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4341B -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4341B
CN115874341B CN202211687094.5A CN202211687094A CN115874341B CN 115874341 B CN115874341 B CN 115874341B CN 202211687094 A CN202211687094 A CN 202211687094A CN 115874341 B CN115874341 B CN 1158743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iquid
liquid cooling
plate
pi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70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74341A (zh
Inventor
徐巧
李定
张慧茹
廖明哲
柯滨滨
梅顺齐
张智明
陈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6870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4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4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4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74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4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所述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组件与冷却管,相邻两个液冷组件依次连接,冷却管贯穿设置于所有的液冷组件内;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一液冷板的背面与二液冷板的正面连接,冷却管贯穿设置于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内;所述一液冷板的左侧与两个一左冷却管连接,一液冷板的右侧与两个一右冷却管连接,一液冷板正面上端开设有上液体流道,一液冷板正面下端开设有下液体流道,上液体流道与上方一左冷却管、一右冷却管相连通,下液体流道与下方一左冷却管、一右冷却管相连通。本设计通过水冷的方式对线圈进行散热,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纬机构散热技术的改进,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加速电磁引纬机构属于超宽门幅电磁引纬机构里的一种加速引纬器的方案,目前不论是超宽门幅电引纬机构还是连续加速电磁引纬机构,它们都在研制阶段,现在更多的是研究连续加速电磁引纬机构加速特性,而在电磁引纬机构加速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没有一个的方式进行散热,很容易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申请号为CN202210279813.3,申请日为2022年3月21日的中国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电磁驱动的超宽门幅电磁引纬系统,包括:两组外壳、电磁线圈、弹簧、夹纬器张开装置、递纬夹、递纬夹推出装置、压夹器装置、滑块、滑轨、加速线圈、夹纬器和纬线;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盖子;两组所述外壳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两个加速线圈,加速线圈的导管处为喇叭口状,两个加速线圈之间设置有工作部,工作部的两端位于两个加速线圈之间设置有两个重力补偿装置;所述外壳内安装有支架,外壳的内部位于支架的侧面安装有滑轨,滑轨的背面为圆弧形镂空部,正面为敞开部,滑块设置于滑轨内,所述滑块和滑轨之间间隙配合,滑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中空部。本发明提高了织机的能源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损失,减小织机运行噪音,但是本专利中引纬机构加速产生的热量并没有进行散热,很容易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引纬机构加速过程没有散热的问题,提供了对引纬机构加速过程进行散热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所述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组件与冷却管,相邻两个液冷组件依次连接,冷却管贯穿设置于所有的液冷组件内;
所述液冷组件包括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一液冷板的背面与二液冷板的正面连接,冷却管贯穿设置于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内;
所述一液冷板的左侧与两个一左冷却管连接,一液冷板的右侧与两个一右冷却管连接,一液冷板正面上端开设有上液体流道, 一液冷板正面下端开设有下液体流道,上液体流道与上方一左冷却管、一右冷却管相连通,下液体流道与下方一左冷却管、一右冷却管相连通;
所述一液冷板的侧面位于上液体流道、下液体流道之间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设置有传感器,一液冷板的正面中央位于冷却管的外侧设置有线圈,线圈的侧围上设置有磁轭;
所述二液冷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硅脂溢出挡板,二液冷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二左冷却管、两个二右冷却管连接;
所述最前侧两个二左冷却管与相邻一液冷板上的两个一左冷却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相邻的两个一右冷却管与两个二右冷却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最前侧的两个一右冷却管与冷却液箱连通。
所述一液冷板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一支腿,二液冷板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二支腿,四个一支腿与四个二支腿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一支腿与二支腿贴合设置。
所述一支腿远离一液冷板的一端为一圆弧面,二支腿远离二液冷板的一端为二圆弧面,一圆弧面与二圆弧面的弧度相同。
所述四个一支腿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一液冷板的侧围上、四个二支腿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二液冷板的侧围上。
所述一支腿远离一液冷板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一螺纹孔,所述二支腿远离二液冷板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二螺纹孔,一螺纹孔与二螺纹孔之间连通,一螺纹孔、二螺纹孔之间通过螺栓将多组一液冷板、二液冷板固定。
所述一液冷板、二液冷板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一液冷板包括上半环板与下半环板,上半环板与下半环板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上液体流道设置于上半环板内,下液体流道设置于下半环板内,上液体流道、下液体流道均为弧形流道。
所述一左冷却管、一右冷却管、二左冷却管与二右冷却管的大小相同,口径相同,上方一左冷却管、上方一右冷却管、上方二左冷却管与上方二右冷却管位于同一横截面,下方一左冷却管、下方一右冷却管、下方二左冷却管与下方二右冷却管位于同一横截面。
所述二左冷却管、二右冷却管贯穿二液冷板后与冷却管接触。
所述硅脂溢出挡板的外径大于二液冷板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的外径小于一液冷板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的顶部与底部中央均开设有预留口。
所述线圈与磁轭、磁轭与一液冷板、一液冷板与线圈之间均涂抹均匀的泥浆状导热硅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中,液冷组件包括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一液冷板的背面与二液冷板的正面连接,冷却管贯穿设置于一液冷板与二液冷板内;一液冷板的左侧与两个一左冷却管连接,一液冷板的右侧与两个一右冷却管连接,一液冷板正面上端开设有上液体流道, 一液冷板正面下端开设有下液体流道,上液体流道与上方一左冷却管、一右冷却管相连通,下液体流道与下方一左冷却管、一右冷却管相连通,冷却液从一右冷却管流入到液体流道对线圈散热后经一左冷却管后循环,冷却液流向从最后侧二左冷却管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经最后侧二左冷却管、二右冷却管、一右冷却管、一左冷却管…最前侧一右冷却管、一左冷却管、二左冷却管、从二右冷却管中排出进行换热,本设计通过水冷的方式对线圈进行散热,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强迫水冷的方式比自然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快。因此,本设计可以对线圈散热,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中,一液冷板、二液冷板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一液冷板包括上半环板与下半环板,上半环板与下半环板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上液体流道设置于上半环板内,下液体流道设置于下半环板内,上液体流道、下液体流道均为弧形流道,半圆式的液冷板设计,方便安装与制造,同时结构小巧,更加适合应用在纺织机械上,安装使用更加的便利。因此,本设计方便安装与制造,操作方便。
3、本发明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中,硅脂溢出挡板的外径大于二液冷板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的外径小于一液冷板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的顶部与底部中央均开设有预留口,线圈与磁轭、磁轭与一液冷板、一液冷板与线圈之间均涂抹均匀的泥浆状导热硅脂,涂抹导热硅脂有益于线圈的热量经过磁轭或者液冷板导出至冷却液,二硅脂溢出挡板的外径大于二液冷板的外径的设计,防止硅脂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的效率。因此,本设计散热效果好,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液冷板、二液冷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二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下半环板、上半环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一液冷板1、二液冷板2、冷却管3、软管4、二右冷却管5、二左冷却管6、一螺纹孔7、硅脂溢出挡板8、预留口9、二支腿10、二圆弧面101、下半环板102、上半环板103、上液体流道11、下液体流道111、传感器12、安装口13、线圈14、磁轭15、一右冷却管16、一左冷却管161、一支腿17、一圆弧面171、二螺纹孔18、液冷组件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所述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组件A与冷却管3,相邻两个液冷组件A依次连接,冷却管3贯穿设置于所有的液冷组件A内;
所述液冷组件A包括一液冷板1与二液冷板2,一液冷板1的背面与二液冷板2的正面连接,冷却管3贯穿设置于一液冷板1与二液冷板2内;
所述一液冷板1的左侧与两个一左冷却管161连接,一液冷板1的右侧与两个一右冷却管16连接,一液冷板1正面上端开设有上液体流道11, 一液冷板1正面下端开设有下液体流道111,上液体流道11与上方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相连通,下液体流道111与下方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相连通;
所述一液冷板1的侧面位于上液体流道11、下液体流道111之间开设有安装口13,安装口13内设置有传感器12,一液冷板1的正面中央位于冷却管3的外侧设置有线圈14,线圈14的侧围上设置有磁轭15;
所述二液冷板2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硅脂溢出挡板8,二液冷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二左冷却管6、两个二右冷却管5连接;
所述最前侧两个二左冷却管6与相邻一液冷板1上的两个一左冷却管161之间通过软管4连接,相邻的两个一右冷却管16与两个二右冷却管5之间通过软管4连接,最前侧的两个一右冷却管5与冷却液箱连通。
所述一液冷板1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一支腿17,二液冷板2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二支腿10,四个一支腿17与四个二支腿10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一支腿17与二支腿10贴合设置。
所述一支腿17远离一液冷板1的一端为一圆弧面171,二支腿10远离二液冷板2的一端为二圆弧面101,一圆弧面171与二圆弧面101的弧度相同。
所述四个一支腿17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一液冷板1的侧围上、四个二支腿10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二液冷板2的侧围上。
所述一支腿17远离一液冷板1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一螺纹孔7,所述二支腿10远离二液冷板2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二螺纹孔18,一螺纹孔7与二螺纹孔18之间连通,一螺纹孔7、二螺纹孔18之间通过螺栓将多组一液冷板1、二液冷板2固定。
所述一液冷板1、二液冷板2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一液冷板1包括上半环板103与下半环板102,上半环板103与下半环板102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上液体流道11设置于上半环板103内,下液体流道111设置于下半环板102内,上液体流道11、下液体流道111均为弧形流道。
所述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二左冷却管6与二右冷却管5的大小相同,口径相同,上方一左冷却管161、上方一右冷却管16、上方二左冷却管6与上方二右冷却管5位于同一横截面,下方一左冷却管161、下方一右冷却管16、下方二左冷却管6与下方二右冷却管5位于同一横截面。
所述二左冷却管6、二右冷却管5贯穿二液冷板2后与冷却管3接触。
所述硅脂溢出挡板8的外径大于二液冷板2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8的外径小于一液冷板1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8的顶部与底部中央均开设有预留口9。
所述线圈14与磁轭15、磁轭15与一液冷板1、一液冷板1与线圈14之间均涂抹均匀的泥浆状导热硅脂。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通过螺栓依次贯穿所有的一螺纹孔7、二螺纹孔18后将所有的液冷组件A连接固定,将线圈14通电,引纬器通过冷却管3,此时冷却液从上方一右冷却管16流入到上液体流道11对线圈14散热后经上方一左冷却管161后循环,冷却液从下方一右冷却管16流入到下液体流道111对线圈14散热后经下方一左冷却管161后循环,冷却液流向从最后侧二左冷却管6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经最后侧二左冷却管6、二右冷却管5、一右冷却管16、一左冷却管161…最前侧一右冷却管16、一左冷却管161、二左冷却管6、从二右冷却管5中排出进行换热,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散热。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所述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组件A与冷却管3,相邻两个液冷组件A依次连接,冷却管3贯穿设置于所有的液冷组件A内;所述液冷组件A包括一液冷板1与二液冷板2,一液冷板1的背面与二液冷板2的正面连接,冷却管3贯穿设置于一液冷板1与二液冷板2内;所述一液冷板1的左侧与两个一左冷却管161连接,一液冷板1的右侧与两个一右冷却管16连接,一液冷板1正面上端开设有上液体流道11, 一液冷板1正面下端开设有下液体流道111,上液体流道11与上方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相连通,下液体流道111与下方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相连通;所述一液冷板1的侧面位于上液体流道11、下液体流道111之间开设有安装口13,安装口13内设置有传感器12,一液冷板1的正面中央位于冷却管3的外侧设置有线圈14,线圈14的侧围上设置有磁轭15,线圈14的功能是通电产生发射所用到的电磁场,磁轭15的作用同变压器的磁轭一样,用于强化引纬器空间磁场,增大引纬器的电磁力发射动力;所述二液冷板2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硅脂溢出挡板8,二液冷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二左冷却管6、两个二右冷却管5连接;所述最前侧两个二左冷却管6与相邻一液冷板1上的两个一左冷却管161之间通过软管4连接,相邻的两个一右冷却管16与两个二右冷却管5之间通过软管4连接,最前侧的两个一右冷却管5与冷却液箱连通,软管4负责连接单个液冷组件A之间液体流动,让整个装置内液体能有序均匀形成流动。
应用时:将线圈14通电,引纬器通过冷却管3,此时冷却液从上方一右冷却管16流入到上液体流道11对线圈14散热后经上方一左冷却管161后循环,冷却液从下方一右冷却管16流入到下液体流道111对线圈14散热后经下方一左冷却管161后循环,冷却液流向从最后侧二左冷却管6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经最后侧二左冷却管6、二右冷却管5、一右冷却管16、一左冷却管161…最前侧一右冷却管16、一左冷却管161、二左冷却管6、从二右冷却管5中排出进行换热,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散热。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所述一液冷板1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一支腿17,二液冷板2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二支腿10,四个一支腿17与四个二支腿10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一支腿17与二支腿10贴合设置;所述一支腿17远离一液冷板1的一端为一圆弧面171,二支腿10远离二液冷板2的一端为二圆弧面101,一圆弧面171与二圆弧面101的弧度相同;所述四个一支腿17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一液冷板1的侧围上、四个二支腿10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二液冷板2的侧围上;所述一支腿17远离一液冷板1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一螺纹孔7,所述二支腿10远离二液冷板2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二螺纹孔18,一螺纹孔7与二螺纹孔18之间连通,一螺纹孔7、二螺纹孔18之间通过螺栓将多组一液冷板1、二液冷板2固定;所述一液冷板1、二液冷板2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一液冷板1包括上半环板103与下半环板102,上半环板103与下半环板102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上液体流道11设置于上半环板103内,下液体流道111设置于下半环板102内,上液体流道11、下液体流道111均为弧形流道。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所述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二左冷却管6与二右冷却管5的大小相同,口径相同,上方一左冷却管161、上方一右冷却管16、上方二左冷却管6与上方二右冷却管5位于同一横截面,下方一左冷却管161、下方一右冷却管16、下方二左冷却管6与下方二右冷却管5位于同一横截面;所述二左冷却管6、二右冷却管5贯穿二液冷板2后与冷却管3接触。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所述硅脂溢出挡板8的外径大于二液冷板2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8的外径小于一液冷板1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8的顶部与底部中央均开设有预留口9,硅脂溢出挡板8高出二液冷板2就是防止硅脂流出,由于线圈14有两根导线需要引出,用于通电,从而开设了预留口9;所述线圈14与磁轭15、磁轭15与一液冷板1、一液冷板1与线圈14之间均涂抹均匀的泥浆状导热硅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液冷组件(A)与冷却管(3),相邻两个液冷组件(A)依次连接,冷却管(3)贯穿设置于所有的液冷组件(A)内;
所述液冷组件(A)包括一液冷板(1)与二液冷板(2),一液冷板(1)的背面与二液冷板(2)的正面连接,冷却管(3)贯穿设置于一液冷板(1)与二液冷板(2)内;
所述一液冷板(1)的左侧与两个一左冷却管(161)连接,一液冷板(1)的右侧与两个一右冷却管(16)连接,一液冷板(1)正面上端开设有上液体流道(11), 一液冷板(1)正面下端开设有下液体流道(111),上液体流道(11)与上方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相连通,下液体流道(111)与下方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相连通;
所述一液冷板(1)的侧面位于上液体流道(11)、下液体流道(111)之间开设有安装口(13),安装口(13)内设置有传感器(12),一液冷板(1)的正面中央位于冷却管(3)的外侧设置有线圈(14),线圈(14)的侧围上设置有磁轭(15);
所述二液冷板(2)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硅脂溢出挡板(8),二液冷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二左冷却管(6)、两个二右冷却管(5)连接;
最前侧两个所述二左冷却管(6)与相邻一液冷板(1)上的两个一左冷却管(161)之间通过软管(4)连接,相邻的两个一右冷却管(16)与两个二右冷却管(5)之间通过软管(4)连接,最前侧的两个二右冷却管(5)与冷却液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液冷板(1)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一支腿(17),二液冷板(2)的侧围上设置有四个二支腿(10),四个一支腿(17)与四个二支腿(10)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一支腿(17)与二支腿(10)贴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支腿(17)远离一液冷板(1)的一端为一圆弧面(171),二支腿(10)远离二液冷板(2)的一端为二圆弧面(101),一圆弧面(171)与二圆弧面(101)的弧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一支腿(17)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一液冷板(1)的侧围上、四个二支腿(10)等距离环绕分布于二液冷板(2)的侧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支腿(17)远离一液冷板(1)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一螺纹孔(7),所述二支腿(10)远离二液冷板(2)的一端正面开设有二螺纹孔(18),一螺纹孔(7)与二螺纹孔(18)之间连通,一螺纹孔(7)、二螺纹孔(18)之间通过螺栓将多组一液冷板(1)、二液冷板(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液冷板(1)、二液冷板(2)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一液冷板(1)包括上半环板(103)与下半环板(102),上半环板(103)与下半环板(102)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上液体流道(11)设置于上半环板(103)内,下液体流道(111)设置于下半环板(102)内,上液体流道(11)、下液体流道(111)均为弧形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左冷却管(161)、一右冷却管(16)、二左冷却管(6)与二右冷却管(5)的大小相同,口径相同,上方一左冷却管(161)、上方一右冷却管(16)、上方二左冷却管(6)与上方二右冷却管(5)位于同一横截面,下方一左冷却管(161)、下方一右冷却管(16)、下方二左冷却管(6)与下方二右冷却管(5)位于同一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左冷却管(6)、二右冷却管(5)贯穿二液冷板(2)后与冷却管(3)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脂溢出挡板(8)的外径大于二液冷板(2)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8)的外径小于一液冷板(1)的外径,硅脂溢出挡板(8)的顶部与底部中央均开设有预留口(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4)与磁轭(15)、磁轭(15)与一液冷板(1)、一液冷板(1)与线圈(14)之间均涂抹均匀的泥浆状导热硅脂。
CN202211687094.5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115874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7094.5A CN115874341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7094.5A CN115874341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4341A CN115874341A (zh) 2023-03-31
CN115874341B true CN115874341B (zh) 2024-05-14

Family

ID=8575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7094.5A Active CN115874341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434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5145A (ja) * 2009-04-28 2010-11-11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経糸開口装置における開口モータ冷却装置
WO2020254981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Itema S.P.A. Control method of a weft insertion system of a gripper loom
CN212451827U (zh) * 2020-04-14 2021-02-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交流式超宽幅电磁驱动引纬装置
CN216514412U (zh) * 2021-08-13 2022-05-13 嘉兴市鑫锋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引纬水管
CN114606626A (zh) * 2022-03-21 2022-06-10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电磁驱动的超宽门幅电磁引纬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2821B2 (en) * 2002-01-28 2007-10-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motor, stage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5145A (ja) * 2009-04-28 2010-11-11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経糸開口装置における開口モータ冷却装置
WO2020254981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Itema S.P.A. Control method of a weft insertion system of a gripper loom
CN212451827U (zh) * 2020-04-14 2021-02-0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交流式超宽幅电磁驱动引纬装置
CN216514412U (zh) * 2021-08-13 2022-05-13 嘉兴市鑫锋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织机引纬水管
CN114606626A (zh) * 2022-03-21 2022-06-10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电磁驱动的超宽门幅电磁引纬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于织机电磁引纬的研究;中鸟达夫;青山太喜藏;高木久弥;周兴洪;;国外纺织技术;19790121(第02期);全文 *
基于电磁发射的超宽门幅自动织机引纬机构设计方法;徐巧;闫文军;梅顺齐;张智明;;纺织学报;20180715(第0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4341A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1051U (zh) 一种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
CN115874341B (zh) 一种用于电磁引纬的散热装置
CN110535261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永磁电机
CN201819599U (zh) 一种并联式多蒸发器环路热管
CN215815516U (zh) 一种低功率损耗电力变压器铁芯组件
CN216514412U (zh) 一种喷水织机引纬水管
CN110601394A (zh) 定子冷却结构、定子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03190377U (zh) 一种车载led的散热装置
CN115961410A (zh) 一种散热的电磁引纬系统
CN210805949U (zh)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装置
CN210660643U (zh) 一种高压气化器用高效增压器
CN209786149U (zh) 一种方形电芯模组导风结构
CN20943505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机
CN218244228U (zh) 一种薄型散热片
CN218526631U (zh) 一种液冷弹载电源壳体
CN113726042A (zh) 冷却装置、发电机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0740410A (zh) 一种后置式扬声器系统
CN216058108U (zh) 一种矩阵排列型整流桥
CN219068804U (zh) 一种用于实现循环散热的近端散热冷板
CN220553904U (zh) 一种机电设备的快速散热机构
CN219014240U (zh) 热虹吸式环路热管散热器
CN210223731U (zh) 一种电抗器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及电力系统
CN112104166B (zh) 一种定子铁心轭部水冷装置
CN214206226U (zh) 一种科技服务集成平台控制机构
CN209088725U (zh) 一种新的电机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