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7450A -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7450A
CN115937450A CN202211583369.0A CN202211583369A CN115937450A CN 115937450 A CN115937450 A CN 115937450A CN 202211583369 A CN202211583369 A CN 202211583369A CN 115937450 A CN115937450 A CN 115937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target
household
dimension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33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国锋
程明策
戴建祥
方奕
朱冰心
朱凯
单海洋
徐天初
钟逸聪
林金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e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e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e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e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33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7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7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7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基于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户型分隔线以及标记的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本申请便于实现在现有的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上对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直观的展示。

Description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居民房屋、办公楼等建筑物是城市基础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物的分层分户图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现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因此如何快速的对建筑物进行分层分户对于统计城市运营人口数量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建筑物分层分户常见的解决方案主要是对建筑物倾斜模型进行单体化,以此来实现能更好地进行浏览、查询、分析等功能。方案具体为:先收集建筑物倾斜模型对应的矢量户型图数据,包括楼宇房间的矢量轮廓数据及相应属性信息,所述属性信息包括高度信息;将矢量户型图数据导入空间数据库,采用空间数据库进行组织;记录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需要查询的位置点的经纬度及高度信息;根据该位置点的经纬度及高度信息,与空间数据库存储的矢量轮廓数据及相应高度信息进行空间匹配,找出对应的唯一的楼宇房间;提取所得唯一的楼宇房间相应矢量轮廓数据及相应属性信息,绘制该房间的三维空间轮廓,并且显示相应属性信息。
然而,上述方案只能使其中的楼宇房间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供用户进行浏览、查询,即,每个住户会单独成为一个模型,并不方便实现在现有的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上对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直观的展示。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实现在现有的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上对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直观的展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
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
基于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户型分隔线以及标记的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首先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然后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并对目标建筑构建户型分隔线,再标记目标建筑的层高点,最后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相较于常用的使建筑物每户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供用户进行浏览、查询的分层分户方法,本申请便于在现有的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上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从而方便实现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统一且直观的展示。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二维平面CAD图;
获取目标区域的建筑物数据,建筑物数据包括建筑物高度、各楼层高度、各户室高度以及墙面厚度等数据;
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基于二维平面CAD图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最后结合建筑物数据对三维模型行修正;
将修正之后的三维模型导入场景编辑器内,使用场景编辑器对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多次集成从而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场景编辑器能够对三维模型做半透明效果处理,在实施中,通过场景编辑器对三维模型中不同部分做出半透明效果处理能够明确各户室在楼层中的相对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之后还包括:
对于所得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的显示控制,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软件能够实现对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的多视角显示控制以及转动设置,从而更加便捷地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上对房屋进行分层分户。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勾画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包括:
获取用户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内标记的目标建筑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上的边缘点;
将获取的边缘点依次连接从而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出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进行校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选取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建筑后,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内标记目标建筑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的边缘点,计算机接收到该数据后将边缘点按照操作的时间顺序依次连接,从而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出目标建筑与地面交叉的外轮廓线。随后计算机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建筑的轮廓进行校正,能够使得轮廓的边缘更加准确。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目标建筑包括规则的建筑物和不规则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具体包括:
若所述目标建筑为规则的建筑物,则基于目标建筑中规则的户型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的目标建筑上画直线以建立户型分隔线;若所述目标建筑为不规则的建筑物,则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的目标建筑上进行画点描边以形成户型分隔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判断建筑物是否规则选取不同的方法形成户型分割线,能够更加合理地设置各条户型分割线的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的步骤中,
若楼层具有N层,则需要在竖向上标记N-1个层高点,相邻两个层高点之间的距离代表对应楼层的层高,最上面的层高点与楼顶之间的距离代表最顶层楼层的层高,最下面的层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代表最底层楼层的层高。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包括:
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最下面楼层的顶部位置标记第一个层高点,而后根据该层高点依次向上的方向每隔固定层高数值的距离自动标记一个层高点;其中,当总层数为m时,自动标记出的层高点的数量则为m-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最下面楼层的顶部位置标记第一个层高点,而后根据该层高点依次向上的方向每隔固定层高数值的距离自动标记一个层高点,从而完成目标建筑的层高点标记,提高层高点的标记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系统,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轮廓勾画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户型划分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
层高点标记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
分层分户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户型分隔线以及标记的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首先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然后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并对目标建筑构建户型分隔线,再标记目标建筑的层高点,最后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相较于常用的使建筑物每户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供用户进行浏览、查询的分层分户方法,本申请便于在现有的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上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从而方便实现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统一且直观的展示。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智能终端中的处理器可以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相关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从而方便实现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统一且直观的展示。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从而方便实现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统一且直观的展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首先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然后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并对目标建筑构建户型分隔线,再标记目标建筑的层高点,最后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相较于常用的使建筑物每户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供用户进行浏览、查询的分层分户方法,本申请便于在现有的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上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从而方便实现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统一且直观的展示;
2.用户选取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建筑后,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内标记目标建筑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的边缘点,计算机接收到该数据后将边缘点按照操作的时间顺序依次连接,从而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出目标建筑与地面交叉的外轮廓线。随后计算机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建筑的轮廓进行校正,能够使得轮廓的边缘更加准确;
3.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最下面楼层的顶部位置标记第一个层高点,而后根据该层高点依次向上的方向每隔固定层高数值的距离自动标记一个层高点,从而完成目标建筑的层高点标记,提高层高点的标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的举例示意图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的举例示意图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筑物分层分户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0、模型构建模块;20、轮廓勾画模块;30、户型划分模块;40、层高点标记模块;50、分层分户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参照图1,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这里的目标区域是指需要分层分户的地理位置范围,例如一个小区、一个街道、一个行政区等;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指的是目标区域内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形成的方式为:基于目标区域的二维平面CAD图以及建筑物数据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再使用城市三维场景构建器中的场景编辑器对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多次集成从而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具体的,首先可以通过传统测绘或者数字测量的方式获取目标区域的二维平面CAD图,随后获取目标区域的建筑物数据,建筑物数据包括建筑物高度、各楼层高度、各户室高度以及墙面厚度等数据,再使用三维建模软件例如Maya或者3ds Max,基于二维平面CAD图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最后结合建筑物数据对三维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对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修正。
将修正之后的三维模型导入场景编辑器内,场景编辑器是一个可以手动编辑三维建筑模型的软件,通过场景编辑器能够对三维模型做半透明效果处理。在实施中,首先将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分为三部分:建筑物模型、楼层模型以及户室模型,将建筑物模型和楼层模型做半透明效果处理,同时显示户室模型,从而能够明确该户室在楼层中的相对位置。最后使用场景编辑器对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多次集成从而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对于所得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的显示控制,可以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显示,例如worldwind开源软件。此外该软件还能够实现对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的多视角显示控制以及转动设置,从而更加便捷地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上对建筑物进行分层分户。
S200、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这里,用户的操作是指用户通过鼠标、键盘等工具对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进行画点或划线的操作。具体的,用户选取目标区域内的目标建筑后,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内标记目标建筑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的边缘点,若是目标建筑的某部分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为一条直线,则在该呈直线的边缘轮廓的两个端点处标记边缘点;若是目标建筑的某部分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为不规则线段,则在不规则线段内凸出或者凹陷的拐点以及端点处均进行边缘点的标记;若是目标建筑的某部分边缘轮廓为弧线或曲线,则在弧线或曲线上标记若干个边缘点。用户标记边缘点之后会形成边缘点的坐标数据,计算机接收到该数据后将边缘点按照操作的时间顺序依次连接,从而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出目标建筑与地面交叉的外轮廓线。随后再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建筑的轮廓进行校正,在实施中,采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建筑的轮廓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将检测出来的轮廓处非目标建筑的部分进行裁剪,相较于其他边缘检测算法,例如Sobel算子检测方法或者Laplacian算子法,Canny算子边缘检测算法对边缘的检测度更佳精准。
S300、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用户的操作同样是指用户通过鼠标、键盘等工具对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的操作。具体的,结合图2,若目标建筑为规则的建筑物,例如居民楼、办公楼等,则基于目标建筑中规则的户型在目标建筑上画直线以建立户型分隔线;结合图3,若是目标建筑为不规则的建筑物,例如四合院、独栋不规则房屋等,则在目标建筑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上进行画点描边以形成户型分隔线。
具体来说,若是目标建筑为规则的建筑物,用户在计算机上先将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调整至合适的角度,随后画户型分隔线。其中,户型分隔线可以为竖直的切割线,也可以为多个存在交叉的切割线,从而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户型,本申请实施例以竖直的切割线为例来进行说明:以图2所示的每层四户居民的居民楼为例,先画A1、A2两点,画完这两点后,计算机将A1和A2连线从而形成户型分隔线A1A2,以此类推,最终画出A1A2、BAB2、C1C2共三条户型分隔线。
当目标建筑是不规则的建筑时,则手动选取各个户型在水平面上的外轮廓线的轮廓点,此处轮廓点的选取方法与S200内的边缘点选取方法相同,即,若户型的外轮廓线为一条直线,则在该呈直线的外轮廓线的两个端点标记轮廓点;若户型的外轮廓线为不规则线段,则将不规则线段内凸出或者凹陷的拐点以及端点均进行边轮廓点的标记;若户型的外轮廓线为弧线或曲线,则在弧线或曲线上标记若干个轮廓点。以图3所示的独栋不规则房屋为例,先画D1-D21这21个轮廓点,计算机根据接收到轮廓点的坐标数据会将轮廓点按照操作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连接形成户型分隔线,分割线内行程的五块闭合区域即为划分出来的五个户型。
S400、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
这里所述的用户的操作是指用户通过鼠标、键盘等工具对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进行画点的操作。若楼层具有N层,则需要在竖向上标记N-1个层高点,相邻两个层高点之间的距离代表对应楼层的层高,最上面的层高点与楼顶之间的距离代表最顶层楼层的层高,最下面的层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代表最底层楼层的层高。结合图2来说,如果是一个15层的建筑,则至上而下标记如S1-S14所示的14个层高点即可。
可选的,为了提高层高点的标记效率,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最下面楼层的顶部位置标记第一个层高点,而后根据该层高点依次向上的方向每隔固定层高数值的距离自动标记一个层高点,从而完成目标建筑的层高点标记。这里与上面所述的手动标记层高点一样,也是根据目标建筑的总层数决定标记的层高点的数量,当总层数为m时,基于手动标记第一个层高点来自动标记出的层高点的数量则为m-2。
需要注意的是,S200、S300以及S400的执行顺序并不是固定的,三者之间的执行顺序可任意调换。以下以S200、S300、S400这个执行顺序进行最终分层分户的说明。
S500、基于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户型分隔线以及标记的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
在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建立之后,由于外轮廓线也是若干坐标点的集合,所以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可以基于外轮廓线查找到位于外轮廓线内的目标建筑对应的模型并选中,以作为后续裁剪的对象。而后基于户型分隔线以及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进行区域的划分从而完成目标建筑的分层分户。
具体的,结合图2,先将所画的户型分隔线在X轴方向进行拉升,以形成一个矩形,但是为了避免裁剪掉太多面积而影响最终分层分户的显示效果,户型分隔线在X轴方向拉升的距离不能超过10cm;然后基于拉伸后的矩形沿Y轴方向进行裁剪,处于该矩形范围内的模型均会被裁剪掉,最后得到若干个竖向条状模型。所标记的层高点S1-S14均会先沿Y轴方向进行延伸形成线段,而后将形成的线段再沿Z轴方向延伸不超过10cm形成矩形,最后基于该矩形沿X轴方向进行裁剪,即可将若干个竖向条状模型再次裁剪形成多个与每户一一对应的块状模型,实现区域的划分。
区域划分完成后,会自动在每个区域生成门牌号,如图2中的101、102、103等,每一门牌号都可以进行手动修改,并且划分的每个区域都可以设置为不同颜色,以便于更加直观地对目标建筑的各户进行数据统计。另外,还能够对划分的区域进行合并,例如楼房中的复式结构;需要对两个相邻的区域进行合并时,只需要将这两个区域的门牌号设置成一样即可,若将不是相邻的区域的门牌号设置成一样则报错。其中,两个相邻的区域合并后会变成一个大的区域并只显示一种颜色,旁边的门牌号显示也只显示一个。
本申请首先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然后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并对目标建筑构建户型分隔线,再标记目标建筑的层高点,最后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相较于常用的使建筑物每户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供用户进行浏览、查询的分层分户方法,本申请便于在现有的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上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从而方便实现对目标区域内所有建筑物的户数以及每户所占的区域进行统一且直观的展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系统。参照图4,建筑物分层分户的系统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轮廓勾画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户型划分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
层高点标记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
分层分户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户型分隔线以及标记的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
其中,模型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二维平面CAD图;获取目标区域的建筑物数据,建筑物数据包括建筑物高度、各楼层高度、各户室高度以及墙面厚度等数据;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基于二维平面CAD图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最后结合建筑物数据对三维模型行修正;将修正之后的三维模型导入场景编辑器内,使用场景编辑器对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多次集成从而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所述模型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之后,对于所得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进行显示控制,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显示。
所述轮廓勾画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内标记的目标建筑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上的边缘点;将获取的边缘点依次连接从而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出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进行校正。
所述目标建筑包括规则的建筑物和不规则的建筑物;所述户型划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目标建筑为规则的建筑物,则基于目标建筑中规则的户型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的目标建筑上画直线以建立户型分隔线;若所述目标建筑为不规则的建筑物,则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的目标建筑上进行画点描边以形成户型分隔线。
所述层高点标记模块在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时,若楼层具有N层,则需要在竖向上标记N-1个层高点,相邻两个层高点之间的距离代表对应楼层的层高,最上面的层高点与楼顶之间的距离代表最顶层楼层的层高,最下面的层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代表最底层楼层的层高。
可选的,所述层高点标记模块还可以用于: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最下面楼层的顶部位置标记第一个层高点,而后根据该层高点依次向上的方向每隔固定层高数值的距离自动标记一个层高点;其中,当总层数为m时,自动标记出的层高点的数量则为m-2。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的步骤。此处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化,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
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
基于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户型分隔线以及标记的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二维平面CAD图;
获取目标区域的建筑物数据,建筑物数据包括建筑物高度、各楼层高度、各户室高度以及墙面厚度等数据;
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基于二维平面CAD图构建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最后结合建筑物数据对三维模型行修正;
将修正之后的三维模型导入场景编辑器内,使用场景编辑器对目标区域的三维模型进行多次集成从而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之后还包括:
对于所得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的显示控制,通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勾画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包括:
获取用户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内标记的目标建筑边缘轮廓与地面交叉所形成线条上的边缘点;
将获取的边缘点依次连接从而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出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采用边缘检测算法对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进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建筑包括规则的建筑物和不规则的建筑物;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具体包括:
若所述目标建筑为规则的建筑物,则基于目标建筑中规则的户型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的目标建筑上画直线以建立户型分隔线;若所述目标建筑为不规则的建筑物,则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的目标建筑上进行画点描边以形成户型分隔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的步骤中,
若楼层具有N层,则需要在竖向上标记N-1个层高点,相邻两个层高点之间的距离代表对应楼层的层高,最上面的层高点与楼顶之间的距离代表最顶层楼层的层高,最下面的层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代表最底层楼层的层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包括:
在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最下面楼层的顶部位置标记第一个层高点,而后根据该层高点依次向上的方向每隔固定层高数值的距离自动标记一个层高点;其中,当总层数为m时,自动标记出的层高点的数量则为m-2。
8.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
轮廓勾画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勾画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
户型划分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构建用于划分目标建筑的户型的户型分隔线;
层高点标记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操作在目标区域的三维建筑分层分户模型中对目标建筑标记层高点;
分层分户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建筑的外轮廓线、户型分隔线以及标记的层高点采用多边形裁剪算法对目标建筑进行分层分户。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
CN202211583369.0A 2022-12-10 2022-12-10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37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3369.0A CN115937450A (zh) 2022-12-10 2022-12-10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3369.0A CN115937450A (zh) 2022-12-10 2022-12-10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7450A true CN115937450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70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3369.0A Pending CN115937450A (zh) 2022-12-10 2022-12-10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74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0162A (zh) * 2023-07-13 2023-08-11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房屋三维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75095A (zh) * 2023-10-11 2024-01-30 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景三维建筑的分层分户建模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0162A (zh) * 2023-07-13 2023-08-11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房屋三维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80162B (zh) * 2023-07-13 2023-09-15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房屋三维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75095A (zh) * 2023-10-11 2024-01-30 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景三维建筑的分层分户建模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37450A (zh) 建筑物分层分户的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36319B (zh) 城市室内三维语义模型的异形排列矩阵构建方法及其系统
US5448696A (en) Map information system capable of displaying layout information
CN110874391A (zh) 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立体网格模型的数据融合与展示方法
CN112287138B (zh) 一种城市信息模型的组织调度方法、装置和设备
KR101465487B1 (ko) 건물의 외피객체를 추출하는 bim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CN114612488A (zh) 建筑物单体化信息提取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765567A (zh) 一种用于构建城市设计数字化沙盘的系统
CN109118588B (zh) 一种基于块分解的彩色lod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CN112700531B (zh) 一种融合矢量户型图的建筑物倾斜模型分层分户显示方法
CN110083720B (zh) 实景语义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0660125B (zh) 用于电力配网系统的三维建模装置
CN115393583B (zh) 对墙体进行人工智能语义分割的方法
CN115937461B (zh) 多源融合模型构建及纹理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09064482B (zh) 一种三维倾斜摄影场景中自动获取房屋轮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87007B (zh) 一种基于lod技术的立体网格图生成方法
CN111161413A (zh) 一种基于gis的三维虚拟机场平台的构建方法
Zhang et al. A geometry and texture coupled flexible generalization of urban building models
CN116310188B (zh) 基于实例分割及建筑重构的虚拟城市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205484B (zh) 历史文化街区的三维空间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103982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5311396A (zh) 一种超高建筑物屋顶轮廓线的自动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4359506A (zh) 一种户型对比及解析户型对比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10973A (zh) 三维地图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7197390B (zh) 三维建筑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