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3636A -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3636A
CN115883636A CN202111132012.6A CN202111132012A CN115883636A CN 115883636 A CN115883636 A CN 115883636A CN 202111132012 A CN202111132012 A CN 202111132012A CN 115883636 A CN115883636 A CN 115883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terminal device
group
inventory
group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20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振伟
吴毅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20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363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8676 priority patent/WO202304581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3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36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2869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能够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盘存,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盘存需求,提高了盘存效率。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随机数、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网络设备(例如读写器(reader))可以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终端设备(例如标签(tag))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以读写器和标签为例,在射频识别流程中,读写器通过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为标签提供能量,标签接收读写器发送的信令,并通过反射信号向读写器发送信令,通过这种方式读写器可以识别标签的ID,并且对标签进行读写等操作。
网络设备可以利用上述RFID技术对多个终端设备进行盘存,以获取终端设备的ID。但是,目前的盘存方法中,网络设备并未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无法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盘存需求,导致盘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能够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盘存,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盘存需求,提高了盘存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随机数、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在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携带自己的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响应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在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未携带自己的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无需响应,这样,便能实现对多个终端设备的分组盘存,进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盘存需求,提高了盘存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且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令;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计数器为0;或者,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验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为初始化盘存信令(query)或盘存信令(queryrep或者queryadjust),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否为第一组标识,且自己的计数器是否为0。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且计数器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此时,第二信令相当于RN16信令;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但是计数器不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计数器减1或者重新初始化计数器,不进行响应;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不是第一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先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否为第一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组标识,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再判断计数器是否为0。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为queryrep信令且计数器不为0,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计数器减1;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为queryadjust信令且计数器不为0,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初始化计数器。即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才执行计数器的减1或重置操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为ACK信令,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否为第一组标识,且ACK信令中是否包括了第一终端设备之前反馈的16位随机数。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且ACK信令中包括了第一终端设备之前反馈的16位随机数,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此时,第二信令相当于EPC信令;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不是第一组标识和/或ACK信令中未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之前反馈的16位随机数,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进行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应理解,上述标识的类型可以包括EPC、标签ID(tag identification,TID)或其他ID,其他ID可以是终端设备在出厂时预定义的ID,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目标比特的位置可以指上述目标比特可以在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具体位置,例如开头、末尾、正数第x位、倒数第y位等等,其中x和y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目标比特的个数与终端设备的组数是对应的,目标比特的个数为k时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2k组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k,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可以为固定值,则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这些固定值可以自己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自己的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无需和网络设备进行交互,这样,可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简单,提高了盘存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可以为可变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目标比特。
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上述至少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对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的灵活调整。
示例性地,上述第一配置信令可以为选择信令、或初始化盘存信令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应理解,上述随机数的个数(或者随机数的取值范围)与终端设备的组数是对应的,随机数的个数为k时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2k组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k,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机数的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可以为固定值,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这些固定值自己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自己选择的随机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无需和网络设备进行交互,这样,可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简单,提高了盘存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机数的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可以为可变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确定所述随机数。
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上述至少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对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的灵活调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选择信令;在所述第一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在本申请的盘存方法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选择信令选择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标志位翻转的同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组标识,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组标识,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灵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在所述第二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在本申请的盘存方法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第一终端设备的同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组标识,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灵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配置信令,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用于指示当前所采用的盘存模式,所述盘存模式为单组盘存模式或多组盘存模式;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盘存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配置信令,所述第四配置信令用于选择第三组终端设备,所述第四配置信令携带第二组标识;在所述第三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组标识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令,所述第五配置信令用于选择第四组终端设备,所述第五配置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在所述第四组终端设备不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组标识失效。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六配置信令,所述第六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组标识失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第一组标识失效。
上述第三配置信令、第四配置信令、第五配置信令、或者第六配置信令可以为选择信令,也可以为初始化盘存信令,还可以为其他信令,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所述第一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相同;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选择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令,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用于指示当前所采用的盘存模式,所述盘存模式为单组盘存模式或多组盘存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令,所述第四配置信令用于选择第三组终端设备,所述第四配置信令携带第二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令,所述第五配置信令用于选择第四组终端设备,所述第五配置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令,所述第六配置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组标识失效。
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携带第二组标识;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令,所述第三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其中,所述第二信令的发送时刻在所述第一信令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三信令的发送时刻之间。
在本申请的盘存过程中,网络设备通过利用一组终端设备盘存过程中的时间间隔调度另一组组终端设备进行盘存,实现交错盘存,有利于提升盘存效率和容量。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组标识对不同组的终端设备进行调度,具有相同组标识的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响应,具有不相同组标识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做出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四信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五信令,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二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六信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七信令,所述第三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
应理解,上述各个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携带自身组标识的信令之后,可以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进行响应,即向网络设备发送对应的信令(例如上述第四信令、第五信令、第六信令、第七信令),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计数器为0;或者,信令通过验证等。
还应理解,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组标识,即第一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为一组终端设备。
可选地,上述上行信令(包括第四信令、第五信令、第六信令、第七信令)中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以便网络设备进行区分。例如,第四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一组标识(即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第五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二组标识(即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第六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一组标识(即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第七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一组标识(即第三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流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流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流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流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流程。具体地,处理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七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是又一种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支持RFID技术或者泛RFID技术,其中,泛RFID技术也可以称为“增强后的RFID技术”或“改进后的RFID技术”,即由RFID技术衍生得到的技术。为了便于描述,后续以RFID技术为例进行介绍,本申请所应用的技术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RFID技术,该RFID技术也可以具有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通过RFID技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网络设备可以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终端设备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上述无线通信系统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因此也可以称为射频识别系统。射频识别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两部分。终端设备是承载识别信息的载体,网络设备是获取信息的装置。射频识别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可以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进行双向通信,实现信息识别和数据交换。网络设备通过向低成本的终端设备发送激励信号为终端设备提供能量,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并通过反射信号向网络设备发送信令,通过这种方式网络设备可以识别标签的标识(identification,ID),对标签进行读写等操作。
对于无源终端设备,需要网络设备提供激励信号,部分能量用于终端设备的编解码、调制解调等内部处理,同时,该激励信号还可以作为载波用于载波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进行反射。对于半无源终端设备,由于半无源终端设备内部包含电池,编解码、调制解调等内部处理可借助于电池,但仍需要网络设备发送激励信号作为反射载波。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标签,具体包括天线、耦合元件和芯片。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称为读写器(或者阅读器),具体可以包括天线、耦合元件和芯片,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手持式读写器,也可以为固定式读写器。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其他通信功能,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可以是新型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可以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基站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盘存
盘存是指网络设备通过RFID技术对终端设备进行识别,从而获取终端设备的ID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中,例如物流管理或仓储管理中,特别是针对存在大量终端设备的场景,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快捷准确的库存盘点。
2、电子产品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
被识别的每一个终端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EPC。EPC采用一组编号来代表制造商及其产品,不同的是EPC还用另外一组数字来唯一地表示产品。以标签为例,EPC可以存储在标签的微型芯片中,使得标签能够维持低廉的生产成本并保持灵活性。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至图3对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是一体式架构下的射频识别技术示意图,包括了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2。其中,网络设备101可以和终端设备102进行双向通信。具体而言,网络设备101可以通过前向链路向终端设备102发送激励信号为终端设备102提供能量,终端设备102接收网络设备101发送的激励信号,并通过反向链路向网络设备发送反射信号,通过这种方式网络设备101可以识别终端设备102的ID,以及对终端设备102进行读写等操作。
示例性地,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具体可以为读写器,终端设备102具体可以为标签。
图2是另一种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20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系统架构200是分离式架构下的射频识别技术示意图,包括了网络设备201、网络设备202和终端设备203。应理解,网络设备201和网络设备202是由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拆分而成的,网络设备201和网络设备202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信息交互。具体而言,网络设备201可以通过前传下行链路向网络设备202发送RFID相关信令,网络设备202接收该RFID相关信令,并基于该RFID相关信令通过前向链路向终端设备203发送激励信号,终端设备203通过反向链路发送反射信号,对应地,网络设备201可以通过反向链路从终端设备203接收该反射信号。另外,网络设备201和网络设备202可以在前传上行链路和前传下行链路上进行其他信令交互,例如资源配置方面的信令,此处不再详述。
示例性地,图2中的网络设备201具体可以为接收器(receiver),网络设备202具体可以为辅助器(helper),终端设备203具体可以为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网络设备201和网络设备202之间的前传链路可以采用5G NR技术或者5G侧行链路(sidelink)技术传输。例如,网络设备201生成RFID相关信令,将该RFID相关信令通过5G NR空口技术作为前传下行链路发送给网络设备202,网络设备202再在前向链路上转发由网络设备201生成的RFID相关信令。
图3是又一种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3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系统架构300在图1所示架构的基础之上增加了集中控制单元301,具体而言,网络设备302和集中控制单元301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通信。如图3所示,网络设备302和集中控制单元301可以通过前传上行链路和前传下行链路进行信令交互,集中控制单元301可以对网络设备302和终端设备303之间的前向链路的资源和发送行为进行一定的调度和控制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集中控制单元301与网络设备302之间的通信采用5G NR技术或者5G侧行链路技术。关于网络设备302和终端设备303之间的通信过程与图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3中集中控制单元301具体可以为基站,网络设备302具体可以为读写器,终端设备303具体可以为标签。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执行盘存流程。为便于理解,下面以系统架构100,网络设备为读写器,终端设备为标签为例,对盘存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4示出了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首先,对图4中的信令进行简要介绍。
1、选择信令(select):读写器发送的信令,用于选择一个标签集合,修改会话的盘存标志位。
2、初始化盘存信令(query):读写器发送的信令,用于从多个会话(例如4个会话)中选择一个会话,并选择该会话中与盘存标志位相匹配的标签,初始化盘存流程,被选中的标签各自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counter)。
3、RN16:标签发送的响应信令,如果计数器为0,则选择一个16位随机数作为临时ID,并将该16位随机数携带在RN16中发送给读写器。
4、ACK:读写器发送的信令,用于对标签的响应信令进行反馈确认,其中包括了标签之前反馈的16位随机数。
5、EPC:标签发送的信令,其中携带了标签的真实ID,如EPC等。
6、盘存信令(queryrep或者queryadjust):读写器发送的信令,收到queryrep信令的标签将计数器减1,收到queryadjust信令的标签重新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
应理解,在盘存过程中,标签接收到一个盘存信令就会执行将计数器减1或者重新初始化计数器的操作,在计数器为0的情况下,标签发送RN16信令,开启该标签的盘存流程。由于标签的计数器是随机选择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多个标签同时发送RN16信令。
7、NAK:读写器发送的信令,若标签反馈的EPC无效,则读写器反馈NAK。
接着,对图4中的时间间隔进行简要介绍。
T1:该时间间隔为读写器发送信令结束到标签开始发送信令之间的时间间隔,标签在进行处理时应满足该时序要求。
T2:该时间间隔为标签发送信令结束到读写器开始发送信令之间的时间间隔。
T3:该时间间隔为读写器盘存过程中无标签反馈时,读写器额外要等待的时延,该时间间隔对应标签应该响应的情况。
T4:该时间间隔为读写器发送一条信令结束到下一条信令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中间标签无反馈信令),该时间间隔对应无需标签响应的情况。
下面对图4所示的标签盘存流程分三种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情况1,当读写器检测到单个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时,说明盘存正常,盘存流程按照图4中第一行所示流程进行。
如图4所示,首先,读写器向标签发送选择信令,经过T4时间间隔,读写器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流程,标签接收选择信令和初始化盘存信令,确认自己被选择,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当标签的计数器为0时,经过时间间隔T1后,标签发送RN16信令,该RN16信令中携带标签选择的一个16位随机数作为临时ID。读写器接收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读写器从RN16信令中获取16位随机数。经过时间间隔T2后,读写器将该16位随机数携带在ACK信令中发送给标签,作为对标签反馈的确认。标签接收读写器发送的ACK信令,经过T1时间间隔后,标签发送EPC信令,该信令包括了标签的真实ID。读写器接收该EPC信令,并对该EPC信令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经过时间间隔T2后,读写器发送盘存信令,继续下一个标签的盘存流程。若验证未通过,即EPC信令无效,经过时间间隔T2后,读写器发送NAK信令。
情况2,当读写器检测到多个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时,读写器无法解出,标签冲突,此时盘存流程按照图4第二行前半部分进行。
如图4所示,读写器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流程,多个标签接收到了该初始化盘存信令,且该多个标签的计数器为0,此时,该多个标签均经过时间间隔T1后发送RN16信令。读写器接收到多个RN16信令,确认标签冲突,不执行任何操作。经过时间间隔T2后,读写器发送盘存信令,直接跳过这些标签冲突,进行后续其他标签的盘存流程。
情况3,当读写器未检测到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时,此时盘存流程按照图4第二行后半部分进行。
如图4所示,读写器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流程,经过时间间隔T1和T3之后,读写器没有收到任何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此时,读写器发送盘存信令,直接进行后续的盘存流程。
在上述图4所示的盘存方法中,网络设备并未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无法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盘存需求,例如,基于场景需求或业务需求,网络设备当前可能只需要针对特定类别的终端设备进行盘存,若在盘存的过程中不加以区分,将导致盘存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随机数、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组标识,能够对终端设备进行分组盘存,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盘存需求,提高了盘存效率。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500可以应用于图1至图3中任一个附图所示的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中,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如图5所示,该方法500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S501,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对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信令。
S502,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该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用于响应该第一信令,对应地,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二信令。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随机数、或者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示例性地,上述网络设备具体可以为读写器,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标签。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在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携带自己的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响应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在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未携带自己的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无需响应,这样,便能实现对多个终端设备的分组盘存,进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盘存需求,提高了盘存效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S502,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包括: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且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其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计数器为0;或者,第一信令通过第一终端设备的验证。
结合上述图4所示的盘存流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为初始化盘存信令(query)或盘存信令(queryrep或者queryadjust),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否为第一组标识,且自己的计数器是否为0。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且计数器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此时,第二信令相当于图4中的RN16信令;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但是计数器不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计数器减1或者重新初始化计数器,不进行响应;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不是第一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先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否为第一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组标识,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再判断计数器是否为0。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为queryrep信令且计数器不为0,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计数器减1;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信令为queryadjust信令且计数器不为0,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初始化计数器。即在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才执行计数器的减1或重置操作。
结合上述图4所示的盘存流程,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为ACK信令,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否为第一组标识,且ACK信令中是否包括了第一终端设备之前反馈的16位随机数。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且ACK信令中包括了第一终端设备之前反馈的16位随机数,则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此时,第二信令相当于图4中的EPC信令;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不是第一组标识和/或ACK信令中未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之前反馈的16位随机数,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不进行响应。
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自己的组标识,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方式一,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目标比特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标识的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应理解,上述标识的类型可以包括EPC、标签ID(tag identification,TID)或其他ID,其他ID可以是终端设备在出厂时预定义的ID,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目标比特的位置可以指上述目标比特可以在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具体位置,例如开头、末尾、正数第x位、倒数第y位等等,其中x和y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目标比特的个数与终端设备的组数是对应的,目标比特的个数为k时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2k组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k,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目标比特的个数为1,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2组终端设备;目标比特的个数为2,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4组终端设备。
下面示例性地列举了目标比特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
1、目标比特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开头或末尾的1比特,目标比特可以为0或1;
2、目标比特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正数或倒数第x位的1比特,目标比特可以为0或1;
3、目标比特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开头或末尾的2比特,目标比特可以为00、01、10或11;
4、目标比特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正数或倒数第x位开始连续的2比特,目标比特可以为00、01、10或11;
5、目标比特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正数或倒数第x位以及正数或倒数第y位,这2比特为00、01、10或1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可以为固定值,则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这些固定值可以自己确定自己的组标识。
示例性地,上述标识的类型为EPC、目标比特的位置为末尾、目标比特的个数为1比特,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固定采用第一终端设备的EPC的末尾1比特确定自身的组标识,若该1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自己的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无需和网络设备进行交互,这样,可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简单,提高了盘存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可以为可变值。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上述至少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对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的灵活调整。
在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可以为可变值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令,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令,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标识的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令,确定目标比特,进而确定自己的组标识。
示例性地,上述第一配置信令可以为选择信令、或初始化盘存信令等。
示例性地,上述标识的类型为EPC、目标比特的位置为末尾、目标比特的个数为1比特,且这些参数均为可变值。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对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中指示采用EPC的末尾1比特确定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选择信令后,可以根据自己EPC的最后1比特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
示例性地,上述标识的类型为EPC、目标比特的位置为末尾、目标比特的个数为1比特,且这些参数中标识的类型为固定值EPC,目标比特的位置为固定值末尾,仅有目标比特的个数为可变值。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对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中指示采用1比特确定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信令后,可以根据自己EPC的末尾1比特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
示例性地,上述标识的类型为EPC、目标比特的位置为末尾、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且这些参数均为可变值。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对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中指示采用EPC的末尾比特确定组标识,且当前要在2个或最多2个组中确定组标识。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对应的目标比特的个数为1比特,则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信令后,可以根据自己EPC的最后1比特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
示例性地,上述标识的类型为EPC、目标比特的位置为末尾、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且这些参数中标识的类型为固定值EPC,目标比特的位置为固定值末尾,仅有终端设备的组数为可变值。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对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该信令中指示当前要在2个或最多2个组中确定组标识。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对应的目标比特的个数为1比特,则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信令后,可以根据自己EPC的最后1比特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
应理解,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为固定值,初始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多种不同的触发条件确定组标识。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上电后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如将复位信号作为触发条件,或者将进入准备状态作为触发条件。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次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某一信号后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如将检测到的第一个起始(delimiter)信号、前导(preamble)信号、后导(postamble)信号、或者中导(midamble)信号等作为触发条件。再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次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某一信令后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如将接收到的第一个选择信令或者初始化盘存信令等作为触发条件。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保持不掉电的情况下,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一直使用初始情况下确定的组标识,不需要改变。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的情况下,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后将该组标识采用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后组标识无法保留,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重新上电后,需要再次进行初始情况下的确定流程。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的情况下,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后采用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后组标识仍可以保留,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重新上电后,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组标识。
基于上述不同的情况,第一终端设备在上电之后可以判断是否之前已经存储了组标识,若存储了组标识,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读取使用该组标识,若未存储组标识,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初始情况下的确定流程,确定自己的组标识。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个额外信息来进行判断,例如1比特的信息,该比特为0时指示未存储组标识,该比特为1时指示已存储了组标识,可以直接读取使用。示例性地,在第一终端设备出厂时,组标识已经写入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则第一终端设备每次可以直接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组标识。
应理解,若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类型、目标比特的位置、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为可变值,初始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多种不同的情况确定组标识。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这些参数为固定值时的流程,参数采用预设默认值。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包含这些参数的选择信令或者初始化盘存信令后,根据信令中的参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保持不掉电、且没有收到网络设备的上述第一配置信令的情况下,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一直使用初始情况下确定的组标识,不需要改变。若接收到第一配置信令,例如包含上述参数的选择信令或者初始化盘存信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信令中携带的新的参数重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的情况下,若第一组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后采用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后组标识无法保留,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重新上电后,需要再次进行初始情况下的确定流程。
可选地,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的情况下,若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后采用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存储,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后组标识仍可以保留,这样,第一终端设备在重新上电后,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组标识。
基于上述不同的情况,第一终端设备在上电之后可以判断是否之前已经存储了组标识,若存储了组标识,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读取使用该组标识,若未存储组标识,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初始情况下的确定流程,确定自己的组标识。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个额外信息来进行判断,例如1比特的信息,该比特为0时指示未存储组标识,该比特为1时指示已存储了组标识,可以直接读取使用。示例性地,在第一终端设备出厂时,组标识已经写入该第一终端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则第一终端设备每次可以直接从该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组标识。
方式二,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数确定的,随机数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应理解,上述随机数的个数(或者随机数的取值范围)与终端设备的组数是对应的,随机数的个数为k时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2k组终端设备,此时,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k,k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随机数的个数为1,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2组终端设备;目标比特的个数为2,该目标比特可以指示至多4组终端设备。
下面示例性地列举了目标比特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
1、目标比特为1比特的随机数,例如为0或为1;
2、目标比特为2比特的随机数,例如为00、01、10或1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机数的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可以为固定值,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这些固定值自己确定自己的组标识。
示例性地,上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固定为1比特,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1比特随机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终端设备自己选择的随机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无需和网络设备进行交互,这样,可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简单,提高了盘存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机数的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可以为可变值。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上述至少一个参数,从而实现对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的灵活调整。
在第一终端设备的随机数的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为可变值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令,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令,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随机数的比特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配置信令,确定随机数,进而确定自己的组标识。
示例性地,上述第二配置信令可以为选择信令、或初始化盘存信令等。示例性地,上述随机数的个数为1,且该参数为可变值,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对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中指示采用1比特随机数确定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信令后,可以生成1比特随机数,并根据该1比特随机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等。
示例性地,上述随机数的个数固定为1,随机数的取值范围为0-1且该参数为可变值,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中指示随机数的取值范围为0-1,则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信令后,可以根据该随机数的取值范围生成1比特随机数,进而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且该参数为可变值,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对应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中指示当前要在2个或最多2个组中指示组标识。终端设备的组数为2对应的目标比特的个数为1比特,则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选择信令后,可以生成1比特随机数,进而确定自己的组标识,若该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0(或1),若该比特为1,则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1(或0)等。
应理解,若上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为固定值时,初始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多种不同的触发条件确定组标识。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上电后选择随机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如将复位信号作为触发条件,或者将进入准备状态作为触发条件等。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次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某一信号后选择随机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如将检测到的第一个起始信号、前导信号、后导信号、或者中导信号等作为触发条件。再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次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某一信令后选择随机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如将接收到的第一个选择信令或者初始化盘存信令作为触发条件。
应理解,若上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为可变值时,初始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多种不同的情况确定组标识。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这些参数为固定值时的流程,参数采用预设默认值。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包含这些参数的选择信令或者初始化盘存信令后,根据信令中的参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
在方式二中,在第一终端设备保持不掉电的情况下,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一直使用初始情况下确定的组标识,不需要改变,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包含上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选择信令或者初始化盘存信令后,根据信令中的参数确定自己的组标识,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包含刷新指示的选择信令或者初始化盘存信令之后,重新选择随机数刷新自己的组标识。在最后一种情况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这些信令是否包含刷新指示来确定是否要重选随机数刷新自己的组标识,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信令中携带的刷新指示的取值来确定是否要重选随机数刷新组标识,例如,刷新指示的取值采用1比特,0指示无需刷新,1指示需要刷新。在第一终端设备掉电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的方式与上述方式一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方式三,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信令为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选择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选择信令,在选择信令所选择的第一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组标识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方法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选择信令选择第一终端设备进行标志位翻转的同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组标识,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组标识,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灵活。
应理解,该选择信令与上述S501中的第一信令可以是相同的信令,也可以是不同的信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上述第一信令与该选择信令为相同信令的情况下,第一信令和选择信令中可以分别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分别指示两个信令的作用,其中,第一信令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信令包括的组标识的作用是执行盘存流程,选择信令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选择信令包括的组标识的作用是为终端设备配置组标识。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在被上述选择信令选中之后,将选择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组标识作为自己的组标识,此后,该第一组标识在盘存过程中一直有效,直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下一条包含新的组标识的选择信令后,若该第一终端设备仍被选中,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刷新组标识,即将新的选择信令中的组标识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若该第一终端设备未被选中,则第一终端设备的原组标识失效。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四配置信令,该第四配置信令用于选择第三组终端设备,第四配置信令携带第二组标识;在第三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二组标识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示例性地,在初始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无有效的组标识,直到收到一个包含第一组标识的选择信令,且第一终端设备被该选择信令选中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第一组标识作为自己的组标识。之后,在第一终端设备保持不掉电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若未收到新的包含组标识的选择信令,可以一直使用初始情况下确定的组标识,而不需要改变。若第一终端设备收到包含第二组标识的选择信令后,且第一终端设备被该选择信令选中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重新刷新自己的组标识,即将第二组标识作为自己的组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令,该第五配置信令用于选择第四组终端设备,第五配置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在第四组终端设备不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组标识失效。
示例性地,在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组标识作为自己的组标识之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包含第一组标识的选择信令,但是第一终端设备未被该选择信令选中,由于该第一组标识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相同,则第一终端设备认为自己的组标识失效。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令,第六配置信令用于指示第一组标识失效。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令(即上述第六配置信令),该下行信令中包含了组标识失效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组标识失效指示认为自己的组标识失效。
例如,上述组标识失效指示可以用于指示所有之前确定的组标识均失效,如可以通过1比特指示,该比特为0时表示组标识正常,为1时表示组标识均失效等。又例如,该组标识失效指示可以用于指示其中某一个或多个组标识失效,如通过一个位表指示,位表中每一位对应一个组标识,该位为0时表示正常,该位为1时表示该位对应的组标识失效。
上述第四配置信令、第五配置信令、或者第六配置信令可以为选择信令,也可以为其他信令,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若网络设备通过连续发送的多条选择信令联合选择一个终端设备集合,则该连续发送的多条选择信令中的每条选择信令均携带相同的组标识。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选择了EPC末尾1比特为0的一组终端设备,同时该选择信令指示组标识为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若自己的EPC末尾1比特为0,则第一终端设备判断自己被该选择信令选中,可以将组标识0作为自己的组标识。后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等信令参与盘存。
进一步地,在上述示例的流程之后,网络设备又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选择了EPC末尾2比特为10的一组终端设备,同时该选择信令指示组标识为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选择信令,若自己的末尾2比特为10,则第一终端设备判断自己被该选择信令选中,可以将自己的原组标识0刷新为新组标识1;若自己的末尾2比特不为10,则第一终端设备判断自己未被该选择信令选中,可以确定自己的原组标识0失效,不再可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信令为初始化盘存信令,该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且该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初始化盘存信令,在第二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组标识确定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方法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第一终端设备的同时,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这样,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组标识,以使盘存机制更加灵活。
应理解,该初始化盘存信令与上述S501中的第一信令可以是相同的信令,也可以是不同的信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上述第一信令与该初始化盘存信令为相同信令的情况下,第一信令和初始化盘存信令中可以分别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分别指示两个信令的作用,其中,第一信令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信令包括的组标识的作用是执行盘存流程,初始化盘存信令中携带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选择信令包括的组标识的作用是为终端设备配置组标识。
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在被上述初始化盘存信令选中后,将该初始化盘存信令中携带的第一组标识作为自己的组标识,此后,该第一组标识在盘存过程中一直有效,直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下一条包含新的组标识的初始化盘存信令后,若该第一终端设备仍被选中,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刷新组标识,即将新的初始化盘存信令中的组标识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若该第一终端设备未被选中,则第一终端设备的原组标识失效。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该初始化盘存信令选择了会话0的盘存标志位为A的一组终端设备进行初始化,同时该初始化盘存信令指示组标识为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初始化盘存信令,若自己的会话0的盘存标志位为A,则第一终端设备判断自己被该初始化盘存信令选中参与盘存,可以将组标识0作为自己的组标识,用于后续盘存过程。
进一步地,在上述示例的流程之后,网络设备又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该初始化盘存信令选择了会话1的盘存标志位为B的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初始化,同时该初始化盘存信令指示组标识为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该初始化盘存信令,若自己的会话1的盘存标志位为B,则判断自己被该初始化盘存信令选中参与盘存,并将自己的原组标识0刷新为新组标识1;若自己的会话1的盘存标志位不为B(如为A),则判断自己未被该初始化盘存信令选中参与盘存,确定自己的原组标识0失效,不再可用。
应理解,网络设备除了通过携带新的组标识的初始化盘存信令对组标识进行更新和失效之外,还可以通过额外配置的携带组标识失效指示的信令,这一过程与上述选择信令的介绍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在方式三中,在第一终端设备保持不掉电或掉电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的方式与上述方式一、方式二类似,此处也不再赘述。
由于在上述图4所示的盘存流程中,信令和时间间隔要顺序串行进行,时间间隔处不能进行信令传输,导致时域资源的利用率低,限制了盘存效率和容量。因此,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能够利用信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对多组终端设备进行盘存,有利于提升盘存效率和容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600可以应用于图1至图3中任一个附图所示的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架构中,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如图6所示,该方法600可以包括下列步骤:
S60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
S602,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携带第二组标识。
S603,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令,该第三信令携带该第一组标识,上述第二信令的发送时刻在该第一信令的发送时刻和该第三信令的发送时刻之间。
上述第一组标识用于标识第一组终端设备,第二组标识用于标识第二组终端设备。即本申请实施例利用了第一组终端设备盘存过程中第一信令和第三信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对第二组终端设备进行盘存,这样,能够实现并发盘存(也可以称为交错盘存)。示例性地,上述网络设备具体可以为读写器,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标签。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过程中,网络设备通过利用一组终端设备盘存过程中的时间间隔调度另一组组终端设备进行盘存,实现交错盘存,有利于提升盘存效率和容量。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组标识对不同组的终端设备进行调度,具有相同组标识的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响应,具有不相同组标识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做出响应。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S60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S604,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令,对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四信令,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S602,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S605,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五信令,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二组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S603,在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S606,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六信令,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S603,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S607,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七信令,第三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
应理解,上述各个终端设备(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携带自身组标识的信令之后,可以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进行响应,即向网络设备发送对应的信令(例如上述第四信令、第五信令、第六信令、第七信令),该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计数器为0;或者,信令通过验证等,具体实现与上述方法500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上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三终端设备具有相同的组标识,即第一组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为一组终端设备。
上述信令可以是盘存相关的信令,如初始化盘存信令、盘存信令、ACK、NAK等盘存相关信令,也可以是非盘存相关的信令,如读信令、写信令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上行信令(包括第四信令、第五信令、第六信令、第七信令)中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以便网络设备进行区分。例如,第四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一组标识(即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第五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二组标识(即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第六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一组标识(即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第七信令中可以携带第一组标识(即第三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应理解,上述盘存方法600是以两组终端设备(即第一组终端设备和第二组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交错盘存的流程为例进行了说明,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出的交错盘存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更多组数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中,例如3组终端设备、4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了兼容现有的单组盘存模式,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在支持单组盘存和支持多组盘存这两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令,该第三配置信令用于指示当前所采用的盘存模式,该盘存模式为单组盘存模式或多组盘存模式。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可以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指示当前为何种模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利用1比特进行指示,该比特为0(或为1)指示当前为单组盘存模式,该比特为1(或为0)指示当前为多组盘存模式。若当前为单组盘存模式,后续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令中不携带组标识,若当前为多组盘存模式,则后续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信令中携带终端设备在多组盘存模式下的组标识。又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组标识的一个特殊取值指示为当前为单组盘存模式,其余取值指示当前为多组盘存模式下的组标识,如利用2比特进行指示,该2比特为11指示单组盘存模式,该2比特为00指示多组盘存模式下的组标识0,该2比特为01指示多组盘存模式下的组标识1,该2比特为10指示多组盘存模式下的组标识2等。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系统架构100,以网络设备为读写器,终端设备为标签,终端设备的ID为EPC为例,结合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交错盘存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图7中的信令和时间间隔含义与图4中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首先,读写器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流程,该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第0组标签(后续简称组0)的组标识,组0中的标签接收携带组0的组标识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认自己被选择,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当组0中的标签的计数器为0时,经过时间间隔T1后,组0中的标签向读写器发送RN16信令,该RN16信令中携带组0中的标签选择的一个16位随机数作为临时ID。读写器接收组0中的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读写器从该RN16信令中获取16位随机数。
然后,读写器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过程,该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第1组标签(后续简称组1)的组标识,组1中的标签接收携带组1的组标识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认自己被选择,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当组1中的标签的计数器为0时,经过时间间隔T1后,组1中的标签向读写器发送RN16信令,该RN16信令中携带组1中的标签选择的一个16位随机数作为临时ID。读写器接收组1中的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读写器从该RN16信令中获取16为随机数。
接着,在组0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RN16信令之后,经过时间间隔T2,读写器将组0中的标签选择的16位随机数和第0组标识携带在ACK信令中发送给组0中的标签,作为对组0中标签反馈的确认。经过时间间隔T1后,组0中的标签向读写器发送EPC信令,该信令包括了组0中标签的真实ID,读写器接收该EPC信令,并对该EPC信令进行验证。
在组1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RN16信令之后,经过时间间隔T2,读写器将组1中的标签选择的16位随机数和第1组标识携带在ACK信令中,发送给组1中的标签,作为对组1中标签反馈的确认。经过时间间隔T1后,组1中的标签向读写器发送EPC信令,该信令包括了组1中标签的真实ID,读写器接收该EPC信令,并对该EPC信令进行验证。
组0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EPC信令之后,若读写器对该EPC信令验证通过,组0中该标签的盘存流程结束。经过时间间隔T2之后,读写器继续发送盘存信令,继续对组0中下一个标签进行盘存,该盘存信令携带组0的组标识。组1的其他标签的盘存流程与组0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上述流程利用了组0的T2位置进行组1的初始化盘存信令(或者盘存信令)和RN16信令的发送(包括T1),或者ACK和EPC信令的发送(包括T1)。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利用组1的T2位置进行组0的信令发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利用其它的时间间隔进行交错盘存,如T1、T3、T4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将上述方法500应用于方法600,可以得到下面图8至图11所示的盘存流程。图8至图11中的信令和时间间隔含义与图4中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首先,读写器向标签发送选择信令,该选择指令指示标签组数为2(或最多2)及通过标签EPC末尾比特来确定组标识。标签接收选择信令后,可以根据自己EPC的最后1比特确定自己的组标识,具体地,EPC末尾1比特为1的标签的组标识为1,EPC末尾1比特为0的标签的组标识为0。接着,读写器向标签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流程,该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第0组标签(后续简称组0)的组标识,组0中的标签接收携带组0的组标识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认自己被选择,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当组0中的标签的计数器为0时,经过时间间隔T1后,组0中的标签向读写器发送RN16信令,该RN16信令中携带组0中的标签选择的一个16位随机数作为临时ID。读写器接收组0中的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读写器从该RN16信令中获取16为随机数。读写器向组1中的标签发送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过程,该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第1组标识标签(后续简称组1)的组,组1中的标签接收携带组1的组标识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认自己被选择,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当组1中的标签的计数器为0时,经过时间间隔T1后,组1中的标签向读写器发送RN16信令,该RN16信令中携带组1中的标签选择的一个16位随机数作为临时ID。读写器接收组1中的标签反馈的RN16信令,读写器从该RN16信令中获取16为随机数。组0中标签向读写器发送RN16信令之后,经过时间间隔T2后,继续后续盘存流程。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首先,读写器向标签发送选择信令,该选择指令指示标签组数为2(或最多2)及通过标签自己选择的1比特随机数来确定组标识。标签接收选择信令后,可以根据该选择信令生成1比特随机数,进而确定标签的组标识,具体地,随机数比特为1的标签的组标识为1,随机数比特为0的标签的组标识为0。在确定了组标识之后,后续标签的盘存流程与图8所示的盘存流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首先,读写器向标签发送第一个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选择了EPC末尾1比特为0的标签,同时指示组标识0。之后,读写器又向标签发送第二个选择信令,该选择信令选择了EPC末尾1比特为1的标签,同时指示组标识1。EPC末尾1比特为0的标签接收到第一个选择信令后,确定被该信令选中,将该信令中指示的组标识0作为自己的组标识。EPC末尾1比特为1的标签接收到第二个选择信令之后,确定被该信令选中,将该信令中指示的组标识1作为自己的组标识。在确定了组标识之后,后续标签的盘存流程与图8所示的盘存流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标签盘存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首先,读写器发送第一个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流程,该信令选择了会话0的盘存标志位为A的标签参与盘存,同时指示组标识为0。会话0的盘存标志位为A的标签在收到该初始化盘存信令后,可以判断自己被该信令选中参与盘存,将该信令中指示的组标识0作为自己的组标识,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进行后续的盘存流程。然后,读写器发送第二个初始化盘存信令,初始化盘存流程,该信令选择了会话1的盘存标志位为B的标签参与盘存,同时指示组标识为1。会话1的盘存标志位为B的标签在收到该初始化盘存信令后,可以判断自己被该信令选中参与盘存,将该信令中指示的组标识1作为自己的组标识,选择一个随机数初始化计数器,进行后续的盘存流程。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11,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2和图13,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盘存装置。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1200。该装置12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在另一种设计中,该装置12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装置1200包括:接收单元1210和发送单元12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其中,接收单元121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发送单元1220用于:在所述装置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装置的标识、随机数、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1220具体用于:在所述装置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且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信令;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装置的计数器为0;或者,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所述装置的验证。
可选地,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装置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目标比特。
可选地,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确定所述随机数。
可选地,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所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选择信令;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装置的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所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装置的组标识。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配置信令,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用于指示当前所采用的盘存模式,所述盘存模式为单组盘存模式或多组盘存模式;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盘存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置12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步骤。
在一种设计中,发送单元1220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以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所述第一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相同;接收单元121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所述发送单元1220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所述发送单元1220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装置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1220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选择信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装置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所述发送单元1220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122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令,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用于指示当前所采用的盘存模式,所述盘存模式为单组盘存模式或多组盘存模式。
在另一种设计中,发送单元1220用于:发送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携带第二组标识;以及,发送第三信令,该第三信令携带上述第一组标识,其中,第二信令的发送时刻在第一信令的发送时刻和第三信令的发送时刻之间。
可选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在发送第一信令之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四信令,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
可选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在发送第二信令之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五信令,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二组标识。
可选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在发送第三信令之后,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第六信令,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
可选地,接收单元1210还用于:在发送第三信令之后,接收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七信令,该第三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第一组标识。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1200以功能单元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单元”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12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装置12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各个方案的装置12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上述发送单元1220可以由发射器替代,接收单元1210可以由接收器替代,分别执行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收发操作以及相关的处理操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12中的装置1200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对应的,接收单元1210和发送单元1220可以是该芯片的收发电路,在此不做限定。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1300。该装置1300包括处理器1310、收发器1320和存储器1330。其中,处理器1310、收发器1320和存储器133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3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3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13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应理解,装置13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13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1310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1310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上述与该第一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对应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该收发器1320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发射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器对应的用于执行发送动作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该接收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器对应的用于执行接收动作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装置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单元组合执行完成。软件单元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骤和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实施例的步骤及组成。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随机数、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且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计数器为0;或者,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目标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确定所述随机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选择信令;
在所述第一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
在所述第二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三配置信令,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用于指示当前所采用的盘存模式,所述盘存模式为单组盘存模式或多组盘存模式;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盘存模式。
10.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所述第一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相同;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选择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令,所述第三配置信令用于指示当前所采用的盘存模式,所述盘存模式为单组盘存模式或多组盘存模式。
16.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装置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装置的标识、随机数、或者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装置的组标识为所述第一组标识、且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信令;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装置的计数器为0;或者,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所述装置的验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装置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确定所述目标比特。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确定所述随机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选择信令;
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装置的组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组标识是所述装置根据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
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组终端设备包括所述装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组标识确定为所述装置的组标识。
24.一种终端设备的盘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令,所述配置信令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组标识;以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携带第一组标识,所述第一组标识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相同;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响应所述第一信令。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中的目标比特确定的,所述目标比特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令,所述第一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标识的类型、所述目标比特的位置、所述目标比特的个数、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数确定的,所述随机数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的;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令,所述第二配置信令用于配置所述随机数的比特个数、所述随机数的取值范围或者终端设备的组数中的至少一个。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装置发送的选择信令确定的,所述选择信令用于选择第一组终端设备,所述选择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选择信令。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装置发送的初始化盘存信令确定的,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用于初始化第二组终端设备的盘存流程,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携带所述第一组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初始化盘存信令。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CN202111132012.6A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Pending CN1158836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2012.6A CN115883636A (zh)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PCT/CN2022/118676 WO2023045814A1 (zh) 2021-09-26 2022-09-14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2012.6A CN115883636A (zh)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3636A true CN115883636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2012.6A Pending CN115883636A (zh) 2021-09-26 2021-09-26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83636A (zh)
WO (1) WO20230458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9739B (zh) * 2011-09-16 2017-02-08 北京邮电大学 Rfid标签及识别方法和装置
EP3333754B1 (en) * 2016-12-12 2019-11-27 EM Microelectronic-Marin SA Method for providing identification and access with respect to a radio-frequency tag
CN108460302A (zh) * 2018-01-26 2018-08-28 上海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fid标签响应识别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5814A1 (zh)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10238B2 (en) Mobile terminal circuit including an RFID tag and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9413427B2 (en) Emulation of multiple devices in an NFC device
US2010000184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reader and tag
CN103959667A (zh) 降低近场通信系统中的连接建立的功耗
US2023010720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462560A (zh) 一种模拟卡的切换方法、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6830766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2680657B1 (en) Emulation of multiple nfc devices inside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609564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5883636A (zh) 终端设备的盘存方法和盘存装置
WO2023151045A1 (zh) 反向散射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12297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272442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1901362B (zh) 非接触应用自动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
JP2013004054A (ja) アクティブrfid通信制御方法及びrfid無線機器
CN105284138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及无线电通信方法
WO2023004583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6897355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2404119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968052A (zh) 终端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23000209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28382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4082967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24985A1 (zh) 一种识别方法和装置
US202401371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