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53176A -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53176A
CN115853176A CN202211683584.8A CN202211683584A CN115853176A CN 115853176 A CN115853176 A CN 115853176A CN 202211683584 A CN202211683584 A CN 202211683584A CN 115853176 A CN115853176 A CN 115853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 column
cross beam
reinforcing
unit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35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生
王何青
王锦
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Curtain Wal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Curtain Wa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Curtain Wal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Curtain Wal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35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531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53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53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包括多个单元板块,单元板块包括公立柱、母立柱、转角立柱、顶横梁和底横梁;横向相邻的单元板块通过公立柱与母立柱拼接;各顶横梁设在公立柱和母立柱、母立柱和转角立柱、公立柱和转角立柱之间的顶部;各底横梁设在公立柱和母立柱、母立柱和转角立柱、公立柱和转角立柱之间的底部;单元板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各单元板块横向拼接成折线形结构;上下相邻的单元板块竖向错缝拼接;限位结构设置在上下相邻的顶横梁、底横梁之间。通过转折设计使折线形幕墙得以实现,利用限位结构保证了结构安装的稳定,单元板块拼接而成的横向折线型设计打破了单一的空间形式,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背景技术
单元式玻璃幕墙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普遍,看惯了中规中矩的单元式幕墙,见到不规则的外观设计,总会带给人们别样的感受。折线是极简主义常用的表现形式,线条通过组合变换后,最终呈现出美的姿态。相对于直线设计,折线更加有设计感,有力度,折线给人的感觉是简约、现代、动感。而整体性和结构稳定性一直是检验折线幕墙的标准之一,由此市场亟需一种在型材设计、结构安装及节能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能够在型材设计、结构安装及节能技术方面进行创新,造型新颖,安装方便,结构稳定,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同时,打破单一的空间形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包括:
多个单元板块,所述单元板块包括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公立柱、母立柱、转角立柱、顶横梁和底横梁;
横向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通过所述公立柱与所述母立柱而拼接;
各所述顶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公立柱和所述母立柱之间、所述母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所述公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的顶部;
各所述底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公立柱和所述母立柱之间、所述母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所述公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的底部;
所述单元板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以使各所述单元板块横向拼接成折线形结构;以及
上下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竖向错缝拼接;
限位结构,设置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的所述顶横梁、所述底横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转角立柱的转折设计使折线形幕墙得以实现,利用限位结构保证了结构安装的稳定,将单元板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拼接而成的横向折线型设计打破了单一的空间形式,避免空间的单调死板,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所述单元板块包括横梁连接部件和加强部件,所述横梁连接部件用于横梁的连接固定,所述加强部件用于所述骨架结构的加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所述横梁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横梁连接件和第二横梁连接件,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件设置为L形,所述L形的正面用于安装,所述L形的背部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件的一侧面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件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均设置为三边封闭一边具有开口的结构,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件和第二横梁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顶横梁、所述底横梁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骨架结构还包括中横梁,所述中横梁设置在所述顶横梁和所述底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为两端带安装板的斜撑结构,所述安装板适于穿设螺纹紧固件,以使所述第一加强件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分别与公立柱和所述中横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横梁连接部件包括第三横梁连接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直角边固定在所述母立柱上,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三横梁连接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梁连接件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三插接口,所述第三插接口适于与所述底横梁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所述单元板块还包括用于加强的加强横梁,各所述加强横梁横跨设置在各所述顶横梁围成的区域或各所述底横梁围成的区域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件、连接板和加强结构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下方的所述单元板块上,所述连接板插接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上方的所述单元板块,所述加强结构件设置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之间,所述加强结构件包括用于加强的插芯和用于防止所述单元板块侧移的防侧移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各所述单元板块的底横梁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靠近所述防侧移件设置,各所述单元板块的顶横梁上设有排水槽和排水腔,位于前端的所述第一排水孔用于将水排至室外,位于后端的所述第二排水孔与下方相邻所述单元板块的所述顶横梁的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槽用于将水排至所述排水腔而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上方的两个所述单元板块的拼缝位于下方的所述单元板块的中部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所述单元板块的侧向预留有窗口安装区域,所述窗口安装区域用于安装隐藏式的开启扇,以使开启扇为内平开窗;
和/或所述顶横梁和所述底横梁设置为三角形截面的变截面梁;
和/或所述单元板块包括墙板,所述墙板的顶部设有封顶铝板,所述墙板的底部设有封底铝板,所述墙板的中部设有收边铝板,所述墙板的背部设有背衬铝板。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元板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B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板和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横梁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横梁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横梁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单元板块100、公立柱110、母立柱120、转角立柱130、顶横梁140、底横梁150、第一排水孔161、第二排水孔162、排水槽163、排水腔164、第一加强件171、第二加强件172、加强横梁173、第一横梁连接件181、第二横梁连接件182、第三横梁连接件183、中横梁190;
限位结构200、连接件210、连接板220、插芯230、防侧移件240、加强肋板250、封口钢板260、螺纹紧固件270;
窗口安装区域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后,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3,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为日趋高要求的建筑效果与建筑功能提供一种设计参考。横向折线设计、侧向隐形窗设计、竖向错缝设计、铝板包边设计、角部加强件170设计、横梁连接部180嵌入式设计、横梁中部加强设计,不仅使幕墙形成了有规则的空间图案,带来了视觉冲击,还加强了幕墙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包括多个单元板块100。
其中单元板块100包括骨架结构,骨架结构包括公立柱110、母立柱120、转角立柱130、顶横梁140和底横梁150;横向相邻的单元板块100通过公立柱110与母立柱120而拼接;各顶横梁140分别设置在公立柱110和母立柱120之间、母立柱12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公立柱11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的顶部;各底横梁150分别设置在公立柱110和母立柱120之间、母立柱12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公立柱11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的底部;单元板块10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以使各单元板块100横向拼接成折线形结构;以及上下相邻的单元板块100竖向错缝拼接;限位结构200,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单元板块100的顶横梁140、底横梁150之间。通过转角立柱130的转折设计使折线形幕墙得以实现,利用限位结构200保证了结构安装的稳定,将单元板块10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拼接而成的横向折线型设计打破了单一的空间形式,避免空间的单调死板,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具体参照图1和图4,需要说明的是,公立柱110、母立柱120、转角立柱130、顶横梁140和底横梁150均为铝合金材料。公立柱110、母立柱120设置为能相互拼接的互补结构,公立柱110、母立柱120、转角立柱130在纵向上组成折线型骨架的部分。顶横梁140包括第一顶横梁140、第二顶横梁140和第三顶横梁140,底横梁150包括第一底横梁150、第二底横梁150和第三底横梁150,其中第一顶横梁140和第一底横梁150设置在公立柱110和母立柱120之间,第二顶横梁140和第二底横梁150设置在公立柱11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第三顶横梁140和第三底横梁150设置在母立柱12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从而在横向上组成折线型骨架的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单元板块100横截面为三角形,经过对折线角度、折现尺寸的反复计算设计,该截面最小角度为14°,折线角角度为102°。铝合金公立柱110顶部转折方向与中线夹角为27°。立柱的转折设计使折线形幕墙得以实现。铝合金母立柱120配有转接件,转接件与铝合金单元顶横梁140夹角为14°。铝合金公立柱110、铝合金转角立柱130与铝合金母立柱120形成了折线型单元板块100。该横向折线型设计打破了单一的空间形式,避免空间的单调死板,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4、图9至图13,单元板块包括横梁连接部件和加强部件,横梁连接部件用于横梁的连接固定,加强部件用于骨架结构的加强。可以理解的是,横梁连接部件通过嵌入式的方式而与顶横梁140或底横梁150连接固定。横梁连接部180嵌入式设计保证了美观性,同时提供了可靠受力和稳定性。一些实施例中,加强部件可设置在公立柱110与顶横梁140之间、公立柱110与底横梁150之间、母立柱120与顶横梁140之间、母立柱120与底横梁150之间、转角立柱130与顶横梁140之间或转角立柱130与底横梁150之间的至少之一位置。加强部件形成稳定的三角受力结构,增强了单元式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优选的,参照图9至图10,横梁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横梁连接件181和第二横梁连接件182,第一横梁连接件181设置为L形,L形的正面用于安装,L形的背部设有第一插接口,第二横梁连接件182的一侧面用于安装,第二横梁连接件182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插接口,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均设置为三边封闭一边具有开口的结构,第一横梁连接件181和第二横梁连接件182分别设置在顶横梁140、底横梁150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横梁连接件181和第二横梁连接件182均固定在立柱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公立柱110、母立柱120或转角立柱130,而第一横梁连接件181由于具有L形设计,因此起主要承载作用,横梁先与第一横梁连接件181连接固定,再与第二横梁连接件182连接固定。优选的,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与横梁插接后,再通过螺纹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插接口的设计隐蔽性好,保证了美观性,同时提供了可靠受力和稳定性。
优选的,参照图11至图13,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件171,骨架结构还包括中横梁190,中横梁190设置在顶横梁140和底横梁150之间,第一加强件171设置为两端带安装板的斜撑结构,安装板适于穿设螺纹紧固件,以使第一加强件171通过螺纹紧固件分别与公立柱110和中横梁19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中横梁190分别设置在公立柱110和母立柱120之间、母立柱12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公立柱110和转角立柱130之间。优选的,加强部件包括第二加强件172,横梁连接部件包括第三横梁连接件183,第二加强件172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加强件172的一直角边固定在母立柱120上,第二加强件172的另一直角边与第三横梁连接件183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三横梁连接件183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三插接口,第三插接口适于与底横梁150固定连接。利用第一加强件171、第二加强件172和中横梁190能够进一步增强单元式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6至图8,其中图6为连接板220和公立柱110、母立柱12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限位结构200包括连接件210、连接板220和加强结构件,连接件210设置在下方的单元板块100上,连接板220插接设置在连接件210上,连接板220用于安装上方的单元板块100,加强结构件设置在上下相邻的单元板块100之间,加强结构件包括用于加强的插芯230和用于防止单元板块100侧移的防侧移件240。优选的,上方的两个单元板块100的拼缝位于下方的单元板块100的中部位置。优选的,各单元板块100的底横梁150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水孔161和第二排水孔162,各单元板块100的顶横梁140上设有排水槽163和排水腔164,位于前端的第一排水孔161用于将水排至室外,位于后端的第二排水孔162与下方相邻单元板块100的顶横梁140的排水槽163连通,排水槽163用于将水排至排水腔164而排出。竖向错缝设计避免纵向安装的累积误差,带来了视觉的冲击,第一排水孔161、第二排水孔162、排水槽163和排水腔164的设置增加了建筑独特性和防水性。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限位结构200连接上下相邻的单元板块100,不仅使幕墙折线形式得以实现还加强了折线型幕墙的稳定性和整体性,限位结构200的设置能够保证整体龙骨连接受力、上下板块插接的限位及加强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参照图2,纵向相邻单元板块100相互错开拼装,即上层单元板块100的公立柱110、母立柱120位于下层单元板块100的中间位置,如此纵缝错开不在一条直线上。错缝设计避免纵向安装的累积误差,水平面平整,接缝分布均匀,T型缝防水上较易处理,有利于排水,同时错缝设计,给人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增加了建筑独特性。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参照图2、图3、图6至图8,由于下部单元板块100顶横梁140的中部,为上部两个单元板块100拼接的中线,在下部单元板块100的顶横梁140设置倒T型铝合金防侧移件240,在防侧移件240对应的上部板块底横梁150铣切缺口,上部板块直接插入防侧移件240进行板块限位。进一步的,下部单元顶横梁140中部做加强措施。由于下部单元板块100顶横梁140的中部,为上部两个板块拼接的中线,下部单元板块100此处受力位置相对较弱,所以在下部单元板块100顶横梁140的中部设置铝合金插芯230进行加强,保证上下板块插接结构安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220插接设置后通过螺纹预紧的方式与连接件210固定连接。优选的,连接件210设置为Z形钢连接件210,连接件210的一端适于与连接板220连接,连接件210的另一端焊接于骨架结构,且连接件210的另一端与骨架结构之间设有加强肋板250。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210和连接板220均为钢板,连接件210的Z形一端面焊接于骨架结构的横梁,连接件210的Z形另一端面的两侧设有封口钢板260,两侧的封口钢板260与连接件210、骨架结构的横梁围成插接口,连接板220插接于插接口以实现预定位和初步固定,然后通过螺纹紧固件270如调节螺栓将插接板螺纹预紧在连接件210上,实现可靠固定。更为具体的,连接件210的Z形一端面上焊接有多块厚加强肋板250以保证横梁强度,连接件210可在工厂即焊接于横梁上。
可以理解的是,具体参照图3,单元板块100的底横梁150设置前后两个排水孔,即第一排水孔161和第二排水孔162,前端的第一排水孔161可直接将水排至室外,由于底横梁150需开口与防侧移件240配合,底横梁150存在冷凝水的可能,水可通过后端的第二排水孔162进入下部的顶横梁140的排水槽163,排水槽163将水排至顶横梁140前端的排水腔164,通过排水腔164将水排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4,各顶横梁140围成的区域或各底横梁150围成的区域的至少之一内横跨设有用于加强的加强横梁173。优选的,各顶横梁140围成的区域内横跨设有用于加强的顶加强横梁173,各底横梁150围成的区域内横跨设有用于加强的底加强横梁173。顶加强横梁17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条顶横梁140的中部位置,底加强横梁17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条底横梁150的中部位置,横梁中部加强设计形成多个稳定的三角受力结构,增加了单元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横梁140和底横梁150设置为三角形截面的变截面梁。可以理解的是,单元板块100平面投影为三角形状,单元板块100的顶横梁140、底横梁150也可随之为三角形状,即为变截面,三角形截面顶横梁140、底横梁150采用保温及外包铝板,形成完整的顶横梁140、底横梁150体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参照图4,单元板块100的侧向预留有窗口安装区域300,窗口安装区域300用于安装隐藏式的开启扇,以使开启扇为内平开窗。侧向隐藏式开启窗设计即保持了幕墙外观的整体,又具有开启窗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折线型单元板块100侧面短边处设有隐藏式开启扇,该开启扇为内平开窗,平开窗外面设有穿孔铝板。该设计从外观上看,开启窗隐蔽性极好,即可以通风又可以挡雨,且不影响幕墙外观,也没有一般平开窗的碰撞隐患,并且擦洗方便,隔热保湿,安全方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单元板块100包括墙板,墙板的顶部设有封顶铝板,墙板的底部设有封底铝板,墙板的中部设有收边铝板,墙板的背部设有背衬铝板。铝板包边设计增加了的单元式幕墙的整体性和密封保温、防水性能和美观性能,同时形成了一个折线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封顶铝板、封底铝板收边收角,保证其顶部排水防水。收边铝板、背衬铝板既增加了双层保温和密封性能,也通过隐藏内部幕墙构件实现了美观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单元板块,所述单元板块包括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公立柱、母立柱、转角立柱、顶横梁和底横梁;
横向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通过所述公立柱与所述母立柱而拼接;
各所述顶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公立柱和所述母立柱之间、所述母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所述公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的顶部;
各所述底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公立柱和所述母立柱之间、所述母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所述公立柱和所述转角立柱之间的底部;
所述单元板块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以使各所述单元板块横向拼接成折线形结构;以及
上下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竖向错缝拼接;
限位结构,设置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的所述顶横梁、所述底横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块包括横梁连接部件和加强部件,所述横梁连接部件用于横梁的连接固定,所述加强部件用于所述骨架结构的加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横梁连接件和第二横梁连接件,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件设置为L形,所述L形的正面用于安装,所述L形的背部设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件的一侧面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横梁连接件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均设置为三边封闭一边具有开口的结构,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件和第二横梁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顶横梁、所述底横梁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骨架结构还包括中横梁,所述中横梁设置在所述顶横梁和所述底横梁之间,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为两端带安装板的斜撑结构,所述安装板适于穿设螺纹紧固件,以使所述第一加强件通过所述螺纹紧固件分别与公立柱和所述中横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横梁连接部件包括第三横梁连接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直角边固定在所述母立柱上,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第三横梁连接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梁连接件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三插接口,所述第三插接口适于与所述底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块还包括用于加强的加强横梁,各所述加强横梁横跨设置在各所述顶横梁围成的区域或各所述底横梁围成的区域的至少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件、连接板和加强结构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下方的所述单元板块上,所述连接板插接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上方的所述单元板块,所述加强结构件设置在上下相邻的所述单元板块之间,所述加强结构件包括用于加强的插芯和用于防止所述单元板块侧移的防侧移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单元板块的底横梁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靠近所述防侧移件设置,各所述单元板块的顶横梁上设有排水槽和排水腔,位于前端的所述第一排水孔用于将水排至室外,位于后端的所述第二排水孔与下方相邻所述单元板块的所述顶横梁的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排水槽用于将水排至所述排水腔而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上方的两个所述单元板块的拼缝位于下方的所述单元板块的中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块的侧向预留有窗口安装区域,所述窗口安装区域用于安装隐藏式的开启扇,以使开启扇为内平开窗;
和/或所述顶横梁和所述底横梁设置为三角形截面的变截面梁;
和/或所述单元板块包括墙板,所述墙板的顶部设有封顶铝板,所述墙板的底部设有封底铝板,所述墙板的中部设有收边铝板,所述墙板的背部设有背衬铝板。
CN202211683584.8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Pending CN1158531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3584.8A CN115853176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3584.8A CN115853176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53176A true CN115853176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3584.8A Pending CN115853176A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5317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29941U (zh) * 2015-12-23 2016-06-22 北京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抗爆炸玻璃幕墙单元体系统
CN206815618U (zh) * 2017-04-25 2017-12-29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折线错缝式单元幕墙连接结构
CN207553395U (zh) * 2017-11-09 2018-06-29 北京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三腔排水型单元式幕墙
CN208763263U (zh) * 2018-08-08 2019-04-19 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幕墙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CN215977920U (zh) * 2021-02-07 2022-03-08 南京金中建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带凹线条全节能的三角折线型单元式幕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29941U (zh) * 2015-12-23 2016-06-22 北京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抗爆炸玻璃幕墙单元体系统
CN206815618U (zh) * 2017-04-25 2017-12-29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折线错缝式单元幕墙连接结构
CN207553395U (zh) * 2017-11-09 2018-06-29 北京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三腔排水型单元式幕墙
CN208763263U (zh) * 2018-08-08 2019-04-19 浙江亚厦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幕墙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CN215977920U (zh) * 2021-02-07 2022-03-08 南京金中建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带凹线条全节能的三角折线型单元式幕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红主编: "建筑门窗幕墙创新与发展",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pages: 26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41790U (zh) 一种条形金属幕墙夹芯板与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CN115853176A (zh) 一种折线错缝单元式幕墙
US6615564B2 (en) For a connector for joining adjacent flat roof panels coplanarly together
CN208221905U (zh) 一种模块式室体保温板及其组成的室体
CN208309883U (zh) 装配式墙体
CN203129376U (zh) 横滑式后平齐单元体系统
CN102444227A (zh) 防水保温单元式幕墙
CN206646652U (zh) 一种拼装房柜系统用组件
CN109837989A (zh) 一种用于装配房屋框架组合的连接件
CN202299016U (zh) 防水保温单元式幕墙
CN206015962U (zh) 一种石膏板隔墙
CN212984756U (zh) 一种隔断式卫生间系统
CN214614561U (zh) 一种中间连接件及仿古建筑的多层房檐结构
CN210067186U (zh) 一种穹顶吊顶系统
CN219732441U (zh) 一种弧形铝板幕墙系统
JP4454813B2 (ja) ビルの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その建造工法およ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2900317B (zh) 一种隐框幕墙的单元排窗
CN113356426B (zh) 一种用于单元幕墙的大尺寸遮阳线条节点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6690157U (zh) 一种插接式玻璃栏杆系统
CN220848155U (zh) 一种建筑轻钢预制墙
CN205063118U (zh) 构件式幕墙
CN217105743U (zh) 一种控制相对滑移的箱体式单元模块化幕墙系统
CN219261448U (zh) 一种横向折线单元式幕墙连接结构
CN215367768U (zh) 一种安全性型材连接件
CN214995436U (zh) 一种外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