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4879A - 光照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照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4879A
CN115884879A CN202180044049.5A CN202180044049A CN115884879A CN 115884879 A CN115884879 A CN 115884879A CN 202180044049 A CN202180044049 A CN 202180044049A CN 115884879 A CN115884879 A CN 115884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ver glass
mirror
substrate
irrad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40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五十木干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y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Corp filed Critical Hoy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84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4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rradiation means, e.g. radiation source attached to reciprocating print head assembly or shutter means provided on the radiation sou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赋予出射光指向性且效率良好地照射的光照射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照射装置,是对于可相对移动的照射对象物照射光,具备:基板、在基板上为n个(n为2以上的整数)×m列(m为2以上的整数)排列的多个发光组件、使多个发光组件所射出的光透过的覆盖玻璃、支撑具有使光穿过的开口部的覆盖玻璃的支撑部、以及配置在基板与覆盖玻璃之间并将光进行导光的一对的第一反射镜,将位于最接近上游侧的第一列的发光组件至位于最接近下游侧的第m列的发光组件的距离设为a,一对的第一反射镜的间隔设为b,一对的第一反射镜的高设为h,从基板至支撑部的距离设为d,开口部的第一方向的宽设为w时,满足下式(1)及(2):h≦(a+b)/2√3…(1);w≧d·2√3‑a…(2)。

Description

光照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于在一方向上被搬送的照射对象物照射光的光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习知有通过使用由紫外光的照射而硬化的UV油墨来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如此的印刷装置,是从喷头的喷嘴向介质喷出油墨后,对于在介质上形成的墨点照射紫外光。通过紫外光的照射,使墨点硬化且定影于介质,藉此,即使相对于难以吸收液体的介质来说,也能够进行较好的印刷。
在用于如此的印刷装置的紫外光照射装置中,近年来,根据消费电力的削减、长寿命化、装置尺寸的小型化的需求,取代现有的放电灯,目前已实际提供一种将LED(LightEmitting Diode)组件作为光源利用者来运用(例如,专利文献1)。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48253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紫外光照射装置,是采用具备光源单元及一对的反射部件,且利用一对的反射部件对紫外光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进行导光射出而使紫外光具有指向性的构造;所述光源单元具有沿着与照射对象物的搬送方向直交的方向排列的多个紫外光光源(紫外线LED);一对的反射部件是配置在光源单元与照射对象物之间,且其是以将光源单元从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及下游侧包夹的方式配置。
然而,若采用如专利文献1的构造,由于反射部件具有所定的反射率,紫外光每次受反射部件反射时,紫外光的光量(强度)都会降低,为了在照射对象物上得到所定的光量(亦即,使UV油墨确实硬化的光量),须补充光量降低的部分,导致必须增加紫外光LED的数量。并且,其结果,会导致产生装置的成本上升、尺寸增加、消费电力的上升等问题。因此,目前需求一种在不增加LED数量的情况,能够效率良好地照射的光照射装置。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赋予出射光指向性且效率良好地照射的光照射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照射装置,是对于沿着第一方向可相对移动的照射对象物照射光,包括:基板,由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直交的第二方向所规定;多个发光组件,在基板上沿着第二方向有n个且n为2以上的整数,沿着第一方向排有m列且m为2以上的整数,并配置为使光轴的朝向在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直交的第三方向对齐;覆盖玻璃,可使多个发光组件所射出的光透过;支撑部,具有使透过覆盖玻璃的光穿过的开口部,且是用以支撑覆盖玻璃;以及一对的第一反射镜,以使多个发光组件的光路径在第一方向被包夹的方式配置在基板与覆盖玻璃之间,对于光进行导光;从第二方向观察时,将位于最接近第一方向上游侧的第1列的发光组件至位于最接近第一方向下游侧的第m列的发光组件的距离设为a,一对的第一反射镜的间隔设为b,一对的第一反射镜的第三方向的高设为h,从基板至支撑部的距离设为d,开口部的第一方向的宽设为w时,满足下式(1)及(2);
h≦(a+b)/2√3…(1);
w≧d·2√3-a…(2)。
藉由如此的构造,能够使强度强,且发散角为60°以下的光线(紫外光)经第一反射面108a、109a进行1次反射或不进行反射而达到照射对象物P上,故几乎不会因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反射而发生影响(亦即,光量的减少)。从而,藉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可赋予出射光指向性且效率良好地照射。
此外,可具备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是从位于第一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反射镜的尖端部,以与覆盖玻璃对向的方式,向第一方向上游侧延伸,将照射对象物所反射的光向照射对象物反射。再者,此时较佳是,第二反射镜与位于第一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反射镜一体成形。
此外,可具备第三反射镜,第三反射镜是从位于第一方向下游侧的第一反射镜的尖端部,以与覆盖玻璃对向的方式,向第一方向下游侧延伸,将照射对象物所反射的光向朝照射对象物反射。再者,此时,较佳是第三反射镜与位于第一方向下游侧的第一反射镜一体成形。
此外,较佳是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容纳基板、多个发光组件、及一对的第一反射镜,且支撑部及覆盖玻璃构成壳体的一部分。
此外,光较佳是紫外线波长区域的光。再者,此时,可为照射对象物的形状呈片状,紫外线波长区域的光可使涂布在照射对象物的表面上的油墨硬化的构造。
[发明效果]
如上述,依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可赋予出射光指向性,且效率良好地照射的光照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构造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图1(b)的A-A线剖面图。
图3为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所具备的光源单元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4为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构造的模式图。
图5为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作用效果的模拟结果图。
图6为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的构造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参照图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再者,对图中同一或者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不再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及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的构造的图,图1(a)为斜视图,图1(b)为正面图。此外,图2为图1(b)的A-A线剖面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是组设至印刷装置等,使紫外线硬化型油墨或紫外线硬化树脂硬化的光源装置,配置于在一方向被搬送的照射对象物P(例如,片状的记录媒体等)的上方,对于照射对象物P射出线状的紫外光。又,为了方便说明,图1(a)中仅表示光照射装置1,但在实际的印刷装置等中,赋予不同颜色油墨的多个记录头会排列在照射对象物P的搬送方向,且在各记录头的下游侧的狭小空间配置有光照射装置1。此外,本说明书中,是将照射对象物P的搬送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第一方向),后述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组件217的配列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第二方向),LED组件217射出紫外光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第三方向)来进行说明。此外,一般而言,紫外光是意指波长400nm以下的光,但本说明书中,紫外光是意指可使涂布在照射对象物P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油墨硬化的波长(例如,波长250~420nm)的光。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具备容纳光源单元200、冷却扇300、光源单元200及冷却扇300的壳体100等。
壳体100是Y轴方向为长边的箱形外壳,在前面(Z轴方向正侧的面)具备可射出紫外光的玻璃制的覆盖玻璃105。此外,光源单元200与覆盖玻璃105之间,在X轴方向间隔地配置有一对的反射镜单元108、109(图2),覆盖玻璃105的前面,覆盖玻璃105的边缘部配置有从Z轴正方向侧支撑的支撑板107(支撑部)(图1(b)、图2)。支撑板107在中央部具有矩形状的开口107a(开口部),从而使透过覆盖玻璃105的紫外光穿过开口107a而照射在照射对象物P上。藉此,本实施例中,以覆盖玻璃105与支撑板107被覆壳体100的正面的方式配置,覆盖玻璃105与支撑板107构成壳体100的一部分。
此外,壳体100的左侧面(X轴方向负侧的面)形成有将壳体100内的空气进行排气的排气口101,壳体100的背面(Z轴方向负侧的面)形成有将空气供给至壳体100内的4个吸气口103,对应各吸气口103而配置冷却扇300(图1(a)、图2)。光照射装置1与未于图中表示的电源装置电性连接,从而使电源装置得到的电力供给至内部的光源单元200、冷却扇300等。
图3是说明本实施例的光源单元200的构造的图,图3(a)为正面图(从Z轴方向正侧观察的图),图3(b)为侧面图(从X轴方向负侧观察的图)。如图3所示,光源单元200具备在Y轴方向排列配置的4个LED模块210、及散热片220,自LED模块210射出的紫外光会因一对的反射镜单元108、109而导光,透过壳体100的前面的覆盖玻璃105、开口107a而照射在照射对象物P上(参照图2的虚线箭头)。
LED模块210具备由X轴方向及Y轴方向所规定的矩形板状的基板215、及具有相同特性的多个LED组件217,且固定于散热片220的基板222的端面(Z轴方向正侧的端面)上。
各LED模块210的基板215是由热导率高的材料(例如,氮化铝)所形成的矩形状扁平电缆基板,如图3(a)所示,其表面以COB(Chip On Board)贴装5列(X轴方向)×20个(Y轴方向)的LED组件217。此外,本实施例中,就LED组件217而言,是在基板215的X轴方向略为中央部的LED搭载区域S(图3(a)中虚线所围成的区域)内,以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分离一定的间隔(例如,2mm)的方式配置。又,如图3(b)所示,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说明,配置在各列的LED组件217,沿着X轴方向依序称作LED组件217a、217b、217c、217d、217e。
基板215上形成有将供给各LED组件217电力的阳极图形(图未表示)及阴极图形(图未表示),各LED组件217各别焊接于阳极图形及阴极图形且电性连接。此外,基板215藉由图未表示的配线电缆而与图未表示的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由驱动电路供给的驱动电流可经由阳极图形及阴极图形而供给至各LED组件217。当驱动电流被供给至各LED组件217,各LED组件217会射出因应驱动电流的光量的紫外光(例如,波长385nm),自LED模块210射出与Y轴方向平行的线状的紫外光。如图3(a)所示,本实施例的构造为4个LED模块210在Y轴方向排列,且来自各LED模块210的线状的紫外光在Y轴方向连续。又,本实施例的各LED组件217是以可射出略相同的光量的紫外光的方式来调整供给至各LED组件217的驱动电流,从4个LED模块210射出的线状的紫外光,在X轴方向及Y轴方向具有略均匀的光量分布。
散热片220是配置为密接于LED模块210的基板215的里面,将各LED模块210所产生的热进行放热,亦称风冷散热片。散热片220由铝或铜等的热导性良好的材料所成,具备:在Y轴方向延伸的薄板状的基板222、以及形成在与基板215对接的面为相对侧的面的多个放热翅片225。各放热翅片225的形状呈平行于X-Z平面的薄板状,且在Y轴方向以所定的间隔设置。又,本实施例中,是藉由冷却扇300产生的冷却风来使多个放热翅片225相同地冷却。
驱动电流在各LED组件217流动,自各LED组件217射出紫外光时,会因LED组件217的自发热导致温度上升,产生在各LED组件217的热经由基板215及基板222会快速传导至放热翅片225,再从各放热翅片225向周围的空气中放热。并且,因放热翅片225而被加热的空气,会因冷却扇300产生的冷却风而通过排气口101快速排气。藉此,本实施例中,藉由散热片220及冷却扇300使各LED模块210相同地冷却,可抑制LED组件217的温度上升所产生的发光效率的降低。
再者,如上述,本实施例中,光源单元200与覆盖玻璃105之间,配置有在X轴方向分离的一对的反射镜单元108、109(图2),覆盖玻璃105的前面配置有从Z轴正方向侧支撑覆盖玻璃105的边缘部的支撑板107(支撑部)(图1(b)、图2)。
如图2所示,一对的反射镜单元108、109是以从X轴方向将自LED组件217射出的各紫外光的光路径包夹的方式,向Y轴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就各反射镜单元108、109而言,从Y轴方向观察时,是以从覆盖玻璃105略垂直站立的方式向Z轴方向延伸,对称配置为将自LED组件217射出的各紫外光的光路径包夹。此外,各反射镜单元108、109是具备以将自LED组件217射出的各紫外光的光路径包夹的方式而对向的第一反射面108a、109a。
自LED组件217射出的紫外光,一般而言,已知会以所定的发散角发散,角度分量越大的紫外光强度会越弱,本实施例中,由于是以将自LED组件217射出的各紫外光的光路径包夹的方式配置第一反射面108a、109a,故包含强度弱且角度分量大的紫外光,皆可藉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而导光,再透过覆盖玻璃105并射出。
然而,采用如此的构造时(亦即,藉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而导光的构造),由于第一反射面108a、109a具有所定的反射率(例如,90%),紫外光每受到第一反射面108a、109a反射时光量都会减少,就结果而言,会产生照射至照射对象物P上的光量减少的问题。
此处,本实施例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有效地获得自LED组件217射出的紫外光,是采用以第一反射面108a、109a将自LED组件217射出的紫外光的光线中角度分量小的光线(例如,发散角≦60°的光线)进行1次反射或不反射并射出,以第一反射面108a、109a对于角度分量大的光线(例如,发散角>60°的光线)进行1次以上反射并射出的构造(详细如后述)。
以下,详细说明一对的反射镜单元108、109的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机能。
图4是说明LED模块210、反射镜单元108、109、覆盖玻璃105、及支撑板107的配置、以及所述等与自各LED组件217射出的光线间的关是的模式图。图4(a)为表示与发散角小的(例如,发散角≦60°)紫外光的光线间的关是的图,图4(b)为表示与发散角大的(例如,发散角>60°)紫外光的光线间的关是的图。图4(a)中,L60a为自LED组件217a射出的发散角60°的光线,L60c为自LED组件217c射出的发散角60°的光线,L60e为自LED组件217e射出的发散角60°的光线,L0a为自LED组件217a射出的发散角0°的光线。此外,图4(b)中,L65a为自LED组件217a射出的发散角65°的光线,L80e为自LED组件217e射出的发散角80°的光线。又,图4(a)、图4(b)中,为了方便说明而省略自LED组件217b、217d射出的紫外光的光线,但实际上自LED组件217b、217d亦有与LED组件217a、217c、217e相同的光线射出。此外,图4(a)、图4(b)中,为了方便说明,各LED组件217的形状是以矩形状表示,但实际上各LED组件217在Z轴方向非常薄,各LED组件217的发光点,实质上是位于基板215的表面。
如图4(a)所示,本实施例的构造为,从Y轴方向观察时,将LED搭载区域S的X轴方向的宽(亦即,位于最接近X轴方向上游侧(X轴方向负侧)的第1列的LED组件217a至位于最接近X轴方向下游侧(X轴方向正侧)的第5列的LED组件217e的距离)设为a,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间隔设为b,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Z轴方向的高设为h,基板215至支撑板107的距离设为d,支撑板107的X轴方向的间隔(亦即,开口107a的X轴方向的宽)设为w时,满足下式(1)及(2)。
h≦(a+b)/2√3…(1)
w≧d·2√3-a…(2)
具体而言,自LED组件217a射出的紫外光的光线中,发散角60°的光线L60a会由第一反射面108a而被反射1次且透过覆盖玻璃105并射出,同时,不入射至第一反射面109a(亦即,避开第一反射面109a的尖端)且透过覆盖玻璃105并射出(图4(a))。
此外,自LED组件217c射出的紫外光的光线中,发散角60°的光线L60c会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而被反射1次且透过覆盖玻璃105并射出。
此外,LED组件217e射出的紫外光的光线中,发散角60°的光线L60e会由第一反射面109a而被反射1次且透过覆盖玻璃105并射出,同时,不入射至第一反射面108a(亦即,避开第一反射面108a的尖端)且覆盖玻璃105并射出。
因此,各LED组件217射出的紫外光的光线中,发散角比60°小的光线亦相同,会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进行反射1次或不反射且透过覆盖玻璃105并射出。又,发散角60°以下的光线(光线L60a、L60c、L60e、L0a)透过覆盖玻璃105后,会穿过开口107a(亦即,不会因支撑板107发生光晕)而到达照射对象物P上。
另一方面,LED组件217射出的紫外光的光线中,发散角比60°大的光线(亦即,发散角65°的光线L65a、发散角80°的光线L80e),会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进行至少1次以上的反射,且透过覆盖玻璃105并射出(图4(b))。又,发散角比60°大的一部分的光线(例如,光线L65a)透过覆盖玻璃105后,会穿过开口107a(亦即,不会因支撑板107发生光晕)而到达照射对象物P上,其他光线(例如,光线L80e)则不会穿过开口107a(亦即,会因支撑板107发生光晕),而是受到支撑板107等部件进行随机反射后到达照射对象物P上。
此处,针对LED组件217、第一反射面108a、109a、支撑板107的位置关是进行讨论,从LED组件217a的中心轴(发光点)至第一反射面109a的X轴方向的距离,基于与光线L60a的关是可表示为√3h,LED组件217e的中心轴(发光点)至第一反射面108a的X轴方向的距离,基于与光线L60e的关是可表示为√3h,从而,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间隔b可表示为:
b≧√3h+√3h-a
将其换算得到上述式(1)。
此外,从LED组件217a的中心轴(发光点)至支撑板107的一侧端(X轴方向正侧的端部)的X轴方向的距离,基于与光线L60a的关是可表示为√3d,相同地,从LED组件217e的中心轴(发光点)至支撑板107的另一侧端(X轴方向负侧的端部)的X轴方向的距离,基于与光线L60e的关是可表示为√3d,支撑板107的X轴方向的间隔w可表示为:
w≧√3d+√3d-a
将其换算得到上述式(2)。
如此地,本实施例中,因强度强、发散角为60°以下的光线(紫外光)是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进行反射1次或不反射而到达照射对象物P上,故可抑制因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反射而产生的影响(亦即,光量的减少)。又,发散角比60°大的光线(紫外光)是由第一反射面108a、109a进行至少1次以上的反射,但发散角比60°大的光线(紫外光)的强度较弱,故对于照射至照射对象物P上的全光量的影响较轻微(亦即,光量减少的影响较小)。
图5是说明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的作用效果的模拟结果图,横轴为支撑板107的X轴方向的间隔(亦即,开口107a的X轴方向的宽)w(mm)。此外,纵轴为自光照射装置1照射的紫外光的累计光量,是将w为100(mm)时的累计光量设为1的相对值。
就仿真条件而言,将LED搭载区域S的X轴方向的宽(亦即,位于最接近X轴方向上游侧(X轴方向负侧)的第1列的LED组件217a至位于最接近X轴方向下游侧(X轴方向正侧)的第5列的LED组件217e的距离)a设为10(mm),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间隔b设为15(mm),第一反射面108a、109a的Z轴方向的高h设为5(mm),从基板215至支撑板107的距离d设为8(mm),换算w(mm)而求得累计光量。
其结果,可知w约为17(mm)时,累计光量约为0.9,w为30(mm)以上时,累计光量不会降低(亦即,自光照射装置1照射的紫外光不会因支撑板107发生光晕地到达至照射对象物P上)。
此处,将上述模拟条件代入上述式(1),如下述会满足式(1)。
h≦(a+b)/2√3…(1)
5(mm)≦(10(mm)+15(mm))/2√3
5(mm)≦7.2(mm)
此外,将模拟条件代入上述式(2),如下述。
w≧d·2√3-a…(2)
w≧8(mm)×2√3-10(mm)
w≧17.8(mm)
亦即,上述式(1)、(2)的条件与上述模拟结果略相同,可知满足上述式(1)、(2)时,自光照射装置1照射的紫外光的累计光量几乎不会降低(亦即,累计光量为0.9以上)。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本实施例的LED模块210中,是以LED组件217为5列(X轴方向)×20个(Y轴方向)的态様排列,但并未受限于如此的构造,LED组件217只要沿着Y轴方向有n个(n为2以上的整数),沿着X轴方向有m列(m为2以上的整数)排列即可。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反射面108a、109a是从覆盖玻璃105以略垂直站立的方式向Z轴方向延伸,并以将自LED组件217射出的各紫外光的光路径包夹的方式对称配置,第一反射面108a、109a并非必须在Z轴方向平行,例如,第一反射面108a、109a可相对于Z轴方向呈八字形而展开配置。
此外,本实施例是基于LED组件217、第一反射面108a、109a、支撑板107的位置关是满足式(1)、(2)来进行说明,但并非必须限定如此的构造,例如,亦可为满足下式(3)、(4)的构造。
h≦(a+b)/2√2…(3)
w≧d·2√2-a…(4)
(第二实施例)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A的构造的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A,在一对的反射镜单元108、109的X-Z剖面为L字状,且具备以从反射镜单元108的第一反射面108a的尖端部与覆盖玻璃105对向的方式向X轴方向负侧延伸的第二反射镜108b、以及反射镜单元109的第一反射面109a的尖端部与覆盖玻璃105对向的向X轴方向正侧延伸的第三反射镜109b的观点,是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光照射装置1。
如图6所示,第二反射镜108b与第三反射镜109b的构造,是将自LED组件217(图6中的LED组件217c)射出并由照射对象物P反射的紫外光向照射对象物P再次反射(参照图6的虚线箭头)。
藉此,依据本实施例的构造,未运用于将照射对象物P上的紫外线硬化型油墨的硬化的紫外光(亦即,由照射对象物P反射的紫外光)会再次照射至照射对象物P,从而可更提高紫外光的利用效率。
又,图6中,只例示由第二反射镜108b及第三反射镜109b仅进行1次反射的光线,但可依据紫外光的角度分量而进行复数次反射。此外,为了能够进行复数次反射,第二反射镜108b与第三反射镜109b的X轴方向的宽是尽可能越宽广较佳,此时,只需使覆盖玻璃105的X轴方向的宽更宽广,同时使支撑板107的X轴方向的间隔(亦即,开口107a的X轴方向的宽)更宽广即可。
此外,就第二反射镜108b与第三反射镜109b而言,并不须同时设置两者,亦可仅设置任一者。
此外,本实施例的反射镜单元108、109在X-Z剖面呈L字状,第一反射面108a与第二反射镜108b一体成形,第一反射面109a与第三反射镜109b一体成形,但并未受限于如此的构造。第一反射面108a与第二反射镜108b,第一反射面109a与第三反射镜109b亦可各别为不同个体。
再者,应当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例的所有点均为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所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同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
1:光照射装置
1A:光照射装置
100:壳体
101:排气口
103:吸气口
105:覆盖玻璃
107:支撑板
107a:开口
108:反射镜单元
108a:第一反射面
108b:第二反射镜
109:反射镜单元
109a:第一反射面
109b:第三反射镜
200:光源单元
210:LED模块
215:基板
217:LED组件
217a、217b、217c、217d、217e:LED组件
220:散热片
222:基板
225:放热翅片
300:冷却扇

Claims (8)

1.一种光照射装置,是对于沿着第一方向可相对移动的照射对象物照射光,包括:
基板,由所述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直交的第二方向所规定;
多个发光组件,在所述基板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有n个且n为2以上的整数,沿着第一方向排有m列且m为2以上的整数,并配置为使光轴的朝向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直交的第三方向对齐;
覆盖玻璃,可使所述多个发光组件所射出的所述光透过;
支撑部,具有使透过所述覆盖玻璃的所述光穿过的开口部,且是用以支撑所述覆盖玻璃;以及
一对的第一反射镜,以使所述多个发光组件的光路径在所述第一方向被包夹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覆盖玻璃之间,对于所述光进行导光;
从所述第二方向观察时,将位于最接近所述第一方向上游侧的第一列的发光组件至位于最接近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的第m列的发光组件的距离设为a,所述一对的第一反射镜的间隔设为b,所述一对的第一反射镜的所述第三方向的高设为h,从所述基板至所述支撑部的距离设为d,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宽设为w时,满足下式(1)及(2);
h≦(a+b)/2√3 …(1);
w≧d·2√3-a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照射装置,更包含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是从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游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先端部,以与所述覆盖玻璃对向的方式,向所述第一方向上游侧延伸,将所述照射对象物所反射的所述光向所述照射对象物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镜是与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游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照射装置,更包含第三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是从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先端部,以与所述覆盖玻璃对向的方式,向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延伸,将所述照射对象物所反射的所述光向所述照射对象物反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反射镜是与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下游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一体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照射装置,更包含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基板、所述多个发光组件、及所述一对的第一反射镜,且所述支撑部及所述覆盖玻璃构成所述壳体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光为紫外线波长区域的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照射装置,其中,所述照射对象物的形状呈片状,所述紫外线波长区域的光可使涂布在所述照射对象物的表面上的油墨硬化。
CN202180044049.5A 2020-07-23 2021-07-19 光照射装置 Pending CN1158848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5906A JP2022021973A (ja) 2020-07-23 2020-07-23 光照射装置
JP2020-125906 2020-07-23
PCT/JP2021/027040 WO2022019282A1 (ja) 2020-07-23 2021-07-19 光照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4879A true CN115884879A (zh) 2023-03-31

Family

ID=7972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4049.5A Pending CN115884879A (zh) 2020-07-23 2021-07-19 光照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186700A1 (zh)
JP (1) JP2022021973A (zh)
CN (1) CN115884879A (zh)
TW (1) TW202210171A (zh)
WO (1) WO202201928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4436A (ja) * 2007-12-27 2009-07-16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8979257B2 (en) * 2008-02-14 2015-03-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or co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482537B2 (ja) 2010-07-23 2014-05-07 Nk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紫外線照射装置
JP6179640B1 (ja) * 2016-06-21 2017-08-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照射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560654B2 (ja) * 2016-11-04 2019-08-14 Hoya Candeo Optronics株式会社 ミラー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照射装置
JP7196488B2 (ja) * 2018-09-19 2022-12-27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照射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66203A (ja) * 2018-10-26 2020-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171A (zh) 2022-03-16
EP4186700A1 (en) 2023-05-31
JP2022021973A (ja) 2022-02-03
WO2022019282A1 (ja) 2022-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8318B1 (ko) 광조사 장치
JP5298781B2 (ja) Led照射装置
KR101985823B1 (ko) 광 조사 장치
CN109723982B (zh) 光照射装置
CN107199164B (zh) 光照射装置
US20160016337A1 (en) Light irradiation apparatus
CN111347773B (zh) 光照射装置
US8016408B2 (en) Printing device
JP5958017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光源装置
KR101793969B1 (ko) 광 조사 장치
KR200485846Y1 (ko) 조명 모듈을 위한 랩 어라운드 윈도우
CN111605324B (zh) 光照射装置
CN115884879A (zh) 光照射装置
CN111993780B (zh) 光照射装置
JP5271849B2 (ja) Led照射装置
JP2017159657A (ja) 光照射装置
JP2018086611A (ja) 光照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