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6636A - 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6636A
CN115886636A CN202211619130.4A CN202211619130A CN115886636A CN 115886636 A CN115886636 A CN 115886636A CN 202211619130 A CN202211619130 A CN 202211619130A CN 115886636 A CN115886636 A CN 115886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air inlet
bypass
suction motor
valv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19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86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6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便携式吸尘器包括:壳体,壳体限定有一集尘腔;气固分离器,布置于集尘腔内;进气管,具有一进气口,进气管与集尘腔流体连通;进气旁路,独立于集尘腔且具有位于壳体上的旁路口;抽吸电机,布置于壳体的内部,便携式吸尘器形成有从进气口至抽吸电机的第一真空路径以及从旁路口至抽吸电机的第二真空路径,气固分离器位于第一真空路径上;阀机构,其能够在阻止流体沿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关闭状态和允许流体沿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打开状态之间动作,阀机构包括布置于进气旁路中的阀门;以及可充电电池,与抽吸电机电性连接。该便携式吸尘器在独立使用时,可避免碎屑落入该进气旁路内。

Description

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干湿两用表面清洁设备,其包括可接触待清洁表面的清洁底座、可转动地安装于清洁底座上的直立机体、可拆卸地安装于直立机体上的便携式吸尘器以及清洁液箱和污液回收箱。其中,便携式吸尘器上配置有可形成抽吸流的抽吸电机、可存储碎屑的集尘腔以及安装于集尘腔内的气固分离器。该便携式吸尘器可安装于直立机体上以作为表面清洁设备工作时的抽吸源使用,也可以脱离直立机体以作为干式吸尘器独立使用。
然而,由于表面清洁设备采用湿式清洁方式,便携式吸尘器作为表面清洁设备的抽吸源使用时,经过集尘腔内的抽吸流不可避免地携带有水气,该水气与集尘腔的碎屑结合后将形成粘稠状的混合物,容易堵塞集尘腔、气固分离器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便携式吸尘器作为表面清洁设备的抽吸源使用时容易堵塞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进气旁路的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第一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限定有一集尘腔;气固分离器,布置于所述的集尘腔内;进气管,具有一进气口,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集尘腔流体连通;进气旁路,独立于所述的集尘腔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旁路口;抽吸电机,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形成有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一真空路径以及从所述旁路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二真空路径,所述的气固分离器位于所述的第一真空路径上;阀机构,配置于所述的进气旁路处并包括布置于所述进气旁路中的阀门,所述的阀机构能够在阻止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关闭状态和允许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打开状态之间动作;以及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的抽吸电机电性连接。
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阀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且能够供用户操作的操控部件;所述的操控部件与所述的阀门传动设置,以实现控制所述的阀机构在所述的关闭状态和所述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阀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的阀门传动设置,以使得所述的阀门可从所述的打开状态自动切换到所述关闭状态。
在上述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可分离的尘杯,所述的集尘腔位于所述尘杯的内部,所述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尘杯的底部。
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旁路口位于所述尘杯的一侧。
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位于所述的集尘腔与所述的抽吸电机之间。
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进气旁路包括位于所述尘杯外侧并且与所述尘杯并排布置的第一路段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路段的第二路段。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以下第二技术方案:一种表面清洁设备,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底座,包括至少一个辊腔、可转动地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辊腔处的若干刷辊以及位于所述清洁底座内部且流体连通所述至少一个辊腔的若干抽吸嘴;便携式吸尘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限定有一集尘腔;气固分离器,布置于所述的集尘腔内;进气管,具有一进气口,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集尘腔流体连通;进气旁路,独立于所述的集尘腔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旁路口;抽吸电机,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形成有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一真空路径以及从所述旁路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二真空路径,所述的气固分离器位于所述的第一真空路径上阀机构,配置于所述的进气旁路处并包括布置于所述进气旁路中的阀门,所述的阀机构具有能够在阻止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关闭状态和允许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打开状态之间动作;以及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的抽吸电机电性连接;直立机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的清洁底座上,所述的直立机体具有可供所述便携式吸尘器可拆卸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具有一对接口;当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时,所述的对接口能够与所述的第二真空路径流体连通;清洁液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的直立机体或所述的清洁底座上且可为所述的若干刷辊提供清洁液;以及污液回收箱,用于拦截并存储污液,所述的污液回收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的直立机体,所述的若干抽吸嘴、所述的污液回收箱以及所述的对接口依次流体连通并形成流体输入路径。
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阀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操控部件;所述的操控部件与所述的阀机构传动布置,以实现控制所述的阀机构在所述的关闭状态和所述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阀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的阀门传动设置,以使得所述的阀机构能够从所述的打开状态自动切换到所述关闭状态。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安装座上配置有与所述阀机构相适配的触发件以及对接口;当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时,所述的触发件促使所述的阀机构从所述的关闭状态转换到打开状态且所述的对接口与所述的旁路口接通。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触发件包括一凸起,所述的对接口集成于所述凸起的顶部。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安装座具有与所述进气口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座时接纳至少部分所述的进气管并封堵所述的进气口。
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侧部且流体连通所述抽吸电机与外界的多个排气口,所述的多个排气口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时被隐藏。
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位于所述的第一真空路径中并且位于所述的集尘腔与所述的抽吸电机之间。
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污液回收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二过滤器位于所述的流体输入路径上。
在上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可分离的尘杯,所述的集尘腔位于所述尘杯的内部,所述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尘杯的底部。还可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旁路口位于所述尘杯的一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第一、第二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便携式吸尘器在独立使用时,处于关闭状态的阀机构可封闭进气旁路,以避免碎屑落入该进气旁路内;在该便携式吸尘器作为表面清洁设备的抽吸源使用时,进气旁路与直立机体的流体输入路径相接通,携带有水气的抽吸流直接经由该进气旁路到达抽吸电机处,不与集尘腔内的碎屑接触,从而避免了水气与碎屑相结合而造成堵塞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表面清洁设备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箭头方向表示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直立机体上且工作时所产生的抽吸流的流动方向;
图4为图2所示侧面剖视图的清洁底座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表面清洁设备的侧视图1;其中,直立机体相对竖直线向后倾斜至90°;
图6为图1所示表面清洁设备的侧视图2;其中,便携式吸尘器从直立机体上拆卸下来;
图7为图6所示便携式吸尘器的侧面剖视图;其中,虚线箭头方向表示便携式吸尘器独立使用时所产生的抽吸流的流动方向;
图8为图6所示便携式吸尘器的正面剖视图;其中,虚线箭头方向表面抽吸流自抽吸电机流出便携式吸尘器的流动方向;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阀机构;
图10为图1所示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底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图10所示清洁底座的部分部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图10所示清洁底座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标注:
100、表面清洁设备;
1、清洁底座;11、座体;111、侧壁;112、铰接座;113、可转动接头;12、辊腔;13、第一刷辊;14、第二刷辊;15、流体分配器;16、侧刷;17、抽吸嘴;18、刮液板;
191、驱动电机;192、减速箱;193、减速箱出轴;194、第一驱动头;195、第二驱动头;
196、第一传动带;197、第一传动齿轮;198、第二传动带;199、第二传动齿轮;1910、第三传动齿轮;1911、第四传动齿轮;
2、直立机体;21、手柄部;211、把手;22、主体部;221、安装座;222、触发件;223、关闭机构;23、连接端;
3、便携式吸尘器;31、壳体;32、提手;33、进气管;331、进气口;34、气固分离器;35、抽吸电机;36、进气旁路;361、旁路口;37、可充电电池;38、集尘腔;39、过滤腔;310、第一过滤器;311、阀门;312、排气口;313、尘杯;314、操控部件;
4、清洁液箱;
5、污液回收箱;51、污液腔;52、流入管;53、流出通道;54、折流板;55、第二过滤器;
R1、第一旋转方向;R2、第二旋转方向;Y、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中,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 “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其它)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 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 地解释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表面清洁设备100,该表面清洁设备100可沿着待清洁表面移动并进行清洁作业。表面清洁设备100包括可沿着待清洁表面移动的清洁底座1、可转动地连接于清洁底座1上的直立机体2、可拆卸地安装于直立机体2上部的便携式吸尘器3、能够储存与提供清洁液的清洁液箱4以及能够接收与储存污液的污液回收箱5。
参阅图4与图10,清洁底座1包括形成主体外轮廓的座体11、由座体11所限定且前后布置的一对辊腔12、前后布置且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一对辊腔12处的第一刷辊13与第二刷辊14、设置于座体11内部的一对流体分配器15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第二刷辊同时转动的驱动机构。
各辊腔12均具有一朝向待清洁表面的下部开口(图中未标示出),第一、第二刷辊均有部分外周表面穿出相应辊腔12的下部开口,以接触待清洁表面。一对流体分配器15分别毗邻一对辊腔12,并被配置成能够接受来自于供液路径(见下文)的清洁液并将该清洁液分配于相邻的第一刷辊13或第二刷辊14的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清洁底座1还布置有分别与第一、第二刷辊传动连接且同轴心线布置的一对侧刷16,各侧刷16均被配置成至少有部分相对座体11从径向或/和轴向方向向外凸出,以便于清洁墙角、桌角等处。
清洁底座1还限定有位于内部且分别毗邻一对辊腔12处的一对抽吸嘴17,各抽吸嘴17均与相应侧的辊腔12流体连通。抽吸嘴17形成流体输入路径(见下文)的入口,以供抽吸流携带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液进入流体输入路径。进一步地,清洁底座1还设置有分别位于一对流体分配器15下侧的刮液板18,各刮液板18分别位于一对抽吸嘴17的上侧且被配置成能够接触第一刷辊13或第二刷辊14的外表面,以刮下相应刷辊所携带的污液。
结合图11-12,座体11具有一侧壁111,驱动机构包括作为动力源的驱动电机191、与驱动电机191机械耦合的减速箱192、可转动地安装于侧壁111上且前后布置的第一驱动头194与第二驱动头195以及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其中,第一、第二刷辊的一侧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第二驱动头上,以使得第一、第二驱动头可分别带动第一、第二刷辊转动。
驱动电机191、减速箱192以及侧壁111依次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91位于座体11的内侧且布置于第一、第二刷辊之间,以减小清洁底座1的整体体积。减速箱192包括固定设置于侧壁111上的箱体(图中未标示出)与相对箱体凸出并伸入侧壁111内部的减速箱出轴193,减速箱出轴193被配置成同时传动连接第一、第二驱动头,以在驱动电机191的带动下同时驱动第一、第二刷辊转动。
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布置于侧壁111的内部,其用于实现减速箱出轴193与第一驱动头194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带196与第一传动齿轮197,第一传动带196套设于第一传动齿轮197与减速箱出轴193的外侧,第一传动齿轮197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头194同轴设置,以带动第一驱动头194和第一刷辊13以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
第二传动组件布置于侧壁111的内部,其用于实现减速箱出轴193与第二驱动头195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传动齿轮199和第三传动齿轮1910、与第三传动齿轮1910相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1911以及套设于减速箱出轴193与第二传动齿轮199外侧的第二传动带198。第四传动齿轮1911通过联轴器与第二驱动头195同轴设置,以带动第二驱动头195和第二刷辊14以与第一旋转方向R1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
在表面清洁设备10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位于前侧的第一刷辊13与位于后侧的第二刷辊14所处的清洁环境并不相同,相较于第二刷辊14,第一刷辊13一般供给更多的清洁液、面临脏污程度更高的待清洁表面、产生更多的污液等。因而,出于能源利用率和清洁能力等因素考虑,一般赋予第一、第二刷辊不同的转速以适配其面临的清洁环境。可以理解地,本申请所提供的表面清洁设备100可通过设置清洁底座1上各传动齿轮的半径长度、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的传动比等因素,调整第一、第二刷辊的转速。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刷辊14的转速低于第一刷辊13的转速。
继续参阅图1,直立机体2沿着一纵向方向延伸,其包括位于顶部的手柄部21、位于底部的连接端23以及位于手柄部21与连接端23之间的主体部22。手柄部21上配置有供用户把持的把手211与位于把手211上的若干第一控制键(图中未标示出),该第一控制键与表面清洁设备100的各可控部件信号连接,以供用户控制表面清洁设备100工作。
结合图10,清洁底座1的座体11还设置有位于顶部的铰接座112以及铰接于该铰接座112上的可转动接头113,可转动接头113位于流体输入路径上且与各抽吸嘴17流体连通。连接端23固定连接于清洁底座1的可转动接头113上,该可转动接头113可提供至少90°的转动范围,以便用户基于实际需求调整直立机体2与清洁底座1的角度。例如:将直立机体2调整成垂直于清洁底座1(如图1),以便于存放表面清洁设备100;将直立机体2调整成相对竖直线向后倾斜,以便于用户手持把手211并推动清洁底座1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或将直立体积2调整成与竖直线呈90°(如图5),以便清洁床底、沙发底部等高度受限区域的待清洁表面。
清洁液箱4用于储存与对外提供清洁液,其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部22的下部前侧,以便于用户向其添加清洁液。表面清洁设备100内部限定有一条供清洁液从清洁液箱4流向一对流体分配器15的供液路径(图中未示出)。该供液路径上设置有一可选择性启动的供液泵(图中未示出),以选择性地将清洁液箱4内的清洁液输送至一对流体分配器15处和阻断该供液路径上的流体流动。
参阅图6-8,便携式吸尘器3被配置成可整体地从直立机体2上拆卸下来并独立地作为干式吸尘器使用。便携式吸尘器3包括壳体31、与壳体31一体形成且供用户提携便携式吸尘器3的提手32、限定有一轴心线Y的进气管33、气固分离器34、可形成抽吸流的抽吸电机35、布置于顶部的可充电电池37以及呈现阵列地开设于壳体31侧部且供抽吸流流出便携式吸尘器3的多个排气口312。其中,提手32布置于壳体31的前侧且布置有供用户控制便携式吸尘器3的若干第二控制键(图中未示出)。当便携式吸尘器3安装于直立机体2上时,提手32向前露出,以便于用户拆装便携式吸尘器3。
壳体31包括可尘杯313与设置与尘杯313一侧的进气旁路36,尘杯313被配置成可从便携式吸尘器3上拆卸下来,以供用户倾倒尘杯313内的碎屑。尘杯313限定有一集尘腔38,进气管33与尘杯313一体形成且部分伸入该集尘腔38内。进气管33具有相互远离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其第一端部相对尘杯313向外凸出并形成一进气口331,以供抽吸流入便携式吸尘器3;气固分离器34布置于集尘腔38内,进气管33的第二端部固定设置气固分离器34上且与集尘腔38的上部流体连通。
气固分离器34为旋转对称结构并与进气管33同轴心线布置。该气固分离器34包括远离进气管33且固定设置于壳体31内壁面上的连接部(图中未标示出)、靠近进气管33的裙边(图中未标示出)、位于连接部与裙边之间的过滤部(图中未标示出)以及限定于自身内部的过滤腔39。裙边相对过滤部向外延伸并将集尘腔38分成流体连通的上部腔室与下部腔室。
过滤部呈圆筒状结构,气固分离器34开设有呈阵列地布置于过滤部的多个过滤孔(图中未标示出),过滤腔39与抽吸电机35流体连通。进气管33、集尘腔38、过滤孔、过滤腔39以及抽吸电机35依次流体连通并构成一条供抽吸流从进气口331流至抽吸电机35的第一真空路径。进一步地,该过滤腔39内还设置有一位于第一真空路径上的第一过滤器310(即位于集尘腔38与抽吸电机35之间),以进一步吸附穿过过滤孔的微小碎屑。
进气旁路36独立于集尘腔38,并包括与尘杯313并排布置的第一路段362以及与第一路段垂直设置的第二路段363,第二路段363位于抽吸电机35与第一过滤器310之间。第一路段362形成有从尘杯313的一侧露出的旁路口361,进气旁路36还配置有阀机构。便携式吸尘器3形成有一条供抽吸流从旁路口361流至抽吸电机35的第二真空路径,该阀机构具有能够阻止流体沿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关闭状态和允许流体沿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打开状态并被构造成可在该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阀机构包括位于旁路口361处的阀门311与配置于阀门311处的弹性复位件(如扭簧,图中未标示出)。阀门311与旁路口361相适配,该阀门311可关闭旁路口361(即阀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和打开旁路口361(即阀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弹性复位件为阀门311施加一个从打开位置自动切换到关闭为孩子的作用力,以使得便携式吸尘器3独立使用时,阀机构可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自动切换和保持于关闭状态,从而持续地关闭旁路口361。
图9提供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阀机构,该阀机构采用以操控部件314代替弹性复位件,该操控部件314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31’上并被配置成可供用户操作。操控部件314与阀门311传动连接,以使得用户可经由该操控部件314选择性地将阀门311’切换至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
抽吸电机35布置于壳体31内侧中部,壳体31的侧部上还开设有呈现阵列布置且供抽吸流流出便携式吸尘器3的多个排气口312。多个排气口312布置于抽吸电机35的下侧,以尽量延长排气路径,从而降低排气噪音。当便携式吸尘器3安装于直立机体2上时,排气口312被隐藏(即排气口312位于表面清洁设备100的内部且被直立机体2包围),以进一步地降低排气噪音。
可充电电池37可作为便携式吸尘器3或表面清洁设备100的电源使用。具体地,当便携式吸尘器3安装于直立机体2上时,可充电电池37与表面清洁设备100的各耗能部件电连接,以为表面清洁设备100提供电能;当便携式吸尘器3脱离直立机体2时,可充电电池37仅与便携式吸尘器3上的各耗能部件电连接,以为便携式吸尘器3提供电能。
当便携式吸尘器3作为干式吸尘器独立使用时,旁路口361被处于关闭状态的阀门311封闭,抽吸电机35启动并形成抽吸流以吸附清洁表面上的碎屑。携带碎屑的抽吸流自进气口331流入并沿着第一真空路径流动,气固分离器34将碎屑阻挡于集尘腔38内,以完成气固分离。被阻挡的碎屑在自身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掉入下部腔室内,气固分离器34的裙边可在便携式吸尘器3倾斜或倒置时阻挡下部腔室内的碎屑进入上部腔室。随后,脱离碎屑的抽吸流经由过滤腔39到达抽吸电机35处,最后经由多个排气口312离开便携式吸尘器3。
参阅图2-3,直立机体2的主体部22上设置有可供便携式吸尘器3安装的安装座221。安装座221布置有分别对应旁路口361与进气口331的触发件222与凹槽(图中未示出),触发件222上形成有一供抽吸流流出直立机体2的对接口(图中未标示出),凹槽内布置有可在便携式吸尘器3安装于直立机体2上时关闭进气口331的关闭机构223。表面清洁设备100限定有一条供抽吸流从各抽吸嘴17流向对对接口的流体输入路径。当便携式吸尘器3安装于直立机体2上时,安装座221与便携式吸尘器3的接触;触发件222顶开旁路口361处的阀门311,以接通流体输入路径与第二真空路径;部分进气管33被接纳于凹槽处且进气口被关闭机构233关闭,从而封闭第一真空路径。具体地,触发件为一可顶开阀门311的凸台,关闭机构233为与进气口331相适配的密封圈。在其他实施例中,关闭机构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实现,如可封堵进气口的台阶机构或是将凹槽设置成与进气口外轮廓(或进气口外围的壳体轮廓)相契合。
污液回收箱5可拆卸地安装于直立机体2的下部且构成流体输入路径的一部分,以接收和存储由抽吸流携带而来的污液。具体地,污液回收箱5限定有一可接收和容纳污液的污液腔51、供流体进入污液腔51的流入管52、供流体流出污液回收箱5且位于顶部的流出通道53以及位于流入管52上侧的折流板54。流入管52、污液腔51以及流出通道53依次流体流通并构成流体输入路径的一部分,折流板54位于流体输入路径上内并毗邻流入管52的下游。当携带有污液的抽吸流自流入管52进入污液腔51后扩容降压,大部分污液即脱离抽吸流并储存于污液腔51内,小部分污液由抽吸流携带地流至折流板54,并在折流板54处应惯性作用完成液气分离。其后,抽吸流经由流出通道53流出污液回收箱5(此时扔携带有少量的水气)。进一步地,污液回收箱箱5设置有第二过滤器55,该第二过滤器55位于流体输入路径上,以进一步吸收抽吸流所携带的污液和脏物。
以下说明表面清洁设备100的工作原理:表面清洁设备100进行清洁作业时,便携式吸尘器3安装于直立机体2上,供液泵启动,清洁液箱4内的清洁液沿着供液路径流至一对流体分配器15处并润湿相应的第一刷辊13或第二刷辊14;第一、第二刷辊利用清洁液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抽吸电机35启动并形成抽吸流,该抽吸流携带待清洁表面上的污液自一对抽吸嘴35处进入表面清洁设备100,并先后经由流体输入路径和第二真空路径到达排气口312处,并由此离开表面清洁设备100。在此过程中,污液被储存于污液回收箱5内。
可以理解地,在表面清洁设备100工作时,其携带有少量水汽的抽吸流可经由第二真空路径绕过集尘腔38与气固分离器34,以避免水汽与储存于集尘腔38内的碎屑相结合而使得碎屑变得粘稠并堵塞第一真空路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的壳体限定有一集尘腔;
气固分离器,布置于所述的集尘腔内;
进气管,具有一进气口,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集尘腔流体连通;
进气旁路,独立于所述的集尘腔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旁路口;
抽吸电机,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形成有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一真空路径以及从所述旁路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二真空路径,所述的气固分离器位于所述的第一真空路径上;
阀机构,配置于所述的进气旁路处并包括布置于所述进气旁路中的阀门,所述的阀机构能够在阻止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关闭状态和允许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打开状态之间动作;以及
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的抽吸电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且能够供用户操作的操控部件;所述的操控部件与所述的阀门传动设置,以实现控制所述的阀机构在所述的关闭状态和所述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的阀门传动设置,以使得所述的阀门可从所述的打开状态自动切换到所述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可分离的尘杯,所述的集尘腔位于所述尘杯的内部,所述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尘杯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口位于所述尘杯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位于所述的集尘腔与所述的抽吸电机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旁路包括位于所述尘杯外侧并且与所述尘杯并排布置的第一路段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路段的第二路段。
8.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包括:
清洁底座,包括至少一个辊腔、可转动地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辊腔处的若干刷辊以及位于所述清洁底座内部且流体连通所述至少一个辊腔的若干抽吸嘴;
便携式吸尘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限定有一集尘腔;气固分离器,布置于所述的集尘腔内;进气管,具有一进气口,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集尘腔流体连通;进气旁路,独立于所述的集尘腔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旁路口;抽吸电机,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形成有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一真空路径以及从所述旁路口至所述抽吸电机的第二真空路径,所述的气固分离器位于所述的第一真空路径上;阀机构,配置于所述的进气旁路处并包括布置于所述进气旁路中的阀门,所述的阀机构具有能够在阻止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关闭状态和允许流体沿所述第二真空路径流动的打开状态之间动作;以及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的抽吸电机电性连接;
直立机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的清洁底座上,所述的直立机体具有可供所述便携式吸尘器可拆卸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具有一对接口;当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时,所述的对接口能够与所述的第二真空路径流体连通;
清洁液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的直立机体或所述的清洁底座上且可为所述的若干刷辊提供清洁液;以及
污液回收箱,用于拦截并存储污液,所述的污液回收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的直立机体,所述的若干抽吸嘴、所述的污液回收箱以及所述的对接口依次流体连通并形成流体输入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且能够供用户操作的操控部件;所述的操控部件与所述的阀门传动设置,以实现控制所述的阀机构在所述的关闭状态和所述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机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的弹性复位件与所述的阀门传动设置,以使得所述的阀机构能够从所述的打开状态自动切换到所述关闭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上配置有与所述阀机构相适配的触发件以及对接口;当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时,所述的触发件促使所述的阀机构从所述的关闭状态转换到打开状态且所述的对接口与所述的旁路口接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件包括一凸起,所述的对接口集成于所述凸起的顶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具有与所述进气口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座时接纳至少部分所述的进气管并封堵所述的进气口。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侧部且流体连通所述抽吸电机与外界的多个排气口,所述的多个排气口在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所述的安装座上时被隐藏。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吸尘器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的第一过滤器位于所述的第一真空路径中并且位于所述的集尘腔与所述的抽吸电机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液回收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二过滤器位于所述的流体输入路径上。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可分离的尘杯,所述的集尘腔位于所述尘杯的内部,所述的进气口位于所述尘杯的底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旁路口位于所述尘杯的一侧。
CN202211619130.4A 2022-11-18 2022-12-14 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Pending CN1158866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0572 2022-11-18
CN2022114505720 2022-1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6636A true CN115886636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19130.4A Pending CN115886636A (zh) 2022-11-18 2022-12-14 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66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2696B2 (en) Handheld extraction cleaner
CA1299827C (en)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CN109805832B (zh) 污液回收组件以及表面清洁设备
KR20070074146A (ko) 청소기 시스템
JP2016107094A (ja) モップ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ロボット掃除機
CN106974591B (zh) 吸尘器
KR101472770B1 (ko) 청소장치
CN109528074B (zh) 表面清洁基座
KR100608666B1 (ko) 건/습식 겸용 청소기
US20230292973A1 (en) Multi-function cleaning appliance
CN115886636A (zh) 便携式吸尘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0124714U (zh) 清洁设备和清洁设备总成
CN218899331U (zh) 清洁底座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1789543A (zh) 一体式水箱尘盒及具有一体式水箱尘盒的清洁设备
US20220287528A1 (en) Vacuum cleaner docking station
KR100618646B1 (ko) 물을 이용한 청소기 및 물청소용 브러시
CN115137262B (zh) 一种清洁设备
CN215838814U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CN220778248U (zh) 清洁装置
CN217066271U (zh) 清洁装置及清洁设备
US20230063470A1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KR20240030125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WO2024032667A1 (zh) 基站及清洁系统
KR101717537B1 (ko) 업라이트 형 진공청소기
CN115702769A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