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4157A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4157A
CN115884157A CN202111123330.6A CN202111123330A CN115884157A CN 115884157 A CN115884157 A CN 115884157A CN 202111123330 A CN202111123330 A CN 202111123330A CN 115884157 A CN115884157 A CN 115884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remote terminal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33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珠
彦楠
严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33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41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9575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4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4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4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应用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该方法包括:获取在所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中继终端信息;远端终端信息;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时间信息;测量信息;原因信息;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本发明的方案实现多跳网络场景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延伸覆盖,多跳通信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多跳通信是终端设备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设备之间的转发,将信息传输到网络设备。
但是,现有的自组织优化网络(Self-Optimisation Network,SON)或最小化路测(Minimal Drive Test,MDT)的移动鲁棒性优化主要针对单跳网络。在多跳通信网络中,终端如果按照单跳网络的信息收集方法进行收集,基站在收到终端上报的报告后将无法识别多跳网络,进而无法实现对多跳网络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多跳网络场景的移动鲁棒性优化,帮助网络更好的优化多跳网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应用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包括:
获取在所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恢复过程;
无线链路失败过程;
切换过程。
可选地,所述中继终端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事件包含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连接建立;
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
切换;
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
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
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
可选地,所述远端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含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可选地,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层二标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所述收发机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是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通信;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恢复过程;
无线链路失败过程;
切换过程。
可选地,所述中继终端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事件包含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连接建立;
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
切换;
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
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
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
可选地,所述远端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含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可选地,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层二标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获取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是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通信;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恢复过程;
无线链路失败过程;
切换过程。
可选地,所述中继终端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事件包含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连接建立;
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
切换;
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
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
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
可选地,所述远端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含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可选地,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层二标识。
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由第一终端执行的传输处理方法,或者,由第二终端执行的传输处理方法,或者,由网络侧设备执行的传输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上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的应用场景中,通过获取该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该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中继终端信息、远端终端信息、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时间信息、测量信息、原因信息、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一项,并将该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不同终端根据自身在通信中所执行的相关操作采集其对应的信息,并将采集的这些信息上报给网络侧设备,这样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相关信息之后,能够识别多跳网络特性,进而基于该第一相关信息进行多跳网络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远端终端、中继终端到网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之五;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场景示意图之六;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的模块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该知道的是,多跳网络中引入中继(Relay)节点,Relay节点可以是一个具有中继功能的终端,亦称为中继终端。用户设备到网络(UE-to-Network Relay)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继终端(relay UE)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为Uu接口,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remote UE)之间的通信接口为直接通信接口(例如:PC5接口)。中继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链路相对远端终端而言,可以称为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BH)。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图1中所示的远端终端通过一个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远端终端可以通过多个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其中,靠近网络侧设备的中继终端又可被称之为UE-to-Network终端;靠近远端终端的中继终端又可被称为UE-to-UE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远端终端到网络侧设备之间为两跳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1所示,对于远端终端来说,网络环境好的情况下,远端终端可以通过Uu直接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此时的远端终端可以理解为普通终端,按照现有方式(单跳网络方式)采集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并上报给网络侧设备;但是在网络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远端终端需要通过中继终端才能与网络侧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首先,远端终端需要通过直连通信接口(例如:PC5接口)与中继终端建立连接(这种连接后续称之为PC5连接),那么远端终端就需要采集PC5连接建立以及之后通信过程产生的各种信息,并且记录这些信息与PC5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远端终端通过PC5连接向中继终端发送用于请求建立与网络侧设备进行通信的消息,远端终端在发送该消息之后,将记录远端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因该消息所产生的交互信息(包含中继终端转发的网络侧设备的响应内容),并将各个阶段记录的信息发送给网络侧设备。也就是说,在多跳网络中,远端终端既可能通过Uu直接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也可能基于PC5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但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远端终端通过PC5连接的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尤其是能够体现多跳特性的信息)。
对于中继终端来说,如果没有接收到远端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的消息,那么中继终端可以作为普通终端,按照单跳网络方式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并采集该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如果接收到远端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的消息,那么中继终端将不再是一个普通终端,将根据接收到的消息,被动地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并记录该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以及记录与远端终端之间建立连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这样,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发送的信息之后,能够识别哪些信息是单跳网络的信息,哪些信息是多跳网络的信息,进而根据与多跳网络相关的信息,对多跳网络进行优化。下面以两跳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应用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包括:
步骤201,获取在所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
步骤202,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如此,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的应用场景中,通过获取该通信的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该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中继终端信息、远端终端信息、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时间信息、测量信息、原因信息、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一项,并将该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不同终端根据自身在通信中所执行的相关操作采集其对应的信息,并记录这些信息与执行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相关信息之后,能够识别多跳网络特性,进而基于该第一相关信息进行多跳网络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恢复过程;
无线链路失败过程;
切换过程。
具体的,连接建立过程可以是连接建立成功的过程,也可以是连接建立失败的过程;连接恢复过程可以是连接恢复成功的过程,也可以是连接恢复失败的过程;切换过程可以是切换成功的过程,也可以是切换失败的过程。
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远端终端连接建立过程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况是中继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之间没有建立RRC连接,第二种情况是中继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之间已经建立RRC连接。
针对第一种情况,中继终端在接收到远端终端的RRC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建立所述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RRC连接;在建立连接之后,向网络侧设备转发远端终端的连接建立请求。这种情况下如果中继终端与网络的RRC连接建立失败,进而会导致远端终端的RRC连接建立失败。
针对第二种情况,中继终端直接转发远端终端的RRC连接建立请求帮助远端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
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的连接恢复过程类似连接建立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的无线链路失败过程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远端终端检测到PC5 RLF,第二种情况是中继终端检测到Uu RLF。针对第一种情况,远端终端检测到PC5 RLF之后会触发RLF;针对第二种情况中继终端会发送Uu RLF指示信息到远端终端以通知远端终端Uu链路异常,远端终端接收到所述指示信息后会触发RLF。
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的切换过程,包括:远端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由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由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由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即重选中继终端)。
可选地,所述中继终端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事件包含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连接建立;
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
切换;
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
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
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
可选地,所述远端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含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可选地,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层二标识。
还应该知道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远端终端、中继终端均能够获取在该通信的过程中产生的各自的第一相关信息并进行发送。
下面以远端终端(如第一终端或远端终端)获取第一相关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通信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的中继终端设备信息为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该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远端终端在与中继终端建立通信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情形,这里将这些情形称之为事件,针对不同的事件,为了表明发生该事件的对象,因此需要建立对象的标识(这里的对象主要指中继终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这里的事件可以包含不限于:连接建立;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检测到切换失败HOF;切换;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等等。
例如:远端终端在与中继终端之间进行连接建立,这里的连接建立可以是已经建立的,也可以是待建立的,那么针对连接建立这一事件,记录的内容为:连接建立与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连接建立的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再例如:针对远端终端检测到RLF,这里的RLF包含PC5 RLF和Uu RLF,如果是PC5RLF,远端终端需要确定该PC5链路的对端,即中继终端是谁,记录的内容为PC5 RLF与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通过该对应关系可以确定远端终端在与该标识信息对应的中继终端建立的PC5链路上发生RLF;等等。
或者,远端终端在指定事件发生时,可以记录指定事件发生时中继终端。例如:连接建立过程的中继终端,如与第一终端已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或者与第一终端待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等;检测到RLF的中继终端,包括PC5 RLF和Uu RLF;在PC5切换过程或者直连切换到PC5连接过程中,检测到HOF的中继终端;源中继终端,即切换或恢复连接的源中继终端,如第一终端切换不同中继终端,切换前的中继终端;目的中继终端,即切换或恢复连接的目的中继终端,如第一终端切换不同中继终端,作为切换目标的中继终端;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中继终端;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的中继终端;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
对于上述第一终端获取的任一项或多项的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是该中继终端对应的C-RNTI或L2 ID。
可选地,远端终端除了记录中继终端设备信息,还可以记录自身的设备信息,这里远端终端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即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包括C-RNTI和层二标识的至少一项,如可以是第一终端的C-RNTI或L2 ID;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即第一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无线链路失败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这里,建立PC5连接可以为最后一次PC5连接,如,时间信息包括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若通信过程为切换过程,则该时长具体可以是第一终端在进行切换前最后一次PC5连接建立开始时刻到切换开始时刻(如接收到切换配置的时刻或者切换执行的时刻,而切换包括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的时长,或者是远端终端在进行切换前最后一次PC5连接建立结束时刻到切换结束时刻的时长等。
而由于该实施例中对于远端终端,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时间信息包括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即检测到远端终端RLF(包括远端终端自主检测到PC5 RLF或中继终端检测到Uu RLF)到远端终端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其它时长的具体实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该实施例中,“检测到”也可以理解为“发生”。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切换相关时刻可以是最后一次切换初始化时刻,或者,也可以是最后一次切换执行时刻。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可以以检测到RLF(远端终端检测到PC5 RLF或中继终端检测到Uu RLF)时刻开始,到第一事件发生时刻的时长,第一事件可以为第一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时间相关信息,可以为配置的时间相关信息的记录截止时间到达等等。类似的,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也是以检测到HOF时刻开始,到第二事件发生时刻的时长,该第二事件可以同第一事件,也可以是其它设定的事件。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这里,所述Uu链路测量结果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所述PC5测量结果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旁链路(sidelink)参考信号测量结果;旁链路发现信号测量结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获取的PC5测量结果,包含该第一终端与可作为其中继终端(候选中继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之间的PC5测量结果。当然,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包括第一终端和与其存在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的,但考虑到移动鲁棒性优化需求,上报的测量信息可以为远端终端和与其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之间PC5连接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其中,由上述多跳网络场景下第一终端的连接建立过程,第一终端获取的连接失败原因会表明具体的失败原因。
由上述多跳网络场景下第一终端的无线链路失败过程,可以知道的是,无线链路失败可能是由于PC5无线链路失败,也可能是由于Uu无线链路失败。因此,可选地,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PC5无线链路失败;
Uu无线链路失败。
其中,Uu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同单跳网络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也就是说,第一终端上报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可以仅上报是由PC5 RLF还是Uu RLF造成的,也可以在PC5 RLF造成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进一步或者仅上报PC5 RLF原因,如T400定时器超时。
其中,T400定时器是配置的PC5定时器,若该T400定时器超时,则PC5 RLF。第一传输次数是配置的sidelink RLC实体的传输的最大传输次数,若sidelink 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传输次数,则PC5 RLF。第二传输次数是配置的MAC实体连续的HARQDTX的最大传输次数,若MAC实体连续的HARQ DTX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传输次数,则PC5RLF。sidelink 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可以是SL-SRB2或者SL-SRB3,若sidelink PDCP实体关联的是SL-SRB2或者SL-SRB3完整性检查失败,则PC5 RLF。
其中,由上述内容已知,对于第一终端在多跳网络场景下的连接建立过程,包括两种场景,一种是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没有建立RRC连接,一种是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已经建立RRC连接。故,可选地,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也就是说,对于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已经建立RRC连接的场景,中继终端已建立与网络侧设备的Uu连接,中继终端能够直接转发远端终端的RRC连接建立请求帮助远端终端进行RRC连接建立,如此若发生连接建立失败,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则是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对于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没有建立RRC连接,中继终端还未建立与网络侧设备的Uu连接,中继终端在接收到远端终端的RRC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先建立所述中继终端与网络的RRC连接,在建立连接之后向网络侧转发远端终端的连接建立请求,如此若中继终端和网络侧发生连接建立失败,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则是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导致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而且,由上述内容已知,对于第一终端在多跳网络场景下的连接恢复过程,类似于连接建立过程,包括两种场景,一种是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没有建立RRC连接,一种是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建立RRC连接。故,可选地,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也就是说,对于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已经建立RRC连接的场景,若发生连接恢复失败,则连接恢复失败原因是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对于中继终端和网络之间没有建立RRC连接,若发生连接恢复失败,则连接恢复失败原因是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导致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这样,第一终端通过上报连接失败类型,来表明第一终端处于连接态发生连接失败的原因是远端终端RLF还是远端终端HOF;第一终端通过上报切换失败类型,也能够表明切换失败原因;第一终端通过上报切换类型,来表明在多跳网络场景下的切换过程第一终端实现的具体切换。
另外,成功切换报告(Successful Handover Report,SHR)是用于告知网络侧设备虽然切换成功,但切换过程有临界问题的报告。该实施例中,考虑到多跳网络场景,可选地,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这里,对于T400定时器配置了定时器阈值,对于sidelink RLC实体的传输配置了第一传输阈值,对于MAC实体连续的HARQ DTX配置了第二传输阈值。第一传输次数是配置的sidelink RLC实体的传输的最大传输次数;第二传输次数是配置的MAC实体连续的HARQDTX的最大传输次数。
若该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则触发SHR。若sidelink 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但小于第一传输次数,则触发SHR。若MAC实体连续的HARQDTX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但小于第二传输次数,则触发SHR。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获取的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这里,第一终端会针对不同的通信过程,来获取其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该实施例中,最后一次切换是对于第一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第一相关信息的时刻而言,在该时刻之前的最后一次切换。如此,若第一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最后一次切换前该第一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此时最后一次切换可以是第一终端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若第一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在时刻A(第一终端发送相关信息至网络侧设备的时刻)之前最后一次切换是由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或者,由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时,该最后一次切换前第一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若第一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自主检测到RLF或者中继终端检测到RLF时,该第一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若第一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检测到HOF时的服务小区的标识。若第一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一终端与新的中继终端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旧的中继终端时,第一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若第一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中继终端时,第一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执行步骤201,即第一终端在进入连接态后,先在第一专用信令中上报该第一终端有第一相关信息的指示信息;网络侧设备则能够根据该指示信息,在第二专用信令中请求第一终端上报第一相关信息;第一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的请求,在第三专用信令中上报记录的第一相关信息。
其中,第一专用信令可以是RRC Setup Complete或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或RRC Reestablishment Complete或RRC Resume Complete。第二专用信令可以是RRC Reconfiguration或UE Information Request。第三专用信令可以是UEInformation Response。
另一方面,以中继终端(如第二终端或中继终端)获取第一相关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区别于第一终端,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中继终端连接建立过程包括两种场景,一种是中继终端有数据需要进行传输,则自主建立与网络侧设备的RRC连接;另一种是中继终端在接收到远端终端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或者其他中继终端转发的远端终端的RRC连接建立请求之后,先建立所述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RRC连接,在建立连接之后向网络侧转发远端终端的连接建立请求。
对于中继终端,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的连接恢复过程类似中继终端的连接建立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中继终端,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的无线链路失败过程包括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中继终端检测到PC5 RLF,第二种情况是中继终端检测到Uu RLF。针对第一种情况,检测到PC5 RLF的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通信还需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中继终端检测其与另一个中继终端间的PC5连接,检测到PC5 RLF。针对第二种情况,检测到Uu RLF的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直连,该中继终端检测到Uu RLF会发送Uu RLF指示信息到远端终端以通知远端终端Uu链路异常。
对于中继终端,该实施例中,多跳网络场景下的切换过程,包括:中继终端在不同小区的切换,中继终端在不同网络侧设备的切换;还包括: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间由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由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由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即重选中继终端),此时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通信还需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终端。
可选地,第二终端获取的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
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第二终端的标识信息,也可以为与第二终端建立PC5连接的其他中继终端标识信息;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即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第二终端获取的所述远端终端设备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这里,考虑到第二终端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终端建立PC5连接,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是指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C5连接。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是指与该第二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对于与该第二终端存在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是该远端终端对应的C-RNTI或L2 ID。当然,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也包括C-RNTI和层二标识的至少一项,如中继终端对应的C-RNTI或L2 ID。
可选地,第二终端获取的所述时间信息。这里的时间信息与远端终端获取的时间信息类型类似。
如,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若通信过程为切换过程,则该时长具体可以是第二终端在进行切换前最后一次PC5连接建立开始时刻到切换开始时刻(如接收到切换配置的时刻或者切换执行的时刻,而切换可以是第二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还可以是第二终端的不同小区的切换、第二终端的不同网络侧设备的切换)的时长,或者是第二终端在进行切换前最后一次PC5连接建立结束时刻到切换结束时刻的时长等。
而由于该实施例中对于中继终端,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时间信息包括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可以是中继终端发生(或检测到)Uu RLF到其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也可以是中继终端发生(或检测到)PC5 RLF到其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切换相关时刻类似于第一终端的实现,是最后一次切换初始化时刻,或者,是最后一次切换执行时刻。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是以中继终端检测到RLF时刻开始,到第一事件发生时刻的时长,第一事件可以为第二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时间相关信息,可以为配置的时间相关信息的记录截止时间到达等等。类似的,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也是以检测到HOF时刻开始,到第二事件发生时刻的时长,该第二事件可以同第一事件,也可以是其它设定的事件。
可选地,第二终端获取的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第二终端获取的PC5测量结果,是该第二终端与可作为其远端终端(候选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之间的PC5测量结果。当然,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是包括第二终端和与其存在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的,但考虑到移动鲁棒性优化需求,上报的测量相关信息可以仅为中继终端和与其存在PC5连接的远端终端之间PC5连接的测量结果。而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同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包括RSRP、RSRQ、RSSI、SINR中的一项或多项。PC5测量结果包括sidelink参考信号测量结果和/或sidelink发现信号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这里,第二终端能够上报连接建立原因,表明第二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Uu连接是为远端终端建立的,即连接建立过程中中继终端建立连接是远端终端触发的。
另外,由上述对于第二终端的多跳网络场景下的无线链路失败过程,可以知道的是,无线链路失败可能是由于PC5无线链路失败,也可能是由于Uu无线链路失败。因此,可选地,第二终端获取的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PC5无线链路失败;
Uu无线链路失败。
也就是说,多跳网络场景下的无线链路失败是PC5 RLF或者是Uu RLF造成的。
其中,Uu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同单跳网络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对于PC5 RLF,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第二终端获取的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也可如第一终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其中,T400定时器是配置的PC5 RLF定时器,若该T400定时器超时,则PC5 RLF。第一传输次数是配置的sidelink RLC实体的传输的最大传输次数,若sidelink 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传输次数,则PC5 RLF。第二传输次数是配置的MAC实体连续的HARQ DTX的最大传输次数,若MAC实体连续的HARQ DTX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传输次数,则PC5 RLF。sidelink 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可以是SL-SRB2或者SL-SRB3,若sidelink PDCP实体关联的是SL-SRB2或者SL-SRB3完整性检查失败,则PC5 RLF。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获取的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中继终端RLF,中继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这样,第二终端通过上报连接失败类型,来表明第二终端处于连接态发生连接失败的原因是中继终端RLF还是中继终端HOF;第二终端通过上报切换失败类型,也能够表明切换失败原因;第二终端通过上报切换类型,来表明在多跳网络场景下的切换过程实现的具体切换。
应该了解的是,第二终端可以与网络侧设备直连,故上报的切换类型还可以包括小区切换和/或网络侧设备切换;同样的,切换失败类型也可以包括小区切换失败和/或网络侧设备切换失败。
另外,第二终端获取上报的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同第一终端,也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对于第二终端,其获取的是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因此,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这里,第二终端会针对不同的通信过程,来获取其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该实施例中,最后一次切换是对于第二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相关信息的时刻而言,在该时刻之前的最后一次切换。如此,若第二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最后一次切换前该第二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此时最后一次切换可以是第二终端与网络侧设备的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也可以是第二终端的小区切换或网络侧设备切换。若第二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在时刻B(第二终端发送相关信息至网络侧设备的时刻)之前最后一次切换是由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或者,由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时,该最后一次切换前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若第二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检测到RLF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检测到RLF时,该第二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若第二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检测到HOF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检测到HOF时的服务小区的标识。若第二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与新的中继终端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旧的中继终端时,该第二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若第二终端上报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中继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是第二终端与新的网络侧设备连接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旧的网络侧设备时,该第二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该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执行步骤201,即第二终端在进入连接态后,先在第一专用信令中上报该第二终端的第二相关信息的指示信息;网络侧设备则能够根据该指示信息,在第二专用信令中请求第二终端上报第二相关信息;第二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的请求,在第三专用信令中上报该第二相关信息。
其中,第一专用信令可以是RRC Setup Complete或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或RRC Reestablishment Complete或RRC Resume Complete。第二专用信令可以是RRC Reconfiguration或UE Information Request。第三专用信令可以是UEInformation Response。
下面结合具体场景说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应用:
场景一、连接建立失败
如图3所示,远端终端(UE)通过发现过程、PC5连接建立过程与中继UE建立PC5连接,处于RRC_IDLE态远端UE触发连接建立过程,远端UE开启T300。其中,该中继UE处于连接态(RRC_CONNETED态),将远端UE的RRC建立请求消息转发至网络侧设备。T300超时,远端终端没有接收到网络侧的连接建立消息,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故,可以了解的是,该场景中远端终端的连接建立失败原因是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这样,远端终端在检测到连接建立失败时记录的信息,除包括现有的连接建立失败(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ailure,CEF)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之外,还包括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连接建立的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L2-ID或者C-RNTI);
远端终端相关信息: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L2-ID或者C-RNTI);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连接建立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相关信息:从连接到中继UE到连接建立失败的时长;
测量相关信息:与存在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如SL-RSRP或者SD-RSRP),发生连接建立失败时的PC5测量结果,发生连接建立失败时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原因相关信息:连接建立失败原因为中继UE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之后,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后,上报记录的信息到网络侧设备。
由于中继UE处于连接态,并没有发生连接建立失败,不进行记录或上报。
场景二、连接建立失败
如图4所示,远端UE通过发现过程、PC5连接建立过程与中继UE建立PC5连接,处于RRC_IDLE态远端UE触发连接建立过程,远端UE开启T300。其中,该中继UE处于非连接态(RRC_IDLE态或RRC_INACTIVE态),对于接收到的远端终端RRC建立请求消息,会先建立该中继UE与网络侧设备间的RRC连接(即Uu连接)。这里,由于中继UE与网络侧设备间的连接建立失败,T300超时后,远端终端没有接收到网络侧的连接建立消息,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故,可以了解的是,该场景中远端终端的连接建立失败原因是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这样,远端终端在检测到连接建立失败时记录的信息,除包括现有的CEF报告中包含的信息之外,还包括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连接建立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L2-ID或者C-RNTI);
远端终端相关信息:远端UE的位置信息,远端UE的标识信息(L2-ID或者C-RNTI);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连接建立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相关信息:从连接到中继UE到连接建立失败的时长;
测量相关信息:与存在PC5连接的中继UE间的PC5测量结果(如SL-RSRP或者SD-RSRP),发生连接建立失败时的PC5测量结果,发生连接建立失败时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原因相关信息:连接建立失败原因为中继UE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UE连接建立失败,远端UE连接建立失败。
其中,中继UE由于基于远端UE的RRC建立请求消息,建立自身与网络侧设备的连接时连接建立失败,所以,除了记录现有的连接失败报告中包含的信息外,中继UE会记录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中继UE的标识信息(L2-ID或者C-RNTI),中继UE的位置信息;
远端终端相关信息:存在PC5连接的远端UE的标识信息,包括帮助建立RRC连接的远端UE标识信息;同时如果此中继终端同时通过PC5连接2个及以上的远端终端,则上报其他的远端终端标识信息,并上报存在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测量相关信息:与存在PC5连接的远端UE间的PC5测量结果,发生连接建立失败时的Uu链路测量结果和PC5测量结果;
原因相关信息: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UE建立连接。
后续,中继UE或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后,上报各自记录的信息到网络侧设备。
场景三、无线链路失败
如图5所示,远端UE处于RRC连接态(即安全建立远端UE和网络侧设备的RRC连接)后,接收到中继UE的Uu RLF指示信息(中继UE检测到的Uu RLF生成的)而触发远端UE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失败。中继UE触发RLF之后会触发RRC重建立过程用来恢复RRC连接,远端UE触发RLF之后会触发RRC重建立过程或者中继UE重选过程,一切取决于远端UE实现。此时远端UE记录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由于中继UE自身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同时也会记录无线链路失败报告。则除了现有的RLF之后记录的内容之外,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还记录以下内容。
远端UE的记录还包括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检测到Uu RLF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在远端UE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如远端UE没有进入连接态之前与其有PC5连接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和/或没有成功建立PC5连接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检测到RLF时远端UE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UE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相关信息: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检测到远端UE RLF到远端UE建立最后一次建立PC5连接的时长,远端UE建立最后一次PC5连接到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检测到远端UE RLF到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测量相关信息:发生RLF时的Uu链路测量结果,发生RLF时与存在PC5连接的中继UE间的PC5测量结果,发生RLF时的PC5测量结果;
类型相关信息:连接失败类型(远端UE RLF);
原因相关信息:无线链路失败原因(Uu RLF,Uu无线链路失败原因)。
中继终端的记录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中继UE的位置信息,中继UE的标识信息(L2-ID或者C-RNTI);
远端终端相关信息:存在PC5连接的远端UE的标识信息,包括帮助建立RRC连接的远端UE标识信息;同时如果此中继终端同时通过PC5连接2个及以上的远端终端,则上报其他的远端终端标识信息,并上报存在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测量相关信息:发生RLF时的Uu链路测量结果和PC5测量结果,与存在PC5连接的远端UE间的PC5测量结果。
后续,中继UE或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后,上报各自记录的信息到网络侧设备。
场景四、远端UE切换失败
如图6所示,远端UE处于RRC连接态,并上报PC5测量结果和RRM测量结果到网络侧;网络侧设备根据上报的内容做切换判决,决定将远端UE从PC5-RRC连接切换到Uu连接,并发送切换命令;远端UE接收到切换命令后,开启定时器T304;远端UE定时器T304超时,并没有完成切换过程则切换失败,切换失败后会触发重建过程。此时,该场景中中继UE没有发生切换失败,中继UE不进行记录或上报。
远端UE在远端UE切换失败时记录的信息,除包括现有HOF需记录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切换前为PC5连接的最后一次切换前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发生HOF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中继UE的标识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切换前为PC5连接的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UE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发生HOF的远端UE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UE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相关信息:检测到远端UE HOF之后经历的时长,检测到远端UE HOF到远端UE最后一次建立PC5连接的时长,远端UE最后一次建立PC5连接到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检测到远端UE HOF到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测量相关信息:发生HOF时的Uu链路测量结果,发生HOF时与存在PC5连接的中继UE间的PC5测量结果,发生HOF时的PC5测量结果;
类型相关信息:连接失败类型(远端UE HOF),切换失败类型(从PC5连接切换到直连)。
后续,远端UE进入RRC连接态后,上报记录的信息到网络侧设备。
场景五、中继UE切换失败
如图7所示,中继UE处于RRC连接态,并上报PC5测量结果和RRM测量结果到网络侧;网络侧设备根据上报的内容进行切换判决,决定将中继UE切换到目标小区,并发送切换命令;中继UE接收到切换命令,开启T304;T304超时后,没有完成切换过程则切换失败。此时,远端UE没有发生切换失败,不进行记录或上报。
中继UE在中继UE切换失败时,记录的信息除包括现有切换失败需记录的内容之外,还包括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远端终端相关信息:存在PC5连接的远端UE的标识信息,包括帮助建立RRC连接的远端UE标识信息;同时如果此中继终端同时通过PC5连接2个及以上的远端终端,则上报其他的远端终端标识信息,并上报存在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测量相关信息:与存在PC5连接的中继UE间的PC5测量结果,发生切换失败时的Uu链路测量结果和PC5测量结果。
后续,中继UE进入RRC连接态后,上报记录的信息到网络侧设备。
场景六、远端UE切换成功,但是出现临界问题
如图8所示,远端UE处于RRC连接态,并上报PC5测量结果和RRM测量结果到网络侧;远端UE通过PC5连接发送RRC Reconfiguration sidelink消息,并开启定时器T400;在定时器T400开启期间接收到切换命令,指示UE从PC5连接切换到PC5连接,UE切换成功。此时,中继UE与远端UE之间的PC5链路释放,中继UE无需进行记录及上报,由于在T400开启期间接收到了切换命令终止了RRC Reconfiguration sidelink过程,有可能终止的RRCReconfiguration sidelink失败从而导致PC5 RLF,所以远端UE在切换成功报告中记录以上临界问题,,远端UE记录的信息除包括现有的成功切换报告中的信息之外,还包括以下信息:
中继终端相关信息:切换的源中继UE的标识信息,切换的目标中继UE的标识信息;
测量相关信息:与切换的源中继UE间的PC5测量结果,与切换的目标中继UE间的PC5测量结果,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触发条件是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基站、集中控制单元(Central Unit,CU)。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901,网络侧设备接收远端终端和/或中继终端发送的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其中,所述远端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
步骤902,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相关信息进行移动鲁棒性优化。
网络侧设备通过步骤901,接收第一相关信息,能够进行多跳网络场景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的方法是与上述信息发送方法配合实现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实施例,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1020、收发机1010、处理器1000;
存储器10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收发机101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100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1020中的程序指令,所述收发机1010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是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通信;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恢复过程;
无线链路失败过程;
切换过程。
可选地,所述中继终端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事件包含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连接建立;
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
切换;
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
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
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
可选地,所述远端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含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可选地,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层二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0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000可以是CPU(中央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1000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000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处理器1000与存储器10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针对中继通信,通过获取目标过程的第一相关信息,该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相关信息、远端终端相关信息、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时间相关信息、测量相关信息、原因相关信息、类型相关信息、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一项,能够将该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以便网络侧设备基于该第一相关信息进行多跳网络场景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由第一终端执行的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110,用于
获取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是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通信;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恢复过程;
无线链路失败过程;
切换过程。
可选地,所述中继终端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事件包含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连接建立;
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
切换;
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
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
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
可选地,所述远端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含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可选地,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可选地,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可选地,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可选地,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层二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的应用场景中,通过获取该通信的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该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中继终端信息、远端终端信息、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时间信息、测量信息、原因信息、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中的至少一项,并将该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不同终端根据自身在通信中所执行的相关操作采集其对应的信息,并记录这些信息与执行操作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网络侧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相关信息之后,能够识别多跳网络特性,进而基于该第一相关信息进行多跳网络的移动鲁棒性优化。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由第一终端执行的传输处理方法。
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如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了一种传输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1220、收发机1210、处理器1200;存储器122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1200,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1220中的程序指令;收发机121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12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远端终端和/或中继终端发送的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远端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
接收远端终端和/或中继终端发送的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相关信息进行移动鲁棒性优化。
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其中,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处理器12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20可以存储处理器121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2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由网络侧设备执行的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了一种信息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310,用于接收远端终端和/或中继终端发送的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
其中,所述远端终端通过所述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
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接收第一相关信息,能够进行多跳网络场景的移动鲁棒性优化。该装置应用了上述由网络侧设备执行的信息接收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装置,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由网络侧设备执行的信息接收方法。
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如图9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一些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节点,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也可以地理上分开布置。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包括:
获取在所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过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过程;
连接恢复过程;
无线链路失败过程;
切换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信息包括:中继终端的标识信息;和/或,所述标识信息与指定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或,中继终端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事件包含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项:
连接建立;
检测到无线链路失败RLF;
检测到切换失败HOF;
切换;
连接失败或者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
连接失败之后重建立;
在远端终端RL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在远端终端HOF之后尝试建立PC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终端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包含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标识信息;
远端终端的位置信息;
与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建立PC5连接到所述通信过程发生的时长;
切换相关时刻到RLF的时长;
检测到RLF之后经历的时长;
RL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检测到HOF之后经历的时长;
HOF到建立PC5连接的时长;
建立PC5连接到进入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态的时长;
RL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HOF到进入RRC连接态的时长;
其中,RLF包括PC5 RLF或者Uu RL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远端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和与所述远端终端建立PC5连接的中继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远端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和与所述中继终端建立PC5连接的远端终端间的PC5测量结果;
中继终端的Uu链路测量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因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其中,所述连接建立包含中继终端协助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连接恢复失败原因;
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包含PC5链路或Uu链路;
连接建立原因,所述连接建立原因是为远端终端建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无线链路为PC5链路,则所述无线链路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超时;
旁链路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次数;
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连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次数;
旁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关联的旁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建立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建立失败,远端终端连接建立失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恢复失败原因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处于连接态,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中继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中继终端连接恢复失败,远端终端连接恢复失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连接失败类型,所述连接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远端终端RLF,远端终端HOF;
切换类型,所述切换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
切换失败类型,所述切换失败类型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直连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直连的切换失败,PC5连接到PC5连接的切换失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T400定时器大于定时器阈值且未超时;
旁链路RLC实体的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一传输次数;
MAC实体连续的HARQ非连续传输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传输阈值,且小于第二传输次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信息;
切换前为PC5连接时,最后一次切换前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RL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检测到HOF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连接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重建失败之后返回连接的远端终端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层二标识。
15.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
所述收发机用于:
获取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是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通信;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16.一种传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获取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相关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发送至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通信是远端终端通过中继终端与网络侧设备建立的通信;所述第一相关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组合:
中继终端信息;
远端终端信息;
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
时间信息;
测量信息;
原因信息;
所述通信过程对应的类型信息;
成功切换报告触发条件。
17.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发送方法。
CN202111123330.6A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884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3330.6A CN115884157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099575 WO2023045436A1 (zh) 2021-09-24 2022-06-17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3330.6A CN115884157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4157A true CN115884157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3330.6A Pending CN115884157A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4157A (zh)
WO (1) WO20230454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751B (zh) * 2015-09-24 2021-1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网络中支持对远程邻近服务ue的合法监听的方法
WO2017052335A1 (ko) * 2015-09-25 2017-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의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7889080B (zh) * 2016-09-29 2023-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远端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77564B (zh) * 2016-11-14 2023-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下行数据投递方法及装置
US10469154B2 (en) * 2017-03-30 2019-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anagement of local id identifying a remote UE in a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WO2018201407A1 (zh) * 2017-05-04 2018-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报告发送方法、报告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80055B (zh) * 2020-08-13 2024-04-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2512080A (zh) * 2020-10-22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链路状态通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5436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96729B1 (en) Iab node switching method, iab node, donor base st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method
CN107113681B (zh) 一种信令优化方法和设备
US917324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185259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07378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target network side device
WO201718005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an inactive u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220394802A1 (en) Re-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202101164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4339925B (zh) 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1021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EP404463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6023408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4005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link assistant information and transmitting data
CN114390616B (zh)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246825B (zh) 上行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KR102342661B1 (ko) Sa 모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N115884157A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390640A (zh) 辅小区变换的错误类型的判定方法及设备
CN116349293A (zh) Iab节点的移植方法及装置
WO202311535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931993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all degradation during call setup
EP4290919A1 (e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processing method, node,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apparatus
WO2022032687A1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226153A (zh) 信令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701173A (zh) 数据重传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