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0697A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0697A
CN115960697A CN202211630763.5A CN202211630763A CN115960697A CN 115960697 A CN115960697 A CN 115960697A CN 202211630763 A CN202211630763 A CN 202211630763A CN 115960697 A CN115960697 A CN 115960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glass
rod
plate
pipe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07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60697B (zh
Inventor
王麒
于常军
魏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ch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ch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ch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chu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07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0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0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0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60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0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固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便于充分地和各处的微生物接触、位于下层的微生物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进而提高固碳效率的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支架、透明玻璃缸和安装框等;所述透明玻璃缸安装于支架顶部,所述透明玻璃缸顶部放置有缸盖,所述安装框安装于支架一侧,所述安装框与透明玻璃缸固接。驱动盘带动固定杆及回型输气管往复运动,回型输气管可以水平往复地向微藻培养液内排入工业废气,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各个位置的微生物更加充分地接触,庞大数量的微生物可以充分参与将二氧化碳光合固碳的过程,达到快速固碳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固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微藻统称指的是含有叶绿素a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微藻固碳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大量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质的过程,微生物利用二氧化碳和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并释放大量氧气实现光合固碳。微藻作为固碳生物,有着光合速率高,繁殖快以及适应环境强等特点,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工业废气固碳作业。
由于微生物具备可活动的特性,因此微生物的分布并不均匀,存在部分区域微生物多,部分区域微生物少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太阳光照射分布不均匀导致的,这样容易导致二氧化碳无法充分地和各处的微生物接触,仅有部分微生物参与光合固碳作业,二氧化碳无法快速参与反应,位于下层的微生物由于缺少阳光的照射,则进一步地导致了固碳速度过慢。
发明内容
以解决二氧化碳无法充分地和各处的微生物接触以及位于下层的微生物缺少阳光的照射导致固碳速度过慢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便于充分地和各处的微生物接触、位于下层的微生物可以得到阳光的照射进而提高固碳效率的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支架、透明玻璃缸、安装框、二氧化碳注入部件和二氧化碳分配部件,所述透明玻璃缸安装于支架顶部,所述透明玻璃缸顶部放置有缸盖,所述安装框安装于支架一侧,所述安装框与透明玻璃缸固接,所述透明玻璃缸和安装框之间设有二氧化碳注入部件,所述透明玻璃缸内设有二氧化碳分配部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二氧化碳注入部件包括有回型输气管、支撑杆、单向阀一、伺服电机、驱动盘、固定杆、固定输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回型输气管滑动式安装在透明玻璃缸下部,所述回型输气管连通有多个单向阀一,所述支撑杆安装于回型输气管一侧,所述支撑杆与透明玻璃缸下部滑动式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安装框内底部,所述驱动盘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顶部,所述固定杆安装于回型输气管上,所述固定杆与驱动盘滑动式连接,所述固定输气管安装于安装框上,所述固定输气管与回型输气管滑动式连接,所述排气管安装于透明玻璃缸上部,所述排气管与透明玻璃缸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二氧化碳分配部件包括有滑动板、条形杆、透明玻璃板、支杆和双槽摆杆,所述滑动板滑动式连接在透明玻璃缸上部,所述滑动板上设有多根条形杆,所述透明玻璃板安装在条形杆底部,所述透明玻璃板开有多个斜向孔,以透明玻璃板中轴线为基准,斜向孔的走向与透明玻璃板的中轴线呈六十度夹角,且玻璃板中轴线两侧的斜向孔走向相反,所述支杆安装于透明玻璃缸一侧,所述双槽摆杆转动式连接在支杆上,所述支杆将双槽摆杆分成上下两段,其中双槽摆杆上段长度大于双槽摆杆下段长度,所述双槽摆杆下段与固定杆滑动式连接,所述双槽摆杆上段与滑动板滑动式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反光部件,所述支架上设有反光部件,反光部件包括有固定板、反光板、摆动条、驱动杆、连接弹簧和凸块,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式连接有两个反光板,两个所述反光板一侧均安装有摆动条,所述驱动杆滑动式安装在安装框上,所述驱动杆与安装框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驱动杆和两个摆动条滑动式连接,所述驱动盘底部设有多个凸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下层液体推动部件,下层液体推动部件包括有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竖杆、推动板、复位弹簧和连接杆,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框内底部,所述驱动齿轮安装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中部,所述驱动齿轮位于驱动盘下方,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顶部固接有一对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呈对称设置,所述透明玻璃缸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推动板,两个所述推动板呈对称设置,所述推动板与透明玻璃缸之间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安装在推动板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杆与从动齿轮顶部接触,两个所述竖杆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排气框、斜面板、单向阀二和回流管,所述排气框安装于排气管一侧,所述斜面板安装于排气框内,所述斜面板靠近排气管一侧设有斜面段,所述斜面板的斜面段最下方位于排气管的管口三分之一的高度,所述排气框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单向阀二安装于固定输气管一侧,所述单向阀二与回流管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LED日光灯和开关,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安装框顶部,所述蓄电池安装在安装框下部,所述条形杆设有多个LED日光灯,所述开关安装于安装框上部,所述开关通过电路与LED日光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操作人员向透明玻璃缸内注入足量的微藻培养液,接着将固定输气管与工业废气供气管连接;
步骤二: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盘转动,使得固定杆及回型输气管水平往复运动,进而透明玻璃板一同水平往复运动,使得二氧化碳和微生物充分接触;
步骤三:凸块推动驱动杆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反光板往复摆动,反光板摆动可以将太阳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缸底部的更多区域;
步骤四:竖杆使得连接杆及推动板往复运动,推动板与上方透明玻璃板的运动方位恰好呈九十度夹角,进一步地让二氧化碳和各处的微生物充分接触;
步骤五:傍晚时分,操作人员使得LED日光灯开始运作,LED日光灯发出的光用于代替太阳光辅助微生物进行光合固碳作业,蓄电池的电量即将耗尽时,操作人员LED日光灯停止运作并关闭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驱动盘带动固定杆及回型输气管往复运动,回型输气管可以水平往复地向微藻培养液内排入工业废气,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各个位置的微生物更加充分地接触,庞大数量的微生物可以充分参与将二氧化碳光合固碳的过程,达到将二氧化碳快速参与反应的目的。
固定杆通过双槽摆杆带动滑动板水平往复运动,由于双槽摆杆上段长度大于双槽摆杆下段长度,滑动板的速度小于固定杆的速度,使得透明玻璃板和回型输气管形成速度差,这样能够更加充分地搅动安装框内的微藻培养液,使得二氧化碳和各个位置的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了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速度,透明玻璃板上的斜向孔用于对微藻培养液进行导流,进一步地促进微藻培养液的充分流动,微生物可以充分地和各处的二氧化碳接触实现快速光合固碳的目的。
驱动盘转动带动凸块一同转动,使得驱动杆上下往复运动,摆动条随之带动反光板一同摆动,反光板将太阳光反射到透明玻璃缸底面,位于下层的微生物也能够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提高了下层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太阳的利用率,实现将二氧化碳充分参与反应的目的,驱动杆带动摆动条及反光板一同摆动,反光板摆动可以将太阳光照射到更多的区域,使得更多数量的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得到提高,加快二氧化碳被充分参与反应的速度。
旋转的两个竖杆推动两侧连接杆及推动板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复位弹簧被压缩,竖杆继续转动,复位弹簧推动推动板及连接杆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复位,竖杆再次转动九十度后,推动板及连接杆完全复位,推动板与上方透明玻璃板的运动方位恰好呈九十度夹角,进一步地让二氧化碳和各处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同时推动板推动下层的微藻培养液流动,让不同位置的微生物都可以被反光板反射的阳光所照射到,达到将阳光均匀反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透明玻璃板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4中B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安装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支杆和双槽摆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支架,2:透明玻璃缸,3:安装框,41:回型输气管,42:支撑杆,43:单向阀一,44:伺服电机,45:驱动盘,46:固定杆,47:固定输气管,48:排气管,51:滑动板,52:条形杆,53:透明玻璃板,54:斜向孔,55:支杆,56:双槽摆杆,61:固定板,62:反光板,63:摆动条,64:驱动杆,65:连接弹簧,66:凸块,71:从动齿轮,72:驱动齿轮,73:竖杆,74:推动板,75:复位弹簧,76:连接杆,81:排气框,82:斜面板,83:单向阀二,84:回流管,91:太阳能光伏板,92:蓄电池,93:LED日光灯,9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如图1-15所示,包括有支架1、透明玻璃缸2、安装框3、二氧化碳注入部件和二氧化碳分配部件,所述透明玻璃缸2通过螺栓安装于支架1顶部,所述透明玻璃缸2用于装纳微藻培养液,所述透明玻璃缸2顶部放置有缸盖,所述缸盖用于盖住透明玻璃缸2顶部,所述安装框3安装于支架1一侧,所述安装框3与透明玻璃缸2通过螺栓固接,所述透明玻璃缸2和安装框3之间设有二氧化碳注入部件,所述二氧化碳注入部件用于向透明玻璃缸2内均匀排出带有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所述透明玻璃缸2内设有二氧化碳分配部件,所述二氧化碳分配部件用于辅助二氧化碳和各个位置的微生物充分接触。
二氧化碳注入部件包括有回型输气管41、支撑杆42、单向阀一43、伺服电机44、驱动盘45、固定杆46、固定输气管47和排气管48,所述回型输气管41滑动式安装在透明玻璃缸2下部,所述回型输气管41连通有十五个单向阀一43,所述支撑杆42焊接于回型输气管41远离安装框3一侧,所述支撑杆42与透明玻璃缸2下部滑动式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4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框3内底部,所述驱动盘45焊接于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顶部,所述固定杆46焊接于回型输气管41上,所述固定杆46与驱动盘45滑动式连接,所述驱动盘45用于带动固定杆46及回型输气管41水平往复运动,所述固定输气管47焊接于安装框3上,所述固定输气管47与回型输气管41滑动式连接,所述排气管48安装于透明玻璃缸2上部,所述排气管48与透明玻璃缸2连通,所述排气管48位于固定输气管47上方。
二氧化碳分配部件包括有滑动板51、条形杆52、透明玻璃板53、支杆55和双槽摆杆56,所述滑动板51滑动式连接在透明玻璃缸2上部,所述滑动板51上焊接有四根条形杆52,所述透明玻璃板53安装在条形杆52底部,所述透明玻璃板53开有三十个斜向孔54,以透明玻璃板53中轴线为基准,每一排三个斜向孔54,一共十五个斜向孔54,斜向孔54的走向与透明玻璃板53的中轴线呈六十度夹角,且玻璃板中轴线两侧的斜向孔54走向相反,所述斜向孔54用于对微藻培养液进行导流,进一步地促进微藻培养液的充分流动,使得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所述支杆55安装于透明玻璃缸2靠近伺服电机44一侧,所述双槽摆杆56通过销轴转动式连接在支杆55上,所述支杆55将双槽摆杆56分成上下两段,其中双槽摆杆56上段长度大于双槽摆杆56下段长度,所述双槽摆杆56下段与固定杆46滑动式连接,所述双槽摆杆56上段与滑动板51滑动式连接,所述支杆55位于固定杆46上方。
本装置放置在露天环境,操作人员首先将透明玻璃缸2顶部的缸盖取下,向透明玻璃缸2内注入足量的微藻培养液,随后操作人员将缸盖再次放在透明玻璃缸2顶部,缸盖为玻璃材质,操作人员将固定输气管47与工业废气供气管连接,工业废气供气管便将带有二氧化碳的工业废气排入固定输气管47内,固定输气管47将工业废气排入回型输气管41内,回型输气管41通过单向阀一43将工业废气排入透明玻璃缸2内,微藻培养液内的微生物便利用工业废气内的二氧化碳和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并释放大量氧气实现光合固碳。
操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44运作,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带动驱动盘45转动,驱动盘45转动带动固定杆46及回型输气管41水平往复运动,水平往复运动的回型输气管41可以更充分更均匀地向微藻培养液排入工业废气,这样能够让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各个位置的微生物接触,庞大数量的微生物可以充分参与将二氧化碳光合固碳的过程,达到将二氧化碳快速参与反应的目的,工业废气的参与气体以及生成的氧气则是通过排气管48排出。
固定杆46通过双槽摆杆56带动滑动板51、条形杆52及透明玻璃板53水平往复运动,由于双槽摆杆56上段长度大于双槽摆杆56下段长度,因此固定杆46移动的行程量小于滑动板51移动的行程量,滑动板51及透明玻璃板53的速度小于固定杆46及回型输气管41的速度,通过让透明玻璃板53和回型输气管41形成速度差,这样能够更加充分地搅动安装框3内的微藻培养液,使得二氧化碳和各个位置的微生物充分接触,提高了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速度,透明玻璃板53上的斜向孔54用于对微藻培养液进行导流,进一步地促进微藻培养液的充分流动,使得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微生物可以充分地和各处的二氧化碳接触实现快速光合固碳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9-图12所示,还包括有反光部件,所述支架1上设有反光部件,反光部件包括有固定板61、反光板62、摆动条63、驱动杆64、连接弹簧65和凸块66,所述支架1上通过螺栓设有两个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6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式连接有两个反光板62,所述反光板62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至透明玻璃缸2底面,两个所述反光板62靠近伺服电机44一侧均安装有摆动条63,所述驱动杆64滑动式安装在安装框3上,所述驱动杆64与安装框3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65,所述驱动杆64和两个摆动条63滑动式连接,所述驱动盘45底部焊接有六个凸块66,所述凸块66用于推动驱动杆64。
太阳光照射到反光板62表面,反光板62将太阳光反射到透明玻璃缸2底面,位于下层的微生物也能够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提高了下层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太阳的利用率,实现将二氧化碳充分参与反应的目的,驱动盘45转动带动凸块66一同转动,凸块66首先转动到驱动杆64接触,凸块66接着推动驱动杆64向下运动,连接弹簧65被拉伸,驱动杆64推动两个摆动条63朝远离透明玻璃缸2的方向摆动,凸块66然后与驱动杆64分离,连接弹簧65带动驱动杆64向上运动复位,驱动杆64带动两个摆动条63朝靠近透明玻璃缸2的方向摆动,摆动条63随之带动反光板62一同摆动,反光板62摆动可以将太阳光照射到更多的区域,使得更多数量的微生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得到提高,加快二氧化碳被充分参与反应的速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下层液体推动部件,下层液体推动部件包括有从动齿轮71、驱动齿轮72、竖杆73、推动板74、复位弹簧75和连接杆76,所述从动齿轮71通过转轴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框3内底部,所述驱动齿轮72通过平键安装于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中部,所述驱动齿轮72位于驱动盘45下方,所述驱动齿轮72与从动齿轮71啮合,所述从动齿轮71与驱动齿轮72位于同一高度,所述从动齿轮71顶部焊接有一对竖杆73,两个所述竖杆73呈对称设置,所述透明玻璃缸2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推动板74,两个所述推动板74呈对称设置,所述推动板74用于推动微藻培养液,所述推动板74与透明玻璃缸2之间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75,所述连接杆76安装在推动板74靠近驱动齿轮72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杆76与从动齿轮71顶部接触,两个所述竖杆73位于两个连接杆76之间,所述竖杆73用于推动连接杆76。
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带动驱动齿轮72转动,驱动齿轮72带动从动齿轮71及竖杆73转动,旋转的两个竖杆73首先推动两侧连接杆76及推动板74朝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复位弹簧75被压缩,竖杆73转动九十度推动连接杆76及推动板74移动最大距离,竖杆73继续转动,复位弹簧75推动推动板74及连接杆76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复位,竖杆73再次转动九十度后,推动板74及连接杆76完全复位。推动板74与上方透明玻璃板53的运动方位恰好呈九十度夹角,进一步地让二氧化碳和各处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同时推动板74推动下层的微藻培养液流动,让不同位置的微生物都可以被反光板62反射的阳光所照射到,达到平均分配反光板62反射阳光的效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之上,如图13所示,还包括有排气框81、斜面板82、单向阀二83和回流管84,所述排气框81焊接于排气管48远离透明玻璃缸2一侧,所述斜面板82焊接于排气框81内,所述斜面板82靠近排气管48一侧设有斜面段,所述斜面板82的斜面段用于分流气体,所述斜面板82的斜面段最下方位于排气管48的管口三分之一的高度,所述排气框81连通有回流管84,所述回流管84用于将下层的空气输入固定输气管47内,所述单向阀二83安装于固定输气管47靠近回流管84一侧,所述单向阀二83与回流管84连通。
二氧化碳的空气质量大于氧气及空气其他组成成分,因此二氧化碳一般位于空气下层,排气管48上层的空气通过排气框81排出,排气管48下层的空气则是通过回流管84进入固定输气管47,这样能够对排气管48排出的下层空气进行二次处理,微生物与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反应,避免二氧化碳溢散到空气中。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太阳能光伏板91、蓄电池92、LED日光灯93和开关94,所述太阳能光伏板91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框3顶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91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92中,所述蓄电池92安装在安装框3下部,所述条形杆52设有六个LED日光灯93,所述LED日光灯用于代替太阳光辅助微生物进行光合固碳作业,所述开关94通过螺栓安装于安装框3上部,所述开关94通过电路与LED日光灯93连接,所述开关94用于控制LED日光灯93。
太阳能光伏板91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92中,傍晚时分或者夜间,操作人员可以按动开关94,开关94控制LED日光灯93点亮,LED日光灯93发出的光用于代替太阳光辅助微生物进行光合固碳作业,蓄电池92的电量即将耗尽时,操作人员再次按动开关94,开关94控制LED日光灯93停止运作,最终操作人员控制工业废气供气管停止向固定输气管47内输送工业废气,操作人员手动关闭伺服电机44。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支架(1)、透明玻璃缸(2)、安装框(3)、二氧化碳注入部件和二氧化碳分配部件,所述透明玻璃缸(2)安装于支架(1)顶部,所述透明玻璃缸(2)顶部放置有缸盖,所述安装框(3)安装于支架(1)一侧,所述安装框(3)与透明玻璃缸(2)固接,所述透明玻璃缸(2)和安装框(3)之间设有二氧化碳注入部件,所述透明玻璃缸(2)内设有二氧化碳分配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其特征是,二氧化碳注入部件包括有回型输气管(41)、支撑杆(42)、单向阀一(43)、伺服电机(44)、驱动盘(45)、固定杆(46)、固定输气管(47)和排气管(48),所述回型输气管(41)滑动式安装在透明玻璃缸(2)下部,所述回型输气管(41)连通有多个单向阀一(43),所述支撑杆(42)安装于回型输气管(41)一侧,所述支撑杆(42)与透明玻璃缸(2)下部滑动式连接,所述伺服电机(44)安装于安装框(3)内底部,所述驱动盘(45)安装在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顶部,所述固定杆(46)安装于回型输气管(41)上,所述固定杆(46)与驱动盘(45)滑动式连接,所述固定输气管(47)安装于安装框(3)上,所述固定输气管(47)与回型输气管(41)滑动式连接,所述排气管(48)安装于透明玻璃缸(2)上部,所述排气管(48)与透明玻璃缸(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其特征是,二氧化碳分配部件包括有滑动板(51)、条形杆(52)、透明玻璃板(53)、支杆(55)和双槽摆杆(56),所述滑动板(51)滑动式连接在透明玻璃缸(2)上部,所述滑动板(51)上设有多根条形杆(52),所述透明玻璃板(53)安装在条形杆(52)底部,所述透明玻璃板(53)开有多个斜向孔(54),以透明玻璃板(53)中轴线为基准,斜向孔(54)的走向与透明玻璃板(53)的中轴线呈六十度夹角,且玻璃板中轴线两侧的斜向孔(54)走向相反,所述支杆(55)安装于透明玻璃缸(2)一侧,所述双槽摆杆(56)转动式连接在支杆(55)上,所述支杆(55)将双槽摆杆(56)分成上下两段,其中双槽摆杆(56)上段长度大于双槽摆杆(56)下段长度,所述双槽摆杆(56)下段与固定杆(46)滑动式连接,所述双槽摆杆(56)上段与滑动板(51)滑动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反光部件,所述支架(1)上设有反光部件,反光部件包括有固定板(61)、反光板(62)、摆动条(63)、驱动杆(64)、连接弹簧(65)和凸块(66),所述支架(1)上设有两个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61)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6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两个反光板(62),两个所述反光板(62)一侧均安装有摆动条(63),所述驱动杆(64)滑动式安装在安装框(3)上,所述驱动杆(64)与安装框(3)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65),所述驱动杆(64)和两个摆动条(63)滑动式连接,所述驱动盘(45)底部设有多个凸块(6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层液体推动部件,下层液体推动部件包括有从动齿轮(71)、驱动齿轮(72)、竖杆(73)、推动板(74)、复位弹簧(75)和连接杆(76),所述从动齿轮(71)通过转轴转动式连接在安装框(3)内底部,所述驱动齿轮(72)安装于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中部,所述驱动齿轮(72)位于驱动盘(45)下方,所述驱动齿轮(72)与从动齿轮(71)啮合,所述从动齿轮(71)顶部固接有一对竖杆(73),两个所述竖杆(73)呈对称设置,所述透明玻璃缸(2)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推动板(74),两个所述推动板(74)呈对称设置,所述推动板(74)与透明玻璃缸(2)之间连接有一对复位弹簧(75),所述连接杆(76)安装在推动板(74)一侧,两个所述连接杆(76)与从动齿轮(71)顶部接触,两个所述竖杆(73)位于两个连接杆(76)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排气框(81)、斜面板(82)、单向阀二(83)和回流管(84),所述排气框(81)安装于排气管(48)一侧,所述斜面板(82)安装于排气框(81)内,所述斜面板(82)靠近排气管(48)一侧设有斜面段,所述斜面板(82)的斜面段最下方位于排气管(48)的管口三分之一的高度,所述排气框(81)连通有回流管(84),所述单向阀二(83)安装于固定输气管(47)一侧,所述单向阀二(83)与回流管(84)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太阳能光伏板(91)、蓄电池(92)、LED日光灯(93)和开关(94),所述太阳能光伏板(91)安装在安装框(3)顶部,所述蓄电池(92)安装在安装框(3)下部,所述条形杆(52)设有多个LED日光灯(93),所述开关(94)安装于安装框(3)上部,所述开关(94)通过电路与LED日光灯(93)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操作人员向透明玻璃缸(2)内注入足量的微藻培养液,接着将固定输气管(47)与工业废气供气管连接;
步骤二: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带动驱动盘(45)转动,使得固定杆(46)及回型输气管(41)水平往复运动,进而透明玻璃板(53)一同水平往复运动,使得二氧化碳和微生物充分接触;
步骤三:凸块(66)推动驱动杆(64)上下往复运动,使得反光板(62)往复摆动,反光板(62)摆动可以将太阳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缸(2)底部的更多区域;
步骤四:竖杆(73)使得连接杆(76)及推动板(74)往复运动,推动板(74)与上方透明玻璃板(53)的运动方位恰好呈九十度夹角,进一步地让二氧化碳和各处的微生物充分接触;
步骤五:傍晚时分,操作人员使得LED日光灯(93)开始运作,LED日光灯(93)发出的光用于代替太阳光辅助微生物进行光合固碳作业,蓄电池(92)的电量即将耗尽时,操作人员LED日光灯(93)停止运作并关闭伺服电机(44)。
CN202211630763.5A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960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0763.5A CN115960697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0763.5A CN115960697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0697A true CN115960697A (zh) 2023-04-14
CN115960697B CN115960697B (zh) 2023-07-11

Family

ID=85904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0763.5A Active CN115960697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0697B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0138Y (zh) * 2008-03-12 2009-01-14 崔致宪 一种节能环保半封闭式微藻生物反应器
US7824904B1 (en) * 2006-12-11 2010-11-02 Felix Dimanshteyn Photobioreactors for production of algae and methods therefor
WO2013083942A1 (en) * 2011-12-04 2013-06-13 Prakashkumar Narasimhamurthy Sdf (shallow dam & fall) photobioreactor
CN205528738U (zh) * 2016-03-12 2016-08-31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WO2017190504A1 (zh) * 2016-05-05 2017-11-0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藻规模化培养的转盘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10396469A (zh) * 2019-08-27 2019-11-01 济宁学院 一种微藻固定烟气co2制生物柴油的装置及工艺
CN209940606U (zh) * 2019-05-29 2020-01-14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利用微藻光合作用进行废水处理的装置
KR20200046557A (ko) * 2018-10-25 2020-05-07 주식회사 엠에이바이오 미세조류 광배양장치
CN211339519U (zh) * 2019-11-08 2020-08-25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微藻培养装置
CN211871952U (zh) * 2020-03-23 2020-11-06 江苏支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培养罐
CN112011402A (zh) * 2020-08-29 2020-12-01 杜腊梅 一种花生油及其加工工艺与加工系统
CN112322459A (zh) * 2020-10-14 2021-02-05 广州市粤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光源强度调整设备
WO2021141554A1 (en) * 2020-01-07 2021-07-15 Goekcen Cem Spherical mechatronic autonomous photobioreactor
CN213772063U (zh) * 2020-11-20 2021-07-23 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水源地水中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US20210284941A1 (en) * 2018-07-10 2021-09-16 Université de Lièg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icroalgae
CN113493257A (zh) * 2021-07-27 2021-10-12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污废水多级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5050296U (zh) * 2021-06-03 2021-12-07 江苏麦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节角度的光合培养自动化发酵罐
CN114085963A (zh) * 2021-11-26 2022-02-25 临沂市金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淬火过程中氮基气氛循环利用装置及方法
CN114106979A (zh) * 2021-11-22 2022-03-01 吴强 一种可基于微藻密度进行光照供给的生物反应器
CN114606103A (zh) * 2022-03-16 2022-06-10 德默特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杂合式光生物反应器
CN217351331U (zh) * 2022-05-11 2022-09-02 董紫文 一种有利于提高微藻对气体利用率的装置
CN217479103U (zh) * 2022-03-10 2022-09-23 上海茸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环保油水分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4904B1 (en) * 2006-12-11 2010-11-02 Felix Dimanshteyn Photobioreactors for production of algae and methods therefor
CN201180138Y (zh) * 2008-03-12 2009-01-14 崔致宪 一种节能环保半封闭式微藻生物反应器
WO2013083942A1 (en) * 2011-12-04 2013-06-13 Prakashkumar Narasimhamurthy Sdf (shallow dam & fall) photobioreactor
CN205528738U (zh) * 2016-03-12 2016-08-31 宁波大学 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WO2017190504A1 (zh) * 2016-05-05 2017-11-0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用于微藻规模化培养的转盘式光生物反应器
US20210284941A1 (en) * 2018-07-10 2021-09-16 Université de Lièg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icroalgae
KR20200046557A (ko) * 2018-10-25 2020-05-07 주식회사 엠에이바이오 미세조류 광배양장치
CN209940606U (zh) * 2019-05-29 2020-01-14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利用微藻光合作用进行废水处理的装置
CN110396469A (zh) * 2019-08-27 2019-11-01 济宁学院 一种微藻固定烟气co2制生物柴油的装置及工艺
CN211339519U (zh) * 2019-11-08 2020-08-25 大连海洋大学 一种微藻培养装置
WO2021141554A1 (en) * 2020-01-07 2021-07-15 Goekcen Cem Spherical mechatronic autonomous photobioreactor
CN211871952U (zh) * 2020-03-23 2020-11-06 江苏支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培养罐
CN112011402A (zh) * 2020-08-29 2020-12-01 杜腊梅 一种花生油及其加工工艺与加工系统
CN112322459A (zh) * 2020-10-14 2021-02-05 广州市粤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光源强度调整设备
CN213772063U (zh) * 2020-11-20 2021-07-23 澜途集思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水源地水中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CN215050296U (zh) * 2021-06-03 2021-12-07 江苏麦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节角度的光合培养自动化发酵罐
CN113493257A (zh) * 2021-07-27 2021-10-12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污废水多级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4106979A (zh) * 2021-11-22 2022-03-01 吴强 一种可基于微藻密度进行光照供给的生物反应器
CN114085963A (zh) * 2021-11-26 2022-02-25 临沂市金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淬火过程中氮基气氛循环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17479103U (zh) * 2022-03-10 2022-09-23 上海茸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环保油水分离装置
CN114606103A (zh) * 2022-03-16 2022-06-10 德默特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杂合式光生物反应器
CN217351331U (zh) * 2022-05-11 2022-09-02 董紫文 一种有利于提高微藻对气体利用率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晓春: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重庆大学出版社, pages: 107 - 19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0697B (zh) 2023-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6075A (zh) 宽阔水面自净化装置
CN112438189A (zh) 一种具备驱鸟功能的新能源稻田供水装置
CN115960697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1746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风性能好的便捷型户外照明设备
CN215440081U (zh) 一种菌藻共生污水处理装置
CN115028271B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设备
CN115672010B (zh) 一种微藻固碳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20608A (zh)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
CN205957032U (zh) 一种园林用多功能可升降声光控制型园林灯
CN105508983B (zh) 一种追日太阳能路灯
CN209013149U (zh) 一种路灯用太阳能电池板
CN203671612U (zh) 一种顺逆推炉排综合导轨装置
CN208268999U (zh) 一种具有逐日机构的太阳能led路灯
CN2757948Y (zh) 自动旋转往复式清洗器
CN111998289A (zh) 一种用于雨雾天气的节能照明灯
CN111174167A (zh) 一种自动追光的太阳能led路灯
CN112227614A (zh) 一种具有光能利用装置的绿色建筑
CN112044615A (zh) 一种道路绿化用树木高效涂白装置
CN212417490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反洗罐
CN211210761U (zh) 一种基于光谱可调的led植物生长灯
CN211289849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装置
CN220061712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压力蒸汽锅炉
CN211051227U (zh) 一种低温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
CN212584851U (zh) 一种带有广告牌的智能太阳能路灯
CN216244027U (zh) 带清洁功能的太阳能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