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5866A -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5866A
CN115895866A CN202111106785.7A CN202111106785A CN115895866A CN 115895866 A CN115895866 A CN 115895866A CN 202111106785 A CN202111106785 A CN 202111106785A CN 115895866 A CN115895866 A CN 115895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ole
shell
communicated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67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相鑫
蓝丽
杨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hong Shenzhen Ge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hong Shenzhen Ge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hong Shenzhen Ge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hong Shenzhen Ge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67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5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5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5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试剂卡盒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通过壳体内的流道依次连通的储液孔、反应室、废液腔,反应室与壳体外的气体环境相通,壳体上还设有吹气孔、连通废液腔的抽气孔;壳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反应室的吸附腔、混匀室,混匀室连通至废液腔,吸附腔还连通至废液腔,储液孔中的液体可进入反应室,反应室中的液体可进入吸附腔、废液室;壳体内还设有存液孔,存液孔连通至吸附腔,存液孔中的液体可进入吸附腔,吹气孔连通至混匀室,壳体上还设有出流孔,混匀室连通至出流孔。本发明的试剂卡盒至少集成了样品的裂解、吸附、洗脱步骤,可以一步完成,无需在试剂卡盒之外进行,显著提高核酸检测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核酸检测,通常至少包括样品的裂解、吸附、洗脱步骤。对于需要预处理的样品,还需要在裂解之前进行预处理步骤,现有技术中,对一个样品中的核酸进行qPCR检测需要在特定的PCR实验室中进行,包括四个独立的房间,每个房间内放置不同的实验仪器,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每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4小时以上。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试剂卡盒,包括:壳体、控流机构;
所述壳体内设有通过壳体内的流道依次连通的储液孔、反应室、废液腔,所述反应室与所述壳体外的气体环境相通,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吹气孔、连通所述废液腔的抽气孔;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依次连通至所述反应室的吸附腔、混匀室,所述混匀室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废液腔,所述吸附腔还通过壳体内的流道独立连通至所述废液腔;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存液孔,所述存液孔通过壳体内的流道独立连通至所述吸附腔,所述存液孔中的液体可进入所述吸附腔,所述吹气孔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混匀室,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出流孔,所述混匀室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出流孔;
所述控流机构包括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流道上的控流孔,所述阀体穿过所述控流孔并可活动地插入对应的流道,所述阀体可打开或关闭流道。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含第一方面所述试剂卡盒。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本发明的试剂卡盒至少集成了样品裂解、吸附、洗脱步骤,可以一步完成,无需在试剂卡盒之外进行,显著提高核酸检测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试剂卡盒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试剂卡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试剂卡盒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试剂卡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例的下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施例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实施例的压塞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堵塞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堵塞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实施例的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另一种实施例的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滤膜、第二滤膜、第二堵塞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种实施例的第一滤膜、第二滤膜、第二堵塞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一种实施例的扩增板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扩增板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一种实施例的中板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21为一种实施例的中板侧视图;
图22为过液件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上壳体;101、第一进液孔;102、进液柱;1021、出液口;103、第二滤膜;104、第一堵塞;1041、凹腔;105、第二通气孔;106、第二进液孔;107、第一进液口;108、第三进液孔;109、引流柱;110、引流孔;111、出液孔;112、外壳体;113、中板;114、腔体;115、导向孔;116、凸起部;1161、缺口;117、第三通孔;118、插接部;
2、下壳体;200、废液腔;201、第一储液孔;202、第二储液孔;203、反应室;204、第一控流孔;205、第二控流孔;206、第一通孔;207、抽气孔;2071、抽气接孔;208、第二通孔;209、第三控流孔;210、吸附腔;211、第四控流孔;212、第三通孔;213、存液孔;214、混匀室;215、第五控流孔;216、第六控流孔;217、第四通孔;218、吹气孔;2181、吹气接孔;219、第七控流孔;220、第八控流孔;221、出流孔;222、出液接头;2221、出液插孔;223、回液接头;2231、回液插孔;224、回流孔;225、底板;226、第一滤膜;227、阀体;2271、过液部;2272、封堵部;228、压塞;2281、第二堵塞;2282、压块;2283、凹孔;2284、堵头;2285、按压面;229、加热腔;230、过液件;2301、过液槽;231、插接孔;3、扩增板;31、流道;32、扩增孔;33、镂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施例的试剂卡盒包括上壳体1、上壳体2、扩增板3,上壳体1、上壳体2组合形成壳体,上壳体1、上壳体2可以预先通过模具制成,然后通过机械扣合、粘合、热压、超声等方式形成一体式壳体。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下壳体2的底部设有底板225,底板225与下壳体2的下边缘配合,形成封闭的废液腔200,用于收集壳体内的流道流出的废弃液体。
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上壳体1包括外壳体112、中板113,中板113被夹紧在外壳体112与下壳体2之间,中板113与下壳体2的连接面以及附近区域设有相应的流道、控流机构、腔室等结构,中板113与下壳体2贴合后,形成完整的流道、控流机构、腔室。中板113上表面设有多个向上凸起的凸起部116,外壳体112上设有供各个凸起部116向上伸出的通孔,各个储液孔、存液孔213上方的凸起部116具有腔体114,该腔体114与壳体内的各个储液孔、存液孔213相对应,腔体114位于储液孔、存液孔213的上方,腔体114与储液孔、存液孔213相连通,实现相应溶液的加入,腔体114的外形可以为圆柱形等形状,腔体114的外形与压塞228的外形相匹配,压塞228从腔体114的上部开口压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封闭,继续向下按压压塞228,腔体114中的液体会进入对应的储液孔、存液孔213,储液孔中的液体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进入反应室203,存液孔213中的液体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进入吸附腔210。各个控流孔上方的凸起部116具有供各个阀体227穿入的导向孔115,导向孔115的内径接近或者略小于阀体227的外径,使得阀体227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固定的方向向下移动。试剂卡盒插入检测设备的插口之后,阀体227的上方设有由控制系统(包括但不限于PLC控制系统)控制的顶杆,顶杆向下按压阀体227,压阀体227沿导向孔115垂直向下移动,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流道。也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包括但不限于PLC控制系统)控制顶杆,按压相应的压塞228。
请参阅图5、图9、图19、图20、图21、图22,凸起部116位于中板113的上表面,凸起部116向上凸起,中板113的下表面设有向下凸起的进液柱102,凸起部116的腔体114顶部即为第一进液口101。进液柱102为中空结构,进液柱102的中空通道连通至腔体114,进液柱102的侧壁设有注液口1021,下壳体2内设有过液件230,过液件230位于进液柱102下方,过液件230的上边缘密闭连接至中板113的下表面,过液件230具有过液槽2301,过液槽2301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反应室203,进液柱102伸入过液槽2301中,注液口1021位于过液槽2301所连通流道的下方,避免过液槽230中的液体在未按压压塞228的情况下流入流道中。预装液体至腔体114时,通过腔体114顶部的第一进液口101加入对应液体后,将压塞228压入第一进液口101,使得压塞228的上表面与第一进液口101的上表面齐平,大部分液体停留于腔体114中,由于腔体114底部的流道直径较小,因此,几乎没有或者仅有少量液体流入过液槽2301中,由于进液柱102侧壁的注液口1021位于流道的下方,因此,在未按压压塞228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液体流入流道中。按压压塞228时,腔体114中的液体通过底部通孔流入进液柱102,然后流入过液槽2301,然后通过流道流入反应室203。腔体114中,压塞228压入顶部的第一进液口101,压塞228的上表面与第一进液口101的上表面齐平时,压塞228的下表面与腔体114的液体液面之间存在一定的气体空间,使得后续按压压塞228时,腔体114中的液体可以全部流出,进入反应室203。过液槽2301的内径略大于进液柱102的外径,起到缓存液体的作用,避免在通过按压压塞228,将腔体114中的液体注入反应室203之前,腔体114中的液体流入流道。存液孔213下方的液体缓存结构与各储液孔下方的液体缓存结构相同。
请参阅图9,凸起部116的上边缘内侧可设置缺口1161,在装配压塞228时,可将腔体114中的气体排出,避免存在腔体114内的气体向流道方向流动,造成腔体114中的液体在不需要使用时被压入对应的流道。
请参阅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下壳体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储液孔201、至少一个第二储液孔202、至少一个存液孔213,第一储液孔201通过壳体内的流道串联,并通过第二进液孔106连通至反应室203,第二储液孔202也通过壳体内的流道串联,并通过第三进液孔108连通至反应室203,串联的流道结构有助于减少反应室203的进液孔数量。由于反应室203的底部下方设有用于容纳加热器件的加热腔229,每一个进液孔的相应流道会占用加热腔229的空间,因此,为了减少对加热腔229空间的占用,需尽量减少反应室203的进液孔数量。各储液孔、存液孔213上设有压塞228。第一储液孔201、第二储液孔20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各储液孔可用于存放预处理样本液的试剂,包括但不限于真菌细胞壁裂解液、洗涤液、裂解液、溶菌酶、溶葡萄球菌酶、溶壁酶、结合液等等,存液孔213可用于存放洗脱液,该洗脱液可将吸附腔210中吸附载体所吸附的核酸分子洗脱。
吸附载体具体可以为玻璃纤维滤膜,该玻璃纤维滤膜(也称GF膜)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例如,可以购自杭州莱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国凯杰公司(Qiagen)等等。GF膜在不同离子强度和pH值条件下对DNA等目标物有吸附或洗脱的作用,结合洗涤液洗涤,进而起到纯化DNA等目标物的作用。吸附载体也可以为颗粒状等其他形态。
吸附载体吸附的核酸分子可以为DNA,也可以为RNA,也可以同时吸附DNA、RNA。
请参阅图5、图6,该试剂卡盒还包括控流机构,该控流机构包括阀体227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控流孔,阀体227穿过所述控流孔并插入对应的流道,实现对相应流道的打开或关闭。废液腔200的上表面设有向下的凸起部116,凸起部116具有与控流孔匹配的导向孔115,起到对阀体227导向的作用,避免其向下运动时发生倾斜、错位,凸起部116连接至底板225,凸起部116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117,第三通孔117与壳体外的大气环境相同,起到通气作用,避免阀体227下压时,由于阀体227的侧壁与导向孔115的内壁是过硬配合,随着阀体227下移,导向孔115中的气体空间减小,导向孔115内的气体压缩,造成阀体227的下压受阻。
请参阅图13,此为一种实施例的阀体227结构示意图,阀体227具有封堵部2272以及呈内凹环状的过液部2271,过液部2271位于阀体227中部偏上的位置,阀体227插入对应控流孔之后,封堵部2272封闭对应的流道,使得流道的初始状态为封闭状态。当需要打开该流道时,控制系统控制顶杆向下按压阀体227,向下按压至过液部2271正对流道时,停止按压,流道打开,流体从过液部2271流过。
请参阅图14,此为另一种实施例的阀体227结构示意图,阀体227具有封堵部2272以及呈内凹环状的过液部2271,过液部2271位于阀体227中部偏下的位置,阀体227插入对应控流孔之后,过液部2271正对流道,该流道的初始状态为打开状态。当需要关闭流道时,控制系统控制顶杆向下按压阀体227,向下按压至封堵部2272正对流道时,停止按压,流道关闭。
本文中,控流孔处于打开状态是指控流孔中阀体227的过液部2271正对该控流孔所处的流道,该流道处于打开状态。控流孔处于关闭状态是指控流孔中阀体227的封堵部2272正对该控流孔所处的流道,该流道处于关闭状态。
请参阅图3、图4、图5、图7,下壳体2上还设有抽气孔207、吹气孔218,抽气孔207通过第二通孔208连通至废液腔200,吹气孔218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吸附腔210。下壳体2的废液腔200的上底面设有向底板225方向凸起的凸起部116,凸起部116连接至底板225,凸起部116上设有抽气接孔2071,抽气接孔2071连通至抽气孔207,抽气接孔2071供抽气设备的气管插入,实现对抽气孔207所连通的流道进行抽气,从而使得流道内的液体按预设方向流动,从相应的腔室流出,进入其他的腔室。同理,下壳体2的废液腔200的上底面设有向底板225方向凸起的另一凸起部116,凸起部116连接至底板225,凸起部116上设有吹气接孔2181,吹气接孔2181连通至吹气孔218,吹气接孔2181供吹气设备的气管插入,实现对吹气孔2181连通的流道进行吹气,从而使得流道内的液体按预设方向流动,从相应的腔室流出,进入其他的腔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抽气孔207、吹气孔218内设有用于隔离气溶胶的隔离塞或隔离膜,避免在吹气、抽气过程用,试剂卡盒内部的化学物质以气溶胶的方式溢出卡盒,对主机或者环境造成污染。
请参阅图3、图5,可以在壳体的底部设置加热腔229,加热腔229位于反应室203的下方,用于溶液加热器件,当整个试剂卡盒插入检测设备后,加热器件伸入加热腔229中,对反应室203进行加热,使得反应室203中的反应顺利进行。反应室203的加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对于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则加热器件不工作。对于某些样品的裂解,如果需要加热,则加热器件工作,例如,溶菌酶的最适工作温度通常为37℃,蛋白酶K的最适工作温度通常为56℃,前述情况下,加热器件工作,对反应室中的反应液进行加热,使得反应液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
请参阅图7、图9、图15、图16,反应室203中设有供液体通过,并可截留目标物(如生物体或生物体基本单元,具体可以是细胞等等)的第一滤膜226,第一滤膜226的孔径可以为0.22μm~2μm,反应室203中还设有与各储液孔通过流道连通的第二进液孔106、第三进液孔108,第一储液孔201通过壳体内的流道串联,然后通过第二进液孔106连通至反应室203,第二储液孔202通过壳体内的流道串联,然后通过第三进液孔108连通至反应室20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反应室203中设置第二滤膜103,第二滤膜103位于第二进液孔106、第三进液孔108的上方,对于稀释后的土壤样品、稀释后的粪便样品等粗颗粒杂质较多的样品,从第一进液口107加入样品液后,样品液从第二滤膜103流入反应室203,第二滤膜103可以起到过滤大颗粒杂质的作用,第二滤膜103具有通气功能,不影响各储液孔向反应室203的进液,如果反应室203的上部开口处被完全封堵,在按压压塞220,从储液孔向反应室203进液时,可能会因为反应室203内的气压增大,造成进液困难。第一储液孔201可以用于独立存放裂解真菌细胞壁的试剂、裂解细胞膜的试剂等等,第二储液孔202可以用于存放洗涤液等等。现有技术中,预处理步骤通常是单独进行,在专门的实验室由专门的实验人员进行相关实验操作,通常是通过离心等方式从样品中分离细胞,需要在专门的离心设备中进行,操作复杂,方便性差。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在反应室203中设置第一滤膜226,将预处理步骤、裂解步骤集成于反应室203中完成,显著提高了操作方便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无需进行预先处理,可直接进行裂解的样品,例如唾液、血液样品等等,反应室203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滤膜226、第二滤膜103,向反应室203中加入样品以及裂解液,裂解之后,通过控制抽气通道抽气,使得反应室203中的液体依次经过第一控流孔204、第三控流孔209,流入吸附腔210,实现吸附。
请参阅图15、图16,可以在反应室203的上部开口处设置第一堵塞104,第一堵塞104上设置第二通气孔105,使得反应室203内的气体空间与壳体外的空气环境连通,避免储液孔向反应室203进液时因反应室203内的气压增大而造成进液困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塞104上设有位于第二通气孔105上方的凹腔1041,凹腔1041内设有用于隔离气溶胶的隔离塞或隔离膜,在不影响气体顺利流通的情况下,避免外界气体环境中的物质进入反应室203,从而避免对反应室203中的液体造成污染,同时,避免反应室203中的物质溢出,对主机和环境产生污染,进而避免对后续的核酸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将样品液从反应室203上方的第一进液口107加入样品液,样品液流入反应室203,反应室203中的第一滤膜226可以供液体通过,并截留生物体或生物体基本单元(如细胞),在未抽气时,大部分液体位于第一滤膜226上表面,按压存放裂解真菌细胞壁的试剂的储液孔上的压塞228,使得裂解真菌细胞壁的试剂等试剂进入反应室203,对样品液中的真菌等非目标物进行裂解。
请参阅图7,反应室203依次通过第一控流孔204、第二控流孔205连通至第一通孔206,第一通孔206连通至废液腔200,初始状态时,第一控流孔204、第二控流孔205均处于打开状态,当反应室203中加入洗涤液并完成洗涤后,通过抽气孔207对废液腔200进行抽气,目标物(如细胞)之外的分子穿过第一滤膜226,依次经过第一控流孔204、第二控流孔205,并最终流入废液腔200。可以重复向反应室203加入洗涤液,进行多次洗涤。
第一控流孔204与吸附腔210之间的流道上设有第三控流孔209,吸附腔210与第三通孔212之间的流道上设有第四控流孔211,第三通孔212连通至废液腔200,第三控流孔209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第四控流孔211的初始状态为打开。反应室203中完成洗涤并抽去洗涤液之后,关闭第二控流孔205。按压存放有可裂解细胞的试剂的储液孔的压塞228,裂解试剂进入反应室203并完成细胞裂解后,打开第三控流孔209,通过抽气孔207对废液腔200进行抽气,反应室203中细胞裂解后释放的核酸分子随液体穿过第一滤膜226,依次经过第一控流孔204、第三控流孔209、吸附腔210,吸附腔210中设有可吸附目标核酸分子的吸附载体,实现对目标核酸分子的吸附,废液则依次经过第四控流孔211、第三通孔212,最终进入废液腔200。
混匀室214依次通过第五控流孔215、第六控流孔216、第三通孔217连通至废液腔200,第五控流孔215的初始状态为打开,第六控流孔216的初始状态为关闭。混匀室214连通至第五控流孔215的接口高于混匀室214的最高液面,使得洗脱液流入混匀室214后,停留于混匀室214中,避免洗脱液从第五控流孔215、第六控流孔216、第三通孔217流入废液腔200。当吸附腔210完成吸附,并抽走废液后,关闭第一控流孔204、第四控流孔211,打开第六控流孔216,按压存液孔213上的压塞228,存液孔213中的液体(例如可以是洗脱液)会流入吸附腔210,将吸附载体上的核酸分子洗脱下来,洗脱后的核酸分子随洗脱液流入混匀室241。由于先流经吸附载体的洗脱液中核酸分子的浓度高于后流经吸附载体的洗脱液中核酸分子的浓度,因此,混匀室214起到良好的混匀作用,使得洗脱液中的核酸分子浓度接近均一。
请参阅图5、图7、图8、图9,吹气孔218与吸附腔210之间的流道上设有第七控流孔219,壳体内设有伸入混匀室214的液体中的引流柱109,所述引流柱109具有中空的流道,所述引流柱109的流道的一端(即下端)伸入混匀室214,另一端(即上端)连通至第八控流孔220,当混匀室214中装有液体后,引流柱109的流道的下端淹没入混匀室214的液体中。引流柱109上端的引流孔110连通至出液孔111,出液孔111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第八控流孔220,第八控流孔220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出流孔221,下壳体2用于连接至扩增板3的一端设有出液接头222、回液接头223,出液接头222、回液接头223具有中空的流道,出流孔221连通至出液接头222的中空流道,回液接头223的中空流道通过回流孔224连通至废液腔200。第七控流孔219、第八控流孔220的初始状态均为关闭。当完成洗脱后,打开第七控流孔219、第八控流孔220,关闭第五控流孔215,通过吹气孔218向吹气,气流依次经过第七控流孔219、吸附腔210、混匀室214、引流柱109、引流孔110、出液孔111、第八控流孔220、出流孔221,流入扩增板3中的流道31,然后进入各扩增孔32,剩余液体从回流孔224回流至废液腔200。图9中,引流孔110与出液孔111之间的流道上方会粘接胶带,形成封闭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吹气孔218也可以通过第七控流孔219直接连通至混匀室214,实现对混匀室214进行吹气。
如图5、图8、图17所示,出液接头222上设有出液插孔2221,出液插孔2221连通至出流孔221,回液接头223上设有回流插孔2231,回流插孔2231连通至回流孔224,从而与废液腔200连通。扩增板3上用于连接至下壳体2的一端设有凸起的进液部34、回液部35,进液部34、回液部35上独立地设有供液体流通的流通孔36,流通孔36连通至扩增板3上的流道31。进液部34可插入出液插孔2221,回液部35可插入回流插孔2231,该插接结构装配方便,用户使用时可快速插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液部34、回液部35呈锥形,进液部34、回液部35的外径独立地沿朝向外端的方向(亦可视为朝向下壳体2的方向)逐渐减小,进液部34、回液部35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分别插入出液插孔2221、回流插孔2231,插接方便,并且可以形成封闭的流道,不会出现流道中液体外溢的现象。
扩增孔32的底部预装有PCR扩增反应所需试剂,并由封堵剂进行封堵,封堵剂在常温下呈固态,封堵剂低于流道31连通至扩增孔3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通常是处于同一水平面,封堵剂上表面与进液口、出液口之间存在高度差,该空间用于容纳从进液口流入的含待测核酸分子的液体。当需要进行PCR扩增时,检测设备的加热装置对扩增孔32进行加热,封堵剂溶化为液体,其密度小于液体,因此,会上浮至液体表面,含待测核酸分子的液体与扩增孔32中预装的PCR扩增反应所需试剂混合,进行PCR反应。
常温下固体烷烃可将反应孔中的干粉固定在孔内,加热后迅速溶化为液体,上浮到反应孔液面的最上方,且在整个PCR反应过程都处于液体状态,从而实现每个反应孔的自封闭。
封堵剂可以为烷烃,包括但不限于正二十烷,正二十烷的熔点为36.8℃,熔点低,加热后容易熔化为液体,不溶于水,有良好的密封性,并且,液体正二十烷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拍照时背景影响极小,有利于拍照分析。常温下为固体状态,可用来作为干粉试剂的隔板,有效地将干粉试剂固定密封在反应孔底部。正二十烷熔点低在高温下易液化,变成透明液体,且40-50℃仍为液体状态,通常PCR/QPCR退火温度为50~70℃,即使在整个反应过程实时拍照监测,也不会加强成像的背景。正二十烷密度0.7886g/mL,密度低于水,因此液态二十烷会浮在试剂表面,不溶于水,沸点高不易蒸发,浮在液体表面能有效避免试剂蒸发。
请参阅图10、图11、图12,压塞228包括软质的第二堵塞2281以及部分或全部覆盖第二堵塞2281上表面的硬质压块2282,软质的第二堵塞2281过盈配合至储液孔内壁,起到密封各储液孔、存液孔213的作用,有效避免储液孔内的液体外溢。压块2282的下部设有一凸起的堵头2284,第二堵塞2281上设有对应的凹孔2283,堵头2284可嵌入凹孔2283中,通过过盈配合,避免压块2282从第二堵塞2281上脱落。硬质的压块2282主要是起到分散压力、减小压强的作用,如果工作人员直接用手指按压软质的第二堵塞2281,可能会造成第二堵塞2281倾斜、匹配不佳等。
扩增板3的扩增孔及流道结构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17,各个扩增孔32通过扩增板3内的流道31串联,8个扩增孔32排成一排。扩增板3上还可以设有多个镂空孔33,使得扩增板3上下表面的气体相互流通,提高传热效率,使得扩增孔32中的液体被充分加热。
请参阅图7、图19,中板113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向下凸起的插接部118,插接部118,通常靠近中板113的边缘,当然,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中板113下表面的任意位置设置插接部118,下壳体2上设有与插接部118一一对应的插接孔231,插接部118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和/或粘接等方法插入插接孔231中,使得中板113与下壳体2连成一体,并且实现流道连通。
形成流道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1)超声焊接,包括单超声线和双超声焊线;2)点胶槽内点胶,粘接形成流道;3)超声焊接加点胶形成流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同实施例1,扩增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扩增板3上设有6列扩增孔32,每列有6个扩增孔32,各个扩增孔32通过扩增板3内的流道31串联,扩增板3上还可以设有多个镂空孔33,使得扩增板3上下表面的气体相互流通,提高传热效率,使得扩增孔32中的液体被充分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试剂卡盒集成了样品的预处理、裂解、吸附、洗脱、进液扩增步骤,将样品液加入反应室203,将所需使用的试剂加入对应的储液孔、存液孔后,即可将试剂卡盒插入检测设备,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样品的预处理、裂解、吸附、洗脱、进液扩增步骤全部在检测设备中进行,无需在特定的实验室中进行,也无需在不同的试剂管之间转移,显著提高操作方便性。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流机构;
所述壳体内设有通过壳体内的流道依次连通的储液孔、反应室、废液腔,所述反应室与所述壳体外的气体环境相通,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吹气孔、连通所述废液腔的抽气孔;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依次连通至所述反应室的吸附腔、混匀室,所述混匀室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废液腔,所述吸附腔还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废液腔;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存液孔,所述存液孔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吸附腔,所述存液孔中的液体可进入所述吸附腔,所述吹气孔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混匀室,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出流孔,所述混匀室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出流孔;
所述控流机构包括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流道上的控流孔,所述阀体穿过所述控流孔并可活动地插入对应的流道,所述阀体可打开或关闭流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与所述吸附腔之间的流道为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上设有两个所述控流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控流机构之间的主流道通过一分流道连通至所述废液腔,所述分流道上设有一控流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室与所述废液腔之间的流道上设有两个所述控流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与所述废液腔之间的流道上设有一个所述控流机构;
所述混匀室与所述废液腔之间的流道上设有一个所述控流机构;
所述吹气孔与所述吸附腔之间的流道上设有一个所述控流机构;
所述混匀室与所述出流孔之间的流道上设有一个所述控流机构;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连通至所述废液腔的回流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各储液孔、存液孔上独立地设有可活动的压塞,所述压塞用于独立地将各储液孔、存液孔中的液体压入反应室或者通过吸附腔压入混匀室;
所述反应室设有可截留生物体和/或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且可供生物体和/或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裂解后释放的核酸分子通过的第一滤膜;
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各个储液孔、存液孔相对应的进液柱,所述进液柱具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对应连通至储液孔、存液孔,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独立地位于各个储液孔、存液孔下方的过液件,所述过液件具有过液槽,所述过液槽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至对应的腔室,所述进液柱上设有与中空通道连通的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位于与所述过液槽连通的流道的下方,按压储液孔、存液孔上的压塞时,储液孔、存液孔中的液体依次通过进液柱、过液槽、流道,流入对应的腔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具有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储液孔的第二进液孔,所述反应室具有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孔上方的第一进液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内设有第二滤膜,所述第二滤膜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孔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二滤膜的上方,所述第二滤膜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反应室的液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封堵反应室的第一进液口的第一堵塞,所述第一堵塞具有连通所述反应室内腔与外界气体环境的第二通气孔;
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的引流柱,所述引流柱具有中空的流道,所述引流柱的流道的一端可被混匀室中的液体淹没,另一端连通至第八控流机构。
还包括扩增板,所述扩增板上设有扩增孔,所述壳体的出流孔通过扩增板内的流道连通至扩增孔;
所述扩增板上设有通过扩增板内的流道连通至壳体的回流孔,壳体的混匀室中的液体流入各扩增孔,多余液体通过回流孔回流至废液腔;
所述扩增板具有镂空孔,所述扩增板上下方的气体通过所述镂空孔相互流通。
所述壳体具有位于反应室下方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用于容纳加热器件,所述加热器件可对反应室进行加热;
所述吹气孔通过壳体内的流道连通至所述混匀室;
所述吸附腔中设有吸附载体。
10.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含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试剂卡盒。
CN202111106785.7A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Pending CN115895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6785.7A CN115895866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6785.7A CN115895866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5866A true CN115895866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6785.7A Pending CN115895866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58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7641A (zh) * 2023-06-05 2023-07-04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7641A (zh) * 2023-06-05 2023-07-04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387641B (zh) * 2023-06-05 2023-09-05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3462B (zh) 用于制备生物样本尤其用于提取dna以及在阱中加样用于随后进行pcr的设备和方法
US11446659B2 (en)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apparatus
CN210012837U (zh) 一种核酸提取装置
CN112553060B (zh) 样本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2226361A (zh) 一种基于磁珠转移和阀控移液的核酸检测卡盒及检测方法
CN210065721U (zh) 一种核酸提取装置
CN110841730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肿瘤dna检测芯片
CN115895866A (zh) 一种试剂卡盒及其检测设备
CN113564044B (zh) 核酸检测装置及核酸检测方法
CN111205966A (zh) 样本提取芯片和生物反应装置
CN207891325U (zh) 一种提取纯化核酸的装置
CN107841447A (zh) 一种提取纯化核酸的装置和方法
CN112126589A (zh) 一种基于磁棒法的自主吸液式核酸检测卡盒及使用方法
CN113897283A (zh) 一种微流控核酸检测试剂盒及检测装置
CN114806802A (zh) 试剂卡盒、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5712929U (zh) 一种混匀机构及其试剂卡盒
CN215975805U (zh) 一种进液反应机构及其试剂卡盒
CN216717957U (zh) 一种生物样品的前处理装置
CN218339833U (zh) 液体转移、多通道液体转移、液体自动提取转移及多通道液体自动提取转移的装置
CN115400806A (zh) 一体化核酸提取微流控芯片盒和核酸提取及检测方法
US20230151416A1 (en) Test plate and automated biological test system
US20220333048A1 (en)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microfluidic chip, and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device and extraction method
CN114558632A (zh) 液体转移装置、多通道液体转移装置以及方法
CN220478192U (zh) 一种固相萃取仪
CN113773942A (zh) 一种核酸检测卡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