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9687A -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9687A
CN115949687A CN202310156900.4A CN202310156900A CN115949687A CN 115949687 A CN115949687 A CN 115949687A CN 202310156900 A CN202310156900 A CN 202310156900A CN 115949687 A CN115949687 A CN 115949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ner
suspension
lining pipe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69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河
沙留业
韩丽
丁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69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96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96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悬架衬套包括:内衬管;中衬管,中衬管套设在内衬管的径向外侧;外衬管,外衬管套设在中衬管的径向外侧,滚动件,滚动件设在内衬管和中衬管之间,以使中衬管相对于内衬管沿周向可转动;柔性衬套,柔性衬套套设中衬管的外侧且连接在中衬管与外衬管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悬架衬套,通过在悬架衬套内设置滚动件,可以提升悬架衬套的扭转角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悬架衬套的迟滞力,提升硬件能力,此外,可以降低装配难度,节约大量的工装和管理成本。

Description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的悬架衬套,直接将内衬管、中衬管和外衬管硫化成一体,这样设计出来的悬架衬套扭转角度受到限制,同时,悬架衬套的使用寿命短,增加车辆的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悬架衬套,所述悬架衬套可以提高悬架衬套扭转角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悬架衬套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架衬套,包括:内衬管;中衬管,所述中衬管套设在所述内衬管的径向外侧;外衬管,所述外衬管套设在所述中衬管的径向外侧,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在所述内衬管和所述中衬管之间,以使所述中衬管相对于所述内衬管沿周向可转动;柔性衬套,所述柔性衬套套设所述中衬管的外侧且连接在所述中衬管与所述外衬管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悬架衬套,通过在悬架衬套内设置滚动件,可以提升悬架衬套的扭转角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悬架衬套的迟滞力,提升硬件能力,此外,可以降低装配难度,节约大量的工装和管理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滚动件为滚针,所述滚针沿所述内衬管的轴向延伸,所述滚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针沿所述内衬管的周向间隔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的悬架衬套还包括: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于所述内衬管与所述外衬管之间,所述滚动件可滚动地设于所述保持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衬管和所述中衬管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限位凸起且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内衬管的周向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限位凹槽形成于所述中衬管上,所述限位凹槽由所述中衬管在轴向上的一端的端面朝向另一端凹陷形成,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中衬管的径向贯通所述中衬管的内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内衬管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衬管包括:主管部和安装部,所述主管部为管状,所述中衬管套设在所述主管部上,所述安装部为环形且连接在所述主管部的轴向上的至少一端,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车辆的转向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在从所述主管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方向上,所述安装部的至少部分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主管部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为分体件,且所述第一管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管部的另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衬套为橡胶件,所述中衬管和所述外衬管通过所述柔性衬套硫化连接为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悬架衬套车。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在车辆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悬架衬套,在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可以给车辆提供较好减震,减少颠簸感,同时,在悬架衬套内设置滚动件,可以提升悬架衬套的扭转角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悬架衬套的迟滞力,提升硬件能力,此外,可以降低装配难度,节约大量的工装和管理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上第一处安装悬架衬套的示意图;
图2是在车辆上第二处安装悬架衬套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悬架衬套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悬架衬套的内衬管的第一管段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悬架衬套的内衬管的第二管段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悬架衬套的中衬管和滚动件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所示的悬架衬套的柔性衬套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所示的悬架衬套的外衬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悬架衬套;
10、内衬管;11、限位凸起;121、第一管部;122、第二管部;13、安装部;
101、第一管段;102、第二管段;
20、中衬管;21、限位凹槽;
30、外衬管;
40、滚动件;
50、柔性衬套;
200、转向节;
300、车架;
100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衬套100。
参照图1-图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悬架衬套100,包括:内衬管10、中衬管20、外衬管30、滚动件40和柔性衬套50。
具体地,中衬管20套设在内衬管10的径向外侧;外衬管30套设在中衬管20的径向外侧;滚动件40设在内衬管10和中衬管20之间,以使中衬管20相对于内衬管10沿周向可转动;柔性衬套50套设中衬管20的外侧且连接在中衬管20与外衬管30之间。
其中,内衬管10和外衬管30分别用于连接车架300和转向节200,中衬管20设于内衬管10和外衬管30之间,中衬管20的内壁面与内衬管10的外壁面之间设置滚动件40,中衬管20、滚动件40和内衬管10共同构成类似于轴承的结构,滚动件40可以使中衬管20绕内衬管10稳定转动,减小转动摩擦,优选的,滚动件40可以为滚针或滚珠及其他形式。
柔性衬套50为柔性件,例如柔性衬套可以为橡胶件。柔性衬套50连接在中衬管20和外衬管30之间,柔性衬套50可以为车辆1000减震。
本发明的悬架衬套100,通过在悬架衬套100内设置滚动件40,使中衬管20可以绕内衬管10的中心轴旋转任意角度,因此可以提升悬架衬套100的扭转角度,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橡胶衬套扭转变形来获得扭转角度的悬架衬套100寿命更长,同时,可以减少悬架衬套100的迟滞力,提升硬件能力,此外,现有技术中为提高衬套寿命,需在悬架衬套100的安装位置打紧来提升单点最大载荷,这种方案使安装难度增加,也需要制作专用工装来装配悬架衬套100,而本发明中,在前期开发过程中不必考虑柔性衬套50的寿命,因此可以降低装配难度,不必制作专用工装即可完成装配,节约大量的工装和管理成本。
例如,如图1和图4所示,内衬管10为中空的管状,中衬管20为内径大于内衬管10外径的中空管状,柔性衬套50为内径大于中衬管20外径的中空管状,外衬管30为内径大于柔性衬套50外径中空管状,中衬管20套设在内衬管10的径向外侧,柔性衬套50套设在中衬管20的径向外侧,外衬管30套设在柔性衬套50的外侧,在中衬管20的内部设置滚动件40,保证中衬管20围绕内衬管10的正常滚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悬架衬套100,通过在悬架衬套100内设置滚动件40,可以提升悬架衬套100的扭转角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悬架衬套100的迟滞力,提升硬件能力,此外,可以降低装配难度,节约大量的工装和管理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滚动件40为滚针,滚针沿内衬管10的轴向延伸,滚针的数量为多个,也就是说,滚针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及以上,多个滚针沿内衬管10的周向间隔布置。通过设置滚针,可以保证中衬管20具有较高的负荷承载能力,使中衬管20的性能稳定,同时,可以减小中衬管20的尺寸,减轻中衬管20的重量,使中衬管20的结构紧凑,方便安装。
例如,如图6所示,在中衬管20内部,多个滚针沿内衬管10的轴向延伸且沿内衬管10的周向间隔布置,滚针抵接到内衬管10的外周壁和中衬管20的内周壁之间,使内衬管10稳定在中衬管20的内部,以保证中衬管20负荷承载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悬架衬套100还可以包括:保持架,保持架设于内衬管10与中衬管20之间,滚动件40可滚动地设于保持架上。通过设置保持架,可以使滚动件40稳定在内衬管10与中衬管20之间,防止脱落,同时,滚动件40在保持架上可滚动,可以保证中衬管20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滚动件40与内衬管10抵接,从而可以减少滚动摩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内衬管10和中衬管20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限位凸起11且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21,也就是说,可以是内衬管10上形成有限位凸起11且中衬管20上设有限位凹槽21,也可以是中衬管20上形成有限位凸起11且内衬管10上设有限位凹槽21,限位凸起11沿内衬管10的周向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限位凹槽21内。通过设置互相配合的限位凸起11和限位凹槽21,可以限制中衬管20绕内衬管10的旋转角度,在车辆1000碰撞时,限位结构还可以吸收碰撞能量,提升碰撞及安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6,限位凹槽21形成于中衬管20上,限位凹槽21由中衬管20在轴向上的一端的端面朝向另一端凹陷形成,限位凹槽21沿中衬管20的径向贯通中衬管20的内壁面。通过在中衬管20上设置限位凹槽21,方便在加工中衬管20时,直接将限位凹槽21加工完成,同时,方便中衬管20与内衬管10的配合安装,可以提升组装效率。
例如,如图4-6所示,中衬管20的上端和下端设有限位凹槽21,内衬管10的上端和下端设有限位凸起11,限位凸起11可以在限位凹槽21内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限位凸起11的数量为多个,也就是说,限位凸起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及以上,多个限位凸起11沿内衬管10的周向间隔布置,限位凹槽21与限位凸起11一一对应。限位凸起11在限位凹槽21内部移动时,通过设置多个一一对应的限位凸起11与限位槽,可以防止在转动过程限位凸起11被破坏,从而可以提高转动稳定性,同时,多个一一对应的限位凸起11与限位槽,可以提供吸收更大的碰撞能量,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辆1000安全性能。
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在内衬管10的上端,间隔设置两个限位凸起11,在内衬管10的下端,间隔设置两个限位凸起11,在中衬管20的上端设置两个限位凹槽21,在中衬管20的下端设置两个限位凹槽21,每个限位凸起11与每个限位凹槽21一一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内衬管10包括:主管部和安装部13。主管部为管状,中衬管20套设在主管部上,安装部13为环形且连接在主管部的轴向上的至少一端,即,安装部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且连接在主管部的轴向上的一端,安装部1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主管部的轴向上的两端,安装部13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转向节200。通过设置主管部,方便中衬管20套设在主管部上,可以提高安装效率;通过设置安装部13,可以方便悬架衬套100安装在车辆1000的转向节200上,为车辆1000提供更好减震效果。
例如,如图2-图5所示,主管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主管部的上端设有安装部13,主管部的下端设有安装部13,中衬管20套设在主管部上,橡胶衬套和外衬管30通过中衬管20与内衬管10组装成悬架衬套100,安装部13与车辆1000的转向节200连接,使悬架衬套100通过安装部13安装在车辆1000的转向节200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4和图5,在从主管部朝向安装部13的方向上,安装部13的至少部分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面,即,可以是安装部13的部分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面,也可以是安装部13的整体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面。通过设置锥形面的安装部13,可以增大安装部13的端部的截面尺寸,扩大悬架衬套100与车辆1000转向节200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在螺栓打紧时可提升悬架衬套100与车辆1000转向节200连接部位的抗滑移能力。
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对于连接在主管部上端的安装部13而言,在主管部上端的安装部13,安装部13的整体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截面尺寸从下向上逐渐增大的锥形面,在主管部下端的安装部13,安装部13的整体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截面尺寸从上向下逐渐增大的锥形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主管部包括: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为分体件,且第一管部121的一端与第二管部122的一端相连;安装部13设置于第一管部121的另一端和/或第二管部122的另一端。其中,安装部13设置于第一管部121的另一端和/或第二管部122的另一端,表示以下情况:仅设有一个安装部13时,该安装部13设置于第一管部121的另一端或该安装部13设置于第二管部122的另一端;当设有两个安装部13时,其中一个安装部13设置于第一管部121的另一端,而另一安装部13设置于第二管部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分体组装的主管部,可以方便中衬管20的组装,解决锥形面的安装部13使中衬管20无法安装的问题。
例如,如4和图5所示,主管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主管部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连的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第一管部121位于第二管部122的上侧,安装部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部13分别为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第一安装部连接在第一管部121的上侧,第一安装部与第一管部121构成内衬管10的第一管段101,第二安装部连接在第二管部122的下侧,第二安装部与第二管部122构成内衬管10的第二管段102。在将中衬管20组装到内衬管10时,将中衬管20先套设在主管部的第一管部121以后,再将第一管部121的下部与第二管部122上部相连,内衬管10组装完成,同时,中衬管20也组装到内衬管10上。可选地,第一管段101与第二管段102连接时,采取粘接连接的形式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7,柔性衬套50为橡胶件,中衬管20和外衬管30通过柔性衬套50硫化连接为一体。由此,既可以保留悬架衬套100的缓冲能力,又可以保证悬架衬套100的承载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车辆1000,参照图1、图7和图8,车辆1000包括:本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悬架衬套10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在车辆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悬架衬套100,在车辆1000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可以给车辆1000提供较好减震,减少颠簸感,同时,在悬架衬套100内设置滚动件40,可以提升悬架衬套100的扭转角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悬架衬套100的迟滞力,提升硬件能力,此外,可以降低装配难度,节约大量的工装和管理成本。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000。
如图1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000,包括:车架300、转向节200和悬架衬套100。其中,悬架衬套100可以连接转向节和悬架,悬架衬套100还可以连接悬架和车架300。
悬架衬套100包括:内衬管10、中衬管20、外衬管30、滚动件40、保持架和柔性衬套50。其中,中衬管20套设在内衬管10的径向外侧,柔性衬套50套设在中衬管20的径向外侧,外衬管30套设在柔性衬套50的外侧,滚动件40设在内衬管10和中衬管20中间的保持架上,滚动件40为滚针。
内衬管10包括:限位凸起11、主管部和两个安装部13。其中,主管部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连的第一管部121和第二管部122,第一管部121位于第二管部122的上侧,安装部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部13分别为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限位凸起11间隔设在安装部13上,每个安装部13设两个限位凸起11。其中,第一安装部连接在第一管部121的上侧,第一安装部与第一管部121构成内衬管10的第一管段101,第二安装部连接在第二管部122的下侧,第二安装部与第二管部122构成内衬管10的第二管段102。主管部主管部内衬管10在组装时,先将中衬管20套设在主管部的第一管段101主管部上,然后再将第二管段102与第一管段101连接成一个整体组成内衬管10。
中衬管20上设有限位凹槽21。其中,中衬管20上的限位凹槽21与内衬管10的限位凸起11一一对应且互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在车辆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悬架衬套100,在车辆1000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可以给车辆1000提供较好减震,减少颠簸感,同时,在悬架衬套100内设置滚动件40,可以提升悬架衬套100的扭转角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减少悬架衬套100的迟滞力,提升硬件能力,此外,可以降低装配难度,节约大量的工装和管理成本。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衬管;
中衬管,所述中衬管套设在所述内衬管的径向外侧;
外衬管,所述外衬管套设在所述中衬管的径向外侧,
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在所述内衬管和所述中衬管之间,以使所述中衬管相对于所述内衬管沿周向可转动;
柔性衬套,所述柔性衬套套设所述中衬管的外侧且连接在所述中衬管与所述外衬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滚针,所述滚针沿所述内衬管的轴向延伸,所述滚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针沿所述内衬管的周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持架,所述保持架设于所述内衬管与所述外衬管之间,所述滚动件可滚动地设于所述保持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和所述中衬管中的其中一个上形成有限位凸起且另一个上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内衬管的周向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形成于所述中衬管上,所述限位凹槽由所述中衬管在轴向上的一端的端面朝向另一端凹陷形成,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中衬管的径向贯通所述中衬管的内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内衬管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管包括:主管部和安装部,所述主管部为管状,所述中衬管套设在所述主管部上,所述安装部为环形且连接在所述主管部的轴向上的至少一端,所述安装部用于连接车辆的转向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主管部朝向所述安装部的方向上,所述安装部的至少部分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为截面尺寸逐渐增大的锥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部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为分体件,且所述第一管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部的一端相连;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管部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套为橡胶件,所述中衬管和所述外衬管通过所述柔性衬套硫化连接为一体。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衬套。
CN202310156900.4A 2023-02-15 2023-02-15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59496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6900.4A CN115949687A (zh) 2023-02-15 2023-02-15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6900.4A CN115949687A (zh) 2023-02-15 2023-02-15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9687A true CN115949687A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1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6900.4A Pending CN115949687A (zh) 2023-02-15 2023-02-15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96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2112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strut mount assembly with integral bearing and multiple load paths
US9175739B2 (en) Engine mount and power unit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 structure
US20130200587A1 (en) Wheel Strut for Vehicle Suspension
US6666771B2 (en) Crash optimized plunging CV joint
US9415656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e bearing
EP2806177B1 (en) Thrust sliding bearing
WO2011158991A1 (ko) 차량용 샤시 부품 연결용 단일축 댐핑 조인트
US9062708B2 (en) Thrust sliding bearing
US9526198B2 (en) Suspension unit for agricultural implement, agricultural implemen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uspension unit and use of a bearing unit
US9933036B2 (en) Damping rubber spring for an automobile suspension
US3610652A (en) Suspension systems
BR112015018786B1 (pt) Mancal deslizante de resina sintética
US20200130412A1 (en) Bearing Axle With Straight Shell And Hollow Cross Section
CN115949687A (zh) 悬架衬套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734335U (zh) 履带车悬挂组件和履带车
WO2023109744A1 (zh) 车辆以及用于车辆的后悬挂组件
CN212860984U (zh) 防异响的控制臂衬套结构
CN209888655U (zh) 传动轴及车辆
CN108622192B (zh) 用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转向节机构
CN110641566A (zh) 履带车悬挂组件和履带车
CN220129933U (zh) 悬置结构及装配有该悬置结构的电动车
CN220129907U (zh) 柔性扭力梁悬架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213744470U (zh) 用于车辆的球销总成、悬架总成及车辆
CN220517974U (zh) 悬置总成及具有该悬置总成的汽车
CN214492444U (zh) 板簧托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