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0639A - 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0639A
CN115910639A CN202110939138.8A CN202110939138A CN115910639A CN 115910639 A CN115910639 A CN 115910639A CN 202110939138 A CN202110939138 A CN 202110939138A CN 115910639 A CN115910639 A CN 115910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rotating
driving
output end
transf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91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to CN2021109391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0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0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0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开关,包括:转换部分,其具有:第一转动件,其具有转动输入端、转动输出端、第一固定转轴;第二转动件,其具有动触头连杆、转动腔、第二固定转轴;其中,转动输出端可动地设置在转动腔中,且在转动输出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转动时,转动输出端能推动转动腔,以带动动触头连杆绕第二固定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转换开关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部分,每个驱动部分具有驱动器和驱动盘,驱动器能使驱动盘绕一固定轴线进行旋转运动;驱动盘包括驱动输出部分,该驱动输出部分与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输入端连接,以将驱动盘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转动输入端。

Description

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换开关,特别是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可以实施为手动操作和/或自动操作。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用于两路电源的转换,以保证重要负载得到连续的供电。ATS的机构是ATS的关键部分,它直接关系到ATS的性能,成本及可靠性。在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用三个电磁铁驱动器的机构来设计三位置的快速切换ATS。但这种产品结构复杂,因而可靠性较差。另外,在现有的技术中,还存在采用一个电磁铁驱动器的机构来设计二位置的快速切换ATS。但是,这类产品的开关转换有时并不稳定且产品尺寸较大。而且,有些产品还存在转换速度过快的缺陷,因而在电源转换过程中,可能在开关中拉处电弧,而存在二路电源之间短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转换开关,其可以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也可以被手动操作而进行双电源转换。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开关,包括:转换部分,其具有:第一转动件,其具有转动输入端、转动输出端、第一固定转轴;第二转动件,其具有动触头连杆、转动腔、第二固定转轴;其中,转动输出端可动地设置在转动腔中,且在转动输出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转动时,转动输出端能推动转动腔,以带动动触头连杆绕第二固定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转动腔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直腔、第二直腔和弧形腔,该弧形腔具有第一弧形侧壁和第二弧形侧壁,第一弧形侧壁和第二弧形侧壁的凹面彼此面对,且第一直腔和第二直腔分别设置在弧形腔的两端。
根据一实施例,当转动输出端位于第一直腔中并推动其运动时,动触头连杆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当转动输出端位于第二直腔中并推动其运动时,动触头连杆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运动。
根据一实施例,当转动输出端接触第一弧形侧壁时转动输出端沿第一弧形侧壁运动,动触头连杆保持位于第一位置;当转动输出端接触第二弧形侧壁时转动输出端沿第二弧形侧壁运动,动触头连杆保持位于第二位置。
根据一实施例,动触头连杆与转动腔固定连接。
从而,包括以上结构的转换开关提供了一种转换更平稳、成本更低、尺寸更小的产品。
根据一实施例,转换开关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部分,每个驱动部分具有驱动器和驱动盘,所述驱动器能使驱动盘绕一固定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所述驱动盘包括驱动输出部分,该驱动输出部分与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输入端连接,以将驱动盘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转动输入端。
根据一实施例,驱动器包括能沿驱动方向和与驱动方向相反的复位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的促动件;在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驱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盘被所述促动件驱动,而在所述驱动杆沿所述复位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盘不被所述促动件驱动,且动触头连杆保持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根据一实施例,驱动盘包括多个驱动销,所述促动件能在驱动杆沿驱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依次驱动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每一个,以造成驱动盘旋转;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一个被设置为与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输入端连接的所述驱动输出部分。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促动件设置为与驱动杆的一端连接的可转动促动件,使得:当驱动杆沿驱动方向运动时,可转动促动件处于初始状态且能接合并驱动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相应一个而不发生旋转;当驱动杆沿复位方向运动时,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相应另一个与可转动促动件相互作用并使该可转动促动件发生旋转,以进入旋转状态,且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所述相应另一个不被所述可转动促动件驱动。
根据一实施例,在可转动促动件与驱动杆之间设置扭簧,以使可转动钩状件能从旋转状态复位到初始状态。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驱动杆设置为能被电磁驱动的动铁芯,且驱动杆设置为动铁芯;驱动器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能使动铁芯沿复位方向运动。
根据一实施例,驱动盘包括沿驱动盘的周向均匀布置的四个驱动销。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驱动部分还包括储能弹簧,其套设在一可转动的杆上,该杆的端部设置有能接收所述多个驱动销每一个的接收部分;所述多个驱动销每一个在其旋转过程的第一旋转范围通过所述接收部分挤压储能弹簧,且在其旋转过程的第二旋转范围通过所述接收部分被储能弹簧推动并继续旋转。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驱动部分包括两个驱动部分,所述两个驱动部分沿驱动盘的径向方向分别设置在驱动盘两侧,并交替造成驱动盘的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实现了只具有一个电磁铁驱动器的ATS机构,但其动触头连杆具有一个可以停顿的中间位置,从而防止了转换速度过快,造成二路电源之间短路的缺陷。从而实现由其构成的二位置快速切换的ATS。进而,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还可拓展一种由二个同向驱动的驱动器构成的更快速切换的ATS,而且也可以设置如上所述的动触头连杆的中间位置停顿,也可避免可能造成二路电源之间短路的过快转换。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转换开关可以以同样或更低的成本,更小的尺寸,制造出更安全的ATS产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换开关的转换部分;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换开关的驱动部分;
图3-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换开关的工作过程;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包括两个驱动部分的转换开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提到的方位、方向等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换开关,如图1所示,其例如可以实施为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和/或双电源手动转换开关。
根据一实施例,该转换开关包括:转换部分1,该转换部分具有:第一转动件11,其具有转动输入端111、转动输出端112、第一固定转轴113;第二转动件12,其具有动触头连杆121、转动腔122、第二固定转轴123。优选地,第一固定转轴113例如设置在转动输入端111和转动输出端112之间。在动触头连杆121的一个末端处例如设置有动触头124,其可以与静触头A(对应于第一位置)或静触头B(对应于第二位置)接触,从而实现双电源之间的切换。在动触头连杆121的另一个末端处例如设置所述第二固定转轴123。
进一步地,转动输出端112可动地设置在转动腔122中,且在转动输出端112绕第一固定转轴113进行转动时,转动输出端112能推动转动腔122,以带动动触头连杆121绕第二固定转轴12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附图以简化的杆系图示出了转换开关的基本连接关系和运动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及其各部件的具体结构、空间关系等可以采取任何合适的结构和形式。例如,图1中示出的第一转动件11可以实施为可转动的杆状件,也可以实施为可转动的盘状件;转动输入端11、转动输出端112例如可以实施为销、突柱、滚柱等形式,且可以具有合适的表面处理、润滑等,以满足与其他结构连接和接触的需要。又例如,第二转动件12的转动腔122可以是相对封闭的腔体,或者是由两个侧壁(如后文所述)构成的相对开放的腔体,只要在转动输出端112绕第一固定转轴113进行转动时(例如在360度的转动范围内),转动输出端112能推动转动腔122以实现上述往复运动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转换开关的一种自动转换示例进一步显示于图3-17,随后将结合转换部分1的具体结构和后文详述的驱动部分2进一步描述该转换开关的自动工作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腔122例如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直腔1221、第二直腔1222和弧形腔1223,该弧形腔1223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弧形侧壁1224和第二弧形侧壁1225(例如两弧形侧壁的凹面彼此相对),且第一直腔1221和第二直腔1222分别设置在弧形腔1223的两端。
由于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的这种结构,当转动输出端112位于第一直腔1221中并推动其运动时(由于这种推动作用,伴随第一转动件11的旋转,第二转动件12也将绕第二固定转轴123进行相应的旋转运动),动触头连杆121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例如参见图4-9所示的运动过程;而当转动输出端112位于第二直腔1222中并推动其运动时,动触头连杆121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运动,例如参见图13-17所示的运动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转动腔122采用上述弧形侧壁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弧形侧壁的弧度的情况下,当转动输出端112接触第一弧形侧壁124时转动输出端112沿第一弧形侧壁1224运动(例如沿其滑动或滚动,这取决于转动输出端112的具体构造,例如其可以是圆柱形销或圆柱形滚柱),动触头连杆121基本保持位于第一位置(如图3-4、17所示)。也就是说,在转动输出端112接触第一弧形侧壁1224并沿其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对第一弧形侧壁124施加显著的作用力或者施加的作用力较小,从而既保证能动触头124以适当的力压靠静触头A,又不会造成动触头连杆121本身应力过大或静触头A处应力过大。类似地,当转动输出端112接触第二弧形侧壁1225时转动输出端112沿第二弧形侧壁1225运动,动触头连杆121基本保持位于第二位置(如图9-11所示),从而既保证能动触头124以适当的力压靠静触头B,又不会造成动触头连杆121本身应力过大或静触头B处应力过大。因此,通过转动腔122的这种具体结构,能够实现动触头124与静触头A、B的稳定且可靠的接触。
尽管上文以优选的结构提出了确保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可靠接触的方案,但也可以采取其他替代方案来实现类似的效果。例如,采用直且弹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来分别取代第一弧形侧壁和第二弧形侧(从而转动腔基本上是笔直的形式),从而当转动输出端接触并压靠弹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而运动时,弹性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将发生一定量的弹性变形,变形后呈现与弧形侧壁类似的形状,也能实现如上所述的触头间的可靠稳定接触。又例如,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仍采用基本直壁的形式(或仅有较小的弧度),而动触头连杆121、其上的动触头124、静触头A和B中之一或多者可以设置为能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或位移,也就是说当转动输出端112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运动时,由于动触头连杆121、其上的动触头124、静触头A和B中之一或多者的弹性变形或位移,也能实现动触头124与静触头A、B之间的稳定且可靠的接触。
进一步优选地,动触头连杆121例如可以与转动腔122固定连接,例如二者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焊接、栓接等连接在一起而进行同步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例,为了实现转换开关的自动转换,可以设置用于驱动第一转动件的驱动部分。具体说,参见图2,该转换开关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部分2,以用于向转换部分1的转动输入端111施加旋转运动。后文将参照图2-17所示的包括一个驱动部分2的实施例来描述由一个驱动部分实现转换开关自动切换的例子。
具体说,每个驱动部分2例如具有驱动器21和驱动盘22。该驱动盘22例如是大致圆盘形的,所述驱动器21能使驱动盘22绕其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所述驱动盘22例如包括驱动输出部分(例如后文所述的驱动销221a),该驱动输出部分与第一转动件1的转动输入端111连接,以将驱动盘22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转动输入端11。驱动盘22的驱动输出部分与第一转动件1的转动输入端111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合适的方式,例如在空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二者之间可以直接转动连接,或者二者之间可以通过中间传动机构(例如有一个或多个连杆构成)间接连接,只要驱动输出部分(驱动销)能将旋转运动传递到转动输入端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驱动器21包括能沿驱动方向(例如附图中的向左方向)和与驱动方向相反的复位方向(例如附图中的向右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杆211和与驱动杆连接的促动件212,例如促动件212设置在驱动杆211的末端。进而,驱动盘22例如包括多个驱动销,例如在图示所示实施例中沿驱动盘的周向均匀布置了四个驱动销221a-221d,所述促动件212能随驱动杆211沿驱动方向的运动而依次接合并驱动所述多个驱动销(221a-221d)中的每一个,以造成驱动盘22旋转。
多个驱动销中的一个(例如驱动销221a)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转动件11的转动输入端111连接的所述驱动输出部分。参见图3-17,驱动盘22的驱动销221a与第一转动件1的转动输入端111以黑色实心圆示出,以便能反应出二者之间的对应运动关系。应注意,尽管在图示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盘22包括四个驱动销221a-221d,但是根据转换开关的工作需求和安装工件的具体尺寸要求等,也可以设置更多或更少的驱动销。
进一步优选地,驱动器21可以设置为螺线管-动铁芯构造,具体说,驱动器21设置为电磁驱动器,且驱动杆211设置为动铁芯,而所述促动件212设置为与动铁芯的末端连接的可转动的促动件,根据优选实施例,其例如是如图所示的钩状形式,且设置为不可逆时针旋转但可顺时针旋转。
通过这种设置,当驱动杆211沿驱动方向运动(图中向左)时,可转动促动件212处于初始状态且能接合并驱动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相应一个而不发生旋转。举例来说,如图3-4所示,驱动杆211带动可转动促动件212向左运动并接合驱动销221a,由于可转动促动件212设置为处于不可逆时针旋转的初始状态,所以能拉动驱动销221a向左侧运动,进而驱动销221a带动驱动盘22沿逆时针旋转到图5所示的状态。
而当驱动杆211沿复位方向运动(图中向右)时,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相应另一个与可转动促动件212相互作用并使该可转动促动件212发生旋转,以进入旋转状态。具体说,如图5-6所示,驱动杆211带动可转动促动件212向右运动并接触驱动销221b,由于可转动促动件212设置为可以顺时针旋转,所以可转动促动件212被驱动销221b推动而顺时针旋转到旋转状态,进而随着驱动杆211进一步向右运动,可转动促动件212越过驱动销221b,然后返回达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在此过程中,驱动盘22不发生逆时针转动。
进一步优选地,为实现可转动促动件的上述动作,可以在可转动促动件与动铁芯之间设置扭簧(未示出),以使可转动促动件能从旋转状态复位到初始状态。当然应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方式实现可转动促动件在初始状态和旋转状态之间的转换,例如采用微电机来驱动可转动促动件,配合驱动件的运动而以适当的时机驱动可转动促动件,实现上述动作。另外,尽管给出了可转动促动件的例子,但促动件也可以是不可转动的,而仅就促动件的末端设置为具有沿顺时针方向容易弹性变形而沿逆时针方向不易变形的结构/材料,从而实现上述动作。
进一步优选地,驱动器21还可包括复位弹簧(未示出),该复位弹簧能使驱动杆211沿复位方向运动,例如在驱动杆211不被电磁驱动时通过复位弹簧将其弹回到图3所示的位置。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驱动部分2例如还包括储能弹簧23,其套设在一可转动的杆231上,该杆231的端部设置有能接收所述多个驱动销每一个(例如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的驱动销221a-221d每一个)的接收部分232。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驱动销每一个例如在其旋转过程的第一旋转范围通过所述接收部分挤压储能弹簧,且在其旋转过程的第二旋转范围通过所述接收部分被储能弹簧推动并继续旋转,如后文详述。
下面参见图3-17简要描述上述转换开关的自动工作过程。
首先,从图3所示的动触头A被接通(ON)的状态(第一位置)开始,驱动杆211即将带动促动件212向左运动并即将拉动驱动销221a,此时驱动销221c被储能弹簧23接收。随着驱动杆211开始向左运动,如图4-5所示,驱动杆211拉动驱动销221a,进而在储能弹簧23的辅助下(如后文所述),造成驱动盘22逆时针转过90度,同时驱动销221a带动第一转动件11的转动输入端111的旋转,进而如上所述地使动触头连杆121从与静触头A接触的第一位置朝向静触头B运动,到达静触头A和B之间的中间位置,即转换开关中间的停顿位置,如图5所示。在此过程中,驱动销221c在其旋转过程的第一旋转范围(例如前50度)挤压储能弹簧23,造成储能弹簧23积累弹性势能,达到如图4所示的大致最大储能状态,随后在驱动销221c的第二旋转范围(例如后40度),储能弹簧23释放其弹性势能,驱动销221c被储能弹簧23推动并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最终离开储能弹簧23,达到图5所示的状态。
随后,驱动杆211在其复位弹簧的驱动下向右复位,从图6所示的状态转变为图7所示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如前所示,仅驱动杆211及其上的可转动促动件212向右运动,可转动促动件212越过驱动销221b而驱动盘22不发生转动,因此动触头连杆121保持位于中间位置一段时间(大致对应于驱动杆做复位运动的时间)。由于这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动触头连杆121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在中间位置处的停顿,虽然该停顿时间不长,但足以让有可能出现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熄灭,避免静触头A和B之间因这种电弧发生短路。
随后,从图7所示的状态开始,驱动杆211带动可转动促动件212再次向左运动并拉动驱动销221b,驱动盘22再次经过90度的逆时针旋转,经过如图8-11所示过程,动触头连杆121从中间位置运动到与静触头B接通(ON)的状态(第二位置),驱动杆211向右复位以准备好进一步对驱动销221c进行驱动,如图12所示。
与如上所述的驱动过程类似,图12-14示出了驱动杆211对驱动销221c的驱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动触头连杆121从与静触头B接触的第二位置朝向静触头A运动到中间位置,即转换开关中间的停顿位置(图14)。图15-17示出了,驱动杆211对驱动销221d的驱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动触头连杆121从中间位置运动到再次与静触头A接通(ON)的第一位置。从而完成了根据附图所示实施例的转换开关的一个完整的自动转换循环。
应理解,尽管图7-17中省略了储能弹簧23,但其针对其余的每个驱动销221d、221a、221b依次施加如上所述的储能/释放作用。而且,还应理解,储能弹簧23并不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例如通过设置驱动杆211的行程,可以实现沿驱动方向的一次运动就可让驱动盘22旋转90度,而不必借助储能弹簧的助力。
另外,尽管附图的实施例中,促动件212以“拉动”的方式实现对各个驱动销的驱动,但是也可以采用“推动”的方式实现这种驱动,而只需改变驱动杆和促动件的布置方式和连接关系等即可,在此不再赘述。甚至,驱动杆也可以不采用如图所示的左右直线运动的驱动方式,而是采用旋转运动的驱动方式,只要其能带动促动件实现对驱动销的驱动即可。
还应理解,转换部分和驱动部分及其各部件的旋转也不限于图示实施例中描述和显示的具体旋转方向,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结构需求遵循不同的旋转方向,例如驱动盘/第一转动件也可以顺时针旋转。
还应理解,尽管图示的实施方式给出了自动转换开关的例子,但也可以对转换开关进行手动驱动,即针对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输入端通过旋钮、转轮等施加手动旋转。
进一步地,更快的转换(即更短的触头转换时间)对ATS的应用有时影响十分重大,图示实施例的ATS触头转换时间由动铁芯的拉动时间及其复位返回时间所决定,其可以在200ms左右,但无法小于100ms。
因此,为了实现更快的响应,还提出了对转换开关的又一改进实施例。通过增加一个同向拉动的驱动器,可以使ATS的转换更快,因为这时这个转换时间只与动铁芯的拉动时间有关,而不依赖于动铁芯的返回时间。
参见图18,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部分2’包括两个驱动部分21A和21B,所述两个驱动部分21A和21B对同一驱动盘22进行驱动,且沿驱动盘22的径向方向分别设置在驱动盘两侧。进而,通过设置两个驱动部分21A和21B的工作正时,例如可以交替地对沿径向方向对置的驱动销进行交替驱动,从而造成驱动盘的旋转。而且,通过适当地设置每个驱动部分21A和21B沿驱动方向和复位方向的时机和时长,也可以获得如上所述的动触头连杆在中间位置的短暂停顿,从而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可能产生的电弧熄灭。进而,根据对转换开关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增加驱动器的个数,再次不再赘述。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4)

1.一种转换开关,包括:
转换部分,其具有:
第一转动件,其具有转动输入端、转动输出端、第一固定转轴;
第二转动件,其具有动触头连杆、转动腔、第二固定转轴;
其中,转动输出端可动地设置在转动腔中,且在转动输出端绕第一固定转轴进行转动时,转动输出端能推动转动腔,以带动动触头连杆绕第二固定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所述转动腔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直腔、第二直腔和弧形腔,该弧形腔具有第一弧形侧壁和第二弧形侧壁,第一弧形侧壁和第二弧形侧壁的凹面彼此面对,且第一直腔和第二直腔分别设置在弧形腔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
当转动输出端位于第一直腔中并推动其运动时,动触头连杆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
当转动输出端位于第二直腔中并推动其运动时,动触头连杆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
当转动输出端接触第一弧形侧壁时转动输出端沿第一弧形侧壁运动,动触头连杆保持位于第一位置;
当转动输出端接触第二弧形侧壁时转动输出端沿第二弧形侧壁运动,动触头连杆保持位于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动触头连杆与转动腔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换开关,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部分,每个驱动部分具有驱动器和驱动盘,所述驱动器能使驱动盘绕一固定轴线进行旋转运动;
所述驱动盘包括驱动输出部分,该驱动输出部分与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输入端连接,以将驱动盘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该转动输入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
驱动器包括能沿驱动方向和与驱动方向相反的复位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杆和与驱动杆连接的促动件;
在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驱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盘被所述促动件驱动,而在所述驱动杆沿所述复位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盘不被所述促动件驱动,且动触头连杆保持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
驱动盘包括多个驱动销,所述促动件能在驱动杆沿驱动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依次驱动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每一个,以造成驱动盘旋转;
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一个被设置为与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输入端连接的所述驱动输出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
所述促动件设置为与驱动杆的一端连接的可转动促动件,使得:
当驱动杆沿驱动方向运动时,可转动促动件处于初始状态且能接合并驱动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相应一个而不发生旋转;
当驱动杆沿复位方向运动时,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相应另一个与可转动促动件相互作用并使该可转动促动件发生旋转,以进入旋转状态,且所述多个驱动销中的所述相应另一个不被所述可转动促动件驱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在可转动促动件与驱动杆之间设置扭簧,以使可转动钩状件能从旋转状态复位到初始状态。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
所述驱动杆设置为能被电磁驱动的动铁芯,且驱动杆设置为动铁芯;
驱动器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能使动铁芯沿复位方向运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驱动盘包括沿驱动盘的周向均匀布置的四个驱动销。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驱动部分还包括储能弹簧,其套设在一可转动的杆上,该杆的端部设置有能接收所述多个驱动销每一个的接收部分;
所述多个驱动销每一个在其旋转过程的第一旋转范围通过所述接收部分挤压储能弹簧,且在其旋转过程的第二旋转范围通过所述接收部分被储能弹簧推动并继续旋转。
14.如权利要求6-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换开关,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部分包括两个驱动部分,所述两个驱动部分沿驱动盘的径向方向分别设置在驱动盘两侧,并交替造成驱动盘的旋转。
CN202110939138.8A 2021-08-16 2021-08-16 转换开关 Pending CN115910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138.8A CN115910639A (zh) 2021-08-16 2021-08-16 转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9138.8A CN115910639A (zh) 2021-08-16 2021-08-16 转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0639A true CN115910639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9138.8A Pending CN115910639A (zh) 2021-08-16 2021-08-16 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06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98111A2 (en) Two speed axle shift actuator
CN110379655B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机构
JPH03163722A (ja) 動力源切り替え装置
CN201868264U (zh) 切换装置的弹性机构及其切换装置
CN115910639A (zh) 转换开关
KR101764320B1 (ko) 자동 절체 스위치
CN101763959B (zh) 转换开关电器中的转换机构
EP3683814B1 (en) Deceleration mechanism for shifting device and shifting device
WO2012104955A1 (ja) 開閉装置および開閉装置操作機構
CN117558570A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
CN109859965B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电磁驱动机构
CN210039974U (zh)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快速转换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US6658949B2 (en) Starter having resilient shift lever for driving pinion gear
CN209843535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快速转换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EA021159B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е толк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7924775B (zh) 自动转换开关和传动子系统
CN107845513B (zh) 电动操作机构及开关装置
WO2022247297A1 (zh) 一种驻车执行机构
US4346271A (en) Manually actuated timer for appliances
CN208271764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机构
CN109509646A (zh) 开关装置
CN113838695A (zh) 操作机构、并联式机构以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19696279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109712829B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17690918U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