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5409A -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5409A
CN115915409A CN202111146709.9A CN202111146709A CN115915409A CN 115915409 A CN115915409 A CN 115915409A CN 202111146709 A CN202111146709 A CN 202111146709A CN 115915409 A CN115915409 A CN 115915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 signaling
cot
sidelink contro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67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咪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67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54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2780 priority patent/WO20230506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5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其中,侧链路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起始时域位置,并在所述起始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侧链路通信。采用本申请,可以实现终端之间COT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当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V2X)工作在侧链路非授权频段(Sidelink in Unlicensed Spectrum,SL-U)系统中时,所有信道传输之前必须进行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的检测,当终端通过LBT成功接入信道并获得信道占用时间(Channel Occupancy time,COT)之后,即可在COT内使用此信道,通常终端实际在COT内占用的资源并不多,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终端之间可以实现COT的共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起始时域位置,并在所述起始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侧链路通信。
基于第一方面的描述,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该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可共享的COT的持续时长或剩余时长,该第一终端可以在根据起始时域位置和第一时长所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通信,通过本申请终端之间可以相互共享COT,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所述COT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索引值,所述索引值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时长;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起始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和所述时间间隔确定的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或者,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COT中传输数据的时域资源;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时域资源结束后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为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对所述COT进行共享。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为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对数据进行调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持续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COT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起始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COT是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通过先听后说LBT获取的;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COT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COT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LBT获取的,所述COT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的源标识码;或者,
如果所述COT是所述第三终端通过LBT获取的,所述COT的标识为所述第三终端的源标识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该程序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接口,处理器和接口耦合;接口用于接收或输出信号,处理器用于执行代码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该电源模组用于为该模组设备提供电能;该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该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该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该芯片模组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OT共享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OT共享的场景示例;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COT共享的场景示例;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具有同样命名的部件、特征、要素可能具有相同含义,也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其具体含义需以其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的解释或者进一步结合该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文进行确定。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3th generation,3G)系统、第四代移动通信(45th generation,4G)系统,还可以适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系统,也可以称为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第六代移动通信(6th generation,6G)系统或未来的其他通信系统。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包括但不限于中继网络架构、双链接架构、车辆到任何物体的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架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指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网络设备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网络设备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网络设备(例如,home evolved node 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4G、5G、6G等系统中使用的设备等,这里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如图1以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为例,其中,图1中的网络设备以基站为例,终端设备以车辆为例,终端设备可以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也可以建立侧链路进行通信。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的通信设备,图1所示的设备数量和形态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某一个终端设备通过LBT成功接入信道并获取COT之后,可以将该COT共享给其他终端设备,从而实现终端设备之间COT的共享,提高侧链路资源利用率。
在介绍本申请的侧链路通信方法之前,先阐述本申请所涉及的侧链路控制信令(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目前V2X系统中的控制信令包括第一阶SCI(1st-stage SCI)和第二阶SCI(2nd-stage SCI),第一阶SCI由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承载,第二阶SCI和数据由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承载,且PSCCH和PSSCH总是一起传输。
UE解码的第二阶SCI具体格式由第一阶SCI中的第二阶SCI格式2nd-stage SCIformat域指示,具体如表1。
表1
Figure BDA0003285675340000061
如表1所示的内容,第二阶SCI(2nd-stage SCI)包括两种格式:SCI format2-A和SCI format 2-B。
其中,SCI format 2-A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285675340000062
其中,源标识码域,用于指示源标识码;目标标识码域,用于指示目标标识码;传输类型指示域用于指示传输类型,包括:单播(unicast)、组播(groupcast)和广播(Broadcast)。
其中,SCI format 2-B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285675340000071
其中,SCI format 2-B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号域(HARQ processnumber),大小为4bits;源标识码域(Source ID),用于指示源标识码,大小为8bits;目标标识码域(Destination ID),用于指示目标标识码,大小为16bits;区域标识码域(Zone ID),用于指示区域标识码,大小为12bits。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侧链路通信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交互的角度进行阐述。该侧链路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
S202,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V2X工作在侧链路非授权频段(Sidelink in UnlicensedSpectrum,SL-U)时,终端通过LBT信道接入成功后,可以将COT共享给其他终端,其中,终端可以是采用Type1信道接入方式发起信道占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的COT可以是第二终端通过LBT获取的,即该COT是第二终端共享的,或者,该COT也可以是第三终端通过LBT获取的,即该COT是第三终端共享的,该第二终端占用第三终端共享的COT,并在该第三终端共享的COT内传输数据,本申请为了避免由于半双工等原因没收到第三终端发送的COT共享信息,因此占用第三终端共享的COT的第二终端也可以发送包括第一时长的侧链路控制信令,即COT共享信息。
具体可选的,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时长,该第一时长可以包括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由于该COT的结束时间确定,因此该第一时长的确定通常依赖于起始时域位置的确定方式:
方式1,如果起始时域位置是其他终端(比如第一终端)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或者是其他终端(比如第一终端)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则计算该第一个符号与COT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即为第一时长,其中,时间单元可以是时隙。在该种方式中,如果该COT是第二终端通过LBT获取的,且第二终端是在第一个时隙内向其他终端发送侧链路控制信令,如果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终端是以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作为起始时域位置,则该第一时长可以是COT的持续时长;如果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终端是以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作为起始时域位置,则该第一时长可以是COT的剩余时长。
方式2,如果起始时域位置是其他终端(比如第一终端)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和该侧链路控制信令指示的时间间隔确定的位置,该第一时长可以是该确定的位置与COT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其中,该侧链路控制信令指示的时间间隔是起始时域位置与其他终端(比如第一终端)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可以是以时隙slot为单位,比如,指示在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令后的1个时隙所确定的位置为起始时域位置。
方式3,如果起始时域位置是根据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中所指示的时域资源确定的,则计算根据该时域资源所确定的起始时域位置与COT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即为第一时长,该时域资源可以是用于第二终端在该COT中传输数据的时域资源,比如,起始时域位置可以是该第二终端指示的时域资源结束后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则计算该第一个符号与COT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即为第一时长,其中,时间单元可以是时隙。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中可以指示多个时域资源用于该第二终端在COT内多次传输数据,则起始时域位置可以是该指示的多个时域资源中的最后一个时域资源结束后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方式4,如果起始时域位置是第二终端直接指示的,比如,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中包括起始时域位置,则计算该起始时域位置与COT的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即为第一时长。
第二终端在确定第一时长之后,发送侧链路控制信令,该侧链路控制信令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时长。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或间接指示第一时长。例如,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时长,或者,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索引值,该索引值用于获取第一时长,比如索引值与第一时长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示例性的,该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COT持续时长指示字段COT duration indicator,该COTduration indicator包括索引值,其他终端可根据该索引值在高层参数配置的表格中确定最终的第一时长大小。
如图3所示,以终端为UE进行举例说明,UE1信道接入成功之后,可以将获取的COT1共享给其他UE,比如共享给图中的UE2和UE3,UE1在进行COT共享时,通过侧链路控制信令指示第一时长,该第一时长可以是COT1的剩余时长,即是UE1在COT1内传输数据所使用时域资源结束后的第一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到COT1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长。UE2接收UE1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并占用共享的COT1时,UE2也可以通过侧链路控制信令指示COT1的剩余时长,该UE2指示的COT1的剩余时长是UE2在COT1内传输数据所使用时域资源结束后的第一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到COT1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长。UE3解码UE1和/或UE2的侧链路控制信令并使用共享的COT1,UE3也可以进一步通过侧链路控制信令指示COT1的剩余时长,该UE3指示的COT1的剩余时长是UE3在COT1内传输数据所使用时域资源结束后的第一个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到COT1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长,如图3所示,各个UE所指示的第一时长可以是不同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终端可以是图3中的UE1,即该COT1是第二终端通过LBT获取的,第二终端还可以是图3中的UE2或UE3,即该COT1是第三终端(UE1)通过LBT获取的,第二终端是占用第三终端共享的COT1。
进一步可选的,第二终端在通过侧链路控制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一时长时,还可以在该侧链路控制信令中指示共享的COT的标识。通过在侧链路控制信令中指示共享的COT的标识可区分图4和图5所示场景,如图4所示,UE1通过LBT获得COT1并在COT1中发送数据,但是COT1提前终止,UE2提供共享的COT2,该UE2可以发送包括COT2的标识的侧链路控制信令,UE1接收该侧链路控制信令,并通过该侧链路控制信令中的COT2的标识,确定可用的COT不是提前终止的COT1,而是COT2,该UE1可以通过COT2传输数据,不需要重新竞争信道。如图5所示,UE1通过LBT获得COT1并在COT1中发送数据,UE1将COT1共享给其他UE(比如UE2和UE3),而如果UE1需要再次发送数据,则不能在已分享的COT1中发送数据,虽然UE1接收到其他UE发送的包含COT1的剩余时长的侧链路控制信令,该UE1通过COT1的标识,确定不能使用该COT1,而需要重新通过LBT竞争信道。
可选的,本申请的COT的标识可以是共享该COT的终端设备的源标识码source ID,其中,共享该COT的终端设备是指通过LBT获取该COT的终端设备。可选的,该源标识码source ID可以是共享该COT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阶SCI中所包含的source ID。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时长的侧链路控制信令可以为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该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对COT进行共享,即第二终端发送共享COT专用的SCI,该专用的SCI可以不用随数据一起传输,可选的,该专用的SCI可以传输一次,而不用连续多次传输中每次传输的SCI中都携带COT共享信息。
该专用的SCI可以是一种新的第一阶SCI,即新的1st-stage SCI format,或者是一种新的第二阶SCI,即新的2nd-stage SCI format,该专用的SCI用于指示COT共享信息,该专用的SCI至少包括用于承载COT的标识的字段,例如COT ID indicator,还包括用于承载第一时长的字段,例如COT duration indicator,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承载时间间隔的字段,例如COT sharing offset,该时间间隔用于指示COT起始时域位置与接收到该SCI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时长的侧链路控制信令可以为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该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对数据进行调度,即不用设计专用的SCI,而在用于调度数据的SCI中增加COT共享信息,即增加用于承载COT的标识的字段,例如COT ID indicator,还增加用于承载第一时长的字段,例如COTduration indicator,可选的,还增加用于承载时间间隔的字段,例如COT sharingoffset,该时间间隔用于指示COT起始时域位置与接收到该SCI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每次调度传输数据的SCI中都携带该COT共享信息。
S203,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起始时域位置,并在所述起始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侧链路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确定起始时域位置的方式需要与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时长的方式对应,比如,可以预先定义第二终端是通过哪种方式确定第一时长,下面分别介绍第一终端确定起始时域位置的各种方式,该各种方式与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时长的各种方式对应:
方式5,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1,第一终端将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作为起始时域位置,或者,第一终端将接收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作为起始时域位置。
方式6,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2,第一终端获取第二终端在侧链路控制信令中指示的时间间隔,并根据接收该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和该时间间隔确定起始时域位置,该时间间隔是指起始时域位置与接收该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可以是以时隙为单位。
方式7,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3,第一终端从所接收的侧链路控制信令中获取第二终端指示的时域资源,并根据该时域资源确定起始时域位置,比如,起始时域位置是该第二终端指示的时域资源结束后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二终端指示多个时域资源,则起始时域位置可以是该指示的多个时域资源中的最后一个时域资源结束后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方式8,对应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4,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中包括起始时域位置,则第一终端可以从所接收的侧链路控制信令中获取起始时域位置。
第一终端通过侧链路控制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时长,并在起始时域位置和第一时长所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侧链路通信。其中,如果第一指示信息是索引值,则第一终端需要根据索引值获取对应的第一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该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可共享的COT的持续时长或剩余时长,该第一终端可以在根据起始时域位置和第一时长所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通信,通过本申请终端之间可以相互共享COT,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终端,也可以是第一终端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第一终端匹配使用的装置。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01和通信单元602。其中,处理单元601,用于进行数据处理。通信单元602集成有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通信单元6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或者,也可将通信单元602拆分为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下文的处理单元601和通信单元602同理,下文不再赘述。其中:
通信单元60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
处理单元601,用于确定起始时域位置;
通信单元602,用于在所述起始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侧链路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所述COT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索引值,所述索引值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时长;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起始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和所述时间间隔确定的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或者,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COT中传输数据的时域资源;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时域资源结束后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为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对所述COT进行共享。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为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对数据进行调度。
其中,该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第二终端,也可以是第二终端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第二终端匹配使用的装置。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601和通信单元602。其中,处理单元601,用于进行数据处理。通信单元602集成有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通信单元6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或者,也可将通信单元602拆分为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下文的处理单元601和通信单元602同理,下文不再赘述。其中:
处理单元601,用于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
通信单元602,用于发送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COT的标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起始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COT是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通过先听后说LBT获取的;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COT内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COT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LBT获取的,所述COT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的源标识码;或者,
如果所述COT是所述第三终端通过LBT获取的,所述COT的标识为所述第三终端的源标识码。
其中,该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上述图2中第一终端的功能。该通信装置700可以是第一终端或用于第一终端的装置。用于第一终端的装置可以为终端内的芯片系统或芯片。其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或者,通信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图2中第二终端的功能。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二终端或用于第二终端的装置。用于第二终端的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内的芯片系统或芯片。
通信装置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2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数据处理功能。装置7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1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收发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72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710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710用于装置7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720利用通信接口7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图2所述的方法。
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7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730和处理器7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720可能和存储器730协同操作。处理器720可能执行存储器7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当通信装置700开机后,处理器720可以读取存储器730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720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图未示意),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装置700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720,处理器720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在另一种实现中,所述的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独立于进行基带处理的处理器720而设置,例如在分布式场景中,射频电路和天线可以与独立于通信装置,呈拉远式的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710、处理器720以及存储器7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以存储器730、处理器720以及通信接口710之间通过总线740连接,总线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装置700具体是用于终端时,例如通信装置700具体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基带信号。通信装置700具体是终端时,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射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相关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通信装置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上述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和数据,可执行上述如图2所示的侧链路通信方法,以及相关实施方式所执行的步骤。
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模组设备800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的相关步骤,该模组设备800包括:通信模组801、电源模组802、存储模组803以及芯片模组804。其中,电源模组802用于为模组设备提供电能;存储模组803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通信模组801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芯片模组804可执行上述如图2所示的侧链路通信方法,以及相关实施方式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执行上述图2所示的侧链路通信方法,以及相关实施方式所执行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起始时域位置,并在所述起始时域位置和所述第一时长确定的时域资源内进行侧链路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所述COT的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索引值,所述索引值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时长;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时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起始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和所述时间间隔确定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或者,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所在时间单元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COT中传输数据的时域资源;
所述起始时域位置是所述时域资源结束后的下一个时间单元的第一个符号。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为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对所述COT进行共享。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为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第二格式的侧链路控制信令用于对数据进行调度。
9.一种侧链路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包括信道占用时间COT的持续时长或COT的剩余时长;
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侧链路控制信令,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所述COT的标识。
11.如权利要求9或10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起始时域位置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侧链路控制信令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T是所述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通过先听后说LBT获取的;
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COT内传输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COT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LBT获取的,所述COT的标识为所述第二终端的源标识码;或者,
如果所述COT是所述第三终端通过LBT获取的,所述COT的标识为所述第三终端的源标识码。
14.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或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接口耦合;所述接口用于接收或输出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代码指令,以使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或以使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7.一种模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设备包括通信模组、电源模组、存储模组以及芯片模组,其中:
所述电源模组用于为所述模组设备提供电能;
所述存储模组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
所述通信模组用于进行模组设备内部通信,或者用于所述模组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所述芯片模组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46709.9A 2021-09-28 2021-09-28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5915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6709.9A CN115915409A (zh) 2021-09-28 2021-09-28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1/142780 WO2023050621A1 (zh) 2021-09-28 2021-12-30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6709.9A CN115915409A (zh) 2021-09-28 2021-09-28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5409A true CN115915409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67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6709.9A Pending CN115915409A (zh) 2021-09-28 2021-09-28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5409A (zh)
WO (1) WO202305062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82232A (zh) * 2023-07-14 2023-08-1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监听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46615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享信道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07981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874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65475A (zh) * 2019-02-14 2020-08-21 索尼公司 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672034B2 (en) * 2019-09-25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occupancy time (COT) sharing for sidelink
WO2021072620A1 (en) * 2019-10-15 2021-04-22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hysical channnel structure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6615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共享信道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07981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582232A (zh) * 2023-07-14 2023-08-1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监听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82232B (zh) * 2023-07-14 2023-12-26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监听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0621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15409A (zh)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21500758A (ja) リソース構成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RU2748223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
CN11186712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514424B (zh) 用户设备及其新无线车到设备通信的方法
EP418782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956271A (zh) 非授权频段上ssb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230039093A1 (en) Sidelink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3518472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2024003209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source exclusion for intra-device coordin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7139969A1 (zh) 频带配置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13923750A (zh) 接入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US1127781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5915451A (zh) 捆绑尺寸的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774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ncoding of inter-ue coordination messages
CN115734352A (zh) 数据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347624A (zh) 上行链路传送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6489776A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6471566A (zh) 资源选择方法及通信装置
EP3934376B1 (en) Method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information and device
WO2023217271A1 (zh) 消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956570A (zh) 信号测量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963282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64137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696456A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