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5982A -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5982A
CN115885982A CN202211393497.9A CN202211393497A CN115885982A CN 115885982 A CN115885982 A CN 115885982A CN 202211393497 A CN202211393497 A CN 202211393497A CN 115885982 A CN115885982 A CN 115885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it
solenopsis invicta
attractant
rotenone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34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彬
张志祥
王学贵
刘跃华
李涌泉
朱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yu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yu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yu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yujin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34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5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5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5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灭蚁剂和引诱剂组成;所述灭蚁剂由鱼藤酮和印楝油组成;其中,所述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所述印楝油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余量为引诱剂。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仅由鱼藤酮和印楝油形成的灭蚁剂和引诱剂组成,原材料较少制备简单,可以节省生产和使用成本,同时药效较慢(25‑40天才体现效果),工蚁能够将饵料提供给母蚁,从而能很好杀死窝巢中所有红火蚁母蚁,起到彻底灭蚁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 111011367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红火蚁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对红火蚁起到引诱作用并起到较好的慢性毒杀效果。但其原材料较多、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所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灭蚁剂和引诱剂组成;所述灭蚁剂由鱼藤酮和印楝油组成;其中,所述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所述印楝油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余量为引诱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诱剂为蜂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诱剂为牛肉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诱剂为蔗糖。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
所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所述鱼藤酮溶于所述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所述引诱剂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
将所述饵料颗粒烘干,即制得所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诱剂为蜂巢;将所述蜂巢打碎;将所述混合液加入打碎的蜂巢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所述混合物,并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诱剂为牛肉粉;将所述混合液加入牛肉粉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所述混合物,并50℃温度下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诱剂为蔗糖;将所述蔗糖制成粉末;将所述混合液加入蔗糖粉末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所述混合物,并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仅由鱼藤酮和印楝油形成的灭蚁剂和引诱剂组成,原材料较少制备简单,可以节省生产和使用成本,同时能够对红火蚁起到较好的杀灭效果。
2.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药效较慢(25-40天才体现效果),工蚁能够将饵料提供给母蚁,从而能很好杀死窝巢中所有红火蚁母蚁,起到彻底灭蚁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发明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发明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该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灭蚁剂和引诱剂组成。灭蚁剂由鱼藤酮和印楝油组成。其中,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印楝油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余量为引诱剂。其中,引诱剂可以采用蜂巢、牛肉粉或者蔗糖(如白砂糖或红砂糖)。
该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混合液加入引诱剂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
将饵料颗粒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其中,引诱剂为蜂巢时,将蜂巢打碎,将混合液加入打碎的蜂巢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并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其中,引诱剂为牛肉粉时,将混合液加入牛肉粉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并50℃温度下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其中,引诱剂为蔗糖时,将蔗糖制成粉末,将混合液加入蔗糖粉末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并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通过采用鱼藤酮和印楝油作为灭蚁剂,鱼藤酮和印楝油均有杀虫的作用,可以增强杀虫的效果,同时可以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从而减少了溶剂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使用蜂巢、牛肉粉或者蔗糖(如白砂糖或红砂糖)作为引诱剂,可以起到较好的引诱效果。尤其是蜂巢,蜂巢主要含有蜂蜡、树脂、油脂、色素、鞣质、糖类、有机酸、脂肪酸、甙类、酶和昆虫激素等,对红火蚁有很好的引诱效果。同时,鱼藤酮属于生物制剂,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分解,蜂巢蜂蜡、树脂、油脂等成分可以将鱼藤酮包裹其中可以隔绝氧气,从而不易分解,保持药效持久,防效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01%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01%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98%的蜂巢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蜂巢打碎。将混合液加入打碎的蜂巢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2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05%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2%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75%的蜂巢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蜂巢打碎。将混合液加入打碎的蜂巢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3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1%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2%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7%的蜂巢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蜂巢打碎。将混合液加入打碎的蜂巢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4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01%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01%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98%的牛肉粉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混合液加入牛肉粉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在50℃温度下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5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05%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1%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85%的牛肉粉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混合液加入牛肉粉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在50℃温度下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6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1%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2%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7%的牛肉粉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混合液加入牛肉粉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在50℃温度下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7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05%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05%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9%的蔗糖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蜂蔗糖制成粉末。将混合液加入蔗糖粉末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8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1%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2%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7%的蔗糖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蜂蔗糖制成粉末。将混合液加入蔗糖粉末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实施例9
本实施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占饵料总质量0.2%的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0.2%的印楝油和占饵料总质量99.6%的蔗糖组成。
本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为: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鱼藤酮溶于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蜂蔗糖制成粉末。将混合液加入蔗糖粉末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饵料颗粒进行烘干,即制得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下面以实施例2为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效果。
1试验名称
0.05%鱼藤酮饵剂防治红火蚁田间药效试验
3试验条件
3.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红火蚁C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农田田埂、弃耕地
3.2环境条件
试验在海南省文昌市东阁镇李山村进行,试验地为弃荒地,遍生杂草。
4试验设计和安排
4.1药剂
4.1.1试验药剂
0.05%鱼藤酮饵剂。
4.1.2对照药剂
0.045%茚虫威剂(WP20160031),广东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3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表1试验药剂与试验设计
Figure BDA0003932272030000081
4.2试验仪器/器械
试验称量过程中使用电子天平AUY200编号51S21采用常规方法直接称取取,其它参考《SOP-E0004电子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V2.0》。
4.3小区安排
4.3.1小区排列
小区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小区排列如下:
I 1 2 5 4 3
II 2 1 3 5 4
III 3 4 2 1 5
IV 5 3 4 2 1
4.3.2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根据试验地情况确定为长方形,每小区面积约1200~1300m2,每小区8~11个蚁巢。相邻小区之间设置大于3m~5m的缓冲区。
重复次数:4次。
4.4试验方法
4.4.1施药方法
撒施法。将药剂环状撒施在蚁巢表面及附近50-100cm范围内,在整个小区内均匀投放。空白对照区不作任何处理。
4.4.2施药时间和次数
2020年10月31日施1次药,共施1次。
4.4.3使用容量
根据试验方案每巢分别为15/20/25g药剂。
4.4.4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试验期间不施用其它药剂防治其它病虫害。
5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5.1气象及土壤资料
5.1.1气象资料
施药当天多云无雨,气温23.10C。
5.1.2土壤资料
试验地为弃耕地,遍生荒草。零星小灌木。
5.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5.2.1调查时间和次数
于药前(10月31日)、药后第7d(11月7日)、药后第14d(11月14日)和药后第21d(11月21日)、药后第28d(11月28日)药后、第35d(12月5日)、药后第42d(12月12日)药后、第49d(12月19日)调查,药后49(12月19日)天挖巢调查,共调查8次。
5.2.2调查方法
踏查法:采用踏查法调查小区内活蚁巢数量。在施药前仔细检查、标记个小区内全部蚁丘,在活蚁巢旁插上标记,排除死巢。施药后形成的新活蚁巢另外标记,已示区别。处理后经调查红火蚁全部死亡的蚁巢再另行标记,仍为活蚁巢的亦要做好标记。
诱集法:采用诱集法监测工蚁数量。用新鲜火腿肠作为诱饵。将火腿肠切成lcm厚、2cm直径的薄片,放入监测瓶中,将瓶口紧贴地面后固定在地面诱集,并标记。一般按诱饵兼具在5m~10m或按l个/100m2密度设置诱饵。每个小区设置10个以上诱饵,应尽量覆盖整个小区。如果小区过大或者过小,也可根据小区面积大小调整诱饵数量。在红火蚁活动比较活蚁的时段防治诱饵。放置固定时间(一般30min~60min)后将监测瓶盖上、密封、收回,并做好标记。将监测瓶置于肥皂水中,打开瓶盖,待红火蚁爬出、漂浮、死亡后记录各瓶中红火蚁数量。如诱集到其他种类蚂蚁则妥善保存、鉴定。以后每次调查时监测瓶均应防治第一次调查的地方。
挖巢法:用挖巢法观察蚁群存活情况。进行药液灌巢或粉剂、颗粒剂等处理5d~10d后,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择5个试验前标记的活蚁巢,先扰动后查看是否有红火蚁爬出,然后挖开蚁巢观察是否有存活的蚂蚁,并记录各虫态的数量。挖巢时应挖掘到蚁巢底部,一般土壤深度50cm~100cm。采用饵剂处理后第5~7周进行调查时,挖开各小区内试验前标定和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活蚁巢,检查蚂蚁的存活情况,记录各虫态的数量。
5.2.3药效计算方法
活蚁巢的防治效果按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932272030000111
工蚁的防治效果按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932272030000112
蚁群防治效果:按蚁群分级标准对蚁巢中蚁群存活情况进行分级。因试验区
内蚁巢均为活蚁巢,因此确定药剂处理前所有蚁群级别均为3级。蚁群分级标准
如下:
0级——无任何虫态存活;
l级——仅有工蚁或蜗和幼虫存活;
2级——仅有有翅蚁、除蚁后外的其他虫态个体存活;
3级——有蚁后及其他虫态个体存活。
根据调查结果,蚁群防治效果如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3932272030000113
综合防治效果:赋予蚁巢防治效果、工蚁防治效果、蚁群防治效果指标权重分布为0.3、0.2、0.5,综合防治效果按如下公式计算:
综合防治效果=0.3×活蚁巢防治效果+0.2×工蚁防治效果+0.5×蚁群防治效果
5.3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在弃耕地进行,未见有药害现象。
6结果
0.05%鱼藤酮饵剂对红火蚁工蚁防效见表2-1。
表2-1 0.05%鱼藤酮饵剂对红火蚁工蚁防效
Figure BDA0003932272030000121
蚁巢防效见表2-2。
表2-2 0.05%鱼藤酮饵剂对红火蚁活动蚁巢防效
Figure BDA0003932272030000122
注:表中数据为4次重复的平均值.
蚁群及综合防效见表2-3。
表2-3 0.05%鱼藤酮饵剂对红火蚁蚁群防效及综合防治效果
处理编号 蚁群级防效(%) 差异显著性 综合防治效果
1 91.67 b 95.24
2 100.00 a 100.00
3 100.00 a 100.00
4 100.00 a 100.00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对红火蚁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并且,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药效较慢(25-40天才体现效果),使用后,红火蚁会越来越少,能很好杀死窝巢中所有红火蚁。而一般化学药剂药效迅速(3-5天),只能杀死工蚁,导致母蚁分巢,不能彻底杀灭红火蚁。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仅由鱼藤酮和印楝油形成的灭蚁剂和引诱剂组成,原材料较少制备简单,可以节省生产和使用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由灭蚁剂和引诱剂组成;
所述灭蚁剂由鱼藤酮和印楝油组成;其中,所述鱼藤酮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所述印楝油占饵料总质量的0.01%-0.2%;余量为引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蜂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牛肉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蔗糖。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鱼藤酮加入印楝油中并混合均匀,使所述鱼藤酮溶于所述印楝油中,形成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所述引诱剂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挤压造粒,形成粒径为1.2-1.5mm的饵料颗粒;
将所述饵料颗粒烘干,即制得所述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蜂巢;
将所述蜂巢打碎;将所述混合液加入打碎的蜂巢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所述混合物,并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牛肉粉;
将所述混合液加入牛肉粉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所述混合物,并50℃温度下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蔗糖;
将所述蔗糖制成粉末;将所述混合液加入蔗糖粉末中并混合均匀,形成所述混合物,并通过低温烘干的方式对所述饵料颗粒进行烘干。
CN202211393497.9A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85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3497.9A CN115885982A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3497.9A CN115885982A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5982A true CN115885982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3497.9A Pending CN115885982A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598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974A (zh) * 2007-11-30 2008-06-04 张颂声 一种安全环保的红火蚁饵剂
US20090304624A1 (en) * 2006-03-11 2009-12-10 Bayer Cropscience Ag Sugar-based bait
CN106889085A (zh) * 2017-03-09 2017-06-27 广州百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613968B (zh) * 2016-10-12 2018-02-1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螞蟻餌劑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4624A1 (en) * 2006-03-11 2009-12-10 Bayer Cropscience Ag Sugar-based bait
CN101189974A (zh) * 2007-11-30 2008-06-04 张颂声 一种安全环保的红火蚁饵剂
TWI613968B (zh) * 2016-10-12 2018-02-1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螞蟻餌劑組成物
CN106889085A (zh) * 2017-03-09 2017-06-27 广州百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纯天然生物成分的杀红火蚁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laser et al. Field experiments with the Japanese beetle and its nematode parasite
Lofgren et al. Imported fire ant toxic bait studies: further tests with granulated mirex-soybean oil bait
Jones The control of the potato cyst-nematode
CN105284864B (zh) 林果注干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658169B (zh) 一种含醚菊酯的红火蚁和白蚁触杀粉剂
CN112568235A (zh) 一种用于杀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蚊子的展膜油剂卫生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Schuster et al. Biological control of rhodesgrass scale by airplane releases of an introduced parasite of limited dispersing ability
CN115885982A (zh) 一种用于防治红火蚁的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56928B (zh) 一种防治红火蚁的杀虫剂
Williams et al. Imported fire ant (Hymenoptera: Formicidae) control: evaluation of several chemicals for individual mound treatments
CN105557758A (zh)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孢子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Kobayashi The Effect of Drosophila release on the Spider Popuration in a Paddy Field
CN105994431B (zh) 高效持久的白蚁防治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8084052B1 (en) Chemical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Pottinger The distribution of Rhipicephalus (Boophilus) microplus and Rhipicephalus (Boophilus) decoloratus on a farm in the Eastern Cape Province, South Africa
CN106689188B (zh) 农药组合物、微囊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6024A (zh)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可湿性粉剂及制备方法
Ayyar The Biology and economic Status of the common Black Ant of South India—Camponotus (Tanaemyrmex) compressus, Latr.
EP1094705B1 (en) Pesticide in gel form
CN115968888B (zh) 一种用于防治草原鼠害的制剂及其应用
Parker Grasshoppers and their control
CN108323532A (zh) 一种缓释型橘小实蝇引诱剂及制作方法
Cheney et al. Effects of strychnine on the behavior of great horned owls and red-tailed hawks
CN113180044A (zh) 红火蚁信息素引诱剂及含有该引诱剂的杀灭剂
Linares et al. Medfly program in Guatemala and Mexico: current sit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