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1210A -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1210A
CN115961210A CN202211705493.XA CN202211705493A CN115961210A CN 115961210 A CN115961210 A CN 115961210A CN 202211705493 A CN202211705493 A CN 202211705493A CN 115961210 A CN115961210 A CN 115961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cent
less
equal
stainless steel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54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昀
姜方
白李国
张荣兴
白峰坤
王晓光
马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uaxi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uaxi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uaxi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uaxi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54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12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1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1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teel In Its Molten Sta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本发明生产工艺主要是三段式,其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电炉冶炼、LC炉冶炼、VOD钢包精炼、连铸、铸坯修磨、酸洗工序处理。本发明通过三段式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通过微合金化改善硫化物形貌和分布,提高材料的热加工性能,提高冶炼钢水的纯净度,从而获得一种具有优异切削性能和高表面质量的奥氏体不锈钢。该不锈钢生产工艺的制备方法,生产流程工艺简化,高效节能,并将硫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25%以下,磷元素控制在0.035%以下。能够制备出易切削、具有高表面质量的奥氏体不锈钢。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易切削不锈钢是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
专利申请号为202110804305.8的发明专利,该专利通过适当控制不锈钢中的硫含量,通过碲微合金化改善硫化物形貌和分布,添加硼元素提高材料的热加工性能,从而获得一种具有优异切削性能和高表面质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该不锈钢线材的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制备出易切削、具有高表面质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但是大量的硫化物会导致钢的力学性能降低,热加工性能差,并且缺陷率高。
专利申请号为202010302365.5的发明专利,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硫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该含硫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此类钢中的含有Ti,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同时对浓硝酸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同时通过多种工艺步骤的加工,使得合金材料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与易切削性,且加工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可大范围推广。但是该钢种的强度较低,不能通过相变产生强化效果,只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因此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难点,对其生产方法和工艺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易切削性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难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所述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C:0.04~0.15%、Si:0.35~1.00%、N<0.10%、Mn:1.60~2.00%、Cr:17~19%、Ni:8~10%、S:0.20~0.30%、Cu:0.50~1.00%、P:0.04~0.20%、Sn:0.035~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生产工艺主要是三段式,其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电炉冶炼、LC炉冶炼、VOD钢包精炼、连铸、铸坯修磨、酸洗工序处理,三段式炼钢的主要步骤为:
S1、配料:将配比好的不锈钢废料装入料罐中。配料中各个元素的用量根据不同元素的含量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例如,P元素的上限为0.03%,则废不锈钢的配比少于30%;P元素的上限为0.025%,则废不锈钢的配比少于15%;Cu元素的上限为0.3%的钢种,则废不锈钢的配比少于15%;各种自生料(盘元,切头尾,残钢,渣铁)每炉配加的比例不超过不锈钢投入量的40%,如需配加焦炭用来还原Cr2O3,则每炉的添加量控制在280KG~320 KG。
S2、熔炼炉:将不锈钢废料加入熔炼炉中,电炉的主要结构是电极棒、水冷系统和出钢口,主要的功能就是利用电能将废钢快速溶解,包含的主要流程就是加料、送电、吹氧、排渣、测温取样和出钢。其中,吹氧脱Si,当Si≤0.5%,温度到1600℃~1760℃时,满足出钢条件。
S3、LC炉:熔炼炉出钢完毕后进行扒渣作业,将钢包转移至LC工位,受钢、精炼程序的计算,吹氧脱碳、出钢。其中出钢成分要求为C≤0.8%、0.5%≤Mn≤0.7%、P≤0.035%、S≤0.01%、17%≤Cr≤17.5%、Ni≤0.2%、0.2%≤Mo≤0.6%、Cu≤0.5%,除此之外,出钢温度控制在1720℃~1780℃。
S4、VOD:LC吹氧加热结束后的钢水被行车吊到VOD设备作业处,后进行以下的作业流程。VOD是真空脱氧脱碳设备,将熔化与精炼过程在不同设备中完成。VOD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不锈钢或高铬合金钢液脱碳,VOD设备还可以对所有钢种进行脱碳、除气、脱硫,或者通过吹氧以化学能实现加热。其中出钢成分要求为C≤0.03%、1.0%≤Si≤1.2%、0.9%≤Mn≤1.0%、P≤0.035%、0.2%≤S≤0.25%、17.7%≤Cr≤18.0%、Ni≤0.2%、0.2%≤Mo≤0.3%、Cu≤0.5%,除此之外出钢温度控制在1558℃~1568℃。
S5、连铸:确认水平连铸机组运转正常,调整结晶器进出水压力、流量,连铸拉坯,控制炉内钢水温度、拉坯速度、拉坯频率。其中钢种液相线温度为1493℃,首炉中包过热度控制范围为30~45℃,160方胚拉速控制1.1~1.35m/min;
S6、铸坯修磨:对铸坯表面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磨作业。
S7、酸洗工序处理:这种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充分地酸洗和钝化,去除表面油污、铁锈、氧化铁皮和焊点等各种污垢,表面变成均匀的银白色,为钝化处理创造条件,保证形成优质的钝化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其生产工艺主要是三段式,其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电炉冶炼、LC炉冶炼、VOD钢包精炼、连铸、铸坯修磨、酸洗工序处理。本发明通过三段式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生产工艺,通过微合金化改善硫化物形貌和分布,提高材料的热加工性能,提高冶炼钢水的纯净度,从而获得一种具有优异切削性能和高表面质量的奥氏体不锈钢。该不锈钢生产工艺的制备方法,生产流程工艺简化,高效节能,并将硫元素的含量控制在0.25%以下,磷元素控制在0.035%以下。能够制备出易切削、具有高表面质量的奥氏体不锈钢。
2、本发明采用三段式生产工艺,采用三段式生产工艺能够更好地精确控制各个元素的含量。三段式生产工艺精髓在于:结合AOD及VOD两制程的优点,将脱碳制程拆成两段进行;用MRP将碳含量脱至0.3%左右,可以有效解决VOD脱碳速率慢,无法使用高碳合金的问题;用VOD将碳含量由0.3%降低至0.08%以下,甚至0.03%以下,避免了AOD脱碳末期必须使用大量的氩气及同时缩短冶炼时间。
3、本发明炼钢采用三段式优点:氩气用量少,还原矽用量少,耐火材费用低;脱碳效率高,不需要使用大量的低碳合金。在确保不影响不锈钢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易切削性能,有利于扩大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
4、本发明生产的奥氏体易切削不锈钢除了具有良好的切削性外,还具有较高的成材率和表面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除满足用户需求外,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1.配料:将配比好的不锈钢废料装入料罐中。P元素的含量为0.03%,则废不锈钢的配比为30%;Cu元素的含量为0.3%的钢种,则废不锈钢的配比为15%;各种自生料(盘元,切头尾,残钢,渣铁)每炉配加的比例不超过不锈钢投入量的40%,如需配加焦炭用来还原Cr2O3,则每炉的添加量控制在320 KG。
2.熔炼炉:当Si=0.5%,温度到1760℃时,满足出钢条件。
3.LC炉:其中出钢成分为C=0.8%、Mn=0.7%、P=0.035%、S=0.01%、Cr=17.5%、Ni=0.2%、Mo=0.6%、Cu=0.5%,除此之外出钢温度控制在1780℃。
4.VOD:出钢成分要求为C=0.03%、Si=1.2%、Mn=1.0%、P=0.035%、S=0.25%、Cr=18.0%、Ni=0.2%、Mo=0.3%、Cu=0.5%,出钢温度为1568℃。
5.连铸:钢种液相线温度为1493℃,首炉中包过热度控制范围为45℃,160方胚拉速控制1.35m/min;
6.铸坯修磨:对铸坯表面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磨作业。
7.酸洗工序处理:这种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充分地酸洗和钝化,去除表面油污、铁锈、氧化铁皮和焊点等各种污垢,表面变成均匀的银白色,为钝化处理创造条件,保证形成优质的钝化膜。
实施例2
1.配料:将配比好的不锈钢废料装入料罐中。P元素的含量为0.025%,则废不锈钢的配比为15%;Cu元素的上限为0.2%的钢重,则废不锈钢的配比为10%;各种自生料(盘元,切头尾,残钢,渣铁)每炉配加的比例不超过不锈钢投入量的40%,如需配加焦炭用来还原Cr2O3,则每炉的添加量控制在300 KG。
2.熔炼炉:当Si=0.4%,温度到1700℃时,满足出钢条件。
3.LC炉:出钢成分为C=0.7%、Mn=0.6%、P=0.03%、S=0.009%、Cr=17.2%、Ni=0.15%、Mo=0.4%、Cu=0.4%,出钢温度为1750℃。
4.VOD:出钢成分为C=0.02%、Si=1.1%、Mn=0.95%、P=0.03%、S=0.23%、Cr=17.9%、Ni=0.15%、Mo=0.25%、Cu=0.4%,除此之外出钢温度为1562℃。
5.连铸:确认水平连铸机组运转正常,调整结晶器进出水压力、流量,连铸拉坯,控制炉内钢水温度、拉坯速度、拉坯频率。其中钢种液相线温度为1493℃,首炉中包过热度控制范围为40℃,160方胚拉速为1.2m/min;
6.铸坯修磨:对铸坯表面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磨作业。
7.酸洗工序处理:这种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充分地酸洗和钝化,去除表面油污、铁锈、氧化铁皮和焊点等各种污垢,表面变成均匀的银白色,为钝化处理创造条件,保证形成优质的钝化膜。
实施例3
1.配料:将配比好的不锈钢废料装入料罐中。P元素的含量为0.028%,则废不锈钢的配比为25%;Cu元素的上限为0.2%的钢种,则废不锈钢的配比少于10%;各种自生料(盘元,切头尾,残钢,渣铁)每炉配加的比例不超过不锈钢投入量的40%,如需配加焦炭用来还原Cr2O3,则每炉的添加量控制在280KG 。
2.熔炼炉:当Si=0.3%,温度到1600℃时,满足出钢条件。
3.LC炉:出钢成分为C=0.6%、Mn=0.5%、P=0.025%、S=0.008%、Cr=17%、Ni=0.1%、Mo=0.2%、Cu=0.3%,除此之外出钢温度为1720℃。
4.VOD:出钢成分为C=0.02%、Si=1.%、Mn=0.9%、P=0.025%、S=0.2%、Cr=17.7%、Ni=0.1%、Mo=0.2%、Cu=0.3%,除此之外出钢温度控制在1558℃。
5.连铸:钢种液相线温度为1493℃,首炉中包过热度控制范围为30℃,160方胚拉速控制1.1m/min;
6.铸坯修磨:对铸坯表面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磨作业。
7.酸洗工序处理:这种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充分地酸洗和钝化,去除表面油污、铁锈、氧化铁皮和焊点等各种污垢,表面变成均匀的银白色,为钝化处理创造条件,保证形成优质的钝化膜。

Claims (2)

1.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C:0.04~0.15%、Si:0.35~1.00%、N<0.10%、Mn:1.60~2.00%、Cr:17~19%、Ni:8~10%、S:0.20~0.30%、Cu:0.50~1.00%、P:0.04~0.20%、Sn:0.035~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主要是三段式,其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电炉冶炼、LC炉冶炼、VOD钢包精炼、连铸、铸坯修磨、酸洗工序处理,具体的炼钢的主要步骤如下:
S1、配料:将配比好的不锈钢废料装入料罐中,配料中各个元素的用量根据不同元素的含量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例如,P元素的上限为0.03%,则废不锈钢的配比少于30%;P元素的上限为0.025%,则废不锈钢的配比少于15%;Cu元素的上限为0.3%的钢种,则废不锈钢的配比少于15%;各种自生料(盘元,切头尾,残钢,渣铁)每炉配加的比例不超过不锈钢投入量的40%,如需配加焦炭用来还原Cr2O3,则每炉的添加量控制在280KG~320 KG;
S2、熔炼炉:将不锈钢废料加入熔炼炉中,电炉的主要结构是电极棒、水冷系统和出钢口,主要的功能就是利用电能将废钢快速溶解,包含的主要流程就是加料、送电、吹氧、排渣、测温取样和出钢,其中,吹氧脱Si,当Si≤0.5%,温度到1600℃~1760℃时,满足出钢条件;
S3、LC炉:熔炼炉出钢完毕后进行扒渣作业,将钢包转移至LC工位,受钢、精炼程序的计算,吹氧脱碳、出钢,其中出钢成分要求为C≤0.8%、0.5%≤Mn≤0.7%、P≤0.035%、S≤0.01%、17%≤Cr≤17.5%、Ni≤0.2%、0.2%≤Mo≤0.6%、Cu≤0.5%,除此之外,出钢温度控制在1720℃~1780℃;
S4、VOD:LC吹氧加热结束后的钢水被行车吊到VOD设备作业处,后进行以下的作业流程,VOD是真空脱氧脱碳设备,将熔化与精炼过程在不同设备中完成,VOD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不锈钢或高铬合金钢液脱碳,VOD设备还可以对所有钢种进行脱碳、除气、脱硫,或者通过吹氧以化学能实现加热,其中出钢成分要求为C≤0.03%、1.0%≤Si≤1.2%、0.9%≤Mn≤1.0%、P≤0.035%、0.2%≤S≤0.25%、17.7%≤Cr≤18.0%、Ni≤0.2%、0.2%≤Mo≤0.3%、Cu≤0.5%,除此之外出钢温度控制在1558℃~1568℃;
S5、连铸:确认水平连铸机组运转正常,调整结晶器进出水压力、流量,连铸拉坯,控制炉内钢水温度、拉坯速度、拉坯频率,其中钢种液相线温度为1493℃,首炉中包过热度控制范围为30~45℃,160方胚拉速控制1.1~1.35m/min;
S6、铸坯修磨:对铸坯表面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磨作业;
S7、酸洗工序处理:这种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充分地酸洗和钝化,去除表面油污、铁锈、氧化铁皮和焊点等各种污垢,表面变成均匀的银白色,为钝化处理创造条件,保证形成优质的钝化膜。
CN202211705493.X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Pending CN1159612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5493.XA CN115961210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5493.XA CN115961210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1210A true CN115961210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58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5493.XA Pending CN115961210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121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7040A (ja) * 2004-09-28 2006-04-13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被削性に優れた快削ステンレス鋼
US20080240970A1 (en) * 2007-03-31 2008-10-02 Daido Tokushuko Kabushiki Kaisha Austenitic free-cutting stainless steel
JP2009046732A (ja) * 2007-08-20 2009-03-05 Daido Steel Co Ltd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快削ステンレス鋼
CN102465239A (zh) * 2010-11-13 2012-05-23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硫含量不锈钢硫收得率的方法
CN108315643A (zh) * 2017-11-17 2018-07-24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易切削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6693A (zh) * 2022-07-13 2022-10-2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铅易切削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7040A (ja) * 2004-09-28 2006-04-13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被削性に優れた快削ステンレス鋼
US20080240970A1 (en) * 2007-03-31 2008-10-02 Daido Tokushuko Kabushiki Kaisha Austenitic free-cutting stainless steel
JP2009046732A (ja) * 2007-08-20 2009-03-05 Daido Steel Co Ltd オーステナイト系快削ステンレス鋼
CN102465239A (zh) * 2010-11-13 2012-05-23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硫含量不锈钢硫收得率的方法
CN108315643A (zh) * 2017-11-17 2018-07-24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易切削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6693A (zh) * 2022-07-13 2022-10-2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铅易切削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茂旺: "炉外精炼", 29 February 2016,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223 - 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7022C (zh) Aod全铁水直接冶炼奥氏体不锈钢的方法
CN104946972B (zh) 一种二极管引线用钢盘条及其生产工艺
CN110565012B (zh) 一种超高铬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制造方法
CN110669986B (zh) 一种310s不锈钢制备方法及310s不锈钢
CN109402498B (zh) 一种高温渗碳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14131240A (zh) 一种管线钢气保焊丝用盘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19896A (zh) 一种精密压延用超薄奥氏体不锈钢带材的冶炼方法
CN108893682B (zh) 模具钢钢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54359A (zh) 一种耐蚀稀土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1672B (zh) 一种马氏体高耐磨钢板冶炼及连铸制造方法
CN109825769B (zh) 一种含钼不锈钢焊条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5727A (zh) 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冶炼及连铸工艺
CN109881121A (zh) 一种耐氯离子腐蚀的高强度抗震钢筋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11304532B (zh) 一种耐热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8870A (zh) 一种x80管线钢用埋弧焊丝钢的小方坯冶炼生产方法
CN113584259B (zh) 一种rh炉洗炉的方法
CN115305411A (zh) 一种超深冲冷轧搪瓷钢高效生产的方法
CN115961210A (zh) 一种新型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生产工艺
CN115094307A (zh) 一种电渣重熔用热作模具钢连铸圆坯及其生产工艺
CN109778073B (zh) 一种易切削汽车同步器用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80987A (zh) 一种含稀土的nm600耐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8964A (zh) 易切削高表面质量的奥氏体不锈钢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60849B (zh) 一种控磷00Cr21Ni13Mn5N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5369330B (zh) 一种高焊接性能的90公斤级气保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83320B (zh) 一种超高强度钢及其连铸板坯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