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5075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5075A
CN115915075A CN202111155215.7A CN202111155215A CN115915075A CN 115915075 A CN115915075 A CN 115915075A CN 202111155215 A CN202111155215 A CN 202111155215A CN 115915075 A CN115915075 A CN 115915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rget
time
rat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5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凡
马魁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 Li Zhuh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 Li Zhuh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 Li Zhuh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 Li Zhuha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52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5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5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5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根据该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该数据生成时间位于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按照该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在达到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该目标数据,这样能够通过调整数据产生的时序,使数据产生的时序和数据传输的时序最大程度上匹配,以保证在到达每个时隙的数据发送时间时,已经准备好了当前时隙待发送的数据,从而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个时隙,避免造成时隙浪费,能够有效缩短延时,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时,都是在约定interval(周期)的anchor point(锚点)上发送数据,但这个时候生成的待发送的数据可能过多或过少,若待发送的数据过少,则无法满足发送要求,会浪费发送时隙,从而造成数据传输延时;若待发送的数据过多,由于一个周期内能发送的数据总量是固定的,多余的数据需要顺延至下个周期发送,因此也会造成传输延时。也就是说,目前的蓝牙传输方法容易产生传输延时,不利于缩短数据传输时间。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所述数据生成时间位于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
按照所述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
在达到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和目标间隔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间隔时长和所述起始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生成时间。
可选地,获取目标间隔时长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目标间隔时长,或者;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并根据所述数据量确定所述目标间隔时长,其中,在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目标间隔时长与所述数据量正相关。
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数据生成时间,从存储的待发送数据中生成目标数据,包括:
从所述数据生成时间开始,以目标采样率从存储的待发送数据中采集中间数据,并根据该中间数据生成该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的第一速率;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速率;
根据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包括:
在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预设幅度降低所述目标采样率;
在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二预设幅度增大所述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准备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速率确定数据接收时间;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数据之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用的数据处理时间;
获取所述数据接收时间与所述数据处理时间的目标和值;
根据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和所述目标和值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根据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和所述目标和值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包括:
在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小于所述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三预设幅度降低所述目标采样率;
在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大于所述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四预设幅度增大所述目标采样率。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所述数据生成时间位于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
生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在达到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和目标间隔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间隔时长和所述起始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生成时间。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目标间隔时长,或者;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并根据所述数据量确定所述目标间隔时长,其中,在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目标间隔时长与所述数据量正相关。
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用于:
从所述数据生成时间开始,以目标采样率从存储的待发送数据中采集中间数据,并根据该中间数据生成该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的第一速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速率;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预设幅度降低所述目标采样率;
在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二预设幅度增大所述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准备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速率确定数据接收时间;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数据之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用的数据处理时间;
获取所述数据接收时间与所述数据处理时间的目标和值;
根据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和所述目标和值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用于:
在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小于所述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三预设幅度降低所述目标采样率;
在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大于所述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四预设幅度增大所述目标采样率。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时间窗口之前,按照数据生成时间生成待发送的目标数据,能够有效保证在到达每个发送时隙的数据发送时间时,已经准备好了当前发送时隙待发送的数据,从而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个发送时隙,避免造成时隙浪费,能够有效缩短延时,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图1所述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以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详细介绍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以下说明,本公开可以应用于数据传输过程,尤其可以应用于蓝牙同步传输场景,例如蓝牙通话,蓝牙音频广播过程。在该蓝牙同步传输场景下,由于蓝牙发送数据的时钟和产生传输数据的时钟并不是同一个时钟,因此,经常在到达蓝牙传输数据的锚点时,出现当前发送周期待发送的目标数据没有生成,或者已经是生成了多于当前发送周期能够传输的数据的现象;这样,在当前发送周期待发送的目标数据没有生成时,需要等待该目标数据生成,所以会浪费发送时隙,从而造成数据传输延时;在生成了多于当前发送周期能够传输的数据时,多余的数据需要顺延至下个周期发送,因此也会造成传输延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根据该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该数据生成时间位于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按照该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在达到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该目标数据,这样能够通过调整数据产生的时序,使数据产生的时序和数据传输的时序最大程度上匹配,以保证在到达每个发送时隙的数据发送时间时,已经准备好了当前发送时隙待发送的数据,从而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个时隙,避免造成时隙浪费,能够有效缩短延时,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蓝牙数据传输为例,进行详细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方式并不限于蓝牙传输。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
其中,该第一设备可以是发送蓝牙数据的设备,该第二设备为接收蓝牙数据的设备,该数据传输周期可以是蓝牙通信协议中规定的数据传输周期,也可以是预设的传输周期,例如每隔20ms进行一次传输时长为20ms的数据传输;每个数据传输周期作为一个时间窗口,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时间窗口即为该目标时间窗口。
步骤102,根据该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
其中,该数据生成时间位于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
本步骤中,可以获取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和目标间隔时长;根据该目标间隔时长和该起始时间确定该数据生成时间。这里根据该目标间隔时长和该起始时间确定该数据生成时间时,可以在该起始时间的基础上向前推(这里的前指时间上的前后)该目标间隔时长以得到该数据生成时间,例如,该目标间隔时长为3ms,该起始时间为数据传输时序中的第25ms,则该数据生成时间可以是第22ms。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间隔时长是指开始生成数据的时间与开始发送数据的时间之间的间隔时长,该开始生成数据的时间即为该数据生成时间,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即为开始发送数据的时间。该目标间隔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时长,在预先设置该目标间隔时长时,可以根据用户想要给系统预留的延迟余量确定该目标间隔时长的时间,例如若用户留了4ms的余量给系统(即该目标间隔时长为4ms),如果数据传输过程汇总延迟在4ms以内,则都可以保证及时发送。该目标间隔时长也可以通过获取该第一设备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并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该目标间隔时长,其中,在该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该目标间隔时长与该数据量正相关。该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是指该目标时间窗口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由于在蓝牙通讯协议下,若传输线路不变,则一个时间窗口内能够发送的数据量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将该当前传输线路在一个时间窗口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作为该预设数据量阈值,在当前时间窗口需要发送的数据量(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该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在该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较少时,由于处理该当期待处理的数据需要的时间会减少,所以可以减少该目标间隔时长,以提升该数据传输效率。例如,一个时间窗口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为播放时长为10ms的数据,则该预设数据量阈值可以是播放时长为10ms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在当前时间窗口需要发送的数据量(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该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若当前时间窗口需要发送的数据量只有播放时长为5ms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则该目标间隔时长可以缩短为,播放时长为当前时间窗口需要发送的数据量为10ms数据量的目标间隔时长的一半。
步骤103,按照该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
本步骤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在该数据生成时间接收到来自硬件设备发出的一个中断信号,在接收到该中断信号的情况下,开始对预先存储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采集和发送前的数据处理,对预先存储的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前的数据处理,以生成能够直接进行发送的目标数据。其中,该发送前的数据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例如生成帧结构的传输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在每个数据生成时间处登记回调函数,在确定达到该数据生成时间的情况下,调用该回调函数,以开始对预先存储的待发送数据进行采集和发送前的数据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该中断信号的触发时间和该回调函数的调用时间均为该数据生成时间,这样能够在到达该数据生成时间时,收到一个触发信号(中断信号或调用毁掉函数的信号),响应于接收到该触发信号,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能够保证在该数据生成时间开始生成该目标数据,有利于提升生成目标数据的可靠性。
步骤104,在达到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该目标数据。
其中,该目标时间窗口的时长为一个数据传输周期的起始时间(时间点)与结束时间(时间点)之间的时间,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即为一个数据传输周期的起始时间。
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时间窗口之前,按照数据生成时间生成待发送的目标数据,能够有效保证在到达每个时隙的数据发送时间时,已经准备好了当前时隙待发送的数据,从而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个时隙,避免造成时隙浪费,能够有效缩短延时,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以上步骤103,所述的按照该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
从该数据生成时间开始,以目标采样率从存储的待发送数据中采集中间数据,并根据该中间数据生成该目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根据该中间数据生成该目标数据的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对该中间数据进行格式的转换,例如生成能够进行直接传输的帧结构的数据。
示例地,该中间数据可以是PCM数据,实际发送前需要把PCM数据转换成压缩的数据(即目标数据)再传输,这样能够有效节省蓝牙传输带宽。
可选地,图2是根据图1该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该,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5,获取生成该目标数据的第一速率。
其中,获取该第一速率的实施方式可以是:记录单位时间内生成该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例如,该第一设备每秒生成1.2Mb(兆字节)的目标数据,则该第一速率为1.2Mb/s。
步骤106,获取该第二设备接收该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速率。
本步骤中,可以通过记录该第二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该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以获取得到该第二速率。例如,该第二设备每秒接收到1.0Mb(兆字节)的目标数据,则该第二速率为1.0Mb/s。
步骤107,根据第一速率和该第二速率调整该目标采样率。
本步骤中,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在该第一速率大于该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预设幅度降低该目标采样率;在该第一速率小于该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二预设幅度增大该目标采样率。
其中,该目标采样率为从存储的待发送数据中采集中间数据的频率,该第一预设幅度和该第二预设幅度可以是当前目标采样率的A‰倍,0<A<100,例如可以是1‰,1.5‰,5‰等,该第一预设幅度可以与该第二预设幅度相等,也可以不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设备为主箱,第二设备为从箱,当主箱选择2DH3包,重传次数为2次,在该第一速率等于第二速率的情况下,若主箱生成目标数据(2DH3包对应格式的数据)的时间为8个slot(在蓝牙协议中一个slot为0.625ms,8个slot为5ms),则5ms内从箱就可以接收到该目标数据。这样只要维护好这个发送节奏,从箱就可以实现接近理想情况下的无缓冲结构,从而当主从设备同步播放时,由于主箱(或从箱)生成目标数据的第一速率与从箱(或主箱)的接收的第二速率相等,因此该主从箱的传输延时仅仅体现在实际缓冲时由于数据长度差别造成的时延,而这部分时延是比较小的,可以近似认为主从箱的数据缓冲时长是相同的,所以通过调整该目标采样率促使该第一速率等于第二速率,能够有效降低了同步播放的延迟时间。
这样,根据该第一速率与第二速率的大小关系调整该中间数据的目标采样率,从而达到调整生成该目标数据的速率,以最大可能的促使生成该目标数据的速率与接收到该目标数据的速率相同,从而能够有效缩短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产生的传输延时。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根据该第一速率确定该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准备时间;根据该第二速率确定数据接收时间;获取该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数据之后,对该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用的数据处理时间;获取该数据接收时间与该数据处理时间的目标和值;根据该数据准备时间和该目标和值调整该目标采样率。
其中,该数据准备时间对应为目标数据的生成时间,可以是该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与该第一速率的比值;该数据接收时间与该数据处理时间的目标和值为对该目标数据的消化时间,在该数据准备时间等于目标和值时,表征生成该目标数据的时间等于消化该目标数据的时间,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数据在该第二设备处堆积,防止由于该第二设备处理数据的速度过慢而造成的传输延时,能够有效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另外,以上根据该数据准备时间和该目标和值调整该目标采样率,可以包括:
在该数据准备时间小于该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三预设幅度降低该目标采样率;在该数据准备时间大于该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四预设幅度增大该目标采样率。
其中,该第三预设幅度和该第四预设幅度可以是当前目标采样率的B‰倍,0<B<100,例如可以是1‰,3‰,5‰等,该第三预设幅度可以与该第四预设幅度相等,也可以不等,并且该第一预设幅度,第二预设幅度,第三预设幅度,第四预设幅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技术方案,能够直接根据该第一速率与第二速率的大小关系调整该中间数据的目标采样率,或者根据该数据准备时间和该目标和值调整该目标采样率,从而能够有效缩短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产生的传输延时,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3是本公开以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参见图3,该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
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该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该数据生成时间位于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
生成模块303,用于按照该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304,用于在达到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该目标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时间窗口之前,按照数据生成时间生成待发送的目标数据,能够有效保证在到达每个时隙的数据发送时间时,已经准备好了当前时隙待发送的数据,从而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个时隙,避免造成时隙浪费,能够有效缩短延时,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地,该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
获取该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和目标间隔时长;
根据该目标间隔时长和该起始时间确定该数据生成时间。
可选地,该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
获取预先设置的该目标间隔时长,或者;
获取该第一设备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并根据该数据量确定该目标间隔时长,其中,在该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该目标间隔时长与该数据量正相关。
可选地,该生成模块303,用于:
从该数据生成时间开始,以目标采样率从存储的待发送数据中采集中间数据,并根据该中间数据生成该目标数据。
可选地,图4是根据图3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参见图4,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5,用于获取生成该目标数据的第一速率;
第二获取模块306,用于获取该第二设备接收该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速率;
调整模块307,用于根据第一速率和该第二速率调整该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该调整模块307,用于:
在该第一速率大于该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预设幅度降低该目标采样率;
在该第一速率小于该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二预设幅度增大该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该调整模块307,还用于:
根据该第一速率确定该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准备时间;
根据该第二速率确定数据接收时间;
获取该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该目标数据之后,对该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用的数据处理时间;
获取该数据接收时间与该数据处理时间的目标和值;
根据该数据准备时间和该目标和值调整该目标采样率。
可选地,该调整模块307,用于:
在该数据准备时间小于该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三预设幅度降低该目标采样率;
在该数据准备时间大于该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四预设幅度增大该目标采样率。
以上技术方案,能够直接根据该第一速率与第二速率的大小关系调整该中间数据的目标采样率,或者根据该数据准备时间和该目标和值调整该目标采样率,从而能够有效缩短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产生的传输延时,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该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503,输入/输出(I/O)接口504,以及通信组件5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50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5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5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5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5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5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5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502或通过通信组件5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504为处理器5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505用于该电子设备5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5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有线通讯,例如UART、USB、IIC等通讯场景,也可以使用该技术,通过传输时序的匹配去降低传输延时。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所述数据生成时间位于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
按照所述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
在达到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和目标间隔时长;
根据所述目标间隔时长和所述起始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生成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间隔时长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所述目标间隔时长,或者;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当前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并根据所述数据量确定所述目标间隔时长,其中,在所述数据量小于预设数据量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目标间隔时长与所述数据量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包括:
从所述数据生成时间开始,以目标采样率从存储的待发送数据中采集中间数据,并根据该中间数据生成该目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的第一速率;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二速率;
根据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包括:
在所述第一速率大于所述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一预设幅度降低所述目标采样率;
在所述第一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速率的情况下,按照第二预设幅度增大所述目标采样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速率和所述第二速率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速率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数据准备时间;
根据所述第二速率确定数据接收时间;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目标数据之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用的数据处理时间;
获取所述数据接收时间与所述数据处理时间的目标和值;
根据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和所述目标和值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和所述目标和值调整所述目标采样率包括:
在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小于所述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三预设幅度降低所述目标采样率;
在所述数据准备时间大于所述目标和值的情况下,按照第四预设幅度增大所述目标采样率。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即将进入的数据传输周期对应的目标时间窗口;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确定数据生成时间;所述数据生成时间位于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之前;
生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数据生成时间,根据存储的待发送数据生成目标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在达到所述目标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的情况下,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55215.7A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915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5215.7A CN115915075A (zh)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5215.7A CN115915075A (zh)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5075A true CN115915075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5215.7A Pending CN115915075A (zh) 2021-09-29 2021-09-29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50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7610B (zh) 独立式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中的任务关键数据支持
KR101614552B1 (ko) 다중 라디오 인터페이스를 가진 디바이스들간 객체 전송 방법
EP2137883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87742B (zh) 时钟同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71095A (zh) 一种主、副蓝牙音频设备及其同步播放系统和方法
CN114189839A (zh) 非同步上行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7920600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5099644B (zh) 半双工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7027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150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RU256696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корения нажатия кнопок
CN107528793B (zh) 一种蓝牙传输处理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3300971A (zh) 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US92042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ing
CN111083431B (zh) 调整图像采集时间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89401B (zh) 闹钟设置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132044A (zh) 音频同步处理电路及其方法
CN110221996A (zh) 主控芯片中的控制器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492679B (zh) 一种利用5g通信终端产生b码对时输出的方法及系统
CN117411607A (zh) 音频同步播放方法、系统、音频播放设备以及音频系统
WO2017132829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570606B2 (en) Bluetooth controller circuit for reducing possibility of noise generation
EP4340473A1 (en) Method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711952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065967B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