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9183A -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9183A
CN115869183A CN202211139732.XA CN202211139732A CN115869183A CN 115869183 A CN115869183 A CN 115869183A CN 202211139732 A CN202211139732 A CN 202211139732A CN 115869183 A CN115869183 A CN 115869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human body
point
dimensional
bod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9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昭
逯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111397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91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9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9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疼痛部位输入模块、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和施针穴位显示模块;疼痛部位输入模块用于获取人工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定的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施针穴位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基于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施针穴位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本发明通过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快速确定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针对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针强通针灸疗法为通州中医院逯俭主任医师所创,该疗法属于将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思维与特定穴选用有机结合起来的特色针灸辨证法。
现有技术中,微针强通针灸疗法在被推广使用过程中,有两种治疗方法:首尾穴疗法和远端阿是穴疗法,在远端阿是穴疗法中从患者的痛点确定治疗对应点(远端阿是穴),医师凭借自身对水面理论的理解,通过查看人体经络挂图,心算痛点到相邻经络的比例、痛点到身体关键点部位的比例,由此映射出痛点对应的远端阿穴相邻的经络和身体关键部位,再按照同样的比例确定治疗对应点;在首尾穴疗法中同样存在心算的过程。上述处理流程属于一个完全抽象心算过程,缺少可用的技术支持,容易导致治疗对应点不准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急需一个可以直观的展示和计算精准的技术与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人体直观展示和治疗精准计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快速确定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针对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包括疼痛部位输入模块、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和施针穴位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疼痛部位输入模块用于获取人工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定的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用于从疼痛部位输入模块获取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所述施针穴位显示模块用于从施针穴位计算模块获取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包括首尾穴计算子模块,
所述首尾穴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用于根据所述距离比例确定出施针经络,并求得施针经络上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施针穴位为施针经络上的首穴和尾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包括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
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依次对所述疼痛部位进行纵向对应计算、横向对应计算,进而求得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施针穴位为与所述疼痛部位对应的远端阿是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包括纵向计算单元和横向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纵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在纵向上按照预定的纵向对应规则,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的点集;
所述横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计算所述疼痛部位与相邻经络的第一距离比例,用于根据同名经络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疼痛部位的相邻经络对应的同名经络,用于基于由纵向计算单元得到的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的点集,从距离所述同名经络为第二距离比例的位置处获取与所述疼痛部位对应的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第二距离比例与所述第一距离比例相等。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包括计算判断单元,
所述计算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疼痛部位是否处于预定区域,如果处于预定区域则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否则不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还包括穴位经络标注模块,
所述穴位经络标注模块用于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注十四条经络及穴位,并在穴位间标注多个调节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将所述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显示在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
根据所述距离比例确定出施针经络,并求得施针经络上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依次对所述疼痛部位进行纵向对应计算、横向对应计算,进而求得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通过设置疼痛部位输入模块、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和施针穴位显示模块;其中,所述疼痛部位输入模块用于获取人工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定的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用于从疼痛部位输入模块获取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所述施针穴位显示模块用于从施针穴位计算模块获取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本发明通过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快速确定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针对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中形成的椭圆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中经络百分比确定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中对应点确定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现对现有技术以及本发明提供技术支持的对象即微针强通针灸疗法做出一定的解释,见下述内容。
现有技术中,采用人体经络挂图作为辅助工具,由于挂图的图片是固定的,展示的角度不变,不利于观察,甚至有些位置的经络穴位无法展示。在按照微针强通法制定治疗方案时,通过查看人体经络挂图,心算痛点到相邻经络的比例、痛点到身体关键点部位的比例,由此映射出痛点对应的远端阿穴相邻的经络和身体关键部位,再按照同样的比例确定治疗对应点。这是一个完全抽象心算过程,缺少可用的技术支持,容易导致治疗对应点不准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在给患者讲解时,也不直观,加大了理解难度和沟通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技术支持的对象即微针强通针灸疗法,包括首尾穴疗法和远端阿是穴疗法,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首尾穴疗法
首先,对于首尾穴进行介绍。首尾穴,顾名思义,是十四正经的首穴与尾穴。纵观中国医学史,对于首尾穴应用的阐述仅停留在局部治疗作用及井穴的急救作用,但微针强通法的创始人——逯俭主任,结合《素问》、《灵枢》对“根结”的记载,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当同时选用一条经脉的首穴与尾穴,情况就出现了变化,这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振奋和激发该条经脉经气,推动这条经脉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简单来说,首尾穴同取可治疗本条经脉循行区域的疼痛。
每条首尾穴的主治区域是根据其经脉循行区域所确定的,具体来说:肺经首尾穴治疗上肢内侧前缘至肩前区域;大肠经首尾穴治疗上肢外侧前缘至肩前,锁骨上缘至颈部前区域;胃经首尾穴治疗胸腹部两侧正中,下肢外侧前缘区域;脾经首尾穴治疗腋下至下腹,大腿内侧前部至踝上8寸,踝上8寸以下,小腿内侧中部至踝区域;心经首尾穴治疗上肢内侧后缘至腋下区域;小肠经首尾穴治疗上肢外侧后缘至肩后部,过肩胛至颈后侧部区域;膀胱经首尾穴治疗背部两侧区域,下肢后侧正中至足踝区域;肾经首尾穴治疗胸前至耻骨联合,下肢内侧后部区域;心包经首尾穴治疗上肢内侧中部至腋下区域;三焦经首尾穴治疗上肢外侧中部至肩部,从肩部正中至颈侧部;胆经首尾穴治疗颈后部外侧,背部外侧,下肢外侧区域;肝经首尾穴治疗胁肋下至少腹,大腿内侧中部至踝上8寸;踝上8寸以下,小腿内侧前部区域;督脉首尾穴治疗背部正中区域;任脉首尾穴治疗胸腹部正中区域。
由于一些穴位针刺难度大,如膀胱经的首穴睛明,选用攒竹穴代替睛明穴;胃经的承泣穴,选用四白穴代替承泣穴,以上的替代方案已经经过临床证明疗效相同,可以放心选用。
第二:远端阿是穴疗法
微针强通针灸疗法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思维与特定穴选用有机结合起来的特色针灸辨证法。而中医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整体观念,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观念之下出现了很多远端取穴的方案,例《素问·缪刺论》中提到的巨刺、缪刺,也就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灵枢·终始》所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简单来说就是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以上这些远端取穴法都是对于中医整体观念的延伸,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古籍中并没有详细阐述。逯俭主任根据三十余载针灸临床经验,发现一种上下对应的一种取穴规律,也就是下面说的“水面理论”,简单来说,如果上肢出现一个痛点,通过对于水面理论的应用,可以找到在患者下肢出现的一个阳性反应点,去按这个点,可能会出现疼痛、酸胀,大夫手下可能会有凹陷、凸起等感觉异常,类似于刚才提到的切按到近端阿是穴所产生的感觉,这个阳性点就是这个痛点的“远端阿是穴”,应用重刺激手法刺激这个远端阿是穴,即可治疗上肢的痛点,达到针入痛止的疗效。
以下对于“水面理论”进行阐述,首先是水面理论的定义,即为:远端阿是穴选取规则。本理论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该理论是根据逯俭主任医师临床工作总结发现的,而不是臆测的;第二,水面理论可用于同名经远端取穴和同经远端取穴,而这两种方式分别对应四肢部分以及躯干部分;第三,无论是同名经还是同经远端取穴,全部都依照定区、定经、定点、针刺四个步骤。
水面理论第一步为定区,就是锁定痛点的远端阿是穴区域,这个环节是临床应用水面理论,或者说,选取远端阿是穴的核心环节。水面理论的得名也源于此环节,简单的来说就是假设以髋关节平面为水面。水面之上为实体,水面之下为投影,以此为对应区域。可以想象一下,当站在齐腰深的水里,那头距离水面最远,在水面上的倒影也最深,那就是对应足部的位置,“病在头者,取之足”也就是这个情况。另外,“定区”的环节是确定了远端阿是穴的水平区域。
具体到四肢部分再看一下对应关系,腕对髋、小臂对大腿、肘关对膝、大臂对小腿、肩对踝上、颈对踝下,注意所对应的方向性,例如痛点在小臂靠近肘关节处,那其对应点应在大腿靠近膝关节处;若痛点在大臂靠近肩关节处,其对应点应在小腿靠近踝关节处。
水面理论的第二步,定经,这部分有三个要点。第一,痛点在经脉之上,则其远端阿是穴在同经上(躯干)或是在同名经上(四肢),具体来说痛点在上肢的经脉上,就去下肢的同名经上寻找,痛点在躯干的经脉上,就去下肢的同经去寻找,但是,如果痛点在下肢,其远端阿是穴可能在躯干的同经之上,也能在上肢的同名经上。按照优先级来说,同经的效果会优于同名经,但是考虑到临床实际情况,应用同名经更多一些,因为不用患者露出躯干,比较好操作,另外,两个阳性点哪个压痛更明显,其效果应该更好;第二,痛点不在经脉之上,阿是穴在经络相对位置处。痛点不在经脉之上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情况,大部分时候,痛点位于两经之间,假如位于上肢的少阳经与太阳经之间,那其远端阿是穴位于下肢的少阳经与太阳经之间,同经取穴更是如此。第三,本环节定位为远端阿是穴竖直区域。
以上分别介绍了水面理论应用的两个步骤,第一个定区步骤确定了对应区域,这个区域是横向的;第二个定经步骤是确定了痛点和经络的关系,是确定了一个纵向的位置,一横一纵两个区域叠加起来就像一个坐标、一个准心一样,确定了远端阿是穴的区域。以上就完成了“水面理论”的主要环节,完成两步之后,大体的治疗区域已经确定了,但是距离具体的临床治疗。
以上步骤完成后,只是找到对应点的区域,并不精准,需要在局部区域循按,一般为循经切按,若患者出现阳性反应,例如痛、酸、麻、胀的反应,则该处为痛点对应点。这就是第三步“定点”。
最后,明确对应点后,进行针刺,需施以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进行强刺激,并嘱患者运动痛点周围关节,以刺激经气通行。持续刺激30秒至1分钟后即可出针,完成本次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涉及的针灸治疗方法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只针对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心算过程提供技术支持,本质是一个辅助定位的计算工具,无法直接得到具体针灸的施针穴位点,因为具体针灸的施针穴位点还要经过结合具体对象的实际循经切按才能确定,况且结合具体的施针手法才是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本发明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包括疼痛部位输入模块110、施针穴位计算模块120和施针穴位显示模块130;其中,
所述疼痛部位输入模块110用于获取人工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定的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120用于从疼痛部位输入模块110获取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所述施针穴位显示模块130用于从施针穴位计算模块120获取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疼痛部位即痛点需要人工手动输入,具体输入操作方式可以是将鼠标箭头移动到三维人体模型的对应位置双击标定疼痛部位。微针强通算法是指由疼痛部位来计算施针穴位的计算逻辑。三维人体模型为在移动客户端界面中显示的符合中国人样貌特征的无性别的三维人体模型,并对人体各个部分进行区分,应区分出头颈、躯干、上臂、下臂、手部、大腿、小腿、足部等,并且能够进行移动、旋转、缩放等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疼痛部位输入模块110获取人工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定的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在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处绘制出紫色球形区域重点突出显示疼痛部位;其中,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医师可以旋转、缩放三维人体模型,观察确认,如果痛点位置需要调整,还可以再次双击重新选定的三维人体模型的疼痛部位,更正疼痛部位到新的选定位置;施针穴位计算模块120从疼痛部位输入模块110获取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基于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施针穴位显示模块130从施针穴位计算模块120获取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通过在辅助针灸定位系统中设置疼痛部位输入模块、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和施针穴位显示模块,结合微针强通算法快速确定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为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120包括首尾穴计算子模块,
所述首尾穴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用于根据所述距离比例确定出施针经络,并求得施针经络上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施针穴位为施针经络上的首穴和尾穴。
在本实施例中,首尾穴计算子模块按照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根据疼痛部位距离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确定施针经络取一条还是两条经络,例如,疼痛部位到相邻经络A和B的皮肤表面距离之和为d,如果疼痛部位距离A的距离小于d/5,则只选取经络A;如果疼痛部位距离B的距离小于d/5则只选取经络B;对于其他在A、B之间的情况,则选取经络A和经络B,最后求得施针经络上的首穴和尾穴的三维坐标。另外,经络的首尾穴由于行针的便利性,对经络的首尾穴进行了调整,14条经络的首尾穴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853042890000111
Figure BDA0003853042890000121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通过在施针穴位计算模块中设置首尾穴计算子模块,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的首尾穴理论,快速确定施针经络中首尾穴的三维坐标,进一步细化了系统结构中首尾穴的求取路径,为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120包括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
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依次对所述疼痛部位进行纵向对应计算、横向对应计算,进而求得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施针穴位为与所述疼痛部位对应的远端阿是穴。
进一步地,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包括纵向计算单元和横向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纵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在纵向上按照预定的纵向对应规则,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的点集;
所述横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计算所述疼痛部位与相邻经络的第一距离比例,用于根据同名经络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疼痛部位的相邻经络对应的同名经络,用于基于由纵向计算单元得到的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的点集,从距离所述同名经络为第二距离比例的位置处获取与所述疼痛部位对应的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第二距离比例与所述第一距离比例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预定的纵向对应规则为在纵向上按照腕对髋、小臂对大腿、肘关对膝、大臂对小腿、肩对踝上、颈对踝下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并且对应点具有方向性,例如痛点在小臂靠近肘关节处,那其对应点应在大腿靠近膝关节处;若痛点在大臂靠近肩关节处,其对应点应在小腿靠近踝关节处。纵向计算单元中纵向对应计算过程具体包括:先确定三维人体模型的各关键部位中心点的坐标,这些关键部位包括:腕、髋、肘关、膝、肩、踝,然后连接上肢和下肢的这些关键部位中心点,可构造出由腕-->肘、肘-->肩的三维方向向量,与之相对应的是髋-->膝、膝-->踝的三维方向向量。对于大臂上的痛点T,通过T以肘-->肩的向量为法线可以构造一个平面PlaneTong,计算出平面与线段肘-->肩的交点J,计算出交点J在线段肘-->肩上所处位置的百分比P,根据水面理论,痛点T的对应点D应该处于线段膝-->踝的百分比P的位置。在获取对应点D的坐标时,先从线段膝-->踝的百分比P的位置获取点J',通过J'以膝-->踝的向量为法线构造平面PlaneYing,该平面PlaneYing与3D人体模型的交点是痛点T在纵向上的对应点,但平面与模型的交点很多,还需要从横向上在最终确定是哪个对应点。
在本实施例中,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按照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根据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先在纵向上(上肢与下肢)按预定的纵向对应规则即距离比例进行对应计算,然后在横向上,横向计算单元先计算疼痛部位与相邻经络的第一距离比例,采取同名经络(手部径路与足部经络)对应规则,确定与疼痛部位相邻经络对应的同名经络,基于由纵向计算单元得到的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的点集,从距离同名经络为第二距离比例的位置处获取与疼痛部位对应的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确定出疼痛部位T的横向对应点,痛点T在横向上的对应需要依据痛点所在位置的相邻经络确定出来,根据水面理论采取同名经络对应的方式,确定出对应点D的相邻经络,再计算痛点T与相邻经络之间距离的百分比,从对应经络距离的相同百分比的位置获取到对应点D的坐标。其中,同名经络的对应规则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手部经络 足部径路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明阳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痛点T的横向对应点D时,通过根据痛点T构造了一个平面PlaneTong,通过PlaneTong确定痛点T的相邻经络,平面PlaneTong和3D人体模型的交点构成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且与上臂的6条手部经络,都有交点(交点A,B,C...F),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以交点J为始点,以痛点T、平面与经络交点(A,B...F)为终点,可以构造出方向向量J-->T和J-->A,J-->B...J-->F,计算J-->T与J-->A,J-->B,J-->C...J-->F的夹角,夹角为正的最小值经络(A经络),和夹角为负绝对值最小值经络(F经络),就是与痛点T相邻的经络。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需要计算痛点T在A经络和F经络之间的精确百分比,由于3D人体模型上的上肢和下肢的横截面不是圆形,需要计算三维人体模型表面曲线的长度。如图3所示,以计算痛点T到A经络之间的人体皮肤表面的长度,连接痛点T和A经络构造线段TA,将线段TA分成n个等份,获得等份点TAn1,TAn2,TAn3...,从交点J到TAn1,TAn2,TAn3...做射线,射线与3D人体模型相交与点TAn1',TAn2',TAn3'...,然后将TAn1',TAn2',TAn3'..拟合出CatmullRom曲线,该曲线的长度可以精确表示皮肤表面的长度,这样就计算出了痛点T到A经络的距离,然后,采用同样的方法痛点T到F经络的距离,从而得出痛点T在A经络和F经络之间距离上的百分比。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根据痛点T的相邻经络(A,F),对应出对应点的相邻经络为A'和F',在痛点的纵向进行对应时,确定中心点J',通过J'做横切平面PlaneYing,平面PlaneYing与A'和F'经络的交点为A'和F',对应点在A'和F'之间的皮肤表面,计算A'到F'的皮肤表面长度,连接A'和F'做线段A'F',将A'F'分成n等份,获取等份点AF'n1,AF'n2,AF'n3......,从交点J'到AF'n1,AF'n2,AF'n3...做射线,射线与3D人体模型相交与点AF'n1',AF'n2',AF'n3'...,然后再将AF'n1',AF'n2',AF'n3'..拟合出CatmullRom曲线,该曲线可以精确表示皮肤表面A'到F'的曲线。根据前面计算的痛点在经络间的百分比,可以在A'到F'的CatmullRom曲线上,取同样百分点位置的点就是对应点D。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通过在施针穴位计算模块中设置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以及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中设置纵向计算单元和横向计算单元,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的水面理论,快速确定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进一步细化了系统结构中的远端阿是穴的求取路径,为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包括计算判断单元,
所述计算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疼痛部位是否处于预定区域,如果处于预定区域则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否则不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由首尾穴计算子模块确定首尾穴后,再由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中的计算判断单元判断疼痛部位是否在从腕到肩的上肢,或从踝到臀的下肢得预定区域,如果处于预定区域则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否则不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通过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中设置计算判断单元,进一步细化了系统结构中的远端阿是穴的求取路径,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还包括穴位经络标注模块,
所述穴位经络标注模块用于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注十四条经络及穴位,并在穴位间标注多个调节点。
本实施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12346-90》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注十四经络及其穴位,通过对三维人体模型的缩放、旋转、移动等操作确定穴位的精确位置,可以对穴位进行三维空间的任意方向进行移动和调整,穴位移动的同时,该穴位所在的经络随着穴位的移动而调整,为了是经络和人体的皮肤表面完美贴合,辅助针灸定位系统采用穴位间增加多个调整点的方法,将多个调整点和两端的穴位点拟合成一条CatmullRom曲线,使经络完美贴合人体模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通过设置穴位经络标注模块,进一步说明了对三维人体模型的标注穴位信息,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与上文描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可以相互对应参照。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包括:
S510、获取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S520、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S530、将所述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显示在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疼痛部位输入模块获取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由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基于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由施针穴位显示模块将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显示在三维人体模型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通过辅助针灸定位系统,结合微针强通算法快速确定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为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
根据所述距离比例确定出施针经络,并求得施针经络上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由首尾穴计算子模块基于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根据距离比例确定出施针经络,并求得施针经络上施针穴位即施针经络上首尾穴的三维坐标。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通过首尾穴计算子模块,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的首尾穴理论,快速确定施针经络上首尾穴的三维坐标,进一步细化了系统结构中首尾穴的求取路径,为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依次对所述疼痛部位进行纵向对应计算、横向对应计算,进而求得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由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基于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依次对疼痛部位进行纵向对应计算、横向对应计算,进而求得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通过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的水面理论,快速确定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进一步细化了系统结构中的远端阿是穴的求取路径,为原来由人工心算确定施针穴位的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针灸治疗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将所述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显示在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上。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将所述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显示在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上。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疼痛部位输入模块、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和施针穴位显示模块;其中,
所述疼痛部位输入模块用于获取人工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定的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用于从疼痛部位输入模块获取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所述施针穴位显示模块用于从施针穴位计算模块获取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包括首尾穴计算子模块,
所述首尾穴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用于根据所述距离比例确定出施针经络,并求得施针经络上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施针穴位为施针经络上的首穴和尾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针穴位计算模块包括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
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并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依次对所述疼痛部位进行纵向对应计算、横向对应计算,进而求得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施针穴位为与所述疼痛部位对应的远端阿是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包括纵向计算单元和横向计算单元,其中,
所述纵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在纵向上按照预定的纵向对应规则,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的点集;
所述横向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计算所述疼痛部位与相邻经络的第一距离比例,用于根据同名经络对应规则,确定与所述疼痛部位的相邻经络对应的同名经络,用于基于由纵向计算单元得到的疼痛部位的纵向对应点的点集,从距离所述同名经络为第二距离比例的位置处获取与所述疼痛部位对应的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第二距离比例与所述第一距离比例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包括计算判断单元,
所述计算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疼痛部位是否处于预定区域,如果处于预定区域则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否则不启动远端阿是穴计算子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穴位经络标注模块,
所述穴位经络标注模块用于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标注十四条经络及穴位,并在穴位间标注多个调节点。
7.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疼痛部位,并在三维人体模型上显示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其中,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为应用程序界面显示的虚拟的无性别三维人体;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将所述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显示在所述三维人体模型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首尾穴理论,计算出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到相邻经络的距离比例;
根据所述距离比例确定出施针经络,并求得施针经络上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计算出施针穴位的三维坐标,包括:
基于所述疼痛部位的三维坐标,结合微针强通算法中的水面理论,依次对所述疼痛部位进行纵向对应计算、横向对应计算,进而求得远端阿是穴的三维坐标。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方法的步骤。
CN202211139732.XA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8691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9732.XA CN115869183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9732.XA CN115869183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9183A true CN115869183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69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9732.XA Pending CN115869183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91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3936B (zh) 三維經穴映射裝置及其映射方法
Chen et al. Acupuncture and the retrospect of its modern research
Williams et al. Effect of acupuncture-point stimulation o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subjects: a preliminary study
CN109875875A (zh) 一种人体穴位智能定位系统和定位方法
JP7493902B2 (ja) ヘルスケア装置、ヘルスケア本体、ヘルスケア方法及びヘルスケアシステム
Wigg et al. Redefining essential care in lymphoedema
US20070125391A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human's pain
CN204734714U (zh) 脚部治疗仪
CN115869183A (zh) 一种基于三维人体模型的辅助针灸定位系统及方法
Gillham Lymphoedema and physiotherapists: control not cure
CN115602287A (zh) 穴位定位方法以及针灸辅助系统
Rezende et al. Blood flow velocity in brachial and subclavian vessels immediately after compressive procedures for treatment of postcancer therapy lymphedema in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blind clinical trial
CN109887067A (zh) 一种虚拟三维人体模型的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
US8257281B2 (en) Method for normalizing the spine
McLaughlin et al. Secrets of Reflexology
JP3243504U (ja) エステティック施術マニュアル
Elwell et al. Microfine toe caps: an innovative and cost-saving solution
Penny et al. ONCOLOGY MASSAGE: THE LYMPHATIC SYSTEM.
Abu et al. AN INTERACTIVE 3D ACUPRESSURE MODEL FOR SELF TREATMENT IN REDUCING PAIN
Monarca et al. Male Lower Extremity Sculpting
Parashar et al. PERSONAL REMEDIAL THERAPY THROUGH MARMA CHIKITSA AS ABSOLUTE HOLISTIC MODALITY CURE-A REVIEW
Zapata et al. The effects of shock waves and deep oscillations on lipoedema
Di Giuseppe et al. Buttock Reshap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Using Vaser Device and Fat Grafting
Serdev Lower Body and Extremities Sculpting, Beautification, Changing of Proportions
Singh et al. Exploring the Ancient Wisdom and Modern Relev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