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6582A -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6582A
CN115866582A CN202211511028.2A CN202211511028A CN115866582A CN 115866582 A CN115866582 A CN 115866582A CN 202211511028 A CN202211511028 A CN 202211511028A CN 115866582 A CN115866582 A CN 115866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target
identified
determining
cor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10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昱
蔡勇
姚梦珂
肖剑鸣
赵欢欢
郑夏妍
杨翊
贾东霖
武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110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6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6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6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设备识别工作周期长且效率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在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基于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目标待识别设备和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基于相关度,确定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提升了设备识别的效率的同时,还提升了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VR技术(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和5G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VR设备在娱乐、教育、办公、文旅等领域均有较广阔的应用场景。通常地,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CustomerPremise Equipment,用户前置设备)来接入5G网络,进而实现基于5G网络的VR应用。通常地,CPE设备在连接有VR设备的同时,还可能连接有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而考虑到VR设备的视频业务特性,CPE设备需要为VR设备提供质量较高的网络服务,以承载VR设备的视频业务。因此,针对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的VR设备,为了保障VR设备的网络质量,对VR设备的识别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识别VR设备的方案通常是:通过为VR设备设置识别码,该识别码用于指示对应设备的类型,进而在网络管理系统中,通过识别码就能够判断其是否为VR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不仅需要为各种类型的VR设备设置识别码,还需要在目前的网络管理系统中添加对该识别码的识别功能,工作周期长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针对VR设备的识别方法,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工作周期长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系统)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该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S注册记录;
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基于该相关度,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之后,包括:
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该第一数据包数量为基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该第二数据包数量为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
该基于该相关度,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包括:
基于该相关度与该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该相关度与该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包括:
对该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
基于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确定目标相关度;
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小于该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该C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参数;
基于该QOS参数,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分配网络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VR设备信息库,对应存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QOS参数,该VR设备信息库包括多个VR设备中每个VR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设备首次接入网络,确定该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该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该设备为VR设备;
获取与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为该设备配置该QOS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该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S注册记录;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该相关度,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该第一数据包数量为基于UD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该第二数据包数量为基于TC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
该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该相关度与该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确定模块,用于:
对该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
基于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确定目标相关度;
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小于该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该多个通信设备的中每个通信设备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该C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该QOS参数,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分配网络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VR设备信息库,对应存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QOS参数,该VR设备信息库包括多个VR设备中每个VR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设备首次接入网络,确定该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在该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该设备为VR设备;
该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与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为该设备配置该QOS参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该处理器与该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设备识别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设备识别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设备识别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利用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这一入网特性,通过获取曾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初次识别;且,利用VR设备主要应用于视频业务而不应用于语音业务这一业务特性,考虑到其无需进行语音业务的注册,也即是无需进行IMS注册,因此基于与CPE设备所连接的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二次识别;进而通过目标待识别设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判断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由于相关度判断的处理逻辑简单且运算量少,能够快速高效的识别出VR设备,提升了设备识别的效率。如此,在结合VR设备的入网特性和业务特性来进行设备识别的基础上,还参考了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这一参数,考虑到了VR设备的传输特性,进而从传输特性的维度来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从而提升了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业务对应的传输速率对比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首先,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可应用于VR设备的识别场景中,具体可应用于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的VR设备的识别场景中。
目前,VR设备通常是接入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来使用,其不具备直接接入5G网络的能力。通常地,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具体是通过CPE设备将5G网络的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以供VR设备接入5G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CPE设备在连接有VR设备的同时,还可能连接有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而考虑到VR设备的视频业务特性,CPE设备需要为VR设备提供质量较高的网络服务,以承载VR设备的视频业务。因此,针对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的VR设备,为了保障VR设备的网络质量,同时为了避免VR设备与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发生资源竞争而导致VR设备性能下降的问题,对VR设备的识别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利用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这一入网特性,通过获取曾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初次识别;且,利用VR设备主要应用于视频业务而不应用于语音业务这一业务特性,考虑到其无需进行语音业务的注册,也即是无需进行IMS注册,因此基于与CPE设备所连接的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二次识别;进而通过目标待识别设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判断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由于相关度判断的处理逻辑简单且运算量少,能够快速高效的识别出VR设备,提升了设备识别的效率。如此,在结合VR设备的入网特性和业务特性来进行设备识别的基础上,还参考了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这一参数,考虑到了VR设备的传输特性,进而从传输特性的维度来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从而提升了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以方便读者理解。
(1)CPE设备是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并以WIFI信号作为输出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PE设备可以将5G网络的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以供VR设备接入5G网络。
(2)IMS是一种提供有语音业务的注册功能的IP多媒体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支持语音业务的设备,其需要进行上述IMS注册,以实现基于该设备的语音业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VR设备不支持语音业务,因此VR设备也就不会进行IMS注册。
(3)IMEI识别码为用于标识设备的独立唯一的国际移动识别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IMEI识别码用于标识CPE设备。
(4)MAC地址是一种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位址,其可以作为设备唯一的网络标识来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AC地址可以作为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5)UDP协议是面向消息的协议,通信时不需要建立连接,一般用于视频游戏等实时的数据业务;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一般用于文件下载等业务。
(6)QOS参数为用于表征网络服务的服务能力的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为VR设备设置QOS参数,以便为VR设备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从而避免网络延迟或网络阻塞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的实施环境进行描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参见图1,该设备识别方法的实施环境包括:VR设备101、CPE设备102和服务器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VR设备101可以为主机式VR设备、移动端VR设备或一体式VR设备中的任一项。其中,主机式VR设备是一种通过数据线与电脑相连接,进而通过电脑来传输数据的VR设备。移动端VR设备是一种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传输数据,进而实现显示功能的VR设备。一体式VR设备是一种内置处理器的可独立使用的VR设备,其无需连接电脑或手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VR设备101具有通信功能,能够接入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VR设备101可以泛指多个VR设备中的一个,本申请实施例仅以VR设备101来举例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上述VR设备的数量可以更多或更少。
CPE设备102是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并以WIFI信号作为输出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CPE设备102用于连接VR设备,通过将5G网络的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以供VR设备接入5G网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PE设备102用于获取与CPE设备102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将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至网络管理平台。其中,网络管理平台用于维护多个设备中每个设备的设备信息,如设备名称、设备标识等。
服务器103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或者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文件系统,或者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本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服务器103的数量能够更多或更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当然,服务器103还能够包括其他功能服务器,以便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03与上述网络管理平台关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可以由服务器103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03响应于设备接入网络,获取该设备的设备标识,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对该设备进行识别。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03周期性的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对该多个待识别设备进行识别。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识别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提供为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S202、在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该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S注册记录。
S203、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S204、基于该相关度,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这一入网特性,通过获取曾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初次识别;且,利用VR设备主要应用于视频业务而不应用于语音业务这一业务特性,考虑到其无需进行语音业务的注册,也即是无需进行IMS注册,因此基于与CPE设备所连接的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二次识别;进而通过目标待识别设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判断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由于相关度判断的处理逻辑简单且运算量少,能够快速高效的识别出VR设备,提升了设备识别的效率。如此,在结合VR设备的入网特性和业务特性来进行设备识别的基础上,还参考了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这一参数,考虑到了VR设备的传输特性,进而从传输特性的维度来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从而提升了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之后,包括:
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该第一数据包数量为基于UD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该第二数据包数量为基于TC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
基于该相关度,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包括:
基于该相关度与该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该相关度与该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包括:
对该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
基于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确定目标相关度;
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小于该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该C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
基于该QOS参数,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分配网络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在VR设备信息库,对应存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该VR设备信息库包括多个VR设备中每个VR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设备首次接入网络,确定该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该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该设备为VR设备;
获取与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为该设备配置该QOS参数。
上述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简单实施例,下面基于一种具体实施例,来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提供为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如图3所示,以执行主体为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服务器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CPE设备。
其中,核心网络用于连接多个通信设备,以为该多个通信设备提供网络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为移动通信设备,如CPE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一个通信设备对应一个IMEI识别码。IMEI识别码用于在核心网络中识别通信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IMEI识别码包括目标字符串,该目标字符串用于指示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目标字符串可以是一段数字或一串字母或其他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相应地,上述S301可以包括:服务器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确定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中的目标字符串,得到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对应的目标字符串,基于各个目标字符串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该多个通信设备中的CPE设备。如此,由于IMEI识别码中的目标字符串能够指示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型,因此利用各个通信设备对应的目标字符串,能够快速确定出各个通信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能够快速确定出多个通信设备中的CPE设备,以便利用CPE设备来执行后续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第一对应关系,获取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进而基于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CPE设备。
其中,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通信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或设备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码)。第一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EI识别码。
如此,通过设置第一对应关系,进而利用各个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在该第一对应关系中查询,就能够快速确定出各个通信设备对应的IMEI识别码,提高了获取IMEI识别码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上述S301确定出该多个通信设备中的CPE设备之后,可以为该CPE设备标记CPE标签,以指示该CPE设备的设备类型。示例地,该CPE标签可以是Devcpe
S302、服务器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其中,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可以是MA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设备对应唯一的MAC地址,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也可以是设备编号、设备ID或其他用于唯一标识设备的设备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从网络管理平台,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该网络管理平台用于存储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S302之前,在该CPE设备连接有多个待识别设备的情况下,该CPE设备将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至该网络管理平台。示例地,在该CPE设备连接有多个待识别设备的情况下,该CPE设备每间隔目标周期,将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至该网络管理平台。进一步地,该CPE设备每间隔目标周期,在预设时间点将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至该网络管理平台。其中,目标周期为预先设定的周期,如1天、2天或其他周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预设时间点为预先设定的时间点,如0点、12点或其他时间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该CPE设备可以在每天的0点,将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至该网络管理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在任一设备通过CPE设备接入网络时,由于该CPE设备需要获取该待接入网络的设备的IP地址,因此,需要待接入网络的设备提供其设备标识(如MAC地址),以便该CPE设备基于待接入网络的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IP地址。如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接入网络的设备所提供的设备标识(如MAC地址),以便基于该待接入网络的设备所提供的设备标识,执行后续S303。
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MAC地址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此,利用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MAC地址能够唯一标识对应的待识别设备,进而利用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MAC地址,能够准确地获取到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网络使用情况。
S303、服务器在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
其中,IMS注册表示对应的待识别设备已注册语音业务。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待识别设备用于指代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未进行IMS注册的设备。
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S注册记录。该IMS注册记录用于记录对应设备所注册的语音业务。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应关系存储于核心网络的数据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个待识别设备中任一个待识别设备,服务器在该目标对应关系中,基于该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查询,判断该目标对应关系中是否存在与该设备标识相匹配的IMS注册记录,若该目标对应关系中存在与该设备标识相匹配的IMS注册记录,则表示该待识别设备已进行IMS注册,若该目标对应关系中不存在与该设备标识相匹配的IMS注册记录,则表示该待识别设备未进行IMS注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该多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第一时间段内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其中,第一时间段为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如当前时刻之前的5天内、或当前时刻之前的7天内或其他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目标对应关系,进而利用各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在该目标对应关系中查询,能够快速判定出各个待识别设备是否进行过IMS注册,提高了判定IMS注册的效率,也即提高了确定目标待识别设备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上述S303确定出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之后,可以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标记IMS标签,以指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未进行IMS注册。示例地,该IMS标签可以是Devims
应理解地,由于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如此,通过上述S302获取曾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对VR设备的初次识别;进一步地,由于VR设备主要应用于视频业务而不应用于语音业务,其无需进行语音业务的注册,也即是无需进行上述IMS注册,因此,在核心网络中不会存储有VR设备的IMS注册记录。如此,考虑到VR设备这一业务特性,通过上述S303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对VR设备的二次识别。
S304、服务器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其中,传输速率是指设备针对数据帧的传输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输速率可以为下行速率,该下行速率是指将数据帧从基站传输至设备的速率。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帧是指包含视频帧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的获取过程为:服务器从网络管理平台,获取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在第二时间段的传输数据量和传输时长,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数据量和传输时长,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
其中,传输数据量基于目标待识别设备所产生的流量确定。第二时间段为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如1天、3天或其他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传输时长基于目标待识别设备接入CPE设备的时长确定。示例地,以第二时间段为1天为例,传输数据量可以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单日上网流量,传输时长可以是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单日入网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网络管理平台还用于存储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传输数据量和传输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管理平台存储有设备清单,该设备清单包括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标识、网络使用情况,网络使用情况包括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传输数据量和传输时长。示例地,该设备清单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如表1所示。
表1设备清单
Figure BDA0003970859980000131
在上述表1中,采用MAC地址来表示设备标识,采用单日入网时长来表示传输时长,采用单日上网流量来表示传输数据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VR设备主要应用于视频业务,也即VR设备传输的数据主要以实时的视频流为主,与视频直播的数据交互形式相似,故采用视频直播数据的传输速率来表示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示例地,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不同业务对应的传输速率对比图,如图4所示,图4中(1)示出了视频直播数据的传输速率图,具体是画质1080P直播的实时传输速率,图4中(2)示出了高清图片网页的传输速率图,具体是加载含高清图片网页的实时传输速率。其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s(秒),纵坐标为传输速率,单位Byte/s(字节每秒)。由图4可知,视频直播与浏览网页时的传输速率有显著差异,如此,考虑到VR设备传输的数据以视频流为主,可以利用视频直播数据的传输速率来表示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相应地,服务器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可以替换为: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与视频直播数据的传输速率,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数据的传输速率和该视频直播数据的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进而基于该相关度执行后续VR设备的识别过程。
针对上述确定相关度的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进行采样,得到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对该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进行采样,得到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确定该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的第一平均值以及该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的第二平均值,确定该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的第一标准差以及该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的第二标准差;基于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第一平均值、第一标准差、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第二平均值、第二标准差以及相关度公式(1),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Figure BDA0003970859980000141
式中,ρ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其中,ρ∈[-1,1];n为目标数量,n为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目标数量为预先设定的采样数量,例如,n∈[15,30];Xi为第i个第一速率,也即是第i个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
Figure BDA0003970859980000142
为第一平均值,也即是目标数量的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的平均值;σX为第一标准差,也即是目标数量的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的标准差;Yi为第i个第二速率,也即是第i个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
Figure BDA0003970859980000143
为第二平均值,也即是目标数量的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的平均值;σY为第二标准差,也即是目标数量的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的标准差。应理解地,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ρ,在取值范围内,数值越大,则表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与该预设VR设备的相关程度越大。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速率采样,获取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和第二速率,进而基于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和第二速率,来执行相关度计算的过程,减少了服务器的计算内容,提高了服务器的计算效率。
针对上述速率采样的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采样间隔为目标时长,相应地,服务器在传输速率的采样时间段内,每间隔目标时长,分别获取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以及该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得到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以及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
其中,目标时长为预先设定的时长,如1秒、3秒或其他时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采样时间段为数据帧的传输时间段内的任一段时间,也即是将该数据帧从基站传输至设备所需的时间段内的任一段时间。示例地,以采样间隔为1秒为例,采样时间段可以是数据帧的传输时间段内的任意n秒,例如,该传输时间段内的前n秒、后n秒或者是其他时间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相应地,每间隔1秒获取一次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能够得到n个第一速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在采样得到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以及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之后,基于该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构建第一速率集合,基于该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构建第二速率集合,进而基于第一速率集合和第二速率集合,来执行相关度计算的过程。其中,第一速率集合包括目标数量的第一速率,也即是目标数量的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示例地,以目标数量为n为例,第一速率集合可以是由n个第一速率构成的样本集X∈(x1,x2,…xn-1,xn)。第二速率集合包括目标数量的第二速率,也即是目标数量的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示例地,以目标数量为n为例,第二速率集合可以是由n个第二速率构成的样本集Y∈(y1,y2,…yn-1,yn)。如此,通过构建第一速率集合和第二速率集合,以便后续利用第一速率集合和第二速率集合,来执行相关度计算的过程,提高了相关度计算的效率。
在上述S301至S304所示的实施例中,基于核心网络中各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能够快速确定出核心网络中的CPE设备,以便后续基于CPE设备来执行后续设备识别的过程;且考虑到VR设备不应用于语音业务,核心网络中不会存在该设备的IMS注册记录,将设备IMS的注册与否巧妙地应用在设备识别方法中;进而,利用视频直播数据的传输特征与VR设备的传输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目标待识别设备与视频直播数据的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来判断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整体上增强了设备识别的准确度与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以基于相关度公式(1)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为例,对方案进行了说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还能够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例如基于散点图的相关度算法或基于特征距离的相关度算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如何确定相关度的方式不作限定。
S305、服务器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该第一数据包数量为基于UD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该第二数据包数量为基于TC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
其中,第一数据包数量,即基于UD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是指设备基于UDP协议传输数据时的数据包数量;第二数据包数量,即基于TC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是指设备基于TCP协议传输数据时的数据包数量。
应理解地,UDP协议常用于对传输速率要求高的视频传输、网络游戏等业务;而TCP协议常用于对传输速率要求低、传输数据可靠性要求高的文件下载等业务。如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VR设备的业务类型,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视频传输、网络游戏类的数据包,即第一数据包数量高于第二数据包数量,因此通过确定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的比例来进一步实现对VR设备的识别,能够有效识别出VR设备。
针对上述确定比例的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在传输速率的采样时间段内,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网络使用情况,对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基于UDP协议所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抓取,以获得第一数据包数量;在传输速率的采样时间段内,对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基于TCP协议所传输的数据包进行抓取,以获得第二数据包数量。进而,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
S306、服务器基于该相关度与该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S306包括下述步骤(1)至(3)。
(1)服务器对该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
应理解地,归一化处理可以将一个数值转化成取值在[0,1]之间的数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归一化处理,将该比例转化为目标比例,使得该目标比例取值范围为[0,1],便于后续基于该相关度与该目标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如何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的方式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执行归一化处理的过程为:确定该比例与目标数值的商,将所确定的商作为目标比例。其中,目标数值为预先设定的固定数值,如10。
(2)服务器基于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确定目标相关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确定该目标相关度的过程为:确定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的和值,将所确定的和值作为该目标相关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该相关度、该比例以及下述公式(2),确定目标相关度。
Figure BDA0003970859980000171
式中,P为目标相关度;γ为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相应地,γ/10为目标比例;ρ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以基于公式(2)来确定目标相关度为例,对方案进行说明,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还能够采用其他方式来确定目标相关度。示例地,确定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的乘积,将所确定的乘积作为该目标相关度;或者,对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进行加权求和,将加权求和得到的结果作为该目标相关度。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相关度的确定方式不作限定。
(3)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服务器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小于该相关度阈值,服务器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
其中,相关度阈值为预先设定的阈值,如1或其他数值。示例地,以相关度阈值为1为例,在P≥1时,表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在P<1时,表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相关度阈值的设置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上述S306确定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后,可以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标记VR标签,以指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示例地,该VR标签可以是Devvr
在上述S305至S306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待识别设备与预设VR设备的网络使用情况,在确定目标待识别设备与预设VR设备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的基础上,还参考了目标待识别设备在不同传输协议下所传输的数据包比例,来识别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增加了设备识别过程中所参考的信息量,提升了设备识别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305至S306以服务器结合该相关度与该比例来进行设备识别为例,对方案进行说明,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仅基于该相关度来进行设备识别,例如,若该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服务器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若该相关度小于该相关度阈值,服务器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应理解地,在仅基于相关度进行设备识别,或基于相关度与比例进行设备识别的不同实现方式中,所设置的相关度阈值不同。
S307、服务器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
其中,QOS参数用于指示为对应设备所分配的网络带宽,网络带宽表示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QOS参数还用于指示为对应设备分配网络带宽的优先级。例如,优先为视频数据或其他重要数据的传输分配网络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为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中的5QI的值,来保障VR设备的传输带宽及交互质量。例如,将QOS参数中的5QI的值设定为7。
S308、服务器基于该QOS参数,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分配网络带宽。
应理解地,网络带宽越大,传输数据的能力越强。不同业务需求的网络带宽不尽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该QOS参数,为VR设备分配网络带宽,以满足其低时延的特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为VR设备配置QOS参数,一方面,基于该QOS参数为该VR设备分配网络带宽,能够为VR设备提供其所需的传输速率,满足VR设备低时延的特性;另一方面,基于该QOS参数所指示的优先级,能够执行差异化的资源分配,以确保VR设备的优先级,能够在VR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同时接入5G网络的情况下提升VR设备的竞争力,从而提升VR设备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这一入网特性,通过获取曾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初次识别;且,利用VR设备主要应用于视频业务而不应用于语音业务这一业务特性,考虑到其无需进行语音业务的注册,也即是无需进行IMS注册,因此基于与CPE设备所连接的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二次识别;进而通过目标待识别设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判断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由于相关度判断的处理逻辑简单且运算量少,能够快速高效的识别出VR设备,提升了设备识别的效率。如此,在结合VR设备的入网特性和业务特性来进行设备识别的基础上,还参考了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这一参数,考虑到了VR设备的传输特性,进而从传输特性的维度来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从而提升了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在图3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基于S305至S306,能够快速高效地识别出VR设备,进而基于S307为所确定的VR设备配置QOS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VR设备信息库,对应存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QOS参数,该VR设备信息库包括多个VR设备中每个VR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其中,该属性信息包括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品牌等。如此,将该VR设备的属性信息和QOS参数对应存储至VR设备信息库中,以便后续利用该VR设备信息库,就能够实现对新接入设备的识别。下面基于图5对新接入设备的识别过程进行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服务器响应于设备首次接入网络,确定该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首次接入网络的设备,服务器在VR设备信息库中,基于该设备的属性信息进行查询,确定该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若该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执行S502。
S502、服务器在该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该设备为VR设备。
S503、服务器获取与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为该设备配置该QOS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在该VR设备信息库中,获取与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进而基于该QOS参数,为该设备配置该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建立VR设备信息库,以便于后续通过VR设备信息库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新入网的设备,并为已识别出的VR设备配置QOS参数,提升了识别VR设备并为其配置QOS参数的效率,保证了VR设备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设备识别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第二确定模块603和第三确定模块604,其中: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在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S注册记录;
第二确定模块603,用于基于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和该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第三确定模块604,用于基于该相关度,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VR设备需要通过CPE设备来接入5G网络这一入网特性,通过获取曾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初次识别;且,利用VR设备主要应用于视频业务而不应用于语音业务这一业务特性,考虑到其无需进行语音业务的注册,也即是无需进行IMS注册,因此基于与CPE设备所连接的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能够实现针对VR设备的二次识别;进而通过目标待识别设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之间的相关度,判断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由于相关度判断的处理逻辑简单且运算量少,能够快速高效的识别出VR设备,提升了设备识别的效率。如此,在结合VR设备的入网特性和业务特性来进行设备识别的基础上,还参考了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这一参数,考虑到了VR设备的传输特性,进而从传输特性的维度来确定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从而提升了设备识别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该第一数据包数量为基于UD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该第二数据包数量为基于TC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
该第三确定模块604,用于基于该相关度与该比例,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确定模块604,用于:
对该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
基于该目标比例与该相关度,确定目标相关度;
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响应于该目标相关度小于该相关度阈值,确定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该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该CPE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该QOS参数,为该目标待识别设备分配网络带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VR设备信息库,对应存储该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属性信息与该QOS参数,该VR设备信息库包括多个VR设备中每个VR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设备首次接入网络,确定该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在该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确定该设备为VR设备;
该获取模块601,还用于获取与该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为该设备配置该QOS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为MAC地址。
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第二确定模块603和第三确定模块604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上。具体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该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和总线704。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与存储器703之间通过总线704连接。
处理器701是通信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7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701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具体地,处理器701用于执行上述设备识别装置中获取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第二确定模块603和第三确定模块604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通信接口702用于支持设备识别装置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执行上述获取模块601执行的步骤。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702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总线7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等。总线7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7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除图7所示部件之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设备识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设备识别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图2、图3或图5中所述的设备识别方法。
由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设备识别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用户前置设备CPE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所述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P多媒体系统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S注册记录;
基于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虚拟现实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和所述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基于所述相关度,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和所述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之后,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所述第一数据包数量为基于用户数据协议UD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所述第二数据包数量为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
所述基于所述相关度,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包括:
基于所述相关度与所述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相关度与所述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包括:
对所述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
基于所述目标比例与所述相关度,确定目标相关度;
响应于所述目标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响应于所述目标相关度小于所述相关度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CPE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为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服务质量QOS参数;
基于所述QOS参数,为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分配网络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VR设备信息库,对应存储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所述VR设备信息库包括多个VR设备中每个VR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设备首次接入网络,确定所述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所述设备的属性信息;
在所述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所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为VR设备;
获取与所述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为所述设备配置所述QOS参数。
8.一种设备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CPE设备连接的多个待识别设备中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待识别设备中,基于每个待识别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目标对应关系,确定未进行IMS注册的目标待识别设备,所述目标对应关系包括多个设备标识以及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IMS注册记录;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的传输速率与预设VR设备的传输速率,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和所述预设VR设备之间的相关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关度,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数量与第二数据包数量之间的比例,所述第一数据包数量为基于UD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所述第二数据包数量为基于TCP所传输的数据包数量;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关度与所述比例,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是否为VR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
对所述比例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目标比例;
基于所述目标比例与所述相关度,确定目标相关度;
响应于所述目标相关度大于或等于相关度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响应于所述目标相关度小于所述相关度阈值,确定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为非VR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核心网络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基于所述多个通信设备中每个通信设备的IMEI识别码所指示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CPE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为VR设备的情况下,为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配置QOS参数;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QOS参数,为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分配网络带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VR设备信息库,对应存储所述目标待识别设备的属性信息与所述QOS参数,所述VR设备信息库包括多个VR设备中每个VR设备的属性信息与QOS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设备首次接入网络,确定所述VR设备信息库中是否存在所述设备的属性信息;在所述VR设备信息库中存在所述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为VR设备;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与所述设备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QOS参数,为所述设备配置所述QOS参数。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电子设备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方法。
CN202211511028.2A 2022-11-29 2022-11-29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66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1028.2A CN115866582A (zh) 2022-11-29 2022-11-29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1028.2A CN115866582A (zh) 2022-11-29 2022-11-29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6582A true CN115866582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1028.2A Pending CN115866582A (zh) 2022-11-29 2022-11-29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65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7473A (zh) * 2023-05-04 2023-09-19 北京数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灰产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600A (zh) * 2013-07-19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近似匹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7220201A (zh) * 2017-04-21 2017-09-29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Vr设备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DE102017222916A1 (de) * 2017-12-15 2019-06-19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Gerät und Messverfahren zur Identifikation von Netzwerkgeräten
CN110519106A (zh) * 2019-09-18 2019-11-29 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网络中设备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71670A (zh) * 2021-01-08 2021-04-16 鹏城实验室 一种vr视频业务识别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64746A (zh) * 2021-05-24 2021-09-07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82403A (zh) * 2021-06-07 2021-09-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5891A (zh) * 2021-08-13 2021-12-07 深圳番多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指纹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13923723A (zh) * 2021-10-15 2022-01-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流量重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779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湖北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4546615A (zh) * 2022-02-15 2022-05-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中相关性任务的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600A (zh) * 2013-07-19 2013-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近似匹配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7220201A (zh) * 2017-04-21 2017-09-29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Vr设备的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DE102017222916A1 (de) * 2017-12-15 2019-06-19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Gerät und Messverfahren zur Identifikation von Netzwerkgeräten
CN110519106A (zh) * 2019-09-18 2019-11-29 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网络中设备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71670A (zh) * 2021-01-08 2021-04-16 鹏城实验室 一种vr视频业务识别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64746A (zh) * 2021-05-24 2021-09-07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82403A (zh) * 2021-06-07 2021-09-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5891A (zh) * 2021-08-13 2021-12-07 深圳番多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指纹识别方法以及装置
CN113923723A (zh) * 2021-10-15 2022-01-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流量重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4779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湖北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4546615A (zh) * 2022-02-15 2022-05-2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中相关性任务的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YA TAGHIAN: "Virtual, Augmented Reality, and Wearable Devic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 Review", 《IEEE》, 3 February 2022 (2022-02-03) *
JONATHAN LIEBERS: "Understanding User Identification in Virtual Reality Through Behavioral Biometrics and the Effect of Body Normalization", 《ACM》, 7 May 2021 (2021-05-07) *
吴令令: "SDN中流量分类方法及调度优化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15 March 2022 (2022-03-15) *
蔡勇: "虚拟现实中的三维建模技术", 《兵工自动化》, 30 March 2006 (2006-03-3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7473A (zh) * 2023-05-04 2023-09-19 北京数美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灰产设备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141B (zh) 一种cdn节点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JP7037511B2 (ja) 基地局、アクセス要求の応答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09951347B (zh) 业务识别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US20150131445A1 (en) Similarity ma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881012B (zh)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00142734A1 (en) Servi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164476A1 (zh) 数据下载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445723B (zh) 一种网络数据调度方法及边缘节点
WO2020177383A1 (zh) 数据流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9075662A1 (zh) 一种网关多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35182A (zh) 一种基于kong的API网关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5866582A (zh) 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2061A (zh) 一种视频会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11831B (zh)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741512A (zh) 一种专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8460044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708293B (zh) 多媒体业务的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09032693A (zh) 一种加载展示信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30504B (zh) 一种实现应用的方法及业务控制器
CN115544324A (zh) 一种用户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200604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05486A (zh) 一种应用程序识别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12861004B (zh) 一种富媒体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51420B (zh) 终端设备的组网身份创建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71114A (zh) 刷量ip地址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