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6769A -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6769A
CN115956769A CN202111171593.4A CN202111171593A CN115956769A CN 115956769 A CN115956769 A CN 115956769A CN 202111171593 A CN202111171593 A CN 202111171593A CN 115956769 A CN115956769 A CN 115956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rame
hinged
hinge
head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15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15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6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6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6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框架;头枕框架,所述头枕框架的两侧分别铰接于所述靠背框架的两侧杆的上端;连杆驱动机构,所述连杆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连杆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连杆组均铰接且贴近于同一所述侧杆的内侧,所述连杆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头枕框架铰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连杆组以带动所述头枕框架前后摆动。在该座椅靠背中,通过侧边设置的直线驱动装置与连杆组的配合,以实现头枕的电动调节,其结构简单,占用靠背空间小,当人们坐靠到座椅上时,减少或基本上无顶背的感觉,增强坐靠体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座椅靠背的座椅。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背景技术
当人们坐靠在座椅上休息时,人体由于重心惯性向后倾斜。这时,头枕的承托可以保护人体头部和颈部,起到承托缓冲的作用。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头枕,能够很好的贴合人的头部和颈部,不仅能给予头颈部有效的支撑,减小颈椎疾病,而且,对身体疲劳的缓解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此外,带有头枕的座椅更容易营造出舒适的氛围,更容易放松人的身心。
目前市面上功能座椅的头枕大部分都是通过手动来调节的,需要用力扳动头枕来转动和复位,费时费力,使用也很不方便。而且,想要调节到合适的头枕角度位置也比较困难。而电动可调节头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只需按动电机控制器,就可以使头枕随时停在需要的位置,轻松承托起头颈部和背部的重量,让人们在更适合自己的角度娱乐或休息。
市面上也有部分电动调节头枕的座椅靠背,但是结构比较复杂,占用靠背空间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通过侧边设置的直线驱动装置与连杆组的配合,以实现头枕的电动调节,其结构简单,占用靠背空间小,当人们坐靠到座椅上时,减少或基本上无顶背的感觉,增强坐靠体验。
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包括:
靠背框架;
头枕框架,所述头枕框架的两侧分别铰接于所述靠背框架的两侧杆的上端;
连杆驱动机构,所述连杆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连杆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连杆组均铰接且贴近于同一所述侧杆的内侧,所述连杆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头枕框架铰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连杆组以带动所述头枕框架前后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包括转动杆和传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侧杆的内侧,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以及所述头枕框架,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侧杆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侧杆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转动杆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端部,且该侧杆、传动杆、转动杆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由外向内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侧杆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杆抵接限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铰接于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靠背框架正面的一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铰接于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靠背框架背面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侧杆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朝向所述靠背框架的背面倾斜设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框架上设置有两分别与所述靠背框架的两侧杆相铰接的第一铰链件,所述传动杆铰接于对应的其中一所述第一铰链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链件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座,所述传动杆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链件和所述靠背框架的侧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头枕框架摆动角度的限位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靠背。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座椅靠背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侧边设置的直线驱动装置与连杆组的配合,以实现头枕的电动调节,其结构简单,占用靠背空间小,当人们坐靠到座椅上时,减少或基本上无顶背的感觉,增强坐靠体验;
2)将侧杆、传动杆、转动杆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由外向内依次排列,在确保连杆驱动机构的整体占用空间较小的同时,能够使得直线驱动装置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避免直线驱动装置运动过程中与侧杆产生干涉;
3)利用限位块与传动杆进行抵接限位,能够避免传动杆向上移动过量以造成头枕框架转动功能失效;
4)通过直线驱动装置与侧杆、传动杆以及转动杆的特定连接方位和连接关系,能够减少连杆驱动机构对靠背空间的侵占,进一步增强坐靠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座椅靠背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座椅靠背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座椅靠背在正常平直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座椅靠背在最前转动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座椅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座椅靠背;11、靠背框架;111、侧杆;1111、第二铰链件;112、上横杆;113、下横杆;114、加强件;115、铰接耳;116、驱动连接座;117、第一铰接座;118、第二铰接座;119、限位块;12、头枕框架;121、第一铰链件;122、第三铰接座;123、限位销;13、连杆驱动机构;131、直线驱动装置;132、转动杆;133、传动杆;2、座框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1,该座椅靠背1包括靠背框架11、头枕框架12以及连杆驱动机构13,其中,头枕框架12铰接于靠背框架11的上端,连杆驱动机构13能够驱动头枕框架12相对靠背框架11前后摆动以调整头枕框架12的角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座椅靠背1的座椅,其中,靠背框架11的下部可固定或者可铰接在座椅的座框主体2上。
参阅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靠背框架11可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杆111、连接两侧杆111的上横杆112和下横杆113,两侧杆111、上横杆112以及下横杆113相互连接以构成框状结构,其中,为了适应人体坐靠时背部的弧度,上横杆112呈朝向靠背框架11背面凹陷的弧形状;下横杆113可同样呈朝向靠背框架11背面凹陷的弧形状,或者下横杆113可为直杆状。
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一U型杆(图中未标示)的两端向上折弯而形成两个所述的侧杆111,另外,靠背框架11还可包括连接在两侧杆111下端的加强件114、连接在加强件114两侧的铰接耳115以及连接于所述U型杆上的驱动连接座116,加强件114能够加强靠背框架11的整体强度并能够用于安装铰接耳115,铰接耳115用于铰接在座框主体2上,驱动连接座116能够用于安装驱动座椅靠背1整体倾仰的驱动电机。
诚然,本发明的靠背框架11还可采用已知的其他样式的靠背结构,只需要该靠背框架11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杆111以便于实现头枕框架12以及连杆驱动机构13在靠背框架11上的安装即可。
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头枕框架12两侧分别铰接于靠背框架11的两侧杆111的上端,以使得头枕框架12能够相对靠背框架11前后摆动;连杆驱动机构13包括直线驱动装置131以及连杆组(图中未标出),直线驱动装置131以及所述连杆组均铰接且贴近于同一侧杆111的内侧(即如图1中,直线驱动装置131以及所述连杆组均铰接且贴近于右边的侧杆111的左侧),以减少连杆驱动机构13所占用的靠背空间,所述连杆组的输出端与头枕框架12铰接,直线驱动装置131驱动所述连杆组以带动头枕框架12前后摆动。
其中,直线驱动装置131可以为电动推杆、直线电机等能够实现电能转换为直线驱动的机械能的装置,本实施例将具体以电动推杆作为直线驱动装置131加以阐述。
在该座椅靠背1中,直线驱动装置131提供驱动力,所述连杆组作为传动机构以驱使头枕框架12前后摆动。在座椅产品中,一般来讲,靠背的厚度是大于头枕的厚度的,因此,通过所述连杆组作为传动机构的好处之一在于:直线驱动装置131能够全部位于靠背空间内,避免直线驱动装置131对头枕空间的侵占,且所述连杆组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在无需增加座椅靠背1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实现对连杆驱动机构13的全面包裹(至多在头枕框架12与靠背框架11铰接处,会有连杆组的部分杆体外露),以美化座椅,提高用户体验,且结构简单。
另一方面,直线驱动装置131与连杆组贴近于同一侧杆111的内侧,占用靠背空间小,当人们坐靠到座椅上时,减少或基本上无顶背的感觉,增强坐靠体验。
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包括转动杆132和传动杆133,转动杆132的中部铰接于侧杆111的内侧,传动杆13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转动杆132的一端以及头枕框架12,直线驱动装置13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转动杆132的另一端以及侧杆111的内侧。使用时,直线驱动装置131伸缩以驱动转动杆132转动,转动杆132推动传动杆133移动,传动杆133推动头枕框架12前后摆动,以此实现连杆组的传动作用,其结构简单,动作稳定,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安装连杆驱动机构13的侧杆111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117、第二铰接座118以及限位块119,其中,第一铰接座117用于铰接转动杆132,第二铰接座118用于铰接直线驱动装置131,第二铰接座118、第一铰接座117以及限位块119以下至上依次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该侧杆111的内侧。
具体的,参阅图3,转动杆132铰接于第一铰接座117的端部,且该侧杆111、传动杆133、转动杆132以及直线驱动装置131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由此,将侧杆111、传动杆133、转动杆132以及直线驱动装置131由外向内依次排列,在确保连杆驱动机构13的整体占用空间较小的同时,能够使得直线驱动装置131具有较大的安装空间,避免直线驱动装置131运动过程中与侧杆111产生干涉。另外,在直线驱动装置131收缩以驱动转动杆132转动并推动传动杆133向下移动时,特别的,通过对第一铰接座117进行简单的尺寸设计,第一铰接座117还可被设计成能够与传动杆133相抵接以限定传动杆133不能再继续向下移动,避免传动杆133向下移动过量。
具体的,参阅图3,限位块119位于第一铰接座117的上方并用于与传动杆133抵接限位,基于此,在直线驱动装置131伸长以驱动转动杆132转动并推动传动杆133向上移动时,利用限位块119与传动杆133进行抵接限位,能够避免传动杆133向上移动过量以造成头枕框架转动功能失效。诚然,限位块119还可被设计成能够与转动杆132相抵接以限定转动杆132的转动角度范围,进而达到限定传动杆133上下移动的行程范围。
优选的,参阅图5和图6,传动杆133铰接于转动杆132朝向靠背框架11正面的一端,直线驱动装置131铰接于转动杆132朝向靠背框架11背面的一端,由此,在直线驱动装置131伸长的过程中,直线驱动装置131能够稍微朝向靠背框架11的背面倾斜转动。
具体的,参阅图3和图5,第二铰接座118朝向靠背框架11的背面倾斜设置,直线驱动装置131铰接于第二铰接座118的端部,由此,第二铰接座118的倾斜设置可以使得直线驱动装置131的安装位置向靠背框架11的背面迁移,结合直线驱动装置131与转动杆132的铰接点位置的设置,能够大大的减少直线驱动装置131对靠背空间的侵占,进一步增加坐靠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电动推杆产品中,其滑杆是能够相对固定座转动以及伸缩滑动的,因此,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和输出端的铰接轴线可以不相互平行,亦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本发明中的直线驱动装置131具有同样的特性。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头枕框架12上设置有两分别与靠背框架11的两侧杆111相铰接的第一铰链件121,传动杆133铰接于对应的其中一第一铰链件121上(即如图1中,传动杆133铰接于右边的第一铰链件121上)。可以理解的是,两第一铰链件121的形状可以相同、可以不相同。
参阅图2和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右边的第一铰链件121需要与传动杆133铰接,故该第一铰链件121上可具有传动部(图中未标出),该传动部上设置有用于铰接传动杆133的第三铰接座122,较佳的,传动部由第一铰链件121朝向靠背框架11的正面延伸而成。
另外,为了便于实现侧杆111与头枕框架12之间的铰接,参阅图3和图4,两侧杆111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铰链件121相铰接的第二铰链件1111。
参阅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对头枕框架12的摆动角度进行限定,第一铰链件121和靠背框架11的侧杆1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定头枕框架12摆动角度的限位销123。具体的,限位销123可以设置在第一铰链件121上并与第二铰链件1111相抵接限位;或者,限位销123可以设置在第二铰链件1111上并与第一铰链件121相抵接限位。
本发明所提供的座椅靠背1,其工作过程如下:
当直线驱动装置131收缩运动过程中,在图5的视图方向,直线驱动装置131的滑杆1312带动转动杆132作逆时针转动,转动杆132推动传动杆133向上移动,传动杆133推动头枕框架12作逆时针转动。当直线驱动装置131到达最短行程时,头枕框架12处于正常平直位置,此时限位销123与第一铰链件121或第二铰链件1111相抵接限位,以保证头枕框架12在正常平直位置不会产生松动;
当直线驱动装置131伸展运动过程中,在图6的视图方向,直线驱动装置131的滑杆1312带动转动杆132作顺时针转动,转动杆132拉动传动杆133向下移动,传动杆133拉动头枕框架12作顺时针转动。当直线驱动装置131到达最长行程时,头枕框架12处于最前转动位置,此时限位销123与第一铰链件121或第二铰链件1111相抵接限位,以保证头枕框架12在最前转动位置不会产生松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座椅靠背1和座椅,能够实现头枕的电动调节,连杆驱动机构13所占用的靠背空间小,当人们坐靠到座椅上时,减少或基本上无顶背的感觉,增强坐靠体验,且具有结构简单、美观简洁、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
靠背框架;
头枕框架,所述头枕框架的两侧分别铰接于所述靠背框架的两侧杆的上端;
连杆驱动机构,所述连杆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连杆组,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以及连杆组均铰接且贴近于同一所述侧杆的内侧,所述连杆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头枕框架铰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连杆组以带动所述头枕框架前后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包括转动杆和传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侧杆的内侧,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以及所述头枕框架,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侧杆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转动杆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端部,且该侧杆、传动杆、转动杆以及直线驱动装置由外向内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动杆抵接限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铰接座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铰接于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靠背框架正面的一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铰接于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靠背框架背面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朝向所述靠背框架的背面倾斜设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框架上设置有两分别与所述靠背框架的两侧杆相铰接的第一铰链件,所述传动杆铰接于对应的其中一所述第一铰链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件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座,所述传动杆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件和所述靠背框架的侧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头枕框架摆动角度的限位销。
10.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靠背。
CN202111171593.4A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Pending CN115956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1593.4A CN115956769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1593.4A CN115956769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6769A true CN115956769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1593.4A Pending CN115956769A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67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8095B1 (en) Chair structure and chair
US20030047973A1 (en) Reclining motorized multi-position chair with rocking and pivoting action
US8590964B2 (en) Reclining seating unit with tiltable headrest
US8622467B2 (en) Reclining seating unit with tiltable headrest
US20080061614A1 (en) Backrest-Tilting Device
CN105520409B (zh) 异形凳联动装置
EP3311700B1 (en) Mechanical extending mechanism and seating unit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1156536A2 (en) Chair with seat depth adjustment and back support
JP2004522547A (ja) 生体機械的車両座席
WO2007120371A3 (en) Rocking reclining chair
JP2008526403A (ja) アームチェア
JP2012519109A (ja) 航空機乗客シート装置
CN111728411A (zh) 自动适应腰部的座椅
CN214631100U (zh) 一种座背联动机构
KR102100599B1 (ko) 다양한 신체에 적당한 형태로 변형되는 포위드 슬로핑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접이식 의자
US7431397B2 (en) Chair
CN216822439U (zh)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CN115956769A (zh) 一种具有电动头枕的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CN216364386U (zh) 一种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CN210810058U (zh) 一种摇椅及其联动式摇椅骨架
CN218889465U (zh) 一种座椅
CN115998105A (zh) 一种座椅靠背以及座椅
JP2001299499A (ja) 椅子の背凭れ構造
KR102104759B1 (ko) 요추전만 자세를 유지할 수 있는 각도조절식 의자용 좌판
CN219422508U (zh) 带腰托头枕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