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2603A -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2603A
CN115902603A CN202211093749.6A CN202211093749A CN115902603A CN 115902603 A CN115902603 A CN 115902603A CN 202211093749 A CN202211093749 A CN 202211093749A CN 115902603 A CN115902603 A CN 115902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ontact
detection
coi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37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智勇
韩坤
赵春燕
邵朋
高战召
季泽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l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Dal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Dal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Dali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37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26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2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26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中,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母板、以插件方式插在母板上的主控板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板检测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继电器线圈电阻和/或继电器触点电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主控板;以及主控板接收来自检测板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检测结果发送控制数据和/或故障诊断数据。通过本发明,可以将继电器的运行状态、故障分析、寿命管理等进行诊断和记录,并能在线下载和上传,完善了列车智能运维系统体系。继电器在线监测可提高控制电路的整体可靠性、保障列车运行的稳定、降低维护成本、提升检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继电器在轨道交通车辆控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列车继电器数目可多达200个及以上。它们分别承载了列车的信号传递与多种逻辑控制,诸如:列车激活、司机台占有、检测车门状态、控制受电弓升降以及牵引制动回路控制等。因此,继电器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营情况。根据对列车控制回路故障原因的分析统计,其中有60%以上的故障是由于继电器故障引起。
造成继电器失效的主要原因如下:1、继电器是怕热元件,高温将加速继电器绝缘材质的老化、触点氧化腐蚀,使电参数发生变化。2、由于线圈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线圈功率减小,因此在高温条件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将会升高,而在低温条件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将减小,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切换。3、低温也会使触点冷粘作用加剧、触点表面气露、衔铁表面产生冷膜,使触点不能正常工作。4、继电器会因外露而长期受尘埃、水汽的作用,导致绝缘强度下降,在切换感性负载时的过电压作用下,将会引起绝缘击穿失效。5、触点通过低负载的继电器,由于其润湿电流不够,不能有效去除表面氧化薄膜,出现接触不良。6、触点通过大负载的继电器,其过高的负载虽未超过额定电流,但接触瞬间因负载不同而造成的冲击电流易使触点熔接、消耗或转移。
以上这些不利条件会直接影响到继电器的可靠性及寿命。目前,轨道交通车辆上并未实现对继电器状态的追踪监测,存在着继电器的监测盲点。对于继电器的维修更换,采用经验主义,每5~7年更换一次,存在着大量的弊端。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总结了实施例的各方面,并且不应当用于限制权利要求。根据在此描述的技术可设想到其他实施方式,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研究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些实施方式意图被包括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继电器在线监测的解决方案。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母板、以插件方式插在所述母板上的主控板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板,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检测板检测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继电器线圈电阻和/或继电器触点电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板;以及所述主控板接收来自所述检测板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发送控制数据和/或故障诊断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板包括电压状态检测板、触点检测板和线圈检测板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电压状态检测板、所述触点检测板和所述线圈检测板各自包括相应的检测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压状态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包括光耦,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光耦实时监测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电平信号,并且基于所述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电平信号的跳变来判断所述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是否正常;以及基于所述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电平信号跳变的时间差来检测继电器触点的动作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将所述动作时间与继电器触点的额定动作时间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预测继电器的异常趋势;以及基于所述异常趋势进行人工检查或维修更换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包括机械触点和半导体高阻隔离件,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响应于线圈输入电平信号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闭合,对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施加恒流源激励,并基于线圈两端的激励电压计算线圈的电阻值;以及响应于线圈输入电平信号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断开,对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撤销恒流源激励,保持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与轨道交通车辆的电路的电气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包括机械触点和半导体高阻隔离件,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响应于触点输入电平信号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闭合,对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施加恒流源激励,并基于触点两端的激励电压计算触点的电阻值;以及响应于触点输入电平信号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断开,对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撤销恒流源激励,保持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与轨道交通车辆的电路的电气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浮空隔离电源提供所述恒流源激励,并且所述浮空隔离电源与轨道交通车辆的电源完全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将线圈的电阻值与继电器线圈的额定电阻值进行比较,或将触点的电阻值与继电器触点的额定电阻值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预测继电器的异常趋势;以及基于所述异常趋势进行人工检查或维修更换提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判断继电器和轨道交通车辆回路是否故障;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所述故障诊断数据;将所述检测结果和/或所述故障诊断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继电器的全寿命监测和管理;和/或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和/或所述故障诊断数据进行告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基于继电器的技术参数、寿命曲线以及继电器的负载类型建立继电器的寿命模型;基于所述检测结果校正继电器的寿命模型。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可以将继电器的运行状态、故障分析、寿命管理等进行诊断和记录,并能在线下载和上传,完善了列车智能运维系统体系,填补了继电器在线监测技术空白,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继电器在线监测可提高控制电路的整体可靠性、保障列车运行的稳定、降低维护成本、提升检修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继电器排查和检测问题。
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意识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完整地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应参考在附图中更为详细地说明以及下文中通过示例描述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压状态检测板的电路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圈检测板的电路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触点检测板的电路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网络拓扑图;
图9示出了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进行回路故障检测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继电器异常趋势判断及全寿命管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并且其他实施例可以采取各种替代形式。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某些功能可能被夸大或最小化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使用本申请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参考任何一个附图所示出和描述的各种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附图中所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没有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所示特征的组合为典型应用提供了代表性实施例。然而,与本公开的教导相一致的特征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对于某些特定应用或实施方式可能是期望的。
此外,在本文中,如第一和第二等的关系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区分开,而不一定要求或意味着处于这些实体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包括”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以使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也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流程图说明根据本申请的系统所执行的过程,可以理解的是,流程图的执行并不需要按照顺序进行,可以省略一个或多个步骤,也可以增加一个或多个执行的步骤,以及可以以顺序或者相反的顺序,甚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同时来执行一个或多个步骤。
继电器是利用电磁原理使触点闭合或断开来实现电路控制的执行部件。它实际上是一种用低电压、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高电压的自动开关,在自动控制系统、测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图1所示,继电器一般由铁芯2、线圈1、衔铁7、触点9和10、调节螺母5、调节螺钉6、非磁性垫片8等组成,工作原理是当线圈1通电后,线圈1中流过一定电流,在轭铁3、铁芯2、衔铁7及气隙等组成的磁路内产生磁通,从而产生电磁效应,使可动的衔铁7吸向铁芯2,衔铁7的运动带动推动杆推动簧片4运动,从而带动衔铁7的动触点9与静触点10吸合。
由于继电器是机电一体化的电气设备,绝大部分都在机械弹性作用下保持稳定状态,在电磁力或者其他环境作用下,转换成另外一种状态,以使得电气连接或者流体路径发生改变。机械弹性作用力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卡滞、粘连,逐渐降低作用力的过程,导致触点不动作。电触头在外部控制下,可以满足电路短接、断开的要求,但由于暴露在空气中,而且经常处于通断变换的情况,触点的接触性能会出现积灰、触点氧化、磨损变得粗糙等情况,导致触点的接触电阻变大,甚至开路。在工况情况下继电器发生的随机性故障在非工况情况下又会表现为正常状态,故障无法进行有效定位及处理。目前需要大量的人力对继电器进行定期的拆卸检测,但是人工检测时按下吸合开关并不等于车上运行时吸合开关,车载工况下发生的随机性故障在非车载工况下又不复存在,由于缺少继电器工况下运行特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一直没有一个可靠预测方法,导致有些工作正常的继电器被提前更替,下表是继电器内部各部件失效模式及原因分析:
Figure BDA0003838077930000061
Figure BDA0003838077930000071
总的来说,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继电器的动作状态无法监测,发生故障时无报警提示及应急处理措施建议,影响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2)继电器的线圈及触点电阻无法监测,且不具备寿命预测功能,无法实现继电器全寿命周期管理。
3)继电器的历史运行数据无法自动记录,且不具备数据分析功能,无法给出预防性维修建议。
4)继电器的维修更换,采用经验主义,每5~7年进行一次,造成人力和物料的浪费,检修效率低,维护成本高。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中,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RMU(Relay monitoringunit)是一套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上,由多个板卡组成的对继电器进行在线监测的智能运维装置。其一方面能够实时监测继电器的状态、定位继电器的故障、追踪继电器的寿命;另一方面能够深度挖掘继电器的运行数据,及时发现继电器的异常趋势,提前制定维修计划,实现故障预判预知。其具有继电器动作状态、线圈电阻及触点电阻的检测方法。该装置至少可以同时实现以下几项功能:
●实时监测继电器的运行状态及数据;
●精准判断继电器的故障状态及原因;
●解析预测继电器的异常趋势及寿命;
●数据分析、报警、存储、下载及上传功能;
●自我诊断及冗余隔离功能;
●技术参数及寿命曲线导入功能;
●车辆回路分析功能;
●检测模块灵活配置,可柔性扩充;
●多种制式的通讯功能。
当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诊断到装置自身故障,则立即停止监测,隔离故障,不会对车辆控制电路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如图2和图3所示,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可以包括:母板、以插件方式插在母板上的主控板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板。此外,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同样插在母板上的电源板、通讯板和显示板,各个板(或可称为板卡)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各个板的配置数量可根据不同项目需求进行扩展。其中:
电源板负责为装置提供所需的内部工作电源。
通讯板负责与轨道交通车辆总线(MVB、TRDP等)或4G、5G模块等实现通讯功能。
主控板可以是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单元(MCU),其负责接收各个板卡的数据并进行计算,发送控制数据以及周期性故障诊断;对系统运行数据和板卡状态进行记录,与数据分析监控软件进行通信,上传记录数据,下载配置数据。
显示板负责显示各检测板卡的运行状态,可进行车辆级的设备级联。
检测板负责采集继电器的运行数据(可进行以下灵活配置):
电压状态检测板卡(VSD):46路控制电压状态输入检测;
触点检测板卡(CON):24路触点电压状态、接触电阻检测;
线圈检测板卡(COI):36路线圈电压状态、阻值检测。
母板是各板卡功能互联的媒介,所有单板均以插件方式插在母板上。母板为各板卡提供电源接口、通信总线接口、通信地址设置接口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电源板也可称为电源模块,主控板也可称为控制计算模块,通讯板也可称为通信模块,显示板也可称为级联显示模块,并且检测板也可称为检测模块。
如图4所示,检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板检测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继电器线圈电阻和/或继电器触点电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主控板;以及
S103.主控板接收来自检测板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检测结果发送控制数据和/或故障诊断数据。
检测板可以包括电压状态检测板、触点检测板和线圈检测板中的一个,并且电压状态检测板、触点检测板和线圈检测板各自包括相应的检测电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压状态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继电器线圈电阻,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继电器触点电阻。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检测
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检测依托检测模块的电压测量电路,对各个线圈的得失电和触点的通断状态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用输入电平信号对比设计,通过记录采样线圈或触点正端电平信号的跳变,分析得出采样线圈或触点的状态。检测电路采用光耦隔离设计,失效模式时均为开路,不会影响被测继电器或电路。
如图5所示,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的输入电平信号接入光耦的原边构成信号输入电路,将微处理器的口线接入光耦的副边构成信号的采集电路,从而实现对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电平信号的实时监测。电平信号检测输入电流小于1mA,具有低功耗、高可靠隔离的特点,并且通过光耦进行可靠隔离。输入电压范围:低电平DC 0~30V,高电平DC 77~137.5V。
在线圈得电和触点闭合的情况下,输入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根据输入电平信号VSD1+、VSD2+、VSD3+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检测出线圈得电和触点吸合的状态。最后通过计算电平信号VSD3+跳变的时间差,检测出触点的吸合时间。
在线圈失电或触点断开的情况下,输入电平信号为低电平。根据输入电平信号由VSD2+、VSD3+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检测出线圈失电和触点释放的状态。最后通过计算电平信号VSD3+跳变的时间差,检测出触点的释放时间。
继电器线圈电阻检测
线圈电阻检测依托检测模块的电阻测量电路,使用隔离的信号发生电路,对线圈阻值进行测算。检测方法采用施加恒流源激励设计,通过测量采样电阻的电压变化,计算得出采样电阻的阻值。检测电路采用机械触点加半导体高阻冗余隔离设计,任意一点出现故障均可自检发现,立即断开检测电路,与被测继电器或电路完全隔离。
如图6所示,线圈电阻检测采用浮空隔离电源,与车辆电源完全隔离,隔离设计采用机械触点及半导体高阻两种冗余隔离,其中任意点出现故障均可自检发现,避免对车辆电路产生影响。
在线圈得电的情况下,输入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根据输入电平信号COI1+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微处理器驱动机械触点闭合,并对线圈检测电路进行恒流源激励。最后通过检测电路从线圈两端COI1+、COI1-识别出激励电压的大小,并且经过计算,检测出线圈的阻值。
在线圈失电的情况下,输入电平信号为低电平。根据输入电平信号COI1+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微处理器驱动机械触点断开,并对线圈检测电路撤销恒流源激励,保证检测电路与车辆电路的有效电气隔离。
继电器触点电阻检测
触点电阻检测依托检测模块的电阻测量电路,使用隔离的信号发生电路,对触点阻值进行测算。检测方法同样采用施加恒流源激励设计,通过测量采样电阻的电压变化,计算得出采样电阻的阻值。检测电路依然采用机械触点加半导体高阻冗余隔离设计,任意一点出现故障均可自检发现,立即断开检测电路,与被测继电器或电路完全隔离。
如图7所示,触点电阻检测采用浮空隔离电源,与车辆电源完全隔离,隔离设计采用机械触点及半导体高阻两种冗余隔离,其中任意点出现故障均可自检发现,避免对车辆电路产生影响。
在触点闭合的情况下,输入电平信号为高电平。根据输入电平信号CON2+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微处理器驱动机械触点闭合,并对触点检测电路进行恒流源激励。最后通过检测电路从触点两端CON1+、CON2+识别出激励电压的大小,并且经过计算,检测出触点的阻值。
在触点断开的情况下,输入电平信号为低电平。根据输入电平信号CON2+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微处理器驱动机械触点断开,并对触点检测电路撤销恒流源激励,保证检测电路与车辆电路的有效电气隔离。
因此,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至少可以获得继电器线圈状态、触点状态、吸合时间、释放时间、线圈电阻和触点电阻等信息或检测结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测试方法还可以将获得的信息或检测结果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同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通过地面专家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测和管理,从而实现继电器的全寿命监测和管理,如图8所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还可以实现继电器及回路故障检测:
可以通过被测继电器线圈的电压输入、触点的电压输入、触点动作状态的一致性等数据分析判定故障继电器以及故障回路。具体结合图9说明如下:
当1车(Tc1)激活时,1车继电器=21-K05得电,1车触点B1、C1吸合,同时6车继电器=21-K05保持失电,6车触点B1、A1保持闭合。此时,若在线监测装置检测到6车继电器=21-K05的输入电平信号VSD2+和触点B1、A1的输入电平信号VSD3+为低电平,即判定该回路异常及及6车继电器=21-K05故障,同时提示司机或技术人员做应急处置措施,按下1车“风压旁路”开关,从而保障列车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继电器的技术参数、寿命曲线以及继电器的负载类型建立继电器的寿命模型;基于所述检测结果校正继电器的寿命模型。
具体地,可以将继电器的技术参数、寿命曲线等导入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中,建立继电器的寿命模型。继电器的技术参数、寿命曲线可以是出厂时的参数和寿命曲线,也可以是根据需要在出厂时的参数和寿命曲线的基础上校正后的参数和寿命曲线。可以基于检测结果,例如继电器线圈状态、触点状态、吸合时间、释放时间、线圈电阻和触点电阻等校正继电器的寿命模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被测电路的电压、电流以及负载类型等参数计算得出继电器产品的寿命模型。通过对继电器触点动作时间的检测,对比产品额定动作时间,如果继电器的响应时间过长,而且趋势上一直保持增加的话,则可以预测继电器的异常趋势,进行人工检查或维修更换提示,实现全寿命管理。通过对继电器线圈和触点电阻的检测,对比产品额定电阻值,如果继电器的线圈及触点阻值变大,而且趋势上一直保持变大的话,则可以预测继电器的异常趋势,进行人工检查或维修更换提示,实现全寿命管理,如图10所示。
通过本发明,可以将继电器的运行状态、故障分析、寿命管理等进行诊断和记录,并能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在线下载和上传,完善了列车智能运维系统体系,填补了继电器在线监测技术空白,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可提高控制电路的整体可靠性、保障列车运行的稳定、降低维护成本、提升检修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继电器排查和检测问题。
本申请文件意在说明如何使用所披露的技术以及各种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其所真实指向的以及所等同的范围和精神。并且,上述说明并非对所有可能进行穷举或将保护范围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改变以及变化是可能的。所选择和说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所述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实践应用的最佳说明,并且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所披露的技术用于各种可以想到的特定应用的各种改变。因此,在实质上不脱离本文描述的技术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种种变化和修改都旨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母板、以插件方式插在所述母板上的主控板以及至少一个检测板,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检测板检测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继电器线圈电阻和/或继电器触点电阻,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板;以及
所述主控板接收来自所述检测板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发送控制数据和/或故障诊断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包括电压状态检测板、触点检测板和线圈检测板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电压状态检测板、所述触点检测板和所述线圈检测板各自包括相应的检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状态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包括光耦,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光耦实时监测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电平信号,并且基于所述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电平信号的跳变来判断所述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状态是否正常;以及
基于所述继电器线圈及触点电平信号跳变的时间差来检测继电器触点的动作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将所述动作时间与继电器触点的额定动作时间进行比较;
基于比较结果预测继电器的异常趋势;以及
基于所述异常趋势进行人工检查或维修更换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包括机械触点和半导体高阻隔离件,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响应于线圈输入电平信号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闭合,对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施加恒流源激励,并基于线圈两端的激励电压计算线圈的电阻值;以及
响应于线圈输入电平信号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断开,对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撤销恒流源激励,保持所述线圈检测板的检测电路与轨道交通车辆的电路的电气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包括机械触点和半导体高阻隔离件,并且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响应于触点输入电平信号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闭合,对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施加恒流源激励,并基于触点两端的激励电压计算触点的电阻值;以及
响应于触点输入电平信号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以及所述机械触点断开,对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撤销恒流源激励,保持所述触点检测板的检测电路与轨道交通车辆的电路的电气隔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浮空隔离电源提供所述恒流源激励,并且所述浮空隔离电源与轨道交通车辆的电源完全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将线圈的电阻值与继电器线圈的额定电阻值进行比较,或将触点的电阻值与继电器触点的额定电阻值进行比较;
基于比较结果预测继电器的异常趋势;以及
基于所述异常趋势进行人工检查或维修更换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判断继电器和轨道交通车辆回路是否故障;
基于判断结果生成所述故障诊断数据;
将所述检测结果和/或所述故障诊断数据发送至服务器进行继电器的全寿命监测和管理;和/或
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和/或所述故障诊断数据进行告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基于继电器的技术参数、寿命曲线以及继电器的负载类型建立继电器的寿命模型;
基于所述检测结果校正继电器的寿命模型。
CN202211093749.6A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59026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3749.6A CN115902603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3749.6A CN115902603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2603A true CN115902603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3749.6A Pending CN115902603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26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497A (zh) * 2023-11-20 2023-12-19 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自检电路及供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497A (zh) * 2023-11-20 2023-12-19 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自检电路及供电设备
CN117250497B (zh) * 2023-11-20 2024-04-09 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自检电路及供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4118B2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usability of a relay or a contactor
CN101224831B (zh) 电梯制动器控制装置
US2010013812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magnetic brake on rail vehicles
CN107031410B (zh) 一种电动汽车预充电电路及其故障诊断方法
CN109906182B (zh) 用于转辙器诊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40405B (zh) 一种用于低压或中压装置的功率和控制单元
CN115902603A (zh)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车辆用继电器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CN108872844B (zh) 一种接触器状态判断方法
CN115219891A (zh) 轨道交通用接触器phm功能实现方法
CN104459524A (zh) 辅助单元、含断路器和辅助单元的电力系统及确定断路器断开原因的方法
CN102419547B (zh) 用于运行冗余系统的方法及这种系统
US2011026055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adjustment of a switching state of an electric switching system in the field of guided vehicles
KR101791853B1 (ko) 차단기 차단 동작 감시 및 예방 진단 장치가 내장된 배전반
CN216718614U (zh) 继电器状态测试装置及电气设备
CN110739179A (zh) 一种变电站断路器控制回路及其监测方法
CN215813074U (zh) 一种电磁阀反向电动势监测系统
CN102340126B (zh) 用于低压或中压设备的功率和控制单元
CN106541831B (zh) 车辆低压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13406486A (zh) 继电器检测电路、检测方法、继电器、动力系统及汽车
CN102099979A (zh) 通过故障电流保护设备执行自测试的方法以及故障电流保护设备
CN109541453B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更新式系统
CN216054493U (zh) 智能接触器模块
CN105044596A (zh) 继电器接触电阻在线监测装置
CN113484003B (zh) 制动控制电磁阀故障监测方法与监测设备
CN113479100B (zh) 直流充电桩直流母线监测系统及直流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