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5795A -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5795A
CN115885795A CN202211622841.7A CN202211622841A CN115885795A CN 115885795 A CN115885795 A CN 115885795A CN 202211622841 A CN202211622841 A CN 202211622841A CN 115885795 A CN115885795 A CN 115885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sava
planting
layer
planting method
stereo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28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汉丰
刘莹莹
薛茂富
李开绵
陈松笔
叶剑秋
张东雪
冯妮
王秀全
温春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Re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Re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Re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ATAS,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ainan Re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28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5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5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5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所述木薯立体种植方法设有种植槽架,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栽培基质层、架空层、地下泥土层,所述架空层位于地下泥土层和栽培基质层中间,将木薯杆扦插到地下泥土层;放入栽培基质前,位于栽培基质层位置的木薯杆上有去皮的创面。本发明采用木薯立体种植方法,首次实现地上、地下两层结薯,在本领域属于重大技术突破。本发明立体种植方法不但较大提高木薯产量,同时获得木薯地下结薯部分淀粉含量高于常规种植,地下部分干物率也高于常规种植,即同时提高了木薯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薯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素有“地下粮仓”“淀粉之王”和“能源作物”的美称,距今已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之间,粗生易栽,适应性强。一直以来人们关注于木薯育种、栽培技术研究,但对木薯栽培还局限于传统的地下种植,种植品种包括华南9号品种、华南10号、华南15号等,其种植单株产量未见显著提高。而目前市场对木薯需求不断增长,如通过扩大木薯种植规模提高总产量,不但种植成本高,而且占用土地资源多。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种植方法,克服上述问题,带动木薯产业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首次实现地上、地下两层结薯,较大提高木薯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设有种植槽架,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栽培基质层、架空层、地下泥土层,所述架空层位于地下泥土层和栽培基质层中间,将木薯杆扦插到地下泥土层。
进一步的,放入栽培基质前,位于栽培基质层位置的木薯杆上预留去皮的创面。
进一步的,所述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搭建种槽架,所述种槽架离地架空,其地上部分高0.7~1米,地下0.3~0.5米,所述地上部分的基质层高0.2~0.4米,基质层下方为架空层;将木薯杆经过架空层扦插到地下泥土上里;扦插木薯杆后,在种植槽架铁网上的木薯杆两边刻宽4~6cm的伤口,将伤口上的皮去掉,待伤口干后,将栽培基质放入种植槽架。
优选地,所述木薯株距0.8~1.2米。
优选地,所述种植槽架的长5~20米、宽0.5~1.5米、高1~1.5米。
更优选地,所述种植槽架长10米、宽1米、架高1.2米,其地上部分高0.8米,其中基质层高0.3米,地下0.4米。
优选地,所述栽培基质由椰糠、土、有机肥按照质量比3~5:4~6:0.4~0.6制得。所述有机肥可选用中化化肥海力葆有机肥料、国光活力源生物有机肥。
优选地,水肥管理:根据天气情况,地上部分约15天或更长时间浇水一次,即间隔15天以上浇水一次,每次施水量每亩80-120千克。每亩施25-3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结薯期间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氯化钾15-20千克,每株施菌肥0.4-0.6千克。所述菌肥为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生产商为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优选地,本发明选用木薯的品种为华南9号品种、华南10号、华南15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传统木薯栽培仅收地下一层,本发明采用木薯立体种植方法,首次实现地上、地下两层结薯,在本领域属于重大技术突破。
2、本发明立体种植方法不但较大提高木薯产量,同时获得木薯地下结薯部分淀粉含量高于常规种植,地下部分干物率也高于常规种植,即同时提高了木薯品质。
3、本发明立体种植方法可小范围种植在庭院内,既美化环境、又增加经济收益,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有利于发展乡村经济。
4、本发明使用栽培基质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基质可再利用,节约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木薯立体种植方法的搭建种植槽架照片。
图2、本发明实施例木薯立体种植方法的种植架横面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种植方法的种植木薯照片。
图4、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种植方法收获的木薯照片。
图5、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种植方法收获的木薯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有机肥为中化化肥海力葆有机肥料。
实施例1
(1)品种选择
华南9号品种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2005年育成的品种。1990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资所利用海南地方收集的优良单株,经无性系多代评选而育成。
其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顶端分枝角小,分枝较短,株型呈伞状,一般分叉3-4个,顶端嫩茎绿色,成熟老茎外皮黄褐色,内皮浅绿色。顶端未展开叶为紫红色,裂片椭圆形,暗绿色,叶柄紫红色,叶节密。结薯集中,掌状平伸,浅生,薯块大小均匀、薯外皮褐色粗糙,内皮乳黄色,肉质黄色,薯形圆锥形,高淀粉、优质食用,早熟,种植后7个月可收获,为早熟品种。
本品种种植后7个月后即可采收,在种植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结薯量,采收时间基本为1年。本实验木薯种植时间为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采收。
(2)搭架
搭建种植槽架长10米、宽1米、架高1.2米,其中地上部分高0.8米(其中基质层高0.3米),地下0.4米,离地架空。参见图1-2。
(3)种植木薯
种植槽架搭建完毕后,用砍好的木薯杆穿过种植槽架扦插到土里,木薯杆高度1.2米以上,木薯株距1米,扦插木薯杆后,在种植槽架铁网上的木薯杆两边刻宽5cm的伤口,把伤口上的皮去掉,待伤口干后,把配好的栽培基质(椰糠:园土:有机肥按质量比为4:5:0.5混合)装进种植槽架,淋水即可完成种植。参见图3。本实验木薯种植时间为2021年12月。
(4)水肥管理
浇水视天气情况,地上部分约15天浇一次水或更长时间,每次施水量每亩约100千克。每亩施30千克15-15-15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结薯期间每亩施尿素10千克、氯化钾15千克,另施菌肥0.5千克每株。
本实施例使用菌肥名称为“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商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有限公司,生产地址海南省儋州市宝岛新村。肥料登记号微生物肥(2021)准字9349。该菌肥依托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支持。产品富含有机质、氨基酸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有益微生物生存环境。解磷、解钾、固氮、固碳等有益微生物,能分解、释放肥料及土壤中固定的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减少化肥用量,避免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达到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目的。
(5)采收
种植12个月后(2022年12月采收),将架体小心去除,先收上层薯,待架体移除完毕,再收下层薯。
对照例1-常规种植方式
使用华南9号同一品种木薯,采用常规地下种植方式,大田进行试验,种植密度为833株/亩,株行距为0.8m*1m。采用常规水肥管理,种植12个月后收获。
实施例与对照例的种植结果分析
(1)参见图4-5,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立体种植方法收获木薯上下2层结薯。而对照例1常规种植方式仅有地下1层结薯。
(2)木薯理化分析
实施例1立体种植获得木薯地下结薯部分淀粉含量高于常规种植,地下部分干物率高于常规种植。地上部分淀粉含量、干物率略低于地下部分。
类别 淀粉含量% 干物率%
对照 22.48 35.13
实施例1样品(上) 22.29 35.00
实施例1样品(下) 24.87 36.93
(3)产量分析
常规种植方式,每亩定植833株,单株产量约2.5-3千克,亩产可达2000-2500千克。采用本发明立体种植方式,平均单株产量约15千克,亩产可达10000千克以上,可极大提高木薯产量。
实施例2
使用同一品种木薯,按照实施例1立体种植方法,主要不同是未施用菌肥:水肥管理:浇水视天气情况,地上部分约15天浇一次水或更长时间,每次施水量每亩约100千克。每亩施30千克15-15-15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结薯期间每亩施尿素10千克、氯化钾15千克。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一致。
种植12个月后采收,平均单株产量约14.5千克。采用本发明立体种植方法,施用菌肥木薯产量略高于不施用菌肥的产量。进一步表明,相比常规种植方式,本发明主要通过“立体种植”,显著提高结薯量,再结合本发明菌肥获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实施例3
使用同一品种木薯,按照实施例1立体种植方法,主要区别是菌肥不同。水肥管理:浇水视天气情况,地上部分约15天浇一次水或更长时间,每次施水量每亩约100千克。每亩施30千克15-15-15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结薯期间每亩施尿素10千克、氯化钾15千克,另施微生物菌剂-海藻鱼蛋白0.5千克每株。该菌剂产品名称:微生物菌剂-海藻鱼蛋白-英尔果,厂家:英国英尔果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一致。种植12个月后采收,其种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例1,其平均单株产量略低于实施例1。
进一步表明,在本发明“立体种植”基础上,可以使用其他菌肥,但使用本发明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种植效果更佳。
实施例4
使用同一品种木薯,按照实施例1立体种植方法,主要区别是基质不同。种植槽架搭建完毕后,用砍好的木薯杆穿过种植槽架扦插到土里,木薯杆高度1.2米以上,木薯杆株距1米,扦插木薯杆后,在种植槽架铁网上的木薯杆两边刻宽5cm的伤口,把伤口上的皮去掉,待伤口干后,把配好的栽培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料=9:3:6:1.5)装进种植槽架,淋水即可完成种植。其他操作与实施例1一致。种植12个月后采收,其种植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例1,其平均单株产量略低于实施例1。
进一步表明,在本发明“立体种植”基础上,可以使用其他基质,但使用本发明栽培基质(椰糠:园土:有机肥=4:5:0.5),结薯量更多。
另外,本发明种植方法也适用于木薯其他品种,如木薯华南10号、华南15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种植槽架,从上往下,依次设有栽培基质层、架空层、地下泥土层,所述架空层位于地下泥土层和栽培基质层中间,将木薯杆扦插到地下泥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入栽培基质前,位于栽培基质层位置的木薯杆上预留去皮的创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搭建种槽架,所述种槽架离地架空,其地上部分高0.7~1米,地下0.3~0.5米,所述地上部分的基质层高0.2~0.4米,基质层下方为架空层;将木薯杆经过架空层扦插到地下泥土上里;扦插木薯杆后,在种植槽架铁网上的木薯杆两边刻宽4~6cm的伤口,将伤口上的皮去掉,待伤口干后,将栽培基质放入种植槽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薯株距0.8~1.2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架的长度5~20米、宽度0.5~1.5米、高度1~1.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由椰糠、土、有机肥按照质量比3~5:4~6:0.4~0.6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包括中化化肥海力葆有机肥料、国光活力源生物有机肥中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管理:每亩施25-3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结薯期间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氯化钾15-20千克,每株施菌肥0.4-0.6千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肥为复合微生物肥料,其生产商为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木薯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薯的品种包括华南9号品种、华南10号、华南15号。
CN202211622841.7A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5885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2841.7A CN115885795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2841.7A CN115885795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5795A true CN115885795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8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2841.7A Pending CN115885795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579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559A (zh) * 2023-04-19 2023-06-23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促进木薯开花的栽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559A (zh) * 2023-04-19 2023-06-23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促进木薯开花的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6641B (zh) 一种广西莪术花期调控方法
CN111837812B (zh) 一种菇渣有机肥分层栽培基质
CN101707979A (zh) 一种甘蔗组培苗裸苗大田移栽的方法
CN107148899A (zh) 一种提高冰菜成苗率的育苗方法
CN106577006A (zh) 一种甜柿容器育苗基质和方法
CN107852884B (zh) 一种利用固氮蓝藻改良酸化土壤和提升地力的方法
CN106106002A (zh) 一种果桑嫁接苗当年结果的方法
CN113748913B (zh) 一种松树复壮方法
CN115885795A (zh) 一种木薯立体种植方法
CN105993605A (zh) 一种猪苓高产栽培技术
CN110229757B (zh) 一株有效促进作物生长的桔绿木霉js84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CN109247178B (zh) 一种提高丝绵木盐碱地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241468C (zh) 一种生产无公害稻米的方法
CN111826291A (zh) 提髙干旱、盐碱地区树木成活率的生物菌液、制备及应用
CN106508639A (zh) 一种植物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26773A (zh) 一种提升小麦抗逆性的栽培方法
CN106358934A (zh) 一种提高温室甜樱桃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CN109792925A (zh) 西红花鳞芽繁殖种球方法
CN111837786B (zh) 一种多品种油茶的栽培方法
CN110012769B (zh) 一种柚木菌根化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
CN101597632B (zh) 含有菌丝体蛋白粉的水稻抗寒蛋白肥
CN114287300A (zh) 一种提高大田作物生育前中期生长活力的方法
CN113994866A (zh) 一种人工腐殖质改良水稻育秧土的方法
CN1537416A (zh) 蕨菜高效快繁育苗、育苗器及易栽易活的高效复合苗木
CN112889613A (zh) 一种提高豇豆苗期抗寒性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