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1739A -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1739A
CN115941739A CN202211559663.8A CN202211559663A CN115941739A CN 115941739 A CN115941739 A CN 115941739A CN 202211559663 A CN202211559663 A CN 202211559663A CN 115941739 A CN115941739 A CN 115941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or
internet
acquired
collected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96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彤晖
陈菲
王芳
李河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Syst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96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17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1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1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系统包括采集器和运维平台,运维平台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巡检计划,并下发巡检计划;采集器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并按照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通信连接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资源类型、接入协议、待采集指标确定,采集器可以按照巡检计划获取指标信息,而无需部署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上,不依赖主机资源即可进行物联网设备巡检。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设备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多维感知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的物联感知设备建设完成,如何通过运维来有效保障设备的可用性和有效性,防止因设备故障停机所造成的危害或损失,则成为重中之重。由此多维感知设备智能运维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加速时期。而如何能够及时、有效地感知到物联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则成为运维平台发展的核心问题。
目前的物联网设备的运行指标信息的采集方式中,将采集脚本部署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上,物联网设备运行该采集脚本,向运维平台上报物联网设备的指标信息。这种以侵入式监测方式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监测的方式,对物联网设备的主机资源有一定要求,需要占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资源,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以实现不依赖物联网设备主机资源的物联网设备巡检,提高安全性,减少资源浪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采集和运维平台,其中:
所述运维平台,用于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针对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并下发所述巡检计划;
所述采集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其中,所述巡检计划与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
所述采集器,还用于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其中,所述通信连接为基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器管理模块;
所述运维平台,用于下发所述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其中,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
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所述巡检计划信息,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生成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并发送所述巡检任务以及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述巡检任务,并基于与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并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
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指标信息上报至所述运维平台。
可选的,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包括采集器管理服务和采集器接入服务;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连接有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用于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所述巡检计划信息,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与所述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所述巡检计划信息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
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用于按照所述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生成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下发所述巡检任务以及所述资源信息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还用于获取所述采集器采集的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可选的,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还用于获取所述采集器对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并发送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
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还用于获取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并在所述执行状态信息标识所述采集器发生异常时,调度所述巡检任务至其他采集器。
可选的,所述采集器的构建方式,包括:
获取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
判断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是否为新协议;
如果不是新协议,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相同的已有采集器是否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
如果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建立所述已有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如果不能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或者,
如果是新协议,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并建立所述新的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中的采集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其中,所述巡检计划为所述运维平台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并下发的针对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所述巡检计划与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
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连接为基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器管理模块;
所述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从所述运维平台获取的所述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
基于与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所述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的步骤,包括: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以使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将所述指标信息上报至所述运维平台。
可选的,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包括采集器管理服务和采集器接入服务;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连接有所述采集器;
所述获取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其中,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与所述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的;
所述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的步骤,包括: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上报对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使得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在所述执行状态信息标识所述采集器发生异常时,调度所述巡检任务至其他采集器。
可选的,所述采集器的构建方式,包括:
获取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
判断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是否为新协议;
如果不是新协议,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相同的已有采集器是否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
如果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建立所述已有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如果不能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或者,
如果是新协议,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并建立所述新的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包括采集器和运维平台,其中:运维平台用于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针对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并下发巡检计划。采集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其中,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采集器还可以用于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其中,通信连接为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由于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所以采集器可以按照巡检计划,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而无需部署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上,也就不必占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资源,从而不依赖物联网设备主机资源即可进行物联网设备巡检,提高了安全性,并减少了资源浪费。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与外部应用的接口交互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安装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禁用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卸载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升级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心跳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采集器进行服务寻址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采集器获取巡检任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采集器进行资源变更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采集器进行巡检结果上报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中的各服务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14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模块的服务部署示意图;
图15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管理服务的结构框图;
图16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接入服务的架构示意图;
图17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扫描流程的示意图;
图18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启动流程的示意图;
图19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心跳保活流程的示意图;
图20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接入服务数据监控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接入服务生成巡检任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22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接入服务对资源进行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接入服务对巡检任务进行管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24为基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接入服务上报巡检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25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与采集器接入服务之间的长连接的建立流程图;
图26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的构成框图的示意图;
图27为基于图26所示实施例的一种采集器的目录构成的示意图;
图28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对采集器的参数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29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对采集器的运行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30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调用安装脚本进行采集器安装的流程示意图;
图31为基于图1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脚本文件的采集器的启动及停止的流程示意图;
图32为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采集器开发基本原则开发采集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33为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物联网设备主动上报指标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4为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物联网设备主动上报指标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实现不依赖物联网设备主机资源的物联网设备巡检,提高安全性,并减少资源浪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巡检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采集器110和运维平台120,其中:
所述运维平台120,用于基于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针对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并下发所述巡检计划;
所述采集器110,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
其中,所述巡检计划与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
所述采集器110,还用于按照所述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120;
其中,所述通信连接为基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中,包括采集器和运维平台,其中:运维平台用于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针对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并下发巡检计划。采集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其中,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采集器还可以用于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其中,通信连接为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由于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所以采集器可以按照巡检计划,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而无需部署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上,也就不必占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资源,从而不依赖物联网设备主机资源即可进行物联网设备巡检,提高了安全性,并减少了资源浪费。
目前的物联网系统中,物联网设备可以具备多种感知能力,或者边缘侧的多个物联网设备可以进行能力互补和协同,或者可以将物联网系统中的多种感知能力统合,这样的物联网设备具有多维感知能力,例如,雷视设备具有雷达探测能力和视频图像感知能力等。多元质态指的是在物质技术属性上互相关联的状态,可以用来描述多维感知设备的能力及指标的聚类,以热成像双光谱球机为例,其具备基本状态、基本信息、热成像探测等能力。其中,基本状态可以分为在线状态、工作状态等指标;基本信息可以分为设备网络地址、网络端口、序列号、固件版本等指标;热成像探测能力可以包含测温、温差、热成像框RGB(Red Green Blue,红绿蓝)属性等。
而物联网系统中的物联网设备可能数量极大,面对超大规模多维感知网络的体系化建设、管理和使用,存在着多元质态巡检难的问题。例如,多维感知设备因为存在厂商不同、接入协议不同、设备类型不同、集成方式不同,标准难以统一、能力和指标扩展复杂等一系列的问题,运维平台需要集成繁多的厂商协议,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对接方式。将采集脚本部署在被采集对象主机上,侵入式监测方式对主机资源有一定都要求和占用,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造成成本浪费。新增多维感知设备或新增多元采集指标,在采集时需要修改已有采集代码,从而可能影响已有代码的健壮性。多类厂商多类协议的物联设备的感知采集模块运行于同一组件服务进程中,由于很多厂商的协议SDK或者设备码流不稳定,经常会引起崩溃、卡死等重大问题,这一个模块异常,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所有的采集器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整个运维系统对所有物联网设备的感知。
运维系统在运行期间,新增采集器时需要中断整个组件服务,中断期间将无法及时感知设备的状态变化。没有统一的物联网设备数据感知的集成管理标准,新增采集器时,不同开发者随意开发或修改代码,这种对运维系统侵入式的开发过程,影响了原本代码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整个运维系统变得逐渐不稳定,影响物联网设备的感知质量。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中,运维平台可以用于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针对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并下发巡检计划。
接入协议指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的协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入协议可以与用于采集该物联网设备指标信息的采集器的采集器管理模块所定义的协议保持一致,采集器管理模块所定义的协议可以包括多种协议,例如,可以为某通用的接入协议、A公司私有协议、B公司私有协议等。
物联网系统可以包括多个采集器,每个采集器可以对应采集器管理模块所定义的接入协议中的一种,也可以对应采集器管理模块所定义的接入协议中的多种。采集器可以对应一种接入协议表示该采集器只能对基于该接入协议进行通信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进行指标信息的采集,采集器可以对应多种接入协议表示该采集器能够对基于每种接入协议进行通信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进行指标信息的采集。
对于采集器的采集器管理模块未定义的协议,可以在对采集器进行管理过程中扩展,协议定义的规范可以保持全小写,由数字、下划线的组成,长度不超过64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资源类型可以标识资源的类别,用于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该资源可以为单个物联网设备、多个物联网设备的集群,或者为按照某种规则划分的资源,例如,一个处理器、用于实现某种功能的各组件的集合等,在此不做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的定义可以与采集器管理模块对于资源类型的定义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是按照单个物联网设备、多个物联网设备的集群划分的,那么采集器管理模块对于资源类型的定义也是按照单个物联网设备、多个物联网设备的集群划分的。扩展的资源类型规范可以保持大小写、数字的要求,长度不超过64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待采集指标可以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需要采集的各项指标,采集指标可以按照采集能力进行分类,例如,采集器如果可以采集某一类的采集指标,可以称为该采集器具有采集该类采集指标能力。采集器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时,可以拥有不同的采集能力,例如基本信息采集能力,可以包括设备名称、序列号、设备型号、软件版本、MAC地址等,基本状态能力,可以包括设备在线状态、通道在线状态、录像录制状态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直接交互的采集代码隔离出来,该采集代码可以为开发人员根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预先编写的。进而,按照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将该采集代码模型化得到采集器模型。例如,可以通过构建包括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三种元素的三元组,得到采集器模型。从而基于该采集器模型,可以构建得到采集器,例如,可以将采集器模型进程化构建成采集器,采集器是可以对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进行巡检的独立的进程,可以称之为采集器。
运维平台可以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针对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其中,巡检计划可以包括各个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各采集指标的采集频率。例如,巡检计划可以为:每隔1小时,通过A公司私有协议获取热成像双光谱球机采集的温度指标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进而运维平台可以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控制采集器进行巡检。
其中,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采集器则可以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
具体来说,采集器所接收的巡检计划所对应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分别与该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分别匹配。
例如,针对巡检计划:每隔1小时,通过A公司私有协议获取热成像双光谱球机采集的温度指标信息,可以找到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包括A公司私有协议,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包括热成像双光谱球机,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包括温度的采集器,也即该采集器对应的三元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分别包括A公司私有协议、热成像双光谱球机、温度,那么说明该采集器可以执行该巡检计划,该巡检计划即为该采集器对应的巡检计划。
采集器可以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进而,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获取指标信息后,可以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
由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是已知的,采集器可以基于该接入协议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通信连接。进而采集器可以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并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
例如,采集器接收到的巡检计划为:每隔1小时,通过A公司私有协议获取热成像双光谱球机采集的温度指标信息,那么采集器可以基于A公司私有协议与该热成像双光谱球机建立通信连接,并每隔1小时,获取该热成像双光谱球机的温度指标信息,进而,将温度指标信息上报至运维平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巡检计划所指示的采集频率可以是采集器周期性巡检,也可以是待采集物联网设备主动上报指标信息后,采集器上报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这都是合理的。运维平台还可以基于上报的指标信息判断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待采集物联网设备发生故障,指标信息还可以用于判断故障所在位置,便于对故障进行快速处理。例如,采集器获取的指标信息可以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在线状态、通道在线状态、录像录制状态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见,上述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中,运维平台可以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控制采集器进行巡检,采集器可以按照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并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由于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所以采集器可以按照巡检计划,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而无需部署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上,从而不依赖物联网设备主机资源即可进行物联网设备巡检,提高了安全性,并减少了资源浪费。对采集对象进行非侵入式监测,可以不受采集对象的空间和资源限制,更加灵活安全且节省成本。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采集器管理模块130,上述运维平台120,可以用于下发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至采集器管理模块13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模块130可以包括资源操作接口131和巡检计划操作接口132,采集器管理模块130可以对采集器110的安装、启用、禁用、启动、停止、卸载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130提供的这些能力,可以实现在采集器110运行期间的采集能力的动态扩展。
运维平台120可以下发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至资源操作接口131,下发巡检计划信息至巡检计划操作接口132。资源信息可以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当然还可以包括巡检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其他信息,例如,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设备连接信息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当物联网设备连接为被动设备连接时,设备连接信息可以包括被动设备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端口、用户名、密码。当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连接为主动注册时,设备的连接信息可以包括接入组件的IP、端口。对于涉及到敏感信息的资源信息,可以按照敏感信息传输的要求进行安全传输,资源信息还可以包括安全传输信息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巡检计划信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巡检计划,采集器管理模块130可以通过巡检计划操作接口132获取巡检计划信息,按照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生成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并发送巡检任务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至采集器110。
例如,某一巡检计划为针对接入协议为协议S,资源类型为类型T的物联网设备,按照3小时采集一次的频率进行巡检,采集指标信息为指标P。那么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对应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采集能力分别为协议S、类型T、指标P的采集器,确定为该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进而,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生成该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并发送巡检任务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至该采集器。
其中,巡检任务用于指示该采集器按照对应的巡检计划,对该资源信息对应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进行相应指标信息的采集。承接上述例子,巡检任务即用于指示该采集器基于协议S与资源类型为类型T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基于该通信连接每3小时采集一次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指标P。
上述采集器110具体可以用于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以及巡检任务,并基于与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110获取巡检任务时,若巡检任务不存在,可以增加等待时间间隔,例如,第一次获取失败后5s后再次获取,第二次获取失败后10s后再次获取,每次递增5s,当达到60s后,再次从5s开始,直到任务获取成功。
上述采集器110,还可以上报指标信息至采集器管理模块130,相应的,上述采集器管理模块130,还可以用于将指标信息上报至运维平台12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模块130可以对采集器110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还可以对外部应用提供服务,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130提供的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指标信息采集,并加以分析,从而实现对业务系统中使用到的各类设备进行故障定位等应用。
例如,采集器管理模块与外部应用的接口交互可以如图3所示,其中,巡检计划为采集计划,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为采集结果。运维平台可以下发资源和采集计划到采集器管理模块,采集器管理模块还可以向核心服务进行采集组件的服务寻址。采集器管理模块与对应的多个采集器相连,该多个采集器包括“A私有协议编码设备采集器”、“A私有协议抓拍机采集器”以及其它采集器。
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对采集器进行采集器参数配置变更、计划变更、资源变更等控制,采集器可以从采集器管理模块获取资源、获取计划,并上报采集结果等。A私有协议编码设备采集器可以具有基础信息采集能力、状态信息采集能力、视频参数采集能力等能力,可以对A编码设备进行数据采集。A私有协议抓拍机采集器可以具有基础信息采集能力、状态信息采集能力、抓拍机参数采集能力等能力,可以对A抓拍机进行数据采集。同理,其它采集器可以对对应的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采集结果发送至消息队列中,消息队列可以将采集结果推送到运维平台。
采集器管理模块对外部应用提供了资源操作接口和巡检计划操作接口,资源操作接口可以对资源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巡检计划操作接口可以对巡检计划的添加、删除、修改。
巡检计划可按照资源类型进行配置,即所有同类型的设备可以采用同样的巡检计划,同时还可以对指定的资源进行计划配置,即该巡检计划只针对特定资源有效。一个巡检计划可以由资源类型、待采集指标、接入协议三个关键因素组成,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根据接入协议、资源类型、待采集指标进行巡检任务的分配。
由于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对采集器的安装、启用、禁用、启动、停止、卸载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提供的这些能力,可以实现在采集器运行期间的采集能力的动态扩展,下面分别举例介绍各个环节采集器管理模块所具备的能力。
举例来说,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安装管理的流程可以如图4所示,其中,采集器以资源包的形式存在,用户可以是开发人员、运维人员、测试人员等,用户可以通过运维中心上传采集器资源包,运维中心反馈资源包上传结果和对资源包进行校验后的校验结果至用户,进而用户可以发出安装采集器资源包的指令,运维中心安装完成采集器后,可以拷贝资源包到采集器管理模块(采集器框架)中,采集器可以存放于采集器管理模块的指定目录中,相对路径可以为预先设置的存储路径,例如,可以为./resource/probes/,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而,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执行安装采集器动作,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采集器安装结果反馈给运维中心以及用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安装后默认为启用状态,但是并不会创建采集器实例,启用状态下可以进行计划配置和资源下发,并让采集器工作。
采集器安装完成后,若采集器处于禁止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的采集器管理功能中的启用按钮将采集器状态置为启用,此时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对该采集器支持的资源类型进行巡检任务的配置。
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禁用管理的流程可以如图5所示,若采集器处于启用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的采集器管理功能中的禁用按钮将采集器状态置为禁用,采集器处于禁用状态时,采集器管理模块将不可以对该采集器支持的资源类型进行巡检任务的配置。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采集器禁用结果反馈给用户。若采集器处于启用且已经启动的状态下,用户进行禁用操作时,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先将采集器停止,然后再置为禁用状态。
采集器的启动也可以由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采集器可以在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启动:采集器处于启用状态、运维平台下发了该采集器支持的资源信息、配置了该采集器对应的巡检计划。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后,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采集器启动,并为该采集器分配巡检任务。采集器的停止可以发生在采集器被禁用、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的维护界面进行采集器重启操作,以及采集器停止等场景中。
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卸载管理的流程可以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卸载采集器,采集器卸载为将采集器资源包从采集器管理模块的资源目录中删除,若卸载的时候采集器处于启动状态,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先停止采集器,然后再执行卸载动作。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采集器卸载结果反馈给用户。
采集器升级指对采集器进行缺陷修复,采集器升级后用户可以将标识相同的采集器再次安装,此时可以认为是将采集器进行了升级,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升级管理的流程可以如图7所示。采集器管理模块的具体操作为将老版本采集器卸载,并安装新版本采集器。具体来说,用户可以通过运维中心上传采集器资源包,运维中心反馈资源包上传结果和对资源包进行校验后的校验结果至用户,进而用户可以发出安装采集器资源包的指令,运维中心安装完成采集器安装后,运维中心可以拷贝资源包到采集器管理模块(采集器框架)的指定目录中,然后由采集器管理模块执行安装动作。当采集器管理模块确定同一标识的采集器已经存在时,可以判断该采集器是否处于启动状态,如果该采集器不处于启动状态,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卸载该采集器,并在接收到该采集器的卸载结果后安装新的采集器资源包。
如果该采集器处于启动状态,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先停止该采集器,直到接收到该采集器的停止结果后,卸载该采集器,并在接收到该采集器的卸载结果后安装新的采集器资源包。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采集器安装结果反馈给运维中心以及用户。
采集器管理模块与采集器之间的接口交互还可以包含心跳、服务寻址、资源变更、巡检任务执行、巡检结果上报等接口,下面就这几种交互与接口要求分别举例进行说明。
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心跳管理的流程可以如图8所示,采集器管理模块将采集器的实例创建并启动采集器之后,采集器可以定时向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心跳,采集器向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心跳时,可以包含采集器的进程ID,例如,时间间隔可以为10s;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确定是否收到采集器发送的心跳,例如,采集器管理模块若3次未收到采集器发送的心跳,可以认为采集器存在异常,并将采集器强制重启,即先停止采集器再启动采集器。
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进行服务寻址的流程可以如图9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可以通过其他组件对待采集物联设备进行指标信息的采集,例如,通过DAC(Device Access Construction,设备接入组件)对主动注册类型的待采集物联设备的指标信息进行采集,主动注册类型的待采集物联设备可以包括接入协议为国标、eHome协议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采集器还可以通过SAC(Storage Access Construction,存储接入组件)对待采集物联设备所拍摄的录像进行录像片段查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因此,为了能够与这些组件进行通信,需要获取这些组件的服务地址,采集器可以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提供的服务寻址接口进行组件信息查询,以获得这些组件的服务地址。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向核心服务进行服务寻址操作,核心服务可以将寻址结果发送给采集器管理模块,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寻址结果发送给采集器,进而采集器可以获取到相关组件的地址,进而与该组件进行通信。
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采集器获取巡检任务的流程可以如图10所示,其中,巡检任务为采集任务,采集器管理模块根据运维平台下发的资源信息以及巡检计划,生成相应的巡检任务,采集器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循环获取新的巡检任务并执行,巡检任务信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需要采集的资源信息,资源信息中可以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编号、连接信息、资源类型等信息,其中,连接信息可以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IP、端口、用户名、密码等。采集器获取巡检任务时,若获取任务失败,则可以增加等待时间间隔,例如,可以以5s的倍数增加获取时间间隔,即第一次获取失败后5s后再次获取,第二次获取失败后10s后再次获取,每次递增5s,当达到60s后,再次从5s开始,直到任务获取成功。
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采集器进行资源变更的流程可以如图11所示,如果运维平台将指定的资源删除或者对连接信息进行修改,则需要将该信息通知到采集器,以便采集器能够及时释放相关的资源。因此,当运维平台的资源发生变更的时候,运维平台可以将资源变更的信息发送给采集器管理模块,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调用采集器提供的资源变更接口,进行资源变更的通知,包括删除,或者修改,对于新增的资源,则通过采集器向框架获取计划时更新,不需要通过资源变更通知进行更新。采集器可以通过资源变更接口将变更结果发送给采集器管理模块,进而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该变更结果反馈给运维平台。
采集器管理模块控制采集器进行巡检结果上报的流程可以如图12所示,其中,采集结果为采集器采集的结果,具体为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指标信息。采集结果由采集器根据其采集能力进行采集,也可以为待采集物联网设备主动上报的指标信息,采集器可以将采集结果发送给采集器管理模块,并由采集器管理模块将结果发送至消息队列。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运维平台可以下发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至采集器管理模块,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按照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生成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并发送巡检任务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至采集器,采集器可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以及巡检任务,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并上报指标信息至采集器管理模块,从而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将指标信息上报至运维平台。
由于各采集器是将对应的采集器模型进程化后得到的独立的采集器,所以各个采集器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所以通过采集器管理模块对采集器的管理时,在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或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指标信息时,只需增加新的采集器,或者修改相应的某个采集器,不会影响替他采集器,也即实现了二进制复用,不会对现有运维系统造成侵入式修改,确保了运维系统静态结构的持续稳定。从而能够稳定、及时地感知整个信息系统里各种不同厂商、不同接入协议、不同资源类型的异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运行状态。
同时实现了对采集器的开发态和运行态的扩展,通过开发、封装、调试,能够快速发布新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感知采集器,实现运维系统的静态稳定和动态稳定,并且能够实现运行期的动态扩展,不再需要中断重启运维系统,实现了全天候无间断感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管理模块130可以包括采集器管理服务和采集器接入服务,采集器接入服务连接有采集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包括资源操作接口131、巡检计划操作接口132和管理接口,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包括任务获取接口。
上述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用于通过管理接口对采集器接入服务进行管理,以及通过采集器接入服务对采集器110进行管理。具体来说,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进而根据资源信息与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将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
运维平台可以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下发至采集器管理服务,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预先记录各个采集器所能采集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对应的资源信息,以及各个采集器所接入的采集器接入服务。进而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根据资源信息与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将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
例如,采集器管理服务记录了采集器1所能采集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对应的资源信息为热成像设备集群,接入协议为协议B,待采集指标为温差,采集器所接入的采集器接入服务为接入服务M。那么,如果采集器管理服务获取的资源信息为热成像设备集群、协议B、温差,可以将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发送至采集器接入服务M。
上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用于按照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生成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下发巡检任务以及资源信息至采集器。例如,可以通过任务获取接口下发巡检任务至采集器110。采集器接入服务还可以获取采集器110采集的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120。
为了支持大规模资源数据的采集,采集器管理模块130可以采用分布式的设计思路,提供采集器管理服务与采集器接入服务两个服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模块中的各部分服务可以通过如图13所示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采集器管理服务负责采集器接入服务的管理,对全局巡检计划、资源进行统一调度,也即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进而根据资源信息与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将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以对巡检计划、采集器资源等进行统一调度。
采集器接入服务负责采集器的接入与管理,可以对采集器获取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指标信息的进行转分发处理,其中,分发方式默认支持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以及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等方式,支持分布式部署。采集器负责执行具体的巡检任务,其中,采集器可以包括:A私有协议采集器、B私有协议采集器、录像连续性检测采集器、级联设备状态采集器、视频质量诊断采集器、ISAPI(Internet 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采集器、ONVIF(Open Network VideoInterface Forum,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协议采集器等。其中,以上各个采集器的名称只是一种示例性的名称,不代表相应采集器只具有名称所示的元素,例如,针对级联设备状态采集器,其对应的资源类型可以为级联设备,接入协议可以为协议N,指标信息可以为状态信息,并不代表该采集器仅具有资源类型和指标信息两个元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将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存储于DB数据库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从DB数据库中获取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将采集器采集的指标信息存储在对象存储服务MINIO中,进而,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从MINIO中获取指标信息。例如,采集器接入服务通过视频质量诊断采集器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视频质量诊断图片后,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将视频质量诊断图片存储到对象存储服务MINIO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从对象存储服务MINIO中获取视频质量诊断图片。
由于每个采集器接入服务的接入性能限制,在接入超过单个采集器接入服务接入性能的情况下,需要对采集器接入服务进行扩容,例如,每个采集器接入服务最大可以支持1w路采集器的接入,那么在接入超过1w路采集器的情况下,可以对采集器接入服务进行扩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模块的服务部署可以如图14所示,其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通过变更通知和心跳检测管理多个采集器接入服务,每个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负责对应的多个的采集器的接入与管理,包括控制采集器消费任务即执行巡检任务,并获取采集器上报的巡检结果即指标信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提供自监控与调度管理功能,对采集器接入服务以及对采集器的执行状态信息做监控管理,从而定时监测采集器接入服务、采集器的执行状态信息。
具体来说,采集器接入服务还可以用于获取采集器对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并发送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采集器管理服务。相应的,采集器管理服务还可以用于获取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并在执行状态信息标识采集器发生异常时,调度巡检任务至其他采集器。
采集器接入服务裁了可以获取采集器采集的指标信息外,还可以获取采集器对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执行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是否开始执行巡检任务,巡检任务执行的阶段,是否完成等相关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将执行状态信息发送至采集器管理服务,进而,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根据该执行状态信息确定对应的采集器是否发生异常。当然,采集器管理服务也可以获取采集器接入服务的状态信息,以确定采集器接入服务是否发生异常。当某个采集器接入服务异常或者采集器异常时,能够及时调度相关巡检任务到其他的采集器接入服务对应的采集器中继续执行,保证功能的高可用性。
例如,当某个采集器对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标识该采集器长时间没有执行巡检任务,或者巡检任务长时间处于同一状态,可以认为该采集器出现异常,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将该巡检任务调整至其他能够执行该巡检任务的采集器。该其他能够执行该巡检任务的采集器也就是资源类型、接入协议以及采集能力分别与该巡检任务对应的资源类型、接入协议以及指标信息相匹配的采集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提供对外接口服务,还可以提供web端服务,以对巡检系统运行情况的状态进行展示,以及对采集器的手工操作进行管理,例如,采集器管理服务的结构框图可以如图15所示。其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内部可以分为计划管理、资源管理、监控管理、调度管理、采集器管理五个功能模块。其中,计划管理可以包括周期计划、一次性计划、按资源计划、启、禁用管理等;资源管理可以包括全量同步、增量处理、适配管理等;监控管理可以包括接入服务监控、采集器监控、任务监控、服务器监控等;调度管理可以包括过滤器管理、调度策略管理、变更管理等;采集器管理可以包括启停管理等。采集器管理服务还可以包括一些基础功能,主要有服务间交互时用于认证的服务认证功能;用于敏感数据处理的数据加解密功能;符合组件规范的日志管理;各个功能模块间进行异步消息处理的事件管理;以及与运管集成时的集成管理功能。
采集器接入服务负责对本地的采集器进行管理,以实现采集器的启动、停止、禁用、启用和巡检任务分配,还可以负责将采集器采集的指标信息统一上报转发以及运行时数据的监控。采集器接入服务与采集器在物理结构中属于高度统一和稳定的结构,因此在设计上可以对外提供弱引用。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对采集器管理服务提供管理接口,不对外提供接口,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通过管理接口对采集器接入服务进行管理。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与采集器组成可执行具体业务逻辑的最小单元,基于数据库共享方式提升运行的稳定性。
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对采集器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物理结构上只需在采集器接入服务管理的采集器目录中新增一个采集器就可实现业务功能的扩展。采集器管理服务在完成资源的分配与计划的建立后,在采集器管理服务宕机或者其他异常的情况下,采集器接入服务对已有的计划和资源巡检逻辑可以不受影响。并且采集器接入服务支持对已有巡检能力的扩展,只需升级相应的采集器,并添加采集器到采集器接入服务管理的采集器目录下,就可实现巡检能力的扩展。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接入服务的架构可以如图16所示,其中,采集器管理服务PMS(Probe management service)通过采集器管理、运行管理、资源、计划管理等接口控制采集器接入服务PAS(Probe access service,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由采集器管理、任务管理、运行时数据管理、服务器监控几个部分组成。采集器管理部分主要负责采集器的扫描、配置、启动、停止、启用、禁用等操作。任务管理部分主要负责采集器的巡检任务的派发,用于解决资源的获取,巡检计划的构建,巡检任务的生产,巡检任务的派发以及巡检结果的统计和上报。其中,采集器依然以与图13相同的采集器为例;巡检结果可以存储于MQ、Kafka中等。运行时数据管理部分主要负责管理采集器的心跳数据、巡检计划的巡检任务执行情况以及采集器接入服务运行数据。心跳数据用来保证进程下采集器状态的有效监控,采集器接入服务运行数据组装采集器心跳数据、服务器信息,可用于PMS感知当前采集器接入服务的能力信息、环境信息,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转移。
采集器管理模块用于采集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采集器接入服务启动时,可以扫描采集器目录,对采集器做规范性校验,解析采集器模型文件,并且负责采集器的启停等操作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目录的扫描流程可以如图17所示,其中,扫描流程主要包括扫描采集器目录和校验采集器目录规范。PAS通过1.扫描采集器目录、2.校验采集器目录规范性、3.解析模型文件、4.缓存实例对象等步骤,可以对采集器进行扫描。进而,PAS可以将缓存的采集器实例入库(5.入库),即存储于DB中,DB存储成功后可以返回成功消息。PMS可以向PAS发送6.获取采集器实例的指令,PAS接收到该指令后,可以返回采集器实例相关数据至PMS,此时返回数据成功。
例如,扫描采集器目录时,采集器包的目录可以定义在采集器接入服务组件固定目录:“paf根目录\resource\probes”,probes文件下的每一个文件夹都默认为是一个采集器,考虑到支持单机多实例的场景,采集器接入服务使用采集器的文件夹名称默认作为此采集器的id。校验采集器目录规范时,可以对probes下的每一个文件夹按照采集器目录规范扫描目录结构,适配window、linux目录结构。例如,校验内容可以包括:script:必须包含采集器的启动停止脚本,window下是bat脚本,linux下提供sh脚本;META-INF:必须包含采集器的模型文件probe.xml,probe.xml需要符合模型规范;language:必须具备多语言描述文件translate.properties。不满足上述目录结构,属于无效采集器。
采集器的状态可以定义为:启用、有效、无效、配置、禁用,其中,启用状态对应于需要启动的采集器;无效状态对应于采集器服务目录规范或者模型描述文件解析失败;配置状态对应于采集器符合目录规范且模型文件描述中需要启动参数;禁用状态对应于一个有效的采集器不需要启动,禁用之后,相关联的资源类型的巡检计划将不再执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启动的流程可以如图18所示,采集器的启用具体不负责启动逻辑,只更改采集器状态,通过校验采集器状态,只有禁用状态的采集器才会执行启用逻辑。所以下列状态的采集器都不会启用:采集器状态是启用的采集器,采集器状态是配置的采集器,采集器状态是无效的采集器。采集器的启用在巡检计划信息下发时,或者在采集器管理页面由用户手工操作时执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具体执行则是PAS调用采集器的脚本执行,包括PMS发送1.启用指令至PAS,PAS执行步骤2.校验采集器状态,步骤3.更新采集器实例,并执行步骤4.更新数据库,向PMS返回启用成功消息。进而,PAS可以向事件管理服务发布启动事件,以调用监听回调,事件管理服务可以向PAS返回启用回调结果,进而,PAS可以调用采集器脚本,执行相关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启用采集器时,PAS可以调用采集器的启动脚本,并将命令行参数传递给采集器,作为启动参数,启动参数中包括经过base64加密的加密信息,加密信息的原文可以包括:context一般默认为/paf-pas;https表示是否启用https;port为采集器与采集器管理模块之间的websocket通信端口;service服务为pas;ip为pas的ip地址。
同理,采集器的禁用具体不负责禁用逻辑,只更改采集器状态。通过校验采集器状态,只有启用状态的采集器才会执行禁用逻辑,禁用过程与启用过程类似,只是执行脚本是停止脚本例如,可以为stop.sh或者stop.bat。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采集器对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进行巡检的过程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对采集器进行心跳保活,PAS可以循环监控采集器的心跳状态,采集器可以上报心跳,PAS可以返回监控结果。PMS也可以循环监控PAS的心跳,PAS可以组装静态运行数据,PMS通过获取PAS心跳,可以获取静态运行数据信息。
例如,采集器接入服务对采集器进行心跳保活的流程可以如图19所示,其中,可以设计心跳保活周期为15秒,并且在配置文件中描述后,在采集器运行期还支持重新配置。采集器接入服务根据采集器心跳的保活报文,管理采集器状态,同时作为对外提供的采集器运行信息。采集器的保活上报内容可以包括:采集器ID,即当前采集器的一级目录;进程PID;当前执行效率,单位可以为个/小时,作为执行效率的参考。PAS可以监控采集器的心跳状态,具体的,采集器可以周期性上报心跳,PAS可以循环获取采集器上报的心跳,还可以返回结果至采集器,其中,该结果可以为接收成功消息等。同理的,PMS可以循环获取PAS心跳,PAS可以组装静态运行数据,并返回信息至PMS,其中,静态运行数据包括PAS的心跳。
考虑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采集指标信息时,多个采集器同时采集相同待采集物联网设备可能会引起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采集器连接数超出上限等问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同一个资源类型的某个待采集指标的巡检任务只派发给一个采集器。
如果采集器接入服务宕机的情况,采集器发送心跳消息后,采集器接入服务没有响应,也就是没有返回结果,则可以进行多次尝试。例如,连续的5次心跳仍然未应答,采集器可以自动退出,即断开与该采集器接入服务的连接。其中,采集器在解析心跳返回结果时,可以遵循非法心跳自动退出。自动退出的实现可以保证采集器管理服务在进行故障转移时,不会出现采集器接入服务故障环境下的采集器还在继续工作,导致外界无法感知,资源竞争导致巡检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此外,在采集器接入服务运行时,采集器接入服务还可以进行数据监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监控的流程图可以如图20所示,其中,运行数据部分可以负责采集器运行数据的组装以及环境信息的采集。从而便于采集器管理服务进行调度,实现以下功能:采集器接入服务下硬件环境的变化,采集器管理服务感知后实现负载均衡;采集器接入服务下采集器能力集的变化,采集器管理服务感知后实现资源分配和故障转移。
采集器接入服务的运行时数据管理部分通过内部的两个类实现,ProbeLifeMonitor及ProbeHeartService,ProbeHeartService负责接收采集器心跳数据;ProbeLifeMonitor维护采集器的状态。同时,采集器进程监控模块可以负责执行具体的启动脚本和关闭进程操作,监听采集器状态变化以及重启后自动拉起待启用的采集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ProbeLifeMonitor执行步骤1.获取心跳数据,即可以向ProbeHeartService获取心跳数据,ProbeHeartService可以返回采集器的心跳数据,ProbeLifeMonitor可以执行步骤2.数据校验,即对心跳数据进行数据校验。ProbeLifeMonitor可以向ProbeHeartService发送采集器状态更新指令,进而,ProbeHeartService获取采集器上报的心跳数据,并校验心跳包,解析并存储心跳报文。进而可以返回结果至采集器以更新采集器状态,采集器可以检验结果,并执行状态的更新。其中,心跳包包括心跳数据,解析心跳包可以得到心跳报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对巡检任务进行管理,对巡检任务的管理指每一个采集器接入服务根据任务获取接口下发的资源信息、巡检计划信息,统一调度生成对应的巡检任务,采集器接入服务生成巡检任务的流程图可以如图21所示。PMS可以向PAS发送计划变更信息、资源变更信息,PAS可以将计划资源回调,计划资源回调成功后可以定时生成任务队列,从而在接收到采集器发送的获取任务请求时,根据采集器ID分配任务队列,返回任务列表至采集器,并统计采集器上报的巡检结果得到统计结果。PAS还可以向MQ/KAFKA上报结果,如果巡检结果包括图片,还可以将结果图片存储到对象存储服务MINIO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对接收到的资源进行管理,采集器接入服务对接收到的资源进行管理的流程图可以如图22所示,资源信息主要指巡检需要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等。设计上采用简单工厂模式,增加程序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可以实现DB获取方式,还可以扩展http,ws等方式。DB方式下具体的巡检资源逻辑可以包括以下几步:获取计划资源分配表中的分配到本PAS的巡检计划信息,用获得的巡检计划信息查询具体的计划明细信息,用获得计划信息获得分配表中的资源关联出具体的资源信息。资源管理部分可以使用PAS内部的ResourceFactory及ResourceService类实现上述资源的处理流程。
ResourceFactory可以发送初始化指令至ResourceService,ResourceService初始化后可以向ResourceFactory进行注册,ResourceFactory获取注册实例后,可以向ResourceService发送获取资源指令,进而,ResourceService可以向DB查询资源信息,DB可以返回资源信息至ResourceService,ResourceService可以将资源信息发送至ResourceFactory。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按指定的待采集指标标识把资源信息转换成采集器对于该待采集指标所需要的输入项。一个资源信息转成具体的任务需要执行以下操作:获得资源信息。获得待采集指标所需输入项,从资源信息中筛选出所需输入项。获得巡检计划信息对待采集指标的配置项。采集器接入服务对接收到的巡检任务进行管理的流程图可以如图23所示,巡检计划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周期按类型计划、周期按具体资源计划以及一次性计划。计划任务服务部分可以把一个原始计划构建成一个有任务有进度有周期的实例计划,还可以监听具体的资源变化信息,并通过采集器管理服务进行下发和调度。采集器接入服务还可以提供初始化、销毁、执行一次性计划、获取任务等接口。
计划构建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巡检计划信息;调用任务管理部分构建巡检任务,获得任务列表;构建有进度的任务队列;构建周期计划的重置周期;或,构建无进度的一次性计划队列。其中,DefaultManagerService类负载计划下发即下发计划信息、获取注册实例,Scheduler类负责具体的调度管理,构建计划周期,内部维护资源队列、构建任务,TaskProducer负责根据计划的频率等入队处理,等待采集器来拉取任务,具体来说,TaskProducer可以构建任务队列,生成任务。计划任务管理部分负责管理计划任务服务的生命周期,负责具体的任务分配,管理分配策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巡检出结果后,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对采集器巡检得到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指标信息进行上报,采集器接入服务对巡检结果进行上报的流程可以如图24所示,采集器将巡检结果上报至采集器接入服务PAS后,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统计结果并进行统一转发处理。例如,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通过支持ACTIVI MQ/KAFKA的消息中间件进行上报,例如,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将结果转发推送至ACTIVI MQ/KAFKA,ACTIVIMQ/KAFKA可以返回推送成功信息至PAS。PAS还可以将结果图片存储到对象存储服务MINIO中。MINIO可以返回存储成功消息至PAS,进而,PAS可以返回存储成功消息至采集器。
采集器接入服务转发时还可以统计最近1小时任务执行的成功数和失败数。采集器上报的巡检结果的格式可以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984085400000251
举例来说,消息队列命名规则可以为:上报到消息队列的结果,统一使用topic形式。结果集根据资源类型与能力标识进行分类,不同的业务应用消费结果时,监听相关topic即可。采集结果的消息队列命名的统一配置规则为:“paf.paf-pas.topic.”作为默认前缀,再追加资源类型标识+"_"+指标的能力标识;例如:采集监控点的基本信息的队列为:paf.paf-pas.topic.camera_baseInfo。kafka命名规则可以为:推送到kafka的数据,使用同一个topic,固定名称为“hik.hosp.ham.indictor.v2”。
为了对采集器的执行状态进行监控,采集器管理模块中的采集器接入服务还可以获取采集器对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执行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当前的任务执行数、待执行数以及采集器的执行效率等。例如,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定时获取各个采集器的执行状态信息,时间间隔可以为30秒,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基于采集器获取的执行状态信息确定采集器当前的任务总数、任务成功数、任务失败数、任务执行进度以及任务执行平均速率,其中,计算方法可以分别为:采集器任务总数:采集器当前批次取到的任务数量;任务成功数:当前批次任务执行结果成功数量;任务失败数:当前批次任务执行结果失败数量;任务执行进度:(当前批次任务执行结果成功数+当前批次任务执行结果失败数)/采集器任务总数;任务执行平均速率:(当前批次任务执行结果成功数+当前批次任务执行结果失败数)/(最后一次任务执行完毕时间-任务到达时间)。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对采集器接入服务进行管理,以及通过采集器接入服务对采集器进行管理,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下发巡检任务至采集器,获取采集器对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并获取采集器采集的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从而可以对采集器的执行状态进行监控,此外,在该采集器的生命周期内,采集器接入服务还可以对采集器进行管理,生成巡检任务并上报获取的指标信息,对巡检任务及资源进行管理,并对采集器接入服务进行数据监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与采集器建立长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采集器与采集器管理模块中的采集器接入服务的任务获取接口保持连接,但在采集器高频率地执行巡检任务的过程中,该连接方式可能不能满足及时响应的要求,并且频繁地调用,例如使用http请求对采集器进行控制,还会引起资源较多消耗。因此可以在采集器接入服务与采集器之间建立长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与采集器接入服务仍然使用http协议请求,同时在采集器接入服务与采集器之间建立起长连接,例如,长连接的建立流程可以如图25所示,其中,采集器作为客户端主动发起websocket连接请求,websocket是类似Socket的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长连接通讯模式,长连接建立后,采集器与采集器接入服务同时保持长连接的协议。采集器可以向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心跳检测信息,例如,可以循环进行心跳定时每15s发送一次,以进行心跳保活,采集器还可以获取巡检任务,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下发任务至采集器,从而保持住了双向的通信流程,采集器既能主动到采集器接入服务拉取任务,采集器接入服务也可以下发任务到采集器。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与采集器建立长连接。从而采集器既能主动到采集器接入服务拉取任务,采集器接入服务也可以下发任务到采集器。节省了频繁建立连接的时间,从而节省了系统资源,提升了巡检性能。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可以包括描述文件、配置文件、脚本文件以及至少一个可执行程序。其中,描述文件至少用于描述采集器的标识、采集器对应的资源类型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配置文件用于描述采集器的配置参数。脚本文件用于维护采集器的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采集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执行程序,用于采集特定数据,采集器还可以包括标识、描述文件、配置文件、脚本文件以及多语言文件等,例如,一种采集器的构成框图可以如图26所示,包括采集器程序A、采集器程序B、采集器描述文件、多语言翻译文件、采集器配置文件、更新日志文件、程序校验文件、描述校验文件、资源包描述文件、脚本文件等。采集器的目录构成可以如图27所示,其中,该采集器中各个目录以及各个文件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984085400000271
Figure BDA0003984085400000281
举例来说,采集器描述文件可以为一个xml文件,采集器描述文件可以定义采集器的标识、采集器版本、采集器对应的资源类型、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采集器的标识可以由采集器管理模块进行统一管理,在整个系统中每个采集器的标识是唯一的。资源类型与采集器管理模块所定义的类型保持统一,采集器可采集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可以由采集器管理模块统一管理。采集器描述文件可以命名为probe.xml,存放于$(root)/META-INF目录中,其中$(root)标识采集器的根目录。
例如,多语言翻译文件可以存放在language目录对应的语言标识目录下,固定命名为translate.properties,该文件中的内容以key=value的形式保存,所有采集器中涉及到的需要在界面上展示的字符均可以在此文件中进行描述。每种采集器默认支持中英文,即采集器的成果物种必须包含中英文翻译文件。具体的使用场景中,采集器可采集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可以表示为采集器能力:
probe.采集器标识.name:表示采集器的名称;
probe.采集器标识.describe:表示采集器的描述;
具体能力.name:表示采集器能力的名称;
具体能力.具体指标.name:表示采集器的指标名称;
资源类型编码.name:表示采集器支持的资源类型名称;
具体协议.name:表示采集器采集协议的名称;
具体能力.配置指标.name:表示采集器能力配置项的名称;
具体能力.配置指标.describe:表示采集器能力配置项的描述;
采集器标识.config.配置指标.name:表示配置文件中的采集器配置项的名称;
采集器标识.config.配置指标.describe:表示配置文件中的采集器配置项的描述。
又例如,更新日志文件可以存放于language目录各个语言表示目录下,用于针对不同语言描述的采集器更新日志内容,更新内容包括如下内容:新增特性;优化改进;修正缺陷;废除特性;遗留问题;其他说明。程序校验文件用于保存bin目录下的采集器可执行程序的MD5值,用于在安装及运行过程中校验文件是否被修改,文件名称为program_checksum.xml,存放于META-INF目录下。描述校验文件用于保存META-INF目录下所有描述文件的MD5值,用于在安装及运行时校验描述文件是否被修改,文件名称为file_checksum.xml,存放于META-INF目录下。采集器资源包描述文件可以为:在统一软件技术架构的设计下,采集器以资源包的形式存在,采集器资源包描述文件为符合资源包的描述规范的描述文件。
采集器的配置文件指用来描述采集器的配置项的文件,例如,端口,采集参数等的配置,通过该配置文件的描述,可以在采集器管理服务上对各个采集器配置项进行修改,用以改变采集器的行为。举例来说,配置文件中的key标识该配置项,在整个采集器的配置项中是唯一的;type为该配置项的类型,可以包括int,float,string;default表示该配置项的默认值;readonly表示该配置项是否只读,true表示只读,在采集器管理服务上仅仅展示,false表示可修改,可通过采集器管理服务上的采集器配置修改进行配置项修改。reboot表示对该配置项进行配置后是否需要重启采集器。如果需要重启采集器,采集器管理模块修改完配置项目后重启采集器,如果标识不需要重启,则配置项改动后采集器管理模块下发配置项改变的通知到采集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用于通过配置文件对采集器进行配置,对采集器进行配置可以包括对采集器的参数进行配置和对采集器的运行进行配置。部分采集器需要在运行期动态调整其参数,例如采集器需要监听的端口,或者一些调优参数等,对采集器的参数进行配置的流程可以如图28所示,其中,用户可以修改配置文件,采集器管理服务通过采集器中的参数配置描述动态生成配置页面,当用户进行参数修改并保存后,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保存配置信息,将修改后的配置信息写入采集器的配置文件中,并通知采集器参数存在变更,采集器重新加载配置文件,并应用修改后的配置信息。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向用户反馈配置变更结果。
用户在采集器管理服务上对各个采集器配置项进行修改,可以改变采集器的运行期间的行为。对采集器的运行进行配置的流程可以如图29所示,用户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管理页面向PMS获取采集器的可配置项,PMS可以从缓存采集器模型中获取采集器的可配置项,并向用户管理页面返回可配置项,进而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管理页面下发配置请求至PMS,PMS将配置请求下发至PAS中,PAS可以从缓存中获取采集器实例,并检验采集器状态,如果采集器正在运行,PAS可以停止该采集器,并更新配置信息,进而重新启动该采集器,从而完成采集器的配置项的修改。PAS可以向DB数据库发送更新指令,DB在更新该采集器相关数据后可以发送更新成功信息至PAS,PAS可以向PMS发送配置下发成功信息,进而,PMS可以向用户管理页面发送配置下发成功信息。
采集器的用户管理页面可以包含采集器的配置页面,具体能够配置的内容由采集器在配置文件中描述,采集器管理服务加载时根据配置信息动态表单形式展示,采集器管理服务支持的配置项可以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984085400000301
采集器可以用于基于脚本文件运行,通过执行可执行程序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采集器的脚本文件用于安装、卸载、启动、停止采集器,例如,采集器的脚本文件可以位于$(root)/script目录中,其中$(root)表示采集器的根目录。采集器的脚本文件windows下分别命名为install.bat,uninstall.bat,start.bat,stop.bat,linux下分别命名为install.sh,uninstall.sh,start.sh,stop.s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调用安装脚本进行采集器安装的流程可以如图30所示,其中,安装代理可以在安装脚本中(install.bat/install.sh)执行在脚本启动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例如,在linux下需要配置防火墙策略时,就需要在install.sh脚本中编写相应的防火墙配置代码。同时安装脚本和卸载脚本由核心服务中的安装部署代理(agent)调用执行。采集器安装时,安装代理可以解压采集器资源包,进而调用安装脚本执行安装任务,以安装采集器。
同理,基于脚本文件的采集器的启动及停止流程可以如图31所示,启动脚本(start.bat/start.sh)和停止脚本(stop.bat/stop.sh)由采集器管理服务启动和停止,在调用采集器的启动脚本之后,如果该脚本需要启动采集器,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让采集器处于运行状态,并向采集器管理服务循环发送心跳,例如,可以定时每10s发送一次心跳。需要停止采集器时,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调用停止脚本(stop.bat/stop.sh)停止采集器。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器包括描述文件、配置文件、脚本文件以及至少一个可执行程序。描述文件至少可以用于描述采集器的标识、采集器对应的资源类型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配置文件可以用于描述采集器的配置参数,脚本文件可以用于维护采集器的运行。通过配置文件,采集器管理服务可以用于对采集器进行配置,采集器具体可以用于基于脚本文件运行,通过执行可执行程序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和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通过进程隔离方式进行隔离,并通过多个独立进程运行。采集器包括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直接交互的采集代码,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可以构建预设采集器模型,进而得到对应的采集器,也即采集器是将采集组件中经常变化的部分进行独立得到的。
采集器与采集器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而采集器管理模块是在采集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管理各个独立采集器的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进程隔离方式将采集器和采集器管理模块进行隔离,并通过多个独立进程运行采集器和采集器管理模块,也可以将不同的采集器之间进行隔离,从而可以对已开发好的采集器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器和采集器管理模块通过进程隔离方式进行隔离,通过多个独立进程运行。对于多厂商、多协议的异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相互隔离,某个厂商的协议或设备出现问题,异常不会蔓延,其它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能够正常感知,从而可以对已开发好的采集器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基于预设采集器开发库开发得到,上述预设采集器开发库封装有采集器的各功能对应的通用开发逻辑。在采集器开发的过程中,采集器开发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接入协议、资源类型、待采集指标来区分不同的采集器,采集器管理模块对应的待采集指标表示不同类别的指标采集项,例如,状态能力、录像连续性能力、视频质量能力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新协议物联网设备接入时,可以开发新的采集器进行接入。已有协议物联网设备接入时,新的待采集指标可以开发新的采集器接入。基于上述基本原则开发采集器的流程图可以如图32所示,其中,采集器管理模块中的新能力表示不同类别的指标采集项。其中,基于基本原则开发采集器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当新设备接入时,分析该设备特性及接入指标项;
当新设备接入时,可以获取该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
步骤2:判断已有协议是否已有能力接入,如果是,更新采集器支持的设备型号列表,新设备接入完成;
判断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是否为新协议,如果不是新协议,说明可以存在已有采集器可以对该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进行巡检,所以可以继续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与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相同的已有采集器是否能够采集该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如果能够采集该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则可以建立该已有采集器与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该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型号加入该已有采集器的设备型号列表。
例如,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为协议P,资源类型为摄像机,待采集指标为图像亮度,协议P并不是新协议,那么可以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也为协议P的已有采集器中,是否存在能够采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亮度的采集器,如果采集器Q可以采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亮度,则可以将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型号接入采集器Q的设备型号列表,以构建该已有采集器与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步骤3:如果否,判断是否为新协议接入,如果是,开发对应协议采集器进行设备接入,设备接入完成;
步骤4:如果否,判断是否为新能力接入,如果是,开发该能力的采集器进行设备接入,设备接入完成。
如果已有采集器不能采集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或者,如果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是新协议,说明已有采集器均无法对该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进行巡检,那么可以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并建立新的采集器与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其中,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
例如,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为协议P,资源类型为摄像机,待采集指标为图像亮度,协议P是新协议,或者,协议P不是新协议,但是对应的接入协议也为协议P的已有采集器中,不存在能够采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亮度的采集器,那么可以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其中,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协议P、摄像机以及待像亮度。
基于上述采集器开发的基本原则,可以得到采集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多进程:即通过进程隔离的方式将采集器管理模块和采集器,以及不同的采集器之间进行隔离,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模型化描述:即通过对采集器进行描述,实现统一的管理,以及开发态和运行态的可扩展性。因此,基于封装有采集器的各功能对应的通用开发逻辑的预设采集器开发库进行采集器开发是一种稳定且高效的开发方式。可以避免了不同开发者随意开发或修改采集器的代码,从而影响原本代码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整个巡检系统变得逐渐不稳定,影响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感知质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预设采集器开发库为采集器SDK(Software 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核心依赖库,预设采集器开发库可以封装心跳、获取巡检任务、上报巡检结果和服务查询接口等功能的开发逻辑。SDK可以支持java和c++两种语言,以java采集器开发为例,采集器开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开发paf-probe-example,即一个使用maven进行依赖管理的SpringBoot工程,Pom.xml中依赖paf-probe-core。
第二步,程序入口为PafProbeApplication.java,需要在类上加入@Import(ProbeConfig.class)引入采集器核心配置类,其中Pas和Probe两个Bean可以在自定义采集器中注入使用,其他Bean不建议使用。
第三步,引入ProbeConfig.class,即拥有了采集器通用能力发送心跳,包括拉取巡检任务,上报结果等能力,采集器的特殊业务需要实现TaskProcessor,并基于配置注入的方式进行注入。需要注意的是,这个Bean的名称应该与当前采集器的对应能力保持一致。
第四步,完成业务开发后,可以在IDE中进行调试。
第五步,封装采集器模型文件。如:META-INF/probe.xml。
第六步,打包,使用maven的package目标打包解压即可得到采集器资源包。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预设采集器开发库开发得到采集器,预设采集器开发库封装有采集器的各功能对应的通用开发逻辑。通过将采集器的开发标准化,提供了标准的接口及开发方法,还具备开放开发采集器的能力,统一了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感知采集的集成语义,确保非侵入式开发以及运维系统的静态稳定,帮助开发者快速完成新物联网设备以及新指标的扩展,助力运维系统能够快速覆盖多而杂的海量待采集物联网设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巡检方式除了周期性轮巡,还可以包括物联网设备主动上报指标信息及告警消息,并且在采集器采集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时,根据物联网设备接入的不同接入协议,采集器可以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
例如,接入协议为SDK协议,采集器可以直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采集指标信息,基于SDK协议的物联网设备主动上报指标信息的流程可以如图33所示,其中,上报指标信息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采集器通过SDK协议与物联网设备建立起长连接;
步骤2:部分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SDK协议进行报警布防及状态订阅;
步骤3:报警布防或者状态订阅成功后,物联网设备可以返回ok消息即操作成功消息至采集器,物联网设备状态变化或者产生告警,则通过SDK协议主动发送消息通知到采集器,即可以发送实时状态、告警通知至采集器;
步骤4:采集器接收到消息后,组装指标信息等上报报文,即组装状态上报报文;
步骤5:采集器调用采集器接入服务的状态上报接口上报状态,即上报指标信息变化及告警信息。
又例如,接入协议为主动注册的协议,包括国标、ehome等,此时物联网设备一般只注册到一个地址,采集器可以通过调用采集器管理模块及其相关驱动的接口实现采集指标信息,基于主动注册的协议的物联网设备主动上报指标信息的流程可以如图34所示,其中,由于物联网设备一般只能注册到一个接入组件中,可以由设备接入组件承接该功能,因此,主动协议物联网设备更多是监听物联网设备设备的设备状态事件或者告警事件,完成主动上报消息的及时维护,上报指标信息的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采集器管理模块提供组件寻址的能力,采集器寻址事件服务时,采集器可以调用采集器接入服务获取组件的接口,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到核心服务进行寻址并返回数据;
采集器可以发送获取时间服务地址请求至采集器接入服务,采集器接入服务向核心服务发送寻址时间服务请求,核心服务进而返回事件服务地址至采集器接入服务,采集器接入服务返回事件服务地址至采集器。
步骤2:寻址成功后,采集器可以向事件服务发起设备状态事件及告警事件的订阅;即向事件服务发送订阅设备时间指令。
步骤3:事件服务根据订阅及设备管理模块发布的事件内容,将事件推送到MQ;
步骤4:采集器监听到MQ中消息变化,可以消费设备状态变化事件或者告警事件,同时组装成状态报文,调用采集器接入服务状态上报接口上报状态,以使采集器接入服务消费设备事件,也就是对采集结果进行处理。采集器接入服务获取采集器上报状态后,还可以返回ok消息至采集器,以告知采集器信息接收成功。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的不同通信协议,采集器可以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对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进行采集,待采集物联网设备还可以主动上报指标信息及告警消息,从而在弱网环境下,采用设备上报机制,可以减少轮询的次数,缓解环境网络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方法,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35所示,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方法,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中的采集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运维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S3501,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
其中,所述巡检计划为所述运维平台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并下发的针对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所述巡检计划与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
S3502,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其中,所述通信连接为基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
S3503,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巡检方法中,采集器可以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进而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由于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所以采集器可以按照巡检计划,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而无需部署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上,也就不必占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资源,从而不依赖物联网设备主机资源即可进行物联网设备巡检,提高了安全性,并减少了资源浪费。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采集器管理模块;
上述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的步骤,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
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从所述运维平台获取的所述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
基于与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相应的,上述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的步骤,可以包括: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以使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将所述指标信息上报至所述运维平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包括采集器管理服务和采集器接入服务,上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可以连接有上述采集器;
上述获取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的步骤,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
其中,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与所述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的。
相应的,上述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的步骤,可以包括: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上报对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使得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在所述执行状态信息标识所述采集器发生异常时,调度所述巡检任务至其他采集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的构建方式,可以包括:
获取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
判断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是否为新协议;
如果不是新协议,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相同的已有采集器是否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
如果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建立所述已有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如果不能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或者,
如果是新协议,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并建立所述新的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装置,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装置进行介绍。
如图36所示,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装置,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中的采集器,所述系统还包括运维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巡检计划接收模块3601,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
其中,所述巡检计划为所述运维平台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并下发的针对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所述巡检计划与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
指标信息获取模块3602,用于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其中,所述通信连接为基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
指标信息上报模块3603,用于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装置中,采集器可以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进而上报指标信息至运维平台。由于巡检计划与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所以采集器可以按照巡检计划,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通信连接,获取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而无需部署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上,也就不必占用物联网设备的主机资源,从而不依赖物联网设备主机资源即可进行物联网设备巡检,提高了安全性,并减少了资源浪费。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采集器管理模块;
上述指标信息获取模块3602可以包括:
巡检任务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
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从所述运维平台获取的所述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
巡检任务执行单元,用于基于与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上述指标信息上报模块3603可以包括:
指标信息上报单元,用于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以使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将所述指标信息上报至所述运维平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可以包括采集器管理服务和采集器接入服务,上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连接有上述采集器;
上述巡检任务执行单元可以包括:
巡检任务接收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
其中,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与所述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的。
上述指标信息上报单元包括:
指标信息发送子单元,用于发送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状态信息上报模块,用于上报对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使得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在所述执行状态信息标识所述采集器发生异常时,调度所述巡检任务至其他采集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采集器采集器的构建方式,可以包括:
获取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
判断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是否为新协议;
如果不是新协议,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相同的已有采集器是否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
如果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建立所述已有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如果不能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或者,
如果是新协议,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并建立所述新的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系统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采集器和运维平台,其中:
所述运维平台,用于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针对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并下发所述巡检计划;
所述采集器,用于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其中,所述巡检计划与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
所述采集器,还用于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其中,所述通信连接为基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器管理模块;
所述运维平台,用于下发所述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计划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其中,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
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所述巡检计划信息,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生成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并发送所述巡检任务以及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以及所述巡检任务,并基于与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并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
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指标信息上报至所述运维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包括采集器管理服务和采集器接入服务;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连接有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用于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所述巡检计划信息,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与所述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所述巡检计划信息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
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用于按照所述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巡检计划对应的采集器,生成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下发所述巡检任务以及所述资源信息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还用于获取所述采集器采集的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还用于获取所述采集器对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并发送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
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还用于获取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并在所述执行状态信息标识所述采集器发生异常时,调度所述巡检任务至其他采集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的构建方式,包括:
获取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
判断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是否为新协议;
如果不是新协议,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相同的已有采集器是否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
如果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建立所述已有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如果不能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或者,
如果是新协议,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并建立所述新的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
6.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中的采集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应的巡检计划,其中,所述巡检计划为所述运维平台基于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制定并下发的针对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巡检计划,所述巡检计划与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对应,所述采集器的采集能力基于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所述采集器可采集的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而确定;
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其中,所述通信连接为基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建立的;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采集器管理模块;
所述按照所接收的巡检计划,基于与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所述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其中,所述资源信息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从所述运维平台获取的所述运维平台连接的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待采集指标,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
基于与该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巡检任务所指示的待采集指标对应的指标信息;
所述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的步骤,包括: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以使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将所述指标信息上报至所述运维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包括采集器管理服务和采集器接入服务;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连接有所述采集器;
所述获取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的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其中,所述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按照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与巡检计划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的所述采集器对应的巡检任务,所述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信息和巡检任务为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与所述采集器的对应关系,发送至对应的采集器接入服务的;
所述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模块的步骤,包括:
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上报所述指标信息至所述运维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上报对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以使所述采集器接入服务发送所述巡检任务的执行状态信息至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使得所述采集器管理服务在所述执行状态信息标识所述采集器发生异常时,调度所述巡检任务至其他采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的构建方式,包括:
获取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类型、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以及待采集指标;
判断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接入所述运维平台的接入协议是否为新协议;
如果不是新协议,判断对应的接入协议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相同的已有采集器是否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
如果能够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建立所述已有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
如果不能采集所述资源类型对应的待采集指标,或者,
如果是新协议,基于预设采集器模型构建新的采集器,并建立所述新的采集器与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预设采集器模型包括所述新增待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协议、资源类型以及待采集指标。
CN202211559663.8A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Pending CN1159417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9663.8A CN115941739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9663.8A CN115941739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1739A true CN115941739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55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9663.8A Pending CN115941739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17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8575A (zh) * 2023-07-13 2023-08-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预设计划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8575A (zh) * 2023-07-13 2023-08-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预设计划的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9138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nd managing intelligent node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726672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vent logging in an information network
CN111930355B (zh) 一种web后端开发框架及其构建方法
CN110196731B (zh) 一种运维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03099410A (ja) 複数装置管理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4021078B (zh) 软件监控装置及方法
WO2020063550A1 (zh) 策略决策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策略决策单元及集群
US832691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contract discovery
CN111679888A (zh) 一种代理容器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1966465B (zh) 一种实时修改宿主机配置参数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WO2021057605A1 (zh)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6809B (zh) 分布式机器人集群网络管理框架及其实现方法
CN115941739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巡检系统及巡检方法
CN114168179A (zh) 微服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57132B (zh) 一种功能对象的创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EP402476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management domains
US79795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management data collection
CN115357198B (zh) 存储卷的挂载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44678B (zh) 多协议告警设备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11026413B (zh) 以需求为导向的复杂系统“拉取”模式部署系统及其方法
CN115102999A (zh) DevOps系统、服务提供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1176959B (zh) 跨域的应用服务器的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543491A (zh) 微服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553243A (zh) 远端侦错方法
CN116974857B (zh) 一种监控代理自动部署更新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