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2045A -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2045A
CN115962045A CN202211584689.8A CN202211584689A CN115962045A CN 115962045 A CN115962045 A CN 115962045A CN 202211584689 A CN202211584689 A CN 202211584689A CN 115962045 A CN115962045 A CN 115962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haft
dust collecting
exhaus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46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俊
曹红艳
韩青
李涛涛
杨平
陆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ote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ote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ote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ote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46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2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2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2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包括气流鼓送机构、聚尘机构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气流鼓送机构包括接受废气的废气蜗壳、活动安装在废气蜗壳内部的涡轮轴。通过在压缩机壳的外部利用定位螺母安装可对环扣进行限位约束的护圈,且在环扣内部的环形孔洞中安装可对压缩空气中粉尘进行震动聚集的兜尘网,此时漂浮的粉尘便会聚集在拢尘罩的内腔中,同时结合安装在兜尘网上牵引件被偏心轴的偏心传动,此时经过兜尘网的空气便可及时将粉尘抖落在拢尘罩内腔,结合排风轴与偏心轴的同速旋转,此时活动安装在排尘管内腔的排风轴便可将聚集的尘埃向外快速排空,进而以避免压缩空气内的尘埃对发动机内部造成阻塞。

Description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双流道涡轮增压器本质是一种空气压缩机,其利用废气作为压缩机内涡轮轴旋转的动能,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而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由于安装在汽车内的涡轮增压器的使用是将外界空气经压缩转输并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在使用期间受到汽车内部输送气流管路以及外界粉尘环境的影响,被压缩的空气中含尘量较大,对于发动机会的运行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运行阻塞。
根据上述所示,如何避免因输气管路以及外界粉尘环境因素造成压缩空气污浊,进而导致发动机运行受阻,即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包括气流鼓送机构、聚尘机构以及传动机构,所述气流鼓送机构包括接受废气的废气蜗壳、活动安装在废气蜗壳内部的涡轮轴、连接在废气蜗壳一端的压缩机壳、贴合于压缩机壳外端的护圈以及贯穿至护圈内并连接于压缩机壳上的定位螺母,所述聚尘机构包括安装在压缩机壳内壁上的两个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拢尘罩、连接在拢尘罩底部的排尘管、活动安装在拢尘罩内侧芯管上的限位芯罩、连接在限位芯罩外端的兜尘网、安装在兜尘网外端的环扣、呈圆周安装在环扣内侧的多个弹性伸缩杆以及安装在弹性伸缩杆远离环扣一端的增压垫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拢尘罩外侧的定位件、活动安装在定位件内的联动轴杆、传动于联动轴杆上的传动履带、活动安装在排尘管内且联动于传动履带的排风轴、安装在拢尘罩内的支架、活动安装在支架内部的偏心轴以及活动安装在偏心轴上的牵引件。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圈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护圈的内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所述环扣适配夹持于护圈内壁的环形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护圈的外部开设有多处圆柱形通孔,且定位螺母活动贯穿至护圈内部的圆柱形通孔并连接在压缩机壳的外端螺孔内,此外护圈内壁开设的环形凹孔可对环扣进行限位约束。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拢尘罩整体截面呈U字形结构,所述拢尘罩内部芯管的外端开设有限位夹持于限位芯罩内侧凹槽的环形端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拢尘罩内侧的中部开设芯管的长度为拢尘罩内腔深度的二分之一,且芯管外端的环形端头可对限位芯罩进行束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兜尘网靠近拢尘罩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螺纹孔洞,且兜尘网上的螺纹孔洞连接在牵引件上,所述牵引件整体呈L形结构,所述牵引件靠近偏心轴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卡扣,且牵引件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端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中部的环扣会位于芯管的中部,且被两个支架夹持的偏心轴会位于芯管的中部,此时连接在偏心轴内偏转齿轮上的牵引件便可带动兜尘网进行重复性震动,同时兜尘网会沿着拢尘罩的内壁进行伸展。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伸缩杆是由伸缩子杆、弹簧以及伸缩母杆组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压垫圈位于拢尘罩外,此时安装在涡轮轴内部环槽中的增压垫圈便可对弹性伸缩杆内伸缩母杆进行固定支撑,当兜尘网处于收缩状态时,伸缩子杆便会被弹簧赋予复位的弹性势能,以方便撤力后的兜尘网快速复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联动轴杆是由齿轮、轴承、十字形导杆以及横杆组成,且十字形导杆贯穿至涡轮轴一端的插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架将偏心轴活动安装在芯管的中部,此时联动轴杆内的齿轮便可对偏心轴内偏转齿轮进行恒力传动,此时位于芯管内的偏心轴便可进行安全旋转。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风轴的中部安装有工字形套圈,且排风轴贯穿至排尘管内腔的一端连接有排尘扇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风轴远离排尘扇叶的一端贯穿至排尘管的外部,此时排风轴贯穿至排尘管外部的一端会与联动轴杆内的轴承处于竖向对称状态,以此能够使得该机构的快速传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偏心轴是由偏心齿盘以及端杆组成,且偏心齿盘远离支架的一端开设有T字形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T字形插杆将牵引件远离兜尘网的一端安装在偏心轴内的偏转齿轮上,当偏心轴旋转时,此时兜尘网便可被牵引件进行重复性牵引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压缩机壳的外部利用定位螺母安装可对环扣进行限位约束的护圈,且在环扣内部的环形孔洞中安装可对压缩空气中粉尘进行震动聚集的兜尘网,此时漂浮的粉尘便会聚集在拢尘罩的内腔中,同时结合安装在兜尘网上牵引件被偏心轴的偏心传动,此时经过兜尘网的空气便可及时将粉尘抖落在拢尘罩内腔,结合排风轴与偏心轴的同速旋转,此时活动安装在排尘管内腔的排风轴便可将聚集的尘埃向外快速排空,进而以避免压缩空气内的尘埃对发动机内部造成阻塞。
2.本发明通过在环扣的一侧安装呈圆周分布的多个弹性伸缩杆,并在压缩机壳内侧的环槽中安装增压垫圈,且将弹性伸缩杆远离环扣的一端安装在增压垫圈上,此时重复性震动的兜尘网和环扣便可沿着护圈的内侧进行定位伸展,同时配合组合后弹性伸缩杆对环扣的弹性支撑,从而能够使得该机构在震动期间又可以得到稳定的弹性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3的分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4的局部分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5的分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6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7的侧面分散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8的内部分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气流鼓送机构;110、废气蜗壳;120、涡轮轴;130、压缩机壳;140、护圈;150、定位螺母;
200、聚尘机构;210、拢尘罩;220、基座;230、排尘管;240、限位芯罩;250、兜尘网;260、环扣;270、弹性伸缩杆;280、增压垫圈;
300、传动机构;310、定位件;320、联动轴杆;330、传动履带;340、排风轴;350、偏心轴;360、支架;370、牵引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包括气流鼓送机构100、聚尘机构200以及传动机构300,聚尘机构200安装在气流鼓送机构100内,传动机构300连接在聚尘机构200上。
气流鼓送机构100包括废气蜗壳110、涡轮轴120、压缩机壳130、护圈140和定位螺母150,聚尘机构200包括拢尘罩210、基座220、排尘管230、限位芯罩240、兜尘网250、环扣260、弹性伸缩杆270以及增压垫圈280,传动机构300包括定位件310、联动轴杆320、传动履带330、排风轴340、偏心轴350、支架360和牵引件370。
具体的,涡轮轴120活动安装在废气蜗壳110的内部,压缩机壳130连接在废气蜗壳110的一端,护圈140贴合于压缩机壳130的外端,定位螺母150贯穿至护圈140内并连接于压缩机壳130上,两个基座220安装在压缩机壳130的内壁上,拢尘罩210安装在基座220上,排尘管230连接在拢尘罩210的底部,限位芯罩240活动安装在拢尘罩210内侧的芯管上,兜尘网250连接在限位芯罩240的外端,环扣260安装在兜尘网250的外端,多个弹性伸缩杆270呈圆周安装在环扣260的内侧,增压垫圈280安装在弹性伸缩杆270远离环扣260的一端,定位件310安装在拢尘罩210的外侧,联动轴杆320活动安装在定位件310内,传动履带330传动于联动轴杆320上,排风轴340活动安装在排尘管230内且联动于传动履带330,支架360安装在拢尘罩210内,偏心轴350活动安装在支架360的内部,牵引件370活动安装在偏心轴350上。
利用在压缩机壳130内侧的环槽中安装增压垫圈280,且将弹性伸缩杆270远离环扣260的一端安装在增压垫圈280上,此时重复性震动的兜尘网250和环扣260便可沿着护圈140的内侧进行定位伸展,同时配合组合后弹性伸缩杆270对环扣260的弹性支撑,即可使得该机构在震动期间又可以得到稳定的弹性复位,且在环扣260内部的环形孔洞中安装可对压缩空气中粉尘进行震动聚集的兜尘网250,此时漂浮的粉尘便会聚集在拢尘罩210的内腔中,同时结合安装在兜尘网250上牵引件370被偏心轴350的偏心传动,此时经过兜尘网250的空气便可及时将粉尘抖落在拢尘罩210内腔,结合排风轴340与偏心轴350的同速旋转,此时活动安装在排尘管230内腔的排风轴340便可将聚集的尘埃向外快速排空,进而以避免压缩空气内的尘埃对发动机内部造成阻塞。
实施例二:
结合图4-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护圈140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护圈140的内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环扣260适配夹持于护圈140内壁的环形凹槽中。
利用开设有环形凹槽的护圈140对环扣260的横向约束,当兜尘网250带动环扣260进行伸展时,护圈140内壁的环形凹孔便可对环扣260伸展的长度进行限位,以确保兜尘网250重复震动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结合图6-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拢尘罩210整体截面呈U字形结构,拢尘罩210内部芯管的外端开设有限位夹持于限位芯罩240内侧凹槽的环形端头,兜尘网250靠近拢尘罩210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螺纹孔洞,且兜尘网250上的螺纹孔洞连接在牵引件370上,牵引件370整体呈L形结构,牵引件370靠近偏心轴350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卡扣,且牵引件370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端头,弹性伸缩杆270是由伸缩子杆、弹簧以及伸缩母杆组合而成。
利用将兜尘网250活动安装在拢尘罩210内腔,由于芯管的长度为拢尘罩210内腔深度的二分之一,此时兜尘网250便可沿着拢尘罩210的内壁进行自由伸展,并在牵引件370牵引以及多个组合后弹性伸缩杆270对环扣260的弹性支撑,以此可以确保兜尘网250的弹性震动,当尘埃聚集在拢尘罩210内腔后,连通于拢尘罩210的排尘管230便可在高速旋转状态下排风轴340对尘埃的吸收,从而能够使得被震动抖落的尘埃可以进行快速排空。
实施例四:
结合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联动轴杆320是由齿轮、轴承、十字形导杆以及横杆组成,且十字形导杆贯穿至涡轮轴120一端的插孔内,排风轴340的中部安装有工字形套圈,且排风轴340贯穿至排尘管230内腔的一端连接有排尘扇叶,偏心轴350是由偏心齿盘以及端杆组成,且偏心齿盘远离支架360的一端开设有T字形插杆。
利用被定位件310活动约束下的联动轴杆320对偏心轴350进行传动,此时传动于联动轴杆320上轴承的传动履带330便可对排风轴340进行快速传动,此时被两个支架360活动夹持下的偏心轴350以及排风轴340即可进行同步旋转,此时被震落的尘埃会被排尘管230内腔形成的排空气流带走,且结合T字形插杆将牵引件370远离兜尘网250的一端安装在偏心轴350内的偏转齿轮上,当偏心轴350旋转时,此时兜尘网250便可被牵引件370进行重复性牵引传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预先将定位件310活动安装在联动轴杆320,接着将组合后的定位件310安装在拢尘罩210外侧的顶部,接着利用传动履带330传动排风轴340,此时排风轴340会活动安装在排尘管230的内腔中,然后利用两个支架360将偏心轴350活动安装在拢尘罩210内侧中部的芯管中,此时牵引件37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偏心轴350一端的偏心齿盘上,而牵引件370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兜尘网250外侧中部的螺纹凹孔中,接着利用两个基座220将组合后的拢尘罩210整体安装在压缩机壳130的内壁上,然后将增压垫圈280安装在压缩机壳130内侧的环槽中,并利用组合后的弹性伸缩杆270将环扣260安装在护圈140的内侧,此时环扣260会活动卡接在护圈140内侧的环形凹槽中,并利用定位螺母150将组装后的护圈140安装在压缩机壳130的外端,此时连接在环扣260内侧环形凹孔中的兜尘网250会贯穿至拢尘罩210的内腔中,当废气蜗壳110内部输送入废气后,此时废气会带动涡轮轴120进行旋转,此时涡轮轴120贯穿至压缩机壳130内腔的一端叶轮会将外界空气倒吸至压缩机壳130内部,此时连接在涡轮轴120上且横置的联动轴杆320便会传动传动履带330和偏心轴350,此时被传动履带330联动的排风轴340以及活动安装在偏心轴350外端的牵引件370便可进行同时运作,此时牵引件370便会带动兜尘网250沿着护圈140内侧进行重复性震颤,此时连接在兜尘网250外端的环扣260会在多个弹性伸缩杆270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抖动,此时经过兜尘网250转输至压缩机壳130内部的空气便可将漂浮的尘埃震落至拢尘罩210的内部,同时配合活动安装在排尘管230内部的排风轴340对拢尘罩210内腔聚集尘埃的定向排放,从而能够使得外界被转输的空气可以得到干净吸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鼓送机构(100)、聚尘机构(200)以及传动机构(300);
所述气流鼓送机构(100)包括接受废气的废气蜗壳(110)、活动安装在废气蜗壳(110)内部的涡轮轴(120)、连接在废气蜗壳(110)一端的压缩机壳(130)、贴合于压缩机壳(130)外端的护圈(140)以及贯穿至护圈(140)内并连接于压缩机壳(130)上的定位螺母(150);
所述安装在聚尘机构(200)安装在气流鼓送机构(100)内,包括安装在压缩机壳(130)内壁上的两个基座(220)、安装在基座(220)上的拢尘罩(210)、连接在拢尘罩(210)底部的排尘管(230)、活动安装在拢尘罩(210)内侧芯管上的限位芯罩(240)、连接在限位芯罩(240)外端的兜尘网(250)、安装在兜尘网(250)外端的环扣(260)、呈圆周安装在环扣(260)内侧的多个弹性伸缩杆(270)以及安装在弹性伸缩杆(270)远离环扣(260)一端的增压垫圈(280);
所述传动机构(300)安装在聚尘机构(200)上,包括安装在拢尘罩(210)外侧的定位件(310)、活动安装在定位件(310)内的联动轴杆(320)、传动于联动轴杆(320)上的传动履带(330)、活动安装在排尘管(230)内且联动于传动履带(330)的排风轴(340)、安装在拢尘罩(210)内的支架(360)、活动安装在支架(360)内部的偏心轴(350)以及活动安装在偏心轴(350)上的牵引件(3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圈(140)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护圈(140)的内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凹槽,所述环扣(260)适配夹持于护圈(140)内壁的环形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拢尘罩(210)整体截面呈U字形结构,所述拢尘罩(210)内部芯管的外端开设有限位夹持于限位芯罩(240)内侧凹槽的环形端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兜尘网(250)靠近拢尘罩(210)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螺纹孔洞,且兜尘网(250)上的螺纹孔洞连接在牵引件(37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杆(270)是由伸缩子杆、弹簧以及伸缩母杆组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杆(320)是由齿轮、轴承、十字形导杆以及横杆组成,且十字形导杆贯穿至涡轮轴(120)一端的插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轴(340)的中部安装有工字形套圈,且排风轴(340)贯穿至排尘管(230)内腔的一端连接有排尘扇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350)是由偏心齿盘以及端杆组成,且偏心齿盘远离支架(360)的一端开设有T字形插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370)整体呈L形结构,所述牵引件(370)靠近偏心轴(350)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卡扣,且牵引件(370)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端头。
CN202211584689.8A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Pending CN115962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4689.8A CN115962045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4689.8A CN115962045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2045A true CN115962045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7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4689.8A Pending CN115962045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20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8823A (zh) * 2023-09-07 2023-10-20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发电声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8823A (zh) * 2023-09-07 2023-10-20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发电声纳
CN116908823B (zh) * 2023-09-07 2023-11-17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发电声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20045A (en) Dynamic blade particle separator
CN115962045A (zh) 一种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CN21329831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防震双进风离心风机
CN218980827U (zh) 一种布袋式除尘器布袋的脱灰装置
CN208364494U (zh) 一种具有进水通道滤网的发动机用离心水泵
CN212068020U (zh) 一种工业风机除尘装置
CN21552132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离心风机
CN112058007B (zh) 一种高效环保除尘设备
CN213544154U (zh) 一种大气新粒子采样装置
CN211777771U (zh) 一种便于除尘的汽车空气滤清器
CN210738880U (zh) 一种具有灰尘过滤收集作用的嵌入式离心风机
CN210565318U (zh) 一种离心式风机用新型扇叶
CN113339293A (zh) 一种多段式高压铸造皮带式风机
CN213331600U (zh) 一种配备风过滤器的高压涡流风机
CN208456898U (zh) 一种吸尘机构用离心式风机
CN219399347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20238067U (zh) 一种具有抖尘功能的布袋除尘器
CN218325361U (zh) 一种可拆卸离心风机
CN216342601U (zh) 一种适用风力发电设备的除尘装置
CN215965057U (zh) 一种热动力炉风机的除尘工具
CN219119473U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的离心风机
CN218030262U (zh) 一种粉尘环境的防爆装置
CN218030844U (zh) 一种节能的离心风机
CN2192995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工业风机
CN216878328U (zh) 一种过滤除尘设备用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