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4094A -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4094A
CN115894094A CN202310048760.9A CN202310048760A CN115894094A CN 115894094 A CN115894094 A CN 115894094A CN 202310048760 A CN202310048760 A CN 202310048760A CN 115894094 A CN115894094 A CN 115894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tank body
liquid fertilizer
inner cavity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87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飞
张浙昆
蒋梦婷
夏慧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0487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4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4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409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属于液体化肥技术领域。该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包括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搅拌机构、增氧机构和进料机构,罐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增氧机构,通过第一电机,可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非圆心设置的连接杆可驱动撑杆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与撑杆转动连接的活塞在集气罐内腔做往复运动,对集气罐内腔气体进行挤压,当第一电机驱动撑杆带动活塞向集气罐底部移动时,集气罐内腔气体被挤压从第二单向阀流出,经气管,由喷头向罐体内腔底部喷出,实现对罐体内腔进行增氧,提高了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从而加快发酵效率,提高液体化肥发酵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化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化肥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液体氮肥,是由氮元素所构成的单一营养型液体肥料,包括液氨、氮溶液和氨水等;另一类是液体复合肥,包括2种或2种以上营养元素的清溶液或悬浮液。液体化肥的主要优势:生产费用低;能直接被作物吸收;节支增产效果显著;施用方便迅速。目前国内液体肥料的生产已开始起步,尚存在诸如原料选择的范围有限、运输费用相对较高、一次性投入包装成本较大、需专门工具施用等技术性问题。
在啤酒等食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酵母渣,可用于液体肥料的生产,可加速液体肥料的发酵,降低生产成本,但是现有的液体肥料发酵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液体肥发酵过程中,部分微生物菌需要氧气提高活性及发酵速度,但是现有的发酵装置通常为密封罐体,并没有设置增氧装置,因此会降低微生物菌活性,从而降低了发酵效率。
2、在将酵母渣加入到液体肥母料中时,通常为同母料一起加入,可能会导致酵母渣堆积在母料表面,导致不容易搅拌,增加搅拌时间,甚至影响搅拌效果,降低发酵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前;先将收集的厨余垃圾和自来水加入发酵装置中,然后按照1:500的比例将酵母渣加入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
S2:发酵中;发酵过程持续15-20天,在此期间通过发酵装置对发酵物进行增氧、搅拌及增温处理,液体肥发酵过程中,部分微生物菌需要氧气,通过增氧处理,提高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通过搅拌处理,增加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微生物菌活跃温度为25-40摄氏度,通过增温处理,保持微生物菌的活性,可提高发酵效果;
S3:发酵后;发酵完成后,将液体化肥经从发酵装置取出,经过滤后,用自来水按照1比100的比例进行稀释,则可用于土地施肥;
以上步骤中使用的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搅拌机构、增氧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罐体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转动安装有主动轮,所述增氧机构包括
集气罐,所述集气罐固定安装在罐体顶部;
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安装在集气罐内腔;
撑杆,所述撑杆一端与主动轮转动连接,所述撑杆另一端与活塞转动连接。
发酵时,部分微生物菌需要氧气提高活性及发酵速度,通过第一电机,可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非圆心设置的连接杆可驱动撑杆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与撑杆转动连接的活塞在集气罐内腔做往复运动,对集气罐内腔气体进行挤压,当第一电机驱动撑杆带动活塞远离集气罐底部移动时,集气罐内腔压强减小,外界气体由第一单向阀进入集气罐内腔,当第一电机驱动撑杆带动活塞向集气罐底部移动时,集气罐内腔气体被挤压从第二单向阀流出,经气管,由喷头向罐体内腔底部喷出,实现对罐体内腔进行增氧,提高了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从而加快发酵效率,提高液体化肥发酵质量。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主动轮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撑杆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集气罐上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集气罐侧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与第二单向阀导通端之间连接有气管。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第一螺旋叶和搅拌杆,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罐体内腔,所述第一螺旋叶和搅拌杆固定安装在转轴表面。
第一电机驱动增氧机构的同时,还可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一螺旋叶和搅拌杆同步转动,对发酵物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增加了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液体化肥的发酵速率。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转轴顶部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口、第二电机和出料孔,所述第一进料口固定安装在罐体顶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罐体侧壁,所述罐体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送料管,所述第一送料管内腔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旋叶,所述第二螺旋叶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发酵前,将酵母渣放入第一进料口,第二电机转动,可驱动第二螺旋叶转动,将第一进料口落入第一送料管的酵母渣送至存料盘中,然后经第二送料管有若干出料孔均匀撒至罐体内腔,避免酵母渣堆积在母料表面造成搅拌不均匀,减少搅拌时间,提高发酵效率,同时搅拌机构还可同步带动存料盘转动,避免酵母渣堆积在存料盘中。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转轴上部固定安装有存料盘,所述存料盘侧壁连通有若干第二送料管,所述第二送料管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料孔。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罐体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线圈。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泄压阀,所述罐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有益效果包括有:
1、通过设置增氧机构,通过第一电机,可驱动主动轮转动,通过非圆心设置的连接杆可驱动撑杆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与撑杆转动连接的活塞在集气罐内腔做往复运动,对集气罐内腔气体进行挤压,当第一电机驱动撑杆带动活塞向集气罐底部移动时,集气罐内腔气体被挤压从第二单向阀流出,经气管,由喷头向罐体内腔底部喷出,实现对罐体内腔进行增氧,提高了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从而加快发酵效率,提高液体化肥发酵质量。
2、通过设置搅拌机构,第一电机驱动增氧机构的同时,还可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一螺旋叶和搅拌杆同步转动,对发酵物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增加了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液体化肥的发酵速率。
3、通过设置进料机构,将酵母渣放入第一进料口,第二电机转动,可驱动第二螺旋叶转动,将第一进料口落入第一送料管的酵母渣送至存料盘中,然后经第二送料管有若干出料孔均匀撒至罐体内腔,避免酵母渣堆积在母料表面造成搅拌不均匀,减少搅拌时间,提高发酵效率,同时搅拌机构还可同步带动存料盘转动,避免酵母渣堆积在存料盘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主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侧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增氧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进料机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存料盘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1、罐体;2、搅拌机构;201、从动轮;202、转轴;203、第一螺旋叶;204、搅拌杆;3、第一电机;301、主动轮;302、连接杆;4、增氧机构;401、集气罐;402、活塞;403、撑杆;404、第一单向阀;405、第二单向阀;406、气管;407、喷头;5、进料机构;501、第一进料口;502、第二电机;503、第一送料管;504、第二螺旋叶;505、存料盘;506、第二送料管;507、出料孔;6、第二进料口;7、出料口;8、泄压阀;9、加热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前;先将收集的厨余垃圾和自来水加入发酵装置中,然后按照1:500的比例将酵母渣加入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
S2:发酵中;发酵过程持续15-20天,在此期间通过发酵装置对发酵物进行增氧、搅拌及增温处理,液体肥发酵过程中,部分微生物菌需要氧气,通过增氧处理,提高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通过搅拌处理,增加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微生物菌活跃温度为25-40摄氏度,通过增温处理,保持微生物菌的活性,可提高发酵效果;
S3:发酵后;发酵完成后,将液体化肥经从发酵装置取出,经过滤后,用自来水按照1比100的比例进行稀释,则可用于土地施肥;
以上步骤中使用的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增氧机构4和进料机构5,罐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用于驱动搅拌机构2和增氧机构4,第一电机3输出端转动安装有主动轮301,增氧机构4包括集气罐401、活塞402和撑杆403,集气罐401固定安装在罐体1顶部,用于产生气体并充入罐体1内腔,为罐体1内腔增加氧气含量,提高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从而加快发酵速度,提高液体化肥发酵质量,活塞402滑动安装在集气罐401内腔,用于挤压集气罐401内腔气体,撑杆403一端与主动轮301转动连接,撑杆403另一端与活塞402转动连接,主动轮301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02,且连接杆302设置在主动轮301底部非圆心位置,用于连接撑杆403,连接杆302与撑杆403转动连接,当第一电机3转动时,驱动主动轮301转动,通过非圆心设置的连接杆302可驱动撑杆403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与撑杆403转动连接的活塞402在集气罐401内腔做往复运动,对集气罐401内腔气体进行挤压,集气罐401上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04,第一单向阀404向集气罐401内腔单向导通,只能允许气体从外界进入集气罐401内腔,集气罐401侧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05,第二单向阀405向外单向导通,只能允许气体从集气罐401流出集气罐401,当第一电机3驱动撑杆403带动活塞402向集气罐401底部移动时,集气罐401内腔气体被挤压从第二单向阀405流出,当第一电机3驱动撑杆403带动活塞402远离集气罐401底部移动时,集气罐401内腔压强减小,外界气体由第一单向阀404进入集气罐401内腔,罐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喷头407,用于将产生的气体喷入罐体1内腔,喷头407与第二单向阀405导通端之间连接有气管40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酵时,部分微生物菌需要氧气提高活性及发酵速度,通过第一电机3,可驱动主动轮301转动,通过非圆心设置的连接杆302可驱动撑杆403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与撑杆403转动连接的活塞402在集气罐401内腔做往复运动,对集气罐401内腔气体进行挤压,当第一电机3驱动撑杆403带动活塞402远离集气罐401底部移动时,集气罐401内腔压强减小,外界气体由第一单向阀404进入集气罐401内腔,当第一电机3驱动撑杆403带动活塞402向集气罐401底部移动时,集气罐401内腔气体被挤压从第二单向阀405流出,经气管406,由喷头407向罐体1内腔底部喷出,实现对罐体1内腔进行增氧,提高了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从而加快发酵效率,提高液体化肥发酵质量。
参照图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搅拌机构2包括转轴202、第一螺旋叶203和搅拌杆204,转轴202转动安装在罐体1内腔,用于驱动第一螺旋叶203和搅拌杆204,第一螺旋叶203和搅拌杆204固定安装在转轴202表面,,用于对发酵物搅拌混合,增加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加速发酵,转轴202顶部固定安装有从动轮201,用于驱动转轴202转动,从动轮201与主动轮301之间连接有皮带,第一电机3在驱动增氧机构4的同时,还可通过皮带驱动搅拌机构2进行工作,结构简单,提高装置利用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酵时,第一电机3驱动增氧机构4的同时,还可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201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一螺旋叶203和搅拌杆204同步转动,对发酵物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增加了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液体化肥的发酵速率。
参照图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料机构5包括第一进料口501、第二电机502和出料孔507,第一进料口501固定安装在罐体1顶部,用于放置酵母渣,第二电机502固定安装在罐体1侧壁,第二电机502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螺旋叶504,罐体1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送料管503,用于将放置在第一进料口501的酵母渣送入存料盘505,第一送料管503内腔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旋叶504,用于驱动第一送料管503内腔的酵母渣,第二螺旋叶504一端与第二电机502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202上部固定安装有存料盘505,用于接收第一送料管503的酵母渣,存料盘505侧壁连通有若干第二送料管506,第二送料管506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料孔507,第二电机502转动时,可驱动第二螺旋叶504转动,将第一进料口501落入第一送料管503的酵母渣送至存料盘505中,然后经第二送料管506有若干出料孔507均匀撒至罐体1内腔,避免酵母渣堆积在母料表面造成搅拌不均匀,减少搅拌时间,提高发酵效率,同时搅拌机构2还可同步带动存料盘505转动,避免酵母渣堆积在存料盘505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酵前,将酵母渣放入第一进料口501,第二电机502转动,可驱动第二螺旋叶504转动,将第一进料口501落入第一送料管503的酵母渣送至存料盘505中,然后经第二送料管506有若干出料孔507均匀撒至罐体1内腔,避免酵母渣堆积在母料表面造成搅拌不均匀,减少搅拌时间,提高发酵效率,同时搅拌机构2还可同步带动存料盘505转动,避免酵母渣堆积在存料盘505中。
参照图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酵时,微生物菌活跃温度为25-40摄氏度,罐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线圈9,用于对罐体1进行加热,保持微生物菌的活性,增加发酵速率,罐体1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6,用于放入厨余垃圾、自来水等发酵母料,罐体1顶部设置有泄压阀8,防止发酵时产生气体到时罐体1内腔气压过高,罐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7,发酵完成的液体化肥由出料口7放出使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酵前,将厨余垃圾、自来水等发酵母料经第二进料口6放入罐体1内腔,发酵完成后,液体化肥可经出料口7放出罐体1内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活跃温度为25-40摄氏度,可通过加热线圈9对罐体1进行加热,保持微生物菌的活性,增加发酵速率。
具体的,该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的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为:发酵前,将收集的厨余垃圾、自来水等发酵母料由第二进料口6放入罐体1内腔,然后将酵母渣放置在第一进料口501,第二电机502转动,可驱动第二螺旋叶504转动,将第一进料口501落入第一送料管503的酵母渣送至存料盘505中,然后经第二送料管506有若干出料孔507均匀撒至罐体1内腔,避免酵母渣堆积在母料表面造成搅拌不均匀,减少搅拌时间,提高发酵效率,同时搅拌机构2还可同步带动存料盘505转动,避免酵母渣堆积在存料盘505中。
发酵时,通过第一电机3通过皮带驱动从动轮201转动,从而带动了第一螺旋叶203和搅拌杆204同步转动,对发酵物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增加了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液体化肥的发酵速率。
第一电机3驱动搅拌机构2的同时,还可通过驱动主动轮301转动,通过非圆心设置的连接杆302可驱动撑杆403做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与撑杆403转动连接的活塞402在集气罐401内腔做往复运动,对集气罐401内腔气体进行挤压,当第一电机3驱动撑杆403带动活塞402远离集气罐401底部移动时,集气罐401内腔压强减小,外界气体由第一单向阀404进入集气罐401内腔,当第一电机3驱动撑杆403带动活塞402向集气罐401底部移动时,集气罐401内腔气体被挤压从第二单向阀405流出,经气管406,由喷头407向罐体1内腔底部喷出,实现对罐体1内腔进行增氧,提高了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从而加快发酵效率,提高液体化肥发酵质量。
发酵完成后,将液体化肥经出料口7从发酵装置取出,经过滤后,用自来水按照1比100的比例进行稀释,则可用于土地施肥,实现了对发酵渣和厨余垃圾的重复利用,绿色环保,同时降低了液体化肥的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502为现有技术存在的装置或设备,或者为现有技术可实现的装置或设备,其供电、具体组成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故不再详细赘述。

Claims (10)

1.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酵前;先将收集的厨余垃圾和自来水加入发酵装置中,然后按照1:500的比例将酵母渣加入发酵装置中,进行发酵;
S2:发酵中;发酵过程持续15-20天,在此期间通过发酵装置对发酵物进行增氧、搅拌及增温处理,液体肥发酵过程中,部分微生物菌需要氧气,通过增氧处理,提高微生物菌的活性和繁殖速度,通过搅拌处理,增加发酵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微生物菌活跃温度为25-40摄氏度,通过增温处理,保持微生物菌的活性,可提高发酵效果;
S3:发酵后;发酵完成后,将液体化肥经从发酵装置取出,经过滤后,用自来水按照1比100的比例进行稀释,则可用于土地施肥;
以上步骤中使用的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机构(2)、增氧机构(4)和进料机构(5),所述罐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输出端转动安装有主动轮(301),所述增氧机构(4)包括
集气罐(401),所述集气罐(401)固定安装在罐体(1)顶部;
活塞(402),所述活塞(402)滑动安装在集气罐(401)内腔;
撑杆(403),所述撑杆(403)一端与主动轮(301)转动连接,所述撑杆(403)另一端与活塞(40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01)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02),所述连接杆(302)与撑杆(40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罐(401)上部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04),所述集气罐(401)侧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喷头(407),所述喷头(407)与第二单向阀(405)导通端之间连接有气管(4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转轴(202)、第一螺旋叶(203)和搅拌杆(204),所述转轴(202)转动安装在罐体(1)内腔,所述第一螺旋叶(203)和搅拌杆(204)固定安装在转轴(202)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2)顶部固定安装有从动轮(201),所述从动轮(201)与主动轮(301)之间连接有皮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5)包括第一进料口(501)、第二电机(502)和出料孔(507),所述第一进料口(501)固定安装在罐体(1)顶部,所述第二电机(502)固定安装在罐体(1)侧壁,所述罐体(1)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送料管(503),所述第一送料管(503)内腔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旋叶(504),所述第二螺旋叶(504)一端与第二电机(502)输出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2)上部固定安装有存料盘(505),所述存料盘(505)侧壁连通有若干第二送料管(506),所述第二送料管(506)底部开设有若干出料孔(5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加热线圈(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6),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泄压阀(8),所述罐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7)。
CN202310048760.9A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Withdrawn CN115894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8760.9A CN115894094A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8760.9A CN115894094A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4094A true CN115894094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8760.9A Withdrawn CN115894094A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40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8129A (zh) * 2023-11-03 2024-01-26 安徽捷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霉菌发酵用生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8129A (zh) * 2023-11-03 2024-01-26 安徽捷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霉菌发酵用生产装置
CN117448129B (zh) * 2023-11-03 2024-05-03 安徽捷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木霉菌发酵用生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12148U (zh) 一种用于畜禽粪便再生饲料发酵机
CN115894094A (zh)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CN211725682U (zh) 有机肥生产用造粒设备
CN219079369U (zh) 一种鸡粪堆肥发酵搅拌装置
CN209501464U (zh) 一种有机肥料搅拌装置
CN216998124U (zh) 一种便于加料的畜禽粪便堆肥加工用混料装置
CN209923224U (zh) 一种有机肥发酵设备
CN215139382U (zh) 一种用于生物有机奶肥生产的混料设备
CN112794411A (zh) 一种钾离子肥发生器
CN103204720B (zh) 一种卧式有机肥加工设备
CN112679251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池
CN213924570U (zh) 一种多元素生物有机肥生产用菌肥复合包裹机
CN218393670U (zh) 一种单氰胺生产中连续调节pH值的调酸装置
CN219586018U (zh) 一种有机肥翻堆装置
CN213951021U (zh) 翻堆发酵装置及翻堆发酵机
CN214060366U (zh) 一种秸秆混合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有机肥加工装置
CN112481101A (zh) 一种有氧发酵系统及工艺
CN218262480U (zh) 一种秸秆与畜禽粪污预处理及联合厌氧发酵装置
CN218688898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生产用自动加菌混拌装置的拌料机构
CN220432670U (zh) 一种菌种发酵装置
CN220940127U (zh) 一种用于灌溉农田的水肥制备设备
CN214881023U (zh) 一种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20696454U (zh) 一种有机肥料加工用设备
CN219384802U (zh) 一种沼液净化设备
CN214716018U (zh) 一种污泥生产有机肥的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0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