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4315A -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4315A
CN115944315A CN202310236825.2A CN202310236825A CN115944315A CN 115944315 A CN115944315 A CN 115944315A CN 202310236825 A CN202310236825 A CN 202310236825A CN 115944315 A CN115944315 A CN 11594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locking
semi
clamp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368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4315B (zh
Inventor
许远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Universal Medical Imaging Diagnos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Universal Medical Imaging Diagnos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Universal Medical Imaging Diagnos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Universal Medical Imaging Diagnos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368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43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4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4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4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三向卡合稳固机构、承托定位机构和动态夹持防滑器,承托定位机构滑动卡接设于三向卡合稳固机构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对称分布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上壁。本发明利用双向气压循环交互的方式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动态夹持,利用动态变化的气流输送方式将恒定气流改变为方向不断交互变化的气流,使设备不同方向的夹持器械对患者不同方向的夹持力度不断交替升降,患者手臂的夹持受力点不断变化,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手臂因长时间定力夹持而出现供血回血不足的风险,并通过简易的锁定夹持方式实现了设备与CT检查床、设备与患者之间的可靠夹持。

Description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现有医学临床中较为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CT已成为急危重症伤病人检查救治的必备手段,在对患者进行胸腹部检查时,常需要患者将双手举过头顶,以增大肋间隙,舒展扩大胸廓,而危重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难以自主控制手部的挪动或保持手部静止姿态,因此,在对该类病人进行CT检查时,常因病人手部未抬起固定而造成检查结果不准确或因手部滑落检查床而造成安全事故。
现有CT检查过程中的辅助固定技术多数局限于常规躺卧位,且难以针对患者胸腹部检查时双手举过头顶的体位进行固定,现有技术对患者进行手部固定时为静态固定,即通过静止恒定的夹持力进行辅助固定,患者容易因持续夹持压迫而出现供血不足等危险情况;
危重症患者在心肺CT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生命体征状态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即需要输液输氧,现有技术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手部固定时,夹持过紧容易影响输液进程,夹持过松容易使患者手部脱落;
现有技术普遍未考虑到设备与CT检查床之间的连接问题,难以与检查床稳固连接。
现有技术缺少一种能够与现有CT检查床稳固安装连接、能够为危重患者胸腹部CT检查提供可靠的手部动态夹持固定支撑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因夹持过久或夹持力度过大而造成患者供血不足并能够避免因夹持力度过小而导致患者手部脱落的固定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该设备利用双向气压循环交互的方式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动态夹持,利用动态变化的气流输送方式将恒定气流改变为方向不断交互变化的气流,使设备不同方向的夹持器械对患者不同方向的夹持力度不断交替升降,患者手臂的夹持受力点不断变化,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手臂因长时间定力夹持而出现供血回血不足的风险,并通过简易的锁定夹持方式实现了设备与CT检查床、设备与患者之间的可靠夹持。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提供了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三向卡合稳固机构、承托定位机构和动态夹持防滑器,承托定位机构滑动卡接设于三向卡合稳固机构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对称分布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上壁,三向卡合稳固机构包括定位基杆、侧边锁定杆和锁止杆,侧边锁定杆对称分布滑动卡接设于定位基杆侧壁,锁止杆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下壁,承托定位机构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包括下凹半环承托板、上凸半环盖板、夹持组件和气动交互组件,下凹半环承托板分别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远离定位基杆的端部上壁,上凸半环盖板铰接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上壁侧沿,夹持组件分别对称分布贯穿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上,气动交互组件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下壁,气动交互组件与夹持组件贯通连接。
其中,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的弧形壁面分别设有两组夹持组件,下凹半环承托板采用下凹的半环形设计,上凸半环盖板采用上凸的半环形设计,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的直线边缘转动连接,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相互闭合时形成圆筒形包围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包括气缸、夹持滑杆和夹板,气缸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的外弧壁面上,夹持滑杆分别贯穿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滑动设于气缸内壁,夹板分别铰接设于夹持滑杆远离气缸的端部,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两个气缸以下凹半环承托板的竖向对称面为镜像平面镜像对称分布设置,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分别指向下凹半环承托板的弧心,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夹角为90度,上凸半环盖板上的两个气缸以上凸半环盖板的竖向对称面为镜像平面镜像对称分布设置,上凸半环盖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分别指向上凸半环盖板的弧心,上凸半环盖板上的两个夹持滑杆的轴线夹角为90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气缸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壁面的端部贯穿设有排气孔,气缸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壁面的端部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压头,夹持滑杆远离夹板的端部固定设有密封板,密封板滑动密贴设于气缸内壁,密封板上贯穿固定设有气门芯,排气压头设于气门芯的运动方向上。
优选地,气动交互组件包括增压泵、增压管、转换阀、转换电机、转换分隔板、转换泵、第一动态气压管、第二动态气压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增压泵、转换阀和转换电机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下壁,转换阀为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转换分隔板转动设于转换阀内壁,转换分隔板侧壁中部和转换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换泵贯穿固定设于转换分隔板侧壁,第一动态气压管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其中一个气缸和上凸半环盖板上的其中一个气缸端部贯穿固定连接,第二动态气压管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上的另一个气缸和上凸半环盖板上的另一个气缸端部贯穿固定连接,第一动态气压管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的轴线在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相互闭合时恰好重叠,第二动态气压管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的轴线在下凹半环承托板和上凸半环盖板相互闭合时恰好重叠且与第一动态气压管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的轴线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贯穿固定设于转换阀的圆周侧壁,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靠近转换阀的端部相向设置,第一连通管远离转换阀的端部和第一动态气压管中部贯通连接,第二连通管远离转换阀的端部和第二动态气压管中部贯通连接,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靠近转换阀的端部侧壁分别贯通固定连接设有单向气阀,增压管贯通固定设于增压泵的气流输出端,增压管远离增压泵的端部与两个单向气阀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基杆为中空腔体,定位基杆侧壁贯穿设有锁定条形孔,定位基杆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两端分别与定位基杆两端内壁转动连接,双向螺杆端部固定连接设有侧边锁定旋柄,侧边锁定旋柄设于定位基杆端部外侧,侧边锁定杆靠近定位基杆的端部固定设有锁定套杆,锁定套杆分别穿过锁定条形孔螺纹套设于双向螺杆外壁,侧边锁定杆下壁设有锁止滑槽,锁止滑槽内部上壁固定设有锁止齿条,侧边锁定杆上壁设有承托调节滑槽。
进一步地,锁止杆上端分别滑动卡接设于锁止滑槽内壁,锁止杆上壁滑动贯穿设有锁止齿块,锁止杆侧壁滑动贯穿设有解锁压杆,锁止杆内侧壁转动设有解锁折杆,解锁压杆靠近解锁折杆的端部和解锁折杆的立杆段侧壁滑动铰接,锁止齿块下壁铰接设有解锁连杆,解锁连杆下端和解锁折杆的水平杆段端部铰接,锁止杆内壁固定设有锁止弹簧,锁止弹簧上端和锁止齿块下壁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锁止齿块在锁止弹簧的推力作用下处于较高的位置,此时,锁止齿块上壁和锁止齿条啮合,从而使锁止杆处于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承托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块、旋钮定位轴、定位杆和定位电推杆,定位基块对称分布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两个承托调节滑槽内壁,旋钮定位轴贯穿转动设于定位基块上壁,定位杆对称分布分别转动卡接设于两个定位基块上端外壁,定位电推杆的输出端和基座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杆中部侧壁转动连接,下凹半环承托板分别转动设于两个定位杆远离定位基块的端部上壁,定位基块内壁贯穿设有摩擦锁定孔,摩擦锁定孔设于承托调节滑槽内部,旋钮定位轴下端固定设有转向挤压块,转向挤压块设于摩擦锁定孔内壁。
进一步地,转向挤压块的水平切面为跑道形,转向挤压块两端分别采用橡胶材质。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动态夹持防滑器利用双向气压循环交互的方式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动态夹持,使患者手臂的夹持受力点不断变化,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手臂因长时间定力夹持而出现供血回血不足的风险;
(2)三向卡合稳固机构通过全向包围卡合以及多向灵活可调的夹持紧固方式实现与各类CT检查床的稳固连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3)气动交互组件利用动态变化的气流输送方式将恒定气流改变为方向不断交互变化的气流,使设备不同方向的夹持器械对患者不同方向的夹持力度不断交替升降;
(4)夹持组件通过环形阵列分布的方式对患者手臂进行包围夹持,然后与气动交互组件的气流方向配合,形成两个分组,一个分组对手臂进行增压夹紧时,另一个分组降压放松,且两个分组的增压和降压效果不断交替,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动态夹持;
(5)锁止杆通过简易的按压解锁方式实现了灵活调整和快捷固定,更加便于医务人员进行设备安装固定;
(6)转向挤压块利用跑道型的设计方式使转向挤压块能够与承托调节滑槽内壁由分离状态快速转变为紧贴状态,从而实现了对调节定位杆位置的快捷调整,转向挤压块两端的橡胶层保证了转向挤压块转动后的稳定性,增大了转向挤压块和承托调节滑槽内壁的摩擦力;
(7)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的单向气阀将增压泵上的两个增压管隔离开,防止转换分隔板两侧空间的气体产生交互,保证了设备对患者手臂进行动态夹持的有效性;
(8)患者手臂出现松动滑落趋势时,夹板和患者手臂之间的摩擦力将会使夹板产生偏转,偏转后的夹板端部将会显著靠近患者手臂,从而使夹板和患者手臂之间的夹持力增大,从而能够防止患者手臂继续滑动;
(9)动态夹持防滑器与承托定位机构之间的转动连接设置方式能够便于调整动态夹持防滑器的方向,使设备能够根据患者手臂的具体方向进行良好包裹夹持,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动态夹持防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动态夹持防滑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夹持组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5为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气动交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转换阀的正视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三向卡合稳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三向卡合稳固机构沿侧边锁定杆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承托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定位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旋钮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1、定位基杆,111、锁定条形孔,112、双向螺杆,1121、侧边锁定旋柄,12、侧边锁定杆,121、锁定套杆,122、锁止滑槽,1221、锁止齿条,123、承托调节滑槽,13、锁止杆,131、锁止齿块,132、解锁压杆,133、解锁折杆,134、解锁连杆,135、锁止弹簧,2、承托定位机构,21、定位基块,211、摩擦锁定孔,22、旋钮定位轴,221、转向挤压块,23、定位杆,24、定位电推杆,3、动态夹持防滑器,31、下凹半环承托板,32、上凸半环盖板,33、夹持组件,331、气缸,3311、排气孔,3312、排气压头,332、夹持滑杆,3321、密封板,3322、气门芯,333、夹板,34、气动交互组件,341、增压泵,342、增压管,343、转换阀,344、转换电机,345、转换分隔板,346、转换泵,347、第一动态气压管,348、第二动态气压管,349、第一连通管,340、第二连通管,3490、单向气阀。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承托定位机构2和动态夹持防滑器3,承托定位机构2滑动卡接设于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3对称分布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2上壁,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包括定位基杆11、侧边锁定杆12和锁止杆13,侧边锁定杆12对称分布滑动卡接设于定位基杆11侧壁,锁止杆13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12下壁,承托定位机构2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12上壁,动态夹持防滑器3包括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凸半环盖板32、夹持组件33和气动交互组件34,下凹半环承托板31分别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2远离定位基杆11的端部上壁,上凸半环盖板32铰接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壁侧沿,夹持组件33分别对称分布贯穿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上,气动交互组件34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下壁,气动交互组件34与夹持组件33贯通连接。
如图3所示,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弧形壁面分别设有两组夹持组件33,下凹半环承托板31采用下凹的半环形设计,上凸半环盖板32采用上凸的半环形设计,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直线边缘转动连接,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相互闭合时形成圆筒形包围夹持空间。
如图3、图4所示,夹持组件33包括气缸331、夹持滑杆332和夹板333,气缸331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外弧壁面上,夹持滑杆332分别贯穿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滑动设于气缸331内壁,夹板333分别铰接设于夹持滑杆332远离气缸331的端部,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两个气缸331以下凹半环承托板31的竖向对称面为镜像平面镜像对称分布设置,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分别指向下凹半环承托板31的弧心,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夹角为90度,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两个气缸331以上凸半环盖板32的竖向对称面为镜像平面镜像对称分布设置,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分别指向上凸半环盖板32的弧心,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夹角为90度。
如图3、图4所示,气缸331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壁面的端部贯穿设有排气孔3311,气缸331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壁面的端部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压头3312,夹持滑杆332远离夹板333的端部固定设有密封板3321,密封板3321滑动密贴设于气缸331内壁,密封板3321上贯穿固定设有气门芯3322,排气压头3312设于气门芯3322的运动方向上。
如图2-图7所示,气动交互组件34包括增压泵341、增压管342、转换阀343、转换电机344、转换分隔板345、转换泵346、第一动态气压管347、第二动态气压管348、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增压泵341、转换阀343和转换电机344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下壁,转换阀343为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转换分隔板345转动设于转换阀343内壁,转换分隔板345侧壁中部和转换电机3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换泵346贯穿固定设于转换分隔板345侧壁,转换泵346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设于转换分隔板345两侧,第一动态气压管347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其中一个气缸3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其中一个气缸331端部贯穿固定连接,第二动态气压管348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另一个气缸3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另一个气缸331端部贯穿固定连接,第一动态气压管347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在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相互闭合时恰好重叠,第二动态气压管348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在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相互闭合时恰好重叠且与第一动态气压管347两端对应的夹持滑杆332的轴线方向垂直,转换分隔板345将转换阀343内部分割成为两个空间,转换阀343内部的两个空间分别为转换泵346的进气区和排气区。
如图3-图7所示,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分别贯穿固定设于转换阀343的圆周侧壁,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靠近转换阀343的端部相向设置,第一连通管349远离转换阀343的端部和第一动态气压管347中部贯通连接,第二连通管340远离转换阀343的端部和第二动态气压管348中部贯通连接,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靠近转换阀343的端部侧壁分别贯通固定连接设有单向气阀3490,增压管342贯通固定设于增压泵341的气流输出端,增压管342远离增压泵341的端部与两个单向气阀3490贯通连接。
如图1、图8-图10所示,定位基杆11为中空腔体,定位基杆11侧壁贯穿设有锁定条形孔111,定位基杆11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杆112,双向螺杆112两端分别与定位基杆11两端内壁转动连接,双向螺杆112端部固定连接设有侧边锁定旋柄1121,侧边锁定旋柄1121设于定位基杆11端部外侧,侧边锁定杆12靠近定位基杆11的端部固定设有锁定套杆121,锁定套杆121分别穿过锁定条形孔111螺纹套设于双向螺杆112外壁,侧边锁定杆12下壁设有锁止滑槽122,锁止滑槽122内部上壁固定设有锁止齿条1221,侧边锁定杆12上壁设有承托调节滑槽123。
如图1、图8-图10所示,锁止杆13上端分别滑动卡接设于锁止滑槽122内壁,锁止杆13上壁滑动贯穿设有锁止齿块131,锁止杆13侧壁滑动贯穿设有解锁压杆132,锁止杆13内侧壁转动设有解锁折杆133,解锁压杆132靠近解锁折杆133的端部和解锁折杆133的立杆段侧壁滑动铰接,锁止齿块131下壁铰接设有解锁连杆134,解锁连杆134下端和解锁折杆133的水平杆段端部铰接,锁止杆13内壁固定设有锁止弹簧135,锁止弹簧135上端和锁止齿块131下壁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锁止齿块131在锁止弹簧135的推力作用下处于较高的位置,此时,锁止齿块131上壁和锁止齿条1221啮合,从而使锁止杆13处于锁定状态。
如图1-图13所示,承托定位机构2包括定位基块21、旋钮定位轴22、定位杆23和定位电推杆24,定位基块21对称分布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两个承托调节滑槽123内壁,旋钮定位轴22贯穿转动设于定位基块21上壁,定位杆23对称分布分别转动卡接设于两个定位基块21上端外壁,定位电推杆24的输出端和基座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杆23中部侧壁转动连接,下凹半环承托板31分别转动设于两个定位杆23远离定位基块21的端部上壁,定位基块21内壁贯穿设有摩擦锁定孔211,摩擦锁定孔211设于承托调节滑槽123内部,旋钮定位轴22下端固定设有转向挤压块221,转向挤压块221设于摩擦锁定孔211内壁。
如图13所示,转向挤压块221的水平切面为跑道形,转向挤压块221两端分别采用橡胶材质。
具体使用时,操作者利用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将设备与CT检查床进行连接,操作者将定位基杆11置于CT检查床的头枕处,定位基杆11两端位于头枕两端外部,侧边锁定杆12分别位于头枕两侧,操作者通过转动侧边锁定旋柄1121带动双向螺杆112转动,从而使双向螺杆112通过锁定套杆121带动侧边锁定杆12同时相互靠近,从而逐渐将头枕两侧夹紧,在锁止杆13中,初始状态时,锁止弹簧135的推力作用使锁止齿块131位于高位,即锁止齿块131和锁止齿条1221啮合,锁止杆13无法沿锁止滑槽122滑动,侧边锁定杆12夹紧头枕侧边后,操作者手握两个锁止杆13,并按压解锁压杆132,使解锁折杆133转动,带动解锁连杆134向下运动,从而使锁止齿块131向下运动并结束啮合作用,从而使锁止杆13和锁止滑槽122之间能够自由滑动,操作者将两个锁止杆13推向定位基杆11方向,即推向CT检查床端部侧壁,使两个锁止杆13侧壁分别紧贴CT检查床端部侧壁,然后松开解锁压杆132,锁止齿块131在锁止弹簧135的作用下复原至初始状态,从而使锁止杆13和侧边锁定杆12再次处于啮合稳固状态,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通过定位基杆11、侧边锁定杆12和锁止杆13对CT检查床和头枕的包围夹持卡合作用使设备能够稳定连接于CT检查床端部。
设备安装完成后,患者躺卧至检查床上,操作者根据患者手部尺寸和抬起幅度对承托定位机构2和动态夹持防滑器3进行调节,初始状态时,转向挤压块221完全位于摩擦锁定孔211内部,即此时的转向挤压块221侧壁和承托调节滑槽123内壁没有接触,定位基块21能够沿承托调节滑槽123内壁自由滑动,操作者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定位基块21在承托调节滑槽123内部的位置,当到达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拧动旋钮定位轴22,旋钮定位轴22旋转角度为90度,旋钮定位轴22旋轴后,转向挤压块221同样产生旋转,而此时,转向挤压块221侧边和承托调节滑槽123内壁紧密接触,转向挤压块221侧边的橡胶层进一步增大了转向挤压块221和承托调节滑槽123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在此作用下,定位基块21将无法沿承托调节滑槽123内壁自由滑动,从而实现了对定位基块21的锁定,然后通过控制定位电推杆24的伸缩以调节定位杆23之间的张开角度,从而调整两个动态夹持防滑器3的间距。
初始状态时,上凸半环盖板32和下凹半环承托板31处于张开状态,操作者将患者手臂分别置于两个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中,然后转动上凸半环盖板32,使上凸半环盖板32和下凹半环承托板31将患者手臂包围,初始状态时,密封板3321分别紧贴气缸331内部底壁,即夹板333分别紧贴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内弧壁面,此时,上凸半环盖板32和下凹半环承托板31贴合成为圆筒形包围结构后,同一个动态夹持防滑器3中的夹板333之间形成的空间较大,即初始状态时,夹板333与患者手臂之间空隙较大,夹持作用不明显,开始夹持时,增压泵341开始运行,增压泵将外界气体经增压管342输送至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内部,然后进入第一动态气压管347和第二动态气压管348,最后进入气缸331内部,气体进入气缸331后,使密封板3321滑动,从而使夹持滑杆332带动夹板333运动并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夹持,当夹持力度到达设定力度值后,设备内部气压达到峰值,增压泵341停止运行,此时,设备实现对患者手臂的恒力夹持,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手臂因长时间恒定夹持而造成供血回血不足,转换电机344和转换泵346将在患者检查过程中运行,转换电机344驱动转换分隔板345在转换阀343内部转动,从而使转换泵346转动,转换分隔板345将转换阀343内部分割成为两个区域,分别为转换泵346的进气区和排气区,而随着转换分隔板345的不断转动,转换泵346的进气区和排气区不断交替位置,即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的进气和排气不断交替,转换泵346使第一动态气压管347和第二动态气压管348内部产生正负压交替出现的效果,当转换泵346的输出端朝向第一连通管349时,第一动态气压管347对应的气缸331内部气压增大,其对应的夹板333同时对患者手臂进行增压夹紧,而第二动态气压管348对应的气缸331内部气压将降低,其对应的夹板333将会远离患者手臂,上述运行方式的综合技术效果为:
第一动态气压管347对应的夹板333对患者手臂增压夹紧时,第二动态气压管348对应的夹板333将会使患者手臂放松,第一动态气压管347对应的夹板333将患者手臂放松时,第二动态气压管348对应的夹板333将会对患者手臂进行增压夹紧,且上述运行方式不断交替进行,该动态夹持方式使患者手臂上的夹持受力点不断交替变化,在保证夹持可靠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患者手臂因长时间定力夹持而出现供血回血不足的风险,患者手臂出现松动滑落趋势时,夹板333和患者手臂之间的摩擦力将会使夹板333产生偏转,偏转后的夹板333端部将会显著靠近患者手臂,从而使夹板333和患者手臂之间的夹持力增大,从而能够防止患者手臂继续滑动。
检查完成后,操作者将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打开,并将患者手臂移出设备,密封板3321由于气缸331内部的气压作用将会向排气压头3312方向运动,当气门芯3322触碰到排气压头3312后,气门芯3322被按压并开启,气缸331内部的气体经气门芯3322和排气孔3311排出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包括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和承托定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定位机构(2)滑动卡接设于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上壁,所述三向卡合稳固机构(1)包括定位基杆(11)、侧边锁定杆(12)和锁止杆(13),所述侧边锁定杆(12)对称分布滑动卡接设于定位基杆(11)侧壁,所述锁止杆(13)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12)下壁,所述承托定位机构(2)滑动卡接设于侧边锁定杆(12)上壁,所述承托定位机构(2)上壁对称分布转动设有动态夹持防滑器(3),所述动态夹持防滑器(3)包括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凸半环盖板(32)、夹持组件(33)和气动交互组件(34),所述下凹半环承托板(31)分别转动设于承托定位机构(2)远离定位基杆(11)的端部上壁,所述上凸半环盖板(32)铰接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壁侧沿,所述夹持组件(33)分别对称分布贯穿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上,所述气动交互组件(34)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下壁,所述气动交互组件(34)与夹持组件(33)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弧形壁面分别设有两组夹持组件(33),所述下凹半环承托板(31)采用下凹的半环形设计,所述上凸半环盖板(32)采用上凸的半环形设计,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直线边缘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3)包括气缸(331)、夹持滑杆(332)和夹板(333),所述气缸(331)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的外弧壁面上,所述夹持滑杆(332)分别贯穿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滑动设于气缸(331)内壁,所述夹板(333)分别铰接设于夹持滑杆(332)远离气缸(331)的端部,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分别指向下凹半环承托板(31)的弧心,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两个夹持滑杆(332)的轴线分别指向上凸半环盖板(32)的弧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31)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壁面的端部贯穿设有排气孔(3311),所述气缸(331)靠近下凹半环承托板(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壁面的端部侧壁固定设有排气压头(3312),所述夹持滑杆(332)远离夹板(333)的端部固定设有密封板(3321),所述密封板(3321)滑动密贴设于气缸(331)内壁,所述密封板(3321)上贯穿固定设有气门芯(3322),所述排气压头(3312)设于气门芯(3322)的运动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交互组件(34)包括增压泵(341)、增压管(342)、转换阀(343)、转换电机(344)、转换分隔板(345)、转换泵(346)、第一动态气压管(347)、第二动态气压管(348)、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所述增压泵(341)、转换阀(343)和转换电机(344)分别固定设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下壁,所述转换阀(343)为圆柱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转换分隔板(345)转动设于转换阀(343)内壁,所述转换分隔板(345)侧壁中部和转换电机(3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换泵(346)贯穿固定设于转换分隔板(345)侧壁,所述第一动态气压管(347)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其中一个气缸(3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其中一个气缸(331)端部贯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态气压管(348)两端分别与下凹半环承托板(31)上的另一个气缸(331)和上凸半环盖板(32)上的另一个气缸(331)端部贯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分别贯穿固定设于转换阀(343)的圆周侧壁,所述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靠近转换阀(343)的端部相向设置,所述第一连通管(349)远离转换阀(343)的端部和第一动态气压管(347)中部贯通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340)远离转换阀(343)的端部和第二动态气压管(348)中部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349)和第二连通管(340)靠近转换阀(343)的端部侧壁分别贯通固定连接设有单向气阀(3490),所述增压管(342)贯通固定设于增压泵(341)的气流输出端,所述增压管(342)远离增压泵(341)的端部与两个所述单向气阀(3490)贯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杆(11)为中空腔体,所述定位基杆(11)侧壁贯穿设有锁定条形孔(111),所述定位基杆(11)内部转动设有双向螺杆(112),所述侧边锁定杆(12)靠近定位基杆(11)的端部固定设有锁定套杆(121),所述锁定套杆(121)分别穿过锁定条形孔(111)螺纹套设于双向螺杆(112)外壁,所述侧边锁定杆(12)下壁设有锁止滑槽(122),所述锁止滑槽(122)内部上壁固定设有锁止齿条(1221),所述侧边锁定杆(12)上壁设有承托调节滑槽(1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13)上端分别滑动卡接设于锁止滑槽(122)内壁,所述锁止杆(13)上壁滑动贯穿设有锁止齿块(131),所述锁止杆(13)侧壁滑动贯穿设有解锁压杆(132),所述解锁压杆(132)和锁止齿块(131)传动连接,所述锁止杆(13)内壁固定设有锁止弹簧(135),所述锁止弹簧(135)上端和锁止齿块(131)下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定位机构(2)包括定位基块(21)、旋钮定位轴(22)、定位杆(23)和定位电推杆(24),所述定位基块(21)对称分布分别滑动卡接设于两个承托调节滑槽(123)内壁,所述旋钮定位轴(22)贯穿转动设于定位基块(21)上壁,所述定位杆(23)对称分布分别转动卡接设于两个定位基块(21)上端外壁,所述定位电推杆(24)的输出端和基座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杆(23)中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下凹半环承托板(31)分别转动设于两个定位杆(23)远离定位基块(21)的端部上壁,所述定位基块(21)内壁贯穿设有摩擦锁定孔(211),所述摩擦锁定孔(211)设于承托调节滑槽(123)内部,所述旋钮定位轴(22)下端固定设有转向挤压块(221),所述转向挤压块(221)设于摩擦锁定孔(211)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挤压块(221)的水平切面为跑道形,所述转向挤压块(221)两端分别采用橡胶材质。
CN202310236825.2A 2023-03-13 2023-03-13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Active CN1159443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6825.2A CN115944315B (zh) 2023-03-13 2023-03-13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36825.2A CN115944315B (zh) 2023-03-13 2023-03-13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4315A true CN115944315A (zh) 2023-04-11
CN115944315B CN115944315B (zh) 2023-07-07

Family

ID=8588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36825.2A Active CN115944315B (zh) 2023-03-13 2023-03-13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431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0323B1 (en) * 1998-05-05 2001-04-03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urgical arm and tissue stabilizer
KR20060120781A (ko) * 2005-05-23 2006-11-28 메딕스얼라인 주식회사 인대 검사를 위한 다리의 지지 및 고정장치
CN108403138A (zh) * 2018-03-15 2018-08-17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ct机人体固定装置
CN109758174A (zh) * 2019-02-01 2019-05-17 马云通 一种医用ct机的人体快速固定装置
CN208910296U (zh) * 2018-04-21 2019-05-31 孙圣 一种影像科检查用固定装置
CN210871653U (zh) * 2019-09-05 2020-06-30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ct机上肢固定装置
DE102019102566A1 (de) * 2019-02-01 2020-08-06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Klemmeinrichtung
CN215534498U (zh) * 2021-09-14 2022-01-18 施默尔(青岛)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固定约束结构的ct床板
CN114451909A (zh) * 2022-02-14 2022-05-10 榆林市第二医院 一种儿童ct肺部检测辅助移动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4767146A (zh) * 2022-04-28 2022-07-2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放射科用儿童检查用防护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0323B1 (en) * 1998-05-05 2001-04-03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urgical arm and tissue stabilizer
KR20060120781A (ko) * 2005-05-23 2006-11-28 메딕스얼라인 주식회사 인대 검사를 위한 다리의 지지 및 고정장치
CN108403138A (zh) * 2018-03-15 2018-08-17 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 一种ct机人体固定装置
CN208910296U (zh) * 2018-04-21 2019-05-31 孙圣 一种影像科检查用固定装置
CN109758174A (zh) * 2019-02-01 2019-05-17 马云通 一种医用ct机的人体快速固定装置
DE102019102566A1 (de) * 2019-02-01 2020-08-06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Klemmeinrichtung
CN210871653U (zh) * 2019-09-05 2020-06-30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ct机上肢固定装置
CN215534498U (zh) * 2021-09-14 2022-01-18 施默尔(青岛)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固定约束结构的ct床板
CN114451909A (zh) * 2022-02-14 2022-05-10 榆林市第二医院 一种儿童ct肺部检测辅助移动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14767146A (zh) * 2022-04-28 2022-07-22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放射科用儿童检查用防护固定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明玲;赵丽;刘学奎;王凯;: "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的研制", 医疗卫生装备, no. 05, pages 44 - 46 *
邝晓;王小琳;刘文燕;: "一种改良型固定装置在CT增强检查中手臂体位安置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no. 16, pages 17 - 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4315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92113U (zh) 心肺复苏按压装置
CN209574990U (zh) 一种颈椎固定牵引装置
CN115944315A (zh) 危重患者ct检查手部固定装置
CN206183549U (zh) 一种四肢手术消毒支架
CN111407432A (zh) 一种甲状腺外科临床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及其系统
CN110680649A (zh) 一种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
CN110604647A (zh) 一种可调节式儿童转运床
CN107595410A (zh) 一种急诊外科颈部固定装置
CN109998851B (zh) 一种麻醉科麻醉师用多功能座椅
CN109394448B (zh) 一种多角度的调节系统
CN110934692A (zh) 一种转运平车抢救护理装置
CN109731233A (zh) 一种移动方便且稳固的立式电磁波治疗仪
CN110169894A (zh) 牵拉式上肢一体化训练装置
CN213346449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转运装置
CN210784504U (zh) 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按压装置
CN211157075U (zh) 一种妇产科用新型诊疗椅
CN21933227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医学护理四点牵开器
CN220244024U (zh) 一种动脉血气针送检盒
CN212235210U (zh) 一种妇科临床探查装置
CN215078840U (zh) 一种妇科专用自动化检查装置
CN116196191B (zh) 一种心电图检测装置
CN215960914U (zh) 一种胸外科手术快速体位固定垫
CN219646177U (zh) 一种刚柔耦合可调节手部康复机构
CN218075510U (zh) 一种卧式上肢康复装置
CN218954615U (zh) 一种备用氧气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