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3601A -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3601A
CN115933601A CN202211633466.6A CN202211633466A CN115933601A CN 115933601 A CN115933601 A CN 115933601A CN 202211633466 A CN202211633466 A CN 202211633466A CN 115933601 A CN115933601 A CN 115933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temperature
liquid cooling
cooling plate
thermal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34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胜
赵壮
周琳琳
翟旭亮
孟祥宇
王明
王文健
阎超
裴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6334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36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3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3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其中,该测试装置包括台架模块,台架模块包括台架箱体,台架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采样信号以及将采样信号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本发明解决了在设计方案完成样件试制后,对动力电池总成进行热管理测试,影响电池系统及整车开发周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的测试是针对设计方案的指标达成情况的测试,此测试需要在动力电池总成设计方案完成样件试制后进行对应的测试,上述测试方法的弊端是在进行动力电池系统方案设计之初无法确认此设计方案是否可达成设计指标要求,存在设计方案试制完成后测试结果不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风险,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开发周期及开发费用造成浪费,进而影响电池系统及整车的开发周期。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以至少解决在设计方案完成样件试制后,对动力电池总成进行热管理测试,影响电池系统及整车开发周期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包括:台架模块,台架模块包括台架箱体,台架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采集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采样信号以及将采样信号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
进一步地,台架模块还包括:充放电单元,充放电单元设于台架箱体的外部,充放电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温度调节单元,温度调节单元设于台架箱体的外部,温度调节单元用于与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接;流量调节单元,流量调节单元设于台架箱体的外部,流量调节单元用于与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接。
进一步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电流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温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导热介质单元以及液冷板单元接触连接;流速采集单元,流速采集单元用于与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通;时间采集单元,时间采集单元用于记录电池单体单元的测试时长。
进一步地,台架箱体的内形成密闭腔室,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位于密闭腔室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根据上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包括以下步骤:在预设环境温度下,对电池单体单元进行充放电,并对液冷板单元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流量进行调节;采集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以及运行时长;根据运行温度以及运行时长,确定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包括:在第一环境温度下,将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与预设温升速率进行对比,在确定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大于预设温升速率的情况下,获得电池单体单元的加热效果合格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包括:在第二环境温度下,将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与温度限值进行对比,在确定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小于温度限值的情况下,获得电池单体单元的冷却效果合格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还包括:在运行温度或者温升速率未达成预设指标的情况下,将导热介质单元的材料类型、液冷板单元的材料类型以及液冷板单元内部的冷却介质的材料类型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换调整后,继续进行测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根据上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根据上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台架模块用于容纳单体电池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以模拟动力电池系统;在对单体电池单元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对电池单体单元的各参数进行采集,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电池单体单元的各参数是否满足设计指标。通过上述的测试装置,在动力电池系统试制之前,就可以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可以达成设计指标要求,避免影响动力电池系统及整车的开发周期以及开发费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图1是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测试装置包括:台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具体地,台架模块包括台架箱体,台架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采集模块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采样信号以及将采样信号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台架模块用于容纳单体电池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以模拟动力电池系统。在对单体电池单元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对电池单体单元的各参数进行采集,并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判断电池单体单元的各参数是否满足设计指标。通过上述的测试装置,在动力电池系统试制之前,就可以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可以达成设计指标要求,避免影响动力电池系统及整车的开发周期以及开发费用。
进一步地,台架模块还包括:充放电单元、温度调节单元以及流量调节单元。充放电单元设于台架箱体的外部,充放电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具体地,充放电单元通过高压连接单元与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温度调节单元设于台架箱体的外部,温度调节单元用于与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接,以通过调节液冷板单元的温度来对电池单体单元进行升温和降温。流量调节单元设于台架箱体的外部,流量调节单元用于与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接,以调节液冷回路内冷却介质的流通速度,来进一步调节液冷板单元的温度。
进一步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单元、电流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流速采集单元以及时间采集单元。电压采集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电流采集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温度采集单元用于与电池单体单元、导热介质单元以及液冷板单元接触连接,流速采集单元用于与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通,时间采集单元用于记录电池单体单元的测试时长。动力电池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运行温度过高时,通过采集电流以及电压,以控制电池单体的充放电功率,以确保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以及使用寿命。具体的,电压采集单元与电压采集单元的正负极连接,电流采集单元与高压连接单元连接,流速采集单元置于液冷板单元进出水口位置。
其中,台架箱体的内形成密闭腔室,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位于密闭腔室内。为确保测试结果与动力电池系统设计方案实际试验结果等效,电池单体单元、导热介质单元和液冷板单元三者的布置关系、密闭腔室的容积以及密闭腔室的保温性要求均与动力电池系统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密闭腔室的气密性要求与实际开发的动力电池系统的气密性要求一致。液冷板单元可按照设计方案需求布置于电池单体单元的六个面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导热介质单元布置于液冷板单元与电池单体单元连接面位置,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的布置数量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灵活调整。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实现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处理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微处理器(MCU)、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张量处理器(TPU)、人工智能(AI)类型处理器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除此之外,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输入输出设备108以及显示器11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描述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上述结构描述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显示器110可以是触摸屏式的液晶显示器(LCD)。该液晶显示器可使得用户能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进行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触敏表面上的手指接触和/或手势来与GUI进行人机交互,此处的人机交互功能可选的包括如下交互:创建网页、绘图、文字处理、制作电子文档、游戏、视频会议、即时通信、收发电子邮件、通话界面、播放数字视频、播放数字音乐和/或网络浏览等用于执行上述人机交互功能的可执行指令被配置/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可读存储介质中。
图2是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利用实施例1中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在预设环境温度下,对电池单体单元进行充放电,并对液冷板单元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流量进行调节。
步骤S2:采集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以及运行时长。
步骤S3:根据运行温度以及运行时长,确定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
步骤S4: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对热管理系统的冷却效果以及加热效果的测试。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包括:在第一环境温度下,将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与预设温升速率进行对比,在确定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大于预设温升速率的情况下,获得电池单体单元的加热效果合格的测试结果。
具体地,为了保证低温环境下,用户的驾乘体验,动力电池系统在低温条件下的充、放电功率及可用能量需满足整车需求,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及可用能量与电池温度强相关,所以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冷却效果的评价标准为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系统的实际温升速率是否可达成设计指标,基于评价标准对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加热效果的评价结果分为两档,即合格和不合格,如下表1。
表1
Figure BDA0004006677070000061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包括:在第二环境温度下,将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与温度限值进行对比,在确定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小于温度限值的情况下,获得电池单体单元的冷却效果合格的测试结果。
具体地,为了保证用户驾乘体验,使用户感受到极致的驾驶乐趣以及快速的充电体验,动力电池系统需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针对各种充电及放电工况,都要求实现不限制充放电功率。在电池系统运行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及寿命,在电池系统的实际运行温度超出温度限值后,都会对电池系统进行功率限制。从用户使用角度出发,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冷却效果的评价标准为,在整车运行全部充、放电工况条件下,动力电池系统是否可达成不限功率,即电池系统的实际运行温度是否超出温度限值,基于评价标准对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冷却效果的评价结果分为两档,即合格和不合格,如下表2。
表2
Figure BDA0004006677070000071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将运行温度以及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还包括:在运行温度或者温升速率未达成预设指标的情况下,将导热介质单元的材料类型、液冷板单元的材料类型以及液冷板单元内部的冷却介质的材料类型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换调整后,继续进行测试。
具体地,为保证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热管理实际方案可支撑动力电池系统达成全工况不超温以及低温加热速率达成设计指标的设计要求,针对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效果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热管理设计方案需要效果验证阶段进行设计改进及优化,直至针对其的评价结果为合格。针对热管理设计方案的优化方式为电池单体单元优化设计、导热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液冷板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热管理策略优化设计四项优化措施。导热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液冷板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三项优化措施涉及到成本变动△m,优化原则为成本最优原则,即为达成评价结果为合格,成本变动△m最小。热管理策略优化设计措施包含液冷板单元进水口温度设计优化以及冷却功能开启策略优化两部分,由于热管理策略优化设计措施涉及到整车功耗,优化原则为预估工况电耗△n不超过整车电耗要求n限值。由于在动力电池系统概念方案设计阶段,基于总成布置方案及尺寸分解,动力电池系统的电池单体尺寸、液冷板布置尺寸、导热介质布置尺寸已确认,故在热管理方案设计优化过程中不考虑调整电池单体单元尺寸、液冷板单元尺寸、导热介质单元尺寸三项参数。
具体的优化步骤如下:
步骤1,进行热管理(冷却、加热)策略优化,在预估工况电耗△n不超过整车电耗要求n限值的前提下,即△n≤n限值,调整液冷板单元进水口温度以及冷却功能开启策略,调整完成后进行试验验证确认评价结果是否合格。若合格,则优化完成,若不合格则进行第二步优化。预估工况电耗△n与全生命周期运行里程k,预估电池放电效率n效率1,预估充电桩充电效率n效率2,预估单位里程电机耗电量n电机,预估单位里程整车其他车载用电器耗电量n其他,预估全生命周期充电次数x充电,预估单次快充冷却耗电量n充电,预估全生命周期(1、2…w)类放电工况次数x放电1、x放电2…x放电w,预估全生命周期(1、2…w)类放电工况单次冷却耗电量n放电1、n放电2…n放电w,w用于标记放电工况种类、为正整数,计算公式(1)为:
Figure BDA0004006677070000081
步骤2,导热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液冷板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三项优化措施,需基于成本最优原则对此三项优化措施排序并按照增加成本从低至高依次依次进行优化并在每次优化后进行热管理结果的评价测试。基于不同的材料,导热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增加Wh成本依次为m导热介质1、m导热介质2、…m导热介质e,e用于标记导热介质材料种类数量,为正整数。基于不同的材料,液冷板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增加Wh成本依次为m液冷板1、m液冷板2、…m液冷板f,f用于标记液冷板材料种类数量,为正整数。基于不同的材料,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增加Wh成本依次为m冷却介质1、m冷却介质2、…m冷却介质g,g用于标记冷却介质材料种类数量、为正整数。动力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规划量产Wh量m量产,导热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液冷板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优化导致增加的成本依次为:m导热介质e×m量产、m液冷板f×m量产、m冷却介质g×m量产。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评价测试首次选用的导热介质单元材料、液冷板单元材料、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为最低材料成本的材料,成本分别为m导热介质0、m液冷板0、m冷却介质0,故优化后导热介质单元材料、液冷板单元材料、冷却介质单元材料的实际达成成本依次为:m导热介质0+m导热介质e×m量产、m液冷板0+m液冷板f×m量产以及m冷却介质0+m冷却介质g×m量产
步骤2.1,分别对导热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液冷板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对成本增加的影响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如下表3,表3中每项优化措施对应的成本影响从左至右依次增加,即m导热介质1<m导热介质2<…<m导热介质e,m液冷板1<m液冷板2<…<m液冷板f,m冷却介质1<m冷却介质2<…<m冷却介质g
表3
Figure BDA0004006677070000082
Figure BDA0004006677070000091
步骤2.2,通过计算公式(2)得出导热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液冷板单元材料优化设计、冷却介质单元材料优化设计三项优化措施中最低成本△m1min的措施,然后进行措施优化后的评价验证,若合格,则优化完成,若不合格则通过计算公式(3)得出三项优化措施中其次低成本△m1median的措施继续进行优化。若合格,则优化完成,若不合格则通过计算公式(4)得出三项优化措施中最高成本△m1max的措施继续进行优化。
步骤2.3,若步骤2.2执行完成后,评价测试为不合格,则依次选取第2列至第h列增加成本对应的优化材料按照步骤2.2的验证顺序,基于计算公式(5)(6)(7)得出的成本排列关系, 自低成本材料向高成本材料依次进行评价验证,直至评价验证结果合格。
具体的公式如下:计算公式(2)为:Δm1min=min(m导热介质1×m量产:m液冷板1×m量产:m冷却介质1×m量产),计算公式(3)为:Δm1median=median(m导热介质1×m量产:m液冷板1×m量产:m冷却介质1×m量产),计算公式(4)为:Δm1max=max(m导热介质1×m量产:m液冷板1×m量产:m冷却介质1×m量产),计算公式(5)为:Δmhmin=min(m导热介质e×m量产:m液冷板f×m量产:m冷却介质g×m量产),计算公式(6)为:Δmhmedian=median(m导热介质e×m量产:m液冷板f×m量产:m冷却介质g×m量产),计算公式(7)为:Δmhmax=max(m导热介质e×m量产:m液冷板f×m量产:m冷却介质g×m量产)。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架模块,所述台架模块包括台架箱体,所述台架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单元、液冷板单元以及导热介质单元;
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单元、所述液冷板单元以及所述导热介质单元信号连接;
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采样信号以及将采样信号与预设指标进行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模块还包括:
充放电单元,所述充放电单元设于所述台架箱体的外部,所述充放电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
温度调节单元,所述温度调节单元设于所述台架箱体的外部,所述温度调节单元用于与所述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接;
流量调节单元,所述流量调节单元设于所述台架箱体的外部,所述流量调节单元用于与所述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
电压采集单元,所述电压采集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
电流采集单元,所述电流采集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电连接;
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用于与所述电池单体单元、所述导热介质单元以及所述液冷板单元接触连接;
流速采集单元,所述流速采集单元用于与所述液冷板单元的液冷回路连通;
时间采集单元,所述时间采集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测试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箱体的内形成密闭腔室,所述电池单体单元、所述液冷板单元以及所述导热介质单元位于所述密闭腔室内。
5.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进行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设环境温度下,对电池单体单元进行充放电,并对液冷板单元内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流量进行调节;
采集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以及运行时长;
根据所述运行温度以及所述运行时长,确定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将所述运行温度以及所述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运行温度以及所述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包括:
在第一环境温度下,将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与预设温升速率进行对比,在确定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温升速率大于所述预设温升速率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加热效果合格的所述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运行温度以及所述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包括:
在第二环境温度下,将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与温度限值进行对比,在确定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运行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限值的情况下,获得所述电池单体单元的冷却效果合格的所述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运行温度以及所述温升速率与预设指标进行对比,获得测试结果,还包括:
在所述运行温度或者所述温升速率未达成所述预设指标的情况下,将所述导热介质单元的材料类型、所述液冷板单元的材料类型以及所述液冷板单元内部的冷却介质的材料类型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换调整后,继续进行测试。
9.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系统测试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CN202211633466.6A 2022-12-19 2022-12-19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Pending CN1159336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3466.6A CN115933601A (zh) 2022-12-19 2022-12-19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3466.6A CN115933601A (zh) 2022-12-19 2022-12-19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3601A true CN115933601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9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3466.6A Pending CN115933601A (zh) 2022-12-19 2022-12-19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36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3642A1 (zh) * 2022-12-02 2024-06-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评价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989A (zh) * 2018-08-22 2018-11-20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及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CN110696680A (zh) * 2019-09-17 2020-01-17 中国矿业大学 动力电池包温度预调控系统和方法及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
US20220013818A1 (en) * 2020-07-10 2022-01-13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Thermal runaway detection method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14464919A (zh) * 2022-02-10 2022-05-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温控调试装置
CN114696005A (zh) * 2022-04-07 2022-07-01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的温差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17112641U (zh) * 2021-05-28 2022-08-02 江汉大学 一种液冷板式锂电池热管理实验平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989A (zh) * 2018-08-22 2018-11-20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及电池性能测试方法
CN110696680A (zh) * 2019-09-17 2020-01-17 中国矿业大学 动力电池包温度预调控系统和方法及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
US20220013818A1 (en) * 2020-07-10 2022-01-13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Thermal runaway detection method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217112641U (zh) * 2021-05-28 2022-08-02 江汉大学 一种液冷板式锂电池热管理实验平台
CN114464919A (zh) * 2022-02-10 2022-05-10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温控调试装置
CN114696005A (zh) * 2022-04-07 2022-07-01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液冷系统的温差测试方法、系统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冬来: "液冷现场可更换模块LRM热设计", 电子机械工程, no. 02, 25 April 2000 (2000-04-25) *
王晓斌;覃峰;: "电池液冷板设计及试验研究", 制冷与空调, no. 05, 31 December 2020 (2020-12-31), pages 44 - 6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13642A1 (zh) * 2022-12-02 2024-06-0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评价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Lithium-ion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considering economic costs of electrical energy loss and battery degradation
Yates et al. Analysing the performance of liquid cooling designs in cylindrical lithium-ion batteries
Jeon et al. Thermal modeling of cylindrical lithium ion battery during discharge cycle
Liu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behaviors in lithium-ion battery stack discharge
Mei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between charge and discharge proces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CN106655388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586373A (zh)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Morali A numerical and statistical implementation of a thermal model for a lithium-ion battery
CN108595840A (zh) 锂离子电池的模型建立方法、系统及极耳尺寸的优化方法
CN103345561A (zh) 一种具有多层片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热仿真分析方法
CN110247453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132490A (zh) 一种实现锂电池组荷电状态估计的方法
CN115933601A (zh) 热管理系统的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系统及车辆
CN112666480A (zh) 一种基于充电过程特征注意力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WO2022144542A1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condition parameter degradation of a cell
WO2024113642A1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评价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3172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容量循环退化动态识别方法
Chen et al.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electric vehicles
Zhu et al. A fractional-order model of lithium-ion battery considering polarization in electrolyte and thermal effect
Zhu et al. A novel fast estimation and regroup method of retired lithium‐ion battery cells
Mandli et al. Fast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optimal life management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Jiang et al. A user-friendly lithium battery simulator based on open-source CFD
Kim et al. Use of a multiphysics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and degrad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y packs with different electrical configurations
Chen et al. Simul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ttery electrodes on the battery thermal behavior
EP3985404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device, battery management method, and battery p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