave),接收该主设备的调度。若设备A1在开机启动或者无线网格网络通信功能开启之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没有监听到主设备(master)发送的信标帧,而是监听到其他设备发送的PNF帧或信标帧,设备A1可以启动主设备选举流程,以选举主设备。具体而言,设备A1可以根据PNF帧或beacon帧宣告的优先级排序(rankingpriority,RP)值,进行主设备选举。在选举出主设备后,设备A1可以将自已的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作为主设备的从设备,接受主设备的调度。
主设备根据自己的时钟将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隙(每个时隙时长可以为16ms),N个时隙组成一个调度周期。N为大于2的正整数。在每个调度周期的前M个时隙必须切换到预设的交互信道。在这M个时隙上,主设备发送beacon帧,从设备发送PNF帧。其中,M为小于N,且大于0的正整数。其中,该M个时隙可以称为同步时隙。
如上所述,一个主设备的从设备的时钟均同步到该主设备上。即主设备及其从设备的时钟是同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主设备及其从设备可以组成一个时钟域。位于同一个时钟域内的设备的时钟是同步的。
同一个时钟域内的两个设备需要协同处理业务(例如投屏、传输文档等)时,可以建立Wi-Fi链路。以具有Wi-Fi NAN功能的设备A1、设备A2为例,设备A1和设备A2可以依次交互NAN数据通路请求(NAN data path request,NDP Request)、NAN数据通路回复(NAN datapath response,NDP Response)、NAN数据通路确认(NAN data path confirm,NDPConfirm)和NAN数据通路密钥((NAN data path key install,NDP Key Install)等信息,由此,建立了设备A2和设备A1之间的Wi-Fi链路。通过Wi-Fi链路,可以传输携带有业务数据的数据帧。
参阅图3,之间具有Wi-Fi链路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可形成岛。同一个岛中的不同设备可以通过Wi-Fi链路传输业务数据,从而完成相关业务(例如投屏、传输文档等)。举例而言,如图1所示,时钟域A中的设备A1、设备A2和设备A3之间形成岛D1。时钟域A中的设设备A4和设备A5之间形成岛D2。时钟域A中的设备A6和设备A7之间形成岛D3。其中,两个设备之间的Wi-Fi链路可以是指这两个设备之间的一跳Wi-Fi链路,即这两个设备直接通过Wi-Fi链路连接。两个设备之间的Wi-Fi链路也可以是指这两个设备之间的多跳Wi-Fi链路,换言之,这两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该其他设备和这两个设备中的另一个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其中,该其他设备为这两个设备之外的设备。
主设备可以检测岛中每个设备到主设备的信号质量。在一个例子中,信号质量具体可以为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在一个例子中,信号质量具体可以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SINR)。主设备可以将一个岛中到主设备的信号质量最好的设备确定为岛主。也就是说,在一个岛中,岛主到主设备的信号质量好于该岛中其他设备到主设备的信号质量。在岛D1中,可以设定设备A1为岛主。在岛D2中,可以设定设备A4为岛主。在岛D3中,可以设定设备A6为岛主。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要求同一时钟域中的每个设备都必须位于该时钟域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具体而言,一个岛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该岛中的其他设备可以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一个岛中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的设备可以通过该岛中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的设备,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上。比如,岛中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的设备可通过与其具有Wi-Fi链路(如上所述,同一岛内的不同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且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的设备,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上。更具体地,岛中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的设备可通过岛主(如上所述,岛主是主设备根据到主设备的信号质量确定的,时钟域中的岛的岛主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上。
主设备可以对其所在时钟域内的设备进行信道资源调度,即主设备可以对其从设备进行信道资源调度,尽可能使得不同的岛工作在不同的信道上,使不同岛的信号不相互干扰。
由于设备的开机启动或者无线网格网络通信功能开启不同,或设备进入场所的时间不同等原因,可能导致同一场所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钟域。示例性的,如图4A所示,在场所内具有时钟域A的同时,也具有时钟域B。其中,时钟域B可以由设备B1、设备B2、设备B3、设备B4、设备B5组成。示例性的,如图4B所示,在场所100中,存在由设备A1、设备A2、设备A3、设备A4、设备A5、设备A6、设备A7组成的时钟域A。原处于场所100之外的时钟域B中的设备B1和设备B2可以移动到了场所100,并临近时钟域A中的设备,导致场所100中存在不同的时钟域,且不同时钟域的设备相距较小,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
如上所述,不同的时钟域中的设备由不同的主设备调度,可能会出现调度不一致,导致不同的时钟域中的设备工作信道相互干扰,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例如,若两个距离较近的两个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时钟域,若这两个设备的工作信道相同或者相邻,那么这两个设备可能会彼此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可以将同一场所(例如场所100)中的不同时钟域合并,使同一场所中可能会发生干扰的设备并入到同一时钟域(例如,将图4B所示的设备B1和设备B2并入到时钟域A中;再例如,将图4A所示的时钟域A的设备并入到时钟域B中),由同一主设备调度,从而最大化利用空口资源,避免相近设备因调度不一致而相互干扰。其中,时钟域合并具体可以是指一时钟域中的部分或全部设备的时钟,同步到另一时钟域的主设备的时钟上。为方便描述,可以将该部分或全部设备进行时钟同步之前所属的时钟域称为源时钟域,同步之后所在的时钟域称为目标时钟域。
接下来,以场所100中的时钟域A和时钟域B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方法进行示例说明。其中,可以设定时钟域A为源时钟域,时钟域B为目标时钟域。
可以理解,时钟域A中的设备,需要感知时钟域B的存在,才有可能同步到时钟域B中。因此,接下来首先介绍时钟域感知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每个调度周期的N个时隙中的前M个时隙(即同步时隙),时钟域B中的设备在交互信道上发送管理帧。管理帧中携带有时钟域标识信息,该信息用于表示发送该管理帧的设备所属的时钟域。其中,若该设备为主设备,则发送的管理帧具体为Beacon帧。若该设备为从设备,则发送的管理帧具体为PNF帧。如上所述,交互信道为预设的,所以时钟域A和时钟域B的交互信道是相同的预设信道。时钟域A中的设备可以在交互信道上监听时钟域B中的设备发送的管理帧。当时钟域A中的设备(例如设备A1)监听到时钟域B的设备(设备B1)发送的管理帧后,可以解析管理帧中的时钟域标识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发送该管理帧的设备,即设备B1,属于时钟域B,进而感知到时钟域B的存在。同理,时钟域A中的设备也可以在交互信道上发送管理帧。时钟域B中的设备也可以在交互信道上监听时钟域B中的设备发送的管理帧,进而能够感知到时钟域A的存在。
通常,对于一个调度周期而言,其时限大部分为业务时限,同步时隙的比例较少。因此,可能发生不同时钟域的同步时隙不重叠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不同时钟域的同步时隙不重叠的情况,时钟域B中的设备可以发送数据帧,数据帧中携带有时钟域标识信息,该信息用于表示发送该管理帧的设备所属的时钟域。当时钟域B中的设备(例如设备B1)的工作信道和时钟域A中的设备(例如设备A1)的工作信道为同一信道时,设备A1可以监听到设备B1发送的数据帧,并解析数据帧的帧头携带的时钟域标识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发送该数据帧的设备,即设备B1,属于时钟域B,进而能够感受到时钟域B的存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数据帧承载时钟域标识信息,可以在时钟域A中的同步时隙和时钟域B的同步时隙不重叠的情况下,也能彼此感知对方的存在。
根据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的相关协议,例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系列协议,Wi-Fi的管理帧和数据帧同属于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帧,且具有相同格式的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头(header)。其中,图5A示出了一种Wi-Fi MAC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Wi-Fi MAC帧中的MAC头可以包括Address2(Addr2)、Address3(Addr3)等字段。这些字段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可以用于承载时钟域标识信息。也就是说,可以将时钟域标识信息填写到MAC头的可选字段中。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时钟域标识信息填写到Addr3中。
可以理解,用于表示发送该管理帧的设备所属的时钟域,且该时钟域为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的时钟域,时钟域标识信息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时钟域标识信息能够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和传统Wi-Fi技术。其中,传统Wi-Fi技术是指终端设备作为站点(station,STA)连接到接入点(access point,AP),通过接入点接入到网络,和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技术。具体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2,时钟域标识信息能够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的不同时钟域,例如,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时钟域A的时钟标识信息是不同的,各自用于表示对应的时钟域。
基于上述两个条件,可以设置时钟域标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预设的信息替换主设备标识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并使用经过前述替换处理的主设备标识信息作为该主设备所属时钟域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如上所述,一个时钟域是由主设备以及该主设备的从设备所组成。所以,对于一个时钟域而言,主设备是唯一的,并且不同时钟域的主设备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主设备标识信息来标识该时钟域,以区分不同时钟域。另外,为了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和传统Wi-Fi技术,使用预设的信息替换主设备标识信息中的部分信息,该预设的信息是传统Wi-Fi技术中的设备标识信息所不具有的,从而可以用于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和传统Wi-Fi技术。
在一个例子中,主设备标识信息可以为主设备的MAC地址,主设备标识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可以为主设备标识信息的前三个字节。以主设备的MAC地址为56∶30∶ac∶48∶a7∶56,用于替换主设备的MAC地址的前三个字节的信息为00∶E0∶FC为例,时钟域标识信息可以为00∶E0∶FC∶48∶a7∶56。其中,00∶E0∶FC用于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和传统Wi-Fi技术,48∶a7∶56用于区分不同的时钟域。
由此,上述配置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既能够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的时钟域和传统Wi-Fi技术的时钟域,也能够区分无线网格网络通信技术的不同时钟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两个设备需要协同处理业务(例如投屏、传输文档等)时,这两个设备可以建立Wi-Fi链路。在建立Wi-Fi链路之前,这两个设备需要同步到同一时钟域中。其中,当两个设备之间需要建立Wi-Fi链路时,这两个设备可以相互发送各自所在时钟域的时钟域标识信息,例如可以互相发送携带有时钟域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或管理帧。由此,这两个设备可以感知到对方所在的时钟域。在一个示例中,具体以上文所述的设备A1和设备B1之间需要建立Wi-Fi链路为例,那么设备A1通过接收设备B1发送的携带有时钟域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或管理帧而感知到时钟域B,同理,设备B1也可以通过接收设备A1发送的携带有时钟域标识信息的数据帧或管理帧而感知到时钟域A。
上文示例介绍了时钟域感知方案。接下来,示例介绍在时钟域A中的设备在感知到其他时钟域存在时,决定是否加入该其他时钟域的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时钟域A中的设备,例如设备A1,感知到时钟域B时,可以判断设备A1是否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示例性的,当时钟域B的主设备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可以被设备A1接收时,可以确定设置A1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当设备A1处于时钟域B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时,设备A1可以加入到时钟域B。加入到时钟域B的方案,将在下文进行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设定设备A1通过监听到时钟域B中的设备B1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而感知到时钟域B。接下来,介绍在不同情况下,判断设备A1是否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的方案。
情况a1,可以设定设备B1为时钟域B的主设备。当设备A1监听到设备B1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时,可以确定设备A1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情况a1中,设备A1在感知到时钟域B的同时,确定设备A1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另外,对于Wi-Fi帧(包括管理帧和数据帧)而言,其帧头携带有发送Wi-Fi帧的设备的MAC地址,以及根据主设备的地址生成的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asic service setidentifier,BSSID)。设备A1在监听到Wi-Fi帧时,可以根据帧头携带的发送Wi-Fi帧的设备的MAC地址,生成BSSID。若生成的BSSID和该Wi-Fi帧的帧头携带的BSSID相同,则可以确定该发送Wi-Fi帧的设备是主设备。若生成的BSSID和该Wi-Fi帧的帧头携带的BSSSID不相同,则可以确定该发送Wi-Fi帧的设备不是主设备。由此,设备A1可以根据设备B1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的帧头携带的MAC地址和BSSID,判断设备B1是否为时钟域B的主设备。
情况a2,可以设定设备B1不是时钟域B的主设备。当设备A1监听到设备B1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时,可以根据管理帧或数据帧中携带的信息,例如BSSID,确定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地址。基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地址,设备A1可以向时钟域B的主设备发送帧请求信息。在一个例子中,帧请求信息具体可以为sync request action帧。若时钟域B的主设备接收到该帧请求信息,可以响应该帧请求信息,向设备A1发送预设的帧。在一个例子中,该预设的帧具体可以为beacon帧。若设备A1接收到该预设的帧,则可以确定设备A1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若设备A1没有接收到该预设的帧,则可以确定设备A1不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设备A1处于时钟域B的主设备信号覆盖范围之内之后,设备A1还需要判断时钟域B的主设备是否满足预设条件C1和条件C2。若时钟域B的主设备满足条件C1和条件C2,设备A1可以加入到时钟域B。加入到时钟域B的方案,将在下文进行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分情况描述判断时钟域B的主设备是否满足条件C1。其中,为了方便描述,在下文描述中,时钟域B的主设备可以简称为主设备B0,时钟域A的主设备可以简称为主设备A0。
情况b1,可以设定设备A1为不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即不是主设备A0。条件C1可以包括条件C11。其中,满足条件C1包括满足条件C11。主设备B0满足条件C11具体可以为主设备B0到设备A1的信号质量B01是否大于主设备A0到设备A1的信号质量A01,且信号质量B01减去信号质量A01的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在一个例子中,信号质量具体可以用RSSI表征。预设差值可以为20dB。示例性的,条件C1还可以包括条件C12。其中,满足条件C1可以包括满足条件C12。主设备B0满足条件C12具体可以为主设备B0到设备A1的信号质量B01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在一个例子中,信号质量具体可以用RSSI表征。预设值可以为-72dB。
情况b2,可以设定设备A1是主设备A0。条件C1可以包括条件C12。主设备B满足条件C12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情况b1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当主设备B0满足条件C1时,可以进一步判断主设备B0是否满足条件C2。示例性的,主设备B0满足条件C2具体可以是指主设备B0的排序优先级(ranking priority,RP)大于主设备A0的排序优先级。其中,时钟域的主设备以及从设备发送的管理帧中可以携带有主设备选举属性(master election attribute)字段,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可以包括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如上所述,设备A1位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由此,设备A1可以监听到主设备B0发送的管理帧,并获取主设备B0的排序优先级。
在一个例子中,以beacon帧为例,具体介绍下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图5B示出了一种beacon帧的结构。如图5B所示,beacon帧具有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图5B还示出了beacon帧的主设备选择属性字段的具体结构,其中包括ranking priority字段,用于填写发送该beacon帧的设备的排序优先级。ranking priority字段可以包含三个子字段,分别用于填写设备等级(device level)、协议版本(version)、连接数(link cnt)。继续参阅图5B,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还包括master ranking priority字段,用于填写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其中,当发送该beacon帧的设备为主设备时,master ranking priority字段中的内容与ranking priority字段一致。当发送该beacon帧的设备为从设备时,master rankingpriority字段填写的内容是该从设备从主设备发送的beacon帧的ranking priority字段中解析出来的内容。
通过上述方案,设备A1可以确定是否加入到时钟域B。设备A1在确定加入时钟域B之后,可以启动时钟域合并流程。
另外,在因设备A1和设备B1之间需要建立Wi-Fi链路,设备A1感知时钟域B的情况下,设备A1和设备B1可以通过比较主设备A0(时钟域A的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和主设备B0(时钟域B的主设备)排序优先级,决定设备A1加入到时钟域B,还是设备B1加入到时钟域A。其中,当主设备A0的排序优先级小于主设备B0的排序优先级时,设备A1确定加入时钟域B,启动时钟域合并流程。如果主设备A0的排序优先级大于主设备B0的排序优先级时,设备B1确定加入时钟域A,启动时钟域合并流程。
其中,设备B1获取主设备A0排序优先级,以及设备A1获取主设备B0的排序优先级的具体方式可以为:可以设定设备A1为业务发起方或者说链路建立发起方,设备A1可以向设备B1发送关联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帧。关联请求帧携带有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设备B1接收到设备A1发送的关联请求帧之后,可以从关联请求帧携带的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获取主设备A0的排序优先级。设备B1可以响应设备A1发送的关联请求帧,向设备A1发送关联响应(association response)帧。关联响应帧携带有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设备A1接收到设备B1发送的关联响应帧之后,可以从关联响应帧携带的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获取主设备B0的排序优先级。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关联请求帧为在标准802.11定义的关联请求帧的帧体中添加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而得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关联响应帧为在标准802.11定义的关联响应帧的帧体中添加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而得到。
设备A1和设备B1通过比较主设备A0的排序优先级和主设备B0排序优先级,就可以决定加入到哪个时钟域的原因具体如下。
在设备A1和设备B1建立了Wi-Fi链路之后,设备A1所在的岛和设备B1所在的岛合并为同一个岛。可以理解,合并后的岛中存在处于主设备A0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的设备,也存在处于主设备B0信号覆盖范围之内的设备。因此,假设设备A1确定加入时钟域B,即使设备A1处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设备A1也可以通过岛中的其他设备同步到主设备B0的时钟。同理,假设设备B1确定加入时钟域A,即使设备B1处于主设备A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设备B1也可以通过岛中的其他设备同步到主设备A0的时钟。因此,设备A1无需再判断设备A1是否处于主设备B0信号覆盖范围之内以及主设备B0是否满足条件C1;设备B1无需再判断设备B1是否处于主设备A0信号覆盖范围之内以及主设备A0是否满足条件C1。其中,将一个岛主处于主设备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的设备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的方案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以设备A1在确定加入时钟域B,启动时钟域合并流程为例,分情况介绍时钟域合并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参阅图3或图4,可以设定设备A1为岛D1中的设备,且设备A1不是岛主,也不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时钟域合并流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阶段P1a,设备A1加入到时钟域B。阶段P2a,岛D1的岛主加入到时钟域B。阶段P3a,岛D1的岛主辅助岛D1中除设备A1之外的其他设备加入时钟域B。阶段P4a,主设备A0加入到时钟域B。阶段P5a,主设备A0辅助时钟域A中除岛D1之外的其他设备加入到时钟域B。
接下来,结合图6,以设备A2为岛D1的岛主,设备A3为岛D1中另一设备,设备A4为时钟域A中除岛D1之外的设备为例,对上述五个阶段进行示例介绍。其中,主设备A0可以为图3或图4A所示的设备A5、设备A6、设备A7中的任意设备。
参阅图6,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601a,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如上所述,设备B1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携带有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当设备A1监听到设备B1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时,可以提取其中的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将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保存或者说记录为设备A1所在时钟域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602a,向设备B1发送同步请求A11。示例性的,同步请求A11具体可以为sync request action帧。其中,sync request action帧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设备B1在接收到同步请求A11之后,可以执行步骤603a,向设备A1发送同步指示A12。其中,同步指示A12携带有同步指示A12的发送时刻,并且同步指示A12中用于填写时钟域标识信息的字段中填写有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同步指示A12具体为beacon帧。beacon帧的Addr3字段中填写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同步指示A12的发送时刻具体可以为beacon帧的发送时刻。其中,beacon帧的发送时刻具体可以由定时同步功能(timing synchronization function,TSF)表示。回到图5B,beacon帧包括timestamp字段。设备B1的MAC功能实体可以将TSF填写到beacon帧的timestamp字段中。
设备A1接收到同步指示A12之后,可以执行步骤604a,进行时钟同步。具体而言,设备A1发现同步指示A12携带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和设备A1自身保存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相同,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12携带的同步指示A12的发送时刻,进行时钟同步。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12的发送时刻具体为同步指示A12发送时的TSF,设备A1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12发送时的TSF,更新设备A1自身的TSF。从而可以将时钟同步到时钟域B中,使得设备A1加入到时钟域B中。
设备A1加入到时钟域B之后,可以辅助设备A2,即设备A1所在岛的岛主,加入时钟域B。具体可以参阅图6,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601b,向设备A2发送域合并请求A21。在一个示例中,域合并请求A21具体可以为domain merge request帧。domain merge request帧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域合并请求A21可以携带有时钟域B的主设备B0的信息。主设备B0的信息可以包括主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MAC地址),也可以包括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设备A2可以执行步骤602b,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其中,当域合并请求A21携带主设备B0的标识信息时,设备A2可以根据主设备B0的标识信息,生成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进而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时钟域标识信息的生成规则可以参考上文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当域合并请求A21携带的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时,设备A2可以根据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参阅图7A,场所100内可能还存在由设备C1、设备C2等构成的时钟域C。设备A3有可能监听到设备C1或设备C2发送的管理帧或数据帧,进而感知到时钟域C。并且设备A3处于时钟域C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以及时钟域C的主设备满足条件C1、C2时,设备A3可能发起时钟域合并流程。因此,设备A2在接收到域合并请求A21的同时,也接收到设备A3发送的域合并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设备A2在执行步骤602之前,可以判断是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还是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C的时钟域标识信息。也就是说,决定是加入时钟域B,还是加入时钟域C。具体过程可以如下。
如上所述,域合并请求A21可以携带有时钟域B的主设备B0的信息。主设备B0的信息可以包括主设备B0到设备A1的信号质量、主设备B0连接数、主设备B0排序优先级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同理,设备A3发送的域合并请求也可以包括时钟域C的主设备C0的信息。主设备C0的信息也可以包括主设备C0到设备A3的信号质量、主设备C0连接数、主设备C0排序优先级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设备A2可以比较主设备B0的信息和钟域C的主设备的信息,然后,决定是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还是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C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在一个例子中,当主设备B0到设备A1的信号质量大于主设备C0到设备A3的信号质量时,设备A2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在一个例子中,当主设备B0排序优先级大于主设备C0排序优先级时,设备A2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可以设定设备A2执行了步骤602b,即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设备A2可以执行步骤603b,向设备A1发送域合并响应A22。示例性的,域合并响应A22具体可以为domain merge response帧。domain merge response帧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示例性的,域合并响应A22可以携带有时钟域合并接受指示,用于表示设备A2接受加入时钟域B。设备A1可以响应域合并响应A22,执行步骤604b,向设备A2发送同步指示A23。其中,同步指示A23携带有同步指示A23的发送时刻,并且同步指示A23中用于填写时钟域标识信息的字段中填写有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同步指示A23具体为beacon帧。beacon帧的Addr3字段中填写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同步指示A23的发送时刻具体可以为beacon帧发送时的TSF。
设备A2接收到同步指示A23之后,可以执行步骤605b,进行时钟同步。具体而言,设备A2发现同步指示A23携带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和设备A2自身保存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相同,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23携带的同步指示A23的发送时刻,进行时钟同步。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23的发送时刻具体为同步指示A23发送时的TSF,设备A2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23发送时的TSF,更新设备A2自身的TSF。从而可以将时钟同步到时钟域B中,使得设备A2加入到时钟域B中。
示例性的,设备A2可以向设备A3发送域合并响应,其中可以携带时钟域合并拒绝指示,用于表示设备A2拒绝加入时钟域C。当设备A3接收到该域合并响应后,可以终止由设备A3启动的时钟域合并流程。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A3在终止由设备A3启动的时钟域合并流程的同时,可以将时钟域标识信息重新修改为时钟域A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另外,当设备A1向设备A2发送同步指示A23之后,设备A1可以退出时钟域合并流程。也就是说,当设备A1向设备A2发送同步指示A23之后,设备A1已并入到时钟域B,并且也完成了辅助设备A2进入时钟域B的任务,后续的流程已无需设备A1。至此,设备A1已经完成了时钟域合并的流程,因此,设备A1可以退出时钟域合并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设备处于时钟域合并流程中时,该设备不再检测其他时钟域,也不再响应加入其他时钟域的请求。也就是说,设备不能并行执行时钟域合并流程。在同一时刻,一个设备仅执行一个时钟域的合并流程。
继续参阅图6,设备A2加入到时钟域B之后,可以指示设备A3加入到时钟域B。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设备A2可以执行步骤601c,向设备A3发送同步指示A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同一岛内的设备工作在同一信道上。因此,为了提高时钟域的合并效率,设备A2可以在工作信道上广播同步指示A31。由此,包括设备A3在内的岛内的所有设备可以监听到同步指示A31。示例性的,设备A2可以连续N个时隙在工作信道上广播同步指示A31。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在一个例子中,N具体为3。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指示A31可以携带由时钟域A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31可以为beacon帧,其Addr3字段中填写有时钟域A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同步指示A31可以包括同步指示A31的发送时刻。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31具体为beacon帧,同步指示A31的发送时刻具体可以为beacon帧发送时的TSF。
同步指示31可以携带有主设备B0的信息。示例性的,同步指示31携带的主设备B0的信息可以包括主设备B0的MAC地址。示例性的,同步指示31可以beacon帧,主设备B0的MAC地址可以填写在beacon帧的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的Master mac addr3子字段中。
设备A3接收到同步指示A31之后,可以执行步骤602c,进行时钟同步。具体而言,设备A3发现同步指示A31携带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和设备A3自身保存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相同,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31携带的同步指示A31的发送时刻,进行时钟同步。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31的发送时刻具体为同步指示A31发送时的TSF,设备A3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31发送时的TSF,更新设备A3自身的TSF。并且,设备A3可以根据同步指示携带的主设备B0的信息,更新设备A3的主设备。例如,将主设备B0的MAC地址更新为设备A3的主设备的MAC地址。
另外,设备A3还可以根据同步指示携带的主设备B0的信息,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具体而言,可以根据主设备B0的信息,生成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例如,根据主设备B0的MAC地址,生成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进而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由此,可以将时钟同步到时钟域B中,使得设备A3加入到时钟域B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602b之后,且步骤601c之前,由于设备A3还没有进入由设备A1启动的时钟域合并流程中,设备A3可能检测到其他时钟域存在。例如,设备A3检测到时钟域C的存在,并可以向设备A2发送域合并请求。由于此时设备A2正处于由设备A1发起的时钟域合并流程中,设备A2响应设备A3发送的域合并请求。该域合并请求可以携带时钟域合并拒绝指示,用于表示设备A2拒绝加入时钟域C。当设备A3接收到该域合并响应后,可以终止由设备A3启动的时钟域合并流程。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A3在终止由设备A3启动的时钟域合并流程的同时,可以将时钟域标识信息重新修改为时钟域A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当以设备A2为岛主的岛内存在设备A1、设备A3的其他设备时,该其他设备加入时钟域B的过程,可以参考设备A3加入时钟域B的过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6,设备A2可以辅助主设备A0加入到时钟域B。具体如图6所示,设备A2可以执行步骤601d,向主设备A0发送域合并请求A01。示例性的,设备A2可以切换到主设备A0的工作信道上,通过工作信道向主设备A0发送域合并请求A01。示例性的,设备A2可以通过交互信道向主设备A0发送域合并请求A01。
在一个示例中,域合并请求A01具体可以为domain merge request帧。domainmerge request帧将在下文进行具体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域合并请求A21可以携带有时钟域B的主设备B0的信息。主设备B0的信息可以包括主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MAC地址),也可以包括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主设备A0可以执行步骤602d,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其中,当域合并请求A01携带主设备B0的标识信息时,主设备A0可以根据主设备B0的标识信息,生成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进而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当域设备请求A01携带的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时主设备A0可以根据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从设备需要处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以便接收主设备发送的管理帧。主设备A0在执行步骤602d之前,可以判断主设备A0是否处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如上所述,域合并请求A21可以携带有主设备B0的信息。主设备B0的信息可以包括主设备B0的MAC地址或者BSSID。主设备A0可以根据设备B0的MAC地址或者BSSID向主设备B0发送帧请求信息。在一个例子中,帧请求信息具体可以为sync requestaction帧。若主设备B0接收到该帧请求信息,可以响应该帧请求信息,向主设备A0发送预设的帧。在一个例子中,该预设的帧具体可以为beacon帧。若主设备A0接收到该预设的帧,则可以确定主设备A0处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若主设备A0没有接收到该预设的帧,则可以确定主设备A0不处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在一个说明性示例中,在图4A所示的场景中,时钟域对应的虚线用于表示时钟域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时钟域A中的设备A5、设备A6、设备A7位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而主设备A0为设备A5、设备A6、设备A7中的设备,因此,主设备A0位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在一个说明性示例中,在图7B所示的场景中,时钟域对应的虚线用于表示时钟域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时钟域A中的设备A5、设备A6、设备A7均不位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因此,主设备A0不位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当主设备A0确定出主设备A0位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时,主设备A0可以执行步骤602d。之后,主设备A0可执行步骤603d,向设备A2发送域合并响应A02。示例性的,域合并响应A02具体可以为domain merge response帧。
设备A2可以响应域合并响应A02,执行步骤604b,向主设备A0发送同步指示A03。其中,同步指示A03携带有同步指示A03的发送时刻,并且同步指示A03中用于填写时钟域标识信息的字段中填写有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同步指示A03具体为beacon帧。beacon帧的Addr3字段中填写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同步指示A03的发送时刻具体可以为beacon帧发送时的TSF。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A2在执行完步骤604b后,可以退出时钟域合并流程。
主设备A0接收到同步指示A03之后,可以执行步骤605d,进行时钟同步。具体而言,主设备A0发现同步指示A03携带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和主设备A0自身保存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相同,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03携带的同步指示A03的发送时刻,进行时钟同步。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03的发送时刻具体为同步指示A03发送时的TSF,主设备A0可以根据同步指示A03发送时的TSF,更新主设备A0自身的TSF。从而可以将时钟同步到时钟域B中,使得主设备A0加入到时钟域B中。
主设备A0在加入到时钟域B之后,可以指示主设备A0的从设备加入时钟域B。继续参阅图6,以设备A4为例,示例介绍主设备A0示主设备A0的从设备加入时钟域B的过程。
如图6所示,主设备A0可以执行步骤601e,向设备A4发送同步指示A4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设备A0可以在交互信道上广播同步指示A41。由此,包括设备A4在内的主设备A0的从设备可以监听到同步指示A41。示例性的,主设备A0可以连续N个时隙在交互信道上广播同步指示A41。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在一个例子中,N具体为3。其中,当主设备A0在连续N个时隙在交互信道上广播同步指示A41之后,主设备A0可以退出时钟域合并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指示A41可以携带由时钟域A的时钟域标识信息。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41可以为beacon帧,其Addr3字段中填写有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
同步指示A41可以包括同步指示A41的发送时刻。示例性的,同步指示A41具体为beacon帧,同步指示A41的发送时刻具体可以为beacon帧发送时的TSF。
同步指示41可以携带有主设备B0的信息。示例性的,同步指示41携带的主设备B0的信息可以包括主设备B0的MAC地址。示例性的,同步指示41可以beacon帧,主设备B0的MAC地址可以填写在beacon帧的主设备选举属性字段的Master mac addr3子字段中。
设备A4接收到同步指示A41之后,可以执行步骤602e,进行时钟同步。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步骤602c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设备A4等处于主设备A0信号覆盖范围内设备可以接收到同步指示A41,进而进行时钟同步。如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要求同一时钟域中的每个设备都必须位于该时钟域的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因此,时钟域A可能存在位于主设备A0信号范围覆盖之外的设备。其中,位于主设备A0信号范围覆盖之外的设备接收不到同步指示A41,难以根据同步指示A41进行时钟同步。位于主设备A0信号范围覆盖之外的设备可以按照单点失同步的设备的时钟同步方式,进行时钟同步。其中,单点失同步的设备是指发生了单点失同步的设备,单点失同步以及单点失同步的设备的时钟同步方式将在下文进行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主设备A0的从设备中除设备A1、设备A2、设备A3、设备A4之外的其他设备加入时钟域B的方案,可以参考设备A4加入时钟域B的方案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在设备A1既不是岛主,也不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了时钟域A到时钟域B的合并。其中,原来处于时钟域A中的设备,在合并到时钟域B后,作为主设备B0的从设备,接受主设备B0的调度,从而可以优化信道资源的调度,最大化利用信道资源,并降低了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上文示例介绍了设备A1既不是岛主,也不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的情况下,时钟域A到时钟域B的合并方案。接下来,结合图8,介绍设备A1是岛主,不是时钟域的主设备的情况下,时钟域A到时钟域B的合并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参阅图3或图4A,可以设定设备A1为岛D1的岛主,且不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时钟域合并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阶段P1b,设备A1加入到时钟域B。阶段P2b,设备A1辅助岛中的其他设备加入到时钟域B。阶段P3b,主设备A0加入到时钟域B。阶段P4b,主设备A0辅助时钟域A中除岛D1之外的其他设备加入到时钟域B。
接下来,结合图8,以设备A1为岛D1的岛主,设备A2、设备A3为岛D1中非岛主设备,设备A4为时钟域A中除岛D1之外的设备为例,对上述四个阶段进行示例介绍。其中,主设备A0可以为图3或图4A所示的设备A5、设备A6、设备A7中的任意设备。
如图8所示,在阶段P1b,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801a,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A1还可以执行步骤802a,向设备B1发送同步请求A11。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2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B1可以执行步骤803a,向设备A1发送同步指示A12。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3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804a,进行时钟同步。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4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在阶段P2b,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801b,向设备A2和设备A3发送同步指示A31。示例性的,设备A1可以在工作信道上广播同步指示A31,由此,设备A2和设备A3接收到同步指示A31。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c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设备A2可以执行步骤802b-1,进行时钟同步。设备A3可以在步骤802b-2,进行时钟不同。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2c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阅图8,在阶段P4b,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801c,向主设备A0发送域合并请求A01。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1d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主设备A0可以执行步骤802c,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2d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主设备A0可以执行步骤803c,向设备A1发送域合并响应A02。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3d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804c,向主设备A0发送同步指示A03。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4d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主设备A0可以执行步骤805c,进行时钟同步。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5d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阅图8,在阶段P5b,主设备A0可以执行步骤801d,向设备A4发送同步指示A41。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1e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A4可以执行步骤802d,进行时钟同步。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2e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主设备A0的从设备中除设备A1、设备A2、设备A3、设备A4之外的其他设备加入时钟域B的方案,可以参考设备A4加入时钟域B的方案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在设备A1是岛主,不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了时钟域A到时钟域B的合并。其中,原来处于时钟域A中的设备,在合并到时钟域B后,作为主设备B0的从设备,接受主设备B0的调度,从而可以优化信道资源的调度,最大化利用信道资源,并降低了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上文示例介绍了设备A1是岛主,不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的情况下,时钟域A到时钟域B的合并方案。接下来,结合图8,介绍设备A1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的情况下,时钟域A到时钟域B的合并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参阅图3或图4A,可以设定设备A1为时钟域A的主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时钟域合并流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阶段P1c,设备A1加入到时钟域B。阶段P2c,设备A1指示设备A1的从设备加入到时钟域B。
接下来,结合图9,以设备A1为时钟域A的主设备,设备A1的从设备包括设备A2、设备A3、设备A4为例,对上述两个阶段进行示例介绍。
如图9所示,在阶段P1c,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901a,将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时钟域B的时钟域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A1还可以执行步骤902a,向设备B1发送同步请求A11。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2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B1可以执行步骤903a,向设备A1发送同步指示A12。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3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904a,进行时钟同步。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4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在阶段P2c,设备A1可以执行步骤901b,向包括设备A2、设备A3、设备A4在内的从设备发送同步指示A41。示例性的,设备A1可以在交互信道上广播同步指示A41,由此,设备A1的从设备可以接收到同步指示A41。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1e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设备A2、设备A3、设备A4可以分别执行步骤902b-1、步骤902b-2、步骤902-3,进行时钟同步。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的步骤602e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主设备A0的从设备中除设备A1、设备A2、设备A3、设备A4之外的其他设备加入时钟域B的方案,可以参考设备A2加入时钟域B的方案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在设备A1是时钟域A的主设备的情况下,完成了时钟域A到时钟域B的合并。其中,原来处于时钟域A中的设备,在合并到时钟域B后,作为主设备B0的从设备,接受主设备B0的调度,从而可以优化信道资源的调度,最大化利用信道资源,并降低了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用于解决在从设备在和主设备失同步的情况下,如何再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时钟的问题。其中,从设备在和主设备失同步可以是指从设备接收不到主设备发送的beacon帧。
如上文所述,时钟域A的主设备,即主设备A0,指示其从设备加入到时钟域B。主设备A0从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可能不处于主设备B0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从而接收不到主设备发送的beacon帧,从而发生失同步。另外,在主设备掉电/关机/远离场所100,从设备远离场所100、主设备变更为与从设备距离较远的设备等情况下,从设备也可能接收不到主设备发送的beacon帧,发生失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因主设备问题造成的失同步称为域失同步。例如,因主设备掉电/关机/远离场所100造成的失同步,为域失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文所述,在每个调度周期的同步时隙,主设备在交互信道上发送beacon帧,从设备在交互信道上发送PNF帧。当从设备S1连续M次(例如连续out_of_sync_cnt次)没有接收到主设备在同步时隙发送的beacon帧,但可以接收到其他从设备发送的PNF帧时,可以确定发生了域失同步。在域失同步的情况下,从设备可以发起主设备选举,以选举出新的主设备,并将时钟同步到新的主设备时钟上。其中,主设备选举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因从设备S1问题造成的失同步称为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例如,从设备S1与主设备的距离较远,造成的从设备S1失同步,称为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其中,在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的情况下,其他从设备没有发生失同步。可以通过如下方案,判断是否发生了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
方案a,当从设备S1连续M次(例如连续out_of_sync_cnt次)没有接收到主设备在同步时隙发送的beacon帧,且没有接收到其他从设备发送的PNF帧时,可以确定发送了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为从设备S1远离主设备,并且也远离其他从设备,从而导致从设备S1接收不到主设备发生的beacon帧,也接收不到其他从设备发送的PNF帧。
方案b,在从设备S1确定发生了域失同步,并据此进行了主设备选举的情况下,若从设备S1在调度周期的同步时隙从新的″主设备″接收到的是PNF帧,而非beacon帧,可以确定发生了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为从设备S1远离了主设备,但与其他的一个或多个从设备(该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可以在同步时隙收到主设备发送的beacon帧)仍然保持了比较近的距离,由此,在从设备S1接收不到主设备发生的beacon帧情况下,可以接收到该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发送的PNF帧,进而导致误判为域失同步。在误判为域失同步的情况下,从设备S1通过主设备选举而选举出的新的″主设备″,为该一个或多个从设备中的设备。因此,新的″主设备″只是从设备S1认为的主设备,而非真的主设备。换言之,新的″主设备″实际上仍是从设备。因此,新的″主设备″在同步时隙上发送PNF帧,而非beacon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发生了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的情况下,从设备S1可以向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的设备发送同步请求。示例性的,同步请求具体可以为syncrequest action帧。可以设定设备S2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从设备S1向设备S2发送同步请求。设备S2可以响应该同步请求,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示例性的,同步指示可以为beacon帧。从设备S1可以根据同步指示,进行时钟同步,从而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上。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2a-步骤604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说明性示例中,设备S2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在一个例子中,设备S2在每个周期的固定时隙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示例性的,设备S2和从设备S1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Wi-Fi链路进行信息交互。
在一个说明性示例中,设备S2可以为从设备S1所在岛的岛主。示例性的,设备S2和从设备S1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Wi-Fi链路进行信息交互。
若从设备S1向设备S2发送同步请求后,没有从设备S2接收到同步指示。从设备S1可以继续向其他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的设备发送同步请求,以请求同步指示。.......。
若所有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的设备,都没有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说明从设备S1的Wi-Fi链路可能发生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在同步时隙,从设备S1可以从工作信道切换到交互信道,以再次在交互信道上监听beacon帧,以重新加入时钟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发生了从设备S1单点失同步的情况下,从设备S1可以向从设备S1所在岛的岛主发送同步请求。示例性的,同步请求具体可以为sync requestaction。岛主可以响应该同步请求,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从设备S1可以根据同步指示,进行时钟同步,从而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上。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2a-步骤604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示例性的,同步指示可以为beacon帧。
在一个说明性示例中,岛主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在一个例子中,在每个周期的固定时隙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在一个例子中,岛主可以在工作信道上发送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
若从设备S1在向岛主发送同步请求之后,没有从岛主接收岛同步指示,则从设备S1可以向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的其他设备发送同步请求。示例性的,同步请求具体可以为sync request action帧。可以设定设备S3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从设备S1向设备S3发送同步请求。设备S3可以响应该同步请求,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示例性的,同步指示可以为beacon帧。从设备S1可以根据同步指示,进行时钟同步,从而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上。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2a-步骤604a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说明性示例中,设备S3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在一个例子中,在每个周期的固定时隙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示例性的,设备S3和从设备S1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Wi-Fi链路进行信息交互。
若从设备S1向设备S3发送同步请求后,没有从设备S2接收到同步指示。从设备S1可以继续向其他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的设备发送同步请求,以请求同步指示。
若所有与从设备S1有Wi-Fi链路的设备,都没有向从设备S1发送同步指示。说明从设备S1的Wi-Fi链路可能发生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否在同步时隙,从设备S1可以从工作信道切换到交互信道,以再次在交互信道上监听beacon帧,以重新加入时钟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配置岛主按照预设的周期向岛中的其他设备发送同步指示(例如beacon帧),以便其他设备可以根据同步指示,保持与主设备的时钟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配置两个具有Wi-Fi链路的设备按照预设的周期,相互发送同步指示,以辅助对方保持与主设备的时钟同步。
上文示例介绍了,在设备失同步后,将时钟再次同步到主设备时钟的方案。
接下来,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帧。
sync request action帧可以具有图10A所示的帧结构。其中,MAC头(header)、Code、OUI、OUI Type等字段可以按照标准802.11Vendor定义的Action帧的填写规则填写。其他字段介绍如下。
1)Subtype字段:该字段用来指明是帧request帧还是response帧;其中,Subtype字段中填写0,表示是request帧;Subtype字段中填写1,表示是response帧。
2)主设备选举属性(master election attribute)字段:其包括的各子字段含义如下:
2.1)Sync State字段:该字段中填写0,表示帧的发送设备处于失同步状态(non-sync);该字段中填写1,表示帧的发送设备为从设备;该字段中填写2,表示帧的发送设备为主设备。
2.2)Device Cnt字段:该字段用于填写帧的发送设备所在时钟域内的节点数。
2.3)Loss Cnt:该字段中的内容表示该字段所在帧的发送设备丢失的主设备beacon帧的个数,且该beacon帧是指主设备在同步时隙上发送的beacon帧。其中,当丢失的主设备beacon帧的个数为多个时,该多个beacon帧是主设备连续发送的多个beacon帧。可以设定该字段填写的内容为K,则表示该发送设备丢失了主设备在K个连续的同步时隙上发送的beacon帧。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如上所述,该字段所在帧的发送设备可能发生单点失同步,然后,通过与该发送设备有Wi-Fi链路的其他设备同步到主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该字段填写的内容表示该发送设备的岛主丢失的主设备beacon帧的个数。其中,从设备丢失主设备beacon帧是指从设备没有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beacon帧。
2.4)Period:该字段中的内容表示发送beacon的周期数
2.5)sync slot:该字段中的内容表示在哪个时隙(slot)发送beacon帧
2.6)Ranking Priority字段:该字段用于填写帧的发送设备的RP值信息;RankingPriority字段包含三个子字段,分别为设备等级(Device Level)字段、协议版本(Version)字段、连接数(Link Cnt)字段。
2.7)Master Ranking Priority字段:该字段用来填写Master的RP值;若帧的发送设备为主设备,则该字段中的内容与Ranking Priority字段中的内容一致;若帧的发送设备为从设备,该字段中的内容为从主设备发送的Beacon帧的Ranking Priority字段中解析出来内容。
2.8)Master Mac Addr字段:该字段用来填写主设备的mac地址,其他设备可以通过主设备的mac地址生成对应的时钟域的标识信息。
上文示例介绍了sync request action帧。接下来,介绍domain merge request帧和domain merge response帧。
domain merge request帧和domain merge response帧可以具有如图10B所示的帧结构。
如图10B所示,domain merge request帧和domain merge response帧的帧结构与sync request action帧类似。其中的区别如下。
1)Action Type字段的填写内容不同,以表明domain merge request帧和syncrequest action帧是不同类型的帧,或者表明domain merge response帧sync requestaction帧是不同类型的帧。
2)相对于sync request action帧,domain merge request帧和domain mergeresponse帧多出一个status字段。对于domain merge response帧而言,当status字段填写的内容用于指示是否接受时钟域合并。示例性的,当status字段填写1时,表示domainmerge response帧的发送设备拒绝时钟域合并;当status字段填写0时,表示domain mergeresponse帧的发送设备接受时钟域合并。
另外,sync request action帧应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多种场景或情况下的时钟同步方案。domain merge request帧和domain merge response帧应用范围较窄,一般在时钟域合并场景下的时钟同步方案中使用。
接下来,示例介绍PNF帧。
PNF帧属于一种私有的广播action帧,是对标准802.11的vendor action帧进行扩展得到的。PNF帧的结构如图10C所示。其中,MAC头、Code、OUT、OUT Type、FCS等字段可以参见标准802.11Vendor帧的定义填写。Action Type填写为0。主设备选择属性字段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10A所示实施例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基于上文介绍的时钟同步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进行介绍。可以理解的是,该即将在下文进行描述的时钟同步方法是上文介绍的时钟同步方案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两者是相结合的,该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参见上文对时钟同步方案的介绍。
参阅图11,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的时钟与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第二时钟。
示例性的,第一信息可以为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帧或管理帧,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可以位于数据帧或管理帧的帧头。示例性的,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由预设的标识信息和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
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可以执行步骤1102,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以及执行步骤1103,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其中,步骤1102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a的介绍实现。步骤1103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2a的介绍实现。
示例性的,第一条件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示例性的,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第一设备可以执行步骤1102和步骤1103。
步骤1104,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其中,第一同步指示是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3a的介绍实现。
步骤1105,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4a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第三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第三设备为第一岛的岛主;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三设备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第二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第三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和第二时刻,将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b-步骤605b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岛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设备,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四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第三同步指示包括第三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的第三时刻;至少一个第四设备根据第三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c和步骤602c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三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二域合并请求,第二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三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第四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三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的第四时刻;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四时刻,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d-605d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设备,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和第一时钟同步,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不属于第一岛;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主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第五同步指示包括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的第五时刻;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根据第五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
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6中步骤601e和步骤602e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包括第六设备和第七设备;其中,第六设备和第六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第六设备处于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第七设备处于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根据第五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包括:第七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时刻,将第七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第六设备向第七设备发送第六同步请求;第六设备接收第七设备发送的第六同步指示,第六同步指示包括第六设备发送第六同步指示的第六时刻;第六设备根据第六时刻,将第六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单点失同步的设备进行时钟同步的方案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岛中,且第一设备为第二岛的岛主;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第七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至少一个第八设备根据第七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8中步骤801b、步骤802b-1、步骤802b-2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一设备向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第八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第一主设备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八时刻,将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8中步骤801c-步骤805c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九设备,该至少一个第九设备不属于第二岛;该方法还包括:第一主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九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第九同步指示包括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的第九时刻;至少一个第九设备根据第九时刻,将至少一个第九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8中步骤801d和步骤802d的介绍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第十同步指示包括第一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至少一个第十设备根据第十时刻,将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图9中步骤901b、步骤902d-1、步骤902d-2、步骤902d-3的介绍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方法,可以将不同时钟域中的设备合并到同一时钟域中,使得这些设备可以接收统一调度,从而优化信道资源的调度,降低了设备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可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主设备,其中,第二设备的时钟与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第一设备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设备可以执行步骤1201,向第二设备发送同步请求。
第二设备可以响应该同步请求,执行步骤1202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同步指示包括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
第一设备在接收到该同步指示时,可以执行步骤1203根据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包括:第二设备按照预设的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
图12所示的时钟同步方法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对单点失同步的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案的介绍。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同步方法中,当第一设备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与其之间有Wi-Fi链路的第二设备,将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从而使得第一设备可以接受主设备的调度,提供用户通信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的时钟与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第一设备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第二时钟;当第一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第一设备还用于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第一设备还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指示是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时钟。其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
其中,该无线网格网络系统中各设备的功能可以参考上文对图11所示方法实施例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主设备,其中,第二设备的时钟与主设备的时钟同步,第二设备和第一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当第一设备位于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设备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同步请求;第二设备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同步指示包括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设备发送同步指示的时刻,将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主设备的时钟。
其中,该无线网格网络系统中各设备的功能可以参考上文对单点失同步的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案的介绍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1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1300,该通信设备1300包括处理器1310和存储器1320。其中,存储器1320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存储器1320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使得通信设备1300可以执行上文图6或图8或图9所示实施例中设备A1的操作,或者,执行上文图1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操作。例如,通信设备1300可以执行:
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第二时钟;
当通信设备和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将通信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第一同步指示是第二设备响应于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第一同步指示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
根据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第一时刻,将通信设备的时钟同步到第二时钟。其中,第二主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也可以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

Claims (46)

1.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时钟;
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指示是所述第二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所述第一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岛的岛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所述第二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
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和所述第二时刻,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岛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所述第三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同步指示的第三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三设备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二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二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设备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所述第四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四同步指示的第四时刻;
所述第一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四时刻,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和所述第一时钟同步,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不属于所述第一岛;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所述第五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所述第五同步指示的第五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包括第六设备和第七设备;其中,所述第六设备和所述第六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所述第六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所述第七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包括:
所述第七设备根据所述第五时刻,将所述第七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所述第六设备向所述第七设备发送第六同步请求;
所述第六设备接收所述第七设备发送的第六同步指示,所述第六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六设备发送所述第六同步指示的第六时刻;
所述第六设备根据所述第六时刻,将所述第六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岛中,且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岛的岛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所述第七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根据所述第七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所述第八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
所述第一主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八时刻,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九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不属于所述第二岛;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所述第九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的第九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根据所述第九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所述第十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根据所述第十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帧或管理帧;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位于所述数据帧或管理帧的帧头;
和/或,
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由预设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
14.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中的第一设备,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时钟;
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指示是所述第二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所述第一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岛的岛主;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所述第二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时刻用于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18.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岛中,且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岛的岛主;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所述第七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所述第七时刻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所述第一主设备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所述第八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八时刻用于所述第一主设备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20.根据权利要求14-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所述第十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所述第十时刻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21.一种时钟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网格网络系统,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主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钟与所述主设备的时钟同步,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位于所述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同步请求;
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所述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指示的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指示的时刻,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按照预设的周期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指示。
23.一种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时钟;
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指示是所述第二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所述第一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26.根据权利要求23-2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岛的岛主;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所述第二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
所述第三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和所述第二时刻,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岛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还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设备发送第三同步指示,所述第三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三同步指示的第三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二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二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主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四同步指示,所述第四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四同步指示的第四时刻;
所述第一主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四时刻,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和所述第一时钟同步,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不属于所述第一岛;
所述第一主设备还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发送第五同步指示,所述第五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所述第五同步指示的第五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五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五设备包括第六设备和第七设备;其中,所述第六设备和所述第六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所述第六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所述第七设备处于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
所述第七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五时刻,将所述第七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所述第六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七设备发送第六同步请求;
所述第六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七设备发送的第六同步指示,所述第六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六设备发送所述第六同步指示的第六时刻;
所述第六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六时刻,将所述第六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31.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位于第二岛中,且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岛的岛主;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所述第七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七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主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所述第八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
所述第一主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八时刻,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九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不属于所述第二岛;
所述第一主设备还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所述第九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九同步指示的第九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九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九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34.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所述第十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
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十时刻,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35.根据权利要求23-3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帧或管理帧;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位于所述数据帧或管理帧的帧头;
和/或,
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由预设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
3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所在的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第二设备、第一主设备和第二主设备;其中,所述通信设备的时钟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钟与第二主设备的第二时钟同步;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时钟;
当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将所述通信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同步指示,所述第一同步指示是所述第二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同步请求而发送的,所述第一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同步指示的第一时刻;
根据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刻,将所述通信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和/或,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大于预设的质量阈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主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且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排序优先级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还执行:将所述通信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同步请求。
39.根据权利要求36-3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三设备和所述通信设备位于第一岛中,且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岛的岛主;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还执行:
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一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一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用于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第二同步指示,所述第二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同步指示的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时刻用于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第三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40.根据权利要求36-3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和所述通信设备还位于第二岛中,且所述通信设备为所述第二岛的岛主;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还执行: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发送第七同步指示,所述第七同步指示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七同步指示的第七时刻,所述第七时刻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八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还执行:
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三域合并请求,所述第三域合并请求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主设备的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所述第二主设备的信息用于所述第一主设备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域标识信息更新为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
向所述第一主设备发送第八同步指示,所述第八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第八同步指示的第八时刻;所述第二时钟域标识信息和所述第八时刻用于所述第一主设备将所述第一主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42.根据权利要求36-3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一主设备为同一设备,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十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还执行:向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所述第十同步指示包括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第十同步指示的第十时刻;所述第十时刻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将所述至少一个第十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第二时钟。
43.一种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格网络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主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的时钟与所述主设备的时钟同步,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一设备之间具有Wi-Fi链路;
当所述第一设备位于所述主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时,所述第一设备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同步请求;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同步指示,所述同步指示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指示的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指示的时刻,将所述第一设备的时钟同步到所述主设备的时钟。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同步指示。
4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计算设备执行时,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或14至20或2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6.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被计算设备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或14至20或2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86008.8A 2021-10-12 2021-10-12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15967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6008.8A CN115967461A (zh) 2021-10-12 2021-10-12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22/111209 WO2023061012A1 (zh) 2021-10-12 2022-08-09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6008.8A CN115967461A (zh) 2021-10-12 2021-10-12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7461A true CN115967461A (zh) 2023-04-14

Family

ID=8588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6008.8A Pending CN115967461A (zh) 2021-10-12 2021-10-12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7461A (zh)
WO (1) WO202306101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024B (zh) * 2011-03-17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钟源设备切换选择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105103B (zh) * 2014-03-05 2020-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EP3883307B1 (en) * 2015-08-12 2024-04-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US11233594B2 (en) * 2017-12-19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271653B (zh) * 2020-02-14 2022-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61012A1 (zh)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41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sing bluetoot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9026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tsc
US8861445B2 (en) Multi-channel single radio communication in home mesh network
US20220272699A1 (en) Time domain resource format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3046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07439A (zh) 至少一个用户台和至少两个基站之间的通信方法
CN113259864B (zh) 窄带通信方法、对讲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自组网系统
US115642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ully-distributed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68462A1 (en) Time sensitive communication support information updat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370610A (zh) 密集网格网络中的干扰减轻
CN111698787B (zh) 调度规则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JP2023546844A (ja) 無線通信方法、装置、中継機器、リモート機器及び基地局
US9641268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clocks
CN117119578A (zh) 多编队无线组网混合同步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14424B (zh) 一种子网融合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5967461A (zh) 时钟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078183A1 (zh) 用于确定传输时延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888029B (zh) 一种通信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792463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 distribution of bandwidth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rresponding storage means and slave node
WO2024067360A1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4018801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68421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6762368A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09064A (zh) WiFi双模式下的资源分配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554002B2 (ja)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