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1519B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1519B
CN115951519B CN202211700114.8A CN202211700114A CN115951519B CN 115951519 B CN115951519 B CN 115951519B CN 202211700114 A CN202211700114 A CN 202211700114A CN 115951519 B CN115951519 B CN 115951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distance
substrate
light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001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51519A (zh
Inventor
吴立
李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001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1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1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1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51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1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发光面板,每个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源,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件和连接件,定位件位于基板背离光源的一侧;连接件位于基板背离光源的一侧且对应相邻两块基板拼接处,连接件设置有适配于定位件的定位槽。相邻两个发光面板的定位件伸入连接件的定位槽,将两个相邻的发光面板连接,本申请相对于传统的通过螺栓将相邻的两个发光面板连接来说,连接件和定位件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相邻两个发光面板的连接效果还提高了连接速度,提高使用体验感,也提高大尺寸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Mini LED又被称为“亚毫米发光二极管”,采用100微米-200微米级的LED晶体,是传统LED背光的改进版本。Micro LED是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LED背光源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可以让LED单元小于100微米。
Mini LED和Micro LED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时代显示技术,在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成长潜力。
然而目前Mini LED或Micro LED的显示器,一般多为小尺寸,鲜有大尺寸产品,无法做到拼接或者拼接技术尚不成熟,进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无法更好的应用在中大尺寸等其他更广泛的领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可以在解决拼接处暗影问题的同时提高发光面板拼接的速度。
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发光面板,每个所述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源,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件,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且对应相邻两块所述基板拼接处;连接件,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适配于所述定位件的定位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面板之间形成有拼缝,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位于所述光源的一侧且对应于所述拼缝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面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面板的与所述拼缝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拼缝相邻的所述光源与所述基板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的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定位槽连通有适配于所述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拼缝设置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伸入所述拼缝,所述填充件与所述基板设置有所述光源的一面平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填充件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基板设置有所述光源的一面且将所述拼缝遮挡,所述凸块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面与所述反射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块背离所述连接件的面形状为平面、斜面和圆弧面的任一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板为硬质印刷电路板或者玻璃基板中的任一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背光模组包括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发光面板,每个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源,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件和连接件,定位件位于基板背离光源的一侧;连接件位于基板背离光源的一侧且对应相邻两块基板拼接处,连接件设置有适配于定位件的定位槽。相邻两个发光面板的定位件伸入连接件的定位槽,将两个相邻的发光面板连接,本申请相对于传统的通过螺栓将相邻的两个发光面板连接来说,连接件和定位件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相邻两个发光面板的连接效果还提高了连接速度,提高使用体验感,也提高大尺寸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10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1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图1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光面板;11、基板;12、光源;121、第一光源;2、定位件;21、限位块;3、连接件;31、定位槽;311、限位槽;32、填充件;321、凸块;4、反射件;5、背板;6、散热结构;7、螺栓;L、拼缝;D、第一距离;E、第二距离;H、第三距离;J、第四距离;K、第五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爆炸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发光面板1,每个发光面板1包括基板11和设置于基板11上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源12。
其中,光源12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或者亚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中的任一者。Micro-LED是指晶粒尺寸在100微米以下的LED芯片,Mini-LED是指晶粒尺寸在100~300微米左右的LED芯片。LED、Mini-LED或者Micro-LED可以作为自发光的发光元件显示,具有低功耗、高亮度、高分辨率、高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寿命较长、效率较高等优点。
为了提高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的拼接效果,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件2、连接件3,定位件2位于基板11背离光源12的一侧;连接件3位于基板11背离光源12的一侧且对应于相邻两块基板11拼接处,连接件3设置有适配于定位件2的定位槽31。
定位件2位于基板11背离光源12的一侧,定位件2与基板11可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一体式成型等方式进行连接,为了提高定位件2与基板11的稳定性,在一个示例中,定位件2与基板11一体式成型连接。
连接件3位于基板11背离光源12的一侧,连接件3设置有适配于定位件2的定位槽31。其中,一个连接件3的定位槽31数量可以是一个,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的两个定位件2同时位于同一个定位槽31中,从而将两个定位件2连接,即将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连接。一个连接件3的定位槽31也可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件2分别位于两个定位件2中,从而将两个定位件2连接,即将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连接。
现有的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者通过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螺栓或卡扣部分位于基板11设置有光源12的一侧,因此在混光腔内进行吸光以及反射光,一定程度上破坏光场;而本申请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通过连接件3与定位件2进行连接,不需要使用螺栓或其他卡扣,且连接件3与定位件2均位于基板11背离光源12的一侧,不会对光源12在混光腔体内形成的光场进行影响,进而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拼接后,拼接后的发光面板1的表面反射率相同,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面光源更加均一,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
其中,连接件3朝向基板11的一面为平面且与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抵接,使得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位于同一水平面处,提高了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的,定位件2位于两块基板11相互拼接的一端,从而缩短了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的定位件2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了连接件3的体积,节约了连接件3的材料。
其中,不对定位件2的形状做限制,定位件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可以是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多种形状。在一个示例中,定位件2沿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为长方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发光面板1,每个发光面板1包括基板11和设置于基板11上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源12,其中,背光模组还包括定位件2和连接件3,连接件3设置有适配于定位件2的定位槽31,从而将两个相邻的定位件2连接,即将两个相邻的发光面板1连接,相对于传统的通过螺栓将相邻的两个发光面板1连接来说,连接件3和定位件2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的连接效果还提高了连接速度。
同时,现有的基板11是贴附于背板5,并且通过螺钉进行固定,通过背板5与基板11的接触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由于连接件3和定位件2的设置,本申请的基板11和背板5之间是设置有间隙的,空气可在间隙处流动,以助于发光面板1与背板5之间散热;且当间隙在3mm-3cm时,可在此间隙内设置散热结构6,例如风冷扇、半导体制冷片等,进一步提高基板11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基板11为硬质印刷电路板或者玻璃基板中的任一者。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元件,其中,基板11可以为硬质印刷电路板(PCB)或者玻璃基板,光学元件采用COB(Chips on Board)或者COG(Chips on Glass)技术,通过导电胶或者非导电胶粘附在基板11上,然后进行引线键合实现电气连接,不需要支架、金线等,使用的物料较少,制程上可减少一次回流焊,避免二次回流风险。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发光面板1之间形成有拼缝L,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件4,反射件4位于光源12的一侧且对应于拼缝L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两个发光面板1沿水平方向相互拼接,相邻的两个发光面板1之间形成有拼缝L,其中,拼缝L为至少两个发光面板1连接处,拼缝L的距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当基板11为玻璃基板时,相邻两个基板11可抵接设置,拼缝L的距离为0,当基板11为硬质印刷电路板,拼缝L的距离大于0,可给基板11的膨胀留有间隙。
拼缝L处没有光源12,容易形成暗影,导致显示画面被分割,破坏了图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影响显示效果。为此,本申请实施例在基板11背离定位件2的一侧设置有反射件4,反射件4与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连接且位于拼缝L处。
每个发光面板1靠近拼缝L处设置有第一光源121,第一光源121呈一列设置。如图1所示,四个发光面板1沿水平方向相互拼接,共形成两条拼缝L,每个发光面板1靠近拼缝L处设置有一列第一光源121。反射件4可将位于拼缝L两侧的两列第一光源121所发出的光进行折射,出射的光线可以照亮拼缝L处,消除暗影,提高使用体验感。
参照图4-图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光面板1上相邻的两个光源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相邻的两个发光面板1的与拼缝L相邻的两个光源1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E,第一距离D与第二距离E相等。
具体来说,发光面板1的光源12呈阵列排布,即有多列光源12多行光源12,沿拼缝L延伸方向为列,相邻的两列光源12之间间隔设置且间隔距离为第一距离D。每个发光面板1靠近拼缝L处的一列光源12为第一光源121,相邻的两个发光面板1的两列第一光源121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E。第一距离D与第二距离E相等,从而使得拼接式面板组件的相邻两个光源12的位置均相等,使得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光源照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使用体验感,也提高大尺寸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与拼缝L相邻的光源12与基板11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三距离H,第三距离H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D的1/2。
当基板11为玻璃基板时,第三距离H等于第一距离D的1/2,拼接时,两个相邻发光面板1在拼缝L处抵接,两列第一光源121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E刚好与第一距离D相等,使得拼接式面板组件的相邻两个光源12的位置均相等,使得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光源照射的光线更加均匀。
当基板11为硬质印刷电路板时,第三距离H小于第一距离D的1/2,拼接时,两个相邻发光面板1在拼缝L处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两列第一光源121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距离E与第一距离D相等。定位件2在基板11处的位置可根据拼缝L的距离进行确定,以便于两个相邻发光面板1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定位件2设置有限位块21,定位槽31连通有适配于限位块21的限位槽311,定位槽31和限位槽311沿连接件3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接件3。
限位块21与定位件2一体式成型,定位槽31连通有适配于限位块21的限位槽311,当限位块21伸入限位槽311中后,避免了定位件2与定位槽31脱离,从而将定位件2与定位槽31进一步限位。定位槽31和限位槽311沿连接件3的长度方向贯穿连接件3,安装时,将定位件2和限位块21从连接件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伸入,从而将定位件2伸入定位槽31中,限位块21伸入限位槽311中,不仅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且同时提高定位件2与连接件3连接的稳定性,相对于传统通过螺栓将相邻两块发光面板1进行连接来说,限位块21与定位件2的设置提高了安装速度以及安装的稳定性。
其中,不对限位块21的形状做限制,限位块2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截面可以是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多种形状。
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一个定位件2连接的限位块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本申请不对一个定位件2处的限位块21的数量做限定。
参照图4、图5,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在一些示例中,以一个定位件2所连接一个限位块21为例,限位块21位于定位件2的侧面,其中,限位块21可位于定位件2朝向拼缝L处,也可背离拼缝L处。
参照图4,在一个示例中,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的两个限位块21均朝向拼缝L,即两个限位槽311也位于定位槽31朝向拼缝L的一侧。
参照图5,在一个示例中,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的两个限位块21均背离拼缝L,即两个限位槽311也位于定位槽31背离拼缝L的一侧。
参照图6,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在一个示例中,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中的一个发光面板1的限位块21朝向拼缝L,该限位块21所对应的限位槽311位于定位槽31朝向拼缝L的一侧;另一个发光面板1的限位块21背离拼缝L,该限位块21所对应的限位槽311位于定位槽31背离拼缝L的一侧。
参照图7,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在一个示例中,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的两个限位块21位于定位件2背离基板11的一面,限位块21的宽度大于定位件2的宽度,即两个限位槽311也位于定位槽31远离基板11的一侧。
参照图8,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在一个示例中,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中的一个发光面板1的限位块21位于定位件2的侧面,可以是朝向拼缝L的一侧也可以是背离拼缝L的一侧,该限位块21所对应的限位槽311位于定位槽31的侧面,可以是朝向拼缝L的一侧也可以是背离拼缝L的一侧;另一个发光面板1的限位块21位于定位件2背离基板11的一面,该限位块21所对应的限位槽311位于定位槽31远离基板11的一侧。
参照图9,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在一些示例中,以一个定位件2所连接两个限位块21为例,两个限位块21可分别位于定位件2相对的两侧;也可一个限位块21位于定位件2的侧面,另一个限位块21位于定位件2背离基板11的一面;也可两个限位块21位于定位件2的同一侧且沿限位块21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其中,各个限位块21所对应的限位槽311设置于定位槽31对应位置。
参照图3、图10、图11,图10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图1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朝向拼缝L设置有填充件32,填充件32伸入拼缝L,填充件32与基板11设置有光源12的一面平齐。
当第三距离H小于第一距离D的1/2时,即相邻两个发光面板1间隔设置。填充件32与连接件3一体式成型连接,在一个示例中,填充件32位于定位槽31中,填充件32也沿连接件3延伸,填充件32伸入拼缝L中,从而将拼缝L进行填充,且填充件32与基板11设置有光源12的一面平齐,即可对反射件4的安装进行支撑,提高反射件4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填充件32设置有凸块321,凸块321位于基板11设置有光源12的一面且将拼缝L遮挡,凸块321背离连接件3的一面与反射件4连接。
凸块321沿填充件3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凸块321与填充件32通过一体成型式连接,凸块321位于基板11设置有光源12的一面,凸块321的宽度大于拼缝L的宽度,从而使得凸块321将拼缝L遮挡。凸块321背离连接件3的一面与反射件4连接,可将光源12进行折射,使得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光源照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使用体验感,也提高大尺寸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其中,反射件4可以是反射贴,通过胶水与凸块321背离连接件3的一面贴合,也可通过胶水与相邻两块基板11贴合。反射件4还可以是涂料,该涂料为涂白反或荧反材料,涂覆在凸块321背离连接件3的一面。
安装时,同时定位件2、限位块21、填充件32分别伸入定位槽31、限位槽311以及拼缝L中,此时,凸块321也将拼缝L进行遮挡,相对于传统通过螺栓安装后还需要再粘接反射贴来说,本申请的安装更加迅速且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凸块321背离连接件3的面形状为平面、斜面和圆弧面的任一者。可根据所需的折射要求,对凸块321背离连接件3的面进行设置,从而使得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光源照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消除暗影,提高使用体验感。
参照图12、图13,图1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图1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十种拼接式面板组件的局部正视图。当定位件2与基板11采用螺栓7的方式进行连接时,螺栓头凸出基板11的表面或者螺栓头位于拼缝L之间,由于螺栓7由于和基板11的反射率不同,会对光场破环,而凸块321的设置可对螺栓7进行覆盖,使得螺栓7不对光进行反射,进而保证面光源的均一。
参照图12,在一个示例中,螺栓7沿定位件2的高度方向延伸以将定位件2与基板11连接,定位件2靠近拼缝L的一侧距离基板11边缘的最小距离为第四距离J,凸块321的1/2宽度为第五距离K,第四距离J小于第五距离K,以确保凸块321将螺栓7遮盖。
参照图13,在一个示例中,基板11背离光源12的一端开设有适配于定位件2的安装槽,定位件2伸入安装槽中,螺栓沿定位件2的宽度方向延伸以将定位件2与基板11连接,使得螺栓头位于拼缝L中,以便于凸块321将螺栓7遮盖。
本申请还包括背光模组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其中,发光面板1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其出光面一侧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为任意尺寸的显示面板,也可以为多显示面板相互拼接而成的任意尺寸的显示面板。
由于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设置背光模组为其提供足够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为了实现大屏幕或者超大屏幕的无限拼接,需要将背光模组设计为可拼接结构。其中,基板11为与光源12电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光学元件设置于光源12背离印刷电路板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向各种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面板1为LED显示面板。
基板11可以采用玻璃、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透光材料制成。光源12为微型发光二极管或者亚毫米发光二极管。光源12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通过转移技术将RGB(红绿蓝)三色发光元件转移到基板11上形成发光层。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相互拼接的至少两个发光面板,每个所述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定位件,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且对应相邻两块所述基板拼接处;
连接件,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连接件设置有适配于所述定位件的定位槽;
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面板之间形成有拼缝,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件,所述反射件位于所述光源的一侧且对应于所述拼缝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面板的与所述拼缝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拼缝相邻的所述光源与所述基板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距离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定位槽连通有适配于所述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定位槽和所述限位槽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拼缝设置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伸入所述拼缝,所述填充件与所述基板设置有所述光源的一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基板设置有所述光源的一面且将所述拼缝遮挡,所述凸块背离所述连接件的一面与所述反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背离所述连接件的面形状为平面、斜面和圆弧面的任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硬质印刷电路板或者玻璃基板中的任一者。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CN202211700114.8A 2022-12-28 2022-12-28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951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0114.8A CN115951519B (zh) 2022-12-28 2022-12-28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00114.8A CN115951519B (zh) 2022-12-28 2022-12-28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1519A CN115951519A (zh) 2023-04-11
CN115951519B true CN115951519B (zh) 2023-12-22

Family

ID=87288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00114.8A Active CN115951519B (zh) 2022-12-28 2022-12-28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151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515A (zh) * 2019-09-23 2019-12-20 福建圣和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地板组件
CN113093434A (zh) * 2019-12-23 2021-07-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689786A (zh) * 2021-07-29 2021-11-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326208A (zh) * 2021-12-29 2022-04-12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灯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4545681A (zh) * 2021-12-30 2022-05-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697683U (zh) * 2021-12-28 2022-06-07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718864U (zh) * 2022-01-20 2022-06-1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627749A (zh) * 2022-03-16 2022-06-14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793323A (zh) * 2022-12-07 2023-03-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631A (zh) * 2019-10-18 2021-04-2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515A (zh) * 2019-09-23 2019-12-20 福建圣和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地板组件
CN113093434A (zh) * 2019-12-23 2021-07-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689786A (zh) * 2021-07-29 2021-11-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6697683U (zh) * 2021-12-28 2022-06-07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326208A (zh) * 2021-12-29 2022-04-12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灯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4545681A (zh) * 2021-12-30 2022-05-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718864U (zh) * 2022-01-20 2022-06-10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627749A (zh) * 2022-03-16 2022-06-14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793323A (zh) * 2022-12-07 2023-03-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1519A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8779E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863390B (zh) 发光模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422918B (zh) 導光構件、面光源裝置及顯示裝置
CN102214773B (zh) 发光器件和具有发光器件的照明单元
CN1991518B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US767193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ED and a PCB and a frame having an opening with a narrow portion and a broad portion on a side surface of the fr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7175329B1 (en) Bottom lighting module
US7322732B2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s for direct backlighting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KR10130875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8687142B2 (en) Backlight unit comprising a bottom cover including an embossing portion that overlaps with a portion of an LED packag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8154688B2 (en) Plana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20110019126A1 (en) Apparatus for radiating heat of light emitting diod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8717515B2 (en) LED substrate,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4206916A (ja) 面状光源
US20090146159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461530B1 (ko) 이형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20218479A1 (en) Light source unit base material,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6131068B2 (ja) 表示装置
CN113820886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5174112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RE46781E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951519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38715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KR2019005651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1511708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