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2529B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62529B CN115962529B CN202310145622.2A CN202310145622A CN115962529B CN 115962529 B CN115962529 B CN 115962529B CN 202310145622 A CN202310145622 A CN 202310145622A CN 115962529 B CN115962529 B CN 1159625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itioning system
- air conditioning
- enthalpy
- opening
- superheat degr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477498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h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793 Steam injection (oil indus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空调系统包括相连接形成主循环回路的喷焓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以及喷焓换热器,喷焓换热器包括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连接于主循环回路上,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换热流路之间,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喷焓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用于调节进入第二换热流路的冷媒量。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喷焓换热器实现替代闪蒸器实现喷焓作用,且使得空调系统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喷气增焓是由喷气增焓压缩机、喷气增焓技术、高效冷却器组成的新型系统,这三个技术的组合可提供高效的性能。即高效的喷气增焓压缩机、高效过冷却器及电子膨胀阀形成的经济器、高效换热器共同构成了高效节能的喷气系统。
喷气增焓压缩机是采用两级压缩技术,通过中低压时边压缩边喷气混合冷却,高压时正常压缩,提高压缩机排气量,达到低温环境下提升制热能力的目的,使得空调系统适用于寒冷地区运行。
目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的高效过冷器一般是闪蒸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可以采用其它换热器替换闪蒸器,例如板式换热器可替代闪蒸器实现增焓效果,但是采用闪蒸器的喷焓系统的控制与采用其它换热器的喷焓系统的控制不同,若采用其它换热器替代喷焓系统的闪蒸器,基于目前的控制方式,喷焓空调系统存在回液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旨在使得空调系统采用其它换热器替代闪蒸器也能实现喷焓,且可以避免喷焓系统回液。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喷焓压缩机,所述喷焓压缩机包括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四通阀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的排气口或第一进气口;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的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形成主循环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一节流装置;以及
喷焓换热器,所述喷焓换热器包括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连接于所述主循环回路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换热流路之间,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冷媒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路上还设有第三节流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进口端;
或者,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电磁阀;
或者,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和电磁阀,所述毛细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进口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所述喷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
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相对于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变化量;
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所处的预设数值区间,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预设数值区间越大,所述开度调整值越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正值;
在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确定第二数值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第二数值为负值,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值为奇数,所述第二数值为偶数;或者,所述第一数值为偶数,所述第二数值为奇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相对于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变化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在当前调整周期的第二当量过热度,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换热流路在前一调整周期的第一当量过热度;
获取所述第二当量过热度和所述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确定为所述过热度变化量。
可选地,所述喷焓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空调系统启动时,逐步增大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到预设开度时,或者所述空调系统运行预设时长时,执行步骤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与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
在所述开度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
在所述开度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喷焓控制程序,所述喷焓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喷焓控制程序,所述喷焓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实施例中,相连接形成主循环回路的喷焓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然后在主循环回路上设置喷焓辅路,在喷焓辅路上设置具有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的喷焓换热器,其中,将第一换热流路连接于主循环回路上,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连接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换热流路之间,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喷焓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并且在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装置,使得主循环回路上的部分冷凝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二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进行热交换,使得第二换热流路中的冷媒蒸发为汽态冷媒,然后经过第二支路向喷焓压缩机回流,实现采用喷焓换热器替代闪蒸器。其中,通过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冷媒经过第二换热流路后全部蒸发为汽态冷媒,可避免喷焓系统回液,实现系统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空调系统的硬件构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开度调节过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喷气增焓是由喷气增焓压缩机、喷气增焓技术、高效冷却器组成的新型系统,这三个技术的组合可提供高效的性能。即高效的喷气增焓压缩机、高效过冷却器及电子膨胀阀形成的经济器、高效换热器共同构成了高效节能的喷气系统。
喷气增焓压缩机是采用两级压缩技术,通过中低压时边压缩边喷气混合冷却,高压时正常压缩,提高压缩机排气量,达到低温环境下提升制热能力的目的。高效过冷却器在整个系统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对主循环回路冷媒进行节流前过冷,增大焓差;另一方面,对辅助回路(这路冷媒将由压缩机中部导入直接参与压缩)中经过电子膨胀阀降压后的低压低温冷媒进行适当的预热,以达到合适的中压,提供给压缩机进行二次压缩。
当室外温度很低时,室外机热交换能力下降,压缩机正常回气口的回气量减少,压缩机功率降低,不能发挥最好效果。但通过中间压力回气喷射口补充制冷气体,从而增加压缩机排气量,室内机热交换器制热的循环制冷剂量增加,实现制热量增加,使得空调系统适用于寒冷地区运行。
目前喷气增焓空调系统中的高效过冷器一般是闪蒸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可以采用其它换热器替换闪蒸器,例如板式换热器可替代闪蒸器实现增焓效果,但是采用闪蒸器的喷焓系统的控制与采用其它换热器的喷焓系统的控制不同,若采用其它换热器替代喷焓系统的闪蒸器,基于目前的控制方式,喷焓系统存在回液的风险。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换热器替代闪蒸器实现喷焓的空调系统,以及一种基于换热器的喷焓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避免喷焓空调系统采用换热器替代闪蒸器时,对换热器的控制不稳定,喷焓系统出现回液现象,导致回液风险。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图,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喷焓压缩机10、四通阀20、第一换热器30、第二换热器(图中未显示)、喷焓换热器40、第一节流装置50以及第二节流装置60。
所述喷焓压缩机10至少包括三个口,分布为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其中,第一进气口为喷焓压缩机10的回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为喷焓压缩机10的喷气口,循环系统向喷焓压缩机10进行喷汽的口。
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回路为主循环回路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0通过四通阀20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10的排气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口通过所述四通阀20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喷焓压缩机10、所述四通阀20、所述第一换热器30、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第一节流装置50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形成主循环回路。喷焓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汽态冷媒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经过所述四通阀20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0,高温高压汽态冷媒经过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经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0节流,然后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冷媒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换热后,形成汽态冷媒,然后经过所述四通阀20,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压缩机。冷媒在第一换热器30换热时,向空气释放热量,加热空气温度,实现制热效果;在第二换热器中换热时,吸收空气热量,降低空气温度,实现制冷效果。
所述空调系统的制热循环回路为主循环回路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0通过四通阀20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10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0连接,另一端通过四通阀20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10的排气口。所述喷焓压缩机10、所述四通阀20、所述第一换热器30、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第一节流装置50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形成主循环回路。喷焓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汽态冷媒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经过所述四通阀20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高温高压汽态冷媒经过第二换热器换热后,经过所述第一节流装置50节流,然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0进行换热,冷媒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形成汽态冷媒,然后经过所述四通阀20,从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压缩机。冷媒在第二换热器中换热时,向空气释放热量,加热空气温度,实现制热效果;在第一换热器30换热时,吸收空气热量,降低空气温度,实现制冷效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为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室内换热器。
本实施例在所述主循环回路上设置喷焓换热器40,结合参照图2,所述喷焓换热器40包括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和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相接触,使得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之间可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流路连接于所述主循环回路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0和第一换热流路之间,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10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装置60,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冷媒量。
也即,在制冷模式中,喷焓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汽态冷媒从排气口排出后,经过四通阀20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0,高温高压汽态冷媒经过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部分冷媒进入所述第一换热流路,部分冷媒进入所述第一支路,并在第一支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60节流后进入第二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内的冷媒存在温差,因此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流路的冷媒蒸发形成汽态冷媒,然后经过第二支路,从第二进气口回流到喷焓压缩机10,实现对喷焓压缩机10进行喷汽增焓。而第一换热流路的冷媒进一步冷凝后,使得更多的汽态冷媒转换为液态冷媒,然后经过室内机的第一节流装置50(图中未显示)节流后流入第二换热器中,在第二换热器中进行蒸发换热,然后经过四通阀20,从第一进气口回流到喷焓压缩机10内,完成冷媒循环。
在制热模式中,喷焓压缩机10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汽态冷媒从排气口排出后,经过四通阀20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高温高压汽态冷媒经过第二换热器换热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流路流向所述第一换热器30,在流路所述第一换热器30之前,部分冷媒进入所述第一支路,并在第一支路上的第二节流装置60节流后进入第二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内的冷媒存在温差,因此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流路的冷媒蒸发形成汽态冷媒,然后经过第二支路,从第二进气口回流到喷焓压缩机10,实现对喷焓压缩机10进行喷汽增焓。而部分冷媒经过室外机上的第一节流装置50后,流入第一换热器30中,在第一换热器30中进行蒸发换热,然后经过四通阀20,从第一进气口回流到喷焓压缩机10内,完成冷媒循环。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喷焓换热器40为两路换热流路,然后两路换热流路进行换热,使得其中一路形成汽态冷媒,直接回到喷焓压缩机10内,实现对喷焓压缩机10进行喷气增焓,实现喷焓系统采用换热器替代闪蒸器。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喷焓换热器40替代喷焓系统的闪蒸器时,可能从第二换热流路直接向喷焓压缩机10回流液态冷媒,导致喷焓压缩机10出现液击危险。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第二节流装置60的开度,以控制第二换热流路的冷媒量,使得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端流向喷焓压缩机10的冷媒均为液态冷媒,避免液击危险。
可选地,请参照图2,所述喷焓换热器40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置两路相邻的冷媒流路,如进口M1和出口M2形成的第一换热流路,以及进口为M3和出口为M4形成的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和所述第二换热流路存在温差时,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不仅可以起到调节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目的,还可以在系统损坏时,关闭第一支路,以避免液态冷媒通过第二换热流路回流到喷焓压缩机10内,保护系统安全。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支路上还设有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三节流装置结合第二节流装置60,对所述压缩机双重保护,提高系统安全。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7080,所述毛细管70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的进口端。所述毛细管70起到整流、降噪的作用,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例如,从所述主循环回路进入的液态冷媒,经过所述毛细管70节流,可以减少进入第一支路的冷媒量,以保障主循环回路的冷媒量,同时避免大量冷媒进入所述第一支路,可以提高第二节流装置60对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控制性能,使得喷焓系统安全可靠。所述毛细管70设置在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的进口端,可以对第二节流装置60进行降噪保护,从主循环回路进入第一支路的冷媒若存在未冷凝的汽态冷媒时,则进入第二节流装置60的冷媒为气液混合的冷媒,气液混合的冷媒会产生噪音,而在第二节流装置60的进口端设置毛细管70,汽态冷媒经过毛细管70节流后形成液态冷媒,使得进入第二节流装置60的冷媒为纯液态冷媒,实现降噪。
可选地,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电磁阀80,所述电磁阀80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第一支路,在第二节流装置60出现故障时,所述电磁阀80可关闭第一支路,以避免汽态冷媒经过第一支路进入喷焓压缩机10,以保障安全可靠。
可选地,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70和电磁阀80,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为电子膨胀阀,所述毛细管70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的进口端,所述电磁阀80设置于毛细管70远离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的一端,或者设置于所述毛细管70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直接,或者设置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的出口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节流装置60的进口端是指冷媒进入第二节流装置60的端口,第二节流装置60的出口端是指冷媒流出第二节流装置60的端口,所述出口端朝向所述第二换热流路,所述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流路连通,所述进口端与所述主循环回路连通,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0和所述第一换热流路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支路上设置毛细管70、电磁阀80和电子膨胀阀,三种调节装置结合使用,保障空调系统的可靠性,提高空调系统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冷媒散热装置90,所述冷媒散热装置90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0和所述喷焓换热器40之间,用于对冷媒进行散热。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涉及的硬件环境架构可以如图3所示。
可选地,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涉及的硬件架构包括空调系统,或者空调系统的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图3所示的各个部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空调系统或者控制终端还包括:处理器101,例如CPU,存储器102,通信总线103。其中,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102用于调用应用程序来执行控制操作。
存储器1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 l at i 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实施例中,实现所述空调系统喷焓控制的喷焓控制程序存储在所述空调器的存储器102中,或者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处理器101从所述存储器102或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调用喷焓控制程序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空调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
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下运行制热模式时,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对空调系统进行喷汽增焓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喷汽增焓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所述空调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空调系统或空调系统的控制终端。本实施例以应用于空调系统为例。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可以为独立的一拖一空调系统,也可以为一拖多的多联式空调系统。在寒冷地区,多使用多联式空调系统,在寒冷时段,基于多联式空调系统对各个房间进行制热。
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如上述图1所示,增气喷焓空调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效果。因此空调制冷或制热过程中,均启动喷气增焓控制,也就是所述喷焓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打开,通过喷焓换热器将部分冷媒转换为汽态冷媒,直接通过第二进气口回到喷焓压缩机,对喷焓压缩机进行喷汽增焓。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多种,使得经过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蒸发后的冷媒均为汽态冷媒的控制,均为本实施例空调系统的范围。
可选地,本实施例通过喷焓换热器的过热度控制实现对喷焓压缩机的喷汽增焓。
一可选实施例,预设所述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目标过热度,所述第二换热流路达到所述目标过热度时,经过所述喷焓换热器换热的所有冷媒蒸发为汽态冷媒,对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进准控制,则可以使得系统稳定,且避免喷焓压缩机击液。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基于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温度和进口温度确定。
在空调系统运行制热过程中,按照目标过热度确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所连接的第二支路的第二节流装置的目标开度,然后控制第二节流装置打开到目标开度后,可以使得冷媒经过所述第二换热流路换热后,全部转换为汽态冷媒。也就是说,所述目标开度是使得经过第二换热流路后的所有液态冷媒蒸发为汽态冷媒的节流开度。
可选地,空调系统从启动到趋向于稳定的过程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通过逐渐增大以达到目标运行频率的方式来调整的,在压缩机的调整过程中,若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直接打开到目标开度,则会导致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过小而导致喷焓压缩机击液的风险。因此,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也需要逐渐调整,使得系统安全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调整通过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进行调整,因此,空调系统启动时,获取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进而根据过热度进行调节。
步骤S120,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和目标过热度的差值,确定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预设不同的差值对应不同的开度调整值,第二节流装置按照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开度后,可以调整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逐渐趋向于目标过热度。可选地,过热度和目标过热度的差值与开度调整值对应关系为:当前的过热度大于目标过热度时,则通过增大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来减小当前的过热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趋向于目标过热度;当前的过热度小于目标过热度时,则通过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来增大当前的过热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趋向于目标过热度。
例如,当过热度和目标过热度的差值为正值,则开度调整值为正值,且该差值越大,对应的开度调整值越大。当过热度和目标过热度的差值为负值,则开度调整值为负值,且该差值越小,则对应的开度调整值越小。
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还可以基于过热度的变化量来确定,或者根据当前过热度的变化量来确定,具体可参照下述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
步骤S130,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可选地,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和所述开度调整值确定待调整开度,将所述第二节流装置打开至所述待调整开度即可。若所述开度调整值为正值,则所述待调整开度为所述当前开度和所述开度调整值之和,将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增大所述待调整开度;若所述开度调整值为负值,则所述待调整开度为所述当前开度和所述开度调整值的差值,将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关小至所述待调整开度。可选地,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步骤S110至步骤S130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直到系统稳定,且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接近或达到目标过热度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使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结合第二节流装置的目标开度进行调节,例如,步骤S130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与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经过第二节流装置经过步骤S130调整后,比对调整后的开度和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该步骤中,通过比对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和目标开度,以确定系统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判断所述开度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所述开度差值达到所述预设差值,则说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接近或达到目标开度,此时系统接近稳定。在预设时间内,系统波动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开度差值未达到所述预设差值,则说明还需继续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返回执行步骤S110,继续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来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而基于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趋向于目标过热度,使得空调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喷焓控制。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基于上述空调系统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该方法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调节更精细,使得空调系统运行更稳定有效。可选地,所述喷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所述空调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的应用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步骤S210的过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步骤S110的具体过程相同,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20,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相对于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变化量;
与上述步骤S12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变化量来调整第二节流装置。
基于此,在获取到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后,会根据第二换热流路当前的过热度和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来确定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变化量。可选地,所述过热度变化量表征过热度的变化过程。从空调系统启动,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随压缩机运行频率变化而变化,本实施例将第二节流装置相邻两个调整周期对应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过热度变化量。
若所述过热度变化量为正值,则说明过热度趋向增大,若过热度变化量为负值,则说明过热度趋向减小。
步骤S230,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本实施例中,可预先设置空调系统启动到稳定运行过程中,过热度变化量与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例如,过热度变化量为正值,则开度调整值为正值,如第一调整值,过热度变化量为负值,如第二调整值,则开度调整值为负值。其中,第一调整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调整值的绝对值,或者第二调整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调整值的绝对值。
也即是说,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过热度变化量是否大于零,若是,则确定开度调值为第一调整值;若否,则确定开度调整值为第二调整值。如此,当确定过热度趋向增大时,则对应增大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减小,当确定过热度趋向减小时,则对应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增大。基于第一调整值和第二调整值不同,如此,在调整过个周期后,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逐渐趋向于目标过热度。因此,通过上述方式不断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可以使得在整个调整过程中,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平稳的趋向于目标过热度,不会基于过热度浮动较大而导致第二节流装置的控制不稳定的情况出现。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当前过热度小于目标过热度时,则第二调整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调整值的绝对值。当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当前过热度大于目标过热度,则第一调整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调整值的绝对值。
步骤S240,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24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步骤S210至步骤S240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直到系统稳定,且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接近或达到目标过热度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使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结合第二节流装置的目标开度进行调节,例如,步骤S240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与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经过第二节流装置经过步骤S240调整后,比对调整后的开度和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该步骤中,通过比对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和目标开度,以确定系统是否达到稳定装置。判断所述开度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所述开度差值达到所述预设差值,则说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接近或达到目标开度,此时系统接近稳定。在预设时间内,系统波动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开度差值未达到所述预设差值,则说明还需继续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返回执行步骤S210,继续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本实施例基于过热度变化量来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稳定变化,进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基于上述空调系统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该方法相对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喷焓系统运行更稳定,还可以避免第二节流装置调节来回震荡。可选地,所述喷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所述空调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的应用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同。步骤S210的过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步骤S110的具体过程相同,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20,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在当前调整周期的第二当量过热度,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换热流路在前一调整周期的第一当量过热度;
步骤S330,获取所述第二当量过热度和所述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所述过热度变化量。
与上述步骤S12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变化,结合变化相对于目标过热度的趋向来调整第二节流装置。
本实施例中,当量过热度是指当前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差值。通过当量过热度可确定相对于目标过热度的趋向。例如,当量过热度小,则说明当前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较接近,当量过热度大,则说明当前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距离较远。
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变化量为第二当量过热度和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也即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相对于目标过热度的趋向情况。
例如,第一场景中:若第二当量过热度和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大于0,且第二当量过热度大于第一当量过热度,则说明第二换热流路当前的过热度大于目标过热度,且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相对于目标过热度距离越来越远,此时要增大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过热度降低。
第二场景中:若第二当量过热度和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大于0,且第二当量过热度小于第一当量过热度,则说明第二换热流路当前的过热度小于目标过热度,且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趋向于目标过热度;此时,可以保持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或者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第三场景中:第二当量过热度和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小于0的场景中包括三种情况:如情况1,第二当量过热度为正值(也即当前的过热度大于目标过热度),第一当量过热度也为正值(也即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大于目标过热度)大于目标过热度,第二当量过热度小于第一当量过热度;情况2,第二当量过热度为负值(也即当前的过热度小于目标过热度),第一当量过热度也为负值(也即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也小于目标过热度),第二当量过热度小于第一当量过热度;情况3,第二当量过热度为负值,第一当量过热度为正值。
若为情况1,则说明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趋向于目标过热度,可以保持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或者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调整值。
若为情况2,则说明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离目标过热度越来越远,此时需要对应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以使得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增大。
若为情况3,则说明第二换热流路当前的过热度小于目标过热度,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大于目标过热度,在该调整周期中,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达到目标过热度,因此可以保持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或者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调整量。
本实施例根据上述不同场景下对第二节流装置的调整要求,针对不同过热度变化量配置不同的开度调整值,在获取到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后,会根据第二换热流路当前的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差值确定当前调整周期的第二当量过热度,基于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和目标过热度的差值确定第一当量过热度,进而获取所述第二当量过热度和所述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以获得过热度变化量。所述目标过热度为空调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使得第二换热流路中的冷媒完全蒸发成汽态冷媒的需求过热度。
步骤S340,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在空调系统内预设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和开度调整值的关系,在确定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后,即可获得对应的开度调整值,进而根据开度调整值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控制逻辑,可以设置过热度变化量的数值区间值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基于过热度变化量落入的数值区间来确定开度调整值。例如,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所处的预设数值区间,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预设数值区间越大,所述开度调整值越大。可选地,所述预设数值区间包括但不限于表1中列举的区间,可选地,每个预设数值区间对应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待调整开度/开度调整值参考表1所列举的一种实施例:
表1:
EX2PI区间 | 对应步数 |
EX2PI≥48 | EXV21=EXV20+C |
16≤EX2PI<48 | EXV21=EXV20+B |
4≤EX2PI<16 | EXV21=EXV20+A |
-4≤EX2PI<4 | EXV21=EXV20+0 |
-8≤EX2PI<-4 | EXV21=EXV20-E |
EX2PI<-8 | EXV21=EXV20-F |
其中,EXV21为第二节流装置的待调整开度;
EXV20为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A~F为开度调整值的绝对值。
Tcsh为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出口过热度,Tcsh=出口温度T6B-进口温度T6A;
SHc为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出口的当量过热度,SHC=Tcsh-K0,K0为目标过热度;
SHc1为第二换热流路当前的当量过热度;
SHc0为第二换热流路前一调整周期的当量过热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目标过热度取值为3~8,在本实施例可取值K0=5;
EX2PI为所述过热度变化量,EX2PI=K1×SHc1-K2×SHc0,其中,K1,K2是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控制的修正比例系数,可选地,K1取值0-5;K2=取值0-5;本实施例可取K1=2,K2=0.5。
结合表1,在获取到当前的过热度后,基于过热度计算当前的当量过热度,然后在根据当前的当量过热度(上述第二当量过热度)和前一调整周期的当量过热度(上述第一当量过热度)确定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变化量,若过热度变化量处于4~16的区间,则确定开度调整值为A,则基于当前开度和该开度调整值之和,确定待调整开度,进而调整至所述待调整开度。
以下举例说明:
预设目标过热度K0=5℃,K1=2,K2=0.5,A=2,B=8,C=24,E=5,F=7。
若第二节流装置当前的开度EXV20=120P,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口端温度T6A=18℃,出口端温度T6B=28℃,前一调整周期计算得到的第一当量过热度SHc0=2℃。
则可计算:第二换热流路当前的过热度Tcsh=T6B-T6A=10℃,第二当量过热度SHc1=Tcsh-K0=5℃;
根据EX2PI=K1×SHc1-K2×SHc0=2×5-0.5×2=9,也即过热度变化量为9。查询预设数值区间,过热度变化量处于4≤EX2PI<16的区间,对应的开度调整值为A,A取值为2,则EXV21=EXV20+2=120+2=122,则下一步第二节流装置调整到122P,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过热度则会对应变小。
本实施例中,当过热度变化量为-4≤EX2PI<4时,第二换热管路的过热度变化较小,说明接近目标过热度,此时可以保持第二节流装置当前开度,避免反复调节,难以达到目标过热度,提高系统稳定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A、B、C取偶数时,E、F取奇数;或者,A、B、C取奇数时,E、F取偶数。也就是说,当第二节流装置的正开度调整值和负开度调整值的奇偶不同,如此,第二节流装置在整个调整过程中,会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直至达到目标过热度,而不会在一定过热度范围内来回震荡,实现保障系统阀体的稳定性,防止阀体调节来回震荡的效果。
可选地,开度调整值C>B>A,F>E,各个所述开度调整值均为整数。
可选地,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正值;
在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确定第二数值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第二数值为负值,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本实施例中,根据过热度变化量预设两种与开度调整值的映射关系,例如,过热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过热度变化量与开度调整值的关系,开度调整值为正值,且基于开度变化量增大,所述开度调整值增大。基于预设的过热度变化量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来获得第一数值,或者基于过热度变化量和开度调整值的曲线关系获得第一数值。过热度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过热度变化量与开度调整值的关系,开度调整值为负值,且基于开度变化量减小,所述开度调整值的绝对值越大,也即第二节流装置的待调节开度越小。基于预设的过热度变化量和开度调整值的对应关系来获得第二数值,或者基于过热度变化量和开度调整值的曲线关系获得第二数值。
可选地,在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在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时,包括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数值为奇数,所述第二数值为偶数;或者,所述第一数值为偶数,所述第二数值为奇数,使得系统阀体的稳定性好,防止阀体调节来回震荡的效果。
步骤S350,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350的具体描述可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步骤S310至步骤S350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直到系统稳定,且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接近或达到目标过热度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使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结合第二节流装置的目标开度进行调节,例如,步骤S350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与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经过第二节流装置经过步骤S350调整后,比对调整后的开度和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该步骤中,通过比对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和目标开度,以确定系统是否达到稳定装置。判断所述开度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所述开度差值达到所述预设差值,则说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接近或达到目标开度,此时系统接近稳定。在预设时间内,系统波动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开度差值未达到所述预设差值,则说明还需继续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返回执行步骤S310,继续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结合过热度变化量和相对目标过热度的趋向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得空调系统控制过程中,可靠稳定的运行,并且减少第二节流装置的调整。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所有实施例,为了进一步保障系统冷媒循环的可靠性,空调系统启动时,预先通过按照固定开度控制主循环系统的第一节流装置打开,使得系统冷媒循环可靠后,再启动喷焓系统,按照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喷焓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空调系统制热模式启动时,逐步增大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到预设开度时,或者所述空调系统运行预设时长时,执行步骤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装置按照没预设时间间隔内打开预设步数的方式,逐渐打开。
如图7所示,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开启时,第一节流装置按照图中的时间以及对应的步数增大。例如,压缩机启动1mi n内保持0P,然后开到56P维持1mi n,再开到72P维持1mi n,再开到96P维持1mi n,然后按照过热度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需要说明的是,图6为本实施例列举的一种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包括但不仅限于该实现方式。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三节流装置,若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电磁阀,则在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到预设开度后,再控制所述电磁阀上电,使得第一支路导通,进而根据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喷焓控制程序代码,所述喷焓控制程序代码被计算机或其它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
喷焓压缩机,所述喷焓压缩机包括排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四通阀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的排气口或第一进气口;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的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形成主循环回路;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一节流装置;以及
喷焓换热器,所述喷焓换热器包括可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流路和第二换热流路,所述第一换热流路连接于所述主循环回路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二换热流路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换热流路之间,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所述喷焓压缩机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的冷媒量;所述第二支路上还设有第三节流装置,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进口端;
或者,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电磁阀;
或者,所述第三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和电磁阀,所述毛细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进口端。
2.一种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空调系统开启时,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
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相对于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变化量;
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所处的预设数值区间,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预设数值区间越大,所述开度调整值越大。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第一数值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第一数值为正值;
在所述过热度变化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确定第二数值为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值,所述第二数值为负值,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值为奇数,所述第二数值为偶数;或者,所述第一数值为偶数,所述第二数值为奇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所述第二换热流路相对于前一调整周期的过热度变化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过热度确定在当前调整周期的第二当量过热度,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换热流路在前一调整周期的第一当量过热度;
获取所述第二当量过热度和所述第一当量过热度的差值;
将所述差值确定为所述过热度变化量。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焓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空调系统启动时,逐步增大所述空调系统的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在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到预设开度时,或者所述空调系统运行预设时长时,执行步骤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开度调整值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与目标开度的开度差值;
在所述开度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
在所述开度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空调系统的喷焓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路的过热度的步骤。
10.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喷焓控制程序,所述喷焓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喷焓控制程序,所述喷焓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45622.2A CN115962529B (zh) | 2023-02-20 | 2023-02-20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45622.2A CN115962529B (zh) | 2023-02-20 | 2023-02-20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62529A CN115962529A (zh) | 2023-04-14 |
CN115962529B true CN115962529B (zh) | 2024-07-23 |
Family
ID=8736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45622.2A Active CN115962529B (zh) | 2023-02-20 | 2023-02-20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62529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5598A (zh) * | 2019-06-28 | 2019-09-2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喷气增焓空调系统、方法及喷气增焓空调及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654791A1 (de) * | 1976-12-03 | 1978-06-08 | Claus Boettcher |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r energieausnutzung beim betrieb von waermepumpen zum heizen von fluessigen und/oder gasfoermigen medien, insbesondere beim erwaermen des beckenwassers von frei- und hallenbaedern |
JP2010131507A (ja) * | 2008-12-03 | 2010-06-17 | Mazda Motor Corp | 調温調湿方法及び調温調湿装置 |
CN205641295U (zh) * | 2016-04-18 | 2016-10-12 | 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防冻过冷增焓空调换热系统 |
CN106931545B (zh) * | 2017-03-27 | 2023-10-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喷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
CN106918161B (zh) * | 2017-03-27 | 2023-12-2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补气增焓热泵系统及其制热控制方法 |
CN210861783U (zh) * | 2019-09-29 | 2020-06-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 |
CN110645745A (zh) * | 2019-10-23 | 2020-01-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可连续制热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797675A (zh) * | 2019-10-28 | 2021-05-1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925940B (zh) * | 2019-11-08 | 2020-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级压缩补气空调系统的补气控制方法 |
CN115031449A (zh) * | 2022-07-22 | 2022-09-0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 |
-
2023
- 2023-02-20 CN CN202310145622.2A patent/CN1159625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85598A (zh) * | 2019-06-28 | 2019-09-2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喷气增焓空调系统、方法及喷气增焓空调及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62529A (zh) | 2023-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32285B (zh) | 空调器系统 | |
US7104084B2 (en) | Heat pump and structure of extraction heat exchanger thereof | |
CN212746644U (zh) | 热泵系统 | |
CN110425765B (zh) |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 |
US20110067435A1 (en) | Refrigeration cycle | |
CN111442552A (zh) | 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空调设备和复叠式冷媒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9869941B (zh) | 热泵系统、吸气过热度及气液分离器积液蒸发控制方法 | |
CN110953757A (zh) | 喷液增焓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KR20050072299A (ko) | 냉난방 공기조화시스템 | |
CN115962529B (zh) |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喷焓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189425A (zh) | 中间冷媒直接蒸发的补气增焓储能热管理系统 | |
WO2019128517A1 (zh) | 空调器系统 | |
CN216557740U (zh) | 一种复叠式热泵系统 | |
WO2019171600A1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4087816A (zh) | 一种复叠式热泵运行方法及系统 | |
US11859881B2 (en) |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
CN115013997A (zh) | 一种过冷过热双效型多级半复叠热泵循环 | |
US20110056236A1 (en) | Refrigeration cycle | |
CN218895549U (zh) | 使用闪蒸罐中间换热的储能热管理装置 | |
JP2004144351A (ja) | 多室形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 |
JP7474911B1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US20230160616A1 (en) |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s amended] | |
JP7216258B1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18936733U (zh) | 中间冷媒先冷却后蒸发的补气增焓储能热管理装置 | |
CN114087798B (zh) | 一种直膨式新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