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1126A -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1126A
CN115841126A CN202111113493.6A CN202111113493A CN115841126A CN 115841126 A CN115841126 A CN 115841126A CN 202111113493 A CN202111113493 A CN 202111113493A CN 115841126 A CN115841126 A CN 115841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ime
information
target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34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朗
唐瑜键
陈俊
汪孙节
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34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11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1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11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中,接收器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一信号;基于第一信号,获取目标信息,目标信息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头部子信号,第二信号是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接着,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目标时刻是得到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这样,激励器无需等到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才开始生成第二信号,而是在获得目标信息之后,就可以发送头部子信号,以开始发送第二信号,从而缩短了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得电子标签能够较快速地接收到反馈信号,提升了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可以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非接触的双向数据通信。RFID系统通常包括电子标签(tag)和阅读器,阅读器中通常包括能够接收电子标签的信号并对电子标签的信号进行解调等处理的接收器,以及能够生成激励信号并向电子标签进行发送的激励器。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无接触耦合,从而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在电子标签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由于阅读器中对电子标签的信号的处理时长较长等原因,常常会导致电子标签从发送信号到获得反馈信号的时间间隔较长,使得电子标签难以较快速地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从而导致通信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用于解决电子标签难以较快速地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从而导致通信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等。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应用于接收器,该发送信息的方法包括: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一信号;基于第一信号,获取目标信息,目标信息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头部子信号,头部子信号为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第二信号是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目标时刻是得到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目标信息用于激励器生成头部子信号。
该第一方面中,接收器可以部署于三点式的RFID系统中,以解决三点式的RFID系统中由于接收器和激励器的分离而导致处理节点增加,信息交互流程增加,从而增加了处理时长,使得电子标签难以快速地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的问题。目标信息中可以包含头部子信号的信号信息,或者,目标信息也可以包括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控制激励器根据激励器中的指定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头部子信号为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该头部子信号中,可以包括基于相关RFID协议预先确定的固定的子信号(如帧同步序列)、用于标识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的子信号(如6C协议中的ACK指令对应的命令头序列)以及接收器基于一部分第一信号的内容所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第一信号,获取目标信息可以是接收器响应于开始接收第一信号而获取目标信息,该目标信息对应的头部子信号可以与第一信号的内容无关,是一个预设的固定的信号部分;此外,还可以是接收器基于第一信号的部分内容,获取目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可以通过一个起始位置(如第一信号的第一个下降沿)确定第一信号的开始,并通过一个结束位置(如第一信号的最后一个上升沿)确定第一信号的结束。第一信号可以认为是一个完整的信号,通常来说,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并不与其他信号相接。第二信号也可以通过一个起始位置(如第二信号的第一个下降沿)确定第二信号的开始,并通过一个结束位置(如第二信号的最后一个上升沿)确定第二信号的结束。第二信号是一个完整的信号,通常来说,第二信号并不与其他信号相接,也即是说,第二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处没有连接其他信号。第二信号中的各个子信号(如头部子信号、第一子信号和类型标志)均为第二信号中的一部分,而这些子信号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信号,任一子信号至少与第二信号中的一个其他的子信号相接。
该目标时刻可以为接收器获得完整信息之前的某一时刻。在一些示例中,出于提升通信效率的目的,接收器可以在每次通信过程中,尽可能提前发送目标信息,例如,可以在接收器接收到目标信息之后,就开始启动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操作。此外,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基于相关的RFID协议的时序参数的要求,确定该目标时刻。例如,以6C协议为例,在一种场景中,电子标签需要在第一信号发送完成之后的4.6875us-31.25us时间段内开始接收第二信号,则该目标时刻与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可以基于4.6875us以及31.25us确定。此外,在另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基于阅读器能够将第二信号完整不间断地向电子标签进行发送的要求,确定该目标时刻。这样,接收器需要在获得完整的目标信息之前,开始获得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生成第二信号中与头部子信号相接的序列的信息。
由上述可知,该第一方面中,接收器可以基于第一信号,获得用于生成第二信号中的头部子信号的目标信息,然后,可以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目标时刻是得到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这样,激励器无需等到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才开始生成第二信号并向电子标签发射,而是在获得目标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目标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并向电子标签发射头部子信号,以开始发送第二信号,从而缩短了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得电子标签能够较快速地接收到反馈信号,提升了通信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时刻的取值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第一约束条件指示发送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接收器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第一信息用于生成第一子信号,第一子信号是第二信号中与头部子信号相接的信号。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子信号可以是第二信号中除头部子信号之外的剩余的全部信号或者剩余的部分信号。具体地,目标时刻的取值可以使得接收器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接收器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这样,接收器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可以得到用于生成第一子信号的第一信息,因此,接收器无需等到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之后,才将完整信息发送给激励器,而是在生成目标信息之后,就先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此时,第一信息可能仍未生成。但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接收器已经得到第一信息,因此在目标信息发送完全时,接收器可以无时间间隔地接着发送第一信息,这样,激励器可以无间断地接收完整信息的所有内容,从而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并向电子标签进行发送,而不会出现第二信号在激励器中生成和发送的过程中出现间断而被分成多个部分的情况,从而可以保证第二信号准确发射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通信效率,缩短信号交互流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与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有关,第一时刻与第一延迟时长有关,第一延迟时长为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是指接收到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之间的所有信号内容。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为第一信号的第一个边沿,第一信号的结束位置为第一信号的最后一个边沿。第二信息是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也就是接收器在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最后一个边沿)之后,对完整的第一信号进行解调、基于RFID协议进行处理所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在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信息的内容,但第二信息中所包含的目标信息的内容的具体生成时机可以是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之后。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延迟时长可以包括以下延迟中的至少一种:启动针对该完整的第一信号的解调操作时的第一延迟、启动根据相关的RFID协议对解调后的数据的处理操作时的第二延迟、以及启动针对处理后得到的数据的调制操作时的第三延迟。接收器可以提前向激励器发送用于生成第二信号中的头部子信号的目标信息,以触发激励器提前开始生成第二信号并开始发送第二信号。而为了满足上述第一约束条件,接收器提前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提前量受到了限制。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第一信息为完整信息中,除目标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接收器在获取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经过第一延迟时长之后,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那么,为了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取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一延迟时长减去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刻还与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和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的长度有关。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可以通过指定的尾部子信号来表示该第一信号到达尾部。该尾部子信号中通常不包含需要被接收器处理以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因此,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认为在开始接收尾部子信号的时刻,接收器已经接收到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因而可以开始处理第一信号以获得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其中,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对应的信号长度可以是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减去尾部子信号的长度。
可见,通过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基于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和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的长度,确定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对应的信号长度,从而使得接收器可以在获得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之后,就可以开始处理第一信号。相较于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之后才开始处理第一信号的方案,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器开始处理第一信号的时刻可以提前,相应地,目标信息完全发送的时刻可以提前,因此,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目标时刻也可以相应地提前,使得电子标签接收到头部子信号的时间也提前,从而提升了通信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时刻的取值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第二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指示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时间间隔。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间间隔可以基于RFID协议对信号传输流程中的时序要求以及激励器启动一些处理操作(如接收目标信息的操作以及启动生成第二信号的操作等)所产生的延迟来确定。例如,若RFID协议对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和接收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要求较为严苛,但基于硬件处理能力的限制,激励器从接收目标信息到发送头部子信号的时长又较长,那么,对于接收器来说,留给接收器获得并发送目标信息的时长也就相应地被缩短,也就是说第一时间间隔相应地较短。可见,基于第二约束条件中第一时间间隔的限制,接收器可以确定合理的目标时刻,保证电子标签可以及时接收到反馈信号,提升通信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延迟时长有关,第二时间间隔描述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第二延迟时长为激励器接收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电子标签发送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间间隔可以基于RFID系统所采用的RFID协议中特定的时序参数来确定,以规定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和获得相应的反馈信号(即第二信号)这一信令流程所需要满足的时序要求。具体地,该时间阈值可以指为了满足相关RFID协议的要求,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能达到的最大值和/或最小值。以6C协议为例,在6C协议中,该第二时间间隔基于时序参数T2来确定。第二延迟时长可以包括启动对目标信息的接收操作的第四延迟、启动针对头部子信号的生成操作的第五延迟和/或启动对头部子信号的发送操作的第六延迟。通过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满足相应的RFID协议的时序要求,提升通信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信息的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时间间隔和目标延迟时长,第二时间间隔描述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第一延迟时长为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第二延迟时长为激励器接收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电子标签发送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上述步骤: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包括:若目标延迟时长和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由接收器导致的第一延迟时长以及由激励器导致的第二延迟时长,因此,可以认为该目标延迟时长可以包括阅读器在处理过程中的启动和响应等操作中存在的延迟。通过较准确地确定该目标延迟时长,可以更准确地评估RFID系统中接收器和阅读器的启动和响应速度。预设条件可以指目标延迟时长减去第二时间间隔所得到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例如,该预设差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3us。
通过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考虑接收器、阅读器的硬件条件、启动和响应速度以及实际场景需求,判断是否执行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步骤以及后续步骤,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信息处理流程,以合理利用资源,改善通信流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头部子信号包括帧同步序列。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射的每个反馈信号都可以以帧同步序列开始,以通过该帧同步序列标识反馈信号的开始。该帧同步序列可以是在RFID系统所采用的RFID协议中预先确定的。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反馈信号中的帧同步序列的波形相同,因此,该帧同步序列不随电子标签发射的信号中的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已知的序列,这样,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并进行处理之前,就可以预先确定该帧同步序列,获得该帧同步序列的信息,从而在得到完整信息之前,就可以获取到用于生成该帧同步序列的目标信息,并可以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该用于生成帧同步序列的目标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头部子信号包括类型标志,类型标志用于指示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与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有关。
该类型标志可以为第二信号中的某一部分信号,该部分信号通过特定的信号波形和/或幅值来表示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器可以根据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确定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从而确定第二信号中所包括的类型标志的信息。该信号类型的种类可以基于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RFID协议来确定。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可以基于第一信号的头部结构中的指定部分来进行标识,接收器可以根据该指定部分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从而确定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或者,在另一些示例中,激励器在向电子标签发送指定信号之后,若在某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一信号,则可以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而不需要根据第一信号的信号内容来确定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这样,在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器在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之前,就可以确定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从而确定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以获得用于生成类型标志的信息,因此,接收器可以在目标时刻之前获得用于生成类型标志的信息以作为目标信息,并向激励器发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头部子信号包括第二子信号,目标信息中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包括在目标时刻之前,接收器针对第一信号的信号内容获得的反馈信号的信息。
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可以是目标时刻之前,接收器对第一信号的部分信号内容进行解调,再基于相应的RFID协议进行处理,接着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调制得到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信号是第二信号中的一部分序列,并且,接收器可以在目标时刻之前获得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以在目标时刻能够发送该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接收器,该发送信息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和发送模块。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接收器,该接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阅读器,该阅读器包括接收器和激励器,该接收器用于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该激励器用于:接收接收器发送的目标信息;基于目标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向电子标签发射头部子信号。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六方面或者其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不同可能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点式的RFID系统的一种示例性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点式的RFID系统的另一种示例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信息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前的三点式的RFID系统中的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时的一般传输延迟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延迟流程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目标延迟时长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目标延迟时长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目标延迟时长的再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帧同步序列的一种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延迟流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信息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器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读器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RFID系统中的电子标签与阅读器在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信号传输流程通常需要满足一些时序上的约束条件。例如,电子标签向阅读器发送信号之后,通常需要在指定时长内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这样才能确定该反馈信号是有效的信号。
比如,在一种示例中,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可以基于ISO/IEC 18000-6C协议(后续简称为6C协议)进行通信。关于6C协议的介绍可以参考ISO/IEC 18000-6C文件。在6C协议中,规定了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进行通信交互所需要满足的时序要求,各个交互阶段的时序要求可以通过相应的时序参数的大小来确定。其中,基于ISO/IEC 18000-6C文件,时序参数具体包括T1、T2、T3等。具体地,时序参数T2的定义为电子标签的信号发射结束的时间到电子标签开始接收阅读器针对电子标签的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时间之间的间隔,这样,基于6C协议进行通信时,电子标签向阅读器发送信号之后,需要在T2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才能确定该反馈信号是有效的信号。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阅读器中对电子标签的信号的处理时长可能较长,导致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射的反馈信号的时间难以满足相关通信协议(如6C协议)的要求。例如,在实际应用中,RFID系统可以是三点式的RFID系统。三点式的RFID系统指的是所包含的阅读器中的接收器与激励器相分离的RFID系统。在三点式的RFID系统中,阅读器中的接收器(receiver)和激励器(helper)相分离,可能会导致信息处理和传输的流程变长,进而使得阅读器对电子标签的信号的处理时长较长。
具体地,图1为三点式的RFID系统的一种示例性示意图。在本示例中,电子标签可以向接收器发射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电子标签的信号之后,可以对电子标签的信号进行解调,再根据相关的RFID协议(如6C协议)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针对电子标签的反馈信息。然后,接收器可以向激励器发送该反馈信息,同时还可以发送对激励器的控制信息,例如激励器的收发频点、发射功率、发射端口等收发参数。激励器在接收到接收器发送的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之后,可以生成反馈信号,然后可以向电子标签发射该反馈信号。
三点式的RFID系统中,通过分离接收器和激励器,实现了接收电子标签的信号和对电子标签发射信号这两个操作的分离,减小了RFID系统中的激励载波干扰,提升了接收器的灵敏度,从而可以增大接收器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的距离。然而,接收器和激励器的分离同时也导致处理节点增加,信息交互流程增加,从而增加了处理时长,导致电子标签更加难以快速地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若需要满足这一时序要求,则激励器以及接收器中的处理器等硬件模块需要采用高性能的硬件,以使得数据处理速度足够高,但是高性能的硬件又会提升RFID系统的成本。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用于解决电子标签难以较快速地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从而导致通信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RFID系统的处理速度的要求,避免RFID系统的成本过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等。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三点式的RFID系统。
其中,阅读器又称为读写器、应答器等,能够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以及读取操作,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执行写入操作等。阅读器中的接收器能够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信号,并且可以控制激励器。阅读器中的激励器可以产生激励信号并发射给电子标签,此外,激励器还可以通过电感耦合或者反向散射耦合等方式给电子标签进行无线充电。该激励信号可以为根据电子标签发射的信号生成的反馈信号,也可以是触发电子标签进行充电和发射信号的触发信号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和激励器的具体类型可以有多种。在一种示例中,接收器和激励器可以是位于同一个终端上的不同组件。而在另一种示例中,接收器和激励器也可以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终端上。例如,激励器可以为蜂窝基站、专用大功率设备、手机、电视塔等设备。接收器可以为终端设备。示例性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以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IoT)中的无线终端等。
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可以是无源(也称为被动式)、半有源(也称为半被动式或者半主动式)或者有源(也称为主动式)的电子标签。
本申请实施例中,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所基于的RFID协议在此不做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该RFID协议中可以定义有指定的时序参数,以使得基于该RFID协议进行通信时,电子标签向阅读器发送信号之后,需要在该指定的时序参数所规定的区间内接收到阅读器的反馈信号,才能确定该反馈信号是有效的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可以是电感耦合或者反向散射耦合。其中,电感耦合方式是根据电磁感应定律,采用空间高频交变磁场来实现耦合。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在中、低频段工作的近距离RFID系统,例如,采用电感耦合方式的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可以为:125kHz、225kHz以及13.56MHz,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可识别距离小于1米。反向散射耦合方式基于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与雷达原理相似,基于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设备所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对象后反射,同时携带目标对象的信息。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在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RFID系统,例如,采用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可以为:433MHz、915MHz、2.45GHz、5.8GHz,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可识别距离可以在3-10米。
该三点式的RFID系统中,接收器可以接收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发射的信号,并且,接收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可以在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内。接收器与激励器可以一一对应,或者,也可以是一个接收器对应多个激励器,也就是说一个激励器可以同时向多个激励器发送控制信息,以及发送用于生成激励信号的信息,该多个激励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可以在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内。此外,激励器可以向一个电子标签发射反馈信号,也可以向预设的第三距离阈值内的多个电子标签发射激励信号。如图2所示,为三点式的RFID系统的一种示例性示意图。接收器1可以接收电子标签1、电子标签2……电子标签n所发射的信号。其中,接收器1与电子标签1、电子标签2……电子标签n的距离可以小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在一种具体示例中,接收器1接收到电子标签1所发射的信号。在基于电子标签1发射的信号生成反馈信息之后,接收器1可以向多个激励器发送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接收器针对电子标签的信号生成的反馈信息,以及对激励器的控制信息,例如激励器的收发频点、发射功率、发射端口等收发参数信息。激励器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可以生成反馈信号,并向电子标签1发送该反馈信号。接收器、激励器以及电子标签的数量、空间位置等在此不做限制。
此外,在一些示例中,RFID系统中也可以包括其他设备,例如,RFID系统中还可以包括与接收器连接的其他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与接收器之间的有线通信连接或者无线通信连接,获取接收器接收到的电子标签的信号的信息,并可以向接收器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接收器对电子标签的信号的处理操作等。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服务器、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或容器(container)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信息的方法的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上述RFID系统。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包括:
101、电子标签向接收器发射第一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向接收器发射的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和信号内容在此不做限制。
以6C协议为例,若电子标签与阅读器基于6C协议进行通信,该第一信号可以是电子标签基于阅读器发射的query指令信号所生成的随机数(random number,RN)16信号,该RN16信号中可以包括16比特的随机数或者伪随机数的信息。或者,该第一信号也可以是包括产品电子代码(electric product code,EP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CRC)等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的信号。
电子标签和接收器均包括天线,这样,电子标签的天线可以通过电磁耦合方式或者反向散射耦合方式向接收器的天线传输该第一信号。
第一信号可以通过一个起始位置(如第一信号的第一个边沿)确定第一信号的开始,并通过一个结束位置(如第一信号的最后一个边沿)确定第一信号的结束,在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与第一信号的结束位置之间的信号部分均属于第一信号。通常来说,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并不与其他信号相接。
102、接收器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一信号。
接收器的天线可以通过电磁耦合方式或者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从接收器的天线接收第一信号。
103、基于第一信号,获取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头部子信号,头部子信号为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第二信号是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可以在开始接收第一信号的时刻与步骤104中的目标时刻之间的某一个时间节点,获取目标信息。
该目标信息可以是预先生成并存储于接收器的指定存储空间中;或者,也可以是接收器在开始接收第一信号之后生成的;或者,还可以是接收器从其他设备获取到的。
该目标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激励器生成该头部子信号。其中,目标信息中可以包含头部子信号的信号信息,或者,目标信息也可以包括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控制激励器根据激励器中的指定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
该头部子信号为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该头部子信号中,可以包括基于相关RFID协议预先确定的固定的子信号(如帧同步序列)、用于标识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的子信号(如6C协议中的ACK指令对应的命令头序列)以及接收器基于一部分第一信号的内容所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信号可以通过一个起始位置(如第二信号的第一个边沿)确定第二信号的开始,并通过一个结束位置(如第二信号的最后一个边沿)确定第二信号的结束,在第二信号的起始位置与第二信号的结束位置之间的信号部分均属于第二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信号是一个完整的信号,通常来说,第二信号并不与其他信号相接,也即是说,第二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处没有连接其他信号。第二信号中的各个子信号(如头部子信号、第一子信号和类型标志)均为第二信号中的一部分,而这些子信号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信号,任一子信号至少与第二信号中的一个其他的子信号相接。
该头部子信号为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该头部子信号中,可以包括基于相关RFID协议预先确定的固定的子信号(如帧同步序列)、用于标识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的子信号(如6C协议中的ACK指令对应的命令头序列)以及接收器基于一部分第一信号的内容所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04、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
目标时刻是得到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目标信息用于激励器生成头部子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头部子信号由激励器向电子标签发送。该目标时刻可以为接收器获得完整信息之前的某一时刻。在一些示例中,该目标时刻具体可以为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之后到接收器获得完整信息之前的某一时刻。
在一些示例中,出于提升通信效率的目的,接收器可以在每次通信过程中,尽可能提前发送目标信息,例如,可以在接收器接收到目标信息之后,就开始启动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操作。此外,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基于相关的RFID协议的时序参数的要求,确定该目标时刻。例如,以6C协议为例,在一种场景中,电子标签需要在第一信号发送完成之后的4.6875us-31.25us时间段内开始接收第二信号,则该目标时刻与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可以基于4.6875us以及31.25us确定。此外,在另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基于阅读器能够将第二信号完整不间断地向电子标签进行发送的要求,确定该目标时刻。这样,接收器需要在获得完整的目标信息之前,开始获得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用于生成第二信号中与头部子信号相接的序列的信息。可见,在一些情况下,接收器可以并行地执行发送目标信息的步骤以及获得完整信息等的步骤,而无需等到获得完整信息之后再开始向激励器进行发送,从而提升了信息处理的效率,缩短了通信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可以向激励器发送携带目标信息的指定信号。其中,目标信息中可以包含头部子信号的信号信息,此时,也就是说,该指定信号的波形可以与头部子信号的波形相似甚至相同,但该指定信号的幅度通常较小,因此,激励器在获得该指定信号之后,还需要通过放大等处理操作,才能获得用于向电子标签进行发射的第二信号。或者,该目标信息也可以包括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可以控制激励器根据激励器中的指定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此时,该指定信号可以为携带控制指令信息的控制信号。
105、激励器接收接收器发射的目标信息。
激励器可以接收携带目标信息的指定信号。
106、激励器基于目标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
在接收到携带目标信息的指定信号之后,激励器可以根据该目标信息,并基于激励器的收发频点、发射功率、发射端口等收发参数的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其中,激励器可以响应于开始接收目标信息而开始生成头部子信号,而不需要等待目标信息完全接收之后,激励器才开始生成头部子信号。
107、激励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头部子信号。
响应于激励器开始生成头部子信号,激励器可以开始发送头部子信号。也即是说,激励器可以是一边生成头部子信号,一边发送头部子信号,而不需要等待头部子信号完全生成之后再开始发送头部子信号。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可以基于第一信号,获得用于生成第二信号中的头部子信号的目标信息,然后,可以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目标时刻是得到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这样,激励器无需等到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才开始生成第二信号并向电子标签发射,而是在获得目标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目标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并向电子标签发射头部子信号,以开始发送第二信号,从而缩短了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得电子标签能够较快速地接收到反馈信号,提升了通信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时刻的取值可以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该约束条件可以包括第一约束条件和/或第二约束条件。
下面分别针对两个方面的约束条件以及确定目标时刻的具体方式进行介绍。
具体地,目标时刻的取值可以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约束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1、目标时刻的取值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第一约束条件。
第一约束条件指示发送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接收器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第一信息用于生成第一子信号,第一子信号是第二信号中与头部子信号相接的信号。
相应地,接收器可以基于第一约束条件确定目标时刻。
该第一子信号可以是第二信号中除头部子信号之外的剩余的全部信号或者剩余的部分信号。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该第一子信号对应的第一信息可以是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接收器针对第一信号的部分内容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此时,接收器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并没有获得完整信息,因此,此时的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子信号可以是第二信号中除头部子信号之外的剩余的部分信号。而在另一些示例中,接收器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可以获得完整信息,则接收器可以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的时刻之前,获得完整信息中除目标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该其他信息可以用于激励器生成第一子信号,此时,第一子信号可以是第二信号中除头部子信号之外的剩余的全部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时刻的取值可以使得接收器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不早于接收器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这样,接收器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可以得到用于生成第一子信号的第一信息,因此,接收器无需等到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之后,才将完整信息发送给激励器,而是在生成目标信息之后,就先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此时,第一信息可能仍未生成。但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接收器已经得到第一信息,因此在目标信息发送完全时,接收器可以无时间间隔地接着发送第一信息,也即是说开始发送第一信号的时刻与目标信号完全发送的时刻重合。也就是说,接收器可以在发送目标信息之后不存在间断地开始发送第一信息。这样,基于连续不间断地接收到头部子信号和第一子信号,电子标签可以确定所接收到的头部子信号和第一子信号是同一个信号中的不同部分。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无需等到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之后,才将完整信息发送给激励器,而是在生成目标信息之后,就先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此时,第一信息可能仍未生成。但基于该第一约束条件,在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前,接收器已经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因此目标信息发送完全时,接收器可以无时间间隔地接着发送第一信息,这样,激励器可以无间断地接收完整信息的所有内容,从而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并向电子标签进行发送,而不会出现第二信号在激励器中生成和发送的过程中出现间断而被分成多个部分的情况,从而可以保证第二信号准确发射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通信效率,缩短信号交互流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与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有关,第一时刻与第一延迟时长有关,第一延迟时长为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是指接收到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到结束位置之间的所有信号。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为第一信号的第一个边沿,第一信号的结束位置为第一信号的最后一个边沿。第二信息是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也就是接收器在接收到第一信号的最后一个边沿)之后,对完整的第一信号进行解调、基于RFID协议进行处理所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信息包括目标信息。
为了满足上述第一约束条件,可以基于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和该第一延迟时长,确定目标时刻。
在一些示例中,该目标时刻可以是满足上述第一约束条件的最早时刻。此外,为了确保该第一约束条件可以满足,而不受信号抖动或者其他各类误差的影响,该目标时刻也可以是满足上述第一约束条件的最早时刻再延后特定的时长(如延后3us或者5us)之后的时刻。
第一延迟时长可以包括以下延迟中的至少一种:启动针对该完整的第一信号的解调操作时的第一延迟、启动根据相关的RFID协议对解调后的数据的处理操作时的第二延迟、以及启动针对处理后得到的数据的调制操作时的第三延迟。第一延迟时长可以为接收器的出厂数据,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接收器的过程中,对接收器进行检测而得到。
现有的一般流程中,接收器通常是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之后,再经过第一延迟时长,才开始向激励器发送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可以提前向激励器发送用于生成第二信号中的头部子信号的目标信息,以触发激励器提前开始生成第二信号并开始发送第二信号。而为了满足上述第一约束条件,接收器可以提前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提前量受到了限制。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第一信息为完整信息中,除目标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接收器在获取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经过第一延迟时长之后,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那么,为了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取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一延迟时长减去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
也即是说,现有的一般流程中,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延迟时长,而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为了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一延迟时长减去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
具体地,在本示例中,为了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Δt可以是:
Δt=tdelayR-t0
其中,tdelayR为第一延迟时长,t0为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
此外,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保留一定的冗余,以避免信号抖动等带来的误差等因素带来的问题,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第一延迟时长减去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再加上预设的冗余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刻还与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和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的长度有关。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信号可以通过指定的尾部子信号来表示该第一信号到达尾部。该尾部子信号中通常不包含需要被接收器处理以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认为在开始接收尾部子信号的时刻,接收器已经接收到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因而可以开始处理第一信号以获得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其中,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对应的信号长度可以是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减去尾部子信号的长度。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和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的长度,确定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对应的信号长度,从而使得接收器可以在获得第一信号中所有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之后,就可以开始处理第一信号。相较于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之后才开始处理第一信号的方案,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器开始处理第一信号的时刻可以提前,相应地,目标信息完全发送的时刻可以提前,因此,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的目标时刻也可以相应地提前,使得电子标签接收到头部子信号的时间也提前,从而提升了通信效率,减小了电子标签从发送信号到获得反馈信号的时间间隔。
该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可以记录于该第一信号的头部的预设字段中。一般来说,接收器在开始接收第一信号之后,可以读取该第一信号的预设头部结构中的预设字段,从而获得该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
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可以为固定的序列,接收器可以基于相关的RFID协议预先确定。
示例性地,以6C协议为例,该尾部子信号可以包括长度为1比特的dummy序列,该1比特的dummy序列的长度为1.5625us,那么在一种示例中,为了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Δt可以是:
Δt=tdelayR-t0+1.5625us
其中,tdelayR为第一延迟时长,t0为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时刻基于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的长度、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和第一延迟时长确定,可以使得目标时刻进一步提前,从而进一步缩短阅读器与电子标签通信过程中的时间间隔,提升通信效率。
2、目标时刻的取值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第二约束条件。
第二约束条件指示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时间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间隔可以基于RFID协议对信号传输流程中的时序要求以及激励器启动一些处理操作(如接收目标信息的操作以及启动生成第二信号的操作等)所产生的延迟来确定。
例如,若RFID协议对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和接收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要求较为严苛,但基于硬件处理能力的限制,激励器从接收目标信息到发送头部子信号的时长又较长,那么,对于接收器来说,留给接收器获得并发送目标信息的时长也就相应地被缩短,也就是说第一时间间隔相应地较短。可见,可以基于第二约束条件中第一时间间隔的限制,接收器可以确定合理的目标时刻,保证电子标签可以及时接收到反馈信号,提升通信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延迟时长有关,第二时间间隔描述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第二延迟时长为激励器接收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电子标签发送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示例性地,该第二延迟时长可以包括启动对目标信息的接收操作的第四延迟、启动针对头部子信号的生成操作的第五延迟和/或启动对头部子信号的发送操作的第六延迟。该第二延迟时长可以为激励器的出厂数据,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激励器的过程中,对激励器进行检测而得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间间隔可以基于RFID系统所采用的RFID协议中特定的时序参数来确定,以规定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和获得相应的反馈信号(即第二信号)这一信令流程所需要满足的时序要求。具体地,该时间阈值可以指为了满足相关RFID协议的要求,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能达到的最大值和/或最小值。
以6C协议为例,在6C协议中,该第二时间间隔基于时序参数T2来确定。而第二时间间隔为基于6C协议确定的时序参数T2的最大值T2max。
对于接收器来说,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可以确定为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可以确定为激励器向电子标签发送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而激励器向电子标签发送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可以基于接收器开始向激励器发送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的时刻和第二延迟时长来确定。
下面通过一个示例进行举例说明。
在一种示例中,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基于6C协议进行通信。本示例中,基于6C协议确定的时序参数T2的取值范围为4.6875us-31.25us,此时T2max=31.25us。而激励器的第二延迟时长tdelayH=25us。
那么,对于接收器来说,为了满足第二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Δt的最大值Δtmax为:
Δtmax=T2max-tdelayH=31.25us-25us=6.25us
其中T2max为基于6C协议确定的时序参数T2的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器可以基于第一约束条件确定目标时刻,以缩短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信号传输过程,提升通信效率;或者,也可以基于第二约束条件确定目标时刻,以满足相应的RFID协议的时序要求,提升通信的成功率。此外,也可以基于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确定目标时刻。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确定目标时刻的步骤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约束条件确定第一时刻;
若确定第一时刻满足第二约束条件的要求,则将该第一时刻作为目标时刻。
通过上述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可以使得接收器不仅可以在满足相关的RFID协议中规定的时序参数的要求,还可以完整不间断地发送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使得电子标签可以接收到有效的第二信号,从而提升了通信效率和成功率。
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示例中,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基于6C协议进行通信。
目前,三点式的RFID系统中的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时的一般延迟流程通常如图4所示。其中,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之后,可能存在以下延迟中的至少一种:启动针对该完整的第一信号的解调操作时的第一延迟、启动根据相关的RFID协议对解调后的数据的处理操作时的第二延迟、以及启动针对处理后得到的数据的调制操作时的第三延迟。由于存在上述的第一延迟、第二延迟和/或第三延迟,因此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即为第一延迟时长。此外,激励器在开始接收接收器的信息的时刻到开始向电子标签发射相应的激励信号的时刻之间也存在第二延迟时长。
由于存在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电子标签发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t00与电子标签开始接收第二信号的时刻t04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了6C协议中时序参数T2的取值范围中的最大值T2max,从而可能使得电子标签无法将第二信号确定为第一信号的反馈信号,导致通信失败。
而本示例中,如图5所示,为了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t00与目标时刻t05之间的时间间隔Δt可以是:
Δt=tdelayR-t0
其中,tdelayR为第一延迟时长,t0为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
这样,接收器可以在将目标信息完全发送之后,不存在中断地接着发送第一信息。从而使得激励器可以根据接受到的目标信息和第一信息,生成第二信号并向电子标签发送。
此外,为了满足第二约束条件的要求,接收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t00与目标时刻t05之间的时间间隔Δt与第二延迟时长的和,不大于第二时间间隔,也就是说:
Δt≤T2max-tdelayH
其中,tdelayH为第二延迟时长,T2max为第二时间间隔,以6C协议为例,T2max的值为基于6C协议确定的时序参数T2的最大值。
这样,在本示例中,激励器可以在t06时刻向电子标签发射头部子信号,可以认为电子标签能够在t06时刻开始接收第二信号。而t06时刻与t00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时序参数T2所要求的区间内,可见,本示例中,电子标签发射第一信号和接收第二信号的过程满足6C协议中相应的时序要求。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时间间隔和目标延迟时长,第二时间间隔描述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第一延迟时长为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第二延迟时长为激励器接收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电子标签发送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上述步骤: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包括:
若目标延迟时长和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由接收器导致的第一延迟时长以及由激励器导致的第二延迟时长,因此,可以认为该目标延迟时长可以包括阅读器在处理过程中的启动和响应等操作中存在的延迟。通过较准确地确定该目标延迟时长,可以更准确地评估RFID系统中接收器和阅读器的启动和响应速度。预设条件可以指目标延迟时长减去第二时间间隔所得到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例如,该预设差值可以为0,也可以为-3us。
按照现有的一般流程,接收器以及激励器在处理过程中的启动和响应等操作中存在的延迟可能会导致电子标签无法在相关的RFID协议规定的第二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第二信号,从而可能导致通信失败。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考虑接收器、阅读器的硬件条件、启动和响应速度以及实际场景需求,判断是否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2-104等步骤,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信息处理流程,以合理利用资源,改善通信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延迟时长可以是接收器预先确定的。接收器确定目标延迟时长的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6A所示,接收器可以基于接收到电子标签发射的完整的信号A之后开始对接收到的信号A进行处理,并且,接收器在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信号A的结束时刻开始计时。接收器对完整的信号A进行处理,获得信号A对应的反馈信号B的信息,并将反馈信号B的信息发送给激励器。此外,接收器可以监听激励器开始向电子标签发射信号A对应的反馈信号B的事件。接收器在监听到激励器开始向电子标签发射信号A对应的反馈信号B的事件时,停止计时。这样,接收器计时的时长即为目标延迟时长,该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
在另一种示例中,接收器可以预先获得第一延迟时长。该第一延迟时长可以为接收器的出厂数据,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接收器的过程中,对接收器进行检测而得到。
接收器可以对激励器进行检测,获得由激励器导致的第二延迟时长。如图6B所示,接收器在向激励器发送用于生成反馈信号B的信息的开始时刻开始计时,并在监听到激励器开始向电子标签发射信号A对应的反馈信号B的事件时,停止计时。这样,接收器计时的时长即为第二延迟时长。
而在又一种示例中,如图6C所示,接收器可以预先获得第一延迟时长,并向激励器发送指定请求,该指定请求用于请求获取激励器的第二延迟时长。之后,接收器可以将接收到激励器反馈的延迟时长作为第二延迟时长。该第二延迟时长可以为激励器的出厂数据,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激励器的过程中,对激励器进行检测而得到。
可选地,头部子信号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中的一种或多种:
1、在一实施例中,头部子信号包括帧同步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射的每个反馈信号都可以以帧同步序列开始,以通过该帧同步序列标识反馈信号的开始。帧同步序列的波形可以有多种。
以6C协议为例,6C协议中,帧同步序列的一种示例性波形如图7所示。其中,帧同步序列可以包括一个固定长度的分隔符、一个表示数据“0”的字符和一个读写器到标签(R=>T)的校准符号(RTcal)的信息。参考间隔时间(Tari)指的是在读写器到标签的信令流程中的数据“0”的时间间隔,也是数据0(data-0)的持续时间。
该帧同步序列的波形可以是在6C协议中预先确定的,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反馈信号中的帧同步序列的波形相同,因此,该帧同步序列不随电子标签发射的信号中的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已知的序列,这样,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并进行处理之前,就可以预先确定该帧同步序列,获得该帧同步序列的信息,从而在得到完整信息之前,就可以获取到用于生成该帧同步序列的目标信息,并可以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该用于生成帧同步序列的目标信息。
2、在一实施例中,头部子信号包括类型标志,类型标志用于指示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与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有关。
该类型标志可以为第二信号中的某一部分信号,该部分信号通过特定的信号波形和幅值来表示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可以根据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确定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从而确定第二信号中所包括的类型标志的信息。该信号类型的种类可以基于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RFID协议来确定。
以6C协议为例,在6C协议中,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可以是RN16信号、产品电子代码(electric product code,EPC)信号以及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信号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第一信号的一种或多种信号类型所对应的反馈信号的信号类型是可以预先确定的。例如,在6C协议中,第一信号为RN16信号时,相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可以为ACK指令信号,ACK指令信号包含ACK指令,而用于标识ACK指令信号的类型标志的波形可以通过6C协议预先确定。关于ACK指令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ISO/IEC 18000-6C文件。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可以基于第一信号的头部结构中的指定序列部分来进行标识,接收器在接收到第一信号中的指定序列部分之后,可以根据该指定序列部分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从而确定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或者,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信号是电子标签响应于激励器发送的指定信号而生成的,那么,该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可以基于该指定信号确定。也就是说,阅读器中的激励器在向电子标签发送该指定信号之后,若在某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第一信号,则可以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
例如,在一种示例中,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基于6C协议进行通信。阅读器中的激励器向电子标签发射query指令信号,若在T1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二信号,则可以确定该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为RN16信号,进而可以确定该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为ACK指令信号。基于6C协议,可以将该ACK指令信号对应的命令头信号作为该类型标志。
这样,接收器在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之前,就可以确定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从而确定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以获得用于生成类型标志的信息,因此,接收器可以在目标时刻之前获得用于生成该类型标志的信息以作为目标信息,并向激励器发送。
3、在一实施例中,头部子信号包括第二子信号,目标信息中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包括在目标时刻之前,接收器针对第一信号的信号内容获得的反馈信号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可以是目标时刻之前,接收器对第一信号的部分信号内容进行解调,再基于相应的RFID协议进行处理,接着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调制得到的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信号是第二信号中的一部分序列,并且,接收器可以在目标时刻之前获得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以在目标时刻能够发送该用于生成第二子信号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头部子信号可以包括帧同步序列、类型标志以及第二子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示例。
在本示例中,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基于6C协议进行通信。
通信过程中,反向链路频率(backscatter link frequency,BLF)为320kHz,信号采用双相间隔码(FM0编码)方式,参考间隔时间(Tari)的取值为10us,数据“1”(data-1)序列的序列长度为1.75倍的Tari,Tari指的是在读写器到标签的信令流程中的数据“0”的时间间隔,也是数据0(data-0)的持续时间。第一延迟时长tdelayR=50us,第二延迟时长tdelayH=60us。基于6C协议确定的时序参数T2的取值范围为4.6875us-31.25us。则第二时间间隔T2max=31.25us。
若基于如图4所示的目前的一般流程,阅读器在获得完整的第一信号之后,需要经过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既tdelayR+tdelayH=50us+60us=110us)之后,才能开始发送第二信号,导致电子标签无法在基于6C协议确定的时序参数T2的取值范围内,及时收到第二信号。
而如图8所示,本示例中,可以确定帧同步序列的序列长度t1=47.5us。该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为RN16信号,第一信号中包括16比特的随机数信息,那么,可以确定该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为ACK指令信号,而表征ACK指令信号的类型标志的信号长度t2=27.5us。此外,在目标时刻之前,接收器可以完成对16比特的随机数信息中1比特的随机数的解调处理,并获得用于生成该1比特的随机数对应的反馈信号的信息,该1比特的随机数对应的反馈信号既第二子信号。第二子信号的信号长度为t3=17.5us。
这样,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t0为:
t0=t1+t2+t3=47.5us+27.5us+17.5us=92.5us
此时,为了满足第一约束条件,接收器在获取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t00与目标时刻t05之间的时间间隔Δt可以是:
Δt=tdelayR-t0=50us-92.5us=-42.5us
此时:
Δt=-42.5us≤T2max-tdelayH=31.25us-60us=-28.75us
满足第二约束条件的要求。
相应的,电子标签检测到的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t00到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t06之间的时间间隔Δttag
Δttag=tdelayR+tdelayH-t0=50us+60us-92.5us=17.5us
而本示例中,基于6C协议确定的时序参数T2的取值范围为4.6875us到31.25us。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电子标签可以在6C协议要求的时序范围内接收到第二信号,且缩短了通信流程,提高了通信效率。
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发送信息的方法,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的发送信息的装置。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20,该发送信息的装置20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收器。该发送信息的装置20的一实施例包括:
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一信号;
获取模块202,用于基于第一信号,获取目标信息,目标信息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头部子信号,头部子信号为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第二信号是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
发送模块203,用于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目标时刻是得到与第一信号对应的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目标信息用于激励器生成头部子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器可以基于第一信号,获得用于生成第二信号中的头部子信号的目标信息,然后,可以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目标时刻是得到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这样,激励器无需等到获得用于生成完整的第二信号的完整信息,才开始生成第二信号并向电子标签发射,而是在获得目标信息之后,就可以根据目标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并向电子标签发射头部子信号,以开始发送第二信号,从而缩短了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使得电子标签能够较快速地接收到反馈信号,提升了通信效率。
可选地,目标时刻的取值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第一约束条件,第一约束条件指示发送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第一时刻为接收器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第一信息用于生成第一子信号,第一子信号是第二信号中与头部子信号相接的信号。
可选地,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与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有关,第一时刻与第一延迟时长有关,第一延迟时长为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
可选地,第一时刻还与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和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的长度有关。
可选地,目标时刻的取值使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满足第二约束条件,第二约束条件指示接收器接收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时间间隔。
可选地,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延迟时长有关,第二时间间隔描述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第二延迟时长为激励器接收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电子标签发送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可选地,获取模块202,还用于获取第二时间间隔和目标延迟时长,第二时间间隔描述电子标签发送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电子标签接收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第一延迟时长为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信息,第二延迟时长为激励器接收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电子标签发送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发送模块203,用于若目标延迟时长和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
图10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器30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接收器30包括: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以及总线304。其中,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总线304实现彼此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30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301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301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302执行时,处理器302和通信接口303用于执行上述的发送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2-104等。
处理器302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组合,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信息的装置中的接收模块201、获取模块202和发送模块203所需执行的功能,或者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发送信息的方法中的步骤102-104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01,处理器302读取存储器3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执行上述的发送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2-104等。
通信接口303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天线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接收器30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通过通信接口303向激励器发送目标信息,并通过通信接口303从电子标签接收第一信号。
总线304可实现在接收器30各个部件(例如,存储器301、处理器302以及通信接口303)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总线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接收器的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接收器执行上述图10中的处理器所执行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当接收器的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接收器执行上述图10中的处理器所执行的步骤。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支持接收器实现上述的发送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2-104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写入的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如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阅读器40,该阅读器包括接收器30和激励器50。
接收器30用于执行上述的发送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2-104等。激励器40用于执行上述的发送信息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5、106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Claims (17)

1.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一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获取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头部子信号,所述头部子信号为所述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
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时刻是得到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所述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激励器生成所述头部子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的取值使所述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满足第一约束条件,所述第一约束条件指示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接收器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生成第一子信号,所述第一子信号是所述第二信号中与所述头部子信号相接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与所述头部子信号的信号长度有关,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一延迟时长有关,所述第一延迟时长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所述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所述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所述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还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长度和所述第一信号的尾部子信号的长度有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的取值使所述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满足第二约束条件,所述第二约束条件指示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和第二延迟时长有关,所述第二时间间隔描述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电子标签接收所述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所述第二延迟时长为所述激励器接收所述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所述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时间间隔和目标延迟时长,所述第二时间间隔描述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电子标签接收所述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所述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所述第一延迟时长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所述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所述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所述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息,所述第二延迟时长为所述激励器接收所述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所述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所述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包括:
若所述目标延迟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在所述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子信号包括帧同步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子信号包括类型标志,所述类型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所述第二信号的信号类型与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类型有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子信号包括第二子信号,所述目标信息中用于生成所述第二子信号的信息包括在所述目标时刻之前,所述接收器针对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内容获得的反馈信号的信息。
11.一种发送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器,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和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电子标签发射的第一信号;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获取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用于生成第二信号的头部子信号,所述头部子信号为所述第二信号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一部分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是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在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时刻是得到与所述第一信号对应的完整信息之前的一个时刻,所述完整信息用于生成完整的所述第二信号,所述目标信息用于所述激励器生成所述头部子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的取值使所述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满足第一约束条件,所述第一约束条件指示发送所述目标信息的结束时刻不早于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接收器能够开始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生成第一子信号,所述第一子信号是所述第二信号中与所述头部子信号相接的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的取值使所述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满足第二约束条件,所述第二约束条件指示接收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目标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大于第一时间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二时间间隔和目标延迟时长,所述第二时间间隔描述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结束时刻与所述电子标签接收所述第二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间隔阈值,所述目标延迟时长包括第一延迟时长和第二延迟时长,所述第一延迟时长为所述接收器接收到完整的所述第一信号的时刻与向所述激励器发送第二信息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所述第二信息为基于完整的所述第一信号获得的用于生成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息,所述第二延迟时长为所述激励器接收所述目标信息的开始时刻与向所述电子标签发送所述头部子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长;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
若所述目标延迟时长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在所述目标时刻,向激励器发送所述目标信息。
15.一种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阅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和激励器;
所述接收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激励器用于:
接收接收器发送的目标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信息生成头部子信号;
向电子标签发射所述头部子信号。
CN202111113493.6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8411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3493.6A CN115841126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3493.6A CN115841126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1126A true CN115841126A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74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3493.6A Pending CN115841126A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11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4773B2 (en) Parallel RFID system using CDMA
EP1880350B1 (en) Contactless type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y multiprotocol
US782137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tag signal in mobile RFID reader
EP1919091A1 (en) Tag reading device
CN107516057B (zh) 一种标签防碰撞方法及有源射频识别标签
US9413427B2 (en) Emulation of multiple devices in an NFC device
JP446843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577784B (zh) 基于多射频模块的有源rfid阅读器防碰撞方法及系统
EP28272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ling NFC-A devices alongside RF barcodes
US8963690B2 (en) Identification system
EP2680657B1 (en) Emulation of multiple nfc devices inside 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042640B2 (ja) 無線認証システム
CN103164717A (zh) 一种识别车道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28688B (zh) 射频标签控制方法、响应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阅读器、射频标签
JP2008129652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15841126A (zh) 一种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618914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同步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853356A (zh) 一种nfc系统智能识别方法
EP2509027A1 (en) Method for handling collision in an identification system
JP2018182656A (ja) 中継装置、タグ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4994463A (zh) 一种nfc智能识别系统
Hakeem et al. Novel modulo based Aloha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for RFID systems
KR100662050B1 (ko) 전파 식별 장치에서의 충돌 방지 방법
CN115665715B (zh) 一种rfid标签的群读应答方法及装置
WO2023124985A1 (zh) 一种识别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