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3127A -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3127A
CN115963127A CN202310253807.5A CN202310253807A CN115963127A CN 115963127 A CN115963127 A CN 115963127A CN 202310253807 A CN202310253807 A CN 202310253807A CN 115963127 A CN115963127 A CN 115963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result
data
protection effect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38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63127B (zh
Inventor
李邦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u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u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u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uj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38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3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3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3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63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3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测试装置,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测试装置图像,获得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基于测试场景进行所述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设置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当完成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生成辐射数据集合;基于辐射数据集合和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估效率低、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估准确性,提高防护评估的智能化程度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X射线探伤在各个行业应用更加广泛,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射线对于人体的伤害也不断加重。因此,研究高能射线的防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X射线的防护,主要是通过从接收端进行防护,通过建立防护屏障,避免人体吸收X射线。对于防护效果的测定主要是通过对防护装置在制造时的各个性能进行检测,通过保证防护装置的生产质量来保证防护效果。
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防护装置实际能够起到的防护效果无法进行准确测定,仅仅依靠保证生产质量无法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对X射线的有效防护。现有技术中存在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估效率低、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估效率低、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评估系统,所述智能评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测试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所述测试装置,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基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将所述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设定测试场景,基于所述测试场景进行所述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设置所述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所述采样点集合;当完成所述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所述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直至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测试采集完成,生成辐射数据集合;基于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和所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测试装置,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覆盖评价模块,所述覆盖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设备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设定测试场景,基于所述测试场景进行所述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测试装置放置模块,所述测试装置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所述采样点集合;辐射数据生成模块,所述辐射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当完成所述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所述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直至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测试采集完成,生成辐射数据集合;防护效果评价模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和所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通过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测试装置上,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测试装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反映测试装置的图像采集结果,进而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然后将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设定测试场景,按照测试场景进行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然后通过设置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采样点集合,在完成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直至采样点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测试采集完成,生成辐射数据集合,然后基于辐射数据集合和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达到了提高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和提高评估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中获得图像采集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中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图像采集模块11,覆盖评价模块12,设备控制模块13,测试装置放置模块14,辐射数据生成模块15,防护效果评价模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估效率低、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估准确性,提高防护评估的智能化程度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评估系统,所述智能评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测试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所述测试装置,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00还包括:
步骤S110:设置测试拟合动作集合;
步骤S120:基于所述测试拟合动作集合进行所述测试装置的拟合控制;
步骤S130: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测试拟合动作的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根据采集结果获得所述图像采集结果。
具体而言,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是用于对测试装置进行图像采集,保存测试装置在进行测试拟合动作时的图像。所述测试装置是用于测试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的辅助装置,具备运动功能,可以是机械人偶或者其他测试人偶。所述穿戴防护装置是覆盖在测试装置表面,用于吸收X射线的装置。所述测试拟合动作集合是用于在进行防护测试时,测试装置需要进行的动作集合,可选的,包括肢体移动、行走、取拿物品等。根据所述测试拟合动作集合设定测试装置按照拟合动作进行运动。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对所述测试装置在测试过程中和测试结束后的图像进行分别实时采集,得到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结果。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结果反映了在测试过程中,穿戴防护位置在测试装置上的移动情况。由此,达到了为后续进行穿戴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评价提供评价数据的技术效果。
步骤S200:基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所述覆盖评价是指根据图像采集结果对穿戴防护装置在测试装置上的覆盖程度进行评价。图像采集结果反映了动态情况下,经过测试装置的移动,导致穿戴防护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发生位移后在测试装置上的实时位置移动情况。通过对图像采集结果中的穿戴防护装置对测试装置的覆盖程度进行评价的,得到所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可以达到对防护效果从覆盖度角度进行评价,提高评估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技术效果。
示例性的,在测试装置进行取拿东西这个拟合动作的过程中,由于测试机械人偶的手臂移动,导致手臂上的穿戴防护装置向手臂上方移动,导致手臂下方未收到防护装置的保护。由此,通过对移动过程中的测试机械人偶进行图像采集,按照图像采集结果,可以通过移动过程中实时穿戴装置移动情况,分析在运动过程中穿戴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
步骤S300:将所述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设定测试场景,基于所述测试场景进行所述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
具体而言,所述工作空间是指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过程中,暴露于X射线环境中的空间。所述测试场景是通过获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进行设定的,可选的,包括机械操作测试场景、数据输入测试场景、试剂添加测试场景、仪器搬运测试场景等。在获得所述测试场景后,通过根据测试场景对工作空间内的设备进行调整,使其符合测试场景规定的工作参数。由此,实现了构建X射线防护装置实际应用场景的目标,达到了通过提供实际测试场景,提高防护装置防护效果数据提取的准确性,进而提高防护效果评估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步骤S400:设置所述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所述采样点集合;
具体而言,所述工作空间的采集点集合是在进行防护测试时测试装置的位置点,可选的,采集点集合由工作点、工序交接点等组成。将多个测试装置按照不同的测试时间放置在工作空间中的采样点位置,进行防护测试。通过分时段进行测试,可以避免多个测试装置相互遮挡,导致测试数据不准确。由此,达到了对工作空间内不同位置的射线防护情况进行采集,提高防护数据采集全面性的技术效果。
步骤S500:当完成所述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所述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直至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测试采集完成,生成辐射数据集合;
具体而言,在任一采样点放置测试装置,当测试完成后,通过对测试装置上的辐射数据进行采集,可以得到测试装置暴露在X射线下进行工作后,受的辐射情况。通过对采样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进行测试,采集测试后的辐射数据,从而得到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其中,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反映了测试装置受到的辐射情况。为后续分析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提供分析数据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基于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和所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10:获得所述工作空间的辐射源位置和发射方向信息;
步骤S620:根据所述辐射源位置和发射方向信息构建三维直角坐标系;
步骤S630:根据所述采样点集合和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获得相对位置坐标数据;
步骤S640: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坐标数据生成距离评价参数,通过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和所述辐射数据集合进行防护效果评价,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根据辐射数据集合和覆盖位置评价结果,可以通过对测试装置受到的防护情况进行评估,对穿戴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所述辐射源位置是所述工作空间内的X射线发射的位置。所述发射方向是X射线从辐射源位置向外发射时的方向。以所述辐射源位置为坐标原点,根据所述发射防线构建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为后续进行距离的量化做铺垫。以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为基础,根据所述采样点集合在工作空间内的位置,放入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中,获得采样点集合中的各采样点的坐标。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坐标数据是根据各采样点的坐标确定的多个采样点与辐射发射源之间的相对坐标。进而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坐标数据可以得到各采样点与辐射源的距离情况。按照距离远近,得到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其中,所述距离评价参数是根据距离越近辐射剂量越小,距离越近辐射剂量越大的规则对采样点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进行评价得到的。进而,根据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和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对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估,得到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达到了从距离的角度对辐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防护效果评估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40还包括:
步骤S641:获得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每一测试数据对应的测试时间数据;
步骤S642:将所述测试时间数据作为时间评价参数;
步骤S643:通过所述时间评价参数和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进行防护效果评价,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40还包括:
步骤S644: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每一辐射数据进行数据位置解析,生成位置标识结果;
步骤S645:构建初始位置区域的区域约束值;
步骤S646:通过所述位置标识结果、所述时间评价参数和所述距离评价参数进行所述辐射数据集合的位置区域辐射数据整合,获得辐射数据整合结果;
步骤S647:通过所述区域约束值进行所述辐射数据整合结果的约束评价,根据约束评价结果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在受到X射线照射时,接收到的辐射剂量与受到照射的时间长度有关,测试时间越长,受到的辐射剂量越多。所述测试时间数据是对进行测试时的时间进行汇总得到的,其中,所述测试时间与每一测试数据一一对应。通过将所述测试时间数据作为时间评价参数,按照测试时间的长短,对测试数据进行评价。进而根据所述时间评价参数和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的辐射数据进行分析,从时间和距离两个角度对辐射数据中的辐射值进行评价,从而得到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具体的,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的数据是根据采样点不同对测试装置的辐射数据进行采集得到的,每一辐射数据与对应的采样点位置一一对应,通过对每一辐射数据的数据位置进行解析,确定采样位置,根据采样位置对辐射数据进行位置标识,通过对每一辐射数据进行位置标识,从而得到所述位置标识结果。其中,所述位置标识结果反映了辐射数据对应的测试位置。测试位置包括采样位置以及测试装置上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初始位置区域是指测试装置的重点部位,需要进行重要防护,通过对初始位置区域的位置范围进行约束,从而可以得到所述区域约束值。其中,所述区域约束值是根据测试的重点部位的区域面积进行确定的。按照所述位置区域约束值,结合所述位置标识结果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的数据进行筛选,从而根据所述位置标识结果、时间评价参数和距离评价参数对辐射数据进行整合,将辐射数据与上述评价参数结合起来,得到所述辐射数据整合结果。进而,根据所述区域约束值对所述辐射数据整合结果进行约束评价,即按照重点部位对射线防护的要求对辐射数据整合结果中的数据进行判断,得到评价结果。由此,达到了对防护装置进行防护效果评价,按照不同部位有区分的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00还包括:
步骤S650:对所述穿戴防护装置进行质量检测信息采集,获得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结果;
步骤S660:根据所述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结果获得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接缝强度数据;
步骤S670:根据所述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所述接缝强度数据获得质量评价参考数据;
步骤S680:通过所述质量评价参考数据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680还包括:
步骤S681:根据所述测试场景进行场景覆盖度评价,生成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
步骤S682:基于所述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进行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标识。
具体而言,所述质量检测信息是指对所述穿戴防护装置进行质量检测后得到的数据信息,包括防护服屏蔽X射线的能力、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等测试。所述质量检测信息采集采集结果是对穿戴防护装置进行质量检测后得到的数据。按照覆盖层机械性能和接缝强度为搜索条件,在所述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结果中进行信息检索筛选,得到所述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所述接缝强度数据。其中,所述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是指穿戴防护装置的防护材料和内外表面覆盖层的材料性能数据,包括: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硬度。所述接缝强度数据是指所述穿戴防护装置的材料连接缝的强度相关数据,包括: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所述质量评价参考数据是对穿戴防护装置的质量进行评价时的参考依据。进而,根据所述质量评价参数数据对所述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所述接缝强度数据进行质量评价,由此,达到了从穿戴防护装置的质量角度进行防护效果评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所述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是指通过测试场景的类型,对测试场景所能覆盖的工作场景数量进行评价得到的。按照所述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对防护效果评价结果进行标识,可以得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适应的场景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测试装置,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测试装置图像采集,实现对穿戴防护装置与测试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采集的目标,然后根据图像采集结果对穿戴防护装置对测试装置的覆盖程度进行评价,得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然后将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通过根据正常工作时的工作场景设定不同的测试场景,按照测试场景控制工作空间的设备,使其能够满足测试要求,然后通过空间内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采样点集合,避免在采集时测试装置相互遮挡,然后当完成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对测试装置的辐射数据进行采集,当采集完成后得到辐射数据集合,通过根据辐射数据集合和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由此,达到了对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进行智能评估,提高评估的全面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11,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用于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测试装置,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覆盖评价模块12,所述覆盖评价模块12用于基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
设备控制模块13,所述设备控制模块13用于将所述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设定测试场景,基于所述测试场景进行所述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
测试装置放置模块14,所述测试装置放置模块14用于设置所述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所述采样点集合;
辐射数据生成模块15,所述辐射数据生成模块15用于当完成所述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所述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直至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测试采集完成,生成辐射数据集合;
防护效果评价模块16,所述防护效果评价模块16用于基于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和所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拟合动作设置单元,所述拟合动作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测试拟合动作集合;
拟合控制单元,所述拟合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测试拟合动作集合进行所述测试装置的拟合控制;
图像采集结果获得单元,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测试拟合动作的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根据采集结果获得所述图像采集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发射方向获得单元,所述发射方向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工作空间的辐射源位置和发射方向信息;
直角坐标系构建单元,所述直角坐标系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辐射源位置和发射方向信息构建三维直角坐标系;
坐标数据获得单元,所述坐标数据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点集合和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获得相对位置坐标数据;
距离评价参数生成单元,所述距离评价参数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坐标数据生成距离评价参数,通过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和所述辐射数据集合进行防护效果评价,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测试时间数据获得单元,所述测试时间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每一测试数据对应的测试时间数据;
时间评价单元,所述时间评价单元用于将所述测试时间数据作为时间评价参数;
评价结果获得单元,所述评价结果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时间评价参数和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进行防护效果评价,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位置标识单元,所述位置标识单元用于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每一辐射数据进行数据位置解析,生成位置标识结果;
区域约束值构建单元,所述区域约束值构建单元用于构建初始位置区域的区域约束值;
数据整合单元,所述数据整合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位置标识结果、所述时间评价参数和所述距离评价参数进行所述辐射数据集合的位置区域辐射数据整合,获得辐射数据整合结果;
效果评价结果获得单元,所述效果评价结果获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区域约束值进行所述辐射数据整合结果的约束评价,根据约束评价结果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检测信息采集单元,所述检测信息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穿戴防护装置进行质量检测信息采集,获得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结果;
强度数据获得单元,所述强度数据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结果获得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接缝强度数据;
质量评价参考数据获得单元,所述质量评价参考数据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所述接缝强度数据获得质量评价参考数据;
质量评价单元,所述质量评价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质量评价参考数据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场景覆盖度评价单元,所述场景覆盖度评价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场景进行场景覆盖度评价,生成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标识单元,所述评价结果标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进行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标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评估系统,所述智能评估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测试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所述测试装置,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基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
将所述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设定测试场景,基于所述测试场景进行所述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
设置所述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所述采样点集合;
当完成所述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所述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直至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测试采集完成,生成辐射数据集合;
基于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和所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测试拟合动作集合;
基于所述测试拟合动作集合进行所述测试装置的拟合控制;
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测试拟合动作的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根据采集结果获得所述图像采集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工作空间的辐射源位置和发射方向信息;
根据所述辐射源位置和发射方向信息构建三维直角坐标系;
根据所述采样点集合和所述三维直角坐标系获得相对位置坐标数据;
基于所述相对位置坐标数据生成距离评价参数,通过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和所述辐射数据集合进行防护效果评价,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每一测试数据对应的测试时间数据;
将所述测试时间数据作为时间评价参数;
通过所述时间评价参数和所述距离评价参数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进行防护效果评价,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辐射数据集合中每一辐射数据进行数据位置解析,生成位置标识结果;
构建初始位置区域的区域约束值;
通过所述位置标识结果、所述时间评价参数和所述距离评价参数进行所述辐射数据集合的位置区域辐射数据整合,获得辐射数据整合结果;
通过所述区域约束值进行所述辐射数据整合结果的约束评价,根据约束评价结果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穿戴防护装置进行质量检测信息采集,获得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结果;
根据所述质量检测信息采集结果获得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接缝强度数据;
根据所述覆盖层机械性能数据和所述接缝强度数据获得质量评价参考数据;
通过所述质量评价参考数据获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场景进行场景覆盖度评价,生成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
基于所述场景覆盖度评价结果进行所述防护效果评价结果标识。
8.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将穿戴防护装置穿戴至测试装置,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测试装置图像采集,获得图像采集结果;
覆盖评价模块,所述覆盖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覆盖评价,获得覆盖位置评价结果;
设备控制模块,所述设备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测试装置置入工作空间,设定测试场景,基于所述测试场景进行所述工作空间的设备控制;
测试装置放置模块,所述测试装置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工作空间的采样点集合,将多个所述测试装置分时段置入所述采样点集合;
辐射数据生成模块,所述辐射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当完成所述采样点集合中任一采样点后,则对所述测试装置进行辐射数据采集,直至所述采样点集合中的全部采样点测试采集完成,生成辐射数据集合;
防护效果评价模块,所述防护效果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辐射数据集合和所述覆盖位置评价结果获得防护效果评价结果。
CN202310253807.5A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963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3807.5A CN115963127B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3807.5A CN115963127B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3127A true CN115963127A (zh) 2023-04-14
CN115963127B CN115963127B (zh) 2023-06-23

Family

ID=8588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3807.5A Active CN115963127B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312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0597A1 (de) * 1984-08-20 1986-02-2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von strahlenbelastungen
US20110019796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Ge Sensing &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automated testing and/or measuring of a plurality of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components using x-ray radiation
WO2014092024A1 (ja) * 2012-12-11 2014-06-19 株式会社資生堂 紫外線防御効果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US20140336507A1 (en) * 2012-05-29 2014-11-13 Hsiao-Hsu Cheng Human tissue radiation protector with auxiliary method of radiotherapy
CN204286830U (zh) * 2014-12-18 2015-04-22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仿真人的警用防护装备效能评测系统
CN110826864A (zh) * 2019-10-18 2020-02-21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13514218A (zh) * 2021-07-13 2021-10-19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114432607A (zh) * 2021-12-30 2022-05-06 安徽上造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配备智能穿戴设备的防护服及其工作方法
CN114486945A (zh) * 2022-01-10 2022-05-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辐射防护材料屏蔽性能的检测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5792119A (zh) * 2022-12-02 2023-03-14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服性能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30597A1 (de) * 1984-08-20 1986-02-2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von strahlenbelastungen
US20110019796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Ge Sensing &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automated testing and/or measuring of a plurality of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components using x-ray radiation
US20140336507A1 (en) * 2012-05-29 2014-11-13 Hsiao-Hsu Cheng Human tissue radiation protector with auxiliary method of radiotherapy
WO2014092024A1 (ja) * 2012-12-11 2014-06-19 株式会社資生堂 紫外線防御効果の評価方法及び評価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CN204286830U (zh) * 2014-12-18 2015-04-22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仿真人的警用防护装备效能评测系统
CN110826864A (zh) * 2019-10-18 2020-02-21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供电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效果的评价方法
CN113514218A (zh) * 2021-07-13 2021-10-19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护服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114432607A (zh) * 2021-12-30 2022-05-06 安徽上造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配备智能穿戴设备的防护服及其工作方法
CN114486945A (zh) * 2022-01-10 2022-05-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辐射防护材料屏蔽性能的检测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5792119A (zh) * 2022-12-02 2023-03-14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服性能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3127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9533B (zh) 电池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US5182775A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radiographic image data for detecting a welding defect
CN113556977A (zh) 基于c臂的医学成像系统及匹配2d图像与3d空间的方法
CN101835425B (zh) 骨骼测定装置及骨骼图像处理方法
US586460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pipes using a digitized radiograph
US20190170665A1 (en) Defect inspection device, defect insp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0231642B (zh) 一种构建辐射场地图的方法、装置以及机器人
CN107909624B (zh) 一种从三维断层成像中提取及融合二维图像的方法
CN105092616B (zh) 工业ct检测中小细节特征尺寸测量方法
CN115963127B (zh) 一种x射线防护装置的防护效果智能评估的方法及系统
KR101588323B1 (ko) 충격비산혈흔의 발혈 위치 검출 방법
WO2018151504A1 (ko) 레이더를 이용하여 포인팅 위치를 인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55321A (zh) X射线舱机械手无损检测方法
CN103673912A (zh) 一种散斑相关方法变形测量图像矫正系统
Cheluszka et al. Vibra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roadheader cutting head using high-speed cameras
de Lange et al. Behind shield blunt trauma: characterizing the back-face deformation of shields with a focus on upper limb loading
JP2008008684A (ja) 位置特定装置
DE19822392C2 (de) Verfahren zur Registrierung von Koordinaten von mindestens einer Fehlerstelle auf einem Prüfobjekt
Yoda et al. Analysis of human avoidance motion for application to robot
CN207816865U (zh) Ct检查系统
US20220280129A1 (en) Long length imaging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digital radiography
RU2736074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мышленного ради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контроля с помощью детектора и связанного с детектором п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или 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а управления
Helmstetter et al. How to use human pose estimation to measure the hand-arm motion in craft application with no influence on the natural user behavior
JP6829846B2 (ja) 構造物の検査システム、構造物の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15449064U (zh) 一种工业x光ct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