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0004A -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0004A
CN115910004A CN202211199352.5A CN202211199352A CN115910004A CN 115910004 A CN115910004 A CN 115910004A CN 202211199352 A CN202211199352 A CN 202211199352A CN 115910004 A CN115910004 A CN 115910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ment
key
engaging
arm
ham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93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i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i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i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wai Musical Instru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10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00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4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keys
    • G10H1/346Keys with an arrangement for simulating the feeling of a piano key, e.g. using counterweights, springs, ca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155User input interfaces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2220/221Keyboards, i.e. configuration of several keys or key-like input devices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155User input interfaces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2220/265Key design detail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keys of a keyboard; Key-like musical input devices, e.g. finger sensors, pedals, potentiometers, se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分隔壁的键盘底架、多个键以及随着键按下而枢转移动的多个琴槌。擒纵构件被可移除地安装在每相邻的两个分隔壁和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之间的琴槌中的一个中的一者上。接合部分被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分隔壁和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之间的琴槌中的所述一个中的另一者上。该接合部分在琴槌随着键的按下而枢转移动期间与擒纵构件暂时接合,以由此将擒纵感添加到按下的键的触感。

Description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应用于诸如电子钢琴的键盘乐器,并且具有赋予与原声钢琴的擒纵(let-off)类似的擒纵感的擒纵功能。
背景技术
照常规,作为这种类型的键盘装置,例如已知在本申请人已提交的日本专利公开(Kokai)号2011-27854中公开的一种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包括:键盘底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使后端由键盘底架枢转地支撑的键;以及设置在键下方的琴槌,该琴槌用于每个以与相关联的键互锁的方式枢转地移动。这些琴槌各自枢转地支撑在设置在键盘底架中的琴槌支撑轴上。当键被按下时,琴槌支撑轴前方与其相关联的琴槌的预定部分被键按下,由此琴槌在琴槌支撑轴后方的部分向上移动。此外,在琴槌支撑轴后方的琴槌的预定部分处,设置有向上突出的接合突起部,而在位于键和琴槌之间的键盘底架的平板处,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向下和向前倾斜突出的擒纵构件(let-off member)。
当键被按下时,琴槌根据键的按下而枢转移动,从而使接合突起部向上移动,琴槌的接合突起部与擒纵构件暂时接合,从而暂时的阻力作用在枢转移动的琴槌上。由此,类似于原声钢琴的擒纵的擒纵感被赋予与琴槌相关联的键的触感。
如上所述,在键盘装置中,为了获得擒纵感(let-off feeling),琴槌设置有接合突起部,而由于在琴槌和键之间设置了擒纵构件,因此在琴槌和键之间需要相对大的空间,这增加了键盘装置的高度尺寸。此外,由于擒纵构件是相对小的部件,而且它安装在键和琴槌之间,因此在进行键盘装置的组装或维修时,将擒纵构件安装在键盘底架上或将擒纵构件更换为新的擒纵构件的工作很麻烦,并且需要很多时间和劳动。此外,设置在琴槌上的接合突起部和设置在键盘底架的平板上的擒纵构件在设置开始时间中具有低自由度,并且在键按下期间擒纵的持续时间短。因此,上述键盘装置存在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该键盘装置不仅能够使键盘装置本身紧凑,而且还能够容易地执行安装或更换擒纵构件的工作,并且进一步提高了设置开始时间的自由度和擒纵的持续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具有赋予与原声钢琴的擒纵类似的擒纵感的擒纵功能,所述键盘装置包括:键盘底架,其具有多个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各自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其间以预定间隔并排布置;多个键,其各自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键盘底架中的上部位置处布置在所述分隔壁中每个相邻的分隔壁之间的相应的关联位置处;以及多个琴槌,其各自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枢转地支撑在设置在所述键中相关联的一个键下方的琴槌支撑轴上,使得所述琴槌在相邻的分隔壁之间延伸,以便各自在键按下期间以与相关联的键互锁的方式枢转地移动,其中,擒纵构件被可移除地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中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中的至少一个和设置在两个分隔壁之间的所述琴槌中的一者上,以及其中,接合部分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和设置在所述两个分隔壁之间的所述琴槌中的另一者上,以用于在由键按下引起的所述琴槌的枢转移动期间,与所述擒纵构件暂时接合,以由此向所述键被按下的触感添加擒纵感。
利用这种构造,该键盘底架具有该多个分隔壁,其各自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其间以预定间隔并排布置。该多个键在键盘底架中的上部位置处设置在所述分隔壁中每个相邻的分隔壁之间的关联位置处。此外,琴槌被枢转地支撑在设置在相关联的一个键下方的琴槌支撑轴上,使得琴槌在相邻的分隔壁之间延伸。每个琴槌在键按下期间以与相关联的键互锁的方式枢转地移动。此外,擒纵构件被可移除地安装在分隔壁和琴槌中的一者上,并且能够与擒纵构件接合的接合部分设置在分隔壁和琴槌中的另一者上。当琴槌根据键按下而枢转移动时,接合部分与擒纵构件暂时接合,由此阻力作用在枢转移动的琴槌上。由此,键的触摸重量暂时增加,从而向键的触感添加与原声钢琴类似的擒纵感。
由于擒纵构件和接合部分中的一个设置在置于琴槌的横向侧上的分隔壁上,因此与使擒纵构件或接合部分设置在琴槌的上部部分中或上方的常规键盘装置不同,不需要确保琴槌和键之间的大空间。由此,能够使具有上述擒纵功能的键盘装置本身紧凑。另外,通过以上述位置关系设置擒纵构件和接合部分,能够相对容易地设置擒纵的开始时刻和持续时间,从而可以提高设置它们的自由度。此外,由于擒纵构件被可移除地安装在分隔壁或琴槌上,因此可以在键盘装置的组装或维护期间容易地执行安装或更换擒纵构件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擒纵构件由弹性材料制,并且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中的每一个上,并且所述接合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琴槌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者上,并且被构造成在由键按下引起的所述琴槌的枢转移动期间,能够与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上的每个擒纵构件接合。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擒纵构件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中的每一个上。另一方面,接合部分被设置在琴槌的左右两侧中的每一者上。在由键按下引起的琴槌的枢转移动期间,琴槌的左右接合部分与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上的左右擒纵构件接合。通过这样使琴槌的左右接合部分与左右擒纵构件接合,可以使琴槌平滑地枢转移动,同时抑制琴槌的横向摆动,并获得稳定的擒纵感。
更优选地,擒纵构件包括安装部分,其从下方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的预定位置处,以及接合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分下方,并且具有朝向所述接合突起部待与之接合的所述琴槌凸形弯曲的弯曲表面。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擒纵构件包括上述的安装部分和接合突起部。由于安装部分从下方安装在分隔壁上的预定位置处,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将擒纵构件安装在分隔壁上的工作。此外,接合突起部具有朝向琴槌凸形弯曲的弯曲表面。在由键按下引起的琴槌的枢转移动期间,琴槌的接合部分与擒纵构件的接合突起部的弯曲表面接触,由此来自接合突起部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琴槌上。由此,旋转阻力作用在琴槌上,从而向与琴槌相关联的键的触感添加了擒纵感。如上所述,如上构造的擒纵构件使得可以容易地获得擒纵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擒纵构件的安装部分形成为向上开口的凹形,其能够从左右两侧夹住分隔壁,并且所述分隔壁包括防脱部分,该防脱部分从上方延伸通过该安装部分,以用于将该安装部分保持在防止脱离的状态。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擒纵构件的安装部分形成为向上开口的凹形,其能够从左右两侧夹住分隔壁,并且所述分隔壁设有从上方延伸通过该安装部分的防脱部分。因此,安装在分隔壁上的擒纵构件经由安装部分从左右两侧夹住分隔壁,并且被保持在防止脱离的状态。由此,擒纵构件在左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牢固地安装在分隔壁上,并且即使当琴槌的每个接合部分根据键的按下而重复接合时,也防止擒纵构件从分隔壁脱离。
甚至更优选地,所述键盘底架设置有接合凸耳,以用于各自从下方与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的所述擒纵构件的所述安装部分接合。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在擒纵构件安装在分隔壁上的状态下,擒纵构件的安装部分从下方与接合凸耳接合,使得通过接合凸耳与防脱部分的结合,可以将擒纵构件更牢固地安装在分隔壁上。
更优选地,所述接合突起部由两个接合突起部形成,所述两个接合突起部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其间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能够与在其上安装所述擒纵构件的所述分隔壁的左侧和右侧上设置的两个琴槌接合。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接合突起部由在左右方向上其间以一定间隔并排布置的两个接合突起部形成。此外,在这两个接合突起部中,左接合突起部能够与设置在其上安装擒纵构件的分隔壁的左侧上的琴槌接合,而右接合突起部能够与设置在分隔壁的右侧上的琴槌接合。通过这样使得彼此相邻的两个琴槌能够与单个擒纵构件接合,可以通过单个擒纵构件将擒纵感赋予与这两个琴槌相关联的两个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个接合突起部以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错开的状态设置。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设置在单个擒纵构件上的两个接合突起部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错开的状态设置,并且因此,例如,即使当彼此相邻的两个键同时或连续按下,并且与这些键相关的琴槌分别与该单个擒纵构件的两个接合突起部接合时,也可以抑制两个接合突起部之间的干涉,例如碰撞。由此,即使当彼此相邻的两个键被按下时,也可以获得稳定的擒纵感。
更优选地,所述擒纵构件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琴槌的接合部分从上方与所述接合突起部接合时,作用在所述琴槌上的阻力变得小于当所述接合部分从下方与所述接合突起部接合时作用在所述琴槌上的阻力。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琴槌根据键按下沿预定方向的枢转移动使琴槌的接合部分从下方与擒纵构件的接合突起部接合(以下在本部分中称为“第一次接合”),并且接合被释放。进一步地,通过释放按下的键,琴槌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枢转移动使琴槌的接合部分从上方与擒纵构件的接合突起部接合(以下在本部分中称为“第二次接合”),并且接合被释放。简言之,单次键按下使琴槌的接合部分与擒纵构件接合两次。利用上述构造,擒纵构件被构造成使得通过第二次接合作用在琴槌上的阻力变得小于通过第一次接合作用在琴槌上的阻力。由此,通过由键的按下引起的第一次接合,可以获得类似于点击感(click feeling)的清晰的擒纵感。注意,在由释放按下的键引起的第二次接合中,由于作用在琴槌上的阻力很小,所以不会产生上述的擒纵感。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擒纵构件被制备为单元部件,在所述单元部件中,所述擒纵构件以分别与其上待安装所述擒纵构件的多个分隔壁相关联的方式以并排布置的状态设置,并且以通过每个安装部分与具有带形的连接部分连续的状态彼此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单元部件被构造成使得在组装所述键盘装置时,在所述多个擒纵构件相应地安装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上之后,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擒纵构件分离。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该多个擒纵构件被制备为单位部件,其中,擒纵构件以经由每个安装部分与具有带形的连接部分连续的状态彼此一体地形成。此外,在该单元部件中,该多个擒纵构件以与其上待安装擒纵构件的多个分隔壁相关联的方式以并排布置的状态设置。因此,在组装键盘装置时,该多个擒纵构件被安装在与其相关联的分隔壁上,并且随后,通过将单元部件的连接部分与擒纵构件分离,可以高效地执行将擒纵构件安装在分隔壁上的工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个擒纵构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与其上待安装所述擒纵构件的分隔壁相对应的符号。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该多个擒纵构件的每一个设置有与其上待安装该擒纵构件的分隔壁相对应的符号,使得例如在键盘装置的维护期间,即使当从分隔壁移除该多个擒纵构件时,也可以在检查给予擒纵构件的符号的同时,容易地将擒纵构件安装在适当的分隔壁上。
优选地,所述擒纵构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在所述琴槌上,并且以从所述琴槌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向外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接合部分形成在所述分隔壁中相邻的两个分隔壁的相对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擒纵构件被安装在琴槌上,并以从琴槌的左右侧表面向外突出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接合部分形成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的彼此相对的相应表面上。在琴槌根据键的按下而枢转移动期间,从琴槌的左右侧表面突出的擒纵构件与在琴槌的相对侧上形成在分隔壁上的接合部分接合。如上所述,由于琴槌的擒纵构件与相邻的两个分隔壁的接合部分接合,因此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接合获得优秀的擒纵感。
更优选地,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两个接合部分,所述两个接合部分以从相邻的两个分隔壁的相应的相对表面的预定位置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擒纵构件包括:固定部分,其固定到所述琴槌的上部部分;左右两个侧壁,其与所述固定部分连续,并且相应地沿所述琴槌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竖直延伸;以及左右两个倾斜部分,其相应地从所述左右两个侧壁斜向上突出超过预定长度。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构造的情况下,接合部分由从相邻的两个分隔壁的彼此相对的相应表面的预定位置突出的两个接合部分构成。另一方面,擒纵构件包括固定部分、左右两个侧壁以及左右两个倾斜部分。在琴槌根据键的按下而枢转移动期间,擒纵构件的左右两个倾斜部分从下方与琴槌的相对侧上的分隔壁的接合部分接合,由此来自两个接合部分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琴槌上。由此,由于旋转阻力作用在琴槌上,所以可以稳定地向与琴槌相关联的键的触感添加擒纵感。注意,尽管在释放按下的键之后琴槌的枢转移动期间,擒纵构件的左右两个倾斜部分从上方与琴槌的相对侧上的分隔壁的接合部分接合,但由于该倾斜部分从琴槌的侧壁斜向上突出,因此与擒纵构件的倾斜部分从下方与接合部分接合的情况相比,作用在琴槌上的旋转阻力较小。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应用本发明的电子钢琴的键盘装置的一部分(一个八度音程部段)的透视图,其中图1A示出了键盘装置的外观,并且图1B示出了键盘装置的左端上的除白键和黑键以外的键被省略的状态;
图2是处于如下状态的图1B中所示的键盘装置的透视图,即,其中,从键盘底架移除了白键和黑键连同用于它们的相应的键支撑机构;
图3A是图1B中所示的键盘装置的平面图,并且图3B是沿图3A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4A和4B是白键及用于其的键支撑机构的透视图,其中图4A示出了处于连接状态的白键和键支撑机构,并且图4B示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白键和键支撑机构;
图5A和5B是黑键及用于其的键支撑机构的透视图,其中图5A示出了处于连接状态的黑键和键支撑机构,并且图5B示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黑键和键支撑机构;
图6A和6B是用于解释键盘装置中的白键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图6A示出了键释放状态,并且图6B示出了键按下状态;
图7A和7B是用于解释键盘装置中的黑键的操作的视图,其中图7A示出了键释放状态,并且图7B示出了键按下状态;
图8A和8B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主要部分的示图,其中图8A是键盘底架的底架主体的平面图,其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擒纵构件安装在每个肋上,并且图8B是沿图8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从下方倾斜观察的在中央具有多个擒纵构件的底架主体的透视图,其处于左侧上的两个擒纵构件从相关的肋移除的状态下:
图10A和10B分别是从斜上方和斜下方观察的类型A的擒纵构件的透视图,并且图10C和10D分别是从斜上方和斜下方观察的类型B的擒纵构件的透视图;
图11A是擒纵构件的前视图,图11B是图11A中所示的擒纵构件的右侧视图,图11C是安装在相关的一个肋上的擒纵构件的前视图,并且图11D是图11C中所示的擒纵构件的右侧视图;
图12A是第一臂的透视图,并且图12B是第一臂的右侧视图;
图13是底架主体的局部平面图,其中擒纵构件安装在所有肋上,并且所有第一臂分别安装在其上;
图14A至14F是用于解释由第一臂根据键按下的枢转移动引起的擒纵构件的移动的视图;
图15A和15B是单元部件的透视图,该单元部件在组装键盘装置时,在擒纵构件安装在底架主体的肋上之前,通过将多个擒纵构件彼此一体地形成而形成,其中,图15A示出了从斜上方观察的状态,并且图15A示出了从斜下方观察的状态;
图16A是其上安装有第二实施例的擒纵构件的第一臂的透视图,并且图16B是在从图16A中所示的第一臂移除擒纵构件的状态下的第一臂的透视图;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擒纵构件的视图,其中图17A是擒纵构件的透视图,并且图17B是擒纵构件的前视图;
图18是用于解释第二实施例的擒纵构件与彼此相邻的肋的接合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视图;以及
图19A至19F是用于解释由第一臂根据键按下的枢转移动引起的擒纵构件的移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示出其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图1A仅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用于电子钢琴的键盘装置1的一个八度音程部段。注意,在下文中,将首先描述键盘装置1的基本布置结构及其操作,并且随后描述本发明的主要部分。
图1B示出了图1A中所示的键盘装置1的一状态,其中省略了键盘装置1的左端处的除白键2a和黑键2b以外的键2。图2示出了图1B中所示的键盘装置1的一状态,其中从键盘底架4移除了白键2a和黑键2b连同用于它们的相应的键支撑机构6。
该键盘装置1包括:键盘底架4;多个键2,其包括白键2a和黑键2b,并且以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的状态布置;多个键支撑机构6,其各自枢转地安装在键盘底架4上用于相关联的一个键2,以用于从下方支撑相关联的键2;以及键开关3,其各自用于检测相关联的一个键2的键按下信息。
键盘底架4包括底架主体4a,其形成为例如通过将预定树脂材料(例如,ABS树脂)注射模制成预定形状而制成的树脂模制品。如图3A和3B中所示,底架主体4a具有前部部分11、中间部分12和后部部分13,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各自沿左右方向(沿如图3A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前部部分11、中间部分12和后部部分13通过多个肋14彼此一体地形成,该多个肋14在左右方向上其间以一定间隔设置并且各自沿前后方向延伸。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键盘底架4的底架主体4a的前部部分11、中间部分12和后部部分13将相应地被称为“底架前部11”、“底架中间部12”和“底架后部13”。
底架前部11主要用于在白键2a按下期间引导白键2a,并限制白键2a的前端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在底架前部11上,在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的状态下,竖立有多个白键引导件11a,其中每一个从下方插入到每个相关联的白键2a中,以防止白键2a的横向摆动。此外,底架前部11具有竖直延伸穿过其的接合孔11b和11b,该接合孔分别形成在每个白键引导件11a的左侧和右侧上。白键2a的后述的一对左右上限位置调控部分21和21以插入穿过其的状态与相应的接合孔11b和11b接合。此外,底架前部11使其前端形成有止动器安装部分11c,该止动器安装部分11c向前突出并沿整个底架主体4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用于白键的键上限止动器16a和键下限止动器16b相应地安装在止动器安装部分11c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上,使得它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注意,在底架前部11的预定位置处,在每个白键引导件11a的后方,设置用于黑键的止动器安装部分11d,该止动器安装部分11d沿整个底架主体4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用于黑键的键上限止动器17被安装在止动器安装部分11d上,使得它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底架中间部12主要用于在黑键2b按下期间引导黑键2b,并且可摆动地支撑白键相关键支撑机构6a和黑键相关键支撑机构6b中的每一者的下文所述的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底架中间部12具有: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板的形式的平坦部分12a;以及多个黑键引导件12b,其竖立在平坦部分12a上,并且沿左右方向在其间以适当的间隔设置。每个黑键引导件12b从下方插入到相关的一个黑键2b中,以防止黑键2b的横向摆动。此外,底架中间部12使其前部部分设有用于支撑键支撑机构6的第一臂31的第一臂支撑部分18。该第一臂支撑部分18具有多个第一枢轴18a,其中每一个设置在所述肋中的每相邻的两个肋14和14之间,使得第一枢轴18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臂31可摆动地支撑在第一枢轴18a中的相关联的第一枢轴18a上。此外,底架中间部12使其后部部分设置有用于支撑键支撑机构6的第二臂32的第二臂支撑部分19。该第二臂支撑部分19具有多个第二枢轴19a,其中每一个设置在所述肋中的每相邻的两个肋14和14之间,使得第二枢轴19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该多个第二枢轴19a在第一枢轴18a后方且高于第一枢轴18a的位置处布置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相同轴线上,并且第二臂32可摆动地支撑在第二枢轴19a中的相关联的第二枢轴19a上。注意,在设置在底架中间部12下方的后述的中间轨道8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沿整个底架主体4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臂下限止动器10b。
此外,上面提到的键开关3被设置在上述底架前部11和底架中间部12之间的键盘底架4的下部部分上。键开关3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细长的印刷电路板3a和由橡胶开关形成的多个开关主体3b形成,该多个开关主体3b逐个键附接到该印刷电路板3a,以用于在键按下时由第一臂31中的相关联的第一臂31按压。
底架后部13主要用于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其后端引导键2,同时防止键2横向摆动,并且用于限制第一臂31中的相关联的第一臂31的后端的上限位置。如图2和3A中所示,底架后部13具有多个分隔壁13a,其在左右方向上其间以预定间隔形成,以便将每相邻的两个键2和2彼此分隔。此外,如图3B中所示,在底架后部13的上部部分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沿整个底架主体4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臂上限止动器10a。当具有作为琴槌的功能以用于对键2添加接触重量的第一臂31向上和向下枢转移动时,设置在底架中间部12中的第一臂上限止动器10a和第一臂下限止动器10b用于相应地限制第一臂31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此外,在底架后部13的上部部分上安装金属盖板15,该金属盖板15沿整个底架主体4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设置成覆盖键2的后端。
如图2和3A中所示,如上所述构造的键盘底架4的底架主体4a形成有向上和向前开口的多个第一开口5a和向上开口的多个第二开口5b。键支撑机构6的第一臂31分别经由上面提到的第一开口5a从外部与第一枢轴18a中的相关联的第一枢轴18a接合。此外,第二臂32分别经由上面提到的第二开口5b从外部与第二枢轴19a中的相关联的第二枢轴19a接合。
此外,在上述键盘底架4中,多个底架主体4a被连接到彼此,以便在左右方向上并排布置,并各自以放置在其上的状态螺接到前部轨道7、中间轨道8和后部轨道9,轨道7、8和9各自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其间以预定间隔布置。键盘底架4通过上面提到的轨道7和9固定到电子钢琴的未示出的键座。
接下来,将描述键2和键支撑机构6。图4A在放大的尺寸上示出了白键2a及用于其的键支撑机构6a,并且图4B以分解状态示出了它们。如图4A和4B中所示,白键2a例如通过将预定树脂材料(例如,AS树脂)注射模制成中空形状而形成,该中空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预定长度并向下开口。白键2a使其前端形成有一对左右上限位置调控部分21和21,该上限位置调控部分从白键2a的前端的相应侧壁向下方突出,并且各自使其下端向前弯曲。如上文所述,左右上限位置调控部分21和21以插入穿过其的状态与底架前部11的相应的左右接合孔11b和11b接合。
此外,在白键2a的前部部分的预定位置处,在上限位置调控部分21的后方,形成有连接到键支撑机构6a的第一臂31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2。该键前侧连接部分22包括连接凹部22a,该连接凹部22a具有在侧视图中具有槽状形状并且向前开口的U形形状。此外,连接凹部22a具有附接到其的键侧噪声抑制构件20,该键侧噪声抑制构件20形成为覆盖连接凹部22a的整个内周表面,以用于当第一臂31的下文所述的连接轴35b在连接凹部22a中滑动时,抑制噪声的产生。
此外,白键2a使其后部部分设置有键后侧连接部分23,该键后侧连接部分23连接到键支撑机构6a的第二臂32。键后侧连接部分23具有:从白键2a的横向中央部分向下悬垂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状连接主体部分23a;以及一对左右接合突起部23b和23b,它们分别从连接主体部分23a的左右侧表面同轴地突出。此外,白键2a的后部部分形成有工具插入孔24,该工具插入孔24竖直延伸穿过该后部部分,并且用于从上方插入预定工具,以便将白键2a从键支撑机构6a的第二臂32断开,例如用于键盘装置1的维护。
另一方面,键支撑机构6a包括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它们彼此接合并相应地连接到白键2a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2和键后侧连接部分23。
如图4B中所示,第一臂31由臂主体33和附接到臂主体33的两个配重34和34构成。臂主体33形成为树脂模制品,其例如通过将预定树脂材料(例如,聚缩醛树脂)注射模制成预定的形状而制成。该臂主体3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预定的长度,并且使其前端形成有连接到白键2a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2的第一臂前侧连接部分35。第一臂前侧连接部分35包括具有向上和向前开口的盒状形状的盒部分35a和连接轴35b,该连接轴35b设置成使得其在将盒部分35a的左右侧壁的前侧上端连接到彼此的状态下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接轴35b被连接到白键2a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2的连接凹部22a,使得连接轴35b可枢转地移动并且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此外,臂主体33具有轴承部分36,该轴承部分36形成在第一臂前侧连接部分35的后方紧接的预定位置处。轴承部分36具有在侧视图中向下开口的倒U形状,并与键盘底架4的第一枢轴18a枢转地接合。此外,臂主体33在轴承部分36后方的预定位置处具有连接到第二臂32的第一臂后侧连接部分37。具体而言,第一臂后侧连接部分37具有连接轴37a,该连接轴37a沿左右方向延伸,而其相应的相对端从臂主体33的左右侧表面向外突出。连接轴37a的相对端与第二臂32的后述的第二臂前侧连接部分45的连接凹部45b和45b接合。
形成为细长且窄的板的两个配重34和34以夹着配重安装部分38的状态安装在作为臂主体33的后部部分的配重安装部分38上。注意,每个配重34由比臂主体33具有更大比重的材料(诸如铁的金属)制成,并且例如通过将金属板压成预定形状而形成。
第二臂32通过注射模制与第一臂31的臂主体33相同的树脂材料而形成为具有预定形状的树脂模制品。第二臂32比第一臂31短,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预定的长度。此外,第二臂32在其纵向中心附近具有轴承部分41,该轴承部分41具有在侧视图中向前开口的C形形状。轴承部分41与键盘底架4的第二枢轴19a中的相关联的第二枢轴19a枢转地接合。
此外,第二臂32使其后部部分设置有连接到白键2a的键后侧连接部分23的第二臂后侧连接部分42。第二臂后侧连接部分42形成为分叉形状,并且具有沿第二臂32的纵向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预定长度的左右两个连接臂部分43和43。每个连接臂部分43使其后端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穿过连接臂部分43的连接孔43a。该两个连接臂部分43和43从左右将白键2a的键后侧连接部分23的连接主体部分23a夹在其后端之间,并且每个连接孔43a使键后侧连接部分23的接合突起部23b中的相关联的一个枢转地装配在其中。
此外,第二臂32使其前部部分设置有连接到第一臂31的第一臂后侧连接部分37的第二臂前侧连接部分45。第二臂前侧连接部分45具有在左右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布置的一对左右连接部分45a和45a。该连接部分45a和45a各自形成有连接凹部45b,该连接凹部45b具有在侧视图中具有槽状形状并且向前开口的U形形状。第二臂前侧连接部分45的左右连接部分45a和45a经由其连接凹部45b和45b与第一臂31的连接轴37a的相应的相对端部枢转且可滑动地接合。
图5A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黑键2b和用于其的键支撑机构6b,并且图5B示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黑键2b和键支撑机构6b。黑键2b例如通过将与白键2a相同的树脂材料注射模制成中空形状而形成,该中空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得比白键2a短预定长度并向下开口。黑键2b使其前侧下端设置有与白键2a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2基本上相似地形成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6。该键前侧连接部分26具有连接凹部26a,该连接凹部26a具有在侧视图中具有槽状形状并且向前开口的U形形状。此外,键前侧连接部分26在连接凹部26a的下侧前端上具有延伸部分26b。该延伸部分26b在黑键2b的主体的前表面前方延伸预定长度。该延伸部分26b用作黑键2b的上限位置调控部分。注意,在以下描述中,具有与上述白键2a和键支撑机构6a相同的构造的黑键2b和键支撑机构6b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支撑黑键2b的键支撑机构6b与上述白键相关的键支撑机构6a基本相似地构造。具体而言,键支撑机构6b的第一臂31的臂主体33和其第二臂32在形状和尺寸上与白键相关的键支撑机构6a的臂主体33和第二臂32完全相似地构造。注意,黑键相关的键支撑机构6b的左右两个配重34和34与白键相关的键支撑机构6a的配重34在其后部部分的形状上不同。
接下来,将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键盘装置1的键2和键支撑机构6的操作。图6A和6B是用于解释白键2a和与之相关的键支撑机构6a的操作的视图。图7A和7B是用于解释黑键2b和与之相关的键支撑机构6b的操作的视图。
当演奏者用他/她的手指从图6A中所示的键释放状态按下白键2a的前端时,白键2a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2向下移动,由此第一臂31绕第一枢轴18a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移动。此外,根据第一臂31的枢转移动,经由连接凹部45b和45b与第一臂31的连接轴37a接合的第二臂前侧连接部分45向上移动。由此,第二臂32绕第二枢轴19a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移动。然后,根据第二臂32的该枢转移动,经由形成在第二臂32的后端处的第二臂后侧连接部分42连接到第二臂32的键后侧连接部分23被向下拉,由此白键2a的后端向下移动。
注意,在第一臂31的上面提到的枢转移动期间,第一臂前侧连接部分35的盒部分35a向下移动,并且因此,与按下的键2相关联的键开关3中的一个的开关主体3b被盒部分35a的底壁从上方按压。结果,在电子钢琴中,检测到被按下的键2的键按下信息,并且基于检测到的键按下信息,从扬声器(未示出)产生声音。
如上文所述,在按下白键2a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臂31的逆时针枢转移动,第一臂31的配重34倾斜,使得配重34随着其向后延伸而变得更高,由此配重34的后端从下方与第一臂上限止动器10a接触,如图6B中所示。这防止了第一臂31的进一步枢转移动。当白键2a的前端被按下到其最低位置时,白键2a的前端与键下限止动器16b接触,这阻止了白键2a的进一步按下。
如上所述按下的白键2a操作,使得它绕位于其后端后方的虚拟支点P枢转移动。例如,该虚拟支点P的位置被设置为使得距白键2a的前端的距离变为例如白键2a本身的长度的大约两倍长。由此,当白键2a的前端被按下到最低位置时,与白键2a处于图6A中所示的键释放状态的情况相比,白键2a的前端以预定的键程(例如10 mm)位于下方,并且白键2a的后端以一定距离(例如,5 mm)位于下方,该距离为上述键程的大约一半。
另一方面,当手指从被按下的白键2a释放时,键支撑机构6a的第一臂31通过配重34的自重沿与上面提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移动,并且据此,第二臂32也沿与上面提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移动。根据第二臂32的该枢转移动,白键2a绕虚拟支点P向上枢转移动。然后,第一臂31的在第一枢轴18a后方的预定部分从上方移动至与第一臂下限止动器10b接触,并且白键2a的上限位置调控部分21和21两者都从下方移动至与键上限止动器16a接触,从而阻止白键2a的进一步枢转移动,并且白键2a返回到其原始的键释放状态。
此外,响应于黑键2b的按下的操作与白键2a和键支撑机构6a响应于白键2a的按下的上述操作类似地执行。更具体而言,当从图7A中所示的键释放状态按下黑键2b的前端时,第一臂31绕第一枢轴18a沿逆时针方向枢转移动,并且第二臂32绕第二枢轴19a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移动。由此,黑键2b操作,使得其绕位于其后端后方的虚拟支点Q枢转移动。注意,类似于上面提到的白键2a的虚拟支点P,虚拟支点Q的位置被设置为使得距黑键2b的前端的距离变为例如黑键2b自身的长度的大约两倍长。因此,当黑键2b的前端被按下至其最低位置时,与黑键2b处于图7A中所示的键释放状态的情况相比,黑键2b的前端以预定键程位于下方,并且其后端以为上述键程的大约一半的距离位于下方。
另一方面,当手指从被按下的黑键2b释放时,键支撑机构6b的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沿与上面提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移动,并且据此,黑键2b绕虚拟支点Q向上枢转移动。然后,黑键2b的键前侧连接部分26的延伸部分26b从下方移动至与键上限止动器17接触,从而阻止黑键2b的进一步枢转移动,并且黑键2b返回到其原始的键释放状态。
接下来,将参照图8A至19F描述本发明的主要部分。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在于键盘装置1设置有擒纵功能。具体而言,第一臂31(琴槌)和设置在第一臂31的横向侧上的肋14(分隔壁)中的一者形成有擒纵构件,并且第一臂31和肋14中的另一者形成有能够与该擒纵构件接合的接合部分,并且在由键按下引起的第一臂31的枢转移动期间,擒纵构件和接合部分彼此暂时接合,由此擒纵感被添加到被按下的一个键2的触感。
首先,将参照图8A至15B描述第一实施例,其中在肋14上设置擒纵构件51,并且在第一臂31上设置接合部分。图8A和8B示出了擒纵构件51安装在键盘底架4的底架主体4a中的所有多个(图8A中为十二个)肋14上的状态。图8A是底架主体4a的平面图,并且图8B是沿图8A的线B-B截取的侧剖视图。如图8A和8B中所示,每个擒纵构件51被安装在相关联的一个肋14上,处于相关联的一个第二枢轴19a的斜下方和后方的预定位置处。
注意,尽管每个擒纵构件51具有相同的基本构造,但如下文所述,左右接合突起部54和55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前方,并且在以下描述中,具有位于左接合突起部54前方的右接合突起部55的擒纵构件51被称为类型A并由附图标记51A表示,而具有位于右接合突起部55前方的左接合突起部54的擒纵构件51被称为类型B并由附图标记51B表示。此外,如果没有特别彼此区分类型A和类型B,则擒纵构件由附图标记51表示。
图9示出了从斜下方观察的具有处于中央的多个擒纵构件51的底架主体4a,其处于左侧上的类型A和类型B的两个擒纵构件51A和51B分别从相关的肋14和14移除的状态。此外,图10A和图10B分别示出了从斜上方和斜下方观察的类型A的擒纵构件51A,并且图10C和图10D分别示出了从斜上方和斜下方观察的类型B的擒纵构件51B。
擒纵构件51形成为由弹性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并形成为预定形状的模制品。如图10A和10B中所示,擒纵构件51包括:安装部分52,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预定长度并形成为向上开口的凹形;设置在安装部分52的底表面的后半部上的块状基部53;以及分别设置在基部53的左右两侧上的左右两个接合突起部54和55,其处于从安装部分52的左右侧表面向外突出的状态。
图11A和11B分别是擒纵构件51的前视图和右侧视图。如图11A和11B以及图10A至10D中所示,在擒纵构件51的安装部分52中,在基部53的前方紧接的位置处形成有竖直延伸穿过其的安装孔52a。此外,擒纵构件51的左右接合突起部54和55在前视图中各自具有对称的形状,并且相应地包括向外凸形弯曲的弯曲表面54a和55a。此外,接合突起部54和55中的每一个具有基部53向下的部分,该部分形成为具有向下逐渐减小的横向宽度。
如图9中所示,在每个肋14的安装相关联的一个擒纵构件51的预定位置处,用于将每个擒纵构件51牢固地附接到肋14的防脱部分14a和左右两个接合凸耳14b和14b相应地一体地设置在底架主体4a上。防脱部分14a从肋14的下表面向下突出预定长度,并且具有形成有宽度增加部分的下端,该宽度增加部分具有大于防脱部分14a的在下端上方的部分的宽度并且形成为向下渐缩的形状。另一方面,每个接合凸耳14b一体地设置在后述的臂引导件4b上,该臂引导件4b位于防脱部分14a的后方,使得其上表面在与防脱部分14a的宽度增加部分的上端相同的高度位置处向前突出。
图11C和11D示出了通过防脱部分14a和接合凸耳14b将擒纵构件51安装在肋14上的状态。如图11C和11D中所示,在擒纵构件51已安装在肋14上的状态下,擒纵构件51的安装部分52从左右夹住肋14,并且形成在肋14的防脱部分14a的下端上的宽度增加部分从上方延伸穿过安装部分52的安装孔52a。此外,防脱部分14a后方的左右接合凸耳14b和14b从下方与安装部分52的下表面的后端接合。如上所述,每个擒纵构件51在预定位置处牢固地安装在相关联的一个肋14的下端上。
图12A和12B示出了第一臂31,其中图12A是第一臂31的透视图,并且图12B是第一臂31的右侧视图。如图12A和12B中所示,第一臂31设置有左右两个接合部分39和39,在第一臂31由键按下引起的枢转移动期间,它们与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暂时接合。两个接合部分39和39设置在第一臂31的左侧和右侧的上部部分处,更具体而言,设置在轴承部分36和连接轴37a的后方以及配置安装部分38的前方紧接的预定位置处。此外,每个接合部分39形成为使得在键释放状态下,其沿横向方向突出,并且其上表面39a朝向后方略微向下倾斜。由此,如下文所述,当第一臂31枢转移动时,在每个上表面39a的水平状态下,两个接合部分39和39与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的接合突起部55和54接合。
注意,在两个接合部分39和39的后方紧接地设有竖直延伸的引导突起部40和40。该引导突起部40和40在引导突起部40靠近底架主体4a的相关联的一个臂引导件4b(参见图8A至图9)的状态下彼此相对,由此当第一臂31枢转移动时,防止第一臂31的横向摆动。
图13是擒纵构件51安装在底架主体4a的所有肋14上且第一臂31设置在每相邻的两个肋14之间的状态下的底架主体4a的平面图,其中擒纵构件51和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位于中央。此外,图13示出了键释放状态,其中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位于相关联的擒纵构件51下方。如图13中所示,类型A的擒纵构件51A和类型B的擒纵构件51B从左起依次交替安装在底架主体4a的十二个肋14上。由此,每个第一臂31的左右接合部分39和39能够在前后方向(如图13中所示的竖直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即在对称位置处与左擒纵构件51的右接合突起部55和右擒纵构件51的左接合突起部54接合。
现在,将参照图14A至14F描述由第一臂31根据键按下的枢转移动引起的擒纵构件51的操作。图14A示出了处于键释放状态的第一臂31的左右接合部分39和39以及安装在分别设置在第一臂31的左右两侧的肋14和14(图14A至14F中未示出)上的左右两个擒纵构件51和51。
当键2中的一个被按下时,与被按下的键2相关联的一个第一臂31沿预定方向枢转移动,并且据此,第一臂31的左右接合部分39和39向上移动并从下方与左擒纵构件51的右接合突起部55和右擒纵构件51的左接合突起部54接触(图14B)。然后,当键2被进一步按下时,第一臂31也进一步枢转移动,由此左右接合部分39和39向上移动,同时横向向外推动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的接合突起部55和54(图14C),并到达比接合突起部55和54更高的位置(图14D)。如上所述,在枢转移动的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和39从下到上在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的接合突起部55和54之间通过的情况下,来自接合突起部55和54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接合部分39和39上,由此旋转阻力作用在第一臂31上。由此,向与第一臂31相关联的键2的触感、即由具有第一臂31的键支撑机构6支撑的键2的触感添加了擒纵感。
然后,当键2的按下被释放时,键2向上枢转移动,并且第一臂31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移动。据此,第一臂31的左右接合部分39和39向下移动至从上方与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的接合突起部55和54接触(图14E)。然后,当键2进一步向上移动时,第一臂31也进一步枢转移动,并且左右接合部分39和39向下移动,同时横向向外推动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的接合突起部55和54(图14F),并返回到上述键释放状态(图14A)。如上文所述,在枢转移动的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和39从上到下通过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的接合突起部55和54之间的情况下,接合突起部55和54由于其结构而容易向内弯曲,并且因此,与接合部分39和39从下向上通过接合突起部55、54之间的上述情况相比,作用在第一臂31上的旋转阻力非常小。因此,当已按下的键2被释放时,不会产生上述擒纵感。
图15A和15B示出了具有彼此一体形成的多个(例如十二个,图15A和15B中仅示出了其中六个)擒纵构件51的单元部件57。在擒纵构件51被安装在用于组装键盘装置1的底架主体4a的多个肋14上之前,单元部件57处于擒纵构件51的状态。
在单元部件57中,每个擒纵构件51的安装部分52被构造成使得其底壁的前端表面的一部分与形成为延伸预定长度的带形的连接部分58连续。此外,在该单元部件57中,擒纵构件51与该擒纵构件51应安装在其上的肋14相关联地设置。更具体而言,在底架主体4a中,肋14和14中的每相邻的两个肋之间的横向间隔根据与它们之间的间隔相关地设置的键2而不同。另一方面,所有键2都具有在形状和尺寸上彼此相似地构造的第一臂31。因此,如上文所述,尽管每个擒纵构件51都具有相同的基本构造,但是每个擒纵构件51的接合突起部54和55的横向宽度根据应安装擒纵构件51的肋14来设置。为此原因,在单元部件57中,根据待安装擒纵构件51的肋14的布置结构,擒纵构件51在连接部分58的纵向方向上顺序地并排布置。
此外,如上所述,每个擒纵构件51根据该擒纵构件51应安装在其上的肋14来设置,并且因此,如果擒纵构件51没有适当地安装在相关联的一个肋14上,则担心不能获得良好的擒纵感。有鉴于此,每个擒纵构件51设置有与肋14相关联的符号(包括例如在肋14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个上的键2的代号),以使得即使当例如为了维护而从相关联的一个肋14上移除任何擒纵构件51时,也可以容易地知道应安装擒纵构件51的肋14。例如,当模制单元部件57时,上述符号被赋予例如每个擒纵构件51的安装部分52的底表面上的安装孔52a的前侧。
此外,单元部件57的上述连接部分58被构造成容易手动地与擒纵构件51分离。因此,在键盘装置1的组装期间,在将单元部件57的擒纵构件51分别安装在相关联的肋14上之后,通过将连接部分58从底架主体4a拉出,可以容易地将连接部分58与擒纵构件51分离。
如上文所述,根据包括第一实施例的上述擒纵构件51的键盘装置1,当第一臂31根据键2的按下而枢转移动时,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和39与左右擒纵构件51和51暂时接合,由此旋转阻力作用在枢转移动的第一臂31上。由此,键2的触摸重量暂时增加,从而可以将与原声钢琴类似的擒纵感赋予键2的触感。
此外,每个擒纵构件51设置在第一臂31的横向侧上的肋14上,并且因此,与常规的键盘装置不同,不需要在第一臂31和键2之间确保大的空间。由此,能够使得具有擒纵功能的键盘装置1自身紧凑。另外,通过以上述位置关系设置擒纵构件51和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和39,可以相对容易地设置擒纵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并且可以提高设置擒纵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自由度。
此外,在擒纵构件51中,左右接合突起部54和55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错开的状态设置,并且因此,例如,即使当相邻的两个键2和2被同时或连续按下并且与相应的键2相关联的第一臂31各自与单个擒纵构件51的两个接合突起部54和55接合时,也可以抑制接合突起部54和55之间的干涉,例如碰撞。由此,即使在相邻的两个键2和2被按下时,也可以获得稳定的擒纵感。
此外,擒纵构件51被可移除地安装在肋14上。在组装键盘装置1之前,单元部件57通过将多个擒纵构件51彼此一体地形成而形成。此外,每个擒纵构件51设置有与擒纵构件51应安装在其上的肋14相关联的符号。因此,在键盘装置1的组装或维护期间,可以容易地执行用于安装或更换擒纵构件51的工作。
接下来,参照图16A至图19F,将描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在第一臂上设置擒纵构件,并且在肋14上设置接合部分。注意,尽管出现在图16A和16B中的第一臂31A在形状上与上述第一臂31不同,但第一臂31A具有与第一臂31相同的基本构造,并且因此,与第一臂31相同的构成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16A和16B中所示,擒纵构件61安装在第一臂31A上的预定位置处。具体而言,擒纵构件61安装在第一臂31A上,处于轴承部分36和连接轴37a后方以及在配重安装部分38的前方紧接的的预定位置处。
图17A和17B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擒纵构件61。图17A是擒纵构件61的透视图,并且图17B是擒纵构件61的前视图。如图17A和17B中所示,擒纵构件61由模制品形成,该模制品由弹性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并形成为对称的预定形状。具体而言,擒纵构件61包括:用于将擒纵构件61自身固定到第一臂31A的固定部分62;与固定部分62连续的左右侧壁63和64;以及从相应的左右侧壁63和64的外表面倾斜向上突出的左右倾斜部分65和66。
擒纵构件61的固定部分62形成为与其上安装第一臂31A的部分(以下适当地称为“安装部分33a”)的形状(T形)互补的形状,使得固定部分62的左右相对端部在周围向下延伸。此外,与固定部分62的下部部分连续的左右侧壁63和64以与安装部分33a的横向宽度基本上相等的预定间隔彼此平行地竖直向下延伸超过预定长度,使得左右侧壁63相应地与安装部分33a的左右侧表面紧密接触。此外,左右倾斜部分65和66从与其相关联的左右侧壁63和64的下端向上呈预定角度(例如45度)倾斜地突出超过预定长度。注意,左右倾斜部分65和66两者都比固定部分62的左右端部的表面向外突出。
图18示出了彼此相邻的两个肋14和14,以及设置在肋14和14之间并安装在第一臂31A的安装部分33a上的擒纵构件61。在上面提到的肋14和14的彼此相对的相应表面上,即在肋14和14的朝向第一臂31A的表面上,突出预定长度,沿前后方向(在图18中所示的深度方向)延伸并且彼此相对的接合部分68和69与相应的肋14一体地形成。接合部分68和69形成在当第一臂31A根据键按下而枢转移动时擒纵构件61所通过的预定高度处。
现在,将参照图19A至19F描述由第一臂31A根据键按下的枢转移动引起的擒纵构件61的操作。与图18类似,图19A示出了在键释放状态下安装在第一臂31A的安装部分33a上的擒纵构件61。
当键2被按下时,与被按下的键2相关联的第一臂31A沿预定方向枢转移动,并且据此,第一臂31A的擒纵构件61向上移动,并且左右倾斜部分65和66的末端从下方与左右肋14和14的接合部分68和69接触(图19B)。然后,当键2被进一步按下时,第一臂31A也进一步枢转移动,由此擒纵构件61被向上推。在这种情况下,擒纵构件61的左右倾斜部分65和66从下方压肋14的接合部分68和69,在来自接合部分68和69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变形的同时越过接合部分68和69(图19C),并且到达比接合部分68和69高的位置(图19D)。如上所述,在枢转移动的第一臂31A的擒纵构件61从下向上通过左右接合部分68和69之间的情况下,来自接合部分68和69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擒纵构件61上,由此旋转阻力作用在第一臂31A上。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向与第一臂31A相关联的键2的触感添加了擒纵感。
然后,当键2的按下被释放时,键2向上枢转移动,并且第一臂31A沿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枢转移动。据此,擒纵构件61向下移动,并且左右倾斜部分65和66的末端从上方移动至与左右肋14和14的接合部分68和69接触(图19E)。然后,当键2进一步向上移动时,第一臂31A也进一步枢转移动。左右倾斜部分65和66在向内变形的同时,通过接合突起部68和69,向下移动(图19F),并返回到上述键释放状态(图19A)。如上所述,在第一臂31A的擒纵构件61的倾斜部分65和66从上向下通过接合突起部68和69之间的情况下,倾斜部分65和66由于其结构而容易向内弯曲,并且因此,与倾斜部分65和66从下向上通过的上述情况相比,作用于第一臂31A上的旋转阻力非常小。因此,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当已经按下的键2被释放时,不会产生擒纵感。
如上文所述,根据包括第二实施例的上述擒纵构件61的键盘装置1,当第一臂31根据键2的按下而枢转移动时,擒纵构件61的倾斜部分65和66与左右肋14和14的接合突起部68和69暂时接合,由此旋转阻力作用在枢转移动的第一臂31A上。由此,键2的触摸重量暂时增加,从而可以将与原声钢琴类似的擒纵感赋予键2的触感。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具有擒纵功能的键盘装置1可以做得紧凑,并且可以提高设置擒纵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自由度。
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其能够以各种形式实施。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键盘设备1的情况,其中按下的键2操作以使得其绕位于键2后端后方的虚拟支点P或Q枢转移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当然,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键绕其自身后端枢转移动并且没有设置第二臂32的一般键盘装置。
此外,尽管第一实施例的擒纵构件51安装在肋14和14中的每相邻的两个肋上,但是可以仅将擒纵构件51安装在肋14和14中的每相邻的两个肋中的一个上。此外,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和39设置在第一臂31的侧面的相应的上部部分处,但是可以将它们设置在侧面的其他位置(例如,中央位置或较低位置)处。此外,可以在第一臂31A的适当部分(例如,安装部分33a下方的部分)上安装与第一实施例的擒纵构件51相似构造的擒纵构件,来代替第二实施例的擒纵构件61。
此外,实施例中所示的键盘装置1、擒纵构件51和61、第一臂31的接合部分39以及肋14的接合突起部68和69的结构的细节仅作为示例给出,并且它们可在本发明的主题的范围内视情况修改。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所述键盘装置具有赋予与原声钢琴的擒纵类似的擒纵感的擒纵功能,所述键盘装置包括:
键盘底架,其具有多个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各自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其间以预定间隔并排布置;
多个键,其各自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键盘底架中的上部位置处布置在所述分隔壁中每个相邻的分隔壁之间的相应的关联位置处;以及
多个琴槌,其各自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枢转地支撑在设置在所述键中相关联的一个键下方的琴槌支撑轴上,使得所述琴槌在相邻的分隔壁之间延伸,以便各自在键按下期间以与相关联的键互锁的方式枢转地移动,
其中,擒纵构件被可移除地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中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中的至少一个和设置在两个分隔壁之间的所述琴槌中的一者上,以及
其中,接合部分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和设置在所述两个分隔壁之间的所述琴槌中的另一者上,以用于在由键按下引起的所述琴槌的枢转移动期间,与所述擒纵构件暂时接合,以由此向所述键被按下的触感添加擒纵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擒纵构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中的每一个上,以及
其中,所述接合部分被设置在所述琴槌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者上,并且被构造成在由键按下引起的所述琴槌的枢转移动期间,能够与安装在所述相邻的两个分隔壁上的每个擒纵构件接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擒纵构件包括:
安装部分,其从下方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的预定位置处,以及
接合突起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分下方,并且具有朝向所述接合突起部待与之接合的所述琴槌凸形弯曲的弯曲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擒纵构件的所述安装部分形成向上开口的凹形,所述凹形能够从左侧和右侧两侧夹住所述分隔壁,以及
其中,所述分隔壁包括防脱部分,所述防脱部分从上方延伸通过所述安装部分,以用于将所述安装部分保持在防止脱离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键盘底架设置有接合凸耳,以用于各自从下方与安装在所述分隔壁上的所述擒纵构件的所述安装部分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接合突起部由两个接合突起部形成,所述两个接合突起部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其间以一间隔布置,并且能够与在其上安装所述擒纵构件的所述分隔壁的左侧和右侧上设置的两个琴槌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接合突起部以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错开的状态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擒纵构件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琴槌的接合部分从上方与所述接合突起部接合时,作用在所述琴槌上的阻力变得小于当所述接合部分从下方与所述接合突起部接合时作用在所述琴槌上的阻力。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多个擒纵构件被制备为单元部件,在所述单元部件中,所述擒纵构件以分别与其上待安装所述擒纵构件的多个分隔壁相关联的方式以并排布置的状态设置,并且以通过每个安装部分与具有带形的连接部分连续的状态彼此一体地形成,以及
其中,所述单元部件被构造成使得在组装所述键盘装置时,在所述多个擒纵构件相应地安装在所述多个分隔壁上之后,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擒纵构件分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擒纵构件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与其上待安装所述擒纵构件的分隔壁相对应的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擒纵构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安装在所述琴槌上,并且以从所述琴槌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向外突出的方式形成,以及
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形成在所述分隔壁中相邻的两个分隔壁的相对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装置,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两个接合部分,所述两个接合部分以从相邻的两个分隔壁的相应的相对表面的预定位置突出的方式形成,以及
其中,所述擒纵构件包括:
固定部分,其固定到所述琴槌的上部部分,
左右两个侧壁,其与所述固定部分连续,并且相应地沿所述琴槌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竖直延伸,以及
左右两个倾斜部分,其相应地从所述左右两个侧壁斜向上突出超过预定长度。
CN202211199352.5A 2021-09-30 2022-09-29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Pending CN1159100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1119A JP2023050820A (ja) 2021-09-30 2021-09-30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JP2021-161119 2021-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0004A true CN115910004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47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9352.5A Pending CN115910004A (zh) 2021-09-30 2022-09-29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1297A1 (zh)
JP (1) JP2023050820A (zh)
CN (1) CN115910004A (zh)
DE (1) DE102022125174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01297A1 (en) 2023-03-30
DE102022125174A1 (de) 2023-03-30
JP2023050820A (ja)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8041B (zh) 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以及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释放传递构件的安装结构
CN115910004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US20240112658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US20220310050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US20230317038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US20240112660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CN117809603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音槌装置
CN115910007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JP2019070833A (ja) 鍵盤楽器の製造方法
CN115910003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US20230317040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H0922288A (ja) 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JP2022152007A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CN115910006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US20230317039A1 (en) Keyboard device for keyboard instrument
JP6718597B2 (ja) 鍵盤楽器及び電子楽器
CN117854460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JP2024051208A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CN117809601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引导结构
CN116895268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
JP3639128B2 (ja) 鍵盤楽器の鍵支持装置
CN115910005A (zh) 用于键盘装置的键
JP2024051209A (ja) 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CN116895270A (zh) 用于键盘乐器的键盘装置和用于键盘装置的键
JP2002162970A (ja) 電子鍵盤楽器の鍵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