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7159A - 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87159A CN115887159A CN202310008170.3A CN202310008170A CN115887159A CN 115887159 A CN115887159 A CN 115887159A CN 202310008170 A CN202310008170 A CN 202310008170A CN 115887159 A CN115887159 A CN 1158871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d body
- adjusting
- plate
- rods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安装板固定在万向轮的外顶壁上,安装板的上侧活动插设在支撑脚下侧的凹槽内,安装板通过转轴与支撑脚的凹槽的前后两内壁旋接;调节机构与安装板连接;防护机构设置于床体的上侧;移动丝杆嵌设在床体的前后两侧壁内,移动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床体的两内壁旋接,两个移动丝杆的一端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驱动电机嵌设在床体内,驱动电机与移动丝杆上的同步轮传动组件连接;支撑杆下侧壁相邻于床体的一侧壁固定在移动丝杆上的丝母上;按压机构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杆连接;解决了上述根据患者语言描述而浪费时间的问题,还可在找到位置后,进行定位,避免发生错位的现象,提高了诊疗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中西医结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大多都需要在诊疗床上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需根据患者语言的描述来进行一定位置的寻找,从而浪费时间,当患者自己比划位置时,容易发生错位的现象,从而影响诊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床,解决了上述根据患者语言描述而浪费时间的问题,还可在找到位置后,进行定位,避免发生错位的现象,提高了诊疗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床体、支撑脚和万向轮,床体外底壁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支撑脚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它还包含:
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为四个,且其一一对应固定在万向轮的外顶壁上,安装板的上侧活动插设在支撑脚下侧的凹槽内,安装板通过转轴与支撑脚的凹槽的前后两内壁旋接;
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设置于床体的下侧,调节机构与安装板连接;
防护机构,所述的防护机构设置于床体的上侧;
移动丝杆,所述的移动丝杆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床体的前后两侧壁内,移动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床体的两内壁旋接,两个移动丝杆的一端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
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嵌设在床体内,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驱动电机与移动丝杆上的同步轮传动组件连接;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床体的前后两侧,支撑杆下侧壁相邻于床体的一侧壁分别固定在与之相邻的移动丝杆上的丝母上;
按压机构,所述的按压机构悬设在床体的上侧,按压机构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杆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床体通过万向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再通过调节机构带动安装板转动,安装板带动万向轮转动,使得支撑脚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增加诊疗时床体的稳定性,患者检查时,躺在床体上,且通过防护机构进行防护,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带动前后两侧的移动丝杆转动,移动丝杆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与之相连的支撑杆移动,从而带动按压机构移动,直至按压机构到达患者难受的位置处,从而便于医生了解患者不舒服的位置,当需要移动床体时,再通过调节机构带动安装板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万向轮转动至与地面相抵触,方便带动床体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调节机构包含:
齿条,所述的齿条为四个,且其一一对应嵌设在四个凹槽内部的上侧,齿条与安装板上侧壁上的齿牙相啮合设置;
双向丝杆,所述的双向丝杆为两个,且其分别悬设在床体下方的前后两侧,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左右对称的两个齿条内,且通过螺纹旋接;
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固定在床体下表面的中心,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活动套设在前后两个双向丝杆上;
调节调节伞齿轮副,所述的调节伞齿轮副为两个,且其分别从动齿轮分别套设在前后两个双向丝杆的中端上,调节伞齿轮副中的主动齿轮上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的内壁旋接,前后两个调节伞齿轮副中的主动齿轮上的转动轴之间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连接;
调节电机,所述的调节电机嵌设在支撑板内,调节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调节伞齿轮副中的主动伞齿轮的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调节电机,调节电机带动与之相连的调节伞齿轮副转动,该调节伞齿轮副中的主动伞齿轮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带动另一调节伞齿轮副中的主动伞齿轮转动,两个调节伞齿轮副中的从动伞齿轮则分别带动与之相连的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分别通过其上的螺纹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安装板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齿条的上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动条,滑动条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脚上的滑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条增加齿条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的防护机构包含:
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为两个,且其分别左右对称固定在床体下表面的后侧;
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为两个,且其分别左右对称设置于床体下表面的前侧,活动板与固定板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为两个,且其均呈倒“L”形设置,安装架的竖杆一一对应固定在活动板的上侧壁上,安装架嵌设在床体下表面上的卡槽内,安装架的横杆活动插设在床体下表面上的嵌入槽内,且卡槽与嵌入槽相贯通设置;
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嵌入槽内,复位弹簧的后端固定在嵌入槽的后内壁上,复位弹簧的前端通过支板与安装架的横杆的后端旋接;
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为两个,且其分别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板的前侧壁上,安装杆的前端活动插设在活动板内;
防护电机,所述的防护电机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板的后侧壁上,防护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防护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安装杆的后端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远离于防护电机的安装杆前侧的活动板向前侧移动,此时活动板带动安装杆向前侧移动,使得活动板与安装杆分离后位于床体的前侧,再转动安装架,使得活动板与安装杆不在同一直线上,再将成卷的一次性防护布套在安装杆上,然后将活动板转动至安装杆的前侧,再将活动板向后侧推动,使得活动板套至安装杆上,从而对防护布的卷辊进行固定,再按上述步骤将空的卷辊套至另一侧的安装杆上,使用过程中,将防护布绕过床体的上侧后,固定至空的卷辊上,启动防护电机,防护电机带动安装杆转动,安装杆带动空的卷辊转动,卷辊对防护布进行卷绕,从而确保每位患者躺至床体上时,防护布均为干净的,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的床体的一侧壁上固定有防护罩,该防护罩上下两侧壁上均设有条形槽,防护罩远离于床体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消毒灯,消毒灯与外部电源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防护布绕至床体的上侧时,先穿设在防护罩上的条形槽内,在休息一段时间再使用本装置时,启动消毒灯,通过消毒灯对防护布进行消毒,提高了卫生安全。
优选地,所述的按压机构包含:
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悬设在床体的上侧,连接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杆固定连接;
连接弹簧,所述的连接弹簧为数个,且其等距固定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上;
定位架,所述的定位架悬设在床体的上侧,定位架上侧的横板与数个连接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
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插设在数个连接弹簧内,导向杆的下端固定在定位架的外顶壁上,导向杆的上端穿过连接板后,其顶端的凸圈抵触在连接板的上表面上;
按压球,所述的按压球设置于定位架内,定位架上侧壁的下表面上设有调节槽;
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滑动设置在调节槽内,调节块的下表面通过伸缩杆与按压球固定连接;
推动弹簧,所述的推动弹簧为两个,且其分别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的下表面以及按压球的上侧;
调节丝杆,所述的调节丝杆嵌设在调节槽内,调节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调节槽的两内壁旋接,调节块通过螺纹与调节丝杆旋接;
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的横边悬设在定位架的上侧,驱动杆的竖杆通过轴承旋接在定位架的横板上,驱动杆的竖杆的下端通过伞齿轮副与调节丝杆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患者在能够自己操作时,可自主操控驱动杆,驱动杆通过伞齿轮副带动调节丝杆转动,调节丝杆带动调节块移动,调节块通过伸缩杆带动按压球移动,直至按压球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连接弹簧对定位架进行推动,使得定位架向下移动,直至安装球抵触在患者不舒服的位置处,从而便于操作,无需医护人员询问即可了解患者需检查的位置,当患者无法进行自主操作时,则医护人员操控驱动杆。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由套板和插板构成,套板悬设在床体的外侧,套板的内部插设有插板,插板的上侧穿过套板的上侧后,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插板上等距设有数个插孔,定位柱穿过套板的侧壁后,插设在对应的插孔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患者的体型,将定位柱从套板内取出,然后移动插板至合适的高度,进而使得连接板到达合适的高度,再将定位柱穿过套板插至插板上的插孔内,从而方便不同患者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设有按压机构,可经由患者自主调节按压至患处,从而无需医护人员询问来确定位置,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还可在确定位置后,不会发生错位的现象,提高了诊疗的准确性;
2、在万向轮的上侧设有安装板,且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安装板,从而在无需移动床体时,可将万向轮转动至一侧,从而增加床体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床体的移动;
3、在床体上设有防护机构,可使得患者在检查时,确保其卫生的安全性,避免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防护罩与消毒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床体1、支撑脚2、万向轮3、安装板4、调节机构5、齿条5-1、双向丝杆5-2、支撑板5-3、调节伞齿轮副5-4、调节电机5-5、防护机构6、固定板6-1、活动板6-2、安装架6-3、复位弹簧6-4、安装杆6-5、防护电机6-6、移动丝杆7、驱动电机8、支撑杆9、套板9-1、插板9-2、按压机构10、连接板10-1、连接弹簧10-2、定位架10-3、调节槽10-3-1、导向杆10-4、按压球10-5、调节块10-6、推动弹簧10-7、调节丝杆10-8、驱动杆10-9、滑动条11、防护罩12、消毒灯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含床体1、支撑脚2和万向轮3,床体1外底壁的四角均铆接固定有支撑脚2,支撑脚2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3;它还包含:
安装板4,所述的安装板4为四个,且其一一对应铆接固定在万向轮3的外顶壁上,安装板4的上侧活动插设在支撑脚2下侧的凹槽内,安装板4通过转轴与支撑脚2的凹槽的前后两内壁旋接;
调节机构5,所述的调节机构5设置于床体1的下侧,调节机构5与安装板4连接;
防护机构6,所述的防护机构6设置于床体1的上侧;
移动丝杆7,所述的移动丝杆7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床体1的前后两侧壁内,移动丝杆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床体1的两内壁旋接,两个移动丝杆7的一端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
驱动电机8,所述的驱动电机8嵌设在床体1内,驱动电机8与外部电源连接,驱动电机8与移动丝杆7上的同步轮传动组件连接;
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床体1的前后两侧,支撑杆9下侧壁相邻于床体1的一侧壁分别铆接固定在与之相邻的移动丝杆7上的丝母上;
按压机构10,所述的按压机构10悬设在床体1的上侧,按压机构10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杆9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床体1通过万向轮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再通过调节机构5带动安装板4转动,安装板4带动万向轮3转动,使得支撑脚2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增加诊疗时床体1的稳定性,患者检查时,躺在床体1上,且通过防护机构6进行防护,然后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带动前后两侧的移动丝杆7转动,移动丝杆7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与之相连的支撑杆9移动,从而带动按压机构10移动,直至按压机构10到达患者难受的位置处,从而便于医生了解患者不舒服的位置,当需要移动床体1时,再通过调节机构5带动安装板4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万向轮3转动至与地面相抵触,方便带动床体1移动。
实施例2:
参看图1-3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所述的调节机构5包含:
齿条5-1,所述的齿条5-1为四个,且其一一对应嵌设在四个凹槽内部的上侧,齿条5-1与安装板4上侧壁上的齿牙相啮合设置;齿条5-1的上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动条11,滑动条11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脚2上的滑槽内,通过滑动条11增加齿条5-1移动时的稳定性;
双向丝杆5-2,所述的双向丝杆5-2为两个,且其分别悬设在床体1下方的前后两侧,双向丝杆5-2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左右对称的两个齿条5-1内,且通过螺纹旋接;
支撑板5-3,所述的支撑板5-3铆接固定在床体1下表面的中心,支撑板5-3的前后两侧分别活动套设在前后两个双向丝杆5-2上;
调节伞齿轮副5-4,所述的调节伞齿轮副5-4为两个,且其分别从动齿轮分别套设并铆接在前后两个双向丝杆5-2的中端上,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齿轮上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5-3的内壁旋接,前后两个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齿轮上的转动轴之间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连接;
调节电机5-5,所述的调节电机5-5嵌设在支撑板5-3内,调节电机5-5与外部电源连接,调节电机5-5的输出轴与前侧的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伞齿轮的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调节电机5-5,调节电机5-5带动与之相连的调节伞齿轮副5-4转动,该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伞齿轮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带动另一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伞齿轮转动,两个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从动伞齿轮则分别带动与之相连的双向丝杆5-2转动,双向丝杆5-2分别通过其上的螺纹带动齿条5-1移动,齿条5-1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安装板4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3转动。
实施例3:
参看图1-2、图5-6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所述的防护机构6包含:
固定板6-1,所述的固定板6-1为两个,且其分别左右对称铆接固定在床体1下表面的后侧;
活动板6-2,所述的活动板6-2为两个,且其分别左右对称设置于床体1下表面的前侧,活动板6-2与固定板6-1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安装架6-3,所述的安装架6-3为两个,且其均呈倒“L”形设置,安装架6-3的竖杆一一对应铆接固定在活动板6-2的上侧壁上,安装架6-3嵌设在床体1下表面上的卡槽内,安装架6-3的横杆活动插设在床体1下表面上的嵌入槽内,且卡槽与嵌入槽相贯通设置;
复位弹簧6-4,所述的复位弹簧6-4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嵌入槽内,复位弹簧6-4的后端铆接固定在嵌入槽的后内壁上,复位弹簧6-4的前端通过支板与安装架6-3的横杆的后端旋接;
安装杆6-5,所述的安装杆6-5为两个,且其分别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板6-1的前侧壁上,安装杆6-5的前端活动插设在活动板6-2内;
防护电机6-6,所述的防护电机6-6毛及诶固定在右侧的固定板6-1的后侧壁上,防护电机6-6与外部电源连接,防护电机6-6的输出轴与右侧的安装杆6-5的后端铆接固定;
床体1的左侧壁上铆接固定有防护罩12,该防护罩12上下两侧壁上均设有条形槽,防护罩12远离于床体1一侧的内壁上铆接固定有消毒灯13,消毒灯13与外部电源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远离于防护电机6-6的安装杆6-5前侧的活动板6-2向前侧移动,此时活动板6-2带动安装杆6-5向前侧移动,使得活动板6-2与安装杆6-5分离后位于床体1的前侧,再转动安装架6-3,使得活动板6-2与安装杆6-5不在同一直线上,再将成卷的一次性防护布套在安装杆6-5上,然后将活动板6-2转动至安装杆6-5的前侧,再将活动板6-2向后侧推动,使得活动板6-2套至安装杆6-5上,从而对防护布的卷辊进行固定,再按上述步骤将空的卷辊套至另一侧的安装杆6-5上,使用过程中,将防护布绕过床体1的上侧后,固定至空的卷辊上,启动防护电机6-6,防护电机6-6带动安装杆6-5转动,安装杆6-5带动空的卷辊转动,卷辊对防护布进行卷绕,从而确保每位患者躺至床体1上时,防护布均为干净的,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性,在将防护布绕至床体1的上侧时,先穿设在防护罩12上的条形槽内,在休息一段时间再使用本装置时,启动消毒灯13,通过消毒灯13对防护布进行消毒,提高了卫生安全。
实施例4:
参看图1-2、图4、图7所示,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所述的按压机构10包含:
连接板10-1,所述的连接板10-1悬设在床体1的上侧,连接板10-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杆9铆接固定;支撑杆9由套板9-1和插板9-2构成,套板9-1悬设在床体1的外侧,套板9-1的内部插设有插板9-2,插板9-2的上侧穿过套板9-1的上侧后,与连接板10-1铆接固定,插板9-2上等距开设有数个插孔,定位柱穿过套板9-1的侧壁后,插设在对应的插孔内;
连接弹簧10-2,所述的连接弹簧10-2为数个,且其等距铆接固定在连接板10-1的下表面上;
定位架10-3,所述的定位架10-3悬设在床体1的上侧,定位架10-3上侧的横板与数个连接弹簧10-2的下端铆接固定;
导向杆10-4,所述的导向杆10-4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插设在数个连接弹簧10-2内,导向杆10-4的下端铆接固定在定位架10-3的外顶壁上,导向杆10-4的上端穿过连接板10-1后,其顶端的凸圈抵触在连接板10-1的上表面上;
按压球10-5,所述的按压球10-5设置于定位架10-3内,定位架10-3上侧壁的下表面上开设有调节槽10-3-1;
调节块10-6,所述的调节块10-6滑动设置在调节槽10-3-1内,调节块10-6的下表面通过伸缩杆与按压球10-5固定连接;
推动弹簧10-7,所述的推动弹簧10-7为两个,且其分别上下两端分别铆接固定在连接板10-1的下表面以及按压球10-5的上侧;
调节丝杆10-8,所述的调节丝杆10-8嵌设在调节槽10-3-1内,调节丝杆10-8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调节槽10-3-1的两内壁旋接,调节块10-6通过螺纹与调节丝杆10-8旋接;
驱动杆10-9,所述的驱动杆10-9的横边悬设在定位架10-3的上侧,驱动杆10-9的竖杆通过轴承旋接在定位架10-3的横板上,驱动杆10-9的竖杆的下端通过伞齿轮副与调节丝杆10-8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患者的体型,将定位柱从套板9-1内取出,然后移动插板9-2至合适的高度,进而使得连接板10-1到达合适的高度,再将定位柱穿过套板9-1插至插板9-2上的插孔内,从而方便不同患者使用,患者在能够自己操作时,可自主操控驱动杆10-9,驱动杆10-9通过伞齿轮副带动调节丝杆10-8转动,调节丝杆10-8带动调节块10-6移动,调节块10-6通过伸缩杆带动按压球10-5移动,直至按压球10-5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连接弹簧10-2对定位架10-3进行推动,使得定位架10-3向下移动,直至安装球抵触在患者不舒服的位置处,从而便于操作,无需医护人员询问即可了解患者需检查的位置,当患者无法进行自主操作时,则医护人员操控驱动杆10-9。
在使用本发明时,将床体1通过万向轮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启动调节电机5-5,调节电机5-5带动与之相连的调节伞齿轮副5-4转动,该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伞齿轮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带动另一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伞齿轮转动,两个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从动伞齿轮则分别带动与之相连的双向丝杆5-2转动,双向丝杆5-2分别通过其上的螺纹带动齿条5-1移动,齿条5-1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安装板4转动,从而带动万向轮3转动,使得支撑脚2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增加诊疗时床体1的稳定性,将远离于防护电机6-6的安装杆6-5前侧的活动板6-2向前侧移动,此时活动板6-2带动安装杆6-5向前侧移动,使得活动板6-2与安装杆6-5分离后位于床体1的前侧,再转动安装架6-3,使得活动板6-2与安装杆6-5不在同一直线上,再将成卷的一次性防护布套在安装杆6-5上,然后将活动板6-2转动至安装杆6-5的前侧,再将活动板6-2向后侧推动,使得活动板6-2套至安装杆6-5上,从而对防护布的卷辊进行固定,再按上述步骤将空的卷辊套至另一侧的安装杆6-5上,使用过程中,将防护布绕过床体1的上侧后,固定至空的卷辊上,启动防护电机6-6,防护电机6-6带动安装杆6-5转动,安装杆6-5带动空的卷辊转动,卷辊对防护布进行卷绕,从而确保每位患者躺至床体1上时,防护布均为干净的,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性,在将防护布绕至床体1的上侧时,先穿设在防护罩12上的条形槽内,在休息一段时间再使用本装置时,启动消毒灯13,通过消毒灯13对防护布进行消毒,提高了卫生安全;
患者检查时,根据患者的体型,将定位柱从套板9-1内取出,然后移动插板9-2至合适的高度,再将定位柱穿过套板9-1插至插板9-2上的插孔内,从而方便不同患者使用,进而使得连接板10-1到达合适的高度,患者躺在床体1上,然后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带动前后两侧的移动丝杆7转动,移动丝杆7通过其上的丝母带动与之相连的支撑杆9移动,从而带动按压机构10移动,直至按压机构10到达患者难受的位置处,从而便于医生了解患者不舒服的位置,当需要移动床体1时,再通过调节机构5带动安装板4反向转动,进而使得万向轮3转动至与地面相抵触,方便带动床体1移动,患者在能够自己操作时,可自主操控驱动杆10-9,驱动杆10-9通过伞齿轮副带动调节丝杆10-8转动,调节丝杆10-8带动调节块10-6移动,调节块10-6通过伸缩杆带动按压球10-5移动,直至按压球10-5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连接弹簧10-2对定位架10-3进行推动,使得定位架10-3向下移动,直至安装球抵触在患者不舒服的位置处,从而便于操作,无需医护人员询问即可了解患者需检查的位置,当患者无法进行自主操作时,则医护人员操控驱动杆1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有按压机构10,可经由患者自主调节按压至患处,从而无需医护人员询问来确定位置,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还可在确定位置后,不会发生错位的现象,提高了诊疗的准确性;
2、在万向轮3的上侧设有安装板4,且可通过调节机构5调节安装板4,从而在无需移动床体1时,可将万向轮3转动至一侧,从而增加床体1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床体1的移动;
3、在床体1上设有防护机构6,可使得患者在检查时,确保其卫生的安全性,避免感染。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它包含床体(1)、支撑脚(2)和万向轮(3),床体(1)外底壁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2),支撑脚(2)的底端均设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
安装板(4),所述的安装板(4)为四个,且其一一对应固定在万向轮(3)的外顶壁上,安装板(4)的上侧活动插设在支撑脚(2)下侧的凹槽内,安装板(4)通过转轴与支撑脚(2)的凹槽的前后两内壁旋接;
调节机构(5),所述的调节机构(5)设置于床体(1)的下侧,调节机构(5)与安装板(4)连接;
防护机构(6),所述的防护机构(6)设置于床体(1)的上侧;
移动丝杆(7),所述的移动丝杆(7)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床体(1)的前后两侧壁内,移动丝杆(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床体(1)的两内壁旋接,两个移动丝杆(7)的一端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
驱动电机(8),所述的驱动电机(8)嵌设在床体(1)内,驱动电机(8)与外部电源连接,驱动电机(8)与移动丝杆(7)上的同步轮传动组件连接;
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于床体(1)的前后两侧,支撑杆(9)下侧壁相邻于床体(1)的一侧壁分别固定在与之相邻的移动丝杆(7)上的丝母上;
按压机构(10),所述的按压机构(10)悬设在床体(1)的上侧,按压机构(10)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杆(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5)包含:
齿条(5-1),所述的齿条(5-1)为四个,且其一一对应嵌设在四个凹槽内部的上侧,齿条(5-1)与安装板(4)上侧壁上的齿牙相啮合设置;
双向丝杆(5-2),所述的双向丝杆(5-2)为两个,且其分别悬设在床体(1)下方的前后两侧,双向丝杆(5-2)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左右对称的两个齿条(5-1)内,且通过螺纹旋接;
支撑板(5-3),所述的支撑板(5-3)固定在床体(1)下表面的中心,支撑板(5-3)的前后两侧分别活动套设在前后两个双向丝杆(5-2)上;
调节伞齿轮副(5-4),所述的调节伞齿轮副(5-4)为两个,且其分别从动齿轮分别套设在前后两个双向丝杆(5-2)的中端上,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齿轮上的转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5-3)的内壁旋接,前后两个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齿轮上的转动轴之间通过同步轮传动组件连接;
调节电机(5-5),所述的调节电机(5-5)嵌设在支撑板(5-3)内,调节电机(5-5)与外部电源连接,调节电机(5-5)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调节伞齿轮副(5-4)中的主动伞齿轮的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5-1)的上侧壁上均固定有滑动条(11),滑动条(11)分别滑动设置在支撑脚(2)上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机构(6)包含:
固定板(6-1),所述的固定板(6-1)为两个,且其分别左右对称固定在床体(1)下表面的后侧;
活动板(6-2),所述的活动板(6-2)为两个,且其分别左右对称设置于床体(1)下表面的前侧,活动板(6-2)与固定板(6-1)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安装架(6-3),所述的安装架(6-3)为两个,且其均呈倒“L”形设置,安装架(6-3)的竖杆一一对应固定在活动板(6-2)的上侧壁上,安装架(6-3)嵌设在床体(1)下表面上的卡槽内,安装架(6-3)的横杆活动插设在床体(1)下表面上的嵌入槽内,且卡槽与嵌入槽相贯通设置;
复位弹簧(6-4),所述的复位弹簧(6-4)为两个,且其分别嵌设在嵌入槽内,复位弹簧(6-4)的后端固定在嵌入槽的后内壁上,复位弹簧(6-4)的前端通过支板与安装架(6-3)的横杆的后端旋接;
安装杆(6-5),所述的安装杆(6-5)为两个,且其分别通过轴承旋接在固定板(6-1)的前侧壁上,安装杆(6-5)的前端活动插设在活动板(6-2)内;
防护电机(6-6),所述的防护电机(6-6)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板(6-1)的后侧壁上,防护电机(6-6)与外部电源连接,防护电机(6-6)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安装杆(6-5)的后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体(1)的一侧壁上固定有防护罩(12),该防护罩(12)上下两侧壁上均设有条形槽,防护罩(12)远离于床体(1)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有消毒灯(13),消毒灯(13)与外部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机构(10)包含:
连接板(10-1),所述的连接板(10-1)悬设在床体(1)的上侧,连接板(10-1)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支撑杆(9)固定连接;
连接弹簧(10-2),所述的连接弹簧(10-2)为数个,且其等距固定在连接板(10-1)的下表面上;
定位架(10-3),所述的定位架(10-3)悬设在床体(1)的上侧,定位架(10-3)上侧的横板与数个连接弹簧(10-2)的下端固定连接;
导向杆(10-4),所述的导向杆(10-4)为数个,且其一一对应插设在数个连接弹簧(10-2)内,导向杆(10-4)的下端固定在定位架(10-3)的外顶壁上,导向杆(10-4)的上端穿过连接板(10-1)后,其顶端的凸圈抵触在连接板(10-1)的上表面上;
按压球(10-5),所述的按压球(10-5)设置于定位架(10-3)内,定位架(10-3)上侧壁的下表面上设有调节槽(10-3-1);
调节块(10-6),所述的调节块(10-6)滑动设置在调节槽(10-3-1)内,调节块(10-6)的下表面通过伸缩杆与按压球(10-5)固定连接;
推动弹簧(10-7),所述的推动弹簧(10-7)为两个,且其分别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板(10-1)的下表面以及按压球(10-5)的上侧;
调节丝杆(10-8),所述的调节丝杆(10-8)嵌设在调节槽(10-3-1)内,调节丝杆(10-8)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调节槽(10-3-1)的两内壁旋接,调节块(10-6)通过螺纹与调节丝杆(10-8)旋接;
驱动杆(10-9),所述的驱动杆(10-9)的横边悬设在定位架(10-3)的上侧,驱动杆(10-9)的竖杆通过轴承旋接在定位架(10-3)的横板上,驱动杆(10-9)的竖杆的下端通过伞齿轮副与调节丝杆(10-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9)由套板(9-1)和插板(9-2)构成,套板(9-1)悬设在床体(1)的外侧,套板(9-1)的内部插设有插板(9-2),插板(9-2)的上侧穿过套板(9-1)的上侧后,与连接板(10-1)固定连接,插板(9-2)上等距设有数个插孔,定位柱穿过套板(9-1)的侧壁后,插设在对应的插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08170.3A CN115887159A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08170.3A CN115887159A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87159A true CN115887159A (zh) | 2023-04-04 |
Family
ID=8649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08170.3A Withdrawn CN115887159A (zh) | 2023-01-04 | 2023-01-04 | 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8715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70163A (zh) * | 2023-04-19 | 2023-06-23 | 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医疗病房的辅助输送机构 |
-
2023
- 2023-01-04 CN CN202310008170.3A patent/CN11588715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70163A (zh) * | 2023-04-19 | 2023-06-23 | 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医疗病房的辅助输送机构 |
CN116270163B (zh) * | 2023-04-19 | 2024-03-19 | 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医疗病房的辅助输送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887159A (zh) | 一种中西医结合诊疗床 | |
CN109884798A (zh) | 一种影像科x光片放置展示装置 | |
CN107625602A (zh) |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 |
CN108938168B (zh) | 一种用于医疗骨科病人的腰椎牵引床 | |
CN219049218U (zh) | 一种辅助患者翻身的翻身机构 | |
CN211272022U (zh) | 一种手术室用的辅助四肢清洗消毒的支架 | |
CN215504539U (zh) | 一种医疗外科麻醉护理装置 | |
CN211022846U (zh) | 一种脊柱用撑开器 | |
CN209916477U (zh) | 一种骨科护理支撑支架 | |
CN109350332A (zh) | 一种用于医疗骨科病人的颈椎牵引床 | |
CN109011384A (zh) | 一种分离式骨科腿部康复架 | |
CN108542675B (zh) | 一种用于肢体创伤快速处理的手术操作台 | |
CN109718043B (zh) | 一种神经内科助起器 | |
CN209734418U (zh) | 一种骨关节消毒换药装置 | |
CN210056546U (zh) | 一种心脏外科专用护理床 | |
CN218685089U (zh) | 一种检查辅助机构 | |
CN219184675U (zh) | 一种医用换药设备 | |
CN215425748U (zh) | 一种疼痛科评分转盘 | |
CN110215368B (zh) | 一种用于眼科的便于使用型推车 | |
CN215025356U (zh) | 一种炎症治疗仪器 | |
CN220344656U (zh) |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包扎支撑装置 | |
CN212789011U (zh) | 一种骨科用护理装置 | |
CN221490218U (zh) | 一种乳腺外科用手术托盘 | |
CN215605799U (zh) | 乳腺影像检查用具有调节乳腺托板间距结构的支架 | |
CN214968375U (zh) | 一种洁净治疗检查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04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