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3047A -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3047A
CN115863047A CN202211440903.2A CN202211440903A CN115863047A CN 115863047 A CN115863047 A CN 115863047A CN 202211440903 A CN202211440903 A CN 202211440903A CN 115863047 A CN115863047 A CN 115863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voltage coil
roller
foi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09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贵锋
陈佳枚
李梦军
刘梓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RRC Junfa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RRC Junf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RRC Junfa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RRC Junf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409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3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3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低压线圈绕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绕线模,所述绕线模横卧设置,并能够以其中线为轴进行转动;低压线箔,所述低压线箔呈扁带状并用作于低压线圈,在低压线箔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低压线箔从绕线模的斜上方引入,并在绕经绕线模的上方后,绕制至绕线模上;锤击整形机构,设置于绕线模的上方;所述锤击整形机构包括电锤架和电动锤;所述电动锤设置于电锤架上并以设定频率和振幅振动从而锤击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电动锤通过设定频率和振幅,确保每次捶打的作用力都是均匀的,保证了低压线箔表面的变形量一致,实现低压线圈绕制过程中的有效整形且不产生潜在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低压线圈绕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或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的低压线圈往往采用铜箔或铝箔绕制而成,在绕制过程中因低压箔材硬度、厚度及绕线机张力等问题,导致绕制后的低压线圈各层间接触不密实,造成绕制后的低压线圈尺寸超差或加热固化定型后各层箔材间的绝缘材料以及箔材间结合不严实,严重影响变压器运行时散热和噪音超标。为了解决现存问题,行业内在低压线圈绕制时均采用人为敲打低压箔材,这种低压线圈绕制时人为敲打整形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敲打工具各异,使得低压箔材被敲打部位的受力均匀性难以控制,容易引起同一被敲打部位受力不均而变形;
2.人为敲打,使得低压箔材被敲打部位的受力和敲打次数难以管控,容易引起被敲打部位间和敲打部位与被敲打部位间的箔材受力不均匀而变形。
因此,为了实现低压线圈绕制过程中的有效整形且不产生潜在破坏性,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整形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行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用于与箔绕机配合使用,包括控制中心、锤击整形机构和辊压预整形机构;
所述箔绕机上设置有驱动轴,在驱动轴上安装有用于绕制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绕线模;
所述锤击整形机构安装在箔绕机上,并位于绕线模的上方;所述锤击整形机构包括电锤架、电动锤和二维移动架;所述电动锤设置于电锤架上,且能够以设定的单次敲击力和敲击频率锤击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电锤架设置于二维移动架上并能够沿二维移动架上的轨道移动;
所述辊压预整形机构设置于绕线模的下方,并包括有预压辊、升降台和立向支撑架;预压辊从绕线模的下方持续辊压绕线模上已绕制的低压线圈;通过升降台能够调整预压辊的高度位置,通过立向支撑架能够调整预压辊的前后位置;
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参数输入区、移动控制键和控制开关;所述参数输入区用于输入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和锤击整形机构的控制参数,所述关键尺寸包括低压线圈的长边外径、长边内径、短边外径、短边内径、轴向长度和箔材厚度;所述控制参数包括电动锤单次敲击力、敲击频率、敲击后箔材位移量和预压辊最大压力限值;根据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和预压辊施加到低压线圈外周面上的辊压力,能够对辊压预整形机构进行调整,使预压辊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施加辊压力符合作业要求;移动控制键包括用于控制升降台升降移动的上下按键和控制立向支撑架前后移动的移动按键。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锤击整形机构还包括活动臂和锤击导轮;电锤架设置于二维移动架上,并能够沿二维移动架的轨道移动;二维移动架设置于活动臂的端部并能够万向转动;该电锤架上具有呈2*2的矩阵状分布的锤击导轮;控制中心根据设定的敲击后箔材的位移量和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驱动锤击导轮沿着二维移动架移动,以带动电动锤在低压线圈的外周面上移动,确保每次锤击时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的锤击力和变形量都一致。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锤击整形机构还包括机械臂和机械臂轴;所述机械臂垂直连接在机械臂轴的中部,并通过该机械臂轴固定在在箔绕机上;活动臂可转动的连接在机械臂上,并能够带动电动锤远离或靠近低压线圈,以使电动锤随着所绕制的低压线圈外周面的变化而移动;二维移动架能够带动电动锤在低压线圈外周面的切线所在的二维平面上移动。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该辊压预整形机构包括有一个或多个预压辊,全部的预压辊均从绕线模的下方持续辊压绕线模上的低压线箔。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辊压预整形机构还包括有基座、升降台、立向支撑架、平行导轨和弧形槽架;升降台设置于基座的上方;立向支撑架通过可水平移动的平行导轨固定在升降台上,控制中心能控制立向支撑架的水平移动;弧形槽架设置于立向支撑架上,一方面能够随升降台进行升降,另一方面能沿平行导轨进行前后移动;预压辊设置于弧形槽架上,并能够对施加到低压线圈上的辊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当辊压力大于预压辊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时,控制中心将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以实现压力调节。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所述预压辊的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预压辊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施加的辊压力。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辊压预整形机构还包括有辊轴、联轴器和端滑轮,弧形槽架的相对内侧设置有滑槽;预压辊安装在辊轴上,且可在辊轴上自由转动,辊轴能够对预压辊施加到低压线圈上的辊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该辊轴通过联轴器与端滑轮连接,端滑轮与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使该预压辊持续辊压低压线圈的外周面;当预压辊与低压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超出辊轴的压力调节范围时,该辊轴能够带动预压辊通过端滑轮沿滑槽自适应滑动。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在辊轴的端部还设置有空气弹簧和连接轴杆;空气弹簧一端安装在联轴器内,另一端与辊轴连接,连接轴杆一端安装在联轴器上,另一端与端滑轮相连;所述空气弹簧能够在预压辊持续辊压低压线圈外周面,自适应调节预压辊作用在低压线圈外周面上的辊压力。
作为上述自动整形装置的备选或补充:所述弧形槽架倾斜设置,并通过立向支撑架进行对外连接,所述滑槽呈迂回的环形。
上述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打开箔绕机上的控制开关,将需要制造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模具安装到箔线绕机驱动轴上;
步骤B:打开锤击整形机构和辊压预整形机构的控制按钮,将所绕制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以及锤击整形机构的控制参数输入到控制中心;
步骤C:操作人员根据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手动调整机械臂的位置,使电动锤与低压线圈外周面保持恰当的初始距离;操作控制中心将辊压预整形机构调整至与低压线圈外周面最佳初始距离,该最佳初始距离的设定以预压辊最大压力限值为判断依据;
步骤D:绕制低压线圈时,控制中心根据所设定的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自动控制辊压预整形机构,使预压辊与绕制中的低压线圈接触并对其进行辊压预整形,并通过空气弹簧自适应的调整预压辊对低压线圈的辊压力,预压辊一方面对低压线圈实施辊压预整形,另一方面在弧形槽架中来回滑动;
步骤E:绕制低压线圈时,根据工作习惯或者工艺文件要求,当绕制一定层数的箔材时,对机械臂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锤击导轮与低压线圈接触,电动锤根据预设的单次敲击力、敲打频率和敲击后箔材位移量对绕制中的低压线圈实施动态敲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采用辊压技术对低压线圈进行实时预整形,一方面使得所绕制的低压线圈的各层箔材受力均匀,另一方面辊压减少对箔材表面的磨损及其他潜在破坏。
2.本方案采用压力动态调节技术,通过空气弹簧进行微调整、弧形滑动自适应调整,并设置最大压力限值,能有效确保不同厚度的箔材承受均匀的辊压力,同时避免因辊压力过大而导致箔材变形或者表面压损。
3.本方案采用可自由移动电动锤对绕制的多层箔材进行间隔捶打整形,有效弥补了辊压预整形作用力过小而影响整形质量问题。
4.本方案采用电动锤设定单次敲击力、敲击频率和敲击后箔材位移量使得每层箔绕线圈和每次锤击整形的受力均匀性,既保证电动捶敲打后多层低压线箔及其间的绝缘材料接触密实,又保证了低压线箔表面的变形量一致,有效杜绝因敲击整形带来的表面平整度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方案实施例或现行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行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后半部分的结构图;
图2是锤击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辊压预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预压辊与弧形槽架的配合状态图。
图中:1-箔绕机行架;3-低压线箔;5-辊压预整形机构;501-基座;502-升降台;503-弧形槽架;504-立向支撑架;505-端滑轮;506-预压辊;507-压力传感器;508-联轴器;509-辊轴;510-空气弹簧;511-滑槽;512-连接轴杆;513-平行导轨;6-箔绕机;7-绕线模;701-箔线绕轴;8-锤击整形机构;801-机械臂轴;802-机械臂;803-活动臂;804-二维移动架;805-电锤架;806-电动锤;807-锤击导轮;9-绕线轴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是全部,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包括箔绕机行架1、绕线模7和锤击整形机构8等部件。该自动整形装置用于配合现行的箔绕机6使用。
箔绕机行架1为自动整形装置的支架,箔绕机行架1为长条形的支架,放箔卷筒可转动的设置在箔绕机行架1的左端,低压线箔3的卷坯安装在该放箔卷筒处,从而方便于低压线箔3放出作业。在箔绕机行架1的中上部设置有压平辊组,低压线箔3从放箔卷筒引出后,穿过压平辊组之间,并向箔绕机行架1的右端引出。
在箔绕机行架1右端的一侧设置有箔绕机6,箔绕机6的中部水平的引出一根箔线绕轴701,该箔线绕轴701的自由端连接有绕线轴栅架9,该绕线轴栅架9可转动的连接在箔绕机行架1上,该箔线绕轴701呈方管状,且绕线模7套设在箔线绕轴701外并横卧设置,当箔线绕轴701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绕线模7以其中线为轴进行转动,从而绕制低压线箔3,低压线箔3呈扁带状并当其在绕线模7上绕制成型后,形成低压线圈。
在低压线箔3的表面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可以采用喷涂的绝缘漆也可以采用单独的绝缘膜;在低压线箔3的绕制过程中,低压线箔3从绕线模7的斜上方引入,并在绕经绕线模7的上方后,绕制至绕线模7上。
锤击整形机构8设置于绕线模7的上方;所述锤击整形机构8包括电锤架805、电动锤806、锤击导轮807、活动臂803、机械臂802、机械臂802轴、二维移动架804等部件。
所述锤击整形机构8包括电锤架805、电动锤806和二维移动架804;所述电动锤806设置于电锤架805上,且能够以设定的单次敲击力和敲击频率锤击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电锤架805设置于二维移动架804上并能够沿二维移动架804上的轨道移动;电锤架805设置于二维移动架804上,并能够沿二维移动架804的轨道移动;二维移动架804设置于活动臂803的端部并能够万向转动;该电锤架805上具有呈2*2的矩阵状分布的锤击导轮807;控制中心根据设定的敲击后箔材的位移量和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驱动锤击导轮807沿着二维移动架804移动,以带动电动锤806在低压线圈的外周面上移动,确保每次锤击时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的锤击力和变形量都一致。所述机械臂802垂直连接在机械臂802轴的中部,并通过该机械臂802轴固定在在箔绕机6上;活动臂803可转动的连接在机械臂802上,并能够带动电动锤806远离或靠近低压线圈,以使电动锤806随着所绕制的低压线圈外周面的变化而移动;二维移动架804能够带动电动锤806在低压线圈外周面的切线所在的二维平面上移动。
在低压线箔3绕制到绕线模7上成型到一定层数后,由于低压线箔3各层之间结合不密实,而通过电动锤806的敲击能够使得低压绕组更加密实各层之间更加密实,活动臂803带动电锤架805到达锤击位置后,启动电动锤806,使得电动锤806带动电锤架805振动,在电锤架805处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507和距离传感器,从而方便于根据传感器的反馈值控制电动锤806的锤击力度,锤击导轮807的设计能够方便于电锤架805的转向,从而使得电动锤806的锤击方向尽可能的垂直于低压线圈的外表面。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2的结构基础上,由于低压线箔3在绕制过程中,如果相邻层之间的间隙过大,将会影响电动锤806的敲击整形的最终效果,为此,本实施例在绕线模7的下方设置有辊压预整形机构5,该辊压预整形机构5能够在低压线箔3绕制过程中向低压线圈持续施加辊压力,从而避免相邻的低压线箔3的层间间隙过大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辊压预整形机构5包括有预压辊506、基座501、升降台502、平行导轨513、弧形槽架503、辊轴509和端滑轮505等部件。
预压辊506从绕线模7的下方持续辊压绕线模7上已绕制的低压线圈;通过升降台502能够调整预压辊506的高度位置,通过立向支撑架504能够调整预压辊506的前后位置;
升降台502设置于基座501的上方;立向支撑架504通过可水平移动的平行导轨513固定在升降台502上,控制中心能控制立向支撑架504的水平移动;弧形槽架503设置于立向支撑架504上,一方面能够随升降台502进行升降,另一方面能沿平行导轨513进行前后移动;预压辊506设置于弧形槽架503上,并能够对施加到低压线圈上的辊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当辊压力大于预压辊506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时,控制中心将调整升降台502的高度以实现压力调节。所述预压辊506的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07,压力传感器507用于检测预压辊506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施加的辊压力。弧形槽架503的相对内侧设置有滑槽511;预压辊506安装在辊轴509上,且可在辊轴509上自由转动,辊轴509能够对预压辊506施加到低压线圈上的辊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该辊轴509通过联轴器508与端滑轮505连接,端滑轮505与对应的滑槽511滑动配合,使该预压辊506持续辊压低压线圈的外周面;当预压辊506与低压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超出辊轴509的压力调节范围时,该辊轴509能够带动预压辊506通过端滑轮505沿滑槽511自适应滑动。在辊轴509的端部还设置有空气弹簧510和连接轴杆512;空气弹簧510一端安装在联轴器508内,另一端与辊轴509连接,连接轴杆512一端安装在联轴器508上,另一端与端滑轮505相连;所述空气弹簧510能够在预压辊506持续辊压低压线圈外周面,自适应调节预压辊506作用在低压线圈外周面上的辊压力。弧形槽架503倾斜设置,并通过立向支撑架504进行对外连接,所述滑槽511呈迂回的环形。
在低压线箔3绕制至绕线模7的过程中,绕线模7外每绕制一层低压线箔3,就由预压辊506对最外层的低压线箔3进行辊压,在保证低压线箔3平整的基础上,有效的避免低压线箔3层间间距过大的问题,而在辊压的过程中,预压辊506不仅能够绕辊轴509转动,还能够沿滑槽511滑动,同时随升降台502进行升降,以及随空气弹簧510进行位置移动,预压辊506的位置移动都是根据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的曲面变化而自适应变化的,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507反馈的压力值,判断预压辊506施加的辊压力是否符合设定值,进而判断低压线箔3相连层的层间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2的结构基础上,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参数输入区、移动控制键和控制开关;所述参数输入区用于输入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和锤击整形机构8的控制参数,所述关键尺寸包括低压线圈的长边外径、长边内径、短边外径、短边内径、轴向长度和箔材厚度;所述控制参数包括电动锤806单次敲击力、敲击频率、敲击后箔材位移量和预压辊506最大压力限值;根据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和预压辊506施加到低压线圈外周面上的辊压力,能够对辊压预整形机构5进行调整,使预压辊506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施加辊压力符合作业要求;移动控制键包括用于控制升降台502升降移动的上下按键和控制立向支撑架504前后移动的移动按键。
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打开箔绕机6上的控制开关,将需要制造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模具安装到箔线绕机驱动轴上;
步骤B:打开锤击整形机构8和辊压预整形机构5的控制按钮,将所绕制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以及锤击整形机构8的控制参数输入到控制中心;
步骤C:操作人员根据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手动调整机械臂802的位置,使电动锤806与低压线圈外周面保持恰当的初始距离;操作控制中心将辊压预整形机构5调整至与低压线圈外周面最佳初始距离,该最佳初始距离的设定以预压辊506最大压力限值为判断依据;
步骤D:绕制低压线圈时,控制中心根据所设定的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自动控制辊压预整形机构5,使预压辊506与绕制中的低压线圈接触并对其进行辊压预整形,并通过空气弹簧510自适应的调整预压辊506对低压线圈的辊压力,预压辊506一方面对低压线圈实施辊压预整形,另一方面在弧形槽架503中来回滑动;
步骤E:绕制低压线圈时,根据工作习惯或者工艺文件要求,当绕制一定层数的箔材时,对机械臂80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锤击导轮807与低压线圈接触,电动锤806根据预设的单次敲击力、敲打频率和敲击后箔材位移量对绕制中的低压线圈实施动态敲打。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用于与箔绕机(6)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中心、锤击整形机构(8)和辊压预整形机构(5);
所述箔绕机(6)上设置有驱动轴,在驱动轴上安装有用于绕制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绕线模(7);
所述锤击整形机构(8)安装在箔绕机(6)上,并位于绕线模(7)的上方;所述锤击整形机构(8)包括电锤架(805)、电动锤(806)和二维移动架(804);所述电动锤(806)设置于电锤架(805)上,且能够以设定的单次敲击力和敲击频率锤击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电锤架(805)设置于二维移动架(804)上并能够沿二维移动架(804)上的轨道移动;
所述辊压预整形机构(5)设置于绕线模(7)的下方,并包括有预压辊(506)、升降台(502)和立向支撑架(504);预压辊(506)从绕线模(7)的下方持续辊压绕线模(7)上已绕制的低压线圈;通过升降台(502)能够调整预压辊(506)的高度位置,通过立向支撑架(504)能够调整预压辊(506)的前后位置;
所述控制中心包括参数输入区、移动控制键和控制开关;所述参数输入区用于输入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和锤击整形机构(8)的控制参数,所述关键尺寸包括低压线圈的长边外径、长边内径、短边外径、短边内径、轴向长度和箔材厚度;所述控制参数包括电动锤(806)单次敲击力、敲击频率、敲击后箔材位移量和预压辊(506)最大压力限值;根据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和预压辊(506)施加到低压线圈外周面上的辊压力,能够对辊压预整形机构(5)进行调整,使预压辊(506)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施加辊压力符合作业要求;移动控制键包括用于控制升降台(502)升降移动的上下按键和控制立向支撑架(504)前后移动的移动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锤击整形机构(8)还包括活动臂(803)和锤击导轮(807);电锤架(805)设置于二维移动架(804)上,并能够沿二维移动架(804)的轨道移动;二维移动架(804)设置于活动臂(803)的端部并能够万向转动;该电锤架(805)上具有呈2*2的矩阵状分布的锤击导轮(807);
控制中心根据设定的敲击后箔材的位移量和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驱动锤击导轮(807)沿着二维移动架(804)移动,以带动电动锤(806)在低压线圈的外周面上移动,确保每次锤击时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的锤击力和变形量都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锤击整形机构(8)还包括机械臂(802)和机械臂(802)轴;所述机械臂(802)垂直连接在机械臂(802)轴的中部,并通过该机械臂(802)轴固定在在箔绕机(6)上;活动臂(803)可转动的连接在机械臂(802)上,并能够带动电动锤(806)远离或靠近低压线圈,以使电动锤(806)随着所绕制的低压线圈外周面的变化而移动;二维移动架(804)能够带动电动锤(806)在低压线圈外周面的切线所在的二维平面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辊压预整形机构(5)包括有一个或多个预压辊(506),全部的预压辊(506)均从绕线模(7)的下方持续辊压绕线模(7)上的低压线箔(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辊压预整形机构(5)还包括有基座(501)、升降台(502)、立向支撑架(504)、平行导轨(513)和弧形槽架(503);升降台(502)设置于基座(501)的上方;立向支撑架(504)通过可水平移动的平行导轨(513)固定在升降台(502)上,控制中心能控制立向支撑架(504)的水平移动;弧形槽架(503)设置于立向支撑架(504)上,一方面能够随升降台(502)进行升降,另一方面能沿平行导轨(513)进行前后移动;预压辊(506)设置于弧形槽架(503)上,并能够对施加到低压线圈上的辊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当辊压力大于预压辊(506)的自适应调节能力时,控制中心将调整升降台(502)的高度以实现压力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辊(506)的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07),压力传感器(507)用于检测预压辊(506)对低压线圈的外周面施加的辊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辊压预整形机构(5)还包括有辊轴(509)、联轴器(508)和端滑轮(505),弧形槽架(503)的相对内侧设置有滑槽(511);预压辊(506)安装在辊轴(509)上,且可在辊轴(509)上自由转动,辊轴(509)能够对预压辊(506)施加到低压线圈上的辊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该辊轴(509)通过联轴器(508)与端滑轮(505)连接,端滑轮(505)与对应的滑槽(511)滑动配合,使该预压辊(506)持续辊压低压线圈的外周面;当预压辊(506)与低压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超出辊轴(509)的压力调节范围时,该辊轴(509)能够带动预压辊(506)通过端滑轮(505)沿滑槽(511)自适应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辊轴(509)的端部还设置有空气弹簧(510)和连接轴杆(512);空气弹簧(510)一端安装在联轴器(508)内,另一端与辊轴(509)连接,连接轴杆(512)一端安装在联轴器(508)上,另一端与端滑轮(505)相连;所述空气弹簧(510)能够在预压辊(506)持续辊压低压线圈外周面,自适应调节预压辊(506)作用在低压线圈外周面上的辊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架(503)倾斜设置,并通过立向支撑架(504)进行对外连接,所述滑槽(511)呈迂回的环形。
10.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打开箔绕机(6)上的控制开关,将需要制造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模具安装到箔线绕机驱动轴上;
步骤B:打开锤击整形机构(8)和辊压预整形机构(5)的控制按钮,将所绕制的长圆形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以及锤击整形机构(8)的控制参数输入到控制中心;
步骤C:操作人员根据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手动调整机械臂(802)的位置,使电动锤(806)与低压线圈外周面保持恰当的初始距离;操作控制中心将辊压预整形机构(5)调整至与低压线圈外周面最佳初始距离,该最佳初始距离的设定以预压辊(506)最大压力限值为判断依据;
步骤D:绕制低压线圈时,控制中心根据所设定的低压线圈的关键尺寸自动控制辊压预整形机构(5),使预压辊(506)与绕制中的低压线圈接触并对其进行辊压预整形,并通过空气弹簧(510)自适应的调整预压辊(506)对低压线圈的辊压力,预压辊(506)一方面对低压线圈实施辊压预整形,另一方面在弧形槽架(503)中来回滑动;
步骤E:绕制低压线圈时,根据工作习惯或者工艺文件要求,当绕制一定层数的箔材时,对机械臂(80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锤击导轮(807)与低压线圈接触,电动锤(806)根据预设的单次敲击力、敲打频率和敲击后箔材位移量对绕制中的低压线圈实施动态敲打。
CN202211440903.2A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5863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0903.2A CN115863047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0903.2A CN115863047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3047A true CN115863047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6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0903.2A Pending CN115863047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304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8865A1 (en) * 2007-10-08 2009-04-16 American Trim, L.L.C. Method of forming metal
CN203746659U (zh) * 2014-03-20 2014-07-30 外商独资江苏领先电子有限公司 三相变压器撑条压机
US20140360009A1 (en) * 2011-12-07 2014-12-11 Nissan Motor Co., Ltd.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field pole magnet bod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US20190333697A1 (en) * 2016-11-18 2019-10-3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winding element
CN211088076U (zh) * 2020-01-08 2020-07-24 佛山市欧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压器线圈整形的整形装置
CN113436879A (zh) * 2021-07-02 2021-09-24 黄有彩 一种电力系统变压器绕组智能生产设备
CN114864269A (zh) * 2022-04-22 2022-08-05 广州中车骏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绕组张紧力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8865A1 (en) * 2007-10-08 2009-04-16 American Trim, L.L.C. Method of forming metal
US20140360009A1 (en) * 2011-12-07 2014-12-11 Nissan Motor Co., Ltd.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field pole magnet bod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CN203746659U (zh) * 2014-03-20 2014-07-30 外商独资江苏领先电子有限公司 三相变压器撑条压机
US20190333697A1 (en) * 2016-11-18 2019-10-3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winding element
CN211088076U (zh) * 2020-01-08 2020-07-24 佛山市欧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压器线圈整形的整形装置
CN113436879A (zh) * 2021-07-02 2021-09-24 黄有彩 一种电力系统变压器绕组智能生产设备
CN114864269A (zh) * 2022-04-22 2022-08-05 广州中车骏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绕组张紧力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乐: "变压器器身压紧结构与工艺的改进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15 March 2016 (2016-03-15), pages 042 - 58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18493B1 (ko) 금속 세선 진직와이어 권취장치
JP5835813B2 (ja) 薄膜状電極板圧延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に用いるプレス圧延機
CN115863047A (zh) 一种变压器低压线圈自动整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160110826A (ko) 판재 연속절단설비 및 방법
CN117161259A (zh) 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绕丝机
KR102215843B1 (ko) 강판 코일 외경모서리 보호재 제조장치
CN217183504U (zh) 一种压延用电磁加热装置
CN107055174B (zh) 一种绝缘纸卷纸装置
KR102460439B1 (ko) 타발 장비
CN212831906U (zh) 一种用于分切机的放卷装置
KR102155609B1 (ko) 권상기용 액시얼 타입 모터 및 이에 대한 스테이터 코어 제작 장치
CN211106650U (zh) 四辊钢板压花装置
CN112830307A (zh) 一种品检机的收卷装置
CN210701769U (zh) 一种钢卷上料装置
KR100444184B1 (ko) 편향코일 권선기
KR101277580B1 (ko) 압연제품용 권취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17916757U (zh) 二次牵引高速吹膜机
CN215848376U (zh) 一种无卷芯标签分卷设备
CN220781853U (zh) 极耳整形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11444362U (zh) 一种涂布机收卷装置
CN210438151U (zh) 压合力自动控制型薄胶片摩擦卷取机构
CN213894628U (zh) 一种生产聚酯薄膜用张力控制装置
CN210743790U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机压紧装置
CN113699361B (zh) 一种高强数控切割线生产用分电式拉连退设备
CN105437488A (zh) 一种轴交叉式压辊挤出机及轴交叉辊压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510000 No.15 Huashan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actory building C)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Junf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15 Huashan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actory building C)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CRRC JUNFA ELECTR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