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9062A -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9062A
CN115899062A CN202111163981.8A CN202111163981A CN115899062A CN 115899062 A CN115899062 A CN 115899062A CN 202111163981 A CN202111163981 A CN 202111163981A CN 115899062 A CN115899062 A CN 115899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elastic
support
elastic component
spindl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39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昊
姜文杰
王岗超
徐正一
马春军
李云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39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906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1316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040A1/zh
Priority to EP22874436.3A priority patent/EP4382755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899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90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弹性组件,并将弹性组件的第一端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与主轴机构抵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支撑件连接,且该弹性组件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处于压缩状态,使得该弹性组件产生弹力,并在用户释放或者减轻对支撑件一侧的结构件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能够驱动支撑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柔性屏幕便在支撑件以及结构件的带动下往远离主轴机构的方向展平,从而避免了铰链组件处于展平态时,柔性屏幕在转动机构与主轴机构的连接处出现拱起的情况,保证了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提高了折叠屏设备的显示性能,也提高了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大屏幕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外,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基于柔性屏的折叠屏设备,例如折叠屏手机,已成为现今行业的新兴产品。其中,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各种屏幕内折和屏幕外折形态的折叠手机应运而生。
目前,折叠屏设备,例如折叠屏手机,一般包括柔性屏幕、铰链组件及两个结构件,两个结构件之间通过铰链组件相连,柔性屏粘接在铰链组件和两个结构件的内表面。其中,铰链组件包括主轴机构和位于主轴机构两侧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一端与对应的结构件连接,转动机构的另一端与主轴机构转动连接,这样,可通过转动机构带动对应的结构件转动,使得两个结构件带动柔性屏幕在展平态与折叠态之间任意切换。
然而,当铰链组件转动展平态时,位于铰链组件上的柔性屏幕极易在转动机构与主轴机构的连接处拱起,从而影响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能够解决铰链组件处于展平态时柔性屏幕在转动机构与主轴机构的连接处拱起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屏设备,包括柔性屏幕、两个结构件和位于两个结构件之间的铰链组件,柔性屏幕位于两个结构件与铰链组件的同侧表面;
铰链组件包括主轴机构、以及位于主轴机构两侧且与主轴机构转动相连的两个转动机构;每个转动机构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第一端可绕主轴机构转动,支撑件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结构件连接,部分柔性屏幕连接在支撑件的一侧表面。
支撑件上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第一端用于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与主轴机构抵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支撑件连接,且弹性组件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的压缩量大于转动机构转动至折叠态时的压缩量,这样,弹性组件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产生弹力,并在用户释放或者减轻对支撑件一侧的结构件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能够驱动支撑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从而直接带动支撑件上的柔性屏幕往远离主轴机构的方向展平,另外,使得支撑件第二端的结构件也在支撑件的带动下远离主轴机构移动,使得结构件上的柔性屏幕往远离主轴机构的方向展平,从而避免了铰链组件处于展平态时,柔性屏幕在转动机构与主轴机构的连接处出现拱起的情况,保证了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提高了折叠屏设备的显示性能,也提高了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上具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朝向主轴机构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
弹性组件的至少部分收纳在安装通道内,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安装通道的内壁抵接,弹性组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口与主轴机构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安装通道,并将弹性组件的至少部分收纳在安装通道内,以提高弹性组件在支撑件上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弹性组件对支撑件的驱动更加可靠。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推块;
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推块;
推块的第一端伸出至第一开口的外部,并与主轴机构配合,推块的第二端与弹性组件的第一端抵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安装通道的内壁抵接。这样,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会挤压推块,使得弹性件处于压缩态,在支撑件的另一端的受力小于该弹性件的弹力时,支撑件便可在弹力作用下远离主轴机构移动,进而使柔性屏幕展平。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主轴机构上具有承托部,承托部位于主轴机构朝向推块的侧壁上;
支撑件转动至展平态时,推块的第一端的至少部分表面支撑在承托部上,这样,可确保推块在受到主轴机构的挤压时,能够稳定地抵接在主轴机构的侧壁上,而不会沿着主轴机构的侧壁往下(往柔性屏幕的方向)滑动,进而确保支撑件在推块和弹性件的驱动下沿铰链组件的展平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承托部包括沿垂直于主轴机构的轴向相对设置的自由端和约束端;
约束端靠近主轴机构的轴线,自由端远离主轴机构的轴线,自由端与主轴机构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约束端与主轴机构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承托部的自由端与主轴机构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约束端与主轴机构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即承托部的自由端低于约束端,使得该承托部朝向推块倾斜设置,这样,当推块的第一端支撑在该承托部上时,该承托部会对推块具有沿展平方向上的分力,从而增大了主轴机构对推块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确保弹性件压缩后产生的弹力能够稳定地驱动支撑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承托部朝向推块的至少部分表面为弧形面,推块的第一端的至少部分表面为与弧形面配合的弧面,以便于推块的第一端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避让该承托部,而不会影响推块在安装通道内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主轴机构朝向推块的侧壁上还具有加强部,承托部的约束端与加强部连接;
推块的第一端的部分表面与加强部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轴机构朝向推块的侧壁设置加强部,以提高主轴机构侧壁的机械强度,保证该主轴机构的侧壁在与推块的第一端在长期抵接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延长了主轴机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推块上具有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推块朝向柔性屏幕的一侧;
支撑部支撑在支撑件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推块朝向柔性屏幕的一侧设置支撑部,并将该支撑部支撑在支撑件上,使得推块的第一端在受到主轴机构的挤压时,能够沿着支撑件的表面移动,特别是在推块的第一端的一部分支撑在主轴机构的承托部上时,使得推块通过该支撑部沿着支撑件的表面稳定移动,从而保证推块在展平方向上稳定移动而不会发生上下偏移,使得弹性件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压缩,并驱动支撑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支撑件上具有滑槽,至少部分滑槽设置在第一开口与主轴机构之间;
支撑部滑设在滑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支撑部滑设在支撑件上设置的滑槽内,限制了支撑部在支撑件上的活动路径,确保支撑部在展平方向上稳定移动,从而保证推块能够沿展平方向压缩弹性件,保证弹性件压缩后产生的弹力能够稳定驱动支撑件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推块包括主体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
主体部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主体部的另一端与主轴机构配合,推块的支撑部位于主体部上,弹性件的至少部分套设在连接部上,以提高弹性件在推块上的稳固性,使得弹性件能够沿着连接部稳定压缩或者伸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安装通道的内壁上具有抵挡部,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在抵挡部朝向第一开口的一侧;
安装通道背向主轴机构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连接部活动穿设于第二开口内。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通道内的抵挡部上,以提高弹性件的第二端在支撑件上的抵接稳定性。另外,通过在安装通道背向主轴机构的一端设置第二开口,使得连接部活动穿设在第二开口内,一方面,确保推块在主轴机构的挤压下能够在安装通道内自由移动,另一方面,使得弹性件能够更大程度的套设在连接部上,从而保证弹性件在推块的移动方向上稳定压缩或伸展。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抵挡部沿安装通道的周向设置,抵挡部背向安装通通道内壁的一端围合成第二开口,以简化第二开口的制作工序,从而提高支撑件的制作效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弹性组件还包括定位件;
定位件套设在连接部背向主体部的一端,弹性件的至少部分位于主体部与定位件之间,定位件位于抵挡部背向第一开口的一侧,以确保推块在任意状态下均不会从第一开口脱离安装通道,保证推块在安装通道内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连接部为两个,至少两个连接部间隔设置在主体部的一端;
弹性件为两个,每个弹性件分别套设在对应的连接部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体部的一端间隔设置两个连接部,并在每个连接部上套设弹性件,使得主体部同时压缩两个弹性件,从而保证支撑件在两个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着弹力方向稳定移动,从而推动支撑件在展平方向上稳定移动。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安装通道内具有隔离部,隔离部将安装通道分隔成两个子通道;
两个子通道沿平行于主轴机构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两个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子通道内,以进一步保证每个连接部以及连接部上的弹性件沿着对应的子通道稳定移动,一方面,避免了每个连接部在垂直于展平方向上左右偏移,另一方面,避免了两个连接部以及两个连接部上的弹性件在活动时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转动机构还包括多个摆臂;
每个摆臂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转动连接,每个摆臂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结构件连接,所有摆臂与弹性组件位于支撑件的同侧,且每个摆臂与支撑件连接,另外,摆臂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转动配合的位置具有移动间隙,以使支撑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时带动摆臂远离主轴机构移动,从而带动摆臂一端的结构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进一步保证柔性屏幕在结构件以及转动机构的带动下展平。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每个转动机构还包括多个壳体连杆,所有壳体连杆均位于支撑件上,多个壳体连杆与多个摆臂一一对应设置;
摆臂的第二端与壳体连杆转动连接,每个壳体连杆与支撑件连接,以使支撑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时带动壳体连杆远离主轴机构移动,另外,壳体连杆与对应的结构件连接,使得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壳体连杆带动结构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保证柔性屏幕展平。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铰链组件,包括主轴机构、以及位于主轴机构两侧且与主轴机构转动相连的两个转动机构;每个转动机构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第一端可绕主轴机构转动,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折叠屏设备的结构件连接,部分柔性屏幕连接在支撑件的一侧表面;
支撑件上设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的第一端用于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与主轴机构抵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支撑件连接,且弹性组件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的压缩量大于转动机构转动至折叠态时的压缩量,这样,弹性组件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产生弹力,并在用户释放或者减轻对支撑件一侧的结构件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能够驱动支撑件远离主轴机构移动,从而直接带动支撑件上的柔性屏幕往远离主轴机构的方向展平,另外,使得支撑件第二端的结构件也在支撑件的带动下远离主轴机构移动,使得结构件上的柔性屏幕往远离主轴机构的方向展平,从而避免了铰链组件处于展平态时,柔性屏幕在转动机构与主轴机构的连接处出现拱起的情况,保证了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处于展平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处于半折叠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处于折叠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为展平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在展平态和折叠态切换的侧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其中一种铰链组件为展平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为半折叠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为折叠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的爆炸图;
图11是图7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12是图1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7中弹性组件的爆炸图;
图16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8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19是图9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20是图1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7的部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柔性屏幕;20-结构件;30-铰链组件;40-电池盖;10a-外屏;
11-第一显示区域;12-第二显示区域;13-第三显示区域;21-第一结构件;22-第二结构件;31-主轴机构;32-转动机构;32a-连接件;33-弹性组件;
211-第一金属中板;212-第一边框;221-第二金属中板;222-第二边框;31a-第二主表面;311-承托部;312-加强部;321-支撑件;322-摆臂;323-壳体连杆;324-安装通道;331-弹性件;332-推块;333-定位件;
311a-承托面;321a-安装部;321b-抵挡部;321c-隔离部;3211-第一表面;3212-第二表面;3213-滑槽;324a-第一开口;324b-第二开口;3241-第一子通道;3242-第二子通道;332a-支撑部;3321-主体部;3322-连接部;
3212a-第一主表面;3212b-安装表面;3213a-第一滑槽;3213b-第二滑槽;3322a-第一连接部;3322b-第二连接部;3322c-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屏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触控电视、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可折叠的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处于展平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处于半折叠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处于折叠态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以折叠屏手机为例,对折叠屏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该折叠屏手机可以为屏幕内折的可折叠手机,当然,在一些示例中,该折叠屏手机也可以为屏幕外折的可折叠手机。
参见图1所示,该折叠屏手机至少可以包括:两个结构件20以及位于两个结构件20之间的铰链组件30。其中,两个结构件20可以分别为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分别位于铰链组件30的两侧,且第一结构件21与第二结构件22分别与铰链组件30固定相连。其中,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分别与铰链组件30的连接件32a(参见图5所示)固定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结构件21与第二结构件22可以分别通过焊接、粘接或螺钉锁附等方式与连接件32a固定相连。
参照图1所示,第一结构件21与第二结构件22能够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又称展平态),以使折叠屏手机处于打开状态(又称展平态)。示例性的,第一结构件21与第二结构件22处于展平态时,两者可以大致呈180°(也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
如图3所示,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能够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又称折叠态),以使折叠屏手机处于折叠态。示例性地,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处于折叠态时,两者能够完全合拢至相互平行(也允许存在少许偏差)。
其中,图2所示中间状态(又称半折叠态),可以为展平态与折叠态之间的任意状态。故而,折叠屏手机可以通过铰链组件30的运动,在展平态与折叠态之间相互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使折叠屏手机可以折叠成两层,例如,如图1所示,折叠屏手机可以包括一个第一结构件21、一个第二结构件2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的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相互转动至层叠,使折叠屏设备呈两层的形态。
或者,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相邻的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之间通过铰链组件30相连,使折叠屏设备可以折叠成多层。例如,折叠屏设备可以包括有两个第二结构件22、一个第一结构件21和两个铰链组件30,两个第二结构件22位于第一结构件21的两侧,并分别通过铰链组件30与第一结构件21转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结构件22可以和第一结构件21相互转动至层叠,另一个第二结构件22也可以相对第一结构件21转动至层叠,使折叠屏设备呈现三层折叠的形态,当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其中两个转动至同一平面时,折叠屏设备呈展平态。
参见图1所示,实际应用中,折叠屏设备还可以包括:可折叠的柔性屏幕10,其中,柔性屏幕10设置在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的同侧表面。当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进行折叠时,柔性屏幕10弯折贴附在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之间;当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进行展开时,柔性屏幕10也随之展开。其中,对于屏幕内折的可折叠手机,柔性屏幕10设置在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的内侧表面。对于屏幕外折的可折叠手机,柔性屏幕10设置在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的外侧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的内侧表面是指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朝向折叠方向的表面,换句话说,在折叠屏手机处于折叠态或者半折叠态时,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相对的表面为内侧表面,此时,铰链组件30与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的内侧表面同侧的表面为铰链组件30的内侧表面。
相反地,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的外侧表面是指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朝向展开方向的表面,换句话说,在折叠屏手机处于折叠态或者半折叠态时,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相背的表面为外侧表面,此时,铰链组件30与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的外侧表面同侧的表面为铰链组件30的外侧表面。
实际应用中,柔性屏幕10可以粘接在铰链组件30、第一结构件21以及第二结构件22的内表面,以确保部分柔性屏幕10稳定盖设在铰链组件30的内表面,提高柔性屏幕10在折叠屏设备内的稳固性。
参见图1所示,柔性屏幕10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11、第二显示区域12,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域11和第二显示区域12的第三显示区域13,其中,第一显示区域11可以位于第一结构件21的内表面,第二显示区域12可以位于第二结构件22的内表面,第三显示区域13位于铰链组件30的内表面。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折叠屏设备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也可以包括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能够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使笔记本电脑处于折叠态,反之,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由层叠态起,相背转动至无法转动时,笔记本电脑处于展平态。其中,在展平态时,第一结构件21上的部分可折叠柔性屏幕10可以用于图像等的显示,而第二结构件22上的部分可折叠柔性屏幕10可以作为虚拟键盘。
参见图2和图3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外屏10a,外屏10a和柔性屏幕10可以分别位于第一结构件21或第二结构件22的两侧,例如,参见图2所示,外屏10a与柔性屏幕10的第二显示区域12相对,外屏10a与柔性屏幕10的第二显示区域12分别位于第二结构件22的两侧,这样,参见图3所示,折叠屏设备处于折叠态时,外屏10a位于折叠屏设备的外表面,并可单独使用。当然,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外屏10a。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还可以包括电池盖40,电池盖40和柔性屏幕10的第一显示区域11可以分别位于第一结构件21的两侧。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可以为中框,其中,第一结构件21可以包括第一金属中板211以及围设在第一金属中板211的外边缘的第一边框212,第二结构件22可以包括第二金属中板221以及围设在第二金属中板221的外边缘的第二边框222。铰链组件30分别与第一金属中板211和第二金属中板221固定相连。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为展平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铰链组件30包括主轴机构31,以及位于主轴机构31两侧且与主轴机构31转动相连的两个转动机构32。其中,参见图5所示,两个转动机构32可以相对主轴机构31对称设置。两个转动机构32可以沿着图5中的两个虚线箭头相对主轴机构31转动。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在展平态和折叠态切换的侧视图。例如,参见图6所示,两个转动机构32处于折叠态时,两个转动机构32可以面向面,两个转动机构32处于展平态时,两个转动机构32相对主轴机构31背靠背,换句话说,两个转动机构32和主轴机构31均处于展平方向(参见图6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展平方向是指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铰链组件30的宽度方向。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具体装配时,转动机构32背向主轴机构31的一端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例如,其中一个转动机构32通过连接件32a与第一结构件21连接,另一个转动机构32通过连接件32a与第二结构件22连接,这样,两个转动机构32可分别带动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进行折叠或者展开,使得两个结构件20以及铰链组件30a表面的柔性屏幕10在展平态与折叠态之间任意切换。
参见图6所示,由于转动机构32与主轴机构31之间(即铰链组件30的弯折区)在折叠和展平这两种状态下存在位移差,这样,在柔性屏幕10长期弯折后,转动机构32与主轴机构31的连接处的柔性屏幕10在铰链组件30处于展平态时极易出现拱起等褶皱情况,从而影响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10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30,通过在转动机构32的支撑件321上设置弹性组件33,并将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在转动机构转动至展平态时与主轴机构31抵接,将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与支撑件321连接,且将弹性组件33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的压缩量大于转动机构32转动至折叠态时的压缩量,从而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弹性组件33产生弹力,并在用户释放或者减轻对支撑件321一侧的结构件20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该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可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这样,支撑件321可直接带动其一侧的柔性屏幕10往远离主轴机构31的方向展平,从而避免了铰链组件30处于展平态时,柔性屏幕10在转动机构32与主轴机构31的连接处出现拱起的情况,保证了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10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提高了折叠屏设备的显示性能,也提高了柔性屏幕10的使用寿命。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铰链组件30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其中一种铰链组件为展平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为半折叠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中铰链组件为折叠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30中,每个转动机构32包括支撑件321,支撑件321的第一端(参见图7中e所示)可绕主轴机构31转动,支撑件321的第二端(参见图7中f所示)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例如,其中一个转动机构32的支撑件321的第一端e绕主轴机构31转动,且该支撑件321的第二端f与第一结构件21(参见图4所示)连接;另一个转动机构32的支撑件321的第一端e绕主轴机构31转动,且该支撑件321的第二端f与第二结构件22(参见图4所示)连接。
支撑件321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称为门板。可以理解,该支撑件321的一侧设置有部分柔性屏幕10(参照图7所示)。例如,第三显示区域13位于支撑件321和主轴机构31的内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321的内表面是指支撑件321朝向折叠方向(参见图7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的表面。
参照图7所示,支撑件32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3211和第二表面3212,第一表面3211为支撑件321的内表面,第二表面3212为支撑件321的外表面,部分柔性屏幕10(例如第三显示区域13)与第一表面3211相连(例如通过胶层粘合相连)。
参见图7所示,其中一个支撑件321位于主轴机构31的轴线l的左侧(未示出),另一个支撑件321位于主轴机构31的轴线l的右侧,且每个支撑件321的第一端e均可绕主轴机构31转动。两个支撑件321可绕主轴机构31沿图7中箭头b所示方向相向转动,以相对于主轴机构31进行折叠,如图9所示,直至铰链组件30呈折叠态。
当支撑件321绕主轴机构31沿图9中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直至支撑件321相对于主轴机构31处于展平方向时,如图7所示,铰链组件30呈展平态,其中,图8中所示的铰链组件30的状态处于展平态与折叠态之间,即半折叠态。
转动机构32的支撑件321的第二端f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这样,每个支撑件321在转动过程中可带动相应的结构件20转动,例如,主轴机构31的其中一侧的支撑件321带动第一结构件21转动,主轴机构31的另一侧的支撑件321带动第二结构件22转动,这样,当两侧的支撑件321绕主轴机构31相向转动时,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也相向转动,直至两侧的支撑件321的内表面相对时,铰链组件30带动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处于折叠态,从而使得铰链组件30以及两个结构件20上的柔性屏幕10也弯折至折叠态。
当两侧的支撑件321绕主轴机构31相背转动时,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也相背转动,直至两侧的支撑件321处于展平方向时,铰链组件30带动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也处于展平态,从而使得铰链组件30以及两个结构件20上的柔性屏幕10也展开至展平态。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机构32的支撑件321的第二端f与对应的结构件20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间接连接,例如,支撑件321的第二端f可通过壳体连杆323与结构件20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具体不对支撑件321与对应的结构件20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只要保证支撑件321在转动过程中可带动其连接的结构件20转动即可。
图10是图7的爆炸图,图11是图7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参见图10所示,铰链组件30还包括弹性组件33,该弹性组件33设置在支撑件321上(参见图7和图11所示)。其中,弹性组件33和柔性屏幕10分别设置在支撑件321相背设置的两侧表面,例如,支撑件321的第一表面3211(即内表面)设置部分柔性屏幕10,支撑件321的第二表面3212(即外表面)设置弹性组件33(参见图11所示)。
参见图11所示,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用于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与主轴机构31抵接,例如,该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抵接,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与支撑件321连接,且该弹性组件33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处于压缩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抵接。在一些示例中,在转动机构32处于半折叠态(参见图8所示)或者折叠态(参见图9所示)时,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之间可以不发生任何干涉,即弹性组件33在转动机构32处于折叠态或者半折叠态时处于自然状态,并不与支撑件321之间产生作用力。
实际设计中,因涉及公差原因,在某些示例中,在转动机构32处于半折叠态(参见图8所示)或者折叠态(参见图9所示)时,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之间会发生干涉,即主轴机构31会对弹性组件33具有压力,使得弹性组件33处于压缩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3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的压缩量需大于弹性组件33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折叠态时的压缩量,这样可确保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弹性组件33压缩后产生的弹力能够通过推动支撑件321,使得柔性屏幕10展平。
可以理解,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与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抵接,以对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具有往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方向上的压力,使得该弹性组件33处于压缩状态,这样,弹性组件33可产生弹力,并在用户释放或者减轻对支撑件321一侧的结构件20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时,该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可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以使柔性屏幕10展平。
其中,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连接在支撑件321上,以使支撑件321对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进行止位。示例性地,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支撑件321上,例如,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可粘接、焊接或者卡接在支撑件321上。当然,在一些示例中,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还可抵接在支撑件321上,例如,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还可通过图20所示的方式抵接在支撑件321上(具体可参照下文中的相关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是指弹性组件33沿伸缩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其中,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是指与主轴机构31配合的一端,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是指连接在支撑件321上的一端。
可以理解,弹性组件33活动设置在支撑件321上,例如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即与支撑件321不连接,以保证该弹性组件33能够进行伸缩。其中,该弹性组件33的伸缩方向可以与展平方向(参见图1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一致,这样可以保证弹性组件33在弹力的作用下驱动支撑件321沿着箭头a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支撑件321内表面处的柔性屏幕10也沿着箭头a的方向移动,并最终展平。
实际应用中,主轴机构31包括主内轴和主外轴,主外轴盖设在主内轴的外表面,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可以与主内轴的侧壁进行配合,以使主内轴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挤压弹性组件33,从而使得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驱动支撑件321沿箭头a的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参见图11所示,以弹性组件33为压缩弹簧为例,压缩弹簧的第二端与支撑件321抵接,使得压缩弹簧的第二端稳固在支撑件321上。另外,当转动机构32例如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抵接,即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发生干涉,使得主轴机构31对压缩弹簧具有朝向支撑件321的压力,压缩弹簧受到主轴机构31的压力时会进行压缩,并产生弹力,该弹力会作用在支撑件321上,且该弹力的方向与展平方向一致。当支撑件321的第二端在展平方向受到的力小于该弹力时,压缩弹簧便驱动该支撑件321沿着展平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用户将折叠屏设备由折叠态展开至展平态时,例如,用户通过结构件20将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用户释放或者减轻对结构件20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组件33驱动支撑件321可沿着图7中箭头a的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这样,转动机构32沿着图7中箭头a的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根据柔性屏幕10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的拱起程度,可调整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在展平态时的干涉程度,从而调整弹性组件33的压缩量。例如,当柔性屏幕10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的拱起程度较大时,用户通过结构件20将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可进一步将支撑件321往主轴机构31的方向按压,以增大弹性组件33的压缩量,从而提高弹性组件33的弹力,增大弹性组件33对支撑件321的驱动力,增大支撑件321沿着图7中箭头a的方向的移动位移,确保柔性屏幕10展平。
当然,在某些示例中,为了调整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在展平态时的干涉程度,可选择不同长度的弹性组件33,或者选择不同弹力的弹性组件33。例如,当柔性屏幕10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的拱起程度较大时,可选择的长度较长的弹性组件33,使得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对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往第二端的方向具有较大的压缩量,从而增大弹性组件33的弹力,或者选择弹性较好的弹性组件33,使得主轴机构31抵顶弹性组件33时,能够保证弹性组件33在一定的压缩状态下具有较大的弹力。
其中,图7和图11中示出的支撑件321位于主轴机构31的右侧,所以,支撑件321可沿着图7中箭头a的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而图7和图11中未示出主轴机构31左侧的支撑件321,位于主轴机构31左侧的支撑件321会沿着与图7中的箭头a相反的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参照图7所示,因部分柔性屏幕10连接例如粘接在支撑件321的第一表面3211上,这样,当弹性组件33驱动支撑件32沿着图7中箭头a的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可直接带动支撑件32上的柔性屏幕10往远离主轴机构31的方向展平,一方面,保证了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10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另一方面,减小了弹性组件33产生的弹力传递至柔性屏幕10的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了弹性组件33对柔性屏幕10的驱动可靠性。
因转动机构32的支撑件32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使得结构件20(例如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会在支撑件321的带动下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这样,柔性屏幕10便可在结构件20的带动下往远离主轴机构31的方向展平,从而避免了铰链组件30处于展平态时,柔性屏幕10在转动机构32与主轴机构31的连接处出现拱起的情况,保证了折叠屏设备的柔性屏幕10在展平态时的平整度。
参见图11所示,当铰链组件30处于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其中一侧的支撑件321在弹性组件33的驱动下往右(图7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一结构件21往右移动,使得第一结构件21表面的第一显示区域11往右移动,从而拉动铰链组件30上的第三显示区域13,使得主轴机构31右侧弯折区的柔性屏幕10展平。
主轴机构31另一侧的支撑件321在弹性组件33的驱动下往左(图7中箭头a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结构件22往左移动,使得第二结构件22表面的第二显示区域12往左移动,从而拉动铰链组件30上的第三显示区域13,使得铰链组件30左侧弯折区的柔性屏幕10展平。
另外,因部分柔性屏幕10例如第三显示区域13设置在铰链组件30的一侧表面,这样,当弹性组件33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时,该支撑件321可直接带动其上的第三显示区域13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进而使柔性屏幕10展平,提高了折叠屏设备的显示性能,也提高了柔性屏幕10的使用寿命。
例如,当主轴机构31两侧的两个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位于主轴机构31右侧的支撑件321会在弹性组件33的驱动下往右(参见图7中箭头a的方向)移动,即右侧的转动机构32往右移动,位于该转动机构32内表面的柔性屏幕10会在转动机构32的拉动下往右移动,使得右侧的转动机构32与主轴机构31之间的柔性屏幕10展平。
相应地,位于主轴机构31左侧的支撑件321会在弹性组件33的驱动下往左(参见图7中箭头a所示的相反方向)移动,即左侧的转动机构32往左移动,位于该转动机构32内表面的柔性屏幕10会在转动机构32的拉动下往左移动,使得左侧的转动机构32与主轴机构31之间的柔性屏幕10展平。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可抵接在支撑件321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在支撑件321上开设安装槽(未示出),将弹性组件33的至少部分收纳在该安装槽内,且该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槽的内壁上。
图12是图1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支撑件321上可具有安装通道324,且安装通道324朝向主轴机构31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324a(参见图14所示),换句话说,安装通道324贯穿支撑件321朝向主轴机构31的一侧表面,这样,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可伸出安装通道324(如图12所示),并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发生干涉,或者,主轴机构31的一部分可通过该第一开口324a伸入至安装通道324内,并与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发生干涉。
其中,安装通道324在具体设置时,可以是直接开设在支撑件321内的通孔,可以理解,该通孔开设在支撑件321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参照图1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支撑件321的外表面还还可以具有安装部321a,安装通道324开设在该安装部321a内,以确保安装通道324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当支撑件321的外表面具有安装部321a时,支撑件321的外表面包括第一主表面3212a和安装表面3212b(参见图14所示),其中,安装表面3212b是指安装部321a中与第一主表面3212a朝向一致的顶面,安装表面3212b高于第一主表面3212a。
参见图11所示,弹性组件33的至少部分收纳在安装通道324内,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通道324的内壁上,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口324a与主轴机构31抵接(参见图12所示)。其中,弹性组件33可在安装通道324内自由活动,以确保弹性组件33进行正常的压缩和伸展。
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继续以压缩弹簧为例,压缩弹簧的第二端可抵接在安装通道324的内壁上,压缩弹簧的第一端可从第一开口324a伸出至安装通道324的外部。在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的侧壁与压缩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以对压缩弹簧进行挤压,并在支撑件321的第二端沿展平方向的受力小于压缩弹簧此时的弹力时,该压缩弹簧进行展平方向上的伸展,并通过压缩弹簧的第二端驱动支撑件321沿展平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支撑件321上设置安装通道324,并将弹性组件33的至少部分收纳在安装通道324内,使得弹性组件33的压缩以及伸展均在安装通道324内完成。
安装通道324的设置限制了弹性组件33在平行于主轴机构31的轴线(参见图7中l所示)的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同时增大了弹性组件33与支撑件321之间的装配面积,从而提高了弹性组件33在支撑件321上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弹性组件33对支撑件321的驱动更加可靠。
图15是图7中弹性组件的爆炸图。参见图15所示,为了提高弹性组件33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的弹性组件33可以包括弹性件331和推块332(参见图11和图15所示)。其中,推块332的第一端伸出安装通道324的外部,并与主轴机构31配合,例如,推块332的部分可伸出安装通道324的第一开口324a,并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进行配合(参见图12所示)。推块332的第二端与弹性件331的第一端抵接,弹性件331的第二端与安装通道324的内壁抵接,换句话说,推块332通过弹性件331与安装通道的内壁进行抵接。其中,弹性件331可以是压缩弹簧。
当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的侧壁会挤压推块332(参见图11所示),使得弹性件331处于压缩态,继而在支撑件321第二端的受力小于该弹性件331的弹力时,该弹性件331可推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进而使柔性屏幕10展平,另外,通过推块332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进行接触,提高了弹性组件33与主轴机构3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主轴机构31稳定地推动弹性组件33沿展平方向移动,进一步保证支撑件321在弹性组件33的驱动下沿展平方向稳定移动。
设置时,弹性件331的第一端也可连接在推块332上,以提高弹性件331与推块332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图16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6所示,为了提高主轴机构31与推块332之间的抵接稳定性,在一些示例中,主轴机构31上可具有承托部311,承托部311位于主轴机构31朝向推块332的侧壁上(参见图12所示)。可以理解,承托部311具有承托面311a,该承托面311a朝向主轴机构31的外表面(参见图16中d所示)。
在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推块332的第一端的至少部分表面支撑在承托部311上(参见图12所示),例如,推块332的第一端的至少部分表面支撑在该承托部311的承托面311a上,这样,可确保推块332在受到主轴机构31的挤压时,能够稳定地抵接在主轴机构31的侧壁上,而不会沿着主轴机构31的侧壁往下(往柔性屏幕10的方向)滑动,进而确保支撑件321在推块332和弹性件331的驱动下沿铰链组件30的展平方向移动。
其中,参见图16所示,承托部311包括沿垂直于主轴机构31的轴向相对设置的自由端h和约束端g,约束端g靠近主轴机构31的轴线l,自由端h远离主轴机构31的轴线l,换句话说,承托部311的约束端g是指该承托部311连接在主轴机构31上的一端,承托部311的自由端h是指朝向推块332的一端(参见图12所示)。
具体设置时,自由端h与主轴机构31的外表面d之间的距离大于约束端g与主轴机构31的外表面d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以主轴机构31的外表面d为参照面,承托部311的自由端h低于约束端g,使得该承托部311朝向推块332倾斜设置(参见图12所示)。自由端h在第一方向相对约束端g凸出设置,第一方向为折叠屏设备处于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向弹性组件33的延伸方向。这样,当推块332的第一端支撑在该承托部311上时,该承托部311会对推块332具有沿展平方向上的分力(参见图12中Fx所示),从而增大了主轴机构31对推块332在展平方向上的作用力,确保弹性件331压缩后产生的弹力能够稳定地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图12中,F为承托部311对推块332上的合力,Fx为承托部311对推块332在展平方向上的分力。
参见图16所示,其中,主轴机构31朝向推块332的侧面包括第二主表面31a和承托面311a,第二主表面31a位于承托面311a靠近主轴机构31的外表面d的一侧。
图17是图15中推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7所示,推块332的第一端的端面包括第三主表面m和弯折面n,弯折面n位于第三主表面m靠近柔性屏幕10的一侧。当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推块332的第三主表面m与主轴机构31的第二主表面31a面对面相互抵接,推块332的弯折面n与主轴机构31的承托面311a抵接。
图18是图8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参见图11和图18所示,当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之前,随着支撑件321第一端的转动,推块332的第一端的第三主表面m往主轴机构31的第二主表面31a转动,推块332第一端的弯折面n往主轴机构31的承托面311a转动,直至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第三主表面m与第二主表面31a抵接,弯折面n与承托面311a抵接(参见图12所示),使得主轴机构31通过第二主表面31a和承托面311a对推块332往背向主轴机构31方向(参见图1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挤压,使得推块332一端的弹性件331压缩,该弹性件331产生弹力并通过推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图19是图9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参见图11和图19所示,相应地,当支撑件321从展平态开始往折叠态转动时,推块332的第一端往上(即远离柔性屏幕10)运动,推块332第一端的弯折面n可以先脱离主轴机构31的承托面331a(参见图12所示),继而推块332第一端的第三主表面m再脱离主轴机构31的第二主表面31a,直至支撑件321转动至折叠态,该推块332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的侧壁完全脱离(参见图9所示)。
可以理解,参见图12所示,第二主表面31a和第三主表面m可均为垂直展平方向的平面,使得推块332在转动至展平态时,能够受到主轴机构31在展平方向上的挤压力,确保弹性件331在展平方向上稳定压缩。
为了确保支撑件321在绕主轴机构31转动时,推块332的第一端能够更好的避让主轴机构31的侧壁,可以将承托部311朝向推块332的至少部分表面为弧形面,推块332的第一端的至少部分表面为与弧形面配合的弧面,例如,承托部311的至少部分承托面311a设置为弧形面,推块332的弯折面n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为与该弧形面相配合的弧面,以便于推块332的第一端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避让该承托部311,而不会影响推块332在安装通道324内的稳定性。
另外,通过将承托部311朝向推块332的至少部分表面为弧形面,相比于平面结构,增大了推块332第一端的弯折面n与承托面311a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推块332的弯折面n在承托面311a上的稳定性(参见图12所示)。
继续参见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轴机构31朝向推块332的侧壁上还可具有加强部312,承托部311的约束端g与加强部312连接,推块332的第一端的部分表面与加强部312配合。
可以理解,该加强部312朝向推块332的表面形成主轴机构31的第二主表面31a,在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推块332第一端的第三主表面m与该加强部312的表面抵接(参见图12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主轴机构31朝向推块332的侧壁设置加强部312,以提高主轴机构31侧壁的机械强度,保证该主轴机构31的侧壁在与推块332的第一端在长期抵接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延长了主轴机构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可知,在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推块332第一端的部分表面例如弯折面n支撑在主轴机构31的承托面311a上,使得该推块332的弯折面n与支撑件321用于设置推块332的安装面(例如安装通道324的内底壁)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可以理解,安装通道324的内底壁可以看做是支撑件321的第一主表面3212a(参见图12和图14所示)。
参见图12所示,基于此,为了确保推块332能够沿着展平方向移动,推块332上可具有支撑部332a,支撑部332a位于推块332朝向柔性屏幕10的一侧,该支撑部332a支撑在支撑件321的表面,例如,该支撑部332a支撑在支撑件321的第一主表面3212a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推块332朝向柔性屏幕10的一侧设置支撑部332a,并将该支撑部332a支撑在支撑件321上,使得推块332的第一端在受到主轴机构31的挤压时,能够沿着支撑件321的表面移动,特别是在推块332的第一端的一部分支撑在主轴机构31的承托部311上时,使得推块332通过该支撑部332a沿着支撑件321的表面稳定移动,从而保证推块332在展平方向上稳定移动而不会发生上下偏移,使得弹性件331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压缩,并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参见图14所示,设置时,支撑件321上可具有滑槽3213,至少部分滑槽3213设置在第一开口324a与主轴机构31之间,支撑部332a滑设在滑槽3213内。例如,可以在第一开口324a与主轴机构31之间的支撑件321的表面上开设滑槽3213,使得推块332的支撑部332a支撑在该滑槽3213内。
通过将支撑部332a滑设在滑槽3213内,使得滑槽3213相对的两侧槽壁对支撑部332a在垂直于展平方向上的活动进行了限制,即限制了支撑部332a在支撑件321上的活动路径,确保支撑部332a在展平方向上稳定移动,从而保证推块332能够沿展平方向压缩弹性件331,保证弹性件331压缩后产生的弹力能够稳定驱动支撑件321移动。
参见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推块332在设置时,可以包括主体部3321和至少一个连接部3322,主体部3321的一端与连接部3322连接,主体部3321的另一端与主轴机构31配合(参见图12所示),以确保受到主轴机构31的挤压,换句话说,主体部3321靠近主轴机构31设置,连接部3322远离主轴机构31设置,弹性件331的至少部分套设在连接部3322上,以提高弹性件331在推块332上的稳固性,使得弹性件331能够沿着连接部3322稳定压缩或者伸展。
其中,推块332的支撑部332a设置在主体部3321朝向柔性屏幕10的一侧,使得主体部3321沿着支撑件321的滑槽3213稳定移动。另外,推块332的连接部3322的延伸方向与弹性件331的伸缩方向一致,使得弹性件331沿着连接部3322的延伸方向自由活动。
图20是图11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参见图13和图20所示,为了保证弹性组件33在安装通道324内稳定活动,安装通道324的内壁上可具有抵挡部321b,弹性件331的第二端抵接在该抵挡部321b朝向第一开口324a的一侧,以确保弹性组件33稳定地连接在支撑件321上。
可以理解,该抵挡部321b的一端连接在安装通道324的内壁上,抵挡部321b的另一端位于安装通道324的内腔中(参见图13所示),这样,该抵挡部321b则包括相背设置的两个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朝向安装通道324的第一开口324a,另一个表面背向安装通道324的第一开口324a,弹性件331的第二端抵接在抵挡部321b朝向第一开口324a的表面上(参见图20所示),以在弹性件331处于压缩状态时,可以通过弹性件331的第二端驱动支撑件321沿弹力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弹性件331为压缩弹簧时,压缩弹簧沿压缩方向的任意位置均具有背向压缩弹簧第一端的表面,因此,弹性件331的第二端可以是背向弹性件331的第一端的端面,也可以是靠近弹性件331的第二端的任意部分背向弹性件331第一端的表面,例如,弹性件331靠近第二端的任意一个背向第一端的表面抵接在抵挡部321b上(参见图20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弹性件331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通道324内的抵挡部321b上,以提高弹性件331的第二端在支撑件321上的抵接稳定性,也简化了弹性件331与安装通道324之间的装配工序,提高了弹性件331与安装通道324之间的装配效率。
参见图11所示,可以理解,弹性组件33的推块332需活动设置在安装通道324内,换句话说,该推块332能够在安装通道324内具有活动的余地,以保证主轴机构31通过挤压推块332,使得推块332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从而实现对弹性件331的压缩。
例如,设置时,推块332在自由状态(即不与主轴机构31发生干涉)时,连接部3322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可以与抵挡部321b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确保推块332在主轴机构31的抵顶下能够沿箭头a的方向(参见图7所示)移动。
图21是图7中主轴机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和图21所示,在某些示例中,安装通道324背向主轴机构31的一端可具有第二开口324b,连接部3322活动穿设在该第二开口324b内,以确保推块332在主轴机构31的抵顶下能够沿箭头a的方向(参见图11所示)移动。可以理解,连接部3322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穿出第二开口324b,并活动设置在第二开口324b的外端口侧。
例如,在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的侧壁对推块332的主体部3321进行挤压,使得主体部3321沿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主体部3321一端的连接部3322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使得连接部3322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在第二开口324b的外部远离第二开口324b移动,位于安装通道324内的弹性件331便在主体部3321的挤压下呈压缩状态。
在上述示例中,通过将连接部3322活动穿设在第二开口324b内,延长了连接部3322的设置长度,这样,弹性件331能够更大程度的套设在连接部3322上,例如,位于安装通道324内的弹性件331可完全套设在该连接部3322上,从而保证弹性件331在推块332的移动方向上稳定压缩或伸展。
参见图2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抵挡部321b可以沿安装通道324的周向设置,例如,该抵挡部321b可以是沿安装通道324的周向设置的环状件,该环状件的一端与安装通道324的内壁连接,该环状件的另一端(背向安装通道324内壁的一端)可以围合成第二开口324b,这样,简化第二开口324b的制作工序,从而提高支撑件321的制作效率。
当然,在某些示例中,该抵挡部321b可以是沿安装通道324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条状件,弹性件331的第二端抵接在各个条状件朝向第一开口324a的一侧表面。每个条状件的一端与安装通道324的内壁连接,每个条状件的另一端(背向安装通道324内壁的一端)可以围合成第二开口324b。
为了提高弹性件331在连接部3322上的稳定性,参见图15所示,弹性组件33还可以包括定位件333,该定位件333套设在连接部3322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参见图20所示),弹性件331的至少部分套设在主体部3321与定位件333之间。
参见图17所示,设置时,可以在连接部3322上沿周向形成安装槽3322c,定位件333卡设在该安装槽3322c内。
其中,定位件333位于抵挡部321b背向第一开口324a的一侧(结合图12和图20所示),换句话说,定位件333位于第二开口324b的外端口侧,使得连接部3322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限制在第二开口324b的外部,这样可确保连接部3322不会在任意状态下从第二开口324b进入安装通道324内,继而从第一开口324a处脱离安装通道324,即推块332在任意状态下均不会从第一开口324a脱离安装通道324,从而保证推块332在安装通道324内的稳定性。
参见图11所示,当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的侧壁将主体部3321往连接部3322的方向挤压,使得连接部3322上的弹性件331处于压缩状态,该弹性件331在压缩状态下产生弹力,该弹力作用在抵挡部321b上,从而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从而使支撑件321一侧的柔性屏幕10展平。
其中,当弹性件331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时,该连接部3322便相对于支撑件321往靠近主轴机构31的方向移动,因定位件333抵挡在第二开口324b的外端面上,使得连接部3322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不会从第二开口324b进入安装通道324内,因此不会从安装通道324的第一开口324a脱出,使得推块332以及推块332上的弹性件331稳定地装配在安装通道324内。
参见图17所示,连接部332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连接部3322为一个(未示出)时,一个连接部3322可设置在主体部3321中心位置,以确保连接部3322上的弹性件331在主体部3321上的作用力位于主体部3321的中心,从而保证弹性件331沿着主体部3321的移动方向进行压缩,避免弹性件331垂直于压缩方向上倾斜而影响对支撑件321在展平方向上的驱动。
参见图17所示,连接部3322也可以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连接部3322间隔设置在主体部3321的一端。
弹性件3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弹性件331分别套设在对应的连接部3322上(参见图10和图15所示),换句话说,连接部3322与弹性件331可以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弹性件331沿着主体部3321的移动方向稳定压缩,从而推动支撑件321在两个弹性件331的作用下沿着弹力方向稳定移动,从而推动支撑件321在展平方向上稳定移动。
图22是图7的部分截面图。参见图13和图22所示,当连接部3322为多个时,安装通道324内可以具有隔离部321c,该隔离部321c将安装通道324分隔成多个子通道,多个子通道沿平行于主轴机构31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
以两个连接部3322为例,安装通道324内具有一个隔离部321c,参见图13所示,该隔离部324c将安装通道324分隔成两个子通道,两个子通道沿平行于主轴机构31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两个连接部3322的至少部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子通道内。
参见图13所示,其中,两个子通道分别包括第一子通道3241和第二子通道3242。参见图17所示,两个连接部3322分别包括第一连接部3322a和第二连接部3322b,第一连接部3322a以及第一连接部3322a上的弹性件331活动设置在第一子通道3241内,相应地,第二连接部3322b以及第二连接部3322b上的弹性件331活动设置在第二子通道3242内(参见图22所示)。
参见图14和图21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隔离部321c两端可以分别延伸至安装通道324的第一开口324a和第二开口324b处,使得第一开口324a分隔为第一子开口i和第一子开口j,其中,第一子开口i为第一子通道3241对应的第一开口324a,第一子开口j为第二子通道3242对应的第一开口324a(参见图14所示)。
参见图21所示,相应地,隔离部321c将第二开口324b分隔为第二子开口k和第二子开口p,其中,第二子开口k为第一子通道3241对应的第二开口324b,第二子开口p为第二子通道3242对应的第二开口324b。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开口k和第二子开口p可以是由部分抵挡部321b和隔离部321c围合而成。
参见图22所示,其中,推块332的主体部3321位于第一开口324a朝向主轴机构31的一侧(即安装通道324朝向主轴机构31的一侧),第一连接部3322a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穿设至第一子通道3241对应的第二子开口k的外部(即第一子通道3241背向主轴机构31的一侧),第一连接部3322a上的弹性件331的第二端抵接在第一子通道3241对应的抵挡部321b与隔离部321c的内端面。相应地,第二连接部3322b背向主体部3321的一端穿设至第二子通道3242对应的第二子开口p的外部,第二连接部3322b上的弹性件331的第二端抵接在第二子通道3242对应的抵挡部321b与隔离部321c的内端面。
参见图22所示,当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主轴机构31的侧壁将主体部3321往连接部3322的方向挤压,使得第一连接部3322a和第二连接部3322b上的弹性件331均处于压缩状态,两个弹性件331在压缩状态下产生弹力,该弹力作用分别作用在相应的子通道内的抵挡部321b和隔离部321c上,从而驱动支撑件321箭头a的方向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使支撑件321一侧的柔性屏幕10展平。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两个连接部3322的至少部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子通道内,以进一步保证每个连接部3322以及连接部3322上的弹性件331沿着对应的子通道稳定移动,一方面避免了每个连接部3322在垂直于展平方向上左右偏移,另一方面避免了两个连接部3322以及两个连接部3322上的弹性件331在活动时发生干涉。
参见图17所示,当连接部3322具有多个时,主体部3321上可具有多个支撑部332a,其中,每个支撑部332a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接部3322的一端,这样可保证每个连接部3322在安装通道324内的移动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推块332在支撑件321上的稳定性。例如,当连接部3322具有两个时,主体部3321上可设有两个支撑部332a,其中一个支撑部332a位于第一连接部3322a的一端,另一个支撑部332a位于第二连接部3322b的一端。
相应地,参见图14所示,支撑件321上可以开设多个供支撑部332a滑动的滑槽3213,例如,支撑件321上设有两个滑槽3213,分别包括第一滑槽3213a和第二滑槽3213b,其中,第一滑槽3213a供其中一个支撑部332a滑动,第二滑槽3213b供另一个支撑部332a滑动,从而保证具有两个连接部3322的推块332在支撑件321上的移动稳定性。
参照图7至图10所示,每个转动机构32包括至少一个摆臂322,摆臂322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转动连接,摆臂322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例如,其中一个转动机构32的摆臂322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转动连接,且该摆臂322的第二端与第一结构件21(参见图4所示)连接;另一个转动机构32的摆臂322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转动连接,且该摆臂322的第二端与第二结构件22(参见图4所示)连接。
其中,摆臂322位于支撑件321的第二表面3212侧,且摆臂322与支撑件321连接(例如可以通过下文将要提到的壳体连杆323连接),柔性屏幕10(例如第三显示区域13)与第一表面3211相连(例如通过胶层粘合相连)。
另外,参见图10所示,摆臂322的第一端(如图10中s所示)是指摆臂322朝向主轴机构31的一端,摆臂322的第二端(如图10中t所示)是指摆臂322背向主轴机构31的一端。
参见图7所示,以每个转动机构32包括一个摆臂322为例,一个摆臂322位于主轴机构31的轴线l一侧,且每个摆臂322的第一端均与主轴机构31转动连接,这样,摆臂322可绕主轴机构31转动。当摆臂322绕主轴机构31沿图7中箭头b所示方向相向转动,直至主轴机构31两侧的两个摆臂322的内表面相对时,如图9所示,铰链组件30呈折叠态。
当摆臂322绕主轴机构31沿图9中箭头c所示方向相背转动,直至摆臂322处于展平方向时,如图7所示,铰链组件30呈展平态,其中,图8中所示的铰链组件30的状态处于展平态与折叠态之间,即半折叠态。
参见图7所示,当摆臂322带动支撑件321绕主轴机构31转动至展平态时,摆臂322的第一端也能相对于主轴机构31移动,即支撑件321带动摆臂322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摆臂322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转动配合的位置具有移动间隙,以使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时带动摆臂322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321带动摆臂322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后,摆臂322的第一端与主轴机构31之间也保持转动配合(参见图7所示)。
转动机构32的摆臂322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这样,每个摆臂322在转动过程中可带动相应的结构件20转动,例如,主轴机构31的其中一侧的摆臂322带动第一结构件21转动,主轴机构31的另一侧的摆臂322带动第二结构件22转动,这样,当两侧的摆臂322绕主轴机构31相向转动时,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也相向转动,直至两侧的摆臂322的内表面相对时,铰链组件30带动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处于折叠态,从而使得铰链组件30以及两个结构件20上的柔性屏幕10也弯折至折叠态;当两侧的摆臂322绕主轴机构31相背转动时,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也相背转动,直至两侧的摆臂322处于展平方向时,铰链组件30带动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也处于展平态,从而使得铰链组件30以及两个结构件20上的柔性屏幕10也展开至展平态。
当摆臂322带动支撑件321绕主轴机构31转动至展平态时,支撑件321带动摆臂322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摆臂322的第二端能够带动对应的结构件20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进一步保证柔性屏幕10在结构件20以及转动机构32的带动下展平。
实际应用中,每个转动机构32的摆臂322可以为多个,多个摆臂322沿主轴机构31的轴向间隔设置,多个摆臂322绕主轴机构31同时转动,使得铰链组件30在展平态与折叠态之间任意切合,从而带动铰链组件30两侧的第一结构件21和第二结构件22在展平态和折叠态之间切换。
其中,所有摆臂322与弹性组件33位于支撑件321的同侧。例如,所有的摆臂322和弹性件33位于支撑件321的外表面,部分柔性屏幕10例如第三显示区域13位于支撑件321的内表面。
每个摆臂322与支撑件321连接,例如,每个摆臂322可以通过壳体连杆323(下文即将提到)与支撑件321连接,使得支撑件321的一端通过摆臂322与主轴机构31转动连接,支撑件321的另一端通过摆臂322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在所有摆臂322绕主轴机构31转动时,支撑件321便可在所有摆臂322的带动下绕主轴机构31转动,从而使得支撑件321两侧的柔性屏幕10和弹性组件33绕主轴机构31转动,进而确保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能够在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与主轴机构31发生干涉,而进一步驱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保证柔性屏幕10展平。
另外,当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多个摆臂322可在支撑件321的带动下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从而稳定地带动对应的结构件20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使得结构件20带动柔性屏幕10展平。
参见图7所示,每个转动机构32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壳体连杆323,壳体连杆323位于支撑件321上,且与摆臂322以及弹性组件33处于支撑件321的同侧,例如,壳体连杆323、摆臂322及弹性组件33均位于支撑件321的外表面。
摆臂322的第二端t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时,可以通过壳体连杆323实现摆臂322的第二端t与对应的结构件20之间的间接连接,例如,摆臂322的第二端t与壳体连杆323转动连接,壳体连杆323与对应的结构件20连接。例如,壳体连杆323与折叠屏设备的中框连接。
另外,壳体连杆323还与支撑件321连接,使得摆臂322与支撑件321连接时,可以通过壳体连杆323实现与支撑件321连接,以提高摆臂322与支撑件321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摆臂322通过壳体连杆323带动支撑件321绕主轴机构31稳定转动,从而确保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能够与主轴机构31发生干涉,使得支撑件321在弹性件33的驱动下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从而通过摆臂322和壳体连杆323带动对应的结构件20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使得支撑件321以及结构件20在展平态时带动柔性屏幕10展平。
参见图7所示,当摆臂322和壳体连杆323带动支撑件321绕主轴机构31转动至展平态时,支撑件321可同时带动摆臂322和壳体连杆323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使得壳体连杆323带动对应的结构件20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进一步保证柔性屏幕10在结构件20以及转动机构32的带动下展平。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连杆323靠近主轴机构31的一端与主轴机构31之间相互独立,即两者不进行连接,以保证壳体连杆323在支撑件321远离主轴机构31移动时也能够相对于主轴机构31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连杆323的一端具有连接件32a(参见图5),壳体连杆323可以通过连接件32a与结构件2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当转动机构32包括多个摆臂322时,壳体连杆323便对应有多个,多个壳体连杆323与摆臂322一一对应设置,换句话说,每个摆臂322的第二端t均连接在对应的壳体连杆323上,且每个壳体连杆323均连接在结构件20上,使得多个摆臂322通过对应的壳体连杆323驱动结构件20运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Claims (18)

1.一种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幕(10)、两个结构件(20)和位于两个所述结构件(20)之间的铰链组件(30),所述柔性屏幕(10)位于两个所述结构件(20)与所述铰链组件(30)的同侧表面;
所述铰链组件(30)包括主轴机构(31)、以及位于所述主轴机构(31)两侧且与所述主轴机构(31)转动相连的两个转动机构(32);每个所述转动机构(32)包括支撑件(321),所述支撑件(321)的第一端可绕所述主轴机构(31)转动,所述支撑件(32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结构件(20)连接,部分所述柔性屏幕(10)连接在所述支撑件(321)的一侧表面;
所述支撑件(321)上还设有弹性组件(33),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用于在所述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与所述主轴机构(31)抵接,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件(321)连接,且所述弹性组件(33)在所述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转动机构(32)转动至折叠态时的压缩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21)上具有安装通道(324),所述安装通道(324)朝向所述主轴机构(31)的一侧具有第一开口(324a);
所述弹性组件(33)的至少部分收纳在所述安装通道(324)内,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通道(324)的内壁抵接,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324a)与所述主轴机构(3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3)包括弹性件(331)和推块(332);
所述推块(332)的第一端伸出至所述第一开口(324a)的外部,并与所述主轴机构(31)配合,所述推块(332)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抵接,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通道(324)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机构(31)上具有承托部(311),所述承托部(311)位于所述主轴机构(31)朝向所述推块(332)的侧壁上;
所述支撑件(321)转动至展平态时,所述推块(332)的第一端的至少部分表面支撑在所述承托部(3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311)包括沿垂直于所述主轴机构(31)的轴向相对设置的自由端和约束端;
所述约束端靠近所述主轴机构(31)的轴线,所述自由端远离所述主轴机构(31)的轴线,所述自由端与所述主轴机构(3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约束端与所述主轴机构(3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311)朝向所述推块(332)的至少部分表面为弧形面,所述推块(332)的第一端的至少部分表面为与所述弧形面配合的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机构(31)朝向所述推块(332)的侧壁上还具有加强部(312),所述承托部(311)的约束端与所述加强部(312)连接;
所述推块(332)的第一端的部分表面与所述加强部(312)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332)上具有支撑部(332a),所述支撑部(332a)位于所述推块(332)朝向所述柔性屏幕(10)的一侧;
所述支撑部(332a)支撑在所述支撑件(321)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21)上具有滑槽(3213),至少部分所述滑槽(3213)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324a)与所述主轴机构(31)之间;
所述支撑部(332a)滑设在所述滑槽(32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332)包括主体部(3321)和至少一个连接部(3322);
所述主体部(332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3322)连接,所述主体部(33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轴机构(31)配合,所述推块(332)的支撑部(332a)位于所述主体部(3321)上,所述弹性件(331)的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连接部(332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324)的内壁上具有抵挡部(321b),所述弹性件(331)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抵挡部(321b)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24a)的一侧;
所述安装通道(324)背向所述主轴机构(31)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324b),所述连接部(3322)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324b)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321b)沿所述安装通道(324)的周向设置,所述抵挡部(321b)背向所述安装通道(324)内壁的一端围合成所述第二开口(324b)。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3)还包括定位件(333);
所述定位件(333)套设在所述连接部(3322)背向所述主体部(3321)的一端,所述弹性件(33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3321)与所述定位件(333)之间;
所述定位件(333)位于所述抵挡部(321b)背向所述第一开口(324a)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322)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3322)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部(3321)的一端;
所述弹性件(331)为两个,每个所述弹性件(331)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连接部(332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324)内具有隔离部(321c),所述隔离部(321c)将所述安装通道(324)分隔成两个子通道;
两个所述子通道沿平行于所述主轴机构(31)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两个所述连接部(3322)的至少部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子通道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机构(32)还包括多个摆臂(322);
每个所述摆臂(32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轴机构(3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摆臂(322)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结构件(20)连接,所有所述摆臂(322)与所述弹性组件(33)位于所述支撑件(321)的同侧,且每个所述摆臂(322)与所述支撑件(321)连接,所述摆臂(322)的第一端与所述主轴机构(31)转动配合的位置具有移动间隙,以使所述支撑件(321)远离所述主轴机构(31)移动时带动所述摆臂(322)远离所述主轴机构(31)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机构(32)还包括多个壳体连杆(323),所有所述壳体连杆(323)均位于所述支撑件(321)上,多个所述壳体连杆(323)与多个所述摆臂(322)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摆臂(322)的第二端与所述壳体连杆(32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壳体连杆(323)与所述支撑件(321)连接,以使所述支撑件(321)远离所述主轴机构(31)移动时带动所述壳体连杆(323)远离所述主轴机构(31)移动;
所述壳体连杆(323)与对应的所述结构件(20)连接。
18.一种铰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机构(31)、以及位于所述主轴机构(31)两侧且与所述主轴机构(31)转动相连的两个转动机构(32);每个所述转动机构(32)包括支撑件(321),所述支撑件(321)的第一端可绕所述主轴机构(31)转动,所述支撑件(321)的第二端与折叠屏设备的结构件(20)连接;部分所述柔性屏幕(10)连接在所述支撑件(321)的一侧表面;
所述支撑件(321)上设有弹性组件(33),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一端用于在所述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与所述主轴机构(31)抵接,所述弹性组件(33)的第二端用于在所述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与所述支撑件(321)连接,且所述弹性组件(33)在所述转动机构(32)转动至展平态时的压缩量大于所述转动机构(32)转动至折叠态时的压缩量。
CN202111163981.8A 2021-09-30 2021-09-30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Pending CN115899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3981.8A CN115899062A (zh) 2021-09-30 2021-09-30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PCT/CN2022/111316 WO2023051040A1 (zh) 2021-09-30 2022-08-10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EP22874436.3A EP4382755A1 (en) 2021-09-30 2022-08-10 Foldable screen device and hinge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3981.8A CN115899062A (zh) 2021-09-30 2021-09-30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9062A true CN115899062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3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3981.8A Pending CN115899062A (zh) 2021-09-30 2021-09-30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82755A1 (zh)
CN (1) CN115899062A (zh)
WO (1) WO2023051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9088A (zh) * 2023-04-21 2023-1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6738A (ja) * 2009-02-24 2010-09-09 Sugatsune Ind Co Ltd 二軸ヒンジ装置
CN209724948U (zh) * 2018-12-12 2019-12-03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KR102601837B1 (ko) * 2019-02-19 2023-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힌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10005694B (zh) * 2019-03-26 2020-05-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折叠机构以及移动终端
CN112153178A (zh) * 2019-06-27 202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12751961B (zh) * 2020-12-31 2023-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82755A1 (en) 2024-06-12
WO2023051040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US11914433B2 (en) Hinge and mobile terminal
EP4311208A1 (en) Folding mechanism, support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839615B1 (ko) 연성 표시부를 구비한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CN110417964B (zh) 一种折叠组件、屏幕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4449068A (zh)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4658753B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01389197A (zh) 用于可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以及该可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3286023B (zh) 电子设备
CN114658751B (zh) 铰链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0456860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锁合机构
CN112243053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17849479U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设备
CN115899062A (zh)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WO2022199493A1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终端设备
CN116201808A (zh) 铰链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7167397A (zh) 一种转轴机构、支撑装置以及折叠屏终端
KR101023495B1 (ko) 폴딩 방식의 휴대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US11885164B2 (en) Coupling device and terminal equipment
WO2023077756A1 (zh) 铰链部件和电子设备
US12019482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CN115695595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5883700A (zh) 折叠屏设备及铰链组件
US20240219978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40056572A (ko) 회전 샤프트 메커니즘 및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