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6011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6011A
CN115866011A CN202111117329.2A CN202111117329A CN115866011A CN 115866011 A CN115866011 A CN 115866011A CN 202111117329 A CN202111117329 A CN 202111117329A CN 115866011 A CN115866011 A CN 115866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quipment
target
communication address
asso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73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航君
邓煜平
张鹏
聂晶
黄世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73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6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6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6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视频等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源设备(例如,摄像头)可以通过点对点技术(peer to peer,P2P)将其产生的数据(例如,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发送给其他设备,或者是数据源设备将其产生的数据通过云服务器转发给其他的设备,由于,数据源设备受其芯片处理能力的限制,只能和少数的(大概3-5个)设备建立P2P通道,无法实习实现同时和多个设备共享数据,通过云服务器转发对带宽的需要多,当存在大量的设备从云服务器获取数据时,数据源设备的厂商需要对转发过程产生的带宽付费,因此,通过云服务器转发的方式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
根据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所述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所述目标设备和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地址和所述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获取请求,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所述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获取单元,用于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建立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所述目标设备和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地址和所述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数据获取请求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等设备。
其中,该终端可以包括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PC,Personal Computer)、以及车载计算机等。
其中,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例如,如图1所示,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数据获取请求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然后,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最后,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其中,数据源设备可以产生的目标数据的设备,比如,可以是摄像头,摄像头可以采集视频数据,在一些场景中,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保存至服务器,例如,摄像头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目标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接收视频数据并进行保存和转发。
其中,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是已经获取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数据关联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PC,Personal Computer)、以及车载终端等设备,若数据源设备为摄像头,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则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是从摄像头获取视频数据的手机等设备。
其中,目标设备可以是欲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的设备,目标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PC,PersonalComputer)、以及车载终端等设备。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本实施例将从数据传输装置的角度进行描述,该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等设备,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数据获取请求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
其中,第一通信地址可以是标识目标设备的地址,其他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地址与目标设备进行交互,第一通信地址可以是目标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又称为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
比如,具体可以是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可选的,可以是接收目标设备可以是响应用户针对数据源的选择操作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可选的,目标设备上可以安装有相应的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或者是子应用软件(例如,小程序)等,目标设备可以显示该应用软件或者子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有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目标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针对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的选择操作,确定对应的数据源设备,发送数据获取请求,例如,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多个视频的相关信息,每个视频对应有一个数据源设备,用户可以根据视频的相关信息选择所要观看的视频,目标设备响应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对应的数据源设备,并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102、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有设备获取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则该设备为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保存该设备的连接记录,当设备断开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时,可以删除对应的连接记录,或者对连接记录进行断开标记,针对每个获取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进行记录可以得到数据源设备的设备连接记录。
当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可以通过对数据源设备的设备连接记录进行查询,确定是否有数据关联设备。
可选的,可以提前对数据源设备进行注册,注册后计算机设备可以与数据源设备进行交互,即步骤“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进行注册检测;
若数据源设备为已注册的数据源设备,则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
比如,具体可以是接收到数据获取请求时,根据数据获取请求中携带的有关数据源设备的信息确定数据源设备是否为已注册的数据源设备,若数据源设备为已注册的数据源设备,则对该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若该数据源设备为未注册的数据源设备,则不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可选的,还可以向目标设备返回相关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对数据源设备进行注册可以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相应的用户界面,对数据源设备进行注册。
103、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其中,第二通信地址可以是标识数据关联设备的地址,其他设备可以通过第二通信地址与数据关联设备进行交互,第二通信地址可以是数据关联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又称为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根据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地址确定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可选的,若有设备获取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保存该设备的连接记录,连接记录可以包括该设备的通信地址,根据数据源设备的设备连接记录可以查询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当存在数据源设备存在多个数据关联设备时,可以根据每个数据关联设备的连接信息,从多个数据关联设备中进行筛选,即步骤“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具体可以包括:
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至少一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对应的连接信息;
根据连接信息,从至少一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确定数据关联设备;
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其中,候选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是已经从数据源设备获取到目标数据的设备,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是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确定的一个设备。
其中,连接信息可以包括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获取目标数据的设备数量,以及候选数据关联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可以包括候选数据关联设备所在地理位置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从数据源设备获取数据的获取路径,例如,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从数据关联设备A获取目标数据,数据关联设备A的目标数据来自数据关联设备B,数据关联设备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则候选数据关联设备的获取路径为数据关联设备A-数据关联设备B-数据源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存在一个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若存在多个数据关联设备,则将该多个数据关联设备作为候选数据关联设备,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连接信息,根据连接信息,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筛选数据关联设备,例如,可以将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获取目标数据的设备数量最少的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作为数据关联设备,或者是,将获取路径最短的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作为数据关联设备,或者是,将地理位置与目标设备的地理位置距离最近的候选数据关联设备确定为数据关联设备,或者是,对连接信息中的每个信息赋予一定的分值以及权重,根据分值与权重计算每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的分数,根据分数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确定数据关联设备,然后,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104、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其中,数据传输通道可以是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路径。
比如,具体可以是通过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接收到数据关联设备的发送的数据;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使得数据关联设备可以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其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
可选的,可以通过stun服务器打洞,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例如,目标设备可以根据第二通信地址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消息,消息可以携带自己的第一通信地址,以及数据关联设备的内网中的通信地址,以及在外网的通信地址,若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则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消息,二者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若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不在同一局域网中,则数据关联设备不能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消息,但目标设备所在局域网的NAT网关记录目标设备到数据关联设备的会话,会话可以包括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由于NAT路由器记录了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即建立了从数据关联设备到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可以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可选的,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建立目标设备到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以实现数据关联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的双向传输。
其中,局域网也可以称为内网,内网的计算机以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NAT)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网络。
其中,打洞可以是通过stun服务器的协助在各自的NAT网关上建立相关表项,使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的消息能够直接穿透NAT网关的过程。
当数据源设备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时,目标设备无法从数据关联设备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目标设备可以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即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具体还可以包括:
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根据数据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数据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基于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其中,设备类型可以由数据源设备的数据传输方式决定,设备类型可以通过用户注册数据源设备时指定。
其中,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是数据源设备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的方式,比如,通过打洞的方式建立数据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源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目标数据传输给目标设备,或者是通过服务器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转发给目标设备等。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数据源设备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可以根据数据源设备的设备标识(设备标识可以是数据源设备的设备名称或者设备id等可以标记数据源设备的标识)与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数据源设备的设备类型,根据数据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数据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根据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包括直接传输方式,即数据源设备直接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即步骤“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可以包括:
获取数据源设备的设备地址;
向目标设备发送设备地址,以及向数据源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源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其中,设备地址可以是数据源设备的地址,其他设备可以通过设备地址与数据源设备进行交互,设备地址可以是数据源设备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又称为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
比如,具体可以是获取数据源设备联网时上报的设备地址,通过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源设备的设备地址,使得目标设备可以接收到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向数据源设备发送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使得数据源设备可以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其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
可选的,可以通过stun服务器打洞,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具体实现过程参考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通过stun服务器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包括间接传输方式,通过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即步骤“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具体可以是:
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
从传输地址获取目标数据,并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其中,传输地址可以是目标数据所在的地址,例如,数据源设备将产生的目标数据上传服务器保存,则传输地址可以是服务器的ip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获取数据源设备的联网时上传的传输地址,或者获取目标数据所在的服务器的传输地址,从传输地址获取目标数据,再将目标数据转发给目标设备。
可选的,还可以监控数据关联设备获取目标数据以及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所需要的带宽或者流量等网络传输信息,即在一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数据关联设备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时的网络传输信息;
获取数据关联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的网络传输信息。
其中,网络传输信息可以是流量或者是带宽等信息。
比如,具体可以是分别对获取目标数据方式不同的数据关联设备网络传输数据进行统计,例如,针对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的数据关联设备,记录其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所需要的带宽等信息,针对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的数据关联设备,记录其发送目标数据所需要的带宽等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数据获取请求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将举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将从数据传输系统的角度进行描述,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目标设备、数据关联设备以及摄像头(即前面实施例中的数据源设备)等设备,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提供实现该方法所需要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Kit,SDK),例如,APP-SDK、小程序SDK以及设备SDK等,其中,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是终端等设备,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可以安装有集成了APP-SDK的APP或者集成了小程序SDK小程序,摄像头可以集成设备SDK,目标设备、数据关联设备和摄像头通过集成的SDK可以实现基于自定义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201、目标设备通过APP或者小程序上报第一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在APP或者小程序启动时,目标设备向服务器上报第一通信地址。
202、摄像头上报设备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摄像头在联网时向服务器上报设备地址。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上将该摄像头在服务器中进行注册,例如,如图4所示,通过“创建新产品”控件,增加一个新的数据源设备,该数据源设备即为摄像头,并将摄像头与APP或者小程序建立连接关系,使得从摄像头的目标数据可以发送至APP或者小程序,摄像头在服务器中完成注册后,在联网时可以时,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设备地址。
可选的,用户还可以通过用户界面中的设备升级对摄像头集成的设备SDK进行升级,以保证摄像头的功能能够正常使用以及能够提供更好的功能。
可选的,用户还可以用户界面中的数据监控查看数据关联设备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所需要的带宽,以及可以查看将带宽切换以流量为统计单位的统计结果,服务器还可以统计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下的产生目标数据的数据源设备的数量,以及直接或者间接获取数据源的目标数据的设备的数量,还有上传至服务器的目标数据在服务器中所占的内存等情况。
203、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摄像头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
比如,具体可以是目标设备可以显示APP或者小程序相应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有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目标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针对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的选择操作,确定对应的摄像头,向服务器发送针对摄像头的数据获取请求。
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响应用户在APP或者小程序内的操作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或者是目标设备获取响应用户的针对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的选择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服务器根据数据获取请求确定对应的摄像头。
204、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和摄像头的设备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摄像头的设备地址。
205、触发目标设备和摄像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摄像头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向目标设备发送摄像头的设备地址,以及向摄像头发送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触发目标设备和摄像头基于设备地址和第一通信地址通过stun服务器打洞,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例如,摄像头可以根据第一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消息,消息可以携带自己的设备地址,以及目标设备的内网中的通信地址,以及在外网的通信地址,若摄像头和目标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则目标设备可以接收摄像头发送的消息,二者建立数据传输通道,若摄像头和目标设备不在同一局域网中,则目标设备不能接收摄像头发送的消息,但摄像头所在局域网的NAT网关记录摄像头到目标设备的会话,会话可以包括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由于NAT路由器记录了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即建立了从目标设备到摄像头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目标设备可以基于设备地址向摄像头发送目标数据。
目标设备可以执行上述摄像头的相关操作,建立目标设备到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以实现数据关联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的双向传输。
206、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根据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地址确定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207、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通过stun服务器打洞,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具体实现过程参考步骤205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目标设备通过APP或者小程序上报第一通信地址,摄像头上报设备地址,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摄像头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获取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和摄像头的设备地址,触发目标设备和摄像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摄像头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将举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将从数据传输系统的角度进行描述,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目标设备、数据关联设备以及摄像头(即前面实施例中的数据源设备)等设备,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提供实现该方法所需要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例如,APP-SDK和小程序SDK等,其中,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是终端等设备,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可以安装有集成了APP-SDK的APP或者集成了小程序SDK小程序,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与摄像头之间可以通过标准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例如,通过GB28181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5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301、目标设备通过APP或者小程序上报第一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在APP或者小程序启动时,目标设备向服务器上报第一通信地址。
302、摄像头上报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摄像头在联网时向服务器上报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预先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界面上将该摄像头在服务器中进行注册,例如,如图6所示,通过“添加产品”控件,增加一个新的数据源设备,该数据源设备即为摄像头,并设置摄像头在基于标准传输协议的传输地址,例如,基于GB28180协议的传输地址。
303、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摄像头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
比如,具体可以是目标设备可以显示APP或者小程序相应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有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目标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针对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的选择操作,确定对应的摄像头,向服务器发送针对摄像头的数据获取请求。
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响应用户在APP或者小程序内的操作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或者是目标设备获取响应用户的针对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的选择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服务器根据数据获取请求确定对应的摄像头。
304、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根据传输地址获取目标数据。
若不存在数据关联,则服务器从传输地址所指示的位置获取目标数据,可选的,还可以根据目标数据的格式,以及目标设备的所需要的格式对目标数据进行格式转化,以GB28180协议为例进行说明,服务器根据数据关联设备基于GB281820协议的传输地址获取在摄像头上传至传输地址所指示的位置的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可以是RTP格式,服务器将RTP格式转化为http-flv格式,使得目标设备获取到目标数据后可进行播放。
305、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服务器将进行格式转换后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306、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根据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地址确定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307、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通过stun服务器打洞,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具体实现过程参考前面实施例步骤205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目标设备通过APP或者小程序上报第一通信地址,摄像头上报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摄像头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服务器根据传输地址获取目标数据,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将举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将从数据传输系统的角度进行描述,该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器、目标设备、数据关联设备以及第二服务器等设备,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提供实现该方法所需要的软件开发工具包,例如,APP-SDK、小程序SDK以及服务器SDK等,其中,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可以是终端等设备,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可以安装有集成了APP-SDK的APP或者集成了小程序SDK小程序,第二服务器上可以集成服务器SDK,其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是不同厂商的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可以是数据源设备上传获取的目标数据的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7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401、目标设备通过APP或者小程序上报第一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在APP或者小程序启动时,目标设备向服务器上报第一通信地址。
402、第二服务器上报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第二服务器向第一服务器上报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例如第二服务器的域名。
403、第一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摄像头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
比如,具体可以是目标设备可以显示APP或者小程序相应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上可以显示有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目标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针对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的选择操作,确定对应的摄像头,向服务器发送针对摄像头的数据获取请求。
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响应用户在APP或者小程序内的操作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或者是目标设备获取响应用户的针对至少一个数据获取选项的选择操作,向服务器发送数据获取请求,服务器根据数据获取请求确定对应的摄像头。
404、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第一服务器根据传输地址从第二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
若不存在数据关联,则服务器从传输地址所指示的位置获取目标数据,例如,根据第二服务器的域名从第二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
405、第一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第一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406、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第一服务器根据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地址确定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407、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比如,具体可以是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通过stun服务器打洞,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具体实现过程参考前面实施例步骤205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目标设备通过APP或者小程序上报第一通信地址,第二服务器上报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第一服务器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摄像头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第一服务器根据传输地址从第二服务器获取目标数据,第一服务器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基于第一通信地址和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数据传输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该数据传输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如图8所示,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501、检测单元502、获取单元503和建立单元504,具体如下:
(1)接收单元501:
用于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2)检测单元502:
用于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可选的,检测单元502可以包括注册检测子单元和设备检测子单元,具体地:
注册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进行注册检测;
设备检测子单元用于:若数据源设备为已注册的数据源设备,则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
(3)获取单元503:
用于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根据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地址确定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可选的,若有设备获取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保存该设备的连接记录,连接记录可以包括该设备的通信地址,根据数据源设备的设备连接记录可以查询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可选的,获取单元503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确定子单元以及第二获取子单元,具体地: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至少一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对应的连接信息;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连接信息,从至少一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确定数据关联设备;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比如,具体可以是若存在一个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若存在多个数据关联设备,则将该多个数据关联设备作为候选数据关联设备,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连接信息,根据连接信息,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筛选数据关联设备,例如,可以将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获取目标数据的设备数量最少的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作为数据关联设备,或者是,将获取路径最短的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作为数据关联设备,或者是,将地理位置与目标设备的地理位置距离最近的候选数据关联设备确定为数据关联设备,或者是,对连接信息中的每个信息赋予一定的分值以及权重,根据分值与权重计算每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的分数,根据分数从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确定数据关联设备,然后,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4)建立单元504:
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可选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具体地:
确定单元用于: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根据数据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数据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可选的,发送单元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子单元和第一发送子单元,具体地: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数据源设备的设备地址;
第一发送子单元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设备地址,以及向数据源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源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可选的,发送单元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子单元和第一发送子单元,具体地: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
第二发送子单元用于:从传输地址获取目标数据,并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
可选的,数据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和第二信息获取单元: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关联设备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目标数据时的网络传输信息;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数据关联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的网络传输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接收单元501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数据获取请求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由检测单元502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通过获取单元503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最后,通过建立单元504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
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001、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电源1003和输入单元1004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1001是该计算机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计算机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数据,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0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计算机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
存储器10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计算机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0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001对存储器1002的访问。
计算机设备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03,优选的,电源1003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003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该计算机设备还可包括输入单元1004,该输入单元10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尽管未示出,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存储器1002中,并由处理器10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数据获取请求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
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数据获取请求携带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根据数据获取请求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数据关联设备发送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该方案建立目标设备和数据关联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关联设备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从数据源设备获取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基于数据传输通可以实现低成本地接入多个设备,使得多个设备可以同时获取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完成,或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
根据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所述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所述目标设备和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地址和所述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根据所述数据源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所述数据源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
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包括间接传输方式,所述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传输地址;
从所述传输地址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式包括直接传输方式,所述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源设备的设备地址;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设备地址,以及向所述数据源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所述目标设备和所述数据源设备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所述数据源设备进行注册检测;
若所述数据源设备为已注册的数据源设备,则对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包括:
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至少一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对应的连接信息;
根据连接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数据关联设备中确定所述数据关联设备;
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从所述数据源设备获取所述目标数据时的网络传输信息;
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目标数据时的网络传输信息。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设备针对数据源设备的数据获取请求,所述数据获取请求携带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通信地址;
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关联设备进行检测,所述数据关联设备为已获得所述数据源设备的目标数据的设备;
获取单元,用于若存在数据关联设备,则获取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第二通信地址;
建立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通信地址,以及向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信地址,以触发所述目标设备和所述数据关联设备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地址和所述第二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将所述数据关联设备的目标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1117329.2A 2021-09-23 2021-09-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66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329.2A CN115866011A (zh) 2021-09-23 2021-09-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329.2A CN115866011A (zh) 2021-09-23 2021-09-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6011A true CN115866011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7329.2A Pending CN115866011A (zh) 2021-09-23 2021-09-23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60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4361A (zh) * 2023-04-11 2023-08-22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泵工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24361A (zh) * 2023-04-11 2023-08-22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泵工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624361B (zh) * 2023-04-11 2024-03-22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泵工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3417B1 (ko) Ip 멀티미디어 서브시스템(ims)의 ip 링크를 통한머신의 원격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636115B (zh) 跨云服务调用的处理方法、网关服务器及请求者服务器
US10129301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656680B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944829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xing service information from sensor data
CN115051884A (zh) 用于iot协议标识和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0231A (zh) 智能设备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12023710A (ja) 伝送端末、伝送システム、伝送方法、及び伝送端末用プログラム
US2011007831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180254920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client devices using a virtual anchor manager
US9538001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431781B (zh) 信息处理设备、屏幕切换方法、非瞬时记录介质和传输系统
EP287936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counterpart terminal information, and carrier medium
CN112188227A (zh) 一种流媒体数据分发方法和装置
EP2849436A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data, and carrier means
AU2015272424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2004320741A (ja) 個別に独立して存在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を接続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586601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849420B1 (en) Counterpart termi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CN113098776B (zh) 一种网络拓扑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854368B1 (en)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CN104137068A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控制程序
US20150212926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activation control, and medium storing activation control program
CN107071038B (zh) 一种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EP2849421A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data, and carrier mea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