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3127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3127A
CN115843127A CN202111112271.2A CN202111112271A CN115843127A CN 115843127 A CN115843127 A CN 115843127A CN 202111112271 A CN202111112271 A CN 202111112271A CN 115843127 A CN115843127 A CN 115843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func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ession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22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在峰
张成晨
吴凤伟
屈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22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312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3352 priority patent/WO20230405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3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3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终端设备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场景下,减少终端设备IMS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并根据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和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这样可以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从而减少通信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卫星通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卫星通信能够补充地面通信难覆盖的一些场景,如沙漠、海洋等。卫星通信的场景,可能涉及到原来位于地面的网元部署到卫星的情况,例如接入网设备和用户面功能网元部署到卫星上。然而,考虑到卫星的载荷能力有限,不是所有地面的网元都会部署到卫星上,例如互联网协议多媒体子系统((internet protocol,IP)multimedia subsystem,IMS)可能位于地面上。另外,由于卫星接入的范围较大,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卫星接入的核心网可能不同。
IMS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视频、信息等服务。在终端设备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场景下,由于IMS系统位于地面,一端的终端设备的IMS业务数据(其中IMS业务也可以称为媒体通信业务)都需要经过地面上的IMS系统才能传输到另一端,这样会导致IMS业务的时延较大,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终端设备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场景下,减少终端设备IMS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所述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均可以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可以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实现通信两端直接通过卫星不经过地面传输IMS业务数据,从而减少通信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以使后续可以进行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的流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这样可以确定本端是主动方还等待方,以明确后续流程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启动第一定时器。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定时器的时长来控制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启动建立直接通信隧道流程的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查询消息,所述第一查询消息用于请求查询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查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查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以使后续可以进行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的流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查询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这样可以使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基于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准确查询到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可以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这样可以确定本端是主动方还等待方,以明确后续流程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启动第二定时器。这样可以通过第一定时器的时长来控制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启动建立直接通信隧道流程的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定时器超时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定时器为所述第一定时器或所述第二定时器。这样可以通过定时器的时长来控制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启动建立直接通信隧道流程的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然后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可以使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后续可以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实现通信两端直接通过卫星不经过地面传输IMS业务数据,从而减少通信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准确获取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这样可以确定本端是主动方还等待方,以明确后续流程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从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准确获取到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这样可以确定本端是主动方还等待方,以明确后续流程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这样可以确定本端是主动方还等待方,以明确后续流程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之后,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后续可以将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发送给本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以使后续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这样可以确定本端是主动方还等待方,以明确后续流程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相同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时,两端的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均可以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获取到对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后续可以从对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以使后续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这样可以确定本端是主动方还等待方,以明确后续流程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准确地获取到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这样,当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相同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时,两端的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均可以获取到对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收发数据、消息或信息等,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收发数据、消息或信息等,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或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或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收发数据、消息或信息等,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的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提及的各个设备。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或第二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或第三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或第四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示例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或者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或第三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或第四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使所述芯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或者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或第三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或第四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针对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或者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或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或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5G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IMS业务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终端设备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场景下,减少终端设备IMS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其中,本申请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在本申请中的描述中,“至少一个(种)”是指一个(种)或者多个(种),多个(种)是指两个(种)或者两个(种)以上。“以下至少一项”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的描述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表示“或”,例如a/b表示a或b。
在本申请中的描述中,“至少一个(种)”是指一个(种)或者多个(种),多个(种)是指两个(种)或者两个(种)以上。
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的架构的一种可能的示例,该通信系统的架构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网络、终端设备和核心网。示例性的,该通信系统的架构中,无线接入网络中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核心网中可以包括: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plane function,UPF)网元。其中,AMF网元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通过N2接口相连,接入网设备与UPF之间可以通过N3接口相连,SMF与UPF之间可以通过N4接口相连,AMF网元与UE之间可以通过N1接口相连。接口名称只是一个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图1中所示的网元的名称在这里仅作为一种示例说明,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的方法适用的通信系统架构中包括的网元的限定。下面对通信系统中的各个网元或设备的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终端设备,又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其中,图1中终端设备以UE示出,仅作为示例,并不对终端设备进行限定。
(R)AN设备: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的设备,包含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AN)设备和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RAN设备主要是3GPP网络无线网络设备,AN可以是non-3GPP定义的接入网设备。RAN设备: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系统中,称为RAN或者gNB(5G NodeB)等。
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用于对终端设备的接入控制和移动性进行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其包括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网络框架中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里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并加入了接入管理功能,具体可以负责终端设备的注册、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流程、可达性检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选择、移动状态转换管理等。例如,在5G中,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是AMF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仍可以是AM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是AMF网元时,AMF可以提供Namf服务。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用于负责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包括会话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选择和重选、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控制等。例如,在5G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是SMF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仍可以是SM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是SMF网元时,SMF可以提供Nsmf服务。
用户面功能网元:负责终端设备中用户数据的转发和接收。可以从数据网络接收用户数据,通过接入网设备传输给终端设备;UPF网元还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用户数据,转发到数据网络。UPF网元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传输资源和调度功能由SMF网元管理控制的。例如,在5G中,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是UPF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用户面功能网元仍可以是UP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
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主要支持提供统一的策略框架来控制网络行为,提供策略规则给控制层网络功能,同时负责获取与策略决策相关的用户签约信息。例如,在5G中,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是PCF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仍可以是PC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是PCF网元,PCF网元可以提供Npcf服务。
网络开放功能网元:主要支持3GPP网络和第三方应用安全的交互。例如,在5G中,网络开放功能网元可以是NEF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网络开放功能网元仍可以是NE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网络开放功能网元是NEF时,NEF可以向其他网络功能网元提供Nnef服务。
应用功能网元:主要支持与3GPP核心网交互来提供服务,例如影响数据路由决策,策略控制功能或者向网络侧提供第三方的一些服务。例如,在5G中,应用功能网元可以是AF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应用功能网元仍可以是AF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应用功能网元是AF网元时,AF网元可以提供Naf服务。
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用于生成认证信任状,用户标识处理(如存储和管理用户永久身份等),接入授权控制和签约数据管理等。例如,在5G中,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是UDM网元,例如图1所示;在未来通信,如6G中,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仍可以是UDM网元,或有其它的名称,本申请不做限定。当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是UDM网元时,UDM网元可以提供Nudm服务。
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指的是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服务网络,如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互联网(Internet)等。
UE通过UE到DN之间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来访问DN。
其中,核心网中的各个网元也可以称为功能实体或者设备,既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实现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者是在适当平台上虚拟化功能的实例,例如,上述虚拟化平台可以为云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架构中不限于仅包含图中所示的网元,还可以包含其它未在图中表示的设备,具体本申请在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各个网元的分布形式,图1所示的分布形式只是示例性的,本申请不作限定。
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后续均以图1所示的网元为例进行说明,并将XX网元直接简称为XX,例如,SMF网元简称为SMF。应理解,本申请中所有网元的名称仅仅作为示例,在未来通信中还可以称为其它名称,或者在未来通信中本申请涉及的网元还可以通过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实体或者设备等来替代,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这里做统一说明,后续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有消息和信息的名称仅仅作为示例,可以是其它名称,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应理解,网元1到网元2的消息或信息,可以是网元1直接向网元2发送的消息或信息,也可以是间接发送,例如网元1先向网元3发送消息或信息,网元3再向网元2发送消息或信息,最终消息或信息通过一个或多个网元发送到网元2。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并不构成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适用的通信系统的限定。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架构为5G系统架构,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适用于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6G或者其他通信网络等。
目前,在卫星通信场景中,卫星通信能够补充地面通信难覆盖的一些场景,如沙漠、海洋等。卫星通信的场景,可能涉及到原来位于地面的网元部署到卫星的情况,例如接入网设备和用户面功能网元部署到卫星上。然而,考虑到卫星的载荷能力有限,不是所有地面的网元都会部署到卫星上,例如IMS系统可能位于地面上。另外,由于卫星接入的范围较大,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卫星接入的核心网可能不同。
IMS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视频、信息等服务。在终端设备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场景下,由于IMS系统位于地面,一端的终端设备的IMS业务数据(例如语音通信业务中的语音数据)都需要经过地面上的IMS系统才能传输到另一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到的IMS系统指的是IMS系统中的全部或部分网元,例如处理会话控制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相关网元,处理媒体数据的相关网元等,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对应不同的网元,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图2示出了目前的一种IMS业务的场景示意图。在该场景中,终端设备1通过卫星1接入5G核心网1(5G core 1,5GC 1),终端设备2通过卫星2接入5GC 2,其中,5GC1和5GC2中的网元这里主要指控制面网元。卫星1上部署了用于终端设备1进行IMS业务(例如语音通信等)的用户面网元,例如RAN1和UPF1,卫星2上部署了用于终端设备2进行IMS业务的用户面网元,例如RAN2和UPF2。地面上部署了为终端设备提供IMS业务服务的IMS系统。在该场景中,当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进行IMS业务时,终端设备1的IMS业务数据先经过卫星1上的用户面网元到地面上的IMS系统,之后再传输到卫星2上的用户面网元,最后到达终端设备2。同理,终端设备2的IMS业务数据先经过卫星2上的用户面网元到地面上的IMS系统,之后再传输到卫星1上的用户面网元,最后到达终端设备1。上述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IMS业务数据传输的途径可以如图2中虚线所示。当然,虚线所示的传输路径还可以传输其他内容,例如传输信令等,这里不在详细介绍。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IMS业务数据通过上述方法传输时,可能会导致IMS业务的时延较大,影响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场景下,地面也有可能部署UPF,此时媒体数据通过卫星上的用户面网元到达地面后可能先经过地面部署的UPF,再经过IMS系统,也可能媒体数据(也即IMS业务数据)通过卫星上的用户面网元到达地面后直接到达IMS系统,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方法,可以减少终端设备IMS业务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卫星通信场景。示例性的,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应用场景包括的设备与图2所示的场景中设备部署相同,终端设备1通过卫星1接入5GC1,终端设备2通过卫星2接入5GC2。卫星1上部署了用于终端设备1进行IMS业务的用户面网元,例如RAN1和UPF1,卫星2上部署了用于终端设备2进行IMS业务的用户面网元,例如RAN2和UPF2。地面上部署了为终端设备提供IMS业务服务的IMS系统。
5GC1和5GC2中包括的网元可以参见图1中涉及的核心网包括的网元的相关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IMS系统中可以包括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多个网元,例如,IMS系统可以包括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CSCF)网元等。其中,CSCF网元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P-CSCF)网元、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I-CSCF)网元、服务-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S-CSCF)网元等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P-CSCF网元是业务应用过程中用户接入IMS系统的第一个接触点。P-CSCF网元负责代理所有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信令,并完成呼叫的路由控制;提供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资源预留;支持SIP信令压缩以提高空中接口的带宽使用效率;提供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控制以支持企业网的NAT穿透;同时可以维护与终端设备之间的安全联盟以保护与终端设备之间信令的私密性、完整性。P-CSCF网元可以与PCF等网元交互。示例性的,P-CSCF网元可以通过AF实现。
I-CSCF网元是用户归属网络的统一入口点,负责S-CSCF网元的分配,以及被叫终端设备所在S-CSCF网元的查询。同时I-CSCF网元可以完成IMS域间拓扑隐藏功能。
S-CSCF网元是IMS系统的业务交换中心,主要负责接收并处理终端设备的注册请求、用户管理、会话控制、业务交换、业务控制、SIP信令处理、计费等,并能根据应用的触发原则将SIP请求触发到相应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其中,S-CSCF网元可与UDM网元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对应的CSCF网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提出可以为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建立直接通信的传输路径,以使IMS业务数据不需要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地面上的IMS系统。具体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可以直接通过卫星1和卫星2之间的隧道传输。例如,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IMS业务数据的传输路径可以如图3中粗实线所示。相比于图2中所示的传输路径,图3中虚线所示的路径不传输IMS业务数据,继续传输信令,IMS业务数据通过粗线所示的路径传输,这样可以减少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之间的IMS业务的时延,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场景示意图仅是一种示例,还可以有其它可能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以上描述,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401: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步骤402: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步骤403: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相应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其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部署于第一卫星,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部署于第二卫星;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和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与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括该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DU会话的标识。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也可以分别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如何获取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的,可以参见下面图5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相关内容,此处不详细介绍。
示例性的,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进一步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到该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可以启动第一定时器。其中,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含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的第一指示信息时,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识别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启动该第一定时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不包含第一指示信息,但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该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时,默认收到了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的信息,则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启动该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在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启动该第一定时器的情况下,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方法可以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第一定时器超时后,根据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查询消息,第一查询消息用于请求查询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查询响应消息,第一查询响应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查询消息中包括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PDU会话的标识。
可选的,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进一步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启动第二定时器。其中,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含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的第二指示信息时,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识别到该第二指示信息后启动该第二定时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不包含第二指示信息,但是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到该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时,默认收到了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的信息,则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启动该第二定时器。
可选的,在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启动该第二定时器的情况下,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方法可以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第二定时器超时后,根据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进行IMS业务(例如语音通信等)的两端,上述过程则是一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到另一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后建立隧道的过程。具体的,可以只有一端执行上述操作,也可以两端均执行上述操作,两端的操作过程类似。或者也可以一端执行上述操作中的部分操作,另一端执行上述操作中的部分操作,两端操作共同完成隧道建立。上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认为是两端中任一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以是另一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应理解,上述过程中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替换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操作,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替换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操作后即为另一端的操作,由于原理相同,本申请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具体流程可以参见下面图8-图13具体的示例中的情况。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均可以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可以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实现通信两端直接通过卫星不经过地面传输IMS业务数据,从而减少通信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以上描述,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501: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步骤502: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该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其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的该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的,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具体的,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如何获取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可以参见下面图6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相关内容,此处不详细介绍。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的,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可选的,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一,该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一中包含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一,该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一中包含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或者,方法可以为: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根据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二,该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二中包含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从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二中获取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进一步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二,该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二中包含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具体的,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如何获取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可以参见下面图7所示的实施例涉及的相关内容,此处不详细介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括该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其他内容,具体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是进行IMS业务的一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再将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发送给本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过程,以使两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均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以进行后续的隧道建立的过程。其中,可以只有一端执行上述操作,也可以两端均执行上述操作,两端的操作过程类似。应理解,上述过程中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替换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操作,即为另一端的操作,由于原理相同,本申请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具体流程可以参见下面图8-图13具体的示例中的情况。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可以使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后续可以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实现通信两端直接通过卫星不经过地面传输IMS业务数据,从而减少通信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以上描述,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601: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步骤602: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具体的,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具体可以参见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方法可以为: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发起会话请求的邀请请求消息后,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的认证授权请求消息,然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认证授权响应消息,该认证授权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通过签约信息查询流程从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不同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即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对应相同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也即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情况下,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在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认证授权响应消息后,向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包含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的邀请请求消息,然后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邀请响应消息,该邀请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一种方式中,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来自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邀请请求消息后,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的认证授权请求消息,然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认证授权响应消息,该认证授权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另一种方式中,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通过签约信息查询流程从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对应相同的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和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为相同的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情况下,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示例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发起会话请求的邀请请求消息后,还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包含第二终端设备的信息的认证授权请求消息,然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认证授权响应消息,该认证授权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另一种示例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通过签约信息查询流程从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情况下,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后续可以将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发送给本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以使后续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
基于以上描述,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701: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步骤702: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示例性的,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具体的可以参见图5所述的实施例中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不同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即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对应相同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也即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可以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情况下,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方法可以为: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具体的,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发起会话请求的邀请请求消息后,向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发送包含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的邀请请求消息,然后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邀请响应消息,该邀请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均对应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情况下,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直接从本地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可以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进行IMS业务的两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可以获取到对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进而后续可以从对端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到对端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以使后续建立直接通信的隧道。
基于以上实施例,下面通过具体的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在以下的示例中,以终端设备为UE,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SMF,用户面功能网元为UPF,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PCF,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为UDM,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为CSCF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CSCF可以包括S-CSCF、P-CSCF和I-CSCF中的至少一种,在以下的示例中,均以CSCF示出。在以下的示例中,卫星1上部署了为UE1服务的gNB1和UPF1,卫星2上部署了为UE2服务的gNB2和UPF2。在以下的示例中,以IMS业务为语音通信业务为例说明。
在一种示例中,CSCF请求获取到语音通信的对端的SMF的信息,并将该SMF的信息发送给语音通信的本端的SMF。两端的SMF在收到对端的SMF的信息后,均可能发起隧道建立。UE1和UE2进行语音通信时,在一种场景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不同,具体通过下面图8所示的示例介绍;在另一种场景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相同,具体通过下面图9所示的示例介绍。
图8示出了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在该示例中,以为UE1服务的CSCF为CSCF1,以为UE2服务的CSCF为CSCF2为例说明。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801:UE1向CSCF1发送邀请请求消息1(invite request message)。该邀请请求消息1可以用于发起会话请求,即邀请UE2(即被叫方)加入一个会话,该会话为用于UE1和UE2进行语音通信的会话。该邀请请求消息1中包含UE1(即主叫方)的身份信息和UE2(即被叫方)的身份信息等。
示例性的,该CSCF1可以包括P-CSCF-1和S-CSCF-1。邀请请求消息1由P-CSCF1接收到。可选的,后续CSCF1的操作可以由P-CSCF1执行。
步骤802:CSCF1收到邀请请求消息1后,向PCF1发送认证授权请求消息1(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request message,AA-request或AAR)。认证授权请求消息1用于请求对UE1的语音通信是否符合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监督(supervision)进行认证授权。
可选的,认证授权请求消息1中包含UE1的信息。其中,UE1的信息可以为UE1的标识和/或UE1的地址信息。例如,UE1的标识可以为通用公共订阅标识(generic publicsubscription identifier,GPSI);UE1的地址信息可以为UE1的IP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CSCF1确定需要为接入卫星的终端设备建立语音通信连接,则CSCF1在认证授权请求消息中包含UE1的IP地址。也即认证授权请求消息1请求获得UE1的IP地址对应的SMF1的信息(如SMF的地址信息)。其中,本申请对CSCF如何确定需要为接入卫星的终端设备建立语音通信连接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CSCF1向UDM发送查询消息1,查询消息1请求获得UE1的IP地址对应的SMF1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仅以CSCF1向PCF1请求SMF1的信息为例示出。
步骤803:PC1向CSCF1发送认证授权应答消息1(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answer message,AA-Answer或AAA)。认证授权应答消息1包含SMF1的信息。
示例性的,SMF1的信息可以为SMF1的标识,和/或,SMF1的地址信息。例如,SMF1的标识可以为实例标识(Instance ID)等。
步骤804:CSCF1向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邀请请求消息2包含SMF1的信息。
示例性的,CSCF2可以包括I-CSCF2、S-CSCF2和P-CSCF2。这里可以是P-CSCF1向P-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
需要说明的是,P-CSCF1向P-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P-CSCF1向S-CSCF1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S-CSCF1向I-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I-CSCF2向S-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S-CSCF2向P-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上述过程在图8中不再示出。当然,其中还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上述不同网元间的消息类型可能不同可能相同。本申请对P-CSCF1将包含SMF1的信息发送给P-CSCF2的过程不作限定。
步骤805:CSCF2向PCF2发送认证授权请求消息2(AA-request或AAR)。
其中,认证授权请求消息2与步骤802中认证授权请求消息1的原理类似,可以相互参见。不同的是认证授权请求消息2请求针对UE2进行认证授权,以及请求的是UE2的IP地址对应的SMF2的信息。
同理,CSCF2也可以向UDM发送查询消息2,查询消息2请求获得UE2的IP地址对应的SMF2的信息。
步骤806:PCF2向CSCF2发送认证授权应答消息2(AA-Answer或AAA)。认证授权应答消息2包含SMF2的信息。
步骤807:CSCF2向UE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3。
步骤808:UE2向CSCF2发送邀请响应消息3,用于响应邀请请求消息3。
步骤809:CSCF2向CSCF1发送邀请响应消息2,用于响应邀请请求消息2。邀请响应消息2中包含SMF2的信息。
其中,步骤809是对步骤804请求过程的响应过程。具体的过程是步骤804中过程的反向传输过程,具体可以参见步骤804的过程中的步骤。其中不同的是传输的内容不同。
步骤810:CSCF1向UE1发送邀请响应消息1,用于响应邀请请求消息1。应理解,步骤810可以发生在步骤811a-步骤819a之前、中、后,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对于如何建立UE1与UE2之间语音通信的路径,以使UE1的语音数据到达卫星1,卫星1将语音数据发送到卫星2,卫星2将语音数据发送给UE2,该示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
方法一:两端的SMF均接收对端的SMF的信息。在该方法中,步骤810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811a:CSCF1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中包含SMF2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CSCF1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1后,PCF1向CS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1,在图8中为简化,上述CSF1和PCF1之间的交互过程以步骤811a的交互线示意,不再以两个步骤示出。也即,应理解,图8中步骤811a可以示意CSCF1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1,PCF1向CS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1这个交互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类似情况同理,其他涉及地方不再一一说明。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中包含UE2的信息和/或UE1的信息。
示例性的,UE1的信息为UE1标识和/或UE1的地址信息,UE2的信息为UE2标识和/或UE2的地址信息。其中,UE1或UE2的标识可以为GPSI。
步骤812a:PCF1向SM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中包含SMF2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中可以包含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中的UE2的信息和/或UE1的信息。
示例性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中包含UE1的PDU会话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CF1在收到UE1的信息后,根据UE1的信息确定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标识。例如,PCF1在收到UE1的IP地址信息后,根据UE1的IP地址信息,确定对应的PDU会话标识。
步骤813a:CSCF2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3。直接通信建立消息3中包含SMF1的信息。
步骤814a:PCF2向SM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中包含SMF1的信息。
示例性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中可以包含直接通信建立消息3中的UE2的信息和/或UE1的信息。
示例性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中包含UE2的PDU会话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CF2在收到UE2的信息后,根据UE2的信息确定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标识。例如,PCF2在收到UE2的IP地址信息后,根据UE2的IP地址信息,确定对应的PDU会话标识。
具体的,步骤813a-步骤814a和步骤811a-步骤812a的原理相同,可以互相参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13a-步骤814a和步骤811a-步骤812a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
步骤815a:SMF1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
示例性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中包含UPF1的隧道信息,UPF1的隧道信息即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UPF1的隧道信息这里为下行隧道信息,这里的下行指的是UPF1接收来自UPF2的语音数据。
可选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MF1在执行步骤815a之前,SMF1分配该下行隧道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815a之前,UPF1分配该下行隧道信息,并将该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SMF1。在这种场景中,SMF1向UPF1发送N4会话消息,UPF1收到该N4会话消息后分配该下行隧道信息,之后,UPF1向SMF1发送N4会话响应消息,N4会话响应消息中包含该下行隧道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SMF2也可以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中包含UPF2的隧道信息,其中UPF2的隧道信息与UPF1的隧道信息原理相同,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可选的,SMF1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和SMF2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实际中SMF2收到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的时间和SMF1收到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的时间的先后顺序也不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MF1在收到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后,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值后,再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本申请对如何确定该随机时间值不作限定。若SMF1在接收到SMF2针对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回复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1之前,收到SMF2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则SMF1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否则,若SMF1在接收到SMF2针对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回复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1之后,收到SMF2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SMF1则不针对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回复响应。其中,该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中包含UPF1的下行隧道信息。可选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MF1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中包含时间戳信息,即发送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的时间信息,同时在SMF1本地保存该时间戳信息。同理,SMF2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中包含时间戳信息,同时在SMF2本地保存该时间戳信息。若SMF1收到来自SMF2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比较本地保存的时间戳信息和来自SMF2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中的时间戳信息,若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中的时间戳信息早于本地保存的时间戳信息,则SMF1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否则不回复该消息。该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中包含UPF1的下行隧道信息。可选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MF1在接收到SMF2针对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回复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1之后,收到SMF2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SMF1可以针对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回复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其中,该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中包含UPF1的下行隧道信息。可选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中可以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步骤816a:SMF2向UPF2发送N4会话请求消息1,N4会话请求消息1用于为直接语音通信的PDU会话配置隧道信息,N4会话请求消息1中包含用于直接语音通信的QoS信息以及UPF1和UPF2中用于语音通信的隧道信息,即UE2的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对应的隧道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UPF2分配下行隧道信息,并将该UPF2的下行隧道信息发送给SMF2的场景下,N4会话请求消息1中不包含UPF2的隧道信息。
步骤817a:gNB2和UPF2之间建立内部隧道。
具体的,UPF2更新隧道信息后,gNB2需要更新对应的隧道信息,从而建立gNB2和UPF2之间的隧道。本申请对于gNB2和UPF2之间如何建立隧道不作限制,例如,可以是SMF2与gNB2之间交互或gNB2与UPF2之间交互建立隧道。
步骤818a:UPF2向SMF2发送N4会话响应消息1,N4会话响应消息1用于确认隧道已完成配置。
步骤819a:SMF2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响应消息1。隧道建立响应消息1包含UPF2的隧道信息(也即下行隧道信息)。
可选的,隧道建立响应消息1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以步骤815a和步骤819a中的交互示意,实际中,还可以是SMF2在收到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后也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SMF1不执行步骤819a而是执行SMF1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具体的在图中不再画出。具体的,SMF1和SMF2之间具体怎么交互各自的UPF的隧道信息的处理方式,可以参见步骤815a中的处理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19a和步骤816a-步骤818a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
步骤820a-步骤822a与步骤816a-步骤818a的原理相同,不同的是SMF2、UPF2和gNB2的操作分别替换为SMF1、UPF1和gNB1的操作,具体过程可以参见步骤816a-步骤818a的过程,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方法二:仅一端SMF接收到对端的SMF的信息。在下面的过程中,以SMF1接收到SMF2的信息为例说明。应理解,也可以SMF2接收到SMF1的信息,原理相同,不再详细说明。在该方法中,步骤810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811b-步骤812b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811a-步骤812a相同,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813b-步骤820b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815a-步骤822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步骤813b-步骤820b与步骤815a-步骤822a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SMF2不会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SMF1不会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
应理解,当SMF2接收到SMF1的信息的情况下,步骤811b-步骤812b替换为步骤813a-步骤814a,步骤813b变为SMF2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步骤817b变为SMF1向SMF2发送隧道建立响应消息2,步骤814b-步骤818b以及步骤818b-步骤820b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816a-步骤818a与步骤820a-步骤822a类似。具体的,上述过程不再以图例示出。
需要说明是,方法二中的上述两种方案使用哪一种方案,本申请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运营商配置,决定选择使用哪种方案。
方法三:两端的SMF均接收对端的SMF的信息,同时指示发起方和/或等待方信息。
在该方法中,步骤810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811c-步骤814c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811a-步骤814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
其中,步骤811c-步骤814c与步骤811a-步骤814a不同之处在于:步骤811c-步骤812c中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1,该指示信息1可以称为发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如SMF1)为流程发起方,也即指示SMF1主动发起交互流程,即建立语音通信路径流程中接收到该指示信息1的网元需要与另一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网元交互时,可以主动发起流程。步骤813c-步骤814c中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2,该指示信息2可以称为等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核心网网元(如SMF2)为流程等待方。也即等待指示信息指示SMF2等待交互,即建立语音通信路径流程中接收到指示信息的网元如需要与另一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网元交互时,需等待对方发起交互。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起指示信息和等待指示信息,可以只出现一个,没收到指示信息的一方默认为收到另一种指示信息。例如,步骤811c-步骤812c中消息中包含发起指示信息,而步骤813c-步骤814c中的消息中不包含等待指示信息,SMF2则确定自己是等待方,与收到了等待指示信息等同。反之也成立,此处不再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哪一种方式,也即不发送哪种指示信息,本申请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运营商配置,确定使用哪种方式。
步骤815c:SMF2启动定时器1。
一种方式中,SMF2在收到等待指示信息后,启动定时器1。
另一种方式中,对于上述未收到等待指示信息,等同于收到等待指示信息的情况下,SMF2在收到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后,启动定时器1。
需要说明的是,对定时器1的时长,以及如何确定该时长,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步骤813c-步骤814c中的消息可以包含该时长。
若定时器1超时,SMF2未收到来自SMF1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则SMF2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
步骤816c-步骤823c与方法一中的步骤815a-步骤822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之处在于,在方法3中是通过定时器1超时后,SMF2是否收到来自SMF1的隧道建立请求消息1,来确定SMF2是否向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以步骤811c-步骤812c中消息中包含发起指示信息,步骤813c-步骤814c中的消息中包含等待指示信息为例说明,还有一种可能是步骤811c-步骤812c中消息中包含等待指示信息,步骤813c-步骤814c中的消息中包含发起指示信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本申请对使用哪一种方案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运营商配置,确定使用哪种方案。
图9示出了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在该示例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相同,在该示例中以CSCF为UE1和UE2服务示出。该示例中与图8所示的示例不同的是,图8中CSCF1和CSCF2的操作在该示例中均通过CSCF操作,图8中CSCF1和CSCF2之间的交互操作不需要执行。具体的,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901-步骤903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801-步骤803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904-步骤907与图8中步骤805-步骤808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908与图8中步骤810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其中,CSCF可以包括P-CSCF和S-CSCF。可选的,邀请请求消息1到达P-CSCF后,P-CSCF是否通过S-CDCF向UE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3,本申请不作限定。
CSCF由于为UE1和UE2服务,所以CSCF可以确定SMF1和SMF2的信息。
同理,对于如何建立UE1与UE2之间语音通信的路径,以使UE1的语音数据到达卫星1,卫星1将语音数据发送到卫星2,卫星2将语音数据发送给UE2,该示例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
具体的,方法一中步骤909a-步骤920a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一中的步骤811a-步骤822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方法二中步骤909b-步骤918b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二中的步骤811b-步骤820b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方法三中步骤909c-步骤921c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三中的步骤811c-步骤823c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图8和图9所示的示例,在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跨5GC场景(服务UE1和UE2是不同的5GC)下,可以优化语音通信的用户面(即建立卫星间的隧道),进而减少通信时延,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示例中,CSCF向本端的PCF提供对端的PCF的信息,两端的PCF(即PCF1和PCF2)之间交互服务UE1和UE2的SMF的信息。两端的核心网网元在收到对端的SMF的信息后,均可能发起隧道建立。UE1和UE2进行语音通信时,在一种场景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不同,具体通过下面图10所示的示例介绍;在另一种场景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相同,具体通过下面图11所示的示例介绍。
图10示出了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在该示例中,以为UE1服务的CSCF为CSCF1,以为UE2服务的CSCF为CSCF2为例说明。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001:UE1向CSCF1发送邀请请求消息1(invite request message)。
具体的,该邀请请求消息1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步骤801中邀请请求消息1的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002:CSCF1向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邀请请求消息2包含PCF1的信息。
示例性的,PCF1的信息可以为PCF1的标识,和/或,PCF1的地址信息。例如,PCF1的标识可以为实例标识(instance ID)。
同理,当CSCF1包括P-CSCF-1和S-CSCF-1,CSCF2包括I-CSCF2、S-CSCF2和P-CSCF2时,P-CSCF1向P-CSCF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2的过程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图8所示的示例中步骤804中的过程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02中的邀请请求消息2与步骤804中的邀请请求消息2包含的内容不同。
步骤1003:CSCF2向UE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3。
步骤1004:UE2向CSCF2发送邀请请求响应消息3,用于响应邀请请求消息3。
步骤1005:CSCF2向CSCF1发送邀请响应消息2,用于响应邀请请求消息2。邀请响应消息2中包含PCF2的信息。
步骤1006:CSCF1向UE1发送邀请响应消息1,用于响应邀请请求消息1。
对于如何建立UE1与UE2之间语音通信的路径,该示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
方法一:两端的PCF均接收对端的PCF的信息。在该方法中,步骤1006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1007a:CSCF1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中包含PCF2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具体的,UE1的信息和UE2的信息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示例中涉及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步骤1008a:CSCF2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中包含PCF1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07a和步骤1008a的先后顺序不限定。
步骤1009a:PCF1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中包含SMF1的信息。
具体的,SMF1的信息的相关介绍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示例中涉及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PCF2也可以向PCF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中包含SMF2的信息。
可选的,PCF1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和PCF2向PCF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的先后顺序本申请不作限定,实际中PCF2收到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的时间和PCF1接收到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的时间的先后顺序也不确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PCF1在收到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后,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值后,再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本申请对如何确定该随机时间值不作限定。若PCF1在接收到PCF2针对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回复的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之前,收到PCF2发送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则PCF1向PCF2回复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否则,若PCF1在接收到PCF2针对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回复的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之后,收到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则PCF1不针对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回复响应消息。该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中包含SMF2的信息。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中包含UE1和/或UE2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PCF1发送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中包含时间戳信息,即发送该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的时间信息,同时在PCF1本地保存该时间戳信息。同理,PCF2发送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中包含时间戳信息,即发送该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的时间信息,同时在PCF2本地保存该时间戳信息。若PCF1收到来自PCF2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PCF1比较本地保存的时间戳信息和来自PCF2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中的时间戳信息,若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中的时间戳信息早于PCF1本地保存的时间戳信息,则PCF1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否则不回复该消息。该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中包含SMF1的信息。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中包含UE1和/或UE2的信息。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PCF1在接收到PCF2针对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回复的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之后,收到PCF2发送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SMF1可以针对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回复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其中,该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中包含SMF1的信息。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中还可以包含UE1和/或UE2的信息。
1010a:PCF2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中包含SMF2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以步骤1009a和步骤1010a中的交互示意,实际中,还可以是PCF2也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不执行步骤1010a而是执行PCF1向PCF2发送隧道建立响应消息4,具体的在图中不再画出。
步骤1011a与图8所示的示例中步骤812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其中,两个步骤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011a中以直接通信建立消息5示意。
步骤1012a与图8所示的示例中步骤814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其中,两个步骤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014a中以直接通信建立消息6示意。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11a和步骤1012a的先后顺序不限定。
步骤1013a-步骤1020a与图8所示的示例中步骤815a-步骤822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仅示出了一种场景,即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且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应理解,也可以是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处理冲突的方式见步骤1009a,SMF2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处理冲突的方式见步骤1013a。
方法二:仅一端的PCF接收到对端PCF的信息。在下面的过程中,以PCF1接收到PCF2的信息为例说明。应理解,也可以PCF2接收到PCF1的信息,原理相同,不再详细说明。在该方法中,步骤1006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1007b与上述方法一步骤1007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008b:PCF1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08b中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1009a中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不同的是,步骤1008b中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不包括SMF1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步骤1009b:PCF2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3中包含SMF2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步骤1010b与上述方法一步骤1011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011b-步骤1018b与上述方法一中步骤1013a-步骤1020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11b-步骤1018b与步骤1013a-步骤1020a的过程不同之处在于,PCF2不会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PCF1不会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响应消息4。
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仅示出了一种方案,即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且SMF1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另外一种方案可以是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SMF2发送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本申请对使用哪一种方案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运营商配置,确定使用哪种方案。
方法三:两端的PCF均接收对端的PCF的信息,同时指示发起方和/或等待方信息。在该方法中,步骤1006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1007c-步骤1008c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1007a-步骤1008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
其中,步骤1007c-步骤1008c与步骤1007a-步骤1008a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007c中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1,即发起指示信息,步骤1008c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2,即等待指示信息。具体的,指示信息1和指示信息2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示例中涉及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步骤1009c:PCF2启动定时器2。
一种方式中,PCF2在收到等待指示信息后,启动定时器2。
另一种方式中,对于未收到等待指示信息,等同于收到等待指示信息的情况,PCF2在收到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后,启动定时器2。
本申请对定时器2的时长以及如何确定该时长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008c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包含了该时长。
若定时器2超时,PCF2未收到来自PCF1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3,则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4。
步骤1010c-步骤1013c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1009a-步骤1012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
其中,步骤1010c-步骤1013c与步骤1009a-步骤1012a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012c中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1,即发起指示信息,步骤1013c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2,即等待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步骤1007c中包含发起指示信息,则步骤1012c中包含发起指示信息。若步骤1008c中包含等待指示信息,则步骤1013c中包含等待指示信息。反之亦成立。也即,也可以为步骤1007c中包含等待指示信息,则步骤1012c中包含等待指示信息,步骤1008c中包含发起指示信息,则步骤1013c中包含发起指示信息,这种情况在图中不再示出。具体的,上述两种方案中,本申请对使用哪一种方案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运营商配置,确定使用哪种方案。
步骤1014c与上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方法三中的步骤815c类似,可以相互参见。
步骤1015c-步骤1022c与上述方法一中的步骤1013a-步骤1020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在该示例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相同,在该示例中以CSCF为UE1和UE2服务示出。该示例中与图10所示的示例不同的是,图10中CSCF1和CSCF2的操作在该示例中均通过CSCF操作,图10中CSCF1和CSCF2之间的交互操作不需要执行。具体的,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101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001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102-步骤1103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003-步骤1004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104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006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其中,CSCF可以包括P-CSCF和S-CSCF。可选的,邀请请求消息1到达P-CSCF后,PCSCF是否通过S-CDCF向UE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3,本申请不作限定。应理解,也可以邀请请求消息1先到达S-CSCF后,S-CSCF是否通过P-CDCF向UE2发送邀请请求消息3,本申请不作限定。
CSCF由于为UE1和UE2服务,所以CSCF可以确定PCF1和PCF2的信息。
同理,对于如何建立UE1与UE2之间语音通信的路径,该示例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
具体的,方法一中步骤1105a-步骤1118a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一中的步骤1007a-步骤1020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1007a-步骤1020a中由CSCF1和CSCF2执行的操作,在步骤1105a-步骤1118a中均由CSCF操作。
方法二中步骤1105b-步骤1116b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二中的步骤1007b-步骤1018b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1007b-步骤1018b中由CSCF1执行的操作,在步骤1105b-步骤1116b中由CSCF操作。
方法三中步骤1105c-步骤1120c与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三中的步骤1007c-步骤1022c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1007c-步骤1021c中由CSCF1和CSCF2执行的操作,在步骤1105c-步骤1119c中均由CSCF操作。
通过上述图10和图11所示的示例,在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跨5GC场景(服务UE1和UE2是不同的5GC)下,可以优化语音通信的用户面(即建立卫星间的隧道),进而减少通信时延,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又一种示例中,CSCF向本端的核心网提供对端终端设备的信息,一端的SMF向UDM查询对端的SMF的信息。两端的核心网网元在收到对端的SMF的信息后,均可能发起隧道建立。UE1和UE2进行语音通信时,在一种场景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不同,具体通过下面图12所示的示例介绍;在另一种场景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相同,具体通过下面图13所示的示例介绍。在下面的示例中,在建立会话的过程中,UDM保存了SMF的信息。示例性的,UE1对应的UDM和UE2对应的UD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以下的示例中,以UE1和UE2对应相同的UDM为例说明。
图12示出了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在该示例中,以为UE1服务的CSCF为CSCF1,以为UE2服务的CSCF为CSCF2为例说明。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201-步骤1202与图10所示的示例中步骤1001-步骤1006类似,可以相互参见。其中,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202的消息中不包含PCF1的信息,步骤1205中不包含PCF2的信息。
对于如何建立UE1与UE2之间语音通信的路径,该示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
方法一:针对两端发起直接通信建立流程。在该方法中,步骤1206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1207a:CSCF1向PC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1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具体的,UE1的信息和UE2的信息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示例中涉及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步骤1208a:PCF1向SMF1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2中包含UE1的PDU会话标识。
示例性的,PCF1在收到UE1的信息后,根据UE1的信息确定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标识。例如,PCF1在收到UE1的IP地址信息后,根据UE1的IP地址信息,确定对应的PDU会话标识。
步骤1209a:CSCF2向PC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3。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3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步骤1210a:PCF2向SMF2发送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中包含UE1的信息和/或UE2的信息。
可选的,直接通信建立消息4中包含UE2的PDU会话标识。
示例性的,PCF2在收到UE2的信息后,根据UE2的信息确定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标识。例如,PCF2在收到UE2的IP地址信息后,根据UE2的IP地址信息,确定对应的PDU会话标识。
步骤1211a:SMF1向UDM查询UE2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对应的SMF2的信息。
可选的,SMF2的信息可以为SMF2的标识,和/或,SMF2的地址信息。例如,SMF2的标识可以为实例标识(Instance ID)等。
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SMF1可以向UDM发送签约信息查询消息1,签约信息查询消息1中包含UE2的信息。UDM向SMF1发送签约信息响应消息1,签约信息响应消息1中包含SMF2的信息。
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SMF1向UDM提供UE2的IP地址信息后,UDM向SMF1返回SMF2的信息。
步骤1212a:SMF2向UDM查询UE1用于语音通信的PDU会话对应的SMF1的信息。
可选,SMF1的信息为,和/或,SMF1的地址信息。例如,SMF1的标识可以为实例标识(Instance ID)等。
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SMF2向UDM发送签约信息查询消息2,签约信息查询消息2中包含UE1的信息。UDM向SMF2发送签约信息响应消息2,签约信息响应消息2中包含SMF1的信息。
另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SMF2向UDM提供UE1的IP地址信息后,UDM向SMF2返回SMF1的信息。
步骤1213a-步骤1220a与图10所示的示例中步骤1013a-步骤1020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类似的,图12中仅以一种方案示出,本申请不作限定。后面类似情况不再赘述。
方法二:针对一端发起直接通信建立流程。在该方法中,步骤1206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1207b-步骤1208b与方法一中步骤1207a-步骤1208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209b与方法一中步骤1211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210b-步骤1217b与方法一中步骤1213a-步骤1220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选项三:针对两端发起直接通信建立流程,同时指示发起方和/或等待方信息。在该方法中,步骤1206之后,进入以下步骤:
步骤1207c-步骤1212c与方法一中步骤1207a-步骤1212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
其中,步骤1207c-步骤1212c与步骤1207a-步骤1212a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207c和步骤1208c中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1,即发起指示信息,步骤1209c和步骤1210c的消息中包含指示信息2,即等待指示信息。具体的,指示信息1和指示信息2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示例中涉及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步骤1213c:SMF2启动定时器1。
其中,SMF2启动定时器1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8所示的示例中方法一中步骤815a中的相关描述。
步骤1214c-步骤1221c与方法一中步骤1213a-步骤1220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
图13示出了另一种通信方法的示例,在该示例中,为UE1服务的CSCF和为UE2服务的CSCF相同,在该示例中以CSCF为UE1和UE2服务示出。该示例中与图12所示的示例不同的是,图12中CSCF1和CSCF2的操作在该示例中均通过CSCF操作,图12中CSCF1和CSCF2之间的交互操作不需要执行。具体的,该示例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1301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201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302-步骤1303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203-步骤1204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1304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1206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同理,对于如何建立UE1与UE2之间语音通信的路径,该示例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实现:
具体的,方法一中步骤1305a-步骤1318a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一中的步骤1207a-步骤1220a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1207a-步骤1220a中由CSCF1和CSCF2执行的操作,在步骤1305a-步骤1318a中均由CSCF操作。
方法二中步骤1305b-步骤1315b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二中的步骤1207b-步骤1218b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1207b-步骤1218b中由CSCF1执行的操作,在步骤1305b-步骤1315b中由CSCF操作。
方法三中步骤1305c-步骤1319c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三中的步骤1207c-步骤1221c类似,可以相互参见,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步骤1207c-步骤1221c中由CSCF1和CSCF2执行的操作,在步骤1305c-步骤1319c中均由CSCF操作。
通过上述图12和图13所示的示例,在通过卫星接入网络的跨5GC场景(服务UE1和UE2是不同的5GC)下,可以优化语音通信的用户面(即建立卫星间的隧道),进而减少通信时延,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示例的描述中,一些消息的名称编号相同时,当其包含的内容不同时,表示是不同的消息。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阅图14所示,通信装置14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401(也可以称为通信单元1401)和处理单元1402。其中,所述收发单元1401用于所述通信装置1400接收消息(信息或数据)或发送消息(信息或数据),所述处理单元1402用于对所述通信装置14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所述处理单元1402还可以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执行的步骤。
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1400具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所述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中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或者,该通信装置1400具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例如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或者,该通信装置1400具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例如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所述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功能时,可以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1402用于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收发单元1401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以及,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所述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在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402还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1401接收到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启动第一定时器。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在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向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查询消息,所述第一查询消息用于请求查询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从所述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查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查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查询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1还可以用于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402还可以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1401接收到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启动第二定时器。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收发单元1401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时,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1402确定定时器超时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定时器为所述第一定时器或所述第二定时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图5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功能时,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1402用于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收发单元1401用于向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在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获取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在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从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从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1在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图6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功能时,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1402用于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收发单元1401用于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1还用于从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在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在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单元1401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1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400用于实现上述图7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功能时,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1402用于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所述收发单元1401用于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示例性的,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1402在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时,具体用于: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1401还用于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阅图15所示,通信装置150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501和处理器1502。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15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03。其中,所述存储器1503可以设置于所述通信装置1500内部,还可以设置于所述通信装置1500外部。其中,所述处理器1502可以控制所述通信接口1501接收和发送消息、信息或数据等。其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等。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1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15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通信接口1501、所述处理器1502和所述存储器1503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通信接口1501、所述处理器1502和所述存储器1503通过总线15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15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器1503,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1503可能包括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1502执行所述存储器1503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通信装置1500的功能。
示例性地,该通信装置150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例如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或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还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例如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还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例如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500在实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功能时,通信接口1501可以实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执行的收发操作;处理器1502可以实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执行的除收发操作以外的其他操作。具体的相关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500在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功能时,通信接口1501可以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执行的收发操作;处理器1502可以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执行的除收发操作以外的其他操作。具体的相关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500在实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功能时,通信接口1501可以实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执行的收发操作;处理器1502可以实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执行的除收发操作以外的其他操作。具体的相关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500在实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的功能时,通信接口1501可以实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执行的收发操作;处理器1502可以实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执行的除收发操作以外的其他操作。具体的相关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使得所述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所述芯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所述第一隧道建立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的隧道信息用于所述第一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第二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启动第一定时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向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查询消息,所述第一查询消息用于请求查询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查询响应消息,所述第一查询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查询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从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应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的标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之后,启动第二定时器。
11.如权利要求5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确定定时器超时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向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发送所述第一隧道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定时器为所述第一定时器或所述第二定时器。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15.如权利要求12-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所述第一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2-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2-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第二统一数据管理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五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的信息。
1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直接通信建立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发起方,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为流程等待方。
22.如权利要求19-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从第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获取所述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9-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网元向第二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发送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所述第六直接通信建立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的信息。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或消息;
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或消息;
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或消息;
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9-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如执行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9-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述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述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12271.2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843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2271.2A CN115843127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113352 WO2023040573A1 (zh) 2021-09-18 2022-08-1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2271.2A CN115843127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3127A true CN115843127A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7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2271.2A Pending CN115843127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3127A (zh)
WO (1) WO20230405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080B (zh) * 2018-10-09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53576B (zh) * 2019-05-17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网络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094025A1 (en) * 2019-11-14 2021-05-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Virtual network group with multiple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0573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5851B2 (en) Closed access group overload and congestion control
CN110167082B (zh) 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切换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476448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ims核心网设备
US11297542B2 (en) Base station handover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519709B (zh) 上下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48093B (zh) 网络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78619B (zh) 一种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61696A (zh) 用于处理可伸缩fqdn的系统和方法
CN113170302A (zh) 用户装置
CN113785552B (zh) 会话管理功能选择
US11140573B2 (en) Apparatus for V2X-oriented local E2E path establishment and QoS control
CN108156634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122283A1 (en) Session management for processing offload
CN112105066B (zh) 一种局域网隧道建立、释放的方法及设备
CN110381450B (zh) 一种群组建立方法及装置
US11792761B2 (en)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registration and deregistration
CN11584312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266936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代理设备
WO202308798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1093182A1 (en) Techniques to manage 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amf) relocation
CN11490260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7596584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179780A1 (en) Vowifi split pdu session handover
KR20210017998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음성 서비스 품질을 높이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17993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음성 서비스 품질을 높이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