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4996A -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4996A
CN115874996A CN202310155466.8A CN202310155466A CN115874996A CN 115874996 A CN115874996 A CN 115874996A CN 202310155466 A CN202310155466 A CN 202310155466A CN 115874996 A CN115874996 A CN 115874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pump
oil
oil well
lev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54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74996B (zh
Inventor
李万钟
裴梦龙
刘奥
孙博颖
杨瑞轩
陈泽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hiy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hiy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Shiy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1554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4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4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4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74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4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管柱包括上封隔器、下封隔器、下级管式抽油泵、中级管式抽油泵和上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上封隔器和所述下封隔器均坐封在油井内,将油井分隔为第一油层、第二油层和第三油层;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从下至上排列,并穿设于所述下封隔器、所述上封隔器内;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与第二油层连通,出液口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还与第三油层连通,出液口与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还与第一油层连通。通过本方案可以解决现有分抽混出技术难以应用于三层油层分采混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井分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中普遍存在多层油藏,各个层位之间,由于渗透率和原油性质有差异,笼统合采会导致高压层与低压层、含水层与纯油层之间的相互干扰,对油井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最大程度发挥各层产能,目前常使用分抽泵采油技术进行分层采油;分抽泵具有分隔效果好,管柱结构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但目前使用的分抽混出设备只能实现两层油藏的分抽混出,两层以上油藏分采混出技术不成熟,不易调控,难以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分抽混出技术难以应用于三层油层分采混出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包括上封隔器、下封隔器、下级管式抽油泵、中级管式抽油泵和上级管式抽油泵;
所述上封隔器和所述下封隔器均坐封在油井内,将油井分隔为第一油层、第二油层和第三油层;
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从下至上排列,并穿设于所述下封隔器、所述上封隔器内;
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与第二油层连通,出液口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还与第三油层连通,出液口与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还与第一油层连通。
本申请提供的分采工艺管柱,根据三个油层分层采油的需求,将上封隔器和下封隔器坐封在油层套管的合适深度,将油井分隔为三个独立的压力系统,避免笼统合采发生层间干扰;在上冲程时使用下级管式抽油泵、中级管式抽油泵和上级管式抽油泵分别将各油层的油液抽提至各抽油泵的泵筒保存,在下冲程时将油液共同举升至地面,完成三层油藏的分采混出,以解决现有分抽混出技术难以应用于三层油层分采混出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柱还包括下双通道、下桥式通道和上桥式通道;
所述下双通道设置在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处,所述下双通道内设有第一径向通道和第一轴向通道,所述第一轴向通道连通第三油层和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所述第一径向通道连通第二油层和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
所述下桥式通道设置在中级管式抽油泵的柱塞间,所述下桥式通道内设有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二轴向通道,所述第二轴向通道连通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的出液口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泵筒;所述第二径向通道连通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泵筒;
所述上桥式通道设置在上级管式抽油泵的柱塞间,所述上桥式通道内设有第三径向通道和第三轴向通道,所述第三轴向通道连通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出液口与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所述第三径向通道连通第一油层与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和所述第三径向通道的进口处均设有智能开关组件;
所述智能开关组件包括球阀门和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球阀门连接,以控制所述球阀门的启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和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信号端相连;
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阀杆与所述球阀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开关组件还包括凹槽和密封圈;
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和所述第三径向通道的旁侧,用于容纳所述控制机构;
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开口处,所述控制机构穿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球阀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向通道与第三油层之间还设有第一下油液通道,所述第一下油液通道包括插管总成和最下级固定阀;
所述插管总成穿设于所述下封隔器,所述插管总成下端伸入第三油层,上端与所述最下级固定阀底部连接;
所述最下级固定阀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向通道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向通道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之间还设有第二下油液通道;
所述第二下油液通道由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和套设在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外侧的下方外管之间的第一环空组成;
所述第一环空底端与所述第一轴向通道连通,顶端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径向通道与第一油层之间设有上油液通道;
所述上油液通道由密封泵筒和套设在其外侧的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之间的第二环空构成,所述第二环空上端与所述第三径向通道连接,下端与定压开关连接;
所述密封泵筒套设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的柱塞外,所述密封泵筒底端的第二环空内设有环塞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柱还包括下连接器、中连接器和连接器;
所述下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下油液通道和所述下双通道;
所述中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和所述上封隔器;
所述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上封隔器和所述定压开关。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智能开关组件的开关时间,将各智能开关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和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的进液口处;
步骤S2,分别将所述下封隔器和所述上封隔器坐封在油井内,将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和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从下到上连接形成的柱体插接在所述下封隔器和所述上封隔器内;
其中下级管式抽油泵的泵筒上端为漏斗形;
步骤S3,油管打压,打开定压开关和上泵工作管道,以及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和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分采相应油层的油液,并将其共同举升至地面。
本申请提供的分采工艺管柱使用方法,通过将管柱的重量加于上封隔器和下封隔器上,提高管柱的稳定性;通过将下级管式抽油泵的顶端设置为漏斗形,方便二次下柱对准,提高管柱运行的平稳性,减少振动和损耗;通过安装智能开关组件达到周期限液的目的,有针对性地恢复各油层的压力和液量,保证油层开采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分采工艺管柱的使用原理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分采工艺管柱上封隔器以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分采工艺管柱上封隔器以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智能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下封隔器,2-上封隔器,3-插管总成,4-最下级固定阀,5-下级管式抽油泵,6-下方外管,7-下双通道,8-中级管式抽油泵,9-下桥式通道,10-上桥式通道,11-上级管式抽油泵,12-定压开关,13-环塞阀,14-密封泵筒,15-智能开关组件,16-下连接器,17-中连接器,18-连接器;
151-微处理器,152-减速电机,153-阀杆,154-球阀门,155-密封圈。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分采混出技术难以应用于三层油层分采混出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分采工艺管柱。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采工艺管柱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采工艺管柱,包括上封隔器2、下封隔器1、下级管式抽油泵5、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级管式抽油泵11。
上封隔器2和下封隔器1均坐封在油井内,将油井分隔为第一油层、第二油层和第三油层。
下级管式抽油泵5、中级管式抽油泵8、上级管式抽油泵11从下至上排列,并穿设于下封隔器1、上封隔器2内。
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进液口与第二油层连通,出液口与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连通。
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还与第三油层连通,出液口与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连通。
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还与第一油层连通。
其中,下封隔器1为压缩式下封隔器,选用Y453-17封隔器,双向卡瓦固定,上封隔器2为大通径、压缩式上封隔器,单向卡瓦固定。
下级管式抽油泵5、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级管式抽油泵11轴向、从下向上设置,均包括泵筒,泵筒下端设有进液口和进液阀(固定阀),泵筒上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穿设有柱塞,柱塞伸入泵筒的一端连接有出液阀(游动阀);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柱塞上端伸入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泵筒内,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柱塞伸入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泵筒内,形成柱状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分采工艺管柱,根据三个油层分层采油的需求,将上封隔器2和下封隔器1坐封在油层套管的合适深度,将油井分隔为三个独立的压力系统,避免笼统合采发生层间干扰;在上冲程时,下级管式抽油泵5、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柱塞分别沿泵筒向上移动,带动出液阀关闭出液口,各泵筒内压力下降,当内压力小于进口压力时,进液口的进液阀打开,分别将各油层的油液抽提至各抽油泵的泵筒保存。
在下冲程时,下级管式抽油泵5、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柱塞分别沿泵筒向下移动,进液阀关闭,各泵筒内压力上升,内压力大于出口压力时,出液阀打开,将油液共同举升至地面,完成三层油藏的分采混出,以解决现有分抽混出技术难以应用于三层油层分采混出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管柱还包括下双通道7、下桥式通道9和上桥式通道10。
下双通道7设置在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进液口处,下双通道7内设有第一径向通道和第一轴向通道,第一轴向通道连通第三油层和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第一径向通道连通第二油层和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进液口。
下桥式通道9设置在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柱塞间,下桥式通道9内设有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二轴向通道,第二轴向通道连通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出液口与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泵筒;第二径向通道连通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与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泵筒。
上桥式通道10设置在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柱塞间,上桥式通道10内设有第三径向通道和第三轴向通道,第三轴向通道连通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出液口与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第三径向通道连通第一油层与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
其中,下双通道7、下桥式通道9、上桥式通道10中的径向通道和轴向通道均相互隔离,互不干扰。
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进液阀设置为下双通道7,使第三油层油液和第二油层油液分别进入;在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柱塞间设置下桥式通道9和上桥式通道10,使第一油层油液和第二油层油液、第三油层油液分别进入上级管式抽油泵11,在出液阀处混合,实现三层油液的分别采出。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的进口处均设有智能开关组件15。
智能开关组件15包括球阀门154和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球阀门154连接,以控制球阀门154的启闭。
在三层油层分采混出时,低渗油层原油渗流阻力大,供液能力差,与高渗层油液采用相同的举升制度生产,会出现供排不协调,举升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智能开关组件15,利用控制机构分别控制球阀门154的启闭,球阀门154关闭时,其与各径向通道间仅留有微小缝隙,避免油液大量进入各抽油泵,对各油层进行限液,通过在控制机构中合理设置开启和关闭日期,给低渗油层提供压力和液量恢复时间,避免长时间低效举升,提高各油层的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52和微处理器151。
微处理器151的输出端与减速电机152的信号端相连。
减速电机152的输出端通过阀杆153与球阀门154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预先在微处理器151上设置球阀门154的打开日期和关闭日期,在相应日期内微处理器151控制减速电机152带动阀杆153转动,促使球阀门154打开或关闭,智能控制油液进入各抽油泵的时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开关组件15还包括凹槽和密封圈155。
凹槽设置在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的旁侧,用于容纳控制机构。
密封圈155设置在凹槽的开口处,控制机构穿过密封圈155与球阀门154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密封圈155密封凹槽,避免油液进入凹槽内浸泡或侵蚀控制机构,延长控制机构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向通道与第三油层之间还设有第一下油液通道,第一下油液通道包括插管总成3和最下级固定阀4。
插管总成3穿设于下封隔器1,插管总成3下端伸入第三油层,上端与最下级固定阀4底部连接。
最下级固定阀4的顶部与第一轴向通道连接。
该实施例中,通过插管总成3和最下级固定阀4连通第三油层和第一轴向通道,避免第三油层和第一径向通道接触,实现第三油层和第二油层的分别采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向通道与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之间还设有第二下油液通道。
第二下油液通道由下级管式抽油泵5和套设在下级管式抽油泵5外侧的下方外管6之间的第一环空组成。
第一环空底端与第一轴向通道连通,顶端与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连通。
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环空连通第一轴向通道和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使第三油层油液通过第一环空进入中级管式抽油泵8,不与第二油层油液混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径向通道与第一油层之间设有上油液通道。
上油液通道由密封泵筒14和其外侧的上级管式抽油泵11之间的第二环空构成,第二环空上端与第三径向通道连接,下端与定压开关12连接。
密封泵筒14套设于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柱塞外,密封泵筒14底端的第二环空内设有环塞阀13和定压开关12。
该实施例中,将第二环空作为第一油层油液的进入通道,避免上级管式抽油泵11关闭时,第三径向通道的智能开关组件15打开后,第一油层油液大量涌入上级管式抽油泵11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管柱还包括下连接器16、中连接器17和连接器18。
下连接器16用于连接第一下油液通道和下双通道7。
中连接器17用于连接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封隔器2。
连接器18用于连接上封隔器2和定压开关12。
该实施例中,使用下连接器16、中连接器17和连接器18对管柱的各部分进行联接,提高管柱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延长管柱使用寿命。
分采工艺管柱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智能开关控制:下井前在智能开关组件15的微处理器151内输入自动控制指令,设置开关球阀门154的打开日期和关闭日期。
到打开日期时,微处理器151控制减速电机152左转,减速电机152带动阀杆153转动,进而将球阀门154转动,此时第一径向通道、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三径向通道接通,三个油层的油液分别进入各自的采油管道,最后共同举升至地面,实现三油层分采混出。
到关闭日期时,微处理器151控制减速电机152右转,球阀门154旋转关闭,此时球阀门154与各径向通道之间仅存在一点缝隙,以限制油液进入各径向通道,有针对性地对各油层的压力和液量进行恢复。
在打开和关闭期间,微处理器151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约电量,每隔一定周期,自动唤醒,实现三油层各自的周期性启闭,避免三个抽油泵同开同关,有利于油层的压力恢复,提高油层的开采效率。
步骤S2,使用两次坐封,将分采工艺管柱下入油井中。
第一次坐封时,首先将下封隔器1与液压坐封工具相连,一起下入井下预设位置,然后向油管内投入钢球,待钢球到位后,打油压16MPa~18MPa稳压10分钟,完成一次坐封,继续升压到22MPa左右,完成下封隔器1丢手。
再将插管总成3至中连接器17的部分下井与下封隔器1连接,二次坐封上封隔器2,最后将其余部分下井,管柱重量加于下封隔器1上,完成安装。
本申请将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泵筒上端改造为漏斗形,利用锥面的对中性使二次下柱更容易对准,保证管柱平稳运行,不发生振动,减轻轴颈和轴瓦非正常运动的磨损。
步骤S3,定压开关12打开:油管打压,当压力达到预定开启压力时,剪断销钉活塞下行,分采工艺管柱的上泵工作通道打开,防止油液从第一环空和第二环空中倒流。
打开下级管式抽油泵5、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级管式抽油泵11,分采相应油层的油液,并将其共同举升至地面。
采用压差式开启方式,装置占用体积较小,为第三油层和第二油层提供较大通径的管道,能高效地将油液举升到地面。
其中,上冲程时,第三油层油液依次经第一下油液通道、第一轴向通道和第二下油液通道、第二径向通道进入中级管式抽油泵8;第二油层油液依次经第一径向通道、下级管式抽油泵5、第二轴向通道进入中级管式抽油泵8中,与第三油层油液汇合;最后第三油层油液、第二油层油液共同经过第三轴向通道进入上级管式抽油泵11,第一油层油液经过上油液通道、第三径向通道进入上级管式抽油泵11。
下冲程时,第三油层油液、第二油层油液和第一油层油液共同被举升至地面,实现分采混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隔器(2)、下封隔器(1)、下级管式抽油泵(5)、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上级管式抽油泵(11);
所述上封隔器(2)和所述下封隔器(1)均坐封在油井内,将油井分隔为第一油层、第二油层和第三油层;
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从下至上排列,并穿设于所述下封隔器(1)、所述上封隔器(2)内;
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进液口与第二油层连通,出液口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还与第三油层连通,出液口与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还与第一油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还包括下双通道(7)、下桥式通道(9)和上桥式通道(10);所述下双通道(7)设置在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进液口处,所述下双通道(7)内设有第一径向通道和第一轴向通道,所述第一轴向通道连通第三油层和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所述第一径向通道连通第二油层和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进液口;
所述下桥式通道(9)设置在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柱塞间,所述下桥式通道(9)内设有第二径向通道和第二轴向通道,所述第二轴向通道连通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出液口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泵筒;所述第二径向通道连通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泵筒;
所述上桥式通道(10)设置在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柱塞间,所述上桥式通道(10)内设有第三径向通道和第三轴向通道,所述第三轴向通道连通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出液口与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所述第三径向通道连通第一油层与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和所述第三径向通道的进口处均设有智能开关组件(15);
所述智能开关组件(15)包括球阀门(154)和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球阀门(154)连接,以控制所述球阀门(154)的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52)和微处理器(151);
所述微处理器(151)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电机(152)的信号端相连;
所述减速电机(152)的输出端通过阀杆(153)与所述球阀门(15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关组件(15)还包括凹槽和密封圈(155);
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和所述第三径向通道的旁侧,用于容纳所述控制机构;
所述密封圈(155)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开口处,所述控制机构穿过所述密封圈(155)与所述球阀门(15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通道与第三油层之间还设有第一下油液通道,所述第一下油液通道包括插管总成(3)和最下级固定阀(4);
所述插管总成(3)穿设于所述下封隔器(1),所述插管总成(3)下端伸入第三油层,上端与所述最下级固定阀(4)底部连接;
所述最下级固定阀(4)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轴向通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通道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之间还设有第二下油液通道;
所述第二下油液通道由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和套设在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外侧的下方外管(6)之间的第一环空组成;
所述第一环空底端与所述第一轴向通道连通,顶端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进液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径向通道与第一油层之间设有上油液通道;
所述上油液通道由密封泵筒(14)和套设在其外侧的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之间的第二环空构成,所述第二环空上端与所述第三径向通道连接,下端与定压开关(12)连接;
所述密封泵筒(14)套设于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的柱塞外,所述密封泵筒(14)底端的第二环空内设有环塞阀(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还包括下连接器(16)、中连接器(17)和连接器(18);
所述下连接器(16)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下油液通道和所述下双通道(7);
所述中连接器(17)用于连接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所述上封隔器(2);
所述连接器(18)用于连接所述上封隔器(2)和所述定压开关(12)。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采工艺管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智能开关组件(15)的开关时间,将各智能开关组件(15)分别安装在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的进液口处;
步骤S2,分别将所述下封隔器(1)和所述上封隔器(2)坐封在油井内,将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从下到上连接形成的柱体插接在所述下封隔器(1)和所述上封隔器(2)内;
其中下级管式抽油泵(5)的泵筒上端为漏斗形;
步骤S3,油管打压,打开定压开关(12)和上泵工作管道,以及所述下级管式抽油泵(5)、所述中级管式抽油泵(8)和所述上级管式抽油泵(11),分采相应油层的油液,并将其共同举升至地面。
CN202310155466.8A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874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5466.8A CN115874996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5466.8A CN115874996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4996A true CN115874996A (zh) 2023-03-31
CN115874996B CN115874996B (zh) 2023-05-09

Family

ID=8576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5466.8A Active CN115874996B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4996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68588U1 (ru) * 2007-02-27 2007-11-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Лифт Ойл" Трехпаке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раздельной закачки рабочего агента в три пласта с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ем колонны
RU77899U1 (ru) * 2008-05-26 2008-11-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Завод "Измерон" Трехпаке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раздельной закачки рабочего агента в три пласта
CN201513332U (zh) * 2009-08-28 2010-06-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抽混出抽油泵
CN103573229A (zh) * 2012-07-24 2014-02-1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裸眼采油工艺及其分隔管柱
CN103696744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级分层合采管柱
RU2574655C1 (ru) * 2014-12-30 2016-02-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тнефть" им. В.Д. Шашина Штанговая насос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раздельной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двух пластов
CN106014343A (zh) * 2016-05-16 2016-10-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注分采抽稠泵
US20160356125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stimation of well system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N109322647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注采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CN110952960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分采生产管柱
CN210623045U (zh) * 2019-04-03 2020-05-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杆分采分出抽油泵举升装置
CN210738532U (zh) * 2019-06-25 2020-06-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多层分采管柱
CN115306359A (zh) * 2022-08-29 2022-11-08 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压驱工艺管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68588U1 (ru) * 2007-02-27 2007-11-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Лифт Ойл" Трехпаке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раздельной закачки рабочего агента в три пласта с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ем колонны
RU77899U1 (ru) * 2008-05-26 2008-11-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ая фирма Завод "Измерон" Трехпаке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раздельной закачки рабочего агента в три пласта
CN201513332U (zh) * 2009-08-28 2010-06-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抽混出抽油泵
CN103573229A (zh) * 2012-07-24 2014-02-1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裸眼采油工艺及其分隔管柱
CN103696744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级分层合采管柱
RU2574655C1 (ru) * 2014-12-30 2016-02-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атнефть" им. В.Д. Шашина Штанговая насос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раздельной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двух пластов
US20160356125A1 (en) * 2015-06-02 2016-12-08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stimation of well system production performance
CN106014343A (zh) * 2016-05-16 2016-10-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注分采抽稠泵
CN109322647A (zh) * 2017-07-31 2019-0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注采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CN110952960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分采生产管柱
CN210623045U (zh) * 2019-04-03 2020-05-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杆分采分出抽油泵举升装置
CN210738532U (zh) * 2019-06-25 2020-06-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井多层分采管柱
CN115306359A (zh) * 2022-08-29 2022-11-08 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压驱工艺管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4996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6269B (zh) 油田用抽油井三层找水管柱及其找水方法
CN203285408U (zh) 高压分层注水管柱
CN102071916B (zh) 射流泵
CN205936557U (zh) 一种注水采油管柱
CN109322647A (zh) 一种分层注采一体化管柱及工艺
CN210217698U (zh) 一种三层油井有杆泵采油采水回注管柱
CN108868732B (zh) 连续油管分层压裂系统工具及其分层压裂方法
CN106401541B (zh) 一种多油层合采的采油结构
CN204252980U (zh) 一种分层注水管柱
CN112012688B (zh) 接力坐封式封隔器及方法
CN115874996A (zh) 一种分采工艺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CN205876675U (zh) 一种上行注入有杆泵同井采注装置
CN109025918B (zh) 不动管柱换层抽汲装置
CN112855098B (zh) 一种堵水管柱
CN204457757U (zh) 一种分层压力测试系统
CN112832724A (zh) 一种智能控制井筒压力的排采一体化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77574A (zh) 联动式液压换层开关及联动式换层方法
CN111980640A (zh) 一种三层油井有杆泵采油采水回注管柱及使用方法
CN217176572U (zh) 一种油井可液压转换排液防砂、沉砂管柱
CN110374546A (zh) 一种过电缆顶封装置
CN220487546U (zh) 过球式导压滑套工具
CN115030696B (zh) 油井产层堵采联动控制器
CN115874975A (zh) 重力坐封侧流封隔器
CN220133930U (zh) 一种具有固定注水管柱反洗功能的井下循环装置
CN2683836Y (zh) 液压双缸锚定封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