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2373A -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2373A
CN115912373A CN202211698380.1A CN202211698380A CN115912373A CN 115912373 A CN115912373 A CN 115912373A CN 202211698380 A CN202211698380 A CN 202211698380A CN 115912373 A CN115912373 A CN 115912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grid
power value
stored energy
re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83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姬
陈昕
罗滨
王欣
雷歌琳
黄子建
王德中
蔡依麟
唐康康
黄蕴青
廖悦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83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2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2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23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光伏系统包括逆变器和储能,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并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实现了对并网点电压的调节,提高了电网的电能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分布式光伏在配电网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造成的电压暂降、波动和闪变以及电压越限等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传统通过台区侧调节变压器电压档位、加装无功补偿已无法解决线路末端分布式光伏对节点电压的影响。实际配电网台区因覆盖范围广,网架基础薄弱以及设备数字化程度低等特点,相比于集中调控模式,就地自动调控是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如何建设自适应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调控模式,如何利用储能对分布式光伏进行综合调节,已经成为分布式光伏及储能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的文献已分别就配电网电压质量成因,分布式光伏接入规划、逆变器的无功调节及储能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是涉及到配电网实际量测数据,以及综合利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等多种有功无功调节手段,以及工程应用方面涉及较少,因此实际应用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以实现对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点电压的调控,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
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包括:
电压偏差值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
充放电功率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无功功率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并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解决了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对光伏系统并网点电压的调整,保证了光伏系统的营利以及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力安全。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伏台区常见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单个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最小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综合调控策略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对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在配电网中可以接入分布式光伏系统,分布式光伏系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传输到配电网上,配电网再通过线路将电能输送到用户。但是,目前存在分布式光伏系统产生的并网点电压与配电网低压母线电压之间存在偏差,也即存在并网点电压偏差。如果并网点电压偏差过大会对配电网造成电压暂降、波动和闪变以及电压越限等电能质量问题。鉴于此,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进行调控,以保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
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电压偏差分析如下:
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模式如下,分布式光伏一般是指装机容量为400kW及以下的光伏逆变器将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通过380V低压配电网接入电力系统,并经电网输送分配给用户。常见的安装形式为农村屋顶或城市小规模建筑光伏,由配变低压母线、低压分接箱或配电箱、或就近T接于低压线路连接到公用变压器,即“公变接入”的方式。它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农网光伏发电的主要并网模式。根据光伏电源与用户负荷之间的拓扑关系,可分为“全额上网”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两种模式。
“全额上网”模式如图1所示开关分路2,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储能)与发电电表连接,直接汇集至配变低压母线。图1为光伏台区常见的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图。用户负荷分支与光伏发电分支分别属于同一台区的不同分路,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量除了线损,绝大部分电量不经就地消纳直接并网。发电电表用于计量光伏及储能系统发出的总电能量,以计算光伏发电补贴。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如图1所示的开关分路1,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储能)由光伏发电电表统一计量发电量,用户负荷分支与其光伏发电分支并联,后经上网电表与低压线路连接。与“全额上网”方式不同,光伏系统的并网点与用户负荷并联,可实现部分或全部光伏发电量的就地消纳,即当光伏发电优先供用户用电,若有盈余则发电上送电网;若发电不足则电网为用户负荷供电。上网电表就是用于计量发电自用后与电网用户结算电量,即用户总用电量减去光伏及储能发电量。
并网点电压偏差的数学模型
根据低压配电网放射型网架结构特点,图2为单个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U为配变低压母线电压,作为电网标称电压;R、X分别为并网点至配变低压母线的线路及负荷等效电阻、电抗;Ui为分布式光伏系统并网点i的电压;Ppv.i+Pdess.i、Qpv.i+Qdess.i分别表示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储能)的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Pload.i、Qload.i分别表示与分布式光伏系统并联的用户有功、无功功率。所有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方向,均以光伏、储能或用户为角度,吸引功率时为正,发送或输送功率时为负。
对于“余电上网”模式,并网开关1-2可视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点,其测量值代表并网点电压Ui,以及并网点与电网结算的有功功率ΔPi、无功功率ΔQi(若功率值为正则表示为电网向用户输出功率,为负则表示用户反向电网输送功率)。无论是并网开关1-1,还是发电电表1,其测量值均表示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储能)的电压Upv.i,有功功率Ppv.i+Pdess.i、无功功率Qpv.i+Qdess.i,(Pdess.i、Qdess.i分别代表储能实时吸收的有功、无功功率,若为正则表示向储能系统向电网输送功率,为负则表示储能吸收功率)。实际配电网工程应用中,开关分路1的线路后段可能接入不止一个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系统,即分路1有可能是多个分布式光伏系统及其他用户负荷汇集至配变母线上的节点之一。本发明主要以单个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储能及其并联的用户负荷组成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最小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实际量测值的电压偏差综合调控策略。
当考虑用户侧并网点配置储能,并网点与电网结算功率关系如下: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061
对于“全额上网”模式,或当用户侧未配置储能时,对应的参数取零。
若无配置储能,令公式(1)Pdess.i=Qdess.i=0
若“全额上网”模式,令公式(1)Pload.i=Qload.i=0
根据并网点电压,可计算并网点的电压偏差率(一般取标称电压U=0.4kV)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071
根据电网潮流公式,可得并网点电压偏差与功率关系如下: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072
一般并网点电压相角差很小可视为不变,由公式(2)、(3),可得并网点电压偏差: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073
由公式(4)可知,并网点电压与电网电压、线路及负荷等效阻抗参数、并网点传输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有关。由于线路阻抗参数改善需要配电网网架改造建设,用户负荷在监测单位时间内可视为不变。因此可视阻抗和电抗值不变,设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074
则并网点电压幅值偏差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关系简化如下:
ΔUi%=K1·ΔPi+K2·ΔQi (5)
若采用单一变量控制法,并网点电压偏差的变化量分别与总无功功率、总有功功率的变化量成正比。根据低压配电网线路的阻抗比X/R在0.18~0.88范围内,因此,对于相同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变化量而言,调节总有功功率变化量与总无功功率变化量之比约为0.18~0.88。即有功调节对并网点电压偏差作用效果比无功更明显。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并网点电压调节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来执行,该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现,该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可配置于光伏系统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
其中,并网点是光伏系统与配电网低压母线的连接点,光伏系统在并网点产生的电压是并网点电压,并网点电压偏差可以表示并网点电压偏离母线电压的程度,预设偏差阈值是预先设置的阈值。此外,光伏系统中主要包含了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两部分,储能可以用于储存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还可以将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储存和释放电能时的功率值就是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光伏系统在配电网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造成的电压暂降、波动和善变以及电压越限等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光伏系统产生的电压进行调整是尤为重要的,要求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与母线电压的偏差率要小于最大的偏差阈值,也即要实时确定并网点电压偏差值是否是与预设偏差阈值一致,只有当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处于预设偏差阈值对应的区间范围内,并网点电压才是合适的电压,才不会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为8%,预设偏差阈值对应的区间是[-7%,7%],此种情况是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当前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
在上述基础上,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时,计算当所述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与所述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相等时,所述光伏系统的待使用并网点电压偏差;若所述待使用并网点电压偏差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则控制所述储能以目标充放电功率值运行。
其中,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包括储能的最大充电功率和最大放电功率,待使用并网点电压偏差值是计算出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并非当前光伏系统实际运行时的并网点偏差值。目标充放电功率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储能充放电功率值,例如,目标充放电功率值是最大充放电功率值的0.8倍。
具体而言,在检测到光伏系统当前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说明当前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不会对配电网造成电能质量下降的问题。此时,考虑到光伏系统的盈利,可以对光伏系统的储能进行调节,使光伏系统进入储能的盈利调控模式,储能的盈利调控模式指的是在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时,计算储能以最大充放电功率运行时,光伏系统对应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是否还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如果一致的话就对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进行调节,保证安全裕度,可以将充放电功率值调整为最大充放电功率值的0.8倍。可以理解的是,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实现对并网点电压偏差值的调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处于预设偏差阈值,还可以使储能进行充电或者放电,增加经济性。在配电网的用电高峰时段时,可以控制储能以目标放电功率值进行放电,在配电网的用电低估时段,可以控制储能以目标充电功率值进行充电。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包括:基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确定所述光伏系统的结算有功功率值和结算无功功率值;获取与所述光伏系统对应的配网线路阻抗值,并基于所述结算有功功率值、所述结算无功功率值以及线路阻抗值计算所述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
其中,结算无功功率值和结算有功功率值分别指的是光伏系统输入到电网的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值,结算无功功率值和结算有功功率值的计算可以通过公式(1)计算,配网线路的阻抗值指的是低压母线到并网点之间的电阻值和电抗值。并网点电压偏差值的计算可以预先量测出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和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有功功率值和无功功率值、用户的有功功率值和无功功率值,进而代入到公式(1)至公式(5)中,可以求得并网点电压偏差值。
S120、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说明需要对并网点电压偏差值进行调整,基于上述分析,调节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可以通过储能调节和逆变器调节,可以调节储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而且有功功率调节所起到的作用更明显。
虽然通过调节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可以削减光伏有功出力虽可快速实现电压偏差调节,却是以减少光伏发电为代价,既对用户的售电营利造成影响,对电网来说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储能有功的双向调节更具灵活性,更有利于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减少对电网的影响。因此,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用户共同组成的最小分布式光伏系统,应优先考虑储能有功调节作用。此时,可以判断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是否小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值,如果是小于的话,代表储能的有功功率是可调的,此时可以对储能进行有功调节,也即对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进行调节,以使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包括:若所述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与相应的所述最大充放电功率值相等。
具体的,如果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小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值,可以调整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与最大充放电功率值相等,使储能以最大充放电功率值运行,以对并网点电压偏差值进行调整。如果后续电压偏差值仍不满足预设偏差阈值,则可以进一步进行无功调节的方式,实现并网点电压偏差的调整。
S130、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具体而言,如果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与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相等,即储能的有功调节是已经调到最大值,不能再通过储能的有功调节实现对电压偏差值的调节,此时可以通过无功的调节方式实现对电压偏差值的调节,无功调节的方式主要包括对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调节或者储能的无功功率调节,通过无功调节的方式实现对并网点电压偏差值的调节。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包括:基于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和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确定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根据所述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所述逆变器的最大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最大无功功率值,确定所述逆变器对应第一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和所述储能对应的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基于所述第一待使用以及所述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分别调整所述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其中,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可以理解为无功调节的具体数额,也即需要进行多少无功调节后,可以实现对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第一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可以理解为逆变器所需的具体无功功率调节值,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可以理解为储能所需调节的具体无功功率调节值。
具体的,可以通过计算当前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之间的差值,就可以确定出当前需要调节的数值,也即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在确定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之后,可以根据逆变器的最大无功功率值和储能的最大无功功率值对逆变器和储能的当前无功功率值进行调节。详细来说,如果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没有超出逆变器和储能的最大无功功率值之和,说明可以通过无功调节的方式对逆变器以及储能的无功功率值进行调节,以使并网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值相一致。其中,调节范围不超出逆变器的最大无功功率值和储能的最大无功功率值之和。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无功调节时,可以优先对储能进行无功功率调节,如果储能以最大无功功率运行时,仍不能满足目标无功差额值,可以再调整逆变器的无功功率。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包括:若调整后的并网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基于调整后的并网电压偏差值和所述预设偏差值之间确定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基于所述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值相一致。
具体的,如果调整后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仍然不一致,此时逆变器和储能的无功功率值已经是最大值,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和储能的无功功率值是不可调的了,因此可以通过有功调节的方式实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的调节。具体可以是确定调整后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之间的差值,得到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就是逆变器需要进行有功调节的具体大小。进一步,按照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对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进行调节,实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当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阈值不一致时,可以先对先对储能的有功功率进行调节,如果储能的有功功率达到最大值,则通过储能和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调节,如果储能和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调节仍然不能实现使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一致,则可以通过逆变器有功调节的方式进行调节,以实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的调节。
在上述基础上,在所述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之前,还包括:若所述结算有功功率值等于零,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可以理解,当结算有功功率值等于零,说明光伏系统产生的有功功率已经被并联的用户消耗了,并没有提供给配电网有功功率。此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对逆变器或者储能的无功功率进行调节,以实现对并网点电压偏差值的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并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解决了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对光伏系统并网点电压的调整,保证了光伏系统的营利以及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力安全。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例,其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见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者相应的技术术语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目前,储能变流器的四象限除了可实现有功功率的调节,还可以控制储能实现发出和吸收无功功率。而且随着储能成本的降低,储能控制效果-成本系数将逐渐与光伏逆变器持平。
在本实施例中,先对储能的有功调节、总的无功调节、逆变器的有功调节以及综合调控策略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1、储能的有功调节
低压配电网线路具有R>>X的阻抗特性,且用户的电阻性负载远比电抗性负载大,由公式(5)可知,参数K1>K2,因此并网点电压偏差调节有功功率,比无功功率作用效果更大。又由公式(1)可知,用户消耗的有功、光伏逆变器发出的有功,以及储能吸收或发出的有功共同组成了并网点的有功功率。由于用户消耗的有功功率是随机且不可调节的,基于并网点电压偏差的有功调节只能通过光伏逆变器的削减有功出力,对储能的吸出或发出有功进行增减调节。虽然削减光伏有功出力虽可快速实现电压偏差调节,却是以减少光伏发电为代价,既对用户的售电营利造成影响,对电网来说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储能有功的双向调节更具灵活性,更有利于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减少对电网的影响。因此,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用户共同组成的最小分布式光伏系统,应优先考虑储能有功调节作用。
储能系统还起到削峰填谷、提供备用电源的作用,既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增加了售电营利,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因此,除了作为调节电压手段之一,更应该发挥其峰谷电价政策下低储高发的利用价值。
储能的充放电过程应满足储能电池自身的运行约束,主要包括荷电状态(SOC)约束、储能额定功率约束,并考虑储能的充放电效率影响,即: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151
其中,Pc.max、Pd.max分别代表储能的最大充电、放电功率值;SOC表示储能的电池荷电状态,其上下限分别代表电池荷电状态的极大、极小值;En表示储能的额定能量。ηc、ηd分别表示储能的充、放电效率;Sc(t)表示储能的充电只能0或1,Sd(t)示储能的放电只能0或-1。
为了兼具经济性和能源利用率,储能的配置应考虑最恶劣的情况下消纳光伏峰值出力,因此储能最大充电功率Pc.max与光伏逆变器最大有功功率输出Ppv.max存在关系,Pc.max=1.5·Ppv.max
2、总的无功调节
若用户侧未配置储能系统,或储能已处于荷电状态极值,或光伏有功出力与负荷有功差值已超过储能充、放电最大功率时,说明储能有功功率的调控无法实现调节并网点电压偏差。从经济性及能源利用率考虑,其次应考虑无功功率调节。根据公式(5)可知,与并网点电压偏差有关的无功功率包括了用户、光伏逆变器及储能的无功功率。同样的,用户的无功功率使用不可调控,而光伏逆变器和储能都具有双向且对称的无功功率调节,受各自参数限制无功功率调节范围不同,但两者相加可增加最小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总无功功率调节能力。
储能实际的无功功率,不得超过无功出力上限:
Qdess|≤Qdess(max) (9)
根据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规范[17],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可支持远程调节功率因数及无功功率参与并网点电压调节,且功率因数应在-0.95~0.95范围内连续可调。市面上大多数分布式光伏的功率因数最大调节范围-0.8~0.8。根据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与功率关系式: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161
由于光伏逆变器一般工作在最大功率点(MPTT)处,即以最大有功功率输出Ppv.max时,若以逆变器自身最大功率因数考虑,光伏逆变器的最大无功功率为:
Qpv.i≤0.563·Ppv.max (10)
由公式(9)、(10)可知,最小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总无功功率(Qpv.i+Qdess,i)存在最大值(0.563·Ppv.i(t)+Qdess(max))。如果未配置储能,则系统可调节的无功功率只有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即系统的总无功功率最大值为0.563·Ppv.i(t),由此可见,并网的分布式光伏系统配置储能,可提高无功功率对电压偏差的调节能力。
逆变器的有功调节
当并网点电压偏差已超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整体无功调节能力,只能通过光伏逆变器弃光的方式,使并网点电压尽快恢复到合理范围,为了减少并网分布式光伏系统无功消耗,应使并网点应满足ΔQi(t)=0,根据公式(1)、(5)可得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162
3、综合调控策略
根据电能质量标准要求,低压配电网的节点电压偏差应满足在标称电压的±7%范围内,即-0.7≤ΔUi%≤0.7。
综合调控策略首先判断储能是否满足其电池荷电状态及功率极值。若节点电压偏差保持在合格范围内,则启动“储能的营利调控模式”。虽然上网电价并没有峰谷电价差,也没有光伏发电与储能发电的差别,但在高峰用电价时,利用储能放电减少用户对电网的购电支出,甚至增加储能售电营利;低谷电价时储能充电可实现削峰填谷。
当电压偏差越限时,应启动“储能优先,逆变器无功为主”的电压调控策略:“储能的电压调控模式”调控储能的有功功率,若电压偏差越限消失,则结束控制;若电压偏差越限仍存在,则进入“先储能无功,后逆变器无功”的“无功裕度计算”。当评估电压偏差超过系统总的无功调节范围,则进入逆变器的“有功削减模式”。因此,可通过对储能、逆变器的无功功能、有功功率的综合调节来实现并网点电压的调节。综合调控策略如图5所示。图5是最小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综合调控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内容已经对各种调节方式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对综合调节策略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
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储能)基于t时刻的并网点电压偏差,综合调节光伏逆变器、储能的有功、无功功率的流程如图3所示。
1)获取(t-1)时刻和t时刻,并网点电压量测数据,并网点与电网的结算功率ΔPi(t)、ΔQi(t),并计算电压偏差ΔUi%(t)。
2)获取(t-1)时刻和t时刻,光伏逆变器功率Ppv.i(t)、Qpv.i(t)电压量测数据。
3)获取(t-1)时刻和t时刻,储能系统功率Pdess,i(t)、Qdess,i(t),荷电状态SOC(t)及充放电状态Sc(t)、Sd(t)。
4)假设(t-1)时刻和t时刻,等效线路阻抗参数不变。数据代入公式(5),可求得K1、K2
5)若-7%<ΔUi%(t)<7%,则进入“储能的营利调控模式”;否则,进入“储能的电压调控模式”。
6)若ΔPi(t)=0时,进入“无功裕度计算”,否则进入“储能的电压调控模式”。
储能的营利调控模式
高峰或平常时段内,设P'dess.i(t)=-Pd.max代入公式(1)、(5),若ΔU'i%(t)|≤7%,即假设t时刻储能以最大放电功率放电,分析并网点电压偏差是否合格。若是,则控制储能放电,S'd(t)=-1且P'dess.i(t)=-0.8*Pd.max;否则结束调控。
低谷时段内,设P'dess.i(t)=Pc.max代入公式(1)、(5),若|ΔU'i%(t)|≤7%,即假设t时刻储能以最大充电功率充电,分析并网点电压偏差是否合格。若是,则控制储能充电,S'c(t)=1且P'dess.i(t)=0.8*Pc.max;否则结束调控。
储能的电压调控模式
当ΔUi%(t)<-7%时,若Pdess.i(t)=-Pd.max,进入“无功调控流程”;否则控制储能放电,S'd(t)=-1且P'dess.i(t)=-Pd.max,进入“无功裕度计算”。
当ΔUi%(t)>7%时,若Pdess.i(t)=Pc.max,进入“无功调控流程”;否则,控制储能充电,S'c(t)=1且P'dess.i(t)=Pc.max,进入“无功裕度计算”。
无功裕度计算
假设t时刻,并网点与电网结算的总有功功率ΔPi(t)不变。ΔUe%作为调控后的电压偏差值,代入公式(5),可求并网点总无功的调控差额X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181
当ΔUi%(t)>7%时,为了保证调控后的电压偏差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减少分布式光伏系统各类功率的波动变化影响,取电压偏差的调控目标ΔUe%=5%。根据公式(11),取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182
t时刻并网点总无功调控差额,需要通过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使整体的无功输出增加或无功吸收减少。进入“无功调控流程”。
当ΔUi%(t)<-7%时,为了保证调控后的电压偏差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减少分布式光伏系统各类功率的波动变化影响,取电压偏差的调控目标ΔUe%=-5%。根据公式(11),取
Figure BDA0004023074520000191
t时刻并网点总无功调控差额,需要通过光伏逆变器和储能,使整体的无功吸收增加或无功输出减少。进入“无功调控流程”。
无功调控流程
若满足
|Qdess,i(t)+Qpv,i(t)+X|<0.563·Ppv.i(t)+Qdess(max)         (12)
若满足|Qdess,i(t)+X|<Qdess(max)
则控制储能无功功率Q'dess.i(t)=Qdess,i(t)+X;
控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
Q'pv.i(t)=Qdess,i(t)+Qpv,i(t)+X-Q'dess.i(t)
否则控制储能无功Q'dess.i(t)=Qdess(max)
控制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
Q'pv.i(t)=Qdess,i(t)+Qpv,i(t)+X-Qdess(max)
不满足公式(12),则进入“有功削减模式”。
有功削减模式
当并网点电压抬升越限,即ΔUi%(t)>7%,为了保证调控后的电压偏差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减少分布式光伏系统各类功率的波动变化影响,取电压偏差的调控目标ΔUe%=5%。
根据公式(13),控制光伏逆变器有功P'pv.i(t),
令X=0,进入“无功调控流程”。
当并网点电压降落越限,即ΔUi%(t)<-7%,为了保证调控后的电压偏差满足电能质量要求,减少分布式光伏系统各类功率的波动变化影响,取电压偏差的调控目标ΔUe%=-5%。
根据公式(13),控制光伏逆变器有功P'pv.i(t),
令X=0,进入“无功调控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并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解决了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对光伏系统并网点电压的调整,保证了光伏系统的营利以及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力安全。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电压偏差值检测模块310,用于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
充放电功率调整模块320,用于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无功功率调整模块330,用于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若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并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解决了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对光伏系统并网点电压的调整,保证了光伏系统的营利以及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力安全。
可选的,还包括储能营利模块:
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时,计算当所述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与所述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相等时,所述光伏系统的待使用并网点电压偏差;
用于若所述待使用并网点电压偏差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则控制所述储能以目标充放电功率值运行。
可选的,所述电压偏差值检测模块310,包括:
结算功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确定所述光伏系统的结算有功功率值和结算无功功率值;
并网点电压偏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光伏系统对应的配网线路阻抗值,并基于所述结算有功功率值、所述结算无功功率值以及线路阻抗值计算所述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
可选的,所述充放电功率调整模块320,包括:
充放电最大功率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与相应的所述最大充放电功率值相等。
可选的,所述无功功率调整模块330,包括:
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和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确定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
第一、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所述逆变器的最大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最大无功功率值,确定所述逆变器对应第一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和所述储能对应的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
第一、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待使用以及所述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分别调整所述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可选的,所述无功功率调整模块330,包括:
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调整模块,用于若调整后的并网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值不一致,基于调整后的并网电力偏差值和所述预设偏差值之间确定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
逆变器有功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值相一致。
可选的,还包括有功功率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之前,若所述结算有功功率值等于零,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电子设备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电子设备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和/或通信单元1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13并由处理器1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伏系统包括逆变器和储能,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
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时,计算当所述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与所述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相等时,所述光伏系统的待使用并网点电压偏差;
若所述待使用并网点电压偏差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则控制所述储能以目标充放电功率值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包括:
基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确定所述光伏系统的结算有功功率值和结算无功功率值;
获取与所述光伏系统对应的配网线路阻抗值,并基于所述结算有功功率值、所述结算无功功率值以及线路阻抗值计算所述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包括:
若所述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与相应的所述最大充放电功率值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包括:
基于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和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确定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
根据所述目标无功调控差额值、所述逆变器的最大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最大无功功率值,确定所述逆变器对应第一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和所述储能对应的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
基于所述第一待使用以及所述第二待使用无功功率值分别调整所述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包括:
若调整后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值不一致,基于调整后的并网点电压偏差值和所述预设偏差阈值之间确定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
基于所述目标有功调节差额值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结算有功功率值等于零,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8.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偏差值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预设偏差阈值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其中,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值、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无功功率值相关联;
充放电功率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小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网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无功功率调整模块,用于若所述储能的当前充放电功率值等于所述储能的最大充放电功率阈值,则调整所述逆变器的无功功率值以及所述储能的无功功率值,以使所述并点电压偏差值与所述预设偏差阈值相一致。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
CN202211698380.1A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5912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8380.1A CN11591237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8380.1A CN11591237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2373A true CN115912373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8380.1A Pending CN115912373A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23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4354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杭州利沃得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的均流方法、装置、逆变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4354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杭州利沃得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的均流方法、装置、逆变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394354B (zh) * 2023-12-11 2024-04-09 杭州利沃得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的均流方法、装置、逆变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2534B2 (e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battery state-of-charge estimation
US10205317B2 (en) Management of grid-scal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multiple services
CN115912373A (zh) 一种光伏系统的并网点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131340A (zh) 发电站与负荷区域匹配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78617A (zh) 一种新能源场站电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236638B (zh) 基于多模态网络的运河微电网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
CN117973859A (zh) 一种主配电网的风险防控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826806B (zh) 一种混合储能调频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707036B (zh) 基于光伏逆变器的无功功率补偿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6845930A (zh) 微电网系统的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微电网系统
CN11623166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45907A (zh) 微电网源荷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021406B (zh) 一种整合经济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微电网控制器
CN116137445A (zh) 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孤岛配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634542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功率平滑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15912503A (zh) 一种微网发电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8274B (zh) 一种孤立微电网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276715B1 (ko) 배전망 관리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17200266B (zh) 配电线路光伏汇集点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415047A (zh) 基于跨省跨区交易环境下可用输电能力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7557407A (zh) 分布式光伏集群惯量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683472B (zh) 无功功率补偿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59600B (zh) 基于社区微网电能交易的储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544918A (zh) 一种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hi et al. Research on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of Micro-Power Supply for AC-DC Hybrid Microgrid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ynam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