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3330A -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3330A
CN115963330A CN202310227508.4A CN202310227508A CN115963330A CN 115963330 A CN115963330 A CN 115963330A CN 202310227508 A CN202310227508 A CN 202310227508A CN 115963330 A CN115963330 A CN 115963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n
mode current
cable
value
current ampl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75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骞
雷奋星
秦高强
陈嘉琪
谢彦召
梁涛
席志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2275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3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3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3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涉及电磁兼容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检测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线缆首端和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然后,可以基于测量所得的线缆首端和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出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以及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最后,基于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以判断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是否超标。

Description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磁兼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会向周围环境发射可以造成辐射干扰的电磁波。该现象被称为辐射发射(radiated emissions,RE)。辐射发射测试主要测试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自身向周围环境所发射的电磁波的辐射发射强度(也可以被称为电磁辐射强度),包括来自电路板、机箱、线缆等部件的辐射发射强度。当电子设备及其部件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发射强度超标时,可能会导致周边其他电子设备出现误码、宕机、甚至损伤等现象。因此,当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时,如何测试电子设备相关部件,尤其是与其连接的线缆的电磁辐射强度,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实现了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例如,暗室)中也能对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进行测试,并且测试方法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测试的效率也较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线缆首端的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线缆末端的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该线缆上第一位置的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线缆上第二位置的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和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其中,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第一位置上的共模电流,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第二位置上的共模电流。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出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该线缆上第一位置的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线缆上第二位置的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具体包括: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出第一算法中的第一常数值和第二常数值。基于该第一位置的第一长度和该第一算法,确定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基于该第二位置的第二长度和该第一算法,确定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算法包括的参数为:第一常数值、第二常数值、波长和该线缆上任一位置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出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具体包括:将该线缆划分为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其中,该第一线缆包括该线缆首端,该第二线缆包括该线缆末端,该第三线缆包括该第一位置,该第四线缆包括该第二位置。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该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该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和该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确定出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超标。当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没有超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线缆、频谱仪、宽带电流测量钳和低噪声放大器,其中:该线缆用于,连接该第一电子设备和该第二电子设备。该宽带电流测量钳、该低噪声放大器和该频谱仪用于,当该第一电子设备和该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检测该线缆首端的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线缆末端的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该线缆上第一位置的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线缆上第二位置的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和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其中,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第一位置上的共模电流,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该第二位置上的共模电流。该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该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出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电子设备具体用于: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出第一算法中的第一常数值和第二常数值。基于该第一位置的第一长度和该第一算法,确定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基于该第二位置的第二长度和该第一算法,确定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算法包括的参数为:第一常数值、第二常数值、波长和该线缆上任一位置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电子设备具体用于:将该线缆划分为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其中,该第一线缆包括该线缆首端,该第二线缆包括该线缆末端,该第三线缆包括该第一位置,该第四线缆包括该第二位置。基于该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该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该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该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该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该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和该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确定出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当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超标。当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没有超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该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用于运行该代码指令以使得该芯片系统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屏蔽暗室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设备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首端和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示意图;
图2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球形坐标系示意图;
图2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极化方向下的线缆辐射发射强度示意图;
图2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极化方向下的线缆辐射发射强度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得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所列出醒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测试流程。
请参考图1,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该线缆辐射发射测试流程的电磁屏蔽暗室(也可以称为暗室)及暗室内的测试系统。
如图1所示,该暗室的墙面设置有吸波材料,可以为内部的电子设备免除外界的电磁波干扰,并且为电子设备的测试过程中模拟出无反射的理想无限开放空间。暗室内的测试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线缆、转台和接收天线。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线缆放置于转台上,距离地面高0.8米。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线缆自由下垂。转台距离接收天线3米,接收天线固定在竖杆上,距离竖杆底部1米~4米。接收天线可以和暗室外部的接收器(receiver)相连接。该接收天线可以用于测量线缆辐射发射强度(也即是线缆的电磁辐射强度)。转台可以在0度~360度范围内旋转。
在该线缆辐射发射测试流程中,接收天线可以测量出转台在不同转动方向、极化方向下,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线缆的电磁辐射强度大小,然后,将该电磁辐射强度值与标准GB9254.1中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出现辐射发射超标的情况。若线缆的电磁辐射强度值超过标准GB9254.1中规定的限值,即是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线缆辐射发射超标。
从上述线缆辐射发射测试流程中可以看出,该流程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并且测试方法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测试的效率也较低。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
在本申请提供的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中,可以检测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线缆首端和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然后,可以基于测量所得的线缆首端和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出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以及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最后,基于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以判断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是否超标。具体实现方式后续实施例将进行描述,在此不赘述。
从上述方法中可以看出,实施本申请提供的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例如,暗室)中进行,并且测试方法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测试的效率也较高。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以实现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的通信系统10。
请参考图2A-图2B,图2A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图2B示出了一种各设备间的连接示意图。
结合图2A和图2B所示,该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线缆、静电桌、频谱仪、宽带电流测量钳和低噪声放大器。其中:
在本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脑。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放置在静电桌上,间距为10厘米。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线缆连接,线缆可以自由下垂。线缆靠近第一电子设备的一端可以被称为首端,靠近第二电子设备的一端可以被称为末端。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线缆的电磁辐射强度可以干扰到周边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等)的工作。
线缆可以穿过宽带电流测量钳。宽带电流测量钳可以包括卡钳部位和输出端口。宽带电流测量钳上的卡钳部位可以紧贴在第一电子设备处,用于测量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卡钳也可以紧贴在第二电子设备处,用于测量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示例性的,在图2A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中,卡钳紧贴于第二电子设备处。
宽带电流测量钳的输出端口可以连接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LNA输出端可以连接频谱仪。宽带电流测量钳、LNA和频谱仪可以测量的频段为30MHz~1GHz。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宽带电流测量钳、LNA和频谱仪可以测量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频谱仪可以和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图2A所示的通信系统10仅仅用于示例性解释本申请,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各设备的摆放方式可以与图2A所示的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
请参考图2C,图2C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如图2C所示,结合图2A、图2B所示的通信系统10,该方法可以具体包括:
S201:宽带电流测量钳、LNA和频谱仪测量线缆首端和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
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线缆进行连接。该线缆可以穿过宽带电流测量钳。当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宽带电流测量钳的卡钳部位可以紧贴在第一电子设备处,基于宽带电流测量钳、LNA和频谱仪测量出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M1。然后,宽带电流测量钳的卡钳部位可以紧贴在第二电子设备处,基于宽带电流测量钳、LNA和频谱仪测量出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M2。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测试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的顺序不应当被本实施例列举的示例所限制。也即是说,可以先测量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再测量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也可以先测量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再测量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的,图2D示出了实际测量获取到的线缆首端和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可以被称为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可以被称为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
S202:第二电子设备从频谱仪获取到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
S203: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
其中,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可以由下述公式(1)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z为线缆的某一点(也即是某一位置),其值为该点离线缆首端的长度(也可以简称为z位置的长度、z点的长度),I(z)为在线缆位置z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λ为波长。A和B为该公式(1)中针对该线缆的两个常数值。
此时,公式(1)中的未知数为A和B,因此,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测量所得的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M1和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M2,计算得出A和B。具体的,将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M1、线缆首端位置的长度za带入该公式(1)中,得到下述公式(2):
将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M2、线缆末端位置的长度zb带入该公式(1)中,得到下述公式(3):
联立公式(2)和公式(3):
可求解得出A和B的值分别为A1和B1。因此,A1和B1带入公式(1)中,可得:
然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用该公式计算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例如第一位置上的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第二位置上的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
S204: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
其中,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下述公式(5)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为电压反射系数,为传播常数,在本实施例的该公式(5)中为未知值。L为线缆长度,I(z)和z的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描述,在此不赘述。
具体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选取线缆上多个点,如z1、z2、z3等点,带入已确定常数值A和B的公式(1)中计算得出各点位置对应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如M1、M2、M3等。然后,第二电子设备将上述各点的长度、各点对应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带入至公式(5)中,可以得到各点对应的方程,以z1、z2、z3为例,各点对应的方程可以如下述示例性所示:
将上述各点对应的方程联立为方程组1,基于最小二乘法对该方程组1进行求解,可以计算得出的值为的值为,并带入到公式(5)中,得到:
因此,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可以由下述公式(7)计算:
然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用该公式计算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例如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对应的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对应的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对应的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对应的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
需要说明的是,选取的线缆上点的数量和具体的点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作任何限制。
S205:第二电子设备基于线缆沿线各处的共模电流相位值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具体的,线缆可以被分割成N段,每一段线缆可以被视为电偶极子,则整根线缆可以被视为N段线缆的串联。N段中每一段电偶极子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共模电流相位值可以按照前述步骤计算,在此不再赘述。其中,N可以为2、3、4、5等数值。每一段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可以基于该段线缆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共模电流相位值计算得出。整根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可以是N段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的叠加总和。因此,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可以由下述公式(8)进行计算:
其中,η为自由空间波阻抗,Ii为第i段线缆的共模电流(包括共模电流相位值和共模电流幅度值),li为第i段线缆的长度,k为自由空间传播常数。θ为第i段线缆在球坐标系下的方位角,ri为球坐标系下观测点与第i段线缆的距离。示例性的,针对第i段线缆,如图2E所示,以第i段线缆的中心为原点,Z轴垂直于线缆的圆截面,Y轴垂直于线缆的侧面,X轴和Z轴、Y轴互相垂直。若P为观测点,则观测点与第i段线缆的距离r(也即是ri)为原点和观测点P之间的距离,θ为Z轴与原点到观测点这条线段之间的夹角。
示例性的,线缆可以被划分为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其中,第一线缆包括线缆首端,第二线缆包括线缆末端,第三线缆包括第一位置,第四线缆包括第二位置。通过公式(8),基于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基于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然后,基于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和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确定出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S206:第二电子设备判断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是否超标。
具体的,当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步骤S205计算出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后,可以判断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在指定频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则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超标,会导致线缆周边电子设备出现误码、宕机、甚至损伤等现象;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没有超标,因此不会导致线缆周边电子设备出现误码、宕机、甚至损伤等现象。
其中,第一阈值可以是标准GB9254.1中规定的指定频率对应的限值,也可以是设置的其他数值,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从上述流程中可以看出,实施本申请提供的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例如,暗室)中进行,并且测试方法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测试的效率也较高。同时,如图2F和图2G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所得到的水平极化方向下的线缆辐射发射强度(也即图2F所述的场强),和垂直极化方向下的线缆辐射发射强度(也即图2G所述的场强),与基于暗室测量得出的结果(也即图2F和图2G所示的实际测量值)相近,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的精度也较高。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
请参考图3,图3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无线通信模块303和显示屏304(可选的)等。上述各个模块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第一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元,例如处理器301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301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301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301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以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301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基于USB接口和其他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等)进行有线连接,从而互相传输数据信息。
存储器302与处理器30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实现中,存储器3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latile memory),例如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SD);存储器3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302可以存储一些程序代码,以便于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实现方法。存储器3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例如uCOS、VxWorks、RTLinux等嵌入式操作系统。
无线通信模块303可以包括有蓝牙通信模块303A。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蓝牙通信模块303A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相互传输数据信息。其中,蓝牙通信模块303A可以提供包括经典蓝牙(basic rate/enhanceddatarate,BR/EDR)或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中一项或多项蓝牙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303可以经由天线(图3未示出)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01。无线通信模块303还可以从处理器301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303还可以提供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显示屏304可以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304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30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音频模块305,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可以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成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305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305还可以设置于处理器301中,或将音频模块305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301中。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扬声器306,也可以称为“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为声音信号。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扬声器306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电话。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移动通信模块(图3未示出)。该移动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第一电子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可选的,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图3未示出)。触摸传感器也可以称为“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显示屏304,由触摸传感器与显示屏30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
接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
请参考图4,图4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第二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处理器401、存储器402、无线通信模块403、电源开关404、显示屏405等等。上述各个模块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处理器401可以用于读取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具体实现中,处理器401可以主要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其中,控制器主要负责指令译码,并为指令对应的操作发出控制信号。运算器主要负责保存指令执行过程中临时存放的寄存器操作数和中间操作结果等。具体实现中,处理器401的硬件架构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架构、MIPS架构、ARM架构或者NP架构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用于解析无线通信模块403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处理器401可以根据该数据信息进行响应,执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器401还可以用于生成无线通信模块403向外发送的信号,如蓝牙信号等。
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 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USB接口和其他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频谱仪等)进行有线连接,从而互相传输数据信息。
存储器402与处理器40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具体实现中,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的存储器,并且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存储器402还可以存储通信程序,该通信程序可用于与第一电子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模块403可以包括蓝牙通信模块403A或其他。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模块403A中的一项或多项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无线通信连接和第一电子设备互相传输数据信息。其中,蓝牙通信模块403A可以提供包括经典蓝牙(basic rate/enhanceddatarate,BR/EDR)或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中一项或多项蓝牙通信的解决方案。
电源开关404可以用于控制电源向第二电子设备的供电。
可选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405。显示屏405可以用于显示图像、视频、控件、文字信息等。显示屏405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405,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选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触摸传感器(图4未示出),该触传感器也可以称为“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显示屏405,由触摸传感器与显示屏405组成触摸屏,也可以称为“触控屏”。触摸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
可选的,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物理按键。该一个或多个物理按键可以接收用户作用在该按键上的输入操作(例如,按下该物理按键)。响应于该输入操作,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执行与该物理按键对应的显示屏上所显示控件相应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图4所示的第二电子设备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并不构成对第二电子设备的具体限制。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的软件架构。
请参考图5,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通信系统10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通信系统10的软件架构可以包括:共模电流幅度值计算模块501、共模电流相位值计算模块502和辐射发射强度计算模块503,其中:
共模电流幅度值计算模块501可以用于检测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和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幅度值,以及计算出线缆上任意一点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共模电流相位值计算模块502可以用于接收到共模电流幅度值计算模块501获取到的线缆上多个点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并基于线缆上多个点的共模电流幅度值,计算出对应的共模电流相位值。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辐射发射强度计算模块503可以接收到共模电流幅度值计算模块501获取到的线缆上多个点的共模电流幅度值,以及共模电流相位值计算模块502获取到的共模电流相位值,并基于上述线缆上多个点的共模电流幅度值及其对应的共模电流相位值,计算得出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并判断该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是否超标。
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根据上下文,术语“当…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或“在…后”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在确定…时”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为意思是“如果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2)

1.一种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线缆首端的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线缆末端的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所述线缆上第一位置的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线缆上第二位置的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和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
其中,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位置上的共模电流,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位置上的共模电流;
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出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所述线缆上第一位置的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线缆上第二位置的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出第一算法中的第一常数值和第二常数值;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一算法,确定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一算法,确定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算法包括的参数为:第一常数值、第二常数值、波长和所述线缆上任一位置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出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具体包括:
将所述线缆划分为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其中,所述第一线缆包括所述线缆首端,所述第二线缆包括所述线缆末端,所述第三线缆包括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四线缆包括所述第二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所述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所述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和所述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确定出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超标;
当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没有超标。
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线缆、频谱仪、宽带电流测量钳和低噪声放大器,其中:
所述线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宽带电流测量钳、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频谱仪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检测所述线缆首端的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线缆末端的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所述线缆上第一位置的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线缆上第二位置的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和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
其中,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线缆首端的共模电流,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线缆末端的共模电流,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第一位置上的共模电流,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用于表示所述第二位置上的共模电流;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所述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出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确定出第一算法中的第一常数值和第二常数值;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一算法,确定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
基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长度和所述第一算法,确定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算法包括的参数为:第一常数值、第二常数值、波长和所述线缆上任一位置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用于:
将所述线缆划分为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和第四线缆,其中,所述第一线缆包括所述线缆首端,所述第二线缆包括所述线缆末端,所述第三线缆包括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四线缆包括所述第二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一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二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三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三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四共模电流幅度值和所述第四共模电流相位值,确定所述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所述第二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所述第三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和所述第四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确定出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用于:
当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超标;
当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线缆的辐射发射强度没有超标。
11.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电路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使得所述芯片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227508.4A 2023-03-10 2023-03-10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15963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7508.4A CN115963330A (zh) 2023-03-10 2023-03-10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7508.4A CN115963330A (zh) 2023-03-10 2023-03-10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3330A true CN115963330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1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7508.4A Pending CN115963330A (zh) 2023-03-10 2023-03-10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3330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959A (ja) * 1998-10-16 2000-04-28 Fuji Xerox Co Ltd 差動信号による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の電磁波抑制装置
JP2003167012A (ja) * 2001-11-30 2003-06-13 Canon Inc 電流分布測定装置
US20040145486A1 (en) * 2003-01-28 2004-07-29 George Campbell Utility power line cable selector system
CN1731204A (zh) * 2005-08-29 2006-02-08 南京师范大学 传导性干扰噪声的模态提取装置与模态提取方法
JP2006157118A (ja) * 2004-11-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差動伝送線路用コモンモード電流検出素子とそれを用いた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低減回路および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低減方法
US20080012658A1 (en) * 2006-06-09 2008-01-17 John Fortier Reduction of noise in a metallic conductor signal pair using controlled line balancing and common mode impedance reduction
CN101458282A (zh) * 2008-12-30 2009-06-17 南京师范大学 高频电路空间电磁辐射特性分析与预估方法
US20110069794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Mehdi Tavassoli Kilani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20120188116A1 (en) * 2010-12-22 2012-07-26 Stefano Mosca Calibration of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aesa) antennas
CN107192891A (zh) * 2017-04-06 2017-09-22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频域共模电流测量的辐射预测方法
JP2018025511A (ja) * 2016-08-12 2018-02-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妨害波電力測定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170798A1 (en) * 2017-02-24 2019-06-06 Fuji Electric Co., Ltd.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ed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combined evaluation apparatus
CN111180177A (zh) * 2020-01-07 2020-05-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绕组交叠绕法高频变压器的屏蔽绕组多点接地共模噪声消除方法
CN113777421A (zh) * 2021-08-12 2021-12-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串扰注入的电源线低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959A (ja) * 1998-10-16 2000-04-28 Fuji Xerox Co Ltd 差動信号による信号伝送システムの電磁波抑制装置
JP2003167012A (ja) * 2001-11-30 2003-06-13 Canon Inc 電流分布測定装置
US20040145486A1 (en) * 2003-01-28 2004-07-29 George Campbell Utility power line cable selector system
JP2006157118A (ja) * 2004-11-25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差動伝送線路用コモンモード電流検出素子とそれを用いた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低減回路およびコモンモードノイズ低減方法
CN1731204A (zh) * 2005-08-29 2006-02-08 南京师范大学 传导性干扰噪声的模态提取装置与模态提取方法
US20080012658A1 (en) * 2006-06-09 2008-01-17 John Fortier Reduction of noise in a metallic conductor signal pair using controlled line balancing and common mode impedance reduction
CN101458282A (zh) * 2008-12-30 2009-06-17 南京师范大学 高频电路空间电磁辐射特性分析与预估方法
US20110069794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Mehdi Tavassoli Kilani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20120188116A1 (en) * 2010-12-22 2012-07-26 Stefano Mosca Calibration of 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aesa) antennas
JP2018025511A (ja) * 2016-08-12 2018-02-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妨害波電力測定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170798A1 (en) * 2017-02-24 2019-06-06 Fuji Electric Co., Ltd.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ed evaluation method, evaluation apparatus, and combined evaluation apparatus
CN107192891A (zh) * 2017-04-06 2017-09-22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频域共模电流测量的辐射预测方法
CN111180177A (zh) * 2020-01-07 2020-05-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多绕组交叠绕法高频变压器的屏蔽绕组多点接地共模噪声消除方法
CN113777421A (zh) * 2021-08-12 2021-12-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串扰注入的电源线低频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YTON R. PAUL: "A Comparison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Common-Mode and Differential-Mode Currents in Radiated Emiss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JIN JIA等: "Prediction of radiated fields from cable bundles based on current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EMC EUROPE》 *
祁国成 等: "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电磁脉冲效应实验", 《强激光与粒子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04991B1 (ko) 카메라가 수집한 데이터에 기반하여 빔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WO2021139435A1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23863B (zh) 设备等效全向辐射功率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8976039B2 (en) Remote ope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measurement systems and remote measurement data processing
US9706356B2 (en)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4188707B (zh) 一种终端天线和控制天线波束方向的方法
WO2015150627A1 (en) A magnetometer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WO2016181398A1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s for imaging of object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rray
US11070397B2 (en) Adaptive OTA leakage cancellation for mmWave radar
US100277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osition
CN111683325A (zh) 音效控制方法、装置、音箱、可穿戴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386456B1 (en) Wideband radio-frequency antenna
WO2014206260A1 (zh) 一种阻塞指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659215B1 (ko) 복수의 방향을 갖는 빔포밍 신호를 측정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US10725146B2 (en) Wideband radio-frequency antenna
CN112069713B (zh) 一种近场散射特性建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63330A (zh) 线缆辐射发射检测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3155560A1 (zh)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配件、移动终端及电子设备
US10545197B2 (en) Self-calibrating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magnetic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US20200106538A1 (en) Angular impulse delay in radio-frequency antennas
TWI498568B (zh) 無線測試系統及應用其的量測方法
CN105277916A (zh) 无线发射信号源的搜索方法
US11287458B2 (en) Determination of g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linearly-polarized antenna
KR20230040086A (ko) 안테나의 성능을 측정하기 위한 챔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 방법
WO2012058890A1 (zh) 数据卡总辐射功率的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